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315|回复: 3

[中医典籍] 《中基》第四章 第一节 经络学说概述

[复制链接]
沙舟 发表于 2009-8-28 21: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读声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来源: 爱中医网  作者:  
一、经络的基本概念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的通路系统,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络,作为人体一种组织结构的名称,最早见于《内经》。《灵枢・本藏》说:“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灵枢・海论》说:“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 均指出经络是一种运行气血,沟通联系脏腑肢节及上下内外的通道。
    经络,分为经脉和络脉两大类。经脉的“经”,有路径、途径之意。正如《释名》中说:“经,径也,如径路无所不通。”《医学入门》谓:“脉之直者为经。” 可见,经脉是经络系统中的主干,即主要通路。络脉的“络”,有联络、网络之意。正如《说文》所解释的“络,絮也。” 言其细密繁多。《灵枢・脉度》说:“支而横者为络。” 可见络脉是经脉的分支,错综联络,遍布全身。
    对于经脉和络脉的区别,《灵枢・经脉》有“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之论,《灵枢・脉度》又有“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之说。据此,后世医家多认为:经脉多深而不见,行于分肉之间,络脉多浮而常见,行于体表较浅部位;经脉较粗大,络脉较细小;经脉以纵行为主,络脉则纵横交错,网络全身。实际上,经脉虽然多“伏行于分肉之间”,也常显露于体表;络脉虽有“浮而常见”者,而更多的则是分布于脏腑组织之中,难以见到,如《灵枢・百病始生》所说的“阴络伤则血内溢”中的“阴络” 即是。此外,经脉也有横行者,如带脉;络脉呈网络状,纵横交错,必然也有纵行者。因此,经脉与络脉的区别,当以“经为主干,络为分支” 为准则。
    经脉和络脉虽有区别,但两者紧密相连,共同构成人体的经络系统,担负着运行气血,联络沟通等作用,将体内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脉等联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二、经络学说的形成
    经络学说起源的确切年代,现存的医学史料尚无明确记载。从《内经》论述经络的系统性和以针刺为主的治疗方法,可以看出经络学说来源于《内经》以前医疗实践经验的积累总结。早在《内经》问世以前,人们对“脉”、“血气”及血气的流行等就有一定的认识。如《管子・水地》说:“水者,地之血气,如筋脉之通流者也。”将地上水流比喻为人体的“血气”,而筋脉具有通流的功能。又如《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扁鹊以针石刺“三阳五会”治虢太子“尸厥”病时,就已经提到了“阳脉”、“阴脉” 及“经、维、络”等名称。1973年底在我国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阴阳十一脉灸经》和《足臂十一脉灸经》(下简称“帛书”),其成书年代早于《内经》,书中均记载了十一条脉的具体名称、循行走向、所主疾病及灸法,还指出了“脉”具有既可生病又可治病的两面性。虽然帛书的原文中只出现“脉”字,而无“经脉” 之称,脉与脉之间也没有联系,更没有经络系统气血循环的完整概念,但经络系统的雏形已可辨识。因此,现在一般认为《内经》成书前的漫长岁月,是经络学说形成的萌芽和雏形阶段。
    《内经》的成书,奠定了经络学说和整个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础。该书162篇中,专论或主论经络的篇章有20余篇,其他各篇散在论述者亦众。可见,经络理论在《内经》中占有重要地位。书中系统阐述了十二经脉的起止、具体循行线路及其与相应脏腑的“属络”关系;十二经脉首尾相接及气血在经脉中运行“如环无端”、“周而复始”的状况;十二经脉的生理功能及十二经脉标本、根结之间的上下、内外对应的联系;十二经脉和脏腑功能发生异常时所出现的病候。对奇经八脉中冲、任、督三脉的起止、循行路线、生理功能和有关病候,及带脉、阴阳维脉、阴阳跷脉的分布部位。生理功能作了大致的描述。对络脉及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的名称、分布、生理功能、常见病候也作了讨论。记载了全身约160个穴位,以及部分穴位的名称和部位,确定以“骨度”为取穴标准,明示各经脉穴位具有主治本经疾病的作用,特殊穴位如井、荣、输、经、合和原穴、背俞穴等则作用更为广泛。此外,还探讨了经络气血运行与自然界的通应关系等。
