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妻对联
某童生到郡城去考秀才,偶然想念起妻子来,便戏写一副对联,自寻乐趣:“充无罪之
军三百里,守有夫之寡二十天。”
同学看见,传为笑话。
嘲老童生
某童生年纪已有80岁,督学官询问他四书五经里的文章,他大多不记得。有人嘲笑
他,作了一副对联:“年纪八十尚称童,可云寿考(可说是长寿了);到老五经犹未熟,不
愧书生(又指对书籍生疏)!”
辩说妒妇
有人为醋性很强的女人辩解道:“丈夫放纵情欲,有个严厉的老婆约束他,也称是‘动
心忍性’(克制情欲磨砺操守)
吧。所以谚语说得好:‘到老才知妒妇功(功德、功劳)’。”大家觉得此话中肯。
但有一位不服者笑着驳斥他:“你知道人怎样爱护牲畜的吗?白天喂养它们,夜里将它
们关在栅圈里备加防护,唯恐豺狼虎豹来袭击偷吃。这难道真的是爱护它们的生命吗?不过
是为了自己宰杀享用的需要罢了。妒妇不就像这样吗?”众人大笑。
扛抬鼻头
吴下(现苏州)称奴仆叫“鼻头”。嘉靖年间,王氏有个奴仆叫吴一郎,偶然暴富,用
钱买得一个官职,目空一切,骄横异常。
一天,他乘坐四人扛抬的轿子赴宴,举人张伯起很厌恶吴一郎的嚣张气势,编了个“关
白”故事来挖苦吴一郎。
张伯起对吴一郎说:“最近听说关白已经拎捉到了。”吴一郎询问详情,张伯起说:
“关白本是一个怪物,身长几十丈,腰有百围粗,斩下它的头,也有几千斤重。”
吴一郎说:“哪会有这事呢?”
张伯起说:“就是一个鼻头也要用四个人扛抬才行。”
好色如僧
李屏山同雷希颜、张伯玉聚宴、游玩。李屏山喜欢喝酒,雷希颜喜欢吃菜,于是相互戏
笑道:“屏山爱酒如蝇,希颜见肉如鹰,伯玉好色如僧。”说完一起大笑。
十年窗下
北宋政府南渡后,因为疆土狭小,所以大批官吏一时不能实任官职。有的等候十多年也
不能任职,往往以耕田或教书来谋生。所以当时流传这么一句话:“古人说‘10年窗下无
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今天是‘一举成名天下知,10年窗下无人问’啊。”
“良知”颜色
一个青年向王阳明求学,开始听到“良知”这一词时,便冒昧地问:“‘良知’是黑色
还是白色?”众人大笑,那青年羞得满面通红。
王阳明慢慢说道:“‘良知’不是白色也不是黑色,它的颜色是正宗的红色啊!”
三个不要
有个年老的县令,在县府大门前写了三个大字:“三不要”,下面还作了注释:“一不
要钱,二不要官,三不要命。”
第二天早上,他出去察看,只见注释下又给人每行添了两字:“一不要钱”下添写了
“嫌少”;“二不要官”下添写了“嫌小”;“三不要命”下添写了“嫌老”。老县令恼羞
不已。
父浴子睡
金圣叹去拜会友人,那朋友以洗浴为由婉言谢绝。金圣叹又探访他儿子,儿子又在睡
觉。金圣叹叹了口气道:“老子还在狱(谐音‘浴’)中,儿子又做了罪(谐音‘睡’)人
啦!”
