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854|回復: 2

[農家] 【王祯农书】百谷谱6果属诗解4梅杏

[複製鏈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牟向东 發表於 2023-8-11 22:06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王祯农书】百谷谱6果诗解4梅杏
题文诗:梅杏二果,尔雅:柟也.西京杂记,
侯梅,朱梅同心,梅紫蔕梅,燕脂梅之,
丽枝梅;本草图经,曰梅实生,汉川山谷,
今襄汉川,蜀江湖淮,岭皆有之.杏类梅者,
味酢类桃,味甘.广志:荥阳有白,
杏邺中有,赤杏有黄,杏有柰杏.西京杂记:
文杏材有,文彩蓬莱,杏东海都,尉于台献,
一株花杂,五色云是,仙所食杏.本草曰黄,
而圆者名,金杏相传,种出济南,郡分流山,
彼人谓之,汉帝杏今,近都多传,之熟最早,
其扁而青,黄者名曰,木杏味酢,不及金杏;
愚尝见之,北方有一,种杏甚佳,赤色大而,
稍扁肉厚,谓肉杏又,谓金刚拳,言其大也.
齐民要术,曰栽种法,与桃李同.作白梅法:
梅子酸核,初成,摘取夜以,盐汁渍之,
昼则日曝,凡作十宿,十浸十曝,则成矣;
调鼎和齑,所在多入.作乌梅法,以梅子核,
初成时摘,笼盛突上,熏之即成.乌梅入药,
不任调食.食经曰蜀,中蔵梅法,取极大者,
剥皮隂干,勿令得风,盐水浸溃,经二宿去,
盐汁内蜜,中月许更,易蜜经年,如新乌梅.
令不蠧法:浓烧穰秆,以汤沃之,取汁以梅,
投中使泽,乃出蒸之.作杏李麨,法杏李,
熟时多取,烂者盆中,研之生布,绞取浓汁,
涂盆中日,曝干以手,磨刮取之,和水为浆,
及和米麨,所入任意.按书説命:若作和羮,
尔惟盐梅.梅贵也尚,杏又其次,曹孟徳一,
指梅林觧,三军渇虚,言犹若此,况即境乎?
嵩髙山记:牛山多杏,自中国乱,百姓饥饿,
此为命,人人充饱.梅杏功,殆伯仲耳.

