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教授陪你学【周易】第807天 I 在【中国美学史中重要问题的初步探索】一文中,宗白华结合鲍照和汤惠休对谢灵运、颜延之诗歌的评价,认为,此两人的诗歌其实代表了中国美学史上两种不同的美感或美的理想,一是『初发芙蓉』,一是『错采镂金』。而经过了魏晋六朝时期,『中国人的美感走到了一个新的方面……那就是认为「初发芙蓉」比之于「错采镂金」是一种更高的美的境界。』宗白华【美学散步】P29,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II 在后边分析【周易】贲卦的美学思想时,宗白华又谈到了这两种美感或美的理想,并且指出:『贲卦中也包含了这两种美的对立。「上九:白贲,无咎。」贲本来是斑纹华采,绚烂的美。白贲,则是绚烂又复归于平淡。所以荀爽说:「极饰反素也。」有色达到无色,例如山水花卉画最后都发展到水墨画,才是艺术的最高境界。所以【易经】的【杂卦】说:「贲,无色也。」这里包含了一个重要的美学思想,就是认为要质地本身放光,才是真正的美。』 同上P38
极饰反素,还淳反素
极饰反素,还淳反素 III 宗白华进而指出,『这种思想在中国美学史上影响很大。』他还举例说:『中国人的建筑,在正屋之旁,要有自然可爱的园林;中国人的画,要从金碧山水,发展到水墨山水;中国人作诗作文,要讲究「绚烂之极,归于平淡」。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追求一种较高的艺术境界,即白贲的境界。』他还引刘熙载【艺概】说:『白贲占于贲之上爻,乃知居极上之文,只是本色。』此以『本色』释『白贲』,此『本色』亦即【杂卦传】所谓『无色』,亦即『本身放光』之『质地』也。 IV 单就此点而言,宗白华讲『贲卦在后代确实起了美学的指导作用』,那是一点也不错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