伯虎写对
唐伯虎有次代某商人写了一副对联:“生意如春意,财源似水源。”
那人不满意,说对联意思必须显而容易理解的才好。
唐伯虎就重新写了一副:“门前生意,好似夏月蚊虫,队进队出;柜里铜钱,要像冬天
虱子,越捉越多。”
某商人才十分高兴地告别而去。
改崔灏诗
明朝时,京城的士大夫在冬天都用貂皮做成套子,套在帽子上御寒,称做“帽套”。
一天,某官骑马去拜访朋友,有个骑马的人经过他旁边,顺手抢去帽套。第二天,某官
去办公,将情况告诉同僚。
有人就改写了崔灏的登黄鹤楼诗赠送给他:“昔人已偷帽套去,此地空余帽套头。帽套
一去不复返,此头千载空悠悠。”
众人大笑。
老枣树班
掖县张某同中丞胡某是儿女亲家,胡家养有一个戏班子。
一天,张胡两家夫人宴会,张某对胡某说:“听说尊府梨园(戏班子)最好。”
胡某不知“梨园”含义,随口谦虚地答道:“怎么称得上梨园呢?不过只有几棵老枣树
罢了。”
左右都掩嘴暗笑。人们便称胡氏的戏班叫“老枣树班”。
毛氏评诗
萧山毛大可不喜欢苏东坡的诗。汪季用就举出苏诗“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
知”为例,游说道:“这样的诗难道不是妙句吗?”
毛大可愤然不平地说:“春天水暖,鹅也先感觉到了,怎么苏东坡只单单说鸭呢?”
旁边人听了捧腹大笑。
杨凭查偷
唐代诗人杨凭有个表弟,因偷抄了他的诗而获取功名。杨凭知道后十分愤怒,责问表弟
道:“我的‘一一鹤声飞上天’,你有没有偷抄在试卷上?”
表弟答道:“知道阿哥最珍爱这一句诗,我不敢偷。”
杨凭神情有所缓和,说:“这样还可以宽恕。”
徐晞说:“怎么不认得?可这位老先生不是科甲(参加科举考试而获取进士功名)出身
的。”某状元尴尬得难以对答。
姚江学术
有个督学考问监生:“什么叫姚江学术?”(姚江的一家之说。)
监生答道:“有人说姚的学术胜过江的学术,有人说江的学术胜过姚的学术,两说并
存,似乎难以分辨它们的高下和优劣。”
督学只能啼笑皆非。
屠儿作文
有个屠夫的儿子攻读诗书,要想做官。
一天,他向某某太史请教文章,太史评论他的文章说:“有骨力,有斤两,放在案头
上,反复咀嚼也不讨厌。”明为赞扬,实为讽刺。
屠夫的儿子却十分高兴,拿了文章向乡亲们夸耀。有个人忍不住向他直率地指出太史说
话的寓意,屠夫的儿子非但不听,反而生气地斥责那个说真话的人。
杜诗评文
有个贡生善于说笑。一次,读了别人的文章引用杜甫绝句评论道:“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别人惊问原故,他答道:“上句就是指那文章——只听到它白白地叫得
好听;下句是指那文章模糊不清。”大家佩服贡生评文的技巧。
再打三斤
有个县官整天喝得大醉。一天午后,喝完一壶酒,正要叫公差再给他买些酒来时,忽听
得外面有人喊冤枉。他非常恼怒,传令升堂,吆喝公差拿板子敲打喊冤的人。
公差问:“打多少?”
他醉醺醺地伸出三个指头说:“再打3斤!”
多付饼钱
有个顾客问饼店老板:“饼多少钱一个?”
老板答道:“一钱一个。”
顾客一连吃了几个饼,按价付了钱。老板说:“饼是面做的,你还应付面钱。”顾客随
即付了面钱。
老板又说:“饼不要柴草烧和水调拌吗?你还要付草钱和水钱。”顾客又立即付了草钱
和水钱。
老板说:“饼还要人工做。”顾客又付了钱。
顾客回到家里,想了想,笑骂自己道:“我真戆啊,付了那三种钱,就不该再付饼钱了
啊!”
报告灾荒
荒年,农民向官府报告灾情。
官老爷问麦子收成多少,回答说:“只有三分收成。”
又问棉花收成,回答说:“只有二分收成。”
再问稻子收成,回答说:“也只有二分收成。”
官老爷大为生气:“这就有七分收成了,还来捏造欠收吗!”
