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851|回復: 0

[儒家文化] 为什么修养德行特别重要?

[複製鏈接]
刘余莉 發表於 2023-6-28 14:2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善事阴功,皆由心造

第三,凡夫正眼未开,往往指恶为善,指善为恶。元朝时,有一些学儒的人去请教中峰和尚。他们说:『因果报应丝毫不爽,但我们经常看到一个人行善,但是子孙却不兴旺发达;某一个人作恶,反而家门隆盛,可见善恶因果报应不符合事实。』

中峰禅师说:一般人是肉眼凡夫,心地不干净,而且有很多妄想执着,没有慧眼,看不清事实真相,所以经常认善为恶,指恶为善,这就叫做迷惑颠倒。往往世间有很多这种人,不知道反省自己不辨是非,反而怨天尤人,说老天报应不公平。

这些儒生问:『怎么会把善看成恶,把恶看成善呢?』中峰禅师很有智慧,他说:『你们说一说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有一位儒生说:『打人、骂人是恶,敬人、礼人是善。』中峰禅师说:『未必然也。』不一定是这样。又有人说:『廉洁有守是善,贪污受贿妄取是恶。』中峰禅师说:『未必然也。』他们说了很多答案,中峰禅师都说:『未必是这样。』

于是,大家就问中峰禅师:『那么到底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中峰禅师说:『有益于人是善,有益于己是恶。』如果这件事有益于人,打人骂人也是善;如果是为了自己,敬人礼人也是恶。比如,一个孩子做错事,父母打他骂他,是为了孩子改正错误,汲取教训,后不再犯,这也是善;如果给人行贿受贿,带着礼物请人吃饭,为了谋取私利,这仍然是恶。中峰禅师还说,善恶其实并不容易看,所以一般的世俗之人,往往把善看成恶,把恶看成善,从而导致迷惑颠倒。

〖了凡四训〗记载:『善有真有假,有端有曲,有阴有阳,有是有非,有偏有正,有半有满,有大有小,有难有易,皆当深辨。为善而不穷理,则自谓行持,岂知造孽,枉费苦心,无益也。做善如果不明白道理,就会导致自己认为是道德高尚,有操守、有行持,其实是在造恶,白费心思,对自身没有利益。

第四,因果规律有历时性的特点。也就是说,从因到果要经历一段时间。比如,今天种花的种子,明天却长出草,其实这并不是花的种子长出的草,而是以前的草籽先发芽、先成长。就像去看电影,自己迟到了,只看到一个人很成功,骄奢淫逸、骄横跋扈,但是大家都很尊重他、奉承他,一呼百应。看到这里,有人给自己打电话就出去了,结果也没看到后半段。如果仅看到这一段,就会认为剧情中的人骄奢淫逸,怎么还过得很好,受人尊敬爱戴呢?

实际上因为自己迟到了,前面的一段没有看到:这个人以前穷困潦倒时,奋发图强、积功累德,得到很多人的支持与帮助,才有发达的结果。而且后半段也没有看到:他因为骄奢淫逸,后来家道没落,甚至子孙都沦为乞丐,富不过三代。所以,自己仅仅看了中间部分,就会认为善恶报应不相符。

〖了凡四训〗告诉人们:『近报则在自己,远报则在儿孙。』果报快的,几年、几天,甚至今生今世就报在自己身上;『远报则在儿孙』,果报远的,就是『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子孙都跟着受害。

古人说:『为恶不殃,必有余昌,昌尽必殃。』一个人作恶多端,但是没有灾殃,因为还有余昌,可能是祖宗的余福,或是以前做善事积的福没有享完。但如果他继续作恶不知悔改,余福享完,就一定会因为今天的作恶多端得到灾殃。

反之,『为善不昌,必有余殃,殃尽必昌』。一个人做很多善事,积功累德,但是也没有昌达,一定有余殃,可能是祖宗的余殃,或是他以前做的坏事还没有报完。但如果作恶的灾殃报完了,他一定会因为今天的善事得到昌达。所以,〖了凡四训〗中说:『不论一时而论久远』,不要看一时,而要从长计议。从历史的角度就会发现,因果规律有历时性的特点。

为什么修养德行特别重要?

为什么修养德行特别重要?

第五,〖中庸〗中记载:『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古人说话都非常谨慎,但是这句话说得都非常肯定。有的人不服气,说:『孔子、颜渊都是大德之人,他们也没有得到该有的位、禄、名、寿,这作何解释?』这里的『位』 『禄』 『名』 『寿』,不能仅仅理解为人爵、人位,而是天爵、天位。比如,至圣先师孔子德配天地,虽为一介布衣,没有显赫的官位,但却被尊为『万世师表』 『至圣先师』,为历代天子所尊。〖中论〗:『是以仲尼为匹夫而称素王。』所以,夫子是素王之位,这就是天爵。

必得其禄』,世间的俸禄有用尽的时候,但是『必得其禄』的『禄』,不仅仅指世间的俸禄,而是指无量的天禄。天地之德,长养万物,圣人与天地合其德,他们有这种仁德之心。后世把孔子尊称为『至圣先师』 『素王』,皇帝带领百官学习孔子的教诲。所以,天禄是随着天爵而来,圣人是以天禄惠利群生。

必得其名』,『名』也不是世间的虚名,而是不朽之名。孔子被尊称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这是天地之名。

必得其寿』,『寿』包括世间有形的寿命,大德之人大多长寿。比如,殷中宗享国七十五年,周文王享国五十年。『寿』也指一国的国祚,国运长短。君主积德行善,国运就会昌隆,像周朝的先祖,世代修养德行,德被子孙。周朝传世三十代,历时八百年。

必得其寿』的『寿』不仅仅是世间的寿命,而是无疆之寿,死而不朽。比如,孔子的弟子颜渊,他是仁者,但是颜渊早夭。那怎么能说他是仁者寿呢?古人说『立德、立功、立言』被称为三不朽,虽然颜渊的寿命看起来比较短,但是他的道长存,他也被称为圣人,配嗣在孔庙中,死而不朽。所以,世间的夭寿之别是区区数十年,然而立德与否,差异却何止千秋万代。『形寿』比之『无疆之寿』,不可同日而语。颜渊虽然早夭,但却死而不朽,精神长存。

所以,『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虽然得不到世间的富贵,但孔子得到的却是素王之位,无量之禄,不朽之名,无疆之寿。这就是从五个角度看古人所讲的,为什么修养德行特别重要。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