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6595|回復: 6

[中医典籍] 《中基》第一章 第一节 精气学说

[複製鏈接]
沙舟 發表於 2009-8-16 17:4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来源: 爱中医网  作者:  
   精气学说,是研究精气的内涵及其运动变化规律,并用以阐释宇宙万物的构成本原及其发展变化的一种古代哲学思想,是对中医学影响较大的古代哲学思想之一。它滥觞于先秦时期,两汉时被“元气说” 同化。由于先秦至两汉正值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奠基时期,故此时盛行的精气学说必然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建立有着深刻的影响。
    一、古代哲学精与气的基本概念
    精与气的概念,在古代哲学范畴中基本上是同一的,但在中医学是确有区别的。为了便于正确认识精与气的古代哲学概念与中医学内涵,暂将其分开叙述。
    (一)精的基本概念
    精,又称精气,在中国古代哲学中,一般泛指气,是一种充塞宇宙之中的无形(指肉眼看不见形质)而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原;在某些情况下专指气中的精粹部分,是构成人类的本原。
    精气,首见于《周易・系辞上》与《管子》,在《吕氏春秋》、《淮南子》及《论衡》中也有所记叙。《周易・系辞上》说:“精气为物。”认为宇宙万物由精气构成。《管子・心术下》说:“一气能变曰精。”认为精即精微的、能够运动变化的气。《淮南子》称气为精,认为精是构成世界万物的原始精微物质,是宇宙万物生成的共同物质基础。上述各家,皆认为精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因而与气的内涵是同一的。
    《淮南子》又把精(或气)分为精气与烦气两类,如《淮南子・精神训》说:“烦气为虫,精气为人。”人类禀受精气而生,动物类禀受烦气而成,故人与动物不仅形体有异,而且人的精神、情感、智慧也为动物所不及。《论衡》认为精气是元气的最精微的部分,是构成人体及其道德精神的精微之气。
    精气概念的产生,源于“水地说”。古人在观察自然界万物的发生与成长过程中,认识到自然界万物由水中或土地中产生,并依靠水、地的滋养、培育而成长与变化,因而把水、地并列而视为万物生成之本原。如《管子・水地》说:“地者,万物之本原,诸生之根菀也。”又说:“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诸生之宗室也。” 自然界的水即天地之精,万物赖以生长发育之根源,因而在“水地说” 的基础上引申出“精”的概念,嬗变为精为万物之原。人类自身的繁衍,是男女生殖之精相结合而成,亦可说成是水凝聚而成。如《管子・水地》说:“人,水也。男女精气合而水流形。” 水,即精,凝停相合而为人。
    中医学有关精的认识,对哲学中精气概念的形成亦有重要的启发作用。如《周易・系辞下》说:“男女构精,万物化生。”把本为医学中男女两性之生殖之精相结合形成胚胎之论,进一步推理为雌雄两性之精相结合而生成万物,进而再引申为天地阴阳精气相合而万物化生。如此把具体的生殖之精抽象为无形可见的天地精气。
    精气的概念虽源于“水地说”,但水、地皆为有形物质,人体内的精也属有形之物,都与“有生于无”(《道德经・四十章》)的基本假设相违背,故皆难成为宇宙万物的生成本原。《周易》与《管子》把精的概念抽象为无形而动的极细微物质。《内经》亦认为精是充塞于太虚(宇宙)之中的极细微物质,如《素问・五运行大论》说:“虚者,所以列应天之精气也。”如此将精气的概念规定为存在于宇宙之中无形而动的极其精微的客观实在,是宇宙万物的共同构成本原,从而与气的概念同一,汇流于气学范畴中,发展为“气一元论”。
 樓主| 沙舟 發表於 2009-8-16 17:41 | 顯示全部樓層
</P>     (二)气的基本概念
    气,在古代哲学中,指存在于宇宙之中的不断运动且无形可见的极细微物质,是宇宙万物的共同构成本原。
    气的概念源于“云气说”。云气是气的本始意义,如《说文》说:“气,云气也。” 先民们运用“观物取象”的思维方法,“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周易・系辞下》),将直接观察到的云气、风气、水气以及呼吸之气等加以概括、提炼,抽象出气的一般概念。古人在日常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与体验中,发现了天空中的白云,体验到了风的流动,由此产生诸多联想与推理,并萌生出一个理性概念:自然界有形质之物皆由风、云之类的无形无状而变幻多端、运行不息之物所造就,即所谓“有生于无”。同时,人们在对人体生命现象的观察中,也体悟和感受到气的存在,认识到呼吸之气、人活动时身体散发的“热气” 等,对人体生命活动至关重要。古人对自然界的云气、风气及人体的呼吸之气、热气等的进一步抽象,则产生了气的一般概念:气是无形而运行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宇宙万物生成的本原。