农民又好气又好笑,便说:“我活了100多岁,实在没见过这么大的灾荒。”
官老爷问:“你怎么会有100多岁?!”
农民答道:“我70多岁,大儿40多岁,二儿30多岁,合起来不就是吗?”
这么一说,引得哄堂大笑。官老爷被笑得红了脸。
蔡京之孙
宋朝的权臣蔡京有几个孙子,从没见过种庄稼。
一天,蔡京开玩笑地问他们:“你们每天都吃白米饭,试着对我说说,这米是从哪里来
的?”
一个孙子说:“这米是从舂米的石臼里出来的。”蔡京哈哈大笑。
另一个孙子想:京城里的米都是用席子包运来的,所以接口说:“不对,我看见它是从
席子包里出来的。”
少陵可杀
乾隆年间,司业(官名,协助国子监祭酒,负责监务)林谦之与正学(官名,相当于府
学的教授)彭仲举游天竺,一块饮酒论诗。两人谈到杜甫诗的妙处时,就醉醺醺地说:“杜
少陵可杀。”(可杀:真使人满意。可:可意。杀:煞。)有人在隔壁听见,便到处去告诉
别人说:“有一重大事件,林司业与彭正学在天竺谋杀人。”
别人问:“杀的是谁?”
这人说:“是杜少陵,不知是哪里人?”
熊掌当菜
先生叫学生解释《孟子》中的句子“熊掌亦我所欲也”意思。
一个学生写道:“早晨吃饭,下饭菜是熊掌,晚上吃饭,下饭菜是熊掌。”
先生笑道:“我老夫从来没能得到一小块熊掌尝尝鲜,你却能把它当小菜吃。”学生们
哄然大笑。
不管吃醋
海丰有个官吏叫张穆庵。一天,乘坐马车驰出官府,一个老太跌跌撞撞拦住车子告状,
说丈夫讨了小老婆不再理她了。张穆庵大笑,呵斥她让路,说:“我是卖盐官,不管人家吃
醋事!”
不白之冤
陈句山先生已有60多岁,而头发胡须却都是黑的。
朋友裘文达开玩笑地说:“如果用年龄为标准来衡量,您的头发胡须可说是抱冤受屈
了!”
陈惊问原故,裘回答道:“它们蒙受了不白之冤呀。”
大人奸滑
某宰相权势显赫。有个姓张的富人,为了攀附他,先是同他的堂弟结为儿女亲家,挤进
了做官的行列,然后又说:“现在,你的堂兄同我也是姻亲了,倘若通过你能去谒见他老人
家,真是幸运呀。”
那堂弟说:“谒见很容易,就怕你不会说话,招灾惹祸。”
富人说:“您只要肯教,我一定牢记不忘。”那人便教他如何寒暄,如何颂扬,并要他
复述数遍,确实不错了,便为他先行引荐,富人得以拜谒宰相。
宰相说:“恭贺你中年开始做官,我老夫也感到光采。”
富人一听不知如何应对,急得面红汗出,局促了好一会才说:“久仰大人老奸巨滑,被
朝廷内外敬畏。”
宰相大怒,拂袖进房,家仆把他轰出相府。
“古砖”寿礼
毕秋帆在陕西做巡抚,过60岁生日时,部属奉送寿礼,他全部拒收。
有个县官派家仆送上20块古砖,砖上面刻着制作的年代,原来是秦汉的文物。毕秋帆
十分高兴,对来人说:“寿礼我概不接收,唯独你主人的东西非常称我之心,所以留下。”
那家仆跪下如实禀告道:“我家主人为庆祝大人寿辰,特地召集工匠在县署制造石砖。
主人亲自监工,挑选这些最好的古砖呈献大驾之下。”毕公大失所望。
红面赴会
某人平时多忌讳。家里每逢节日庆贺,他总是崇尚红色,客人如骑白马赴宴,绝不准许
牵进自家马棚。
有个少年客人擅长说笑话,便用红粉涂敷面部赴会,主人非常奇怪。少年说:“我知道
你讨厌白色,所以我不敢用白面孔来讨没趣啊。”
满座哄笑,主人惭愧,从此改掉了避忌的毛病。
染布工钱
某人买了一匹布,用去150文钱,请染店将它染成青色,价钱要300文。染好后,过了
一年多都不能拿出来。染店老板倒反揪住布主的衣襟责问道:“你欠我300文染布工钱,为
啥久久不给?!我要到官府告你!”
