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155|回復: 0

汉服倡导者:穿汉服非行为艺术 文化复兴任重道远

[複製鏈接]
沙坡 發表於 2012-6-7 01:5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来源: 中国新闻网
                                         

                                                                                                                                                                                              
                                                                                     

现代汉服倡导者传承复兴汉文化。李晨韵 摄
    中新网杭州6月8日电(记者 沈兰)每逢传统节日,在杭州西溪湿地、西子湖畔等名胜风景区内,人们总发现穿着一袭汉服的各色男女穿梭云间。身着汉服,双手作揖,抚琴吹箫,手持古书,这些已成为汉服倡导者的特征,不过他们并不认同这些属于行为艺术。
    穿汉服非爱好亦非行为艺术
    “我们不习惯穿汉服被人称之为汉服爱好者,更不认同穿汉服的行为属于行为艺术。”80后青年方梓彬是杭州汉服雅集群的新成员,不过在工作之余他更愿意穿着汉服给人洒脱飘逸的印象,并参加与之相关的活动,但他特别向记者强调应该准确称其为汉服倡导者。
    与现代新新时尚一族相比,穿汉服无疑被人视为“奇装异服”,无论置身于何处都有极高的关注度,有人欣赏也有人指责。尽管对穿汉服的评价褒贬不一,但都在方梓彬等人的意料之中,通常的情况下他们会和人们去解释。
    据了解,这批汉服倡导者之所以不认同被人称为“行为艺术”,是因为他们要学习不仅仅是外在的衣着和行为,还包括很多其他的内容,如古代婚丧嫁娶礼仪、成人礼、琴棋书画与现代歌剧、钢琴曲等等,但凡是好的东西都打算尽量吸收。
    叶琳是一位还未进入大学的高中生,除了在元宵、清明、花朝、端午、上元这些传统节日外,双休日她也喜欢穿上汉服秀一秀。但随之而来的压力也不小,因为在极高关注度之下,不仅需要她举止端庄、面带微笑,而且还要兼备一定内涵。
    传统文化复兴任重道远
    记者查阅相关资料发现,汉服为中国汉族的传统服饰,又称为汉装、华服。始于三皇五帝时期,后延续到明代,连绵几千年。
    时光飞逝到21世纪的今天,中西文化多元交融之下,汉文化历经岁月洗礼之后被处于边缘化境地。“国学太难学”、琴棋书画学习更需要耐心摒除浮躁,今人奔走相告叫苦不迭。
    老祖宗留下的传统文化不能丢失,浙江大学笛箫教师马浩洋认为,应该“从我做起,从平时点滴做起”,他教导学生熟读四书五经100遍能解其意,从古代篆书开始勤练书法,因为这些更能培养学生的定性。因此,包括他在内的一群汉文化捍卫者曾赴北京参加了声势浩大的王财贵读经教育中心。
    1994年,台湾台中师范大学语教系副教授王财贵开始发放传单、奔走演说,主张利用13岁以前人生记忆的时期,读诵中国文化乃至世界一切文化的经典,提升文化修养。读经典教育的倡导得到广泛响应,大陆也受影响得到推广。
    据了解,目前全国有5万名汉服倡导者,杭州是全国汉服认知度最高的城市之一。不过即使是在杭州,穿汉服者经常会遭遇尴尬。名叫“君子”的网友堪称是汉服铁杆粉丝,在生活中他就经常会遇到好奇的路人问询穿着服饰为何物,甚至被人称为“和服”,种种经历令他啼笑皆非。
    “君子”认为很有必要对民众进行汉服文化普及化教育,汉服若要得到发展,必须先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与高度重视,否则汉服复兴之路漫长。他希望能尊崇古代汉族人一脉相承的服饰特征,传承汉服数千年文化基因,从而复原华夏传统服饰。
    目前汉服还没有款式、布料、制作花纹、场合、发式、鞋子等统一标准,现代汉服虽然处于加快升华发展状态,但是还处于较混乱复杂时期。日本有和服、韩国有韩服、越南有奥黛、印度有纱丽……记者注意到,近年来常有人大代表呼吁,确定汉服为国服。全国人大代表刘明华建议,中国可以自行设定代表民族特色的汉服系列为中国式学位服,以此来推动中国的汉服复兴。(完)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