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357|回復: 1

[史學] 【汉书·食货志】下诗解11株送徒令郎选衰矣赈济灾民除告缗令充新秦中屯垦戍边【史记·平准书】诗解11

[複製鏈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牟向东 發表於 2023-4-27 09:13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汉书·食货志】下诗解11株送徒令郎选衰矣赈济灾民除告缗令充新秦中屯垦戍边【史记·平准书】诗解11
题文诗:
所忠:世家子弟,富人或斗,鸡走狗马,
弋猎博戏,乱齐民.乃征诸犯,相引,
数千人名,曰株送徒.本应受刑,而倘入财,
者得补郎,郎选衰矣.是时山东,被河灾岁,
不登数年,人或相食,方三千里.天子怜之,
令饥民得,就食,江淮间欲,留处.
使者冠盖,相属于道,护之下巴,蜀粟以赈.
明年天子,始巡郡国.,河东,
不意行至,不辩自杀.行西逾陇,守往,
天子从官,不得食陇,西守自杀.于是上北,
出萧关从,数万骑行,猎新秦中,以勒边兵,
而归新秦,中或千里,无亭徼于,是诛北地,
太守以下,而令民得,畜边县,官假马母,
三岁而归,及息什一,以除告缗,之令用充.
入新秦中.既得宝鼎,立后土泰,一祠公卿,
白议封禅,事而郡国,皆豫治道,修缮故宫,
当驰道县,县治宫储,设共具而,以待.
明年南粤,西羌,侵边为桀,天子,
山东不澹,赦天下囚,因南方楼,船士二十,
人击粤,发三河以,西骑击羌,数万人渡,
河筑令居.初置张掖,酒泉郡而,上郡朔方,
西河河西,开田官斥,塞卒六十,万人.
中国内陆,缮道馈粮,远者三千,近千余里,
仰给大农.边兵不足,乃发武库,工官兵器.
以澹之车,骑马乏绝,县官钱少,买马难得,
乃著令令,封君以下,至三百石,以上吏以,
差出牝马,天下亭亭,有畜,岁课息.

    【原文】

  所忠言:『世家子弟富人或斗鸡走狗马,弋猎博戏,乱齐民。』乃征诸犯令,相引数千人,名曰『株送徒』。入财者得补郎,郎选衰矣。
【注释】
所忠,人名, 汉武帝宠臣。在【 史记】、【 汉书】、【 汉武故事】中均有其相关记载。
【译文】  所忠说:『世家子弟和富人有的斗鸡赛狗赛马,有的射猎赌博游戏,扰乱平民百姓的生活。』于是惩罚诸罪犯,相牵连的有几千人,名叫『株送徒』。纳献财物的得以补为郎官,郎官的选拔从此就衰退了。
【原文】

  是时山东被河灾,乃岁不登数年,人或相食,方二三千里。天子怜之,令饥民得流就食江、淮间,欲留,留处。使者冠盖相属于道护之,下巴、蜀粟以赈焉。
【译文】
当时山东遭黄河水灾,加上连年歉收,有人吃人的现象发生,方圆达二三千里。天子心中怜悯,诏令饥民可以流亡到江淮间谋生,打算留在那裹的,可在那裹定居。使者络绎不绝地在路上往来护送饥民,从巴蜀运来粮食赈济灾民。
【原文】

  明年,天子始出巡郡国。东度河,河东守不意行至,不辩,自杀。行西逾陇,西守,以行往卒,从官不得食,陇西守自杀。于是上北出萧关,从数万骑行猎新秦中,以勒边兵而归。新秦中或千里无亭徼,于是诛北地太守以下,而令民得畜边县,官假马母,三岁而归,及息什一,以除告缗,用充入新秦中。
【译文】 第二年,天子开始巡察郡国。束渡黄河,河东太守没有想到天子的车驾会到这裹,供具不周到,自杀。西行穿过陇山,很仓促(陇西太守因车驾来去仓猝,准备不足),天子的随从官员连饭都吃不上,陇西太守自杀。于是天子北出萧关,随从数万骑在新秦中打猎,以此治理边防军后回到京城。新秦中有的地方千里之间没有边地哨所,于是诛杀北地太守以下官员,韶令百姓可以到边境各县放牧牲畜,官府贷给母马,三年后归还,利息是十分之一,废除举告隐匿缗钱的法令,用利息来补给新秦中。
【原文】

