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841|回復: 0

[儒家文化] 『学儒』和『儒学』有什么不同?

[複製鏈接]
刘余莉 發表於 2023-6-20 12:3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怎样求学,才能有所成就?

怎样求学,才能有所成就?

怎样求学,才能有所成就?

为什么很多人学习有障碍?〖大学〗中说:『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大道必须以忠信、诚敬之心学习,才能获得。如果自己很傲慢,还看老师的缺点,骄慢心生起来就学不到东西。所以古人说,如果面对一位好老师,但是一个学生观老师的过失,一定不会学有成就。有句话很有味道:『你的眼里全是菩萨,说明你也是菩萨;你的眼里全是圣贤,说明你也是圣贤;你的眼里全是凡夫俗子,说明你也是凡夫俗子。』这就叫做『境缘无好丑,好丑在于心』。古人说:『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那么千分诚敬就得千分利益,没有诚敬就获得不到利益。即使这个人是凡人,你把他当成圣贤看待,那么从他身上所得到的就是从圣贤身上得到的利益;如果这个人是圣贤人,你却把他当成凡夫俗子看待,即使孔子在面前,对你也没有帮助。

所以,为什么同在一个地方修学,有的人提升很快,而有的人却没有提高?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自己的心不同、态度不一样。

曾子说:『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重点是忠信。忠信是学习的要点,也是传授生徒的要点。〖大学〗中的『忠信以得之』,〖论语〗中的『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子以四教:文、行、忠、信』,都是讲忠信的态度对于人们求学至关重要。

力行近乎仁』,学不仅是学知识、道理,还要在生活中落实,身体力行。所以〖论语〗开篇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如果仅仅是学习知识、道理,但是在生活中没有力行,就不会体会到学习的喜悦。比如,颜渊被孔子称为好学,好学的结果是什么?『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颜渊的物质条件很简单,吃饭没有饭碗,喝水没有杯子,住在简陋的巷子里,别人都觉得颜渊太艰苦了,都忍受不了,但颜渊却『乐在其中』,颜渊乐在何处?一般人从来没有达到过那种境界,体会不到颜渊的乐,还对他妄加批判。这就像圣贤人站在二十层楼,自己站在两层楼,体会不到、看不到圣贤的境界,还要把圣贤人从二十层楼拉回到两层楼,说:『你所看到的就是我看到的境界。』颜渊乐在道中,他学道并且把孔子的教诲在生活中力行,所以感觉到非常喜悦。

『悦』和『乐』是不一样的。『悦』是从内心里像泉水一样源源不断地涌出的喜悦。古人也说『禅悦为食』,坐禅的人有这种体会,能够体会到发自内心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喜悦。而这种喜悦不是靠外在的条件获得的。现在人说的『乐』,都是靠外在的刺激获得的一时的感官享受。比如,打高尔夫球、和朋友聚餐、唱卡拉OK、打牌等,世间人看来非常乐。但是一旦外在的条件没有了,就会感觉空虚。所以,这种『乐』是靠外在的刺激得来的,一旦刺激的条件没有了,乐就失去了。

学道的人得到的喜悦不需要外在的条件,而是从内心源源不断地涌出来的。一个人学道如果能够体会到这种喜悦,他就几乎不会再退转,因为世间的快乐和这种喜悦难以相提并论。这说明,学习要去力行才能有喜悦。所以,要提倡『学儒』而不是搞『儒学』。『学儒』和『儒学』有什么不同?〖中庸〗中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全都具备就叫做『学儒』。如果有博学、审问、慎思、明辨,但是把『笃行之』去掉,没有在生活中身体力行,只是把儒家的学问作为写文章的资料、评职称的资本、讲课的素材,只是为了获得世间的名誉。比如,现在有的博士生写儒家方面的论文获得博士学位,还有的可以因此评上教授、博导,但是却把儒家的教诲看得和自己的生活毫不相关,也没有在生活中力行,自己也并没有从中受益,连〖弟子规〗最基本的要求都不能做到,不知道最起码的礼,如何与人相处、交往都不知道,所以走到哪里处处受障碍。〖论语〗中讲『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自己不仅没有体会到圣贤人的教诲,而且走到哪里都与人产生矛盾、冲突,甚至生起对立的心,哪里能够有『四海之内皆兄弟』的感受呢?自己所学的和生活毫不相关,甚至还有很多所谓『学儒』的人经常处于烦恼、痛苦之中。

