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236|回復: 1

[史學] 【汉书食货志】下诗解2令民铸钱物踊腾粜法钱必立禁私铸币禁不得术盗者云起(贾谊【新书】卷32铸钱)

[複製鏈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牟向东 發表於 2023-4-25 20:45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汉书食货志】下诗解2令民铸钱物踊腾粜法钱必立禁私铸币禁不得术盗者云起(贾谊【新书】卷32铸钱)
题文诗:
秦兼天下,币为二等:黄金以溢,为名上币;
铜钱质如,周钱文曰:半两重如,其文而珠,
玉龟贝银,锡之属为,器饰宝臧,不为币然,
各随时而,轻重无常.汉兴以为,钱重,
难用更令,民铸荚钱.黄金一斤.不轨,
逐利之民,蓄积余赢,以稽市物,物痛腾跃,
至石,万钱马至,匹百金.天下已平,
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税租,
以困辱之.孝惠高后,时为天下,初定复弛,
商贾之律,然市井之,子孙亦不,得为官吏.
孝文五年,为钱益多,而轻乃更,铸四铢钱,
文为半两.除盗铸令,使民放铸.贾谊谏曰:
法使天下,公得顾租,铸铜锡为,钱敢杂以,
铅铁为它,巧者罪黥.铸钱情非,殽杂为巧,
不可得赢;殽之甚微,为利甚厚.事有召祸,
法有起奸,今令细民.人操造币,之势,
隐屏铸作,因欲禁其,厚利微奸,虽黥罪,
日报其势,不止乃者,民人抵罪,多者一县,
百数及至,吏之所疑,榜笞奔走,者甚众夫,
法诱民,使入陷井,孰积如此!曩禁铸钱,
罪积下;今公铸钱,黥罪积下.为法若此,
上何赖焉?又民用钱,郡县不同:或用轻钱,
百加若干;或用重钱,平称不受.法钱不立,
吏急而,壹之乎?则大烦苛,力不能胜;
纵而弗苛,市肆异用,钱文大乱.苟非其术,
?农事弃捐,采铜日蕃,释其耒耨,
冶熔炊炭;奸钱日多,五谷不多;善人,
而为奸邪,愿民,而之刑戮:将甚不详,
奈何而忽!国知患此,吏必曰禁.禁不得术,
其伤必大.何以圉之?令禁铸钱,则钱必重.
重则利深,盗铸云起,弃市罪又,不足以禁!
奸数不胜,法禁数溃,铜使之然.故铜布于,
天下其为,博矣.铜币必专,之于君上,
私铸必死,不禁则乱,舍本逐末,不得不禁. 【原文】
  秦兼天下,币为二等:黄金以溢为名,上币;铜钱质如周钱,文曰『半两』,重如其文。而珠、玉、龟、贝、银、锡之属为器饰宝臧,不为币,然各随时而轻重无常。
【译文】
秦国兼并天下,货币分为二等:黄金以镒为单位,是上等货币;铜钱的形质像周朝的钱,其正面文字为『半两』,重半两。而珠玉龟贝银锡之类就作为器物装饰和宝藏,不作为货币,但各自随时改变,轻重没有常规。
【原文】
  汉兴,以为秦钱重难用,更令民铸荚钱。黄金一斤。而不轨逐利之民蓄积余赢以稽市,物痛腾跃,米至石万钱,马至匹百金。天下已平,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税租以困辱之。孝惠、高后时,为天下初定,复弛商贾之律,然市井子孙亦不得为官吏。孝文五年,为钱益多而轻,乃更铸四铢钱,其文为『半两』。除盗铸钱令,使民放铸。贾谊谏曰:
【译文】
汉朝兴起后,认为秦朝钱币重而难以应用,改命百姓铸造荚钱。黄金的单位恢复周制为斤。而不守法追逐利益的人以自己的盈余蓄积货物使市场上的货物积聚在自己手裹,让物价飞涨,米价达到一石一万钱,马匹一匹值一百金。天下平定后,高祖就下令商贾不得穿丝乘车,加重税相来使他们受挫。孝惠帝、高后的时候,考虑天下刚刚安定,重新放松对商人的法律,但市井之人的子孙同样不能成为官吏。孝文帝五年,由于钱更加多而且轻,就改为铸造四铢钱,其正面为『半两』二字。
【原文】
  法使天下公得顾租铸铜锡为钱,敢杂以铅铁为它巧者,其罪黥。然铸钱之情,非杂为巧,则不可得赢;而之甚微,为利甚厚。夫事有召祸而法有起奸,今令细民人操造币之势,各隐屏而铸作,因欲禁其厚利微奸,虽黥罪日报,其势不止。乃者,民人抵罪,多者一县百数,及吏之所疑,榜笞奔走者甚众。夫县法以诱民,使入陷井,孰积如此!曩禁铸钱,死罪积下;今公铸钱,黥罪积下。为法若此,上何赖焉?
【译文】
废除盗铸钱的法令,让百姓任意铸造。贾谊上谏说道:法律使天下都得以公开花钱雇人用铜锡铸造钱币,敢用铅铁掺杂而为奸巧的人,他的罪罚是黥。但铸钱的情况是,没有掺杂弄巧,就不能得到利益;而掺杂的越精妙,得到的利益就越丰厚。事情能招来祸害,法律能引起邪恶,如今令小民都能铸造货币,各自躲藏着进行铸造,打算禁止他们的厚利和奸巧,即使每天判处黥罪,这样的形势也不能停止。近来,百姓抵偿其应负的罪责,多的一县有一百,至于官吏所怀疑的,被鞭笞拷打因此逃亡的人甚多。制定法律来诱导百姓,使他们落入陷阱,没有比这更多的!以前禁止铸造钱币,死罪积累到下面;现在公开铸钱,黥罪积累到下面。制定这样的法律,皇上将依赖什么呢?
【原文】
  又,民用钱,郡县不同:或用轻钱,百加若干;或用重钱,平称不受。法钱不立,吏急而壹之虖,则大为烦苛,而力不能胜;纵而弗呵虖,则市肆异用,钱文大乱。苟非其术,何乡而可哉!
【译文】另外,百姓使用钱币,各郡县有所不同:有的用轻钱,一百再加若干;有的用重钱,即使所称重量相同也不能被接受。依法制定的钱币没有立足之地,官吏着急就统一吧,又太烦琐,而且力量不够;放任自流不加以责罚吧,那么市场上使用不同,钱币就会极其混乱。如果得不到治理这种状况的方法,百姓就不知往哪裹走才可以!
【原文】
  今农事弃捐而采铜者日蕃,释其耒耨,冶熔炊炭;奸钱日多,五谷不为多;善人怵而为奸邪,愿民陷而之刑戮:将甚不详,奈何而忽!国知患此,吏议必曰禁之。禁之不得其术,其伤必大。令禁铸钱,则钱必重。重则其利深,盗铸如云而起,弃市之罪又不足以禁矣!奸数不胜而法禁数溃,铜使之然也。故铜布于天下,其为祸博矣。
【译文】
现在放弃农事而去开采铜的入曰益增多,放下他们的农具,用炉炭冶炼钱模,不正当的钱一天天增多,五谷却不见增多。善良的人心动而走上邪路,小心谨慎的百姓陷入刑戮,刑戮就会很不公平,这如何能忽略呢!国家知道忧患是这样,官吏的议论一定说要禁止铸钱。禁止铸钱不得其法,伤害一定很大。命令禁止铸钱币,那么钱币一定贵重;贵重的话那么利就大,偷着铸钱就像云一样兴起,弃市的罪刑又不足以禁止了。邪恶几次没有穷尽而法令禁止几次崩溃,是铜所造成的。铜散布天下,所以它所造成的祸害大矣。
天子规风 發表於 2025-4-2 04:38 | 顯示全部樓層
《汉书·食货志》与贾谊《铸钱》篇所载货币政策之得失考

