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臣之所以能够忠厚老实,犯颜直谏,向他的君主进谏,不是为了自身的安危,而是想匡正君主的过失。 ... ...
子夏曰:『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第二句是『事君,能致其身』。侍奉君主,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侍奉领导,能够致其身,能够把自己的身心都奉献出去,竭尽全力,这样的人才称为『致其身』。 『致其身』也有几种情况:第一,当君主或者国家遇到危难的时候,这个人奋不顾身地保卫君主、国家,和它同舟共济、同甘共苦,这样称为是『事君,能致其身』。 在〖群书治要〗上记载着一个故事,在晋文公逃亡的时候,陶叔公总是跟从着他,结果晋文公回国之后,三次行赏却没有封陶叔公。陶叔公就跑去见咎犯,说:『我跟从君主逃亡已经十三年了,面色都变黑了,手足也长了老茧,可是现在君主返回国家,行赏三次也都没有轮到我,这是为什么呢?是君主把我忘了吗?还是我有什么大的过失呢?』 咎犯就把这句话告诉了晋文公,晋文公说:『哎!我怎么会忘了这个人呢?』他说:『能够用道使我的精神专注,用义来说服我,使我的名声得以显扬,使我成为德才兼备的君主的人,应该受到最高的奖赏;以理来规范我,以义来劝谏我,使我不能够为非作歹的人,应该受到次一级的奖赏;那些勇猛强壮的勇士,有难在前,他们就冲锋在前,有难在后,他们就在后断后,使我免于祸难之中,我认为这样的人,应该受到三等的赏赐。他没有听说过这样的道理吗?能够为人效死的人,不如保全这个人的生命;和人逃亡的人,不如保全这个人的国家。在三次行赏之后,就应该轮到有劳苦功绩的人了,而在有劳苦功绩的人当中,陶叔公应该列在第一位,我怎么敢把他忘了呢?』 在中国古人看来,对于臣子的功劳是认德不认利。虽然他跟着君主到处逃难,而且奋不顾身地保卫君主,但是比不上那些用道义来劝说君主、为君主出谋划策、而不使君主逃难的人。 所以第二种人,就是在君主有过失的时候,能够犯颜直谏、纠正君主过失的人。这种『致其身』,使君主能够防患于未然,不犯这个错误,这是更加值得奖赏的。 历史上犯颜直谏的臣子特别得多,特别是在〖群书治要〗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在〖吕氏春秋〗中就记载着这样一个典故:楚文王得到了茹黄狗、宛路箭,这是非常有名的狗和箭。他得到了这样的狗和剑之后,就到云梦泽去打猎,三个月都不回来,后来又从丹地得到了一个美女,每一天和美女在一起,从此一年都没有去上朝。 这个时候太保申就对他说:『先王曾经占卜说,让我做太保是一件很吉祥的事,而现在您的行为应该受到鞭刑。』楚文王说:『能不能变换一个方法惩罚我呢?』也就是说,能不能不给我施行鞭刑呢?太保申就说:『我继承的是先王的法令,不敢废除,如果你不受鞭刑,我就等于废除了先王的法令,我宁愿获罪于大王您,也不愿意获罪于先王。』楚文王听了之后说:『那好吧!』于是这个太保申就把席子拉过来,让楚文王趴在上面,然后又把五十根细细的荆条绑在一起,跪着把它放在了楚文王的背上,如此做了两次,楚文王就说:『既然都有鞭笞的名誉了,你不如痛快淋漓地、名副其实地打我一顿好了。』 太保申就说:『我听说对于君子,能让他感到羞耻就足够了,对于小人才需要让他感到疼痛,如果让他感到羞耻,他都不改变自己的行为,让他感到疼痛又有什么帮助呢?』太保申说完之后,就站起身出去了,请求楚文王把他处死。 楚文王说:『这都是我的过失,太保您有什么过失呢?』楚文王被太保这种忠诚、冒死犯颜直谏的心打动了,于是他改变了自己的行为,把太保申重新召回来,杀了茹黄狗,折了宛路箭,把丹地的美女也放回去了。从此励精图治,一心一意地治理楚国,最后他兼并了三十九个国家,使楚国的地盘得以扩大。而能够有这样的成就,也都是因为太保申犯颜直谏的结果。 历史上的这些忠臣,是冒着生命的危险来劝告君主,不要让他犯下不可挽回的错误,所以在〖易经〗中说『王臣謇謇,匪躬之故』,人臣之所以能够忠厚老实,犯颜直谏,向他的君主进谏,不是为了自身的安危,而是想匡正君主的过失。如果君主有过失,这就是危亡的征兆,而看到君主有过失不去劝谏,那就是轻视君主陷于危亡的境地,忠臣是不忍心这样做的。 摘自【群书治要·论语讲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