学儒,首先要把『五伦』关系维护好。『父子有亲』,父母是否尽到教育儿女的责任,儿女是否尽心尽力地孝敬父母。『君臣有义』,领导是否仁爱、关心下属,下属是否竭尽全力完成领导交待的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夫妇有别』,丈夫要有恩义、道义、情义,妻子能够以美好的德行起到相夫教子的作用。『兄友弟恭』,兄长是否友爱帮助弟弟妹妹,弟弟妹妹是否对兄长恭敬。『朋友有信』,与朋友交往时是否做到言出必行、诚实守信。人要从『五伦』关系中反省自己学得怎么样?『五伦』关系中哪一伦自己处理得很好、令人满意?如果哪一伦都没有处理好,学儒就白学了。所以,一定不要把『学儒』变成『儒学』。

历史上有一个典故。白居易在做杭州太守时,向鸟窠禅师请教,佛教最重要的道理是什么?鸟窠禅师回答:『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白居易也是饱读诗书之人,对儒家的经典很通达,他觉得这句话太简单了,说:『三岁小孩都知道。』意思是说,你讲的这些道理,包括〖论语〗中所讲的道理都非常浅显易懂,甚至三岁小孩都学过,也能说得出来。鸟窠禅师看出白居易有些傲慢,说:『八十老翁做不得。』三岁孩童都知道的道理,但是八十岁的老翁还不见得能落实在生活中。所以,『儒学』也被称为『实学』,是实实在在的学问,而不是一味地谈玄说妙。力行才能『近乎仁』,才能把仁爱之心引发出来。比如,自己每天都讲习,每天学习〖论语〗,朝着圣贤的方向努力,逐渐地就能达到仁。这都是潜移默化、不知不觉。

古人说『读书贵在变化气质』,为什么要读圣贤书?就是要变化自己的气质,转恶为善、转迷为悟、转凡成圣。当然,转变的过程也是日积月累的过程,不是像上上根性的人那样『一闻千悟』。曾子为人们示现的也是渐学而成贤的过程,因为曾子很鲁钝。当然,鲁钝对于现在人来说已经是上根人了,比如神秀大师,也属于上根人。神秀大师说:『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与曾子在这里所用的功夫一样,每天反省自己,有过失就要拂拭掉,不要让心惹上尘埃、被污染,这是上根人用功的方法。慧能大师是上上根人,不用这样用功,能够一闻千悟,听五祖讲〖金刚经〗,还没听完就能够开悟。慧能大师说:『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其实,心是妄心,前念灭后念生,速度非常快,让自己误以为有一个心,其实本来没有这个东西,怎么能惹得上尘埃?但是对于一般人来讲,不能够契入,所以要向曾子学习,『时时勤拂拭』,每天反省自己的过失。

知耻近乎勇』,人为什么要反省?反省就是能够知道自己的过失,进而改正过失,这就叫做『知耻近乎勇』。勇,勇于改过。『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我们不是生而知之,并非生下来就是圣贤人,哪个人不会犯错?既然犯了错,就已经是过去式,没有必要纠缠,只要后面能够改过就可以了,不要在一个地方跌倒两次。『不贰过』,就是成圣成贤的道路。如果一个人能够知道自己的过失,并改正过失,那么没有什么善比这个善更大的了,所以说『善莫大焉』。特别是以前作恶的人,现在能够改过,大家看到他都能生起信心,说:这个人以前作恶多端、骄奢淫逸,他都能够学习传统文化、力行〖弟子规〗,改过自新,我们也一定能够改。因为『人之初,性本善』『人皆可以为尧舜』

所以,自己不要自卑,不要不自信、不自爱。『人皆可以为尧舜』,为什么自己不能?孟子说:『舜何人也,禹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既然舜能够做到,自己通过努力学习也能够做到。这就是〖弟子规〗上所说的『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

【摘自〖群书治要·论语〗讲记】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