  既得宝鼎,立后土、泰一祠,公卿白议封禅事,而郡国皆豫治道,修缮故宫,及当驰道县,县治宫储,设共具,而望幸。
【译文】  得到宝鼎以后,建立了后土祠、泰一祠,公卿讨论有关封禅的事情,而郡国都预先修筑道路,整理旧宫,那些临近驰道的县城,预备供皇帝享用的物品,摆设盛放酒食的器具,等待天子车驾的幸临。
【原文】

  明年,南粤反,西羌侵边。天子为山东不澹,赦天下囚,因南方楼船士二十余万人击粤,发三河以西骑击羌,又数万人度河筑令居。初置张掖、酒泉郡、而上郡朔方、西河、河西开田官,斥塞卒六十万人田之。中国缮道馈粮,远者三千,近者千余里,皆仰给大农。边兵不足,乃发武库、工官兵器以澹之。车骑马乏,县官钱少,买马难得,乃著令,令封君以下至三百石吏以上差出牝马天下亭,亭有畜字马,岁课息。
【译文】
过了一年,南粤反叛,西羌侵犯边境。天子看到山东供给不足,就赦免天下囚犯,凭藉南方的战船士卒二十多万人攻打粤兵,发动三河以西的骑兵攻打羌人,又派几万人渡过黄河修筑令居城。开始设置张掖、酒泉郡,在上郡、朔方、西河、河西设置田官,扩充防守边境的士卒六十万人一边戍守,一边耕种。中原内陆则整治道路以镇运粮食,路远的达三千里,近的也有一千多里,都依靠大司农。边防的兵器不足,就调拨武库和工官的兵器来满足那裹的需要。兵车和战马不够,政府钱少,很难买到马匹,就制定命令,令封君以下至年俸三百石以上的官吏,按等级不同缴纳不同数目的母马给天下各亭,亭中有母马的,每年责成交配繁殖。(每年考核其喂养繁息的成绩以定尝罚。)
xsx1986 發表於 2025-4-3 10:33 | 顯示全部樓層
《汉书·食货志》与《史记·平准书》所载汉武帝时期经济政策析论

《汉书·食货志下》与《史记·平准书》所载这段文字,生动展现了汉武帝时期社会经济政策的复杂面相。本文拟从三个方面进行专业解读:

一、株送徒令与郎选制度的异化
所忠谏言揭示当时社会上层"乱齐民"现象,反映商品经济冲击下社会秩序的失衡。武帝采取"征诸犯令,相引数千人"的株连政策,形成"株送徒"这一特殊群体。值得注意的是"入财者得补郎"的赎罪机制,使郎官选拔标准从"德行道艺"异化为财力多寡,此即班固所谓"郎选衰矣"的实质。这与《汉旧仪》载"以六郡良家子选补羽林郎"的旧制形成鲜明对比,折射出选官制度的嬗变。

二、赈灾政策的双重维度
面对山东"方二三千里"的严重灾情,武帝采取"流民就食"与就地赈济相结合的政策。"冠盖相属于道"的记载印证了行政系统的高效运作,而"下巴、蜀粟以赈"则体现跨区域调配的物资调度能力。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欲留,留处"的弹性政策,既保障灾民生存权,又避免强制迁徙引发的社会动荡,展现汉代荒政的成熟度。

三、边疆开发的经济军事一体化战略
"新秦中"开发政策包含多重设计:其一,通过"诛北地太守"强化边境治理;其二,"官假马母"政策融合畜牧经济与军事需求,三年"息什一"的收益率设计颇具经济理性;其三,"除告缗令"的配套措施,既缓解《告缗法》的负面影响,又为边疆开发吸引资金。这种"戍边—屯田—畜牧"三位一体模式,在河西四郡建设中更趋完善,六十万"戍田卒"的规模开创了古代军屯制度的先河。

结语:
这段记载浓缩了武帝时期经济治理的典型特征:在应对危机时往往采取多管齐下的组合政策,既有严刑峻法的刚性管控,也包含弹性疏导的人本考量。其边疆开发战略尤其体现"军事—经济"的协同思维,对后世影响深远。班固与司马迁的互文性记载,为研究汉代国家能力建设提供了珍贵的一手史料。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歲次乙巳庚辰月癸亥日|黃帝4722年三月廿七日丑時| 2025/4/24/週四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