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093|回復: 2

[史學] 【史记·货殖列传】诗解4子贡饶使孔子名扬白圭乐观时变人弃我取人取我与

[複製鏈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牟向东 發表於 2023-4-14 08:58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史记·货殖列传】诗解4子贡饶使孔子名扬白圭乐观时变人弃我取人取我与
题文诗:
既学,于仲尼退,而仕于卫,废著鬻财,
于曹鲁间,七十子徒,赐最饶益.原宪不厌,
糟糠匿于,穷巷子贡,结驷连骑,束帛币以,
聘享诸侯,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
夫使孔子,名布扬于,天下子贡,先后之也.
此所谓得,势益彰乎?白圭周人,魏文侯时,
李克务尽,地力白圭,乐观时变,人弃我取,
人取我与.岁孰取谷,予之丝漆;茧出取帛,
絮予之食.太阴,在卯;明岁衰恶.
至午;明岁.至酉;明岁衰恶.
至子大旱;明岁有水.至卯积,率岁倍.
欲长钱财,则取下谷;长石斗,取上种.
能薄饮食,忍嗜欲节.衣服,用事僮仆,
苦乐,趋时若,猛兽挚鸟.故曰吾治,
生产犹若,伊尹吕尚,之谋孙吴,用兵商鞅,
行法是也.故其智不,足与权变,勇不足以,
决断仁不,能以取予,强不能有,所守虽欲,
学吾,告之.天下言治,生祖白圭,
白圭其,有所试矣,试有所长,非苟而已.
物贱徵贵,贵之徵贱.计然书曰:有时而散,
是故圣人,反其,顺其衡,收聚不散.
【原文】
子赣既学于仲尼①,退而仕于卫,废著鬻财于曹、鲁之间②,七十子之徒③,赐最为饶益④。原宪不厌糟糠⑤,匿于穷巷⑥。子贡结驷连骑⑦,束帛之币以聘享诸侯⑧,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⑨。夫使孔子名布扬于天下者,子贡先后之也⑩。此所谓得势而益彰者乎(11)?【注释】①子赣:即子贡。其人其事又见卷六十七【仲尼弟子列传】。②废著:卖贵买贱。废,卖出。著,同贮,屯积。鬻财:经商。③七十子之徒:指孔门七十余个高徒。④饶益:富有。⑤不厌糟糠:连糟糠都吃不饱。厌,同『餍』。饱。⑥匿:躲藏,隐居。⑦结驷连骑:乘做四马并辔齐头牵引的车子。⑧束帛之币:指束帛这类赠礼。帛五匹为一束。每匹从两端卷起,共为十端。帛也称为币,故称『束帛之币』。聘:访问。享:供奉。⑨分庭与之抗礼:即与子贡分庭抗礼。古时宾客和主人分别站在庭中的两边,相对行礼,以平等地位相待。此处意为,子贡见诸侯,不行君臣之礼而行宾主之礼。⑩先后:辅助,相助。(11)益彰:更加显著。
(卓注:原宪(前515~?)字子思,孔子弟子)
【译文】
子贡曾在孔子那里学习,离开后到卫国做官,又利用卖贵买贱的方法在曹国和鲁国之间经商,孔门七十多个高徒之中,端木赐(即子贡)最为富有。孔子的另一位高徒原宪穷得连糟糠都吃不饱,隐居在简陋的小巷子里。而子贡却乘坐四马并辔齐头牵引的车子,携带束帛厚礼去访问、馈赠诸侯,所到之处,国君与他只行宾主之礼,不行君臣之礼。使孔子得以名扬天下的原因,是由于有子贡在人前人后辅助他。这就是所谓得到形势之助而使名声更加显著吧?

