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455|回復: 0

[儒家文化] 人为什么放不下?

[複製鏈接]
刘余莉 發表於 2023-6-2 01:0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今命尔予翊,作股肱心膂。今命汝为我辅翊股肱心体之臣,言委任之也。尔身克正,罔敢弗正;民心罔中,惟尔之中。言汝身能正,则下无敢不正。民心无中,从汝取中。必当正身,示民以中正之道。

出自〖群书治要〗卷二〖尚书〗

翊,辅、佐。股肱心膂,孔颖达疏:『股,脚也。肱,臂也。膂,背也。』这句话的意思是,现在命你辅佐我,做我的股肱心腹之臣。今命汝为我辅翊股肱心体之臣,言委任之也。现在任命你做我的辅翼大臣,就像臂膀大腿、心脏脊梁。说的是把重任交付君牙。你自身能正,没有谁敢不正;民心不能执中,只有把你看作中道的榜样。言汝身能正,则下无敢不正。民心无中,从汝取中。必当正身,示民以中正之道。说的是你自身能正,那么下面的人就没有敢不端正的。民心不能持中,只把你当作中道的标准。必须端正自身,向天下百姓显明中正之道。因为君牙担任大司徒,负担着教养百姓的责任,而教育者要先受教育,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端正,天下人才会以他为榜样,都能够做得端正。

26cfe8193b3fff03fe75a1058bcf17e6.jpg

〖大学〗中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要治好国家、平天下,必须从修身开始,而修身首先要求自己,也就是天子从自己修身做起。有人认为儒家思想是统治阶级用来愚昧被统治阶级的精神鸦片,实际上学习经典就知道这是误解。因为儒家文化首先要求天子、领导者要率先垂范,以修身为本,而后社会才能够兴起道德的风尚。如果天子、领导者不能以身作则,却让下面的人去做,这才是真正的愚民。所以,要使道德教育行之有效、深入人心,必须首先从领导者、教育者自身做起,要求别人做的,首先自己要做到。

〖群书治要·昌言〗中说:『我有公心焉,则士民不敢念其私矣;我有平心焉,则士民不敢行其险矣;我有俭心焉,则士民不敢放其奢矣。此躬行之所征者也。』『我』泛指领导者、在位者。领导者有为公尽忠之心,下属、百姓就不敢有谋私的念头。古人特别强调公忠,公心、忠心达到什么样的程度?

〖群书治要·晋书〗中记载着胡威父子清廉的故事。胡威的父亲胡质清正廉明,在胡质作荆州刺史时,儿子胡威从京都洛阳赶去探望胡质。因为家境贫穷,每到客舍胡威都亲自放驴、打柴、做饭。胡威到荆州拜见过父亲,住在马厩中十多天。临行之前,父亲送给胡威一匹绢作为路费。胡威问父亲:『您一向清廉高洁,不知从哪里得到这匹绢?』胡质说:『这是我平时剩余的官俸积攒而来的,现在给你用作路费。』胡威就收下这匹绢,辞别父亲回京都。

这时,荆州官府有一位都督,听说胡威要回京都,就请假回到家中,取来资粮,邀请胡威在路上一起作伴。一路走来,凡事都是都督给予胡威资助,并且买饭菜招待胡威。胡威大惑不解,就询问为什么要这样做。当清楚原因之后,胡威取出父亲送的绢给予都督,并向都督道谢,请都督回去。后来,胡威在信中把这件事禀告了父亲胡质。胡质知道后,杖责都督一百大板,并且解除了都督的职务。从此之后,胡氏父子清白慎行的声誉就传扬开来。

后来,胡威成为安丰太守,又升迁做徐州刺史,同样廉洁奉公,所以社会风气很好。胡威入朝觐见晋武帝,晋武帝司马炎问胡威:『你和你的父亲相比,谁更清廉?』胡威说:『臣不如也。』我比不上我的父亲。晋武帝问:『为什么说你的父亲胜过你?』胡威回答:『臣父清恐人知,臣清恐人不知,是臣不及远也。』我的父亲清正廉洁,唯恐别人知道,而我清正廉洁却唯恐别人不知道,这就是我远远不如父亲的地方。晋武帝听后,认为胡威的说法正直而委婉、谦虚而合理,就将胡威升迁为豫州刺史,后来又征胡威到朝廷担任尚书。

由此可以体会到,古人一心为公,廉洁有守,确实达到了在念头上反省自己的境界。领导者希望下属怎样做,自己就要做出好的榜样。如果领导者贪财好利,一心谋取私利,却希望下属、百姓都清廉不贪,一心为公,这是不可能的。

我有平心焉,则士民不敢行其险矣。如果上位者有公平、平等之心,下属百姓就不敢行险,心存侥幸。历史上凡是有成就的人,都有其成功的原因。比如,曹操为了爱民,颁布一道紧急命令,马不可以践踏麦田。突然有一只乌鸦飞过来,曹操的马受惊,冲入麦田,曹操就想自刎受罚,在大众的恳求之下曹操不得自刎,但还是以割发代罚。当曹操做出这种举动,全军悚然,纪律严明。虽然曹操不是故意触犯军令,却仍然割发正军纪,严于律己,以公平心、平等心惩罚自己,下属、士兵就不敢再冒险触犯军纪,也没有人敢存侥幸之心。

