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419|回復: 2

[其他] 【王祯农书】农桑通诀集6蚕缫篇第15诗解1择种收种浴蚕

[複製鏈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牟向东 發表於 2023-7-27 21:24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王祯农书】农桑通诀集6蚕缫篇第15诗解1择种收种浴蚕
题文诗:
淮南王蚕,经云黄帝,元妃西陵,氏始.
黄帝制作,衣裳因此,始其后,禹平水土,
禹贡所谓:桑土既蚕.其利渐广.月令,
曰古天子,诸侯必有,公桑蚕室.季春月具,
曲植籧筐,后妃斋戒,躬桑;禁妇女毋,
观省妇使,以劝蚕事,蚕事既登,分茧称丝,
效功以共,郊庙之服,无有敢惰.及考厯代,
皇后,诸侯夫人,亲蚕之事,昭然可见,
况庶人妇,可不务乎?育蚕之法,始于择种,
收种茧种,取簇之中,向阳,厚实者蛾,
出第一日,者名苖蛾,末后出者,末蛾,
皆不可用.次日以后,出者取铺,连于槌箔,
雄雌相配;至暮抛去,雄蛾将母,蛾于连上,
匀布所生,子环堆,者皆不用.生子数足,
更就连上,覆养三五,日挂时须,蚕子向外,
恐有风,磨损其子.冬节腊八,无令,
水极冻浸,二日取出,复挂年后,瓮内竖连,
使玲珑,每十数日,日髙一出.毎隂雨止,
便晒暴,蚕子变色,要在迟速,勿致,
损伤自变.桑叶已生,自辰巳间,将瓮取出,
舒卷提掇,亦无度数,但要第一,日变三分,
第二日变,七分却用,纸密糊封,还瓮收藏,
至第三日,午时出连,舒卷须要,变至十分.
【原文】1
【淮南王经】云黄帝元妃西陵氏始蚕盖黄帝制作衣裳因此始也其后禹平水土禹贡所谓桑土既蚕其利渐广月令曰古者天子诸侯必有公桑蚕室季春之月具曲植【音值】籧筐后妃斋戒亲东乡【音向】躬桑禁妇女毋观【去声】省妇使以劝蚕事蚕事既登分茧称丝效功以共郊庙之服无有敢惰及考之厯代皇后与诸侯夫人亲蚕之事昭然可见况庶人之妇可不务乎
夫育蚕之法始于择种收种茧种取簇之中向阳净厚实者蛾出第一日者名苖蛾』,末后出者名末蛾』,皆不可用次日以后出者取之铺连于槌箔【蚕连蚕槌见农器谱】雄雌相配至暮抛去雄蛾将母蛾于连上匀布所生子环堆者皆不用生子数足更就连上令覆养三五日挂时须蚕子向外恐有风磨损其子

冬节及腊八日浴时无令水极冻浸二日取出复挂年节后瓮内竖连使玲珑每十数日日髙时一出毎隂雨止,便晒暴蚕子变色要在迟速由勿致损伤自变桑叶已生自辰巳间将瓮取出提掇亦无度数但要第一日变三分第二日变七分却用纸密糊封了还瓮内收藏至第三日午时),又出连舒卷须要变至十分
【译文】
【淮南王蚕经】说:黄帝元妃西陵氏开始养蚕。[按]:黄帝制作衣裳,看来就从这开始。其后禹整治好水土,【禹贡】所谓『宜桑的土地既已养蚕』,蚕利乃逐渐推广【礼记】说:『古时天子诸侯,必有官桑、蚕室。』三月,『备好蚕箔、蚕架、箩筐。后妃斋戒,亲自向东面采乘。禁止妇女打扮,简省妇女针线等活,勉励专心养蚕。蚕事既已完功,于是分茧缫丝,秤量成丝多少,考比功绩,然后用来织成祭天、祭祖亩的礼服,没有人敢怠惰的。』又曾考查历代史迹,皇后与诸侯夫人亲自养蛋的事,昭然可见,何况平民妇女,可以不勉力从事吗?
养蚕的方法,始于择茧、收卵。种茧,选取蚕簇中部向阳的明净厚实的茧。[收卵],第一天出的蚕蛾叫『苗蛾』,末后出的叫『末蛾』,都不可用。第二天以后出的可用,就捉出来,拿蚕连铺在槌箔上。(把蛾子放在连上)雌雄相配。到傍晚,弃去雄蛾,把母蛾均匀分布在蚕连上。所产蚕卵,环绕成堆的不用①。卵产足了,仍在连上由母蛾庇养三五天。挂蚕连时,须要蚕卵向外, [如果向里],怕风吹磨擦损伤蚕卵。
冬至日及腊八日浴种时,水不能太冷:浸浴两天,取出来,仍然挂起。春节后,把蚕连竖放在瓮内,该使其离空透气。每隔十几天,日高时取出一次。每逢雨后,就取出曝晒一下。蚕卵催青,一定要任它迟早自然变化,不能破坏它的『自变』规律。在桑叶已经长出的时候,自辰时至巳时之间,将瓮内[蚕连)取出,暴开,卷挽,又展开来手提着,反复展卷不计次数。要使第一天有三成变[灰色],第二天有七成变[灰色),(这两天)都用纸糊严了仍放回瓮中收藏。到第三天午时后,又取出照样反复地展开,卷扰,须娶变色到十分。
發表於 2025-3-26 03:12 | 顯示全部樓層
【王祯农书·蚕缫篇择种收种浴蚕疏解】

