【贞观政要】卷16公平诗解3开诚布公尽忠益时虽仇必赏理国要道公平正直 题文诗:
贞观二年,太宗谓房,玄龄等曰:隋代遗老, 咸称高颎,善为相遂,观其本传,直可谓之, 公平正直,尤识治体,隋室安危,系其存没. 炀帝无道,枉见诛夷,朕何尝不,想见此人, 废书钦叹!汉魏已来,诸葛亮为,丞相亦甚, 平直虽尝,表废廖立,李严南中,立闻亮卒, 乃泣曰吾,其左衽矣!严闻亮卒,发病而死. 故陈寿称:亮之为政,开其诚心,布公道尽, 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虽亲必罚; 卿岂可不,企慕及之?朕今每慕,前代帝王, 之善也者,卿亦可慕,宰相贤者,若如是则, 荣名高位,可以长守.玄龄对曰:臣闻理国, 要道在于,公平正直,故尚书云:无偏无党, 王道荡荡;无党无偏,王道平平.又孔子称: 举直错诸,枉则民服,圣虑所尚,今诚足以, 极政教源,尽至公要,囊括区宇,化成天下. 太宗曰此,直朕所怀,岂有与卿,等言之而, 不行之理?私者一时,公者千古,真情公正.
【原文】
贞观二年,太宗谓房玄龄等曰:『朕比见隋代遗老,咸称高颎①善为相者,遂观其本传,可谓公平正直,尤识治体,隋室安危,系其存没。炀帝无道,枉见诛夷,何尝不想见此人,废书钦叹!又汉、魏已来,诸葛亮为丞相,亦甚平直,尝表废廖立、李严于南中,立闻亮卒,泣曰:'吾其左衽矣!」严闻亮卒,发病而死。故陈寿②称:'亮之为政,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卿等岂可不企慕及之?朕今每慕前代帝王之善者,卿等亦可慕宰相之贤者,若如是,则荣名高位,可以长守。』玄龄对曰:『臣闻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故【尚书】云:'无偏无党 ,王道荡荡。无党 无偏,王道平平。」又孔子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今圣虑所尚,诚足以极政教之源,尽至公之要,囊括区宇,化成天下。』太宗曰:『此直朕之所怀,岂有与卿等言之而不行也?』【注释】
①高颎(jiǒnɡ)(?—607):隋渤海祷(今河北景县)人,一名敏,字昭玄。北周末,受杨坚(隋文帝)罗致,为相府司录。隋建立后,任尚书左仆射,执掌朝政。炀帝即位后,任太常卿。后因议论朝政,为人告发,被炀帝诛杀。
②陈寿(233—297):西晋史学家。字承祚,安汉(今四川南充北)人。少好学,在蜀汉为观阁令史,因不愿屈事宦官黄皓,多次遭谴黜。入晋后,历任著作郎、治书侍御史。晋灭吴后,集合三国时官私著作,著成【三国志】,还编有【蜀相诸葛亮集】等书。
【译文】 贞观二年,唐太宗对房玄龄等人说:『我近来见到隋代的旧臣遗老,他们都称赞高颎是做宰相的人才,于是我就去翻阅他的本传。此人真可说是公平正直,能识大体,治国方面尤其突出。隋室的安危,跟他的生死关系密切。可惜遇到隋炀帝这样的无道昏君,却被冤枉诛杀了。我何尝不想见到这样的人呢?就连读书时也时常放下书来对他钦仰、叹息。再者,汉、魏以来,诸葛亮做丞相,也非常公平正直,他曾经上表把廖立、李严罢官放逐到南中,后来廖立听到诸葛亮逝世,哭着说:'我们大概要亡国了!」李严听到诸葛亮逝世,也发病而死。所以陈寿称:'诸葛亮执政,开诚心,布公道,尽忠国家,在当时做了不少有益于国家的事,虽是仇人,该赏的也必须奖赏,对违犯法纪玩忽职守的人,虽是最亲近的人也必须惩罚。」你们难道不仰慕学习他们吗?我如今常仰慕前代那些贤德的帝王,你们也可仰慕那些贤德的宰相,如果能这样做,那么荣耀的名声和高贵的地位,就可以长久保持了。』房玄龄对答道:『臣听说治理国家的关键,在于公平正直,所以【尚书】说:'不结党 营私,王道就浩浩荡荡,不结党 营私,王道就平平坦坦。」此外,孔子还说:'举用正直的人而废弃邪恶的人,百姓就心服归顺。」如今圣上推崇的治国原则,确实体现了政教的根本,极尽至公的要义,可以用来囊括宇内,教化天下。』太宗说:『这正是我所想的,但我怎能只对你们说说而不去实行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