布主跪地求情道:“我的布钱值150文,我再给你150文,这样总可饶恕我了吧?”
老板拿到钱后才放了他。
开挖义井
周益公的夫人生性妒忌。一次,有个婢女为周益公看中,十分喜爱。夫人吃醋,就将婢
女绑在庭院里。
当时,正当盛夏,周益公经过院子,婢女向他要水喝,周益公就捧出热水给她。恰巧夫
人在屏风后偷看到,大声叫唤道:“好个堂堂相公老爷,竟然为女佣人拿茶水!”
周益公尴尬地笑道:“你没有见那些开挖义井(一种慈善事业:投资挖井解决乡里食用
水)的士绅吗?”
是瞎子诗
唐代诗人孟浩然有首著名的五绝:“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
少。”有人拍案叫绝,不时摇头晃脑再三吟诵;偏有个人不以为然,说:“这是瞎子诗嘛。”
听到此话的人一时哑口无言。
油著油著
杨勤农夜里读书,有只老鼠忽然跳进书桌上的油瓶里。杨勤农慌忙拿了块木板覆盖瓶
口,只见它突然跑出,一边围着书册跑,一边仿佛像说人话的叫:“油著油著。”(有油有
油)
杨勤农无可奈何地苦笑道:“我就躲开你吧。”
有次,他去街市,只见人头簇拥,不能通过,便灵机一动,做出拎着油瓶的样子,连声
喊叫:“油著油著。”人们纷纷避让,他终于得以通行。
落选诗歌
唐青臣写了一首下第(科举考试落选)诗,很是诙谐:“下第远归来,妻子色不喜;黄
犬恰有情,当门卧摇尾(表示欢迎主人归来)。”朋友们读了无不掩口而笑。
咏眼镜诗
有人写了一首题名《咏眼镜》的诗:“长绳双耳系(古代眼镜用绳子牵攀于耳轮),横
桥一鼻跨。”
有人看了就接口道:“终日耳边拉短纤,何时鼻上卸长枷(刑具)?”
诗有糖气
有人写了首诗,自觉不错,就拿去给仲小海看。仲小海说:“诗是写得好的,可惜太甜
了点。”
那人惊异地说:“为什么?”
仲小海答道:“有唐(唐诗,谐音“糖”)气,怎么不甜?”
(讥讽他模仿唐诗。)
蔡子打油
蔡芷衫喜欢自称“蔡子”(“子”,古代时道德文章都好的男子的美称)。一次,他写
了首诗给汪用敷评论,汪看了说:
“这不过是首打油诗哩。”
蔡芷衫十分恼怒,说:“这是《昭明文选》正宗体裁,怎么说打油?”
汪答道:“蔡子(谐音“菜子”)不打油,拿什么去打油?!”