    在气概念的形成过程中,先秦时期的先哲们抽象出冲气、天地之气、精气等不同的概念。《国语》称气为天地阴阳之气:“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A,于是有地震”(《国语・周语上》)。老子称气为冲气:“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德经・四十二章》)。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哲学,以阴阳论气:“阴阳者,气之大者也”(《庄子・则阳》)。荀子认为,气是自然之气,天地万物的生灭变化,是阴阳二气的交感运动造就的:“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荀子・礼论》)。《周易》与《管子》则将气称为精气或精。
    先秦时期出现的各种气的概念被两汉时期的“元气说”所同化。元气是宇宙的本原,是构成宇宙万物最基本、最原始的物质。这就是后世所谓的“元气一元论”。
    二、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
    精气学说是有关宇宙生成及发展变化的一种古代哲学思想。它认为:精气是宇宙的本原,宇宙是一个万物相通的有机整体;人类作为宇宙万物之一,亦由精气构成;精气是存在于宇宙中的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其自身的运动变化,推动着宇宙万物的发生发展与变化。
    (一)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原
    精气学说认为,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由精或气构成的,宇宙万物的生成皆为精或气自身运动的结果,精或气是构成天地万物包括人类的共同原始物质。如《周易・系辞上》认为,宇宙万物皆由精气生成,“精气为物”。《庄子・知北游》认为,天地万物及人类生灵皆为一气所生,“通天下一气耳”。《淮南子・天文训》认为,天地及自然界万物都是由精气生成的,‘宇宙生气,气有涯垠。清阳者薄靡而为天,重浊者凝滞而为地”,还认为精气分为阴阳二气,阳刚阴柔,二气交感聚合,万物乃萌生成形,“阴阳合和而万物生”。但此精或气并非宇宙的最初本原,宇宙的最初本原是“道”。精或气由“道” 生,是“道生万物”的中间环节,是构成宇宙万物的直接物质材料。如《道德经・四十二章》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两汉时期,精气学说被此时兴起的元气说所同化,并逐渐发展为“元气一元论”。“元气一元论”认为,气是最原始的,是宇宙的唯一本原或本体,万物皆由元气化生。故称气为“元气”。西汉董仲舒指出:“元者,为万物之本”(《春秋繁露・重政》),开辟了以元气为万物本原的思路。东汉王充认为元气是天地间自然存在的精微物质,是宇宙万物的唯一本原。何休认为元气为天地万物的最初本原:“元者,气也。无形以起,有形以分,造起天地,天地之始也”(《公羊传解诂》)。
    从“元气一元论”的形成过程可见,两汉时期对宇宙本原的探讨,基本上沿着两个方向发展:一是在先秦道家的“道- 气- 物(人)” 的万物生成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太易- 太初- 太始- 太素- 万物” 的宇宙发生模式,以气为化生宇宙万物的中间物质;二是以王充为代表,明确提出了元气为宇宙万物之本原的思想,开中国气本论哲学之先河。
    精气生万物的机理,古代哲学家常用天地之气交感,阴阳二气合和来阐释。精气自身的运动变化,分为天地阴阳二气。即所谓“积阳为天,积阴为地”(《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天之阳气下降,地之阴气上升,二气交感相错于天地之间,氤氲和合而化生万物。如《周易・咸彖》说:“天地感而万物化生。” 因此,天地阴阳二气的交感合和是宇宙万物包括人类的发生、发展与变化的根本原因。