【原文】
梅杏二果尔雅曰柟也西京杂记曰侯梅朱梅同心梅紫蔕梅燕脂梅丽枝梅本草图经曰梅实生汉川山谷今襄汉川蜀江湖淮岭皆有之杏类梅者味酢【且故反】类桃者味甘广志:『荥阳有白杏邺中有赤杏有黄杏有柰杏』。西京杂记:『文杏材有文彩蓬莱杏东海都尉于台献一株花杂五色云是仙人所食杏也』。本草曰:『黄而圆者名金杏相传云种出济南郡之分流山彼人谓之汉帝杏今近都多传之熟最早其扁而青黄者名木杏味酢不及金杏』;愚尝见北方有一种杏甚佳赤色大而稍扁肉厚谓之肉杏又谓之金刚拳言其大也
齐民要术:『栽种法与桃李同作白梅法梅子酸核初成时摘取夜以盐汁渍之昼则日曝凡作十宿十浸十曝则成矣调鼎和虀),所在多入也又作乌梅法亦以梅子核初成时摘取笼盛于突上熏之即成矣乌梅入药不任调食食经曰:『蜀中蔵梅法取梅极大者剥皮隂干勿令得风,(盐水浸溃经二宿去盐汁内蜜中月许更易蜜经年如新作乌梅
令不蠧法浓烧穰以汤沃之取汁以梅投中使泽乃出蒸之
作杏李麨法【麨充小反糗也】杏李熟时多取烂者盆中研之生布绞取浓汁涂盆中日曝干以手磨刮取之可和水为浆及和米麨所入任意也书説命曰:『若作和羮尔惟盐梅』。梅之贵也尚矣杏又其次也曹孟徳一指梅林而觧三军之渇虗言犹若此况即其境者乎嵩髙山记亦云牛山多杏自中国百姓饥饿皆资此为命人人充饱由是而观梅杏之功殆伯仲耳
【译文】
梅和杏是两种水果。【尔雅】说:『梅,就是。』,俗写作楠.【西京杂记】说:『有侯梅,朱梅,同心梅,紫蒂梅,服脂梅,荔枝梅。』【本草图经)>说:『梅果,生于[汉中川谷]。现在襄阳、汉口、四川、长江、两湖、淮河、岭南,都有出产。』
杏子,像梅的味酸,像桃的味甜。【广志】说:『荥阳有白杏,邺中有赤杏①,有黄杏,有柰杏。』【西京杂记】说:『文杏,木材有彩色纹。蓬莱杏,东海都尉②于台所献,一株上花杂五色,说是仙人所吃的杏。』【本草[图经]】说:『黄而圆的名叫金杏。相传说:其种出于济南郡的分流山⑨,当地入管它叫'汉帝杏」。现在近开封京都地方多有种植。最早成熟。扁而青黄色的名叫木杏,味酸,不及金杏。』我曾见到北方的一种杏,很好,赤色,个大稍扁,肉厚,叫做肉杏,又叫做『金刚拳』,是形容果实的大。
【齐民要术)】说:『栽种的方法与桃李相同。
『作白梅的方法:酸梅子核开始形成时便采摘,夜闫用盐水浸渍,自天在太阳底下晒。共浸十夜,晒十天,便作成了。调解鱼內厚味,制作酸辣商菜,无不合宜。又作乌梅的方法:也采摘核刚形成时的梅子,盛在笼子里, 放在烟囱口黑干,便作成了。乌梅只入药用,不好调和食品。
【食经】四说:'蜀地藏梅的方法:拿极大的梅子,剥去皮阴干,不让见风,[用盐水浸溃]。经两夜,倒去盐水,浸入蜜糖中。过个把月,換新蜜更浸。这样,可保持到次年仍如鲜果。'
『作乌梅防虫蛀的方法:烧黍秸作灰,灌入沸汤,拿它的浓灰汁,把乌梅浸在里面,让它浸透。然后拿出来蒸过。
『作杏、李⑤的方法:(是炒米粉之类的干粮)。 杏、李成熟时,多收软烂的,放入盆中尽量研捣,用生麻布绞出浓汁,涂在[盘子]上面,把它晒干。然后用手指把干粉末摩散刮下来。可以用来调水作为饮桨,也可以拌进炒米粉干粮里面,吃法随人欢喜。』
按;【尚书●说命】说:『如同调和羹食,你就是盐和酸梅。』梅的被贵重,由来已久了,杏又在其次。曹孟德诓指-下前面说有梅林⑧,便能使三军解渴,空说尚且如比,何况亲临其境呢?【嵩高山记】也说;牛山多杏⑦,『自从中国战乱,百姓饥饿,都靠吃杏子活命,个个都吃饱。』由此看来,梅和杏的功劳,差不多又是相同的了。
【注释】
1,烟囱;2;rang 稻、麦等的秆:~草。~子。
熊此方 發表於 2025-4-7 21:43 | 顯示全部樓層
《王祯农书·百谷谱》果属篇释读:梅杏二果考略及其古法加工

一、梅杏名实考源
《尔雅》训"梅,柟也",乃最早文献记录。《西京杂记》载侯梅、朱梅、同心梅等六品,足见汉代梅品已繁。按《本草图经》,梅实原生汉川山谷,后广布襄汉、川蜀、江淮、五岭,其地理传播脉络清晰。杏之品类,《广志》记荥阳白杏、邺中赤杏等四类,《西京杂记》更载文杏、蓬莱杏等异种,尤以"花杂五色"之仙杏为奇。二者虽同属蔷薇科,然味型迥异:近梅者酸酢,近桃者甘甜,此乃古人观察之精微。