    《内经》总结归纳了以前的关于“脉” 的初步知识,并进一步向纵深发展,构筑了经络体系的整体框架,完善了经络理论,是中医学经络学说形成的标志。
    经络学说是古人长期医疗实践的总结。古人在对以砭刺、导引、推拿、气功等方法进行保健或治疗时所出现的经络现象的观察过程中,在对病理情况下所出现的经络病症的观察过程中,以及在对针刺主治作用的观察归纳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依据当时的解剖知识,加之古代哲学的渗透影响,逐渐上升为理论,从而形成了经络学说。
 楼主| 沙舟 发表于 2009-8-28 21:14 | 显示全部楼层
</P>    早在石器时代,人类在劳动或生活中发现身上某个部位被石块刺伤或火灼伤,而其他一些部位的病痛有时会随之减轻和消除,这样反复不断的体验,逐渐意识到用石刺、火灼可以治病,这可能就是针灸疗法的起源。最原始的针具是砭石,随后又出现了骨针、石针等。到了殷商时期,开始有了金属制的针。毫针深入机体组织能引起酸、麻、胀、重、寒、热等特殊的感觉,有时还会出现沿一定线路传导的现象。这种现象《内经》称为“气至”,即“得气”,现代称为“针感” 或“经络感传”。除针刺外,艾灸、按摩等亦可引发“经络感传”的出现。《内经》及后世一些医书中,就有不少关于经络感传的记载。如《灵枢・邪气藏府病形》所说的“中气穴,则针游于巷”,就是经络感传现象的写照。而且,古人还观察到,针刺后能否出现“气至” 的经络现象,与疗效好坏直接相关。《灵枢・九针十二原》所说的“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正是长期针灸临床实践的经验总结。古人通过长期对经络现象和医疗实践的反复观察及归纳总结,才得出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等经络循行线路的概念。帛书中,只有脉的线路,而无穴位的记载,是经络学说始源于对感传现象观察的最好佐证。因此,对经络感传现象的观察,是形成经络学说,特别是形成经络线路概念的重要基础之一。

    此外,古人在导引行气时的自我体悟,也有助于经络概念的形成。如战国初期文物《行气玉佩铭》中就记述了气功导引时气在经络中蓄积并上下运行的情况。
    病理情况下,也会循经出现一些症状体征。如帛书中,每一条经脉循行线路后都有“是动则病” 和“是主所生病”的记述,这些症状的出现,又与该条经脉循行所过有关。又如《灵枢・经脉》记述的“当脉所过者热、肿”和《灵枢・周痹》的“上下移徙随脉,其上下左右相应……” 等病症,都与“脉”密切相关,具有“当脉”、“随脉”以及上下联系的特点。同时,这些循经病症与相应的脏腑也有联系。《灵枢・九针十二原》说:“五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脏之害。” 说明内脏有病,可以循其相应经脉,而在体表一定部位表现出症状体征。如肝病可见两胁或少腹痛;心病可表现为胸前区及背部疼痛,并沿手少阴心经循行线路放射至手小指;胃病在足三里有痛觉异常等。《内经》对循经疼痛多有描述。这些循经病理现象的反复出现,经过古人的观察和总结,更加深了循经感传的经络线路概念,并为“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 经络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经络学说的建立,还与对穴位主治功用的归纳有关。这是一个从不经意或偶然发现某个部位被刺激后具有的治疗作用,到在医疗实践中反复应用;从用“砭石”治疗到用金属针准确刺入某“点” 进行治疗的漫长过程。随着“穴位” 发现越来越多,医疗经验越来越丰富,进而就会发现,某些具有相同或类似主治作用的穴位往往聚集于某一条线上,这就形成了“线” 的概念。这样反复印证,由“点” 到“线”,便形成了经络的循行线路。当然,“穴位”的界定和经络学说的形成,也离不开当时的解剖和生理知识。我国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曾用解剖方法对人体脏腑、脉等进行过观察,《内经》中有关经络的记述,有很大一部分是通过解剖观察得来的。如《灵枢・经水》说:“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气之多少,十二经之多血少气,与其少血多气,与其皆多血气,与其皆少血气,皆有大数。” 以及《灵枢・骨度》以“骨度” 来定“脉度”等,皆有经络与解剖知识相关的记载。
    经络学说的形成离不开阴阳五行学说的渗透和指导。如十二经脉分手足三阴三阳,奇经八脉中的阴阳维脉、阴阳跷脉,络脉中的阴络、阳络;阴经行内,阳经行外的分布规律;十二经脉的阴阳表里配属关系;经络的生理功能及“开合枢”理论;经穴的命名及“五输穴”的临床应用等等,都有阴阳五行理论贯穿其中。