妻卧僧房
尚书霍韬想拆除寺庙建筑自家的房屋,就唆使县令驱逐和尚。
和尚便在墙壁上题写了两句诗:“学士(霍韬是读书人)
家移和尚寺,会元(霍韬的字号)妻卧老僧房。”
霍韬见了内心惭愧,就取消了拆庙建房的计划。
邱生妙语
常州天宁寺的和尚死后,寺里对前去吊丧的人,都有重礼赠送,称为“程仪”。
有个姓钟的乡绅家里死了人,也仿效天宁寺的做法。读书人邱某因为形体矮小,人们称
之为“邱的笃”。他与钟乡绅素不相识,只因贪图钟的礼物便前去吊丧,短短几天内去了四
次,领了四次礼物。
主人惊讶问道:“先人(对死去长辈的尊称)健在时,我们从没来往呀。”
邱的笃说:“死人肚里是晓得我的!”众人捧腹笑倒。
--------------------------------------------------------------------------------
嘲馆膳诗
一个东家十分吝啬,招待私塾先生只用片肉一盘,既薄又少。先生以诗讽嘲道:“主人
之刀利且锋,主母之手轻且松,一片切来如纸同,轻轻装来没多重。忽然窗下起微风,飘飘
吹入九霄中。急忙使人觅其踪,已过巫山十二峰。”
百灵拔毛
北方人称百舌鸟为百灵鸟,它乖巧伶俐,各样鸟音,没有一样不会。
有个老爷非常喜爱百灵,专门雇了个小佣人喂养,还常常提了鸟笼到街上玩。某日天
热,他为百灵洗澡,嘱咐小佣人说:“小心看守好,如落下一根毛,打断你的腿!”说完就
出门而去。
太太要支使小佣人做事,小佣人说:“小人不敢离开,要是百灵落了毛,要打断我的
腿。”老爷一向怕老婆,太太听了便把百灵从鸟笼内提出来,把毛拔光了,扔在笼内。老爷
回来,一看百灵成了光皮鸟,大怒道:“这是谁拔的?”小佣人不敢说话,太太应声道:
“我拔的,你打算怎样?”
老爷堆下笑脸道:“拔得好,这比洗澡还凉快!”
南北吹牛
一个北方人和一个南方人,都善于吹牛撒谎。两人相互慕名,不辞千里来相会。
南方人说:“听说贵地很冷,究竟冷到何种程度?”
北方人答道:“北方冷起来,撒尿要带棒棒,一撒就冻,随冻随敲,不然人与墙要冻在
一处。浴堂内洗澡,竟连人冻在盆内。”说完,反问:“听说贵地很热,究竟热到什么地
步?”
南方人答道:“南方热起来,将生面饼贴在墙上,立时就熟。夏天,街上有人赶猪,走
不远都成了熟猪。”
北方人说:“猪变成这样,那么人怎么受得了?”
南方人说:“人早已化为灰尘了。”
捉糊涂虫
有个地方官常常胡乱断案,老百姓称他“糊涂虫”,还到处张贴嘲笑他的诗:“黑漆皮
灯笼,半天萤火虫。粉墙画白虎,青纸写乌龙。茄子敲泥磐,冬瓜撞木钟。天昏与地暗,哪
管是非公。”
他看到后,立即传令差役说:“人们都在怨恨糊涂虫,本官限令你们三天内捉三个来,
少一个不行!”
差役只得喏喏退下,硬着头皮出去办案。忽见路上有个人头顶被包骑着马走,便问:
“喂,为啥不把被包放在马上?”
回答说:“顶在头上,马可以省力些。”
差役说:“这人可算糊涂虫了。”立即把他拿下。
来到城门边,又见有个人擎着一根竹竿进城,竖拿着,比城门高;横拿着,比城门宽,
横竖不得进门,便站在那里干着急。差役想:“这人也是个糊涂虫!”也立即把他拿下。捉
了两个,还差一个,寻来寻去寻不到,只得先把两个带回。
地方官马上升堂问案。对第一个,他判断说:“你头顶被包骑马,还说省马力,真是糊
涂!”对第二个又下判断:“你手拿竹竿进城,竖进,城门矮;横进,竿长。为什么不把竹
竿锯断?可见也是糊涂虫。”
差役连忙跪上前禀告:“老爷,第三个糊涂虫也有了!”
地方官问:“在哪里?把他带上来!”
