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孩子不懂得孝,原因是什么?
〖孝经〗中说:『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一个人不爱自己的父母而爱别人,这与德行的要求相悖离;一个人不尊敬自己的父母而尊敬别人,这与礼的本质相悖离。为什么相悖离?在没有学习传统文化之前,我们经常会犯这种错误,比如领导说:『你今晚有没有时间?要见一位重要的客人,不要回家吃饭了。』我们兴高采烈,受宠若惊,跟着领导去应酬。但是当父母说:『你有没有时间?家里很久没有去超市买东西了,我们一起去超市吧。』我们的回答却是:『我哪里有时间啊?还有一大堆事要忙,你和你的老朋友一起去吧。』所以,我们是以什么心和人交往?一个人连父母的养育之恩都不去报答,不能让父母欢心,还有谁的恩德值得念念不忘,想着去报答呢?一个人没有形成以恩义、情义、道义的原则为人处事、待人接物,取而代之就是以利害、功利的原则为人处事、待人接物。这件事情对自己有利,就会全力以赴;这个人对自己有好处,就对他很恭敬;当对方从利变成害时,就会做出忘恩负义的事情。所以,孝为什么是仁爱之心的根本?因为孝培养人恩义、情义、道义的处事原则。 现在很多家长抱怨孩子不懂得孝敬父母,小公主、小皇帝的脾气很厉害,处处以自我为中心,从不会想到父母。这是结果,原因在哪里? 一篇文章的题目是〖哪一个是我〗: 那个一进门就喊『肚子饿了,饭怎么还没做好』的人,是儿女;那个一进门,衣服都来不及换就下厨房烧菜的人,是父母。 那个一会儿说『粥烫了』,一会儿嫌『菜咸了』的人,是儿女;那个哪怕就一点青菜、豆腐,也要精心烹饪,力争做出滋味的人,是父母。 那个整天抱怨作业多,实在太累了的人,是儿女;那个累了一整天毫无怨言,洗衣打扫卫生后再陪读的人,是父母。 那个动不动就开口要钱,不给就生气的人,是儿女;那个省吃俭用、精打细算,却从不在教育投资上吝啬的人,是父母。 那个记不住家人的生日,可一到自己生日就早早召集同学、朋友聚会的人,是儿女;那个很少记自己生日,却用心为家人准备生日礼物的人,是父母。 那个早上赖床,还不停抱怨家人叫他的人,是儿女;那个深夜入睡、黎明即起,准备早点的人,是父母。 那个受了一点儿委屈回家苦水倒个不停,以求得同情和安抚的人,是儿女;那个在外面受了再多气,回家后却强作欢笑的人,是父母。 那个有牢骚就发,有烦恼就怨,把家当作坏情绪『宣泄所』的人,是儿女;那个把苦埋在心中,生怕让自己不良情绪影响家人的人,是父母。 那个总以学业、工作忙为托词,很少往家里打电话问候的人,是儿女;那个在电话里嘘寒问暖、总为家人牵肠挂肚的人,是父母。 那个一开口就将家里的积蓄『借』走,然后舒舒服服住大房子的人,是儿女;那个劳累了一辈子,到老还住在破旧小屋里的人,是父母。 那个总羡慕人家多么有钱,自己家多么寒酸的人,是儿女;那个退了休还不『安分』,起早摸黑挣钱的人,是父母。 那个宁愿把大量闲暇时间放在娱乐、和朋友聚会,却不愿回家看看的人,是儿女;那个只要看到儿女,哪怕就一会儿,都神清气爽的人,是父母。 那个娶了媳妇忘了娘,嫁了老公忘了爹的人,是儿女;那个为儿女操了一辈子心,老了还帮儿女带孩子的人,是父母。 那个总以自我为中心,从不把家人太当回事的人,是儿女;那个从不把自己当回事,却总以子女为荣四处炫耀的人,是父母。 那个总喜欢把爱挂在嘴边,却很少付出行动的人,是儿女;那个从不把爱说出口,却将爱播撒于生活每一块土壤中的人,是父母。 或许,只有等到儿女也成了父母时,父母慢慢变老时,我们才会回忆起生活里这些点点滴滴,才能真正理解什么是爱……很多父母看完这篇文章可能会想:如果我的儿女要是能看一看就好了。其实,古人说:『教儿教女,先教自己。』为什么孩子以自我为中心、脾气很厉害?因为父母在生活中,没有为孩子表演孝敬父母的榜样,让孩子学习。比如春节时,爷爷奶奶、父母、孩子在一起吃饭。我们做父母的夹起菜,首先把菜放在谁的碗里?我们带着父母、儿女出去旅游,是选择父母喜欢的地方,还是选择儿女喜欢的地方?全家人都在考虑孩子的感受,为孩子服务。 〖弟子规〗中说:『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无论吃饭、走路,都是长者先,幼者后。为什么是这种顺序?就是要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试想,爷爷奶奶、父母长辈刷碗、洗衣、做饭忙碌了一整天,他们还没有先上桌,作为晚辈,年龄最小,对家庭贡献最少,有什么资格先动筷子?很多人说我们家不兴这一套,我们家就是孩子先吃。那么,等孩子长大后,父母躺在病床上需要孩子照顾时,孩子就会说:『对不起,你从来没有教过我。』所以,现在的孩子不懂得孝,确实是因为没有人教导。 古代孩子到了学校,老师的第一个科目就是教导孩子如何孝敬父母,而且父母和祖父母都生活在一起。现在的学校都不教孝道了,而基本上都是三口之家。父母带着儿女偶尔周六日回去看望爷爷奶奶,还给爷爷奶奶留下一大堆碗碟要刷。试想,孩子从哪里能学到孝敬父母呢? 在一个〖弟子规〗学习班上,一些孩子学习〖弟子规〗之后,被请上台分享。其中一个孩子说:『我学习〖弟子规〗之后,才知道为人要孝敬父母。』另一个孩子也走上台说:『在没有学习〖弟子规〗之前,我每天想的都是如何谋害父母。』人们听到这样的话,都觉得很惊讶。其实仔细想一想,因为孩子被家长逼着学英语、奥数、钢琴等科目,孩子学得很苦,而父母还体会不到孩子的心,逢人就讲孩子学习钢琴、奥数是全国第几名,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所以,孩子体会不到父母的关爱,还误以为父母让自己学这些科目都是为了满足父母的面子。久而久之,就对父母产生怨恨之心。 古代由老师教导孝道,因而人们对老师也非常尊重,因为尊师才能重道。 【摘自〖群书治要·论语〗讲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