    经络学说自《内经》以后,代有发挥,日趋成熟。《难经》首创“奇经八脉” 一词,对十二经脉的走向、病症、预后及奇经八脉的含义、功能、循行线路和病候等都有较详细的论述,对正经和奇经的关系有明晰的阐发,对某些经穴(如八会穴)的特异性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十二经皆有动脉”、“肾间动气为十二经脉之根” 等理论,大大丰富了经络学说的内容。东汉张机是将经络理论运用于临床实践的典范,其著《伤寒杂病论》,总结了外邪侵犯经络、脏腑的由表及里的过程,创立了伤寒病的六经辨证纲领。晋・皇甫谧编著的第一部针灸专著《针灸甲乙经》,记载各经穴位349个,不但将“穴”与“经”联系起来,以经统穴,还通过交会穴的形式表现了各经之间的关系。唐・甄权对古代《明堂图》进行修订,并以彩线标记之。宋・王惟一根据经络学说的分经布点,主持铸造经络穴位模型“铜人” 两具,编著《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三卷,较甄权的《明堂图》又前进了一步,统一了宋以前各家对经络和腧穴的某些不同看法。宋・王执中在其编著的《针灸资生经》中对腧穴进行了增补。元・滑寿在忽泰必烈《金兰循经取穴图解》基础上,编著而成《十四经发挥》,明确论述了十二经脉和任、督两脉气血运行的关系,首次提出“十四经” 的命名,并着重对十四经的分布、循行线路及全身647个穴位进行了考证,发挥了十四经理论。明・李时珍对古代奇经八脉文献进行汇集和考证,写成《奇经八脉考》,他提出的“内景隧道,惟返观者能照察之”的观点,对探讨经络学说的起源颇有启迪。杨继洲根据家传《针灸玄机秘要》的内容,博取历代名医著述,结合自己丰富的临床经验,编撰成《针灸大成》一书,对经络、穴位针刺手法与适应症等,都作了颇有创意的探讨。清・姚澜的《本草分经》,论述了分经用药的知识。此外,清・陈惠畴的《经络图考》、黄谷的《明堂经络图册》、钱镜的《脏腑正伏侧人明堂图》等,对经络线路及穴位的正确标示起到一定的作用。
    新中国成立以后,编撰了大量经络针灸的著作及教材。同时应用现代科学知识和方法,从经络现象入手,对经络学说进行深入研究,尤其对经络的实质研究,取得了一定成绩,使中医经络学说有了新的发展。
    三、经络系统的组成
    人体的经络系统由经脉、络脉及其连属部分组成(表4-1)。
 
    (一)经脉
    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干,主要有正经、经别和奇经三大类。
    正经有十二,故又称“十二正经”或“十二经脉”,包括手三阴经、足三阴经、手三阳经、足三阳经。十二正经有一定的起止,一定的循行部位和交接顺序,在肢体的分布及走向有一定的规律,与脏腑有直接的络属关系,相互之间也有表里关系。十二正经是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
 楼主| 沙舟 发表于 2009-8-28 21: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经络的基本概念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的通路系统,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络,作为人体一种组织结构的名称,最早见于《内经》。《灵枢・本藏》说:“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灵枢・海论》说:“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 均指出经络是一种运行气血,沟通联系脏腑肢节及上下内外的通道。
    经络,分为经脉和络脉两大类。经脉的“经”,有路径、途径之意。正如《释名》中说:“经,径也,如径路无所不通。”《医学入门》谓:“脉之直者为经。” 可见,经脉是经络系统中的主干,即主要通路。络脉的“络”,有联络、网络之意。正如《说文》所解释的“络,絮也。” 言其细密繁多。《灵枢・脉度》说:“支而横者为络。” 可见络脉是经脉的分支,错综联络,遍布全身。
    对于经脉和络脉的区别,《灵枢・经脉》有“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之论,《灵枢・脉度》又有“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之说。据此,后世医家多认为:经脉多深而不见,行于分肉之间,络脉多浮而常见,行于体表较浅部位;经脉较粗大,络脉较细小;经脉以纵行为主,络脉则纵横交错,网络全身。实际上,经脉虽然多“伏行于分肉之间”,也常显露于体表;络脉虽有“浮而常见”者,而更多的则是分布于脏腑组织之中,难以见到,如《灵枢・百病始生》所说的“阴络伤则血内溢”中的“阴络” 即是。此外,经脉也有横行者,如带脉;络脉呈网络状,纵横交错,必然也有纵行者。因此,经脉与络脉的区别,当以“经为主干,络为分支” 为准则。
    经脉和络脉虽有区别,但两者紧密相连,共同构成人体的经络系统,担负着运行气血,联络沟通等作用,将体内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脉等联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二、经络学说的形成
