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386|回復: 0

[儒学动态] 【论语】之『子未曰』

[複製鏈接]
学而先进 發表於 2022-12-12 00:4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子张》篇,主题相对集中,主要是记孔门弟子接闻于夫子之言。

其特点是,所有话都是学生的话,没有一句是孔子的话,但反映的却是老师的思想,很多都是转述孔子的话。

弟子各记所闻,有时互相矛盾,其实是孔子针对学生的弱点而发,很能体现“因材施教”。其中包括:

子张语(19.1-19.3)、

子夏语(19.4-19.13)、

子游语(19.14-19.15)、

曾子语(19.16-19.19)、

子贡语(19.20-19.25),

整体来看,是弟子们“学而时习之”的内容、“传不习乎”的反省。

073eb6e9edf8798c32489a80c71c08f4.jpg

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

子张说:“读书人遇到国家危险,便要献出生命。遇到有利可得,便要顾及是否合乎道义。祭祀的时候,想着要诚敬。居丧的时候,想着要哀戚。这样大概就可以了。”

“士见危致命”,“士”即君子。“见危致命”,是面临危险,敢不敢豁出性命。下面几句不同,都有“思”字。“思”是表示愿望,但求如何。

“士”是读书明理的人,也应该是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君子。子张列举四大要件,分别为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都是孔子平日所传授的教诲(大家可以找到对应的内容吗?),子张把它当作士的基本要件。

《宪问篇》:“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见危授命”,意思是国家兴亡的紧要关头,能不顾自己的生死,慷慨捐躯,可以说是成人了。

《季氏篇》说君子有九思,把“见得思义”列为其中一项。能够见到利就想到义,当然是明白事理的君子。

《八佾篇》记载:“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行礼时缺乏敬意,居丧时没有哀戚的心情,是不可取的。现在反过来说,祭思敬,丧思哀,是同样的见解。

我们常说:“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

看见财富,不能不顾道义,极力想取得。大难临头,不能只想到保住自己的性命,极力逃避。可惜一般人刚好相反,只知道临财苟得,临难苟免。

儒家重视三祭:祭天地、祭祖先、祭圣贤。天地代表自然,祖先表示血缘,而圣贤象征文化。我们以诚敬的心,祈求与天地、祖先、圣贤的人格精神相感通,借以提升我们自己的道德修养,所以不能请人代劳。

人死后往哪里去?

迄今未能获得肯定的答案。但是生活在一起那么久的亲人,忽然逝世,相当于离我们而去,在感情上难免悲伤哀戚。所以丧思哀,才显得真情。

这里讲到“士”应具备的条件,做到这几项就可以委以重任了,那么一个人无足轻重又是什么样子呢?

子张曰:“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子张说:“遵守仁德却不能加以弘扬,相信正道而不能坚毅笃行,这样的人,有也罢,没有也罢,实在无足轻重!”

“执德不弘",信道不笃"参照颜渊篇第10、21章,子张、樊迟问“崇德”,“崇德”即“弘德”,所以都和孔子的教导有关。

“执德”是自己遵守仁德,“信道”指自己相信正道,都是好事,却显得相当自私。只求独善其身,不能兼善天下。

不把仁德弘扬起来,不能坚毅笃行正道,就无法产生大的作用,收到良好的效果。这样的人,多一个不算多,少一个也不算少,简直是无关紧要的人,又有什么价值呢?

“执德不弘”,大多由于明哲保身,自私自利。大多数人不遵守仁德,实际上是少数人执德不弘所造成的恶果。有时候反过来影响这些执德不弘的少数人,那就更加不值了。

“信道不笃”,是信得不够坚定的缘故。殊不知不能坚毅实践,有时候反过来影响原来的信心,以致愈来愈不信道,岂不是害了自己?

