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685|回復: 0

[論史] 明代商业与社会变迁(12)

[複製鏈接]
对酒當歌 發表於 2012-5-23 18:3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 中华文史网
二、从客贩到定居


    到明中叶前期,整个社会经济已有了快速发展。农副产品和手工业产品大幅度增加,道路交通更加便利,中小城镇大批兴起,人口相对集中,人们消费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各类商品的消费量也明显增长。商品经济开始有了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这时,由大量需求产生的各地间产品的流通比以往有了更大的发展,更多的人加入到负贩者队伍中去,竞争愈来愈激烈。经济发展的法则是利益的重新分配。当某一种竞争激烈到一定程度时,解决矛盾的办法就会自然出现。负贩间竞争激烈的结果是引起社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使一部分人从负贩的行列中剥离出来,专门从事货物运输,即从事大宗货物的运输或货物的长途运输,从中获取利益;而有些负贩商则改为专在一地坐地收货发货、经营买卖,不再长途跋涉负贩货物。这样,变行商为坐贾的时机已经出现。


    其实,在明中叶前期,各地商贩已有落定迹象。如汉阳府的刘家隔,原是汉水、长江交汇处的一小镇,因地处交通冲要,遂成为四方货物集散地,但以前是负贩运货多过客,商贾鲜有本地人。到宣德、正统年间,该小镇居然“商贾占籍者|万计”[113]。商贾占籍者,乃商贾定居者之谓。此记载虽然夸大,但在小镇从事稳定经营的坐贾已不在少数应是肯定的。明中叶以后,负贩行商趋定居者有增无减。洞庭籍的行商“稍有资畜则商贩荆襄”,“并商游江南北,以迨齐、鲁、燕、豫。随处设肆,博锱铢于四方……”[114]江西商人“无论秦、蜀、齐、楚、闽、粤,视若比邻,浮海居夷,流落忘归者十常四五,故其父子、兄弟、夫妇有自少至白首不相面者,恒散而不聚”[115],其中不乏“有家于外者”[116]。有些龙游籍商人“贾江夏”,“人与年盖两世矣”[117]。山陕商贾也有不少“踵世边居”的[118],他们的婚娶养老也都在那里。当时多数商人都聚居在重要的商会城市如北京、南京、苏州、临清、汉口等地,如长江重镇扬州就聚居了三原之梁,山西之阎、李,河津兰州之刘,襄陵之乔、高,泾阳之张、郭,西安之申,临潼之张,及徽州歙县之程、汪、方、吴等诸大姓商人几十家,他们虽未在扬州正式占籍,但都早已定居于彼多年了[119]。以地区商帮而言,徽商人数庞大,流动地区广泛,是一高迁出商帮,因此,在外的定居也为最多。徽商几乎是以集团军的形式落迁在各地。至晚明,除在扬州、杭州行盐并长住的人群之外,还有数以千计的徽商卜居金陵,营肆景德镇,侨寓睢阳,“雄坐大梁”……“徽之富商,尽家于仪扬、苏松、淮安、芜湖、杭州诸郡,以及江西之南昌,湖广之汉口,远如北京,亦复挈其家属而去。甚且舆其祖父骸骨葬于他乡,不稍顾惜。”[120]他们不仅在异地设铺开店,而且还在那里兴修住屋群落,营建乡人地盘。万历中歙县人郑九皋因业盐侨寓浙江衢州府常山县,他在自己家周围修房数十间,专供流寓来此的家乡(新安)人居住,取名“新安里”,以示自己不忘本也[121]。无独有偶,隆庆前后徽商程鹏则在苏北灌南县买地定居,后他出资修建一条街市,也取名“新安镇”[122]。诸如这类事例,晚明史籍中多有见载。


    负贩行商的落迁定居,有少数是回到原籍故里,如小说中故事讲到明中叶 “广东广州府南海县,有个财主姓杨,因他家资有百万之富,人都称他为‘杨百万’。当初原以飘洋起家,后来晓得飘洋是桩险事,就回过头来坐在家中,单以放债为事”[123]。生活中应该不乏其例。但更多的是选择异地定居,如“万历丙午(三十四)年,南京有山西贾人,鬻s货于三山街”,开了一家西s店[124]。江南、山西等商人在北部边境宣府镇设罗缎铺、绸铺、帕铺、绒线铺、杂货铺者众多,“铺沿长四五里许,贾皆争居之”[125]。笔记小说《杜骗新书》有记载说徽州休宁商人吴胜理,在苏州府开铺,专门收买各色布匹的故事[126]。这是为经营特色产品或为采购成品、原料方便而落脚一地的情形。


    徽州商人吴荣让“从诸宗人贾松江,稍自载而生……当是时,生业仅仅耳,其后数岁,处士始饶,则以里俗奢溢相高,非所以示子孙也,乃奉母帅(率)妻子徙临溪。居顷之,习其俗,视故里等,乃奉母帅(率)妻子徙桐庐,卜焦山居焉”。后来做木材生意,“居二十年,处士自致巨万,远近襁至,庶几埒都君”[127]。松江地方本是行贾好地方,但吴氏顾虑“里俗奢溢相高,非所以示子孙也”,为此又另觅浙江常山卜居。这是为了培育子孙、安抚家庭而作的定居地选择。
商人定迁,作为当时的一种社会现象,自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


    首先,安居乐业是汉民族一贯的传统心理。负贩行商虽有两地差价的薄利可赚,但对长年长途跋涉、风餐露宿的漂泊生活总会有厌倦的一天,一旦条件许可,他们就会选择安定的生活。如小贩有了些本钱,就开个铺子,如此“不须在路上吃苦了”[128]。在一地开家铺子,是当时许多行商负贩乃至小手工业者十分企盼的一种归宿。如上述,一个小木匠,意外得到了一笔钱财,他的选择便是开一家布店,做个店主[129]。这种安求平和的生存取向,是中华民族“和”文化的表现,而这种文化在中国有着深厚的积淀,这正是负贩行商们追求安业定居人文因素的驱使。


    更主要的原因则在于社会发展即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及由此引起的社会经济关系的渐变。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