    精气有“无形”与“有形”两种不同的存在形式。所谓“无形”,即精气处于弥散而运动状态,充塞于无垠的宇宙空间,是精气的基本存在形式。由于用肉眼看不见,故称其“无形”,宋・张载有“太虚无形,气之本体”(《正蒙・太和》)之说。所谓‘有形”,即精气处于凝聚而稳定的状态,一般都可以肉眼看清其具体性状。有形之物为气凝聚而成,《素问・六节藏象论》有“气合而有形” 之说。但习惯上仍把弥散状态的气称为“气”,而将有形质的实体称为“形”。无形之气凝聚而成有质之形,形散质溃又复归于无形之气。因而以气为本原,“无形” 与“有形” 之间处于不断的转化之中。
 樓主| 沙舟 發表於 2009-8-16 17:41 | 顯示全部樓層
   精气学说,是研究精气的内涵及其运动变化规律,并用以阐释宇宙万物的构成本原及其发展变化的一种古代哲学思想,是对中医学影响较大的古代哲学思想之一。它滥觞于先秦时期,两汉时被“元气说” 同化。由于先秦至两汉正值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奠基时期,故此时盛行的精气学说必然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建立有着深刻的影响。
    一、古代哲学精与气的基本概念
    精与气的概念,在古代哲学范畴中基本上是同一的,但在中医学是确有区别的。为了便于正确认识精与气的古代哲学概念与中医学内涵,暂将其分开叙述。
    (一)精的基本概念
    精,又称精气,在中国古代哲学中,一般泛指气,是一种充塞宇宙之中的无形(指肉眼看不见形质)而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原;在某些情况下专指气中的精粹部分,是构成人类的本原。
    精气,首见于《周易・系辞上》与《管子》,在《吕氏春秋》、《淮南子》及《论衡》中也有所记叙。《周易・系辞上》说:“精气为物。”认为宇宙万物由精气构成。《管子・心术下》说:“一气能变曰精。”认为精即精微的、能够运动变化的气。《淮南子》称气为精,认为精是构成世界万物的原始精微物质,是宇宙万物生成的共同物质基础。上述各家,皆认为精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因而与气的内涵是同一的。
    《淮南子》又把精(或气)分为精气与烦气两类,如《淮南子・精神训》说:“烦气为虫,精气为人。”人类禀受精气而生,动物类禀受烦气而成,故人与动物不仅形体有异,而且人的精神、情感、智慧也为动物所不及。《论衡》认为精气是元气的最精微的部分,是构成人体及其道德精神的精微之气。
    精气概念的产生,源于“水地说”。古人在观察自然界万物的发生与成长过程中,认识到自然界万物由水中或土地中产生,并依靠水、地的滋养、培育而成长与变化,因而把水、地并列而视为万物生成之本原。如《管子・水地》说:“地者,万物之本原,诸生之根菀也。”又说:“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诸生之宗室也。” 自然界的水即天地之精,万物赖以生长发育之根源,因而在“水地说” 的基础上引申出“精”的概念,嬗变为精为万物之原。人类自身的繁衍,是男女生殖之精相结合而成,亦可说成是水凝聚而成。如《管子・水地》说:“人,水也。男女精气合而水流形。” 水,即精,凝停相合而为人。
    中医学有关精的认识,对哲学中精气概念的形成亦有重要的启发作用。如《周易・系辞下》说:“男女构精,万物化生。”把本为医学中男女两性之生殖之精相结合形成胚胎之论,进一步推理为雌雄两性之精相结合而生成万物,进而再引申为天地阴阳精气相合而万物化生。如此把具体的生殖之精抽象为无形可见的天地精气。
    精气的概念虽源于“水地说”,但水、地皆为有形物质,人体内的精也属有形之物,都与“有生于无”(《道德经・四十章》)的基本假设相违背,故皆难成为宇宙万物的生成本原。《周易》与《管子》把精的概念抽象为无形而动的极细微物质。《内经》亦认为精是充塞于太虚(宇宙)之中的极细微物质,如《素问・五运行大论》说:“虚者,所以列应天之精气也。”如此将精气的概念规定为存在于宇宙之中无形而动的极其精微的客观实在,是宇宙万物的共同构成本原,从而与气的概念同一,汇流于气学范畴中,发展为“气一元论”。
 樓主| 沙舟 發表於 2009-8-16 17:41 | 顯示全部樓層
</P>    (二)精气的运动与变化
    精气是活动力很强,运行不息的精微物质。由于精气的运行不息,使得由精气构成的宇宙处于不停的运动变化之中。自然界一切事物的纷繁变化,都是精气运动的结果。
    1.气的运动
    气的运动,称为气机。气运动的形式多种多样,但主要有升、降、聚、散等几种。升与降、聚与散,虽是对立的,但保持着协调平衡关系。精气自身的运动,化为天地阴阳二气,即所谓“积阳为天,积阴为地”(《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天气下降,地气上升,天地阴阳二气氤氲交感,相错相荡,产生宇宙万物,并推动着它们的发展变化。如《素问・六微旨大论》说:“气之升降,天地之更用也……升已而降,降者为天;降已而升,升者为地。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变作矣。” 聚与散也是精气的运动形式,宋・张载说:“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为万物,万物不能不散而为太虚”(《正蒙・太和》)。
