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大 江
如果说,文字是人类从蒙昧状态中走向文明阶段的标志,而“书”则是这个阶段到来的产物。中国是雕版印刷以至活字印刷的诞生地,包括印刷术在内的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在人类文化史上写下的光辉灿烂的篇章。中国“书”的发展历史,更是丰富多彩,形成独特的版本文化。
我们怎样理解“书”?许慎《说文解字》中说:“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著于竹帛谓之书。”许慎认为,只要把文字记在竹或帛上就是书了。这是就他所生活的汉代而言,因为当时普遍以竹帛作为书写材料。简言之,书就是书写,即把文字记载在某种材料上。换句话说,凡在材料上记载了文字的东西,就是“书”。
由于古代生产力低下,限于种种条件,中国古代“书”的材料也是多种多样的。除了使用竹帛作为书写材料外,曾经使用的材料还有甲骨、陶、青铜、石头、玉、铁等等。殷代武丁时期的龟甲刻辞和牛胛骨刻辞图一,见封三,下同,半坡遗址等出土的陶器刻画符号,康王时代的大孟鼎铭文图二,春秋时期秦刻石鼓文图三,战国时期秦刻诅楚文图四,战国时期竹简图五,等等,这是我们目前能见到的最古老、最原始的“书”。这些就是中国“书”之源。
对上述所举各种“书”,也许有人说这些不是“书”。我们说,这些文字记载,都是古人有目的地书写下来的,反映了当时一部分人的思想,也传播了一定的知识、经验和信息。从这一点上来说,不论它与现代的书有多大的不同,但与现代的书一样,具有相同的特征和功能。
</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