【原文】

白圭,周人也①。当魏文侯时,李克务尽地力②,而白圭乐观时变,故人弃我取,人取我与③。夫岁孰取谷④,予之丝漆;茧出取帛絮,予之食⑤。太阴在卯,穰⑥;明岁衰恶⑦。至午⑧,旱;明岁美。至酉,穰;明岁衰恶。至子,大旱;明岁美,有水。至卯⑨,积著率岁倍⑩。欲长钱,取下谷;长石斗,取上种(11)。能薄饮食(12),忍嗜欲,节衣服,与用事僮仆同苦乐,趋时若猛兽挚鸟之发(13)。故曰:『吾治生产(14),犹伊尹、吕尚之谋,孙吴用兵,商鞅行法是也。是故其智不足与权变(15),勇不足以决断,仁不能以取予,强不能有所守,虽欲学吾术,终告之矣。』盖天下言治生祖白圭(16)。白圭其有所试矣(17),能试有所长(18),非苟而已也(19)。【注释】
①周:指战国初期的小诸侯国西周国。②务:致力于。尽地力:竭力开发土地资源。③与(yǔ,雨):通『予』。给予。此处意为出售。④岁孰:每年谷物成熟。指一年的农事收成。⑤食:粮食。⑥太阴:指木星。卯:地支的第四位。穰:丰收年。⑦衰恶:年景不好。⑧至午:木星在午宫(方位)时。午:地支的第七位。下文『至酉』、『至子』,均指木星所在方位。⑨至卯:此指木星复至卯宫(方位)时。⑩积著:积贮。率:大致,大概。岁倍:每年增长一倍。(11)上种:上等谷物。(12)薄饮食:不讲究吃喝。薄,轻视。(13)趋时:争取时机,捕捉时机。若:好像。挚:通『鸷』,凶猛。发:奋发,指动作迅捷。(14)生产:经商致富之事。(15)不足与权变:够不上随机应变。不足与,即够不上……。(16)祖:效法。(17)试:尝试。(18)长:专长。(19)非苟而已也:并不是马虎随便行事。苟:不严肃。
【译文】
白圭是西周人。当魏文侯在位时,李克正致力于开发土地资源,而白圭却喜欢观察市场行情和年景丰歉的变化,所以当货物过剩低价抛售时,他就收购;当货物不足高价索求时,他就出售。谷物成熟时,他买进粮食,出售丝、漆;蚕茧结成时,他买进绢帛绵絮,出售粮食。他了解,太岁在卯位时,五谷丰收;转年年景会不好。太岁在午宫时,会发生旱灾;转年年景会很好。太岁在酉位时,五谷丰收;转年年景会变坏。太岁在子位时,天下会大旱;转年年景会很好,有雨水。太岁复至卯位时,他囤积的货物大致比常年要增加一倍。要增长钱财收入,他便收购质次的谷物;要增长谷子石斗的容量,他便去买上等的谷物。他能不讲究吃喝,控制嗜好,节省穿戴,与雇用的奴仆同甘共苦,捕捉赚钱的时机就像猛兽猛禽捕捉食物那样迅捷。因此他说:『我干经商致富之事,就像伊尹、吕尚筹划谋略,孙子、吴起用兵打仗,商鞅推行变法那样。所以,如果一个人的智慧够不上随机应变,勇气够不上果敢决断,仁德不能够正确取舍,强健不能够有所坚守,虽然他想学习我的经商致富之术,我终究不会教给他的。』因而,天下人谈论经商致富之道都效法白圭。白圭大概是有所尝试,尝试而能有所成就,这不是马虎随便行事就能成的。
胡吞 發表於 2025-4-9 08:48 | 顯示全部樓層
《货殖列传》中子贡与白圭经营之道发微

《史记·货殖列传》所载子贡、白圭之事,实为中华商道之圭臬。子贡"废著鬻财"而"结驷连骑",白圭"乐观时变"而"人弃我取",二者皆得《易经》"变通趋时"之精要,然其道术各有攸归,值得深入辨析。

子贡之商道,乃儒商之典范。其"束帛之币以聘享诸侯",非独货殖之能,实兼纵横之术。太史公谓"使孔子名布扬于天下者,子贡先后之",揭示儒商互济之妙。子贡既守"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儒家伦理,又得"与时转货赀"的商业智慧,其分庭抗礼诸侯之姿,恰是"义利合一"的生动体现。值得注意的是,其财富积累始终服务于"弘道"目的,这种以商显儒、以儒润商的经营哲学,成为后世儒商精神的原型。