    气的运动具有普遍性。《素问・六微旨大论》说:“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 器,即由气聚合所产生的形体。宇宙中任何一个有形之体,任何一个具体事物,既是由运动着的气交感聚合而化生,其自身又具备着运动特性及升降聚散等运动形式。气的升降聚散运动使整个宇宙充满了生机,既可促使无数新生事物的孕育与发生,又能引致许多旧事物的衰败与消亡,如此维持了自然界新陈代谢的平衡。气的运动止息,宇宙则失去生生之机。
    2.气化
    气化,是指气的运动产生宇宙各种变化的过程。凡在气的作用下或参与下,宇宙万物在形态、性能及表现方式上所出现的各种变化,皆是气化的结果。气化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气与形之间的转化:无形之气交感聚合成有形之物,是“气生形”的气化过程;有形之物死亡消散,化为无形之气,乃是“形化气”的气化过程。
    (2)形与形之间的转化:有形之物在气的推动与激发下亦可相互转化,如自然界的冰化为水、水化为雾霜雨雪等。
    (3)气与气之间的转化:无形之气之间也可发生转化,天气下降于地,可变为地气;地气上腾于天,又变为天气。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
    (4)有形之体自身的不断更新变化:植物的生长化收藏,动物的生长壮老已等变化,皆属有形之体自身不断更新的气化过程。动植物的这些变化是在有形之体的内部与自然界的无形之气之间的升降出入转换中进行的,它们与自然界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气化过程分为“化”与“变”两种不同的类型。《素问・天元纪大论》说:“物生谓之化,物极谓之变。”化,是指气的缓和的运动所促成的某些改变,类似于今之“量变”;变,是指气的剧烈的运动所促成的显著变化,类似于今之“质变”。不管化,还是变,皆取决于气的运动。一旦气的运动停止,则各种变化也就终止。故说气的运动是产生气化过程的前提和条件,而在气化过程中又寓有气的各种形式的运动。气的运动及其维持的气化过程是永恒的,不间断的,它们是宇宙万物发生、发展与变化的内在机制。
    (三)精气是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
    气别阴阳,以成天地。天地交感,以生万物。天、地、万物既生,它们之间就是相对独立的实体。但它们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由于精气是天地万物生成的本原,天地万物之间又充斥着无形之气,且这无形之气还能渗入有形实体,与已构成有形实体的气进行各种形式的交换活动,因而精气可为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中介性物质。精气的中介作用一般体现于以下两个方面:
    1.维系着天地万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精气作为天地万物之间的中介,维系着天地万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使它们成为一个整体。这一由无形之气把整个宇宙万物联系成一个整体的认识,实际上就是《庄子・天下》所谓的“天地一体”的观点。人为宇宙万物之一,处于天地气交之中,故也为这个整体的一部分。通过气的中介作用,人与天地万物的变化息息相通。如《灵枢・岁露》说:“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
    2.使万物得以相互感应
    感应,是指事物之间的相互感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吕氏春秋・应同》认为同类事物之间存在着“类同则召,气同则合,声比则应”的相互感应的联系。事物间的相互感应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现象,各种物质形态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都是感应。如乐器共振共鸣、磁石吸铁、日月吸引海水形成潮汐,以及日月、昼夜、季节气候变化影响人的生理与病理过程等,皆属于自然感应现象。由于形由气化,气充形间,气能感物,物感则应,故以气为中介,有形之物间,有形之物与无形之气间,不论距离远近,皆能相互感应。