差役答道:“只等下一任老爷到来,小人马上把他捉来。”
嘴下留情
月光下,一群人围着桌吃酒。有个馋鬼,每次上菜,人家还没举筷,他已连夹了好几筷。
有人故意问他:“你们家乡遇到月蚀,是怎么对付的?”
馋鬼答道:“地方官穿起官服,带领大家,设坛敲鼓,直到月亮出来才罢。”说完,也
问对方家乡是不是这么做。
对方回答:“不,我们是求的。”
问:“怎么求法?”
答:“大家合掌叩头,对着天狗(迷信传说月蚀是被天狗吞吃的缘故)祈求道,阿弥陀
佛,你老人家也吃得太厉害了,请嘴下留情,留点给大家看看吧!”
不敢罗唆
某人写信,语言罗唆。朋友劝他道:“老兄的文笔还可以,只是那些罗唆的话要去掉。”
这人连声赞成。后来,他写信给这个朋友道:“前些时候,承蒙您正确的教诲,十分感
激和钦佩。从此,我万万不敢用繁冗罗唆的话来打扰您了。”
写完后,他另外在“万”字旁边加了几行注解:“这个‘万’字是方字上面没有那个点
的那个‘万’字,就是简笔的那个‘万’字。本来我要恭恭敬敬地书写草头大写那个‘萬’
字,因为笔划太繁,就写了简笔字。总之,信写得很草率不恭,还望多加谅解,是幸。”
白字县官
有个县官不大识字。一天坐堂审案,师爷递给他的状子上有三个人的名字:原告郁工
来,被告齐卞丢,证人新釜。
县官看了“郁工来”的名字,喊道:“都上来!”三个人听了,急忙跑到堂前听候发
落。县官生气地说:“我喊原告,干啥一齐来?”接着,他看了“齐卞丢”的名字,又喊
道:“齐下去!”三人听了,又急忙退到堂下。县官更恼火了,说:
“喊被告,为啥一齐下去?!”
师爷见状不敢直说,便打圆场道:“原告名字另有一种念法叫郁工来,不叫‘都上
来’;被告名字也另有念法,叫齐卞丢,不叫‘齐下去’。”
县官问:“那证人的名字,另一种念法叫啥?”
答道:“新釜。”
县官说:“我估计他是有另一种念法了,要不然我要喊他‘亲爹’了。”
红白“砒霜”
有个先生好喝酒,仆人经常偷酒喝,先生辞退了此人,打定主意要选个连酒都不识的人。
一天,朋友介绍个仆人来,先生指着黄酒考问:“这是什么?”仆人说:“是陈绍。”
先生想,连酒的别名都知道,定会喝酒,便没雇用他。
过几天,朋友又介绍,先生再考,仆人回答:“花雕。”
先生暗惊这人连酒中佳品都知道,仍不用。
再过几天,又有人来,先生仍以黄酒考问,仆人摇头说不认识。又以烧酒考问,仆人也
说不认识。先生便留下此人。
一日,先生出门嘱咐仆人说:“墙上挂着火腿,院里养着肥鸡,要小心看守,不要丢
了。柜子里有两个瓶子,一瓶是白砒霜,一瓶是红砒霜,千万动不得。若吃了会肠胃崩裂,
马上毒死。”
先生走后,仆人杀鸡切腿,煮熟后下酒,直吃得酩酊大醉。先生回来,一见鸡、酒、肉
全无,仆人躺在地上,便一脚把他踢醒,追问东西哪里去了。
仆人哭诉说:“先生走后,小人在馆内看住东西,忽然来了一只猫,把火腿叼跑了,我
去追赶,又来了一条狗,把鸡撵到邻家去了。我看惹了祸,怕先生回来责怪,便不想活了,
先吃了白砒霜,老不发作,再吃红砒霜,还不能死,现在正头昏脑胀,躺在这里挣命呢。”
不敢领情
有个人的书法并不好,却喜欢到处为人写字。一天,见别人拿着一把白纸扇,又要题字。
那人却跪下来。他说:“不过给你写几个字,何必谢我!”