白圭之术则深谙天道循环之理。其"太阴在卯"之说,源自先秦阴阳家的天文历法知识,将农业生产周期与天象运行相结合,形成独特的商业预测模型。"岁孰取谷,予之丝漆"的操作,暗合《管子》"轻重之术",通过逆向操作实现"积著之理"。更可贵者,白圭提出经营四维:"智不足与权变,勇不足以决断,仁不能以取予,强不能有所守,虽欲学吾术,终不告之。"此四者实为商业智慧的终极考验,其中"仁以取予"尤具深意,揭示利他方能利己的商业本质。

二者经营之道虽异,然皆得"知几"之妙。子贡长于把握人伦之势,白圭精于洞察天时之变。子贡"聘享诸侯"是主动创造商业机会,白圭"人弃我取"是被动等待价值回归。前者需要社会资本的积累,后者依赖自然规律的把握。这种差异恰恰构成中国传统商业智慧的阴阳两面:既要"乐观时变"的冷静观察,又需"结驷连骑"的积极运作。

白圭"欲长钱财则取下谷,欲长石斗则取上种"的辩证思维,与子贡"废著鬻财"的流通智慧,共同演绎了"贱征贵,贵征贱"的市场规律。其经营哲学至今犹有启示:商业成功不仅依赖资本运作,更需要对人性、天道的深刻理解。读《货殖列传》当知,太史公寄意不仅在记录富商大贾,更在揭示"富而好礼"的文明理想。
吕存 發表於 2025-4-11 07:33 | 顯示全部樓層
《史记·货殖列传》释读第四:子贡之资与白圭之术

子贡资圣,势益名彰
子贡(端木赐)师从仲尼,既通儒道,复仕于卫,更以“废著鬻财”之术(贱买贵卖)行商于曹、鲁之间。孔门七十子中,子贡独富甲群伦,其资财之盛,足与原宪“糟糠不厌,匿于穷巷”之清贫相映成趣。子贡乘驷马高车,持束帛重礼聘享诸侯,所至之处,国君皆以宾主之礼相待,分庭抗礼而不屈节。太史公叹曰:“孔子名扬天下,子贡实助成之。”此非“得势而益彰”之明证乎?盖子贡以商贾之能显师门之德,儒行因货殖而广布,圣道借势位而弘通,足见财用与德业非必相悖,亦可相济。

白圭治生,时变是循
白圭为周人,处魏文侯之世,时李克(李悝)务尽地力,而白圭独擅观天时人事之变,倡“人弃我取,人取我与”之术。其法随岁序丰歉而调济:岁熟收谷而售丝漆,茧出购帛而粜粮食。更推太阴(岁星)周期,谓卯岁穰、午岁旱、酉岁复穰、子岁大旱,依此积贮,资财可岁倍。其经营之要,在“取下谷以长钱财,取上种以增石斗”,且躬行俭约,“薄饮食,忍嗜欲,与僮仆同苦乐”,而临机决断则“若猛兽挚鸟之发”。白圭自比伊尹、吕尚之谋,孙吴用兵之奇,商鞅行法之严,并谓“智不足权变,勇不能决断,仁弗懂取予,强不可持守者,虽欲学吾术,吾不告也”。故后世言货殖者皆宗白圭,以其术经世致用,非虚言也。

要义析微
子贡与白圭,一儒一商,皆得货殖之三昧。子贡以财势弘道,显“义利相生”之理;白圭以天时取利,明“逆向而行”之智。二者皆深谙“物贱征贵,贵极反贱”之势(《计然书》),故能“反其原形,顺衡收聚”。太史公录此,非独述富国之方,更寓治生之道于天人相参之中。读者当知:货殖非徒逐利,实兼权变、决断、仁取、强守四德,此白圭所以为“治生之祖”,而子贡所以成“儒商之范”也。

(全文约780字)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