 樓主| 沙舟 發表於 2009-8-16 17:41 | 顯示全部樓層
</P>     (四)天地精气化生为人
    古代哲学家认为,人类由天地之精气相结合而生成,天地精气是构成人体的本原物质。《管子・内业》说:“人之生也,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以为人。”《素问・宝命全形论》说:“天地合气,命之曰人。”《论衡・论死》说:“气之生人,犹水之为冰也。水凝为冰,气凝为人。” 人为宇宙万物之一,宇宙万物皆由精气构成,那么人类也由天地阴阳精气交感聚合而化生。
    人类与宇宙中的他物不同,不仅有生命,还有精神活动,故由“精气”,即气中的精粹部分所化生。如《淮南子・天文训》说:“烦气为虫,精气为人。” 人生由天地阴阳精气凝聚而成,人死又复散为气。如《庄子・知北游》说:“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论衡・论死》说:“阴阳之气,凝而为人;年终寿尽,死还为气。” 人的生死过程,也就是气的聚散过程。
    现代科学对天地万物和人类的产生,已经有了较明确的答案。目前普遍认可的宇宙诞生学说是所谓的“大爆炸” 理论,即观测宇宙起源于约200亿年前(一说约120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从而形成了时间、空间和物质。英国著名理论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最新提出的“开放暴胀”理论认为,宇宙最初的模样像一个豌豆大小的物质,悬浮于一片没有时间的真空,“豌豆” 状的宇宙存在的时间与“大爆炸” 相隔一个极短的瞬间;在这极短的瞬间内,“豌豆”状的宇宙经历了被称为“暴胀”的极其快速的膨胀过程。目前一般认为,宇宙在大爆炸之前是一个物质密度无限大,温度无限高,物质、运动、时空都浓缩于一个点上的“火球”,称为“原始火球”。原始火球暴胀开始后3分钟便产生了最早的原子核,100万年左右开始形成原子,10亿年后开始形成星系,到第150亿年形成太阳系。太阳系是在银河系演化过程中由一块原始星云演化而来,至今已有50亿年的历史。估计再过50亿年,太阳系可完成其演化过程而瓦解。此原始星云物质的99.87%浓缩在一起形成太阳,其余的0.13%分散为绕日运行的九大行星和其他小星体。地球是九大行星之一,形成于46亿年前。约35亿年前地球上生命诞生,然后逐渐发展为生物圈。约300万年前,人类由生物圈中分化出来。人类诞生的历史,只占整个地球史的0.065%。如果把地球的46亿年历史比作1年,人类是在该年的12月31日18时17分诞生的。
    生命是通过化学运动产生出来的。大约在宇宙暴胀到100万年时开始生成H元素,然后在恒星的演化中从轻元素到重元素一种一种地产生出来。大气是地球演化的产物,现有成分以氧、氮为主,是地球演化到第46亿年的特定状态。地球的原始大气成分主要是CO2、CH4、CO、NH3等,不含游离氧,但是原始生命诞生的基础。现有大气中的氧是绿色植物出现后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距今5.7亿年前刚达到现有氧浓度的1%,大约3.5亿年前达到现在的水平,需氧生物才产生并发展起来。人类是从需氧生物中分化出来的。但地球化学运动最初只是无机化学变化,形成无机物;后来发展成有机化学运动,产生出有机物,如氨基酸、核苷酸等;然后再进化到生物化学运动,产生出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核酸等。生命是以此为基础产生的。人类是宇宙物质进化的最高级阶段的表现形态,是世界上最高级的生物,人体也是世界上最复杂的化学物质体系。
 樓主| 沙舟 發表於 2009-8-16 17:41 | 顯示全部樓層
</P>     三、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古代哲学的精气学说奠基于先秦至秦汉时期。这一时期正值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阶段,故古代哲学的精气学说渗透到中医学中,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尤其对中医学精气生命理论和整体观念的构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一)对中医学精气生命理论构建的影响
