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
来源: 金羊网-羊城晚报 羊城晚报讯记者郑迅报道:“这是粽子吗?怎么好像糕呢?甜的,好香……”5日,孩子们参加了广州汉服组织之一“思敏屋”的一堂粽子课,非常开心。
参与活动的是十几个来自西关、海珠、天河的小学生们,都是家长们因为课程中历史教育需要而受邀前来。孩子们先是在装饰特别的课室里面换装了汉服的形制,小脚脱鞋、席地而坐。汉服果然使人“汉味”提升很多,特别是孩子们,眼白和黑眼珠、黄皮肤和弯弯眼线,感觉非常精致。汉服颜色也非常鲜艳,粉红的、苹果绿的、还有柠檬黄的,V字开胸,长袖飘逸。
几个环节之后,思敏屋的导师李岚拿出来了很多粽子,开吃了!自然孩子们的兴致马上提高。几个来自海珠区实验小学的二三年级学生最是调皮,但也最抢镜,没有几下就剥开了最小块头比香口胶大不了多少的云南粽子。“我叫唐梓芊……”几个小不点,被要求一路吃一路自我介绍着。当然,长袖之汉服可得小心地往后退掉,以免弄脏。
“这是我先生在云南出差带回来的,甜的粽子,用的是红糯米。”李岚老师不但在给小学生们上课,也给家长们上着课。一大篮粽子里面不但有云南的,还有湖北的、潮汕的、华东等地的,很多不同的品种;当然不少得最常见的肇庆裹蒸粽了。“你们看,这长条形的,是傣族人做的,和我们平常见到的很不一样吧!那为什么各地的人都要包粽子呢?有谁能说说个究竟?”
边吃边说历史故事,粽子吃完了,历史也知道了,即使不记得,明年再复习―――还是个有效的方法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