《淮南王蚕经》所载黄帝元妃西陵氏始蚕之说,实为华夏衣冠文明之肇端。禹贡"桑土既蚕"、《月令》"后妃躬桑"诸典,皆明蚕事乃王化之基,妇功之要。今就择种、收种、浴蚕三法,析其精微如次:

一、择种之法
茧种当选簇中"向阳明净厚实"者,此乃得天地阳气之验。蛾出时辰尤须精审:首日"苖蛾"气未充,末后"末蛾"力已竭,皆当弃之。唯次日所出者,雄雌相配后,独留母蛾布子,此《齐民要术》"取中平蛾"之遗法也。子环堆者,其气不匀,亦不可用。

二、收种之要
子足覆养三五日,挂连必令"蚕子向外",此防风损妙诀。朱子《仪礼经传》云"蚕室宜避贼风",正与此合。冬节浴种,水温当"无令极冻",浸二日即取,暗合《陈旉农书》"阴阳适中"之理。年后竖连"使玲珑",实为通气防霉之智,旬日一曝,尤契"顺四时之气"的古训。

三、浴蚕之候
待桑叶萌发,辰巳时(注:上午7-11时)出瓮提掇,乃借少阳升发之气。其变色法度最精:"首日三分,次日七分",此《秦观蚕书》"渐化说"之实践。纸封还瓮者,所以存其生气,应《农桑辑要》"蓄阳待用"之道。

凡此皆本于《礼记》"风戾雨濡"之微意,而通于《氾胜之书》"相时趋利"之要术。蚕事虽微,实关三才之道,学者当于"迟速由己"四字深味之。
回守忘事 發表於 2025-3-31 05:43 | 顯示全部樓層
《王祯农书·蚕缫篇》择种收种浴蚕要义考释

《淮南王蚕经》所载黄帝元妃西陵氏始蚕之说,实为华夏农桑文明之肇端。考《禹贡》"桑土既蚕"之文,知蚕事自三代已为要政。《月令》载天子诸侯设公桑蚕室之制,后妃躬桑之仪,其礼制之详备,足见蚕桑于国计民生之重。

择种之法,首重茧质。当取簇中向阳、茧色明净而厚实者,此乃得天地阳气之验。蛾出时序尤需审察:首日"苖蛾"气未充,末后"末蛾"力已竭,皆非良种。唯次日所出者,雄雌相配后,去雄留雌,使匀布产卵。其子环堆者,乃气机壅滞之象,亦当弃之。

收种之道,贵在调摄。产毕须覆养三五日,挂连时必令子向外,避风损之患。腊八浴种最为关键,水不可极冻,浸二日即出,此阴阳调和之法。年后竖连瓮中,务使玲珑通气,旬日一出以顺天时。阴雨乍晴即暴,乃承《齐民要术》"顺天时,量地利"之旨。

子色变化乃生机发动之候,当以"首日三分,次日七分"为度。此中火候全在人为,速则伤元,迟则遏气。待桑叶初萌,辰巳阳气升发时提掇瓮器,终以纸封还藏,正合《陈旉农书》"在顺天地时利之宜"之道。

通观全篇,王氏融汇《礼记》《蚕经》要义,参以实证,其法度谨严而阴阳调和,诚为后世蚕政之圭臬。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