    中医学的精气学说是研究人体内精与气的内涵、来源、分布、功能、相互关系,以及与脏腑经络关系的系统理论。古代哲学精气学说关于精或气是宇宙万物本原的认识,对中医学中精是人体生命之本原,气是人体生命之维系,人体诸脏腑形体官窍由精化生,人体的各种机能由气推动和调控等理论的产生,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中医学的精气理论接纳了古代哲学精气学说的精髓,将其作为一种思维方法引入其中,与其自身固有的理论和实践相融合,创立了独特的中医学精气生命理论。
    1.对中医学精学说建立的影响
    中医学的精,又称精气,是指藏于脏腑中的液态精华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既包括父母遗传的生命物质,称先天之精;又包括后天获得的水谷之精,称后天之精。
    中医学的精理论,来源于古人对人类生殖繁衍过程的观察与体验,是由对生殖之精的认识发展而来。古代哲学的精学说,对中医学的精理论的产生,起到了重要的方法学作用。
    古代哲学所谓的精是宇宙万物的共同构成本原的思想,渗透到中医学中,对人体内的精是人的形体和精神的化生之源,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之认识的产生,无疑在方法学上起到了类比思维的启发作用。人体的各脏腑形体官窍,是由精化生的“同源异构体”,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推动和调控人体生命活动的气与神,也由精化生,精是气和神的化生本原。
    古代哲学精气学说的形成根源“水地说” 的出现,对中医学精理论的建立,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水即是精,水生万物对两性相合产生生命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如《管子・水地》说:“人,水也。男女精气合而水流形。”
    2.对中医学气理论形成的影响
    中医学的气,是指人体内生命力很强、不断运动且无形可见的极细微物质,既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激发和调控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源泉,感受和传递各种生命信息的载体。气的不断运动,推动和调控着人体内外的新陈代谢,激发着物质与能量的转化,负载和传递着生命信息,推动和调控着脏腑的机能,从而维系着人体的生命进程。气的运动停止,则意味着生命的终止。
    中医学的气概念,虽然源于古人运用“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周易・系辞下》)的观察思维方法,对人体各种显而易见但至关重要的生命现象如呼吸之气、体内散发的“热气”、体内上下流动之气的观察、体悟、抽象和纯化,但与哲学气学说的渗透与影响密切相关。
    中医学关于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之根本的认识,与古代哲学关于气是运动不息的,是推动宇宙万物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动力等思想对中医学的渗透有关。《管子・枢言》“有气则生,无气则死,生者以其气”等的气的运动推动着宇宙万物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思想,渗透到中医学中,促使中医学产生了“人气”能激发和调控精、血、津液等有形之物之间及其与无形之气之间的相互转化的理论。这可以说是古代哲学中的“有形生于无形,有形化为无形” 的气化思想在中医学中的体现。人体之气,既是这一气化过程的推动力和调控力,又是这一气化过程的中间产物。精化气,为有形化为无形;气生精,为无形化为有形。但中医学所说的有形与无形之间的转化,比古代哲学更为具体,更为细致。如对气生精,一般少说气凝聚一起则变为精,而是说气的运动促进精的化生,即消耗了能量而获得了营养物质的产生。由于人体内之气的不断运动,推动了物质与能量的新陈代谢,产生了维持脏腑功能活动的动力,因而维系了人体正常的生命进程。若人体之气的运行失常,出现气郁、气滞或气逆等,则可致精血津液等有形之物的运行代谢失常,或郁滞不行,或凝聚为Y积,而调理气机,是防治此类病证的主要方法。中医学的重气化轻形质观念,无疑是受《道德经》的“有生于无”的深刻影响而产生。
 樓主| 沙舟 發表於 2009-8-16 17:41 | 顯示全部樓層
</P>    中医学的“气本一气”,人身诸气皆一身之气之划分的认识,无疑受了古代哲学“元气一元论”思想的影响。中医学将“元气一元论”作为一种思维方法,类比人体内的各种气也有共同的化生之源。即一身之气由精化生,并与吸进的自然界之清气相融合而成;人体内的各种气,包括元气、宗气、营气、卫气和各脏腑经络之气,都是一身之气的分化。此即所谓的“气本一气说”。