那人答道:“我是求你别糟蹋我的扇子。”
学台来了
有人要请先生教儿子读书,又估不准先生学问的好坏。朋友道:“可请秀才们吃酒,然
后叫人进来报告学台(管秀才的官)来了,惊慌的就没有学问,镇静的就有学问。”主人便
依计而行,吃到一半,仆人报告:“学台要来了。”秀才们大惊,有把筷子抖掉的,有把酒
杯碰翻的,只有一个纹丝不动,主人兴奋地说:“这必定是有学问的先生。”哪知近前一
看:不好,已经吓死了。
死者家属闻讯前来问罪,闹着要抵命。主人慌忙找那位朋友商量对策。朋友说:“不要
紧,不要紧,我有办法。”说着就在尸体前大叫:“阴间的学台来了!”秀才吓得逃回阳
间,又活过来了。
老爷拖鸡
县官夫人与学官夫人、武官夫人闲谈,说皇帝给她们丈夫的封号是什么。
县官夫人说:“我们老爷称文林郎。”
学官夫人说:“我们老爷称修职郎。”
武官夫人想了想说:“我的老爷是黄鼠狼。”
县官、学官夫人惊问得此称呼的来由。武官夫人说:“我常见我老爷下乡巡视各兵营回
来时拖了不少鸡,当然是黄鼠狼了。”
答上司问
有人花钱买了一个官做。到任后,去拜见上司。
上司问:“贵县风土如何?”
他答道:“本县风沙不大,尘土也少。”
问:“春花如何?”
答:“今春棉花每斤二百八。”
问:“绅粮如何?”
答:“小人身量要穿三尺六。”
问:“百姓如何?”
答:“白杏只有两棵,红杏倒不少。”
上司生气道:“我问的是黎庶!”
他恭敬地答道:“大人问梨树,有,有,梨树很多,只是结的果子太小。”
上司大为光火,厉声问道:“我不是问杏树梨树,而是问你的小民。”
他连忙站起来,弓着腰答道:“小的小名叫狗儿。”
孔孟后代
武官与文官一起看戏,演的是三国故事《七擒孟获》。武官说:“这孟获如此野蛮,不
服从王道的教化,孔明七次捉住七次释放还是不服,想不到孟子后代竟会有这样性情暴戾难
以驯服的人。”
看客们都掩嘴暗笑。一个文官接着说:“老兄说得很对,到底还是孔子的后代孔明比孟
获强多了!”
穿错靴子
一个人的靴子穿错了,一只底儿厚,一只底儿薄,走起路来一脚高,一脚低,很不像
样。他很诧异,自言自语道:“今儿我的脚,为什么一条长、一条短?想来是道路不平的缘
故。”
路上有人告诉他道:“您先生想来是穿错靴子了吧。”
他赶忙叫随从回家去拿。仆人去了好久,空手而回,对主人说道:“不必换了,家里那
两只靴子,也是一只底儿厚,一只底儿薄。”
--------------------------------------------------------------------------------
酒鬼发誓
某人嗜酒如命,天天吃得酩酊大醉。朋友们竭力劝他戒酒。
他说:“我本来要戒的,因为儿子出门,我时时盼望他归来,暂且以酒浇愁罢了,儿子
一回来我就戒掉。”
众人说:“你要赌咒发誓我们才相信。”
嗜酒者说:“如儿子归来还不戒酒,就叫大酒缸把我淹死,小酒杯把我噎死,跌在酒池
里泡死,掉在酒海里淹死,罚我生为酒里的百姓,死做酒糟中的鬼魂,在酒泉之下,永久不
得翻身。”
大家问:“您儿子到底哪里去了?”
他答道:“杏花村外为我买酒去了。”
五大天地
有个地方官性喜喝酒,不理公务,却专门勒索财物,