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可以和“执德不弘,信道不笃”合起来看,比较两者的不同后果。

题外话,子张的好学可以链接“绅士”这个词,在《卫灵公》篇,子张问行,然后“子张书绅”。

“子张书诸绅”这句话,有人说,和帛书的发明有关。其实,没有过硬的证据的,因为子张把老师的话记在腰带上,这只是偶然的行为,我们不好说,腰带就是帛书。

“绅”是腰间大带下垂的部分。

当官的人和儒者,要把笏掖在腰带上。这种打扮的人,叫搢绅之士,现在简称为绅士。绅士的绅,前面有一截,垂在下面,好像西服的领带。

领带,据说起源于军队,罗马时代就有,但现在的西服是19世纪的东西。他们的gentlemen是脖子上挂这么一根,我们是腰上挂这么一根。我们可以想象,子张是用左手把领带式的这一截撩起来,捧在手里,好像版牍,然后用右手在上面写字。

这是急中生智。换了现在,如果没带笔记本,可以写在领带上。

子张没白问那么多问题子游说:“吾友张也,为难能也,”可是曾子却说:“堂堂乎张也,难与并为仁矣。”

这又为何?弟子与弟子之间的标准不同吗?我们继续学。

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子张曰:“子夏云何?”

对曰:“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张曰:“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子夏的学生向子张请教交友的道理。子张说:“子夏对你们说过什么?”

回答道:“子夏说:'可以交的就跟他往来,不可以交的不跟他往来。’”(子夏这里遵守的或许是无友不如己者和损者三友。)

子张说:“这和我所听到的不同:君子尊敬贤人并且接纳众人,奖励好人同时也要同情无能的人。我如果是个大贤人,对于别人有什么不能容纳的呢?

我如果是个不贤的人,别人将要拒绝我,我又怎能去拒绝别人呢?”

子夏和子张交友之道不同,似乎矛盾,前人说子张比子夏高,不对。他们所说,都是接闻于夫子。

子夏听来的话,是针对子夏的毛病;子张听来的话,是针对子张的毛病,各有所指。我们都知道,孔子说“师也过,商也不及”。这两个人的毛病,子张是过,子夏是不及。

子夏待人宽,所以孔子的忠告是,可交者交之,不可交者拒之,让他有所区别,别来者不拒。

子张待人苛,所以孔子的忠告是,比你强的人要尊,比你差的人要容,人家的优点要欣赏,人家的不足要同情,让他宽容一点。两种答案,彼此撞车,原因在这里。

这段话很能体现孔子的因材施教。

孔子的话多半是针对学生的缺点,同样的问题往往有不同的答案。

比如,同样是吃饭,一个胖子,一个瘦子,如果都来问吃什么好,对胖子,他会说“少吃多动”,对瘦子,他会说“大鱼大肉“,不好说哪个对,哪个不对。

子夏的学生问问题有些绝对,子张先探了探对方的情况也答的有些不全面,子夏教的可能不算因材施教。

这一段记载得很老实,就是讲子张和子夏都是孔子的学生。

一个教育,一个思想,到了第三代就大变。这是说一个学问的发挥,到了第二代,第三代,范围扩充了,方向就两样,这是第一个观点。

第二个观点,就看到子张的见解,比子夏的见解是高明一点,做人的道理是应该如此,对于不及我们的人,不必讨厌他,要同情他,能够帮助的就尽量帮助他,即使不能帮助也要包容人,原谅人家一点,如果自己是对的,当然要助人,自己不对就免谈。

所以,子张的见解是比子夏高明。

可能是子夏长于经艺太过拘泥细节的过吧。

子夏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

子夏说:“即使在一些特别细小而无足轻重的艺术分支或技能上,总是有某些值得思考的东西。但是如果对此太过于关注,很容易形成一种习惯;因此聪明的人绝不会保留这种习惯。”

子夏这句话直接地指出了我们一般人在读书学习时经常会犯的错误。

这个世界上存在着很多的小技艺、小技巧存在着很多琐碎的知识和信息。这些东西我们掌握了也是不错的,总有一点可取之处。

比如说,你能补自行车轮胎,你能修马桶,你了解一些细微的知识、信息,知道中国历史上某个时候太监可以娶妻,还知道鱼香肉丝、宫保鸡丁的来历和做法,这些东西“必有可观者焉”。

但是,下面子夏给了我们一个非常严重的警告:“致远恐泥。意思是说,如果要凭借这些来通达大道,恐怕就有所妨碍了。

为什么呢?