我有俭心焉,则士民不敢放其奢矣。在上位者有节俭之心,下属、百姓就不敢放纵享受、奢侈浪费。历史上凡是有道之人办政治,必定教民勤俭。比如尧舜禹汤、文武周公,都提倡节俭。尧帝住的屋子非常低矮,只有三级土台阶,而且茅茨不翦,没有任何修饰。为什么儒释道三家的圣人都教导人要控制欲望、享受?因为这与自性清净的明德不相应。人性本是虚明洞彻的,人心本来是平和的,但因为贪着物欲,使人本有的清净自性变得染污,而失去了本来的智慧光明。所以,如果一个人不能克己复礼,不能把心沉静下来,就会失去本有的智慧光明,体会不到发自内心的、源源不断的法喜,即孔颜之乐。

〖论语〗中,孔老夫子开篇就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种悦是发自内心的、源源不断涌出来的像泉水一般的法喜。读书人、坐禅的人、修道的人都有这种体会。当体会到这种喜悦时,世间五欲六尘的享受就失去了吸引力。颜渊『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颜渊的物质条件很艰苦,为什么还乐在其中?因为颜渊乐在『道』中。不是依靠外在的物欲刺激得到的享乐,就像吸毒一样,越吸依赖越严重,放纵于欲望、感官的满足,没有止境。而当外在的刺激消失时,快乐也就消失了,实际上越来越依靠外在的东西,无论是色欲、吸毒、喝酒、赌博等,这些快乐都是一时的,一旦执着这种快乐,就会被欲望控制不能自拔。所以,一个人在求道的路上要持之以恒,这样才能回归内在的安宁平和,体会到内心像泉水一样源源不断涌出的喜悦,才不会在求道的路上终止,也才能够抵制外界五欲六尘的诱惑、干扰,因为『利令智昏,情令智迷』。

为什么很多人放不下?放不下是因为看不破,不知道孰重孰轻。因为贪着金钱、美色、外在五欲六尘的享乐,把自己的明德覆盖了,使得自性中无量的智慧、德能、相好、财富都不能够现前,得不到发挥。很多人并没有真正明白这个道理,就像面前放着一块金子和一块土,当自己不能认识到金子比土更加贵重时,自然会拿土,而不拿金子,这说明很多人就是因为不明理,所以才放不下、看不破。看不破是因为放不下,放不下是因为看不破,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所以要修学,就要与经典为伍,多听圣贤人的教诲,这都是不断提醒人们怎样去除外在的染污,怎样抵住外在的诱惑,恢复自性的光明,否则就会因小失大,随波逐流。〖大学〗开篇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人生最重要的事就是不断向上提升自己的心性,恢复本性自有的明德。

〖群书治要·文子〗中说:『水之性欲清,沙石秽之;人之性欲平,嗜欲害之。』水的本性是清净的,沙石却使它变得浑浊不清;人的本性本来是平和宁静的,外在的欲望却来扰乱它。『唯圣人能遗物反己,不以智役物,不以欲滑和,是以高而不危,安而不倾也』,『智』也写作『身』;『滑』,扰乱。只有圣人能够做到抛弃欲望,回归自己的本性。圣人不被物欲控制,淡然平和的心态不被欲望扰乱,这样才能够身处高位而不危险,保持安稳而不被倾覆。

寺院里有大雄宝殿,大雄宝殿里供奉的都是大英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哪些人被称为大英雄?大英雄不是能够战胜千军万马的人,而是能战胜自己的烦恼、欲望、习气的人。能战胜自己的人,才是『无往而不胜』。竞争不是与别人争,而是与自己争,之所以被淘汰,不是别人把自己淘汰,而是自己的欲望、习气、不良嗜好把自己淘汰了。所以,输给的不是别人,而是输在自己。一个人能够战胜自己的嗜欲,才能被称为是真正的大英雄。

现在的年轻人就非常需要引导,因为现在是自媒体时代,大众媒体比较多,比如广播、电视、报纸是传统的,现在有网络、微信、微博、小视频等新媒体,里面所传播的内容,很多是没有经过审批的,而且还有杀盗淫妄的内容。在这种社会环境中,年轻人很容易受到错误的引导,走上骄奢淫逸的道路。现在提倡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如果在新时代文明建设中心中都能够兴办道德讲堂,让更多的人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统美德的教育,就会使更多的人走上正路,避免误入歧途,这才是为国家、社会所急需。

在古代有『庠序之教』,就是乡镇所办的学校,乡间的学堂,主要承担教导伦理道德、因果教育的责任。现在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道德讲堂,就应该承担起这种责任。每一个省、每一个市、每一个城镇,甚至每一个社区,都应该有这种道德讲堂。古代的『庠序之教』讲的是五伦、五常、四维、八德的教育。告诉人怎样做一个好人、做有道德的人。所以,接受伦理道德的教育、学习〖弟子规〗等经典,琴、棋、书、画等艺术教育,都是让人把躁动的心平和下来,起到涵养性情的作用。一个人从小接受正确的教育,就会先入为主,知道怎样的行为是正当的,否则做错了,都不知道自己有错。从小学习〖弟子规〗的人,无论走到哪里都知道如何抵御诱惑、如何避免不良的影响。人是可以教得好的,因为人都有良心、良知、良能,通过教育把人的良知、良能开启,人人都可以成圣成贤。

『此躬行之所征者也。』最后这一句话,点明了上位者以身作则的显著效果。『征』,征候、效验。上位者能够亲自力行传统伦理道德的教诲,上行而下效,效果就会特别明显。〖说文解字〗上把『教』解释为『上所施,下所效也』,上行下效是良好有效的道德教育。孔老夫子也说:『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把正直的人放在邪曲不正的人之上,就可以使邪曲不正的人也变得正直。现代道德教育之所以不得力,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很多领导者把道德教育变成了说教,言语说得很好,但是没有把正确的行为做出来,不能够深入人心。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