    经络学说起源的确切年代,现存的医学史料尚无明确记载。从《内经》论述经络的系统性和以针刺为主的治疗方法,可以看出经络学说来源于《内经》以前医疗实践经验的积累总结。早在《内经》问世以前,人们对“脉”、“血气”及血气的流行等就有一定的认识。如《管子・水地》说:“水者,地之血气,如筋脉之通流者也。”将地上水流比喻为人体的“血气”,而筋脉具有通流的功能。又如《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扁鹊以针石刺“三阳五会”治虢太子“尸厥”病时,就已经提到了“阳脉”、“阴脉” 及“经、维、络”等名称。1973年底在我国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阴阳十一脉灸经》和《足臂十一脉灸经》(下简称“帛书”),其成书年代早于《内经》,书中均记载了十一条脉的具体名称、循行走向、所主疾病及灸法,还指出了“脉”具有既可生病又可治病的两面性。虽然帛书的原文中只出现“脉”字,而无“经脉” 之称,脉与脉之间也没有联系,更没有经络系统气血循环的完整概念,但经络系统的雏形已可辨识。因此,现在一般认为《内经》成书前的漫长岁月,是经络学说形成的萌芽和雏形阶段。
    《内经》的成书,奠定了经络学说和整个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础。该书162篇中,专论或主论经络的篇章有20余篇,其他各篇散在论述者亦众。可见,经络理论在《内经》中占有重要地位。书中系统阐述了十二经脉的起止、具体循行线路及其与相应脏腑的“属络”关系;十二经脉首尾相接及气血在经脉中运行“如环无端”、“周而复始”的状况;十二经脉的生理功能及十二经脉标本、根结之间的上下、内外对应的联系;十二经脉和脏腑功能发生异常时所出现的病候。对奇经八脉中冲、任、督三脉的起止、循行路线、生理功能和有关病候,及带脉、阴阳维脉、阴阳跷脉的分布部位。生理功能作了大致的描述。对络脉及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的名称、分布、生理功能、常见病候也作了讨论。记载了全身约160个穴位,以及部分穴位的名称和部位,确定以“骨度”为取穴标准,明示各经脉穴位具有主治本经疾病的作用,特殊穴位如井、荣、输、经、合和原穴、背俞穴等则作用更为广泛。此外,还探讨了经络气血运行与自然界的通应关系等。
    《内经》总结归纳了以前的关于“脉” 的初步知识,并进一步向纵深发展,构筑了经络体系的整体框架,完善了经络理论,是中医学经络学说形成的标志。
    经络学说是古人长期医疗实践的总结。古人在对以砭刺、导引、推拿、气功等方法进行保健或治疗时所出现的经络现象的观察过程中,在对病理情况下所出现的经络病症的观察过程中,以及在对针刺主治作用的观察归纳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依据当时的解剖知识,加之古代哲学的渗透影响,逐渐上升为理论,从而形成了经络学说。
 楼主| 沙舟 发表于 2009-8-28 21:14 | 显示全部楼层
</P>    经别,是从十二经脉别出的重要分支,又称“十二经别”。分别起于四肢肘膝以上部位,具有加强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两条经脉的联系和补充十二正经的作用。十二经别虽然是十二经脉的最大分支,与十二经脉有别,但也属于经脉的范畴。
奇经有八条,即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合称为“奇经八脉”。奇经具有统率、联络和调节十二经脉中气血的作用。奇经八脉与十二经脉不同,不属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与脏腑没有直接的属络关系,相互之间也无表里关系,如《圣济总录》说:“脉有奇常,十二经者,常脉也;奇经八脉则不拘于常,故谓之奇经。盖人之气血常行于十二经脉,其诸经满溢则流入奇经焉。”
    (二)络脉
    络脉,是经脉的小分支,有别络、浮络、孙络之分。别络是络脉中较大者,有本经别走邻经之意,具有加强十二经脉相为表里的两经之间在体表的联系,并能通达某些正经所没有到达的部位,可补正经之不足,还有统领一身阴阳诸络的作用。一般认为别络有15支,即十二正经与任督二脉各有1支别络,加上脾之大络,合称“十五别络”。但《内经》有“胃之大络,命曰虚里”之论,若加之则有16支别络。
    孙络,是最细小的络脉,属络脉的再分支,分布全身,难以计数。即《灵枢・脉度》所谓“络之别者为孙”。孙络在人体内有“溢奇邪”、“通荣卫”的作用。
    浮络,是循行于人体浅表部位,“浮而常见”的络脉。其分布广泛,没有定位,起着沟通经脉,输达肌表的作用。
    (三)连属部分
    经络系统的组成中,还包含了其连属部分。经络对内连属各个脏腑,对外连于筋肉、皮肤而称为经筋和皮部。
    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 于筋肉、关节的体系,为十二经脉的附属部分,具有连缀百骸,维络周身,主司关节运动的作用。
    皮部,是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也是络脉之气散布之所在。《素问・皮部论》说:“凡十二经络脉者,皮之部也。” 十二皮部的分布区域,是以十二经体表的分布范围为依据,把全身皮肤划分为十二部分,分属于十二经脉。《素问・皮部论》说:“欲知皮部,以经脉为纪者,诸经皆然。”
</p>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