子夏在这个地方用了一个“泥”字,这个字我觉得很好,你可以把它理解为滞留,可以把它理解为拘泥,也可以把它理解为纠缠,但我觉得还可以把它理解为一个名词--泥潭。

海量的碎片化的信息和知识,就是我们认知上的泥潭,你一旦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想“致远”就很难了。

我们今天在互联网上能够获得很多的知识和海量的信息,也能在互联网上学一些手艺。

但是,如果我们在自己人格成长的过程中,把所有的精力都耗费在碎片化的信息上,那么我们的认知能力很难得到提升,心智也很难得到发育。

所以,在网络上学习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注意一点,知识如果不成体系,就是没有多少价值和意义的。

简单一学甚至走过场就想月入过万,简直痴人说梦,除非从事、、、、、、

你学的某一个东西如果只是碎片化的,而不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也是没有意义的。

零散的知识固然可以让你获得一些谈资,也就是“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但是如果要通过这些来提升自己的认知能力,来发育自己的心智,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人格境界,显然是远远不够的。

所以为学,要“学以致其道”,谨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且“博学笃志,切问而近思”。

除此之外,还要努力做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这一章是大家很熟悉的内容,不过很多人的理解都有问题。

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都有它的传统文化,这种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未来发展的一个非常深厚的动力。

当然,我们也都面临着一个与时俱进的问题。我们不能说因为传统文化需要与时俱进,就说传统文化是不好的,就要把它斩草除根,这实际上是一个非常极端的做法,“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灵活来掌握还是不错的。

直到今天,还有很多人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包括对孔子,还有这样一种很极端的观念。

孔子在《论语》里面明确地讲了一句话,叫“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孔子一直认为,学习是为了提升自己的修养,为了提升自己的境界,从来都没有说学习就是为了做官。

当然,我们说一个人要做官,没有境界能行吗?一个人要做官,要为人民服务,要为国家服务,要为这个社会服务,他没有相应的能力可以吗?

因为做官需要相应的能力,因为为他人服务需要相应的能力,这些能力都要学习,所以我们说学习当然是做官的一个必要条件。

但是,我们不能倒过来说学习就是为了做官,而是要做官就必须学习。这一点关系我们把它颠倒了,也就说不清了。

洒扫应对”最重要的是背后无形的精神内涵。

再说“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古人不但是读书,而且把工作经验和学问融合在一起,所以写真有价值的著作,准备流传。

当今也有,不多而已矣。有些著作是用来谋生,谷而已。

君子不仕无义,却并不逃避政治。学问充实之后,愿意贡献所学,为人民服务,便是《微子篇》所说的“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为公家做事,是尽社会责任的具体表现。反过来说,担任公职以后,往往书到用时方恨少。

这时候更清楚自己有哪些不足的地方,必须善用公余时间,致力于不足的地方,深入研究,以便把工作做得更好。

附《论语》中出现的“敏”字,寻觅总结。

在8篇中提到过,共出现8次。

敏,会意兼形声字。在字形上,商代甲骨文中的“敏”字由“每”和“又”(或“攴”)组成(图1、图2、图3),形旁“又”为手之象(“攴”为手持器具之象),表示“敏”字的本义与手相关;形旁兼声旁“每”从“女”或“母”,表示“敏”字的本义与女师相关且表声。两形会意,表示老年女人可以十分迅速地将头发梳理好,借以表示快捷。战国文字中的“敏”字(图6、图7)左边是一个“每”(表示已经生育过儿女的女人)和右下一个“又”(表示用手梳理头发的意思)组成。小篆中的“敏”字(图8)将“又”改写为“攴”,隶书中的“敏”字(图9、图10、图11、图12)在演变过程中逐渐将“攴”改写为“攵”,楷书缘此写作“敏”。 在字义上,“敏”字的本义是做事动作快捷,引申指勤勉努力,又引申指脑子反应快等。

1.14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篇》

4.24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里仁篇》

5.15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公冶长篇》

7.20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述而篇》

12.1 颜渊问仁。子曰:“克已复礼为仁。一日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12.2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渊篇》

17.6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阳货篇》

20.1 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舜亦以命禹。曰:“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后帝: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简在帝心。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周有大赉,善人是富。“虽有周亲,不如仁人。百姓有过,在予一人。”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官,四方之政行焉。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所重:民、食、丧、祭。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焉,敏则有功,公则说。《尧曰篇》

在《颜渊篇》里面提到了两次“敏”,指脑子反应快,聪慧。其余几次指勤勉努力。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