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762|回復: 0

[儒家文化] 『善人常得谤』是真的吗?(二)

[複製鏈接]
刘余莉 發表於 2023-6-16 13:4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善人常得谤』是真的吗?

『善人常得谤』是真的吗?

善人常得谤』的另一个原因是『先入为主』的心理。古人对于善人、恶人总结了很多标准。比如〖格言别录〗:『德薄者,其心刻傲,见人皆可憎,故目中所鄙弃者众;德盛者,其心和平,见人皆可取,故口中所许可者多。』善人都是待人厚道之人,而厚道的一个表现就是常看人优点、学人长处,并且能够隐恶扬善,因此也不会在背后扬人之恶。而小人恰相反,不仅扬人之恶,甚至为一己之私,无中生有,丑化、诽谤善人。他人听到奸人的不实之词,会对善人产生『先入为主』的印象,就像『疑人偷斧』的例子,一旦先形成了对人的印象,再从这种印象出发,观察善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好像和恶人所说的、所诽谤的都相符合。

恶人到处造谣生事、毁谤善人,而善人总是与人为善,既不会毁谤他人,也不会想到、更不会防备别人诽谤自己。即使知道恶人诽谤自己,也不屑于辩白,因为『谗焰熏天,举火焚空,终将自息』。『谗焰』,像火焰一样,举着火把熏天空。没人理它,自己就熄灭了。但那些不明就里的人,如果没有知人之明,会认为善人默认了恶人的诽谤,便误以为恶人所言不虚。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缺乏『知人之智』『识人之明』,所以才容易听信谗言。特别是对善人的诽谤多了,大家也会觉得这是真实的。虽然历史不会重演,但历史的教训可以值得后人汲取。领导者唯有保持清醒的头脑、明智的判断、无私的境界,才能避免『善人常得谤,善事常易败』的悲剧,让善人在世的时候,充分发挥作用,成就善事。对于领导者而言,知人善任、用贤不疑更是最重要的能力和素质。所以老子说『自知者明,知人者智』。明智是领导者从优秀走向卓越的关键。

〖群书治要〗中魏征在序言写道:『大奸巨滑,转日回天,社鼠城狐,反白仰黑,忠良由其放逐,邦国因以危亡』。说明魏征大人对这样的事情非常有感慨、有感触,也说明历史上,忠臣被冤枉、诬陷而不被重用,奸邪之人颠倒黑白、混淆是非,令君主忠奸不分的事例也很多。所以魏征把案例都收集在〖群书治要〗中,希望后世的领导者引以为戒,对于善人和恶人有清醒的认识,明确的辨别,这样才能保持识人之明,做到任贤远佞。

读史使人明智。虽然『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还有『先入为主』的心理,使得『善人常得谤』在当时不可避免,也使人常常发出『自古圣贤多寂寞』的感慨。但是历史总是公平的,〖大学〗:『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周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左传〗:『多行不义必自毙。』〖尚书〗:『惠迪吉,从逆凶,惟影响』。〖论语〗:『德不孤,必有邻』。这些经典中的教诲却是恒常不变的规律,至今仍然发人深省。明白道理,就不会和小人斤斤计较,顺着进德修业的正确道路不断行进。

能否知人善任、任人唯贤是区分领导者明智与否的重要标准。如果君主没有知人之明,即使贤人出现,也不能得到重用。更何况贤者不贪图名利,经常隐居不出。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