    古代哲学中的气别阴阳,以成天地,天地之气升降交感,阴阳上下合和而生养万物的观点,对中医学气学理论中关于人气分阴阳,阴阳之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协调维持人体生命进程等理论的产生,起了积极的影响。由精化生并与吸进的自然界清气相结合而形成的一身之气,《内经》称为“人气”,根据其运动趋势和所发挥的作用,可分为阴气与阳气:阴气主凉润、宁静、抑制、肃降;阳气主温煦、推动、兴奋、升发。阴阳二气的运动和功能有序谐和,平衡稳定,人体则健康无病。如《素问・调经论》说:“阴阳匀平……命曰平人。”
    人气在体内不断升降出入运动的认识,可能来源于古人在“导引”、“气功”锻炼中对自身之气上下运行的体悟,但无疑也与古代哲学的气学思想的渗透有关。古代医家运用类比思维,将人体比作一个小天地,认为人体内的气,与宇宙中的天地之气相同,也在人体内不断地升降出入运动,以维持机体的生命活动。宇宙中的天地之气的运动规律是:天气下降,地气上升,即阳降阴升,交感合和,协调有序。人气的运动规律也类同天地之气,在下之气升,在上之气降,即阴升阳降,协调共济,畅达有序。如心火下降,肺气肃降,犹天气下降;肾水上济,肝气升发,犹地气上升。如此则维持了心肾水火协调共济,肺肝二气运行有度。而脾气主升,胃气主降,斡旋诸气于人体之中,是人体气机升降之枢。人体之气的运行协调有序,称为“气机调畅”,标志着人体的生命活动稳定有序。
    人体中的气是感应传递信息之载体的认识,无疑是受古代哲学中气是宇宙万物之联系中介思想的影响。人体内各种生命信息,皆可通过在体内升降出入运行的气来感应和传递,从而构建了人体之内各脏腑经络组织器官之间的密切联系。外在的信息感应和传递于内在的脏腑,内在脏腑的各种信息反映于体表,以及内在脏腑的各种信息的相互传递,皆可以体内的无形之气为信息的载体来感应和传导。如内在脏腑精气的功能正常与否,其信息可以气为载体,以经络为通道反映于体表相应的部位,“心气通于舌”,“肝气通于目”,“脾气通于口”,“肺气通于鼻”,“肾气通于耳”。气为精化,色随气华,脏腑所藏精气的盛衰及其功能的强弱常变,皆可通过气的介导而反映于面部、舌部等体表部位。脏腑之间的各种生命信息,还可以气为载体,以经脉或三焦为通道而相互传递,以维护脏腑之间的功能协调。外部体表感受到的各种信息和刺激,也可由气来负载以向内在的脏腑传导。如针刺、艾灸和按摩等刺激,就是通过运行于经络之中的经气的负载以传导于内脏而发挥整体调节作用的。古代哲学关于通过气的中介作用而使宇宙万物得以相互感应的认识,渗透到中医学,对人体之气的负载传递生命信息的理论的产生,提供了一种类比思维的方法。
    总之,古代哲学的精与气,其内涵是同一的,是关于宇宙本原的概念;中医学所讲的人体内的精与气,其内涵是有别的,是关于人体生命的产生和维系的认识。精与气的概念,在古代哲学与中医学中是有明显区别的:人体内的精与气的概念是具体的,宇宙中的精或气的概念是极为抽象的。古代哲学的精气学说,是被中医学作为一种思维方法来应用的。
    (二)对中医学整体观念构建的影响
    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即中医学对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相统一的认识。它认为人体自身是一个有机整体;人生活在自然、社会环境中,必然受到自然与社会环境各种变化的影响,人类在适应自然与社会环境的斗争中维持着机体的生命活动。
    古代哲学的精气学说认为,精气的概念涵概了自然、社会、人类的各个层面,精气是自然、社会、人类及其道德精神获得统一的物质基础;精气是宇宙万物的构成本原,人类为自然万物之一,与自然万物有着共同的化生之源;运行于宇宙中的精气,充塞于各个有形之物间,具有传递信息的中介作用,使万物之间产生感应。这些哲学思想渗透到中医学中,促使中医学形成了同源性思维和相互联系的观点,构建了表达人体自身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统一性的整体观念。中医学认为,人与自然、社会环境之间时刻进行着各种物质与信息的交流。通过肺、鼻及皮肤,体内外之气进行着交换;通过感官,感受与传递着自然与社会环境中的各种信息。因而通过气的中介作用,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相统一。自然、社会环境的各种变化,对人体的生理、病理则产生一定影响。剧烈的气候变化与社会动荡,则引致病邪的产生,侵犯人体而致疾病发生。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强调从宏观上、从自然与社会的不同角度,全方位研究人体的生理病理及疾病的防治。

------------《中医基础理论》

</p>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