二、品种鉴别要义
金杏与木杏之辨,尤见古人品鉴智慧。金杏"黄而圆",传为济南分流山所出,熟早味甘;木杏"扁而青黄",味酸次之。王祯亲见北方肉杏(金刚拳),"赤色大而稍扁,肉厚",实为优良品种之实录。此与《齐民要术》"栽种法与桃李同"相印证,可知北魏时栽培技术已趋成熟。

三、古法加工技艺
1. 白梅制法:取初熟梅子,盐渍夜浸、日曝十循,成"调鼎和齑"之要物。此法存酸抑腐,乃先秦"盐梅和羹"之遗韵。
2. 乌梅工艺:熏蒸之法,使梅色黝黑,专供药用。《食经》载蜀中蜜渍梅法,以盐蜜双重处理,可保"经年如新",实为古代食品保鲜术之典范。
3. 杏李加工:制麨之法颇具巧思——烂果研浆,曝干磨粉,既可调浆,又能和麨,尽显物尽其用之智。

四、文化意涵发微
曹操"望梅止渴"典故,揭示梅作为精神象征的功用;《嵩高山记》载乱世百姓"资杏为命",则凸显其实用价值。梅贵杏贱之论,当以《尚书·说命》"盐梅和羹"为肇始,然饥馑之年,杏之功用反居其上,王祯"梅杏功殆伯仲"之评,诚为公允之论。

结语
此篇虽述二果,实涵三重境界:辨名实、录技法、通古今。王祯既承贾思勰农术之脉,复增亲验之得,更以"饥馑充饱"为念,足见传统农学"知行合一"之精髓。今人观之,犹可悟天人相济、物用相宜之理。

(全文798字,严格依文献考据,兼及农学、训诂、科技史视角,文风简古而不失晓畅。)
陈尤状 發表於 2025-4-14 15:23 | 顯示全部樓層
《王祯农书·百谷谱》果属诗解四:梅杏考释及农用价值析论

【梅杏名实考】
《尔雅》释梅为“柟”,《西京杂记》详载侯梅、朱梅、同心梅等诸品,足见其品类之繁。据《本草图经》,梅实生于汉川山谷,今襄汉、川蜀、江淮、岭表皆有其踪,分布之广,可见一斑。杏之味分两类:近梅者酸酢(音“且故反”),近桃者甘甜。《广志》载荥阳白杏、邺中赤杏等,复有《西京杂记》所录文杏、蓬莱仙杏,花杂五色,尤为珍异。北方肉杏(金刚拳)色赤扁厚,味胜常品,足证地域品种之殊。

【栽种与加工古法】
《齐民要术》载梅杏栽种类桃李,而其加工之术尤精:
1. 白梅法:梅初熟时盐渍日曝,“十宿十浸十曝”,成后调鼎和齑,为庖厨常备。此法存梅之酸,兼得盐之咸,乃古人调和五味之智。
2. 乌梅法:熏制而成,专供药用,非食馔之用。《食经》所载蜀中蜜渍梅法,剥皮阴干,盐蜜交替浸渍,可保“经年如新”,实为古代保鲜妙术。
3. 杏李麨法:烂熟杏李研汁曝干,磨粉为浆,可随意和米麨食之,化残果为耐储之粮,足见农物尽用之思。

【文化意蕴与济世之功】
《尚书·说命》以“盐梅”喻宰辅调和之责,梅之贵可知;曹操“望梅止渴”之事,更显其实用价值。《嵩高山记》载乱世百姓赖杏充饥,梅杏虽为果属,然其济饥疗疾之功,岂逊五谷?王祯以“梅杏功殆伯仲”结篇,正彰其重农恤民之本旨。

【按】
此篇考据名实,详录古法,兼及文化隐喻,非徒志物产,更寓“利用厚生”之训。今人观之,既可窥古代农艺之精,亦当思“食为政首”之深意焉。

(全文约780字,依专业国学论述体例,考据与义理并重,文辞简雅。)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