秦汉之际的货币制度变革,实为理解中国古代经济思想之关键。《食货志》所载"令民铸钱"政策引发的连锁反应,与贾谊《新书·铸钱》篇的深刻批判,共同构成了我国早期货币理论的重要范式。

考秦制货币,以黄金为上币,铜钱为下币,珠玉龟贝仅作器饰,其制度之严整可见一斑。然汉初改制,以秦钱过重为由,更铸轻小之荚钱,此一变局已埋隐患。太史公所谓"物踊腾粜"之状,实为货币贬值之典型表征——米石万钱,马匹百金,通货膨胀之剧烈,令人骇然。惠帝、高后时虽重农抑商,然"市井子孙不得仕宦"之策,终未能阻经济失序之势。

至文帝五年改铸四铢钱,除盗铸之禁,尤见政策矛盾。贾谊之谏,直指制度缺陷:其一,"使民放铸"实为"悬法诱民",使百姓陷于"黥罪日报"之困境;其二,郡县钱法不一,轻钱需加若干,重钱反遭拒收,导致"市肆异用,钱文大乱";其三,更严重者在于"农事弃捐,采铜日蕃",动摇国本。此三者,可谓道尽自由铸币之弊。

贾生"法钱不立"之叹,实为货币理论之精髓。其指陈"铜布天下则祸博"的见解,已触及货币主权之核心——"铜币必专之于君上"的主张,与近代货币国家化理论暗合。然当时"禁不得术"的困境,恰反映货币政策的两难:严禁则"弃市罪不足以禁",放纵则"奸钱日多"。这种"盗铸云起"的困局,正是货币价值与使用价值分离后的必然结果。

细绎文本,可见贾谊已认识到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的特殊性。其批评"释其耒耨,冶熔炊炭"的社会成本,与当代经济学所谓"格雷欣法则"(劣币驱逐良币)现象高度吻合。而"奸数不胜,法禁数溃"的观察,更揭示出制度设计若违背经济规律,纵有严刑峻法亦难奏效。

此段经世之文,于今日观之犹具深意。货币作为经济血脉,其稳定关乎国计民生。汉初货币政策的反复调整,恰说明宏观调控之难:如何在"禁"与"放"间把握分寸?如何平衡"利民"与"利国"?贾谊提出的"专之于君上"方案,虽不免时代局限,然其重视货币统一性的思想,仍值得深思。后世王莽币制改革之败,唐代飞钱之兴,乃至明清银钱并用之局,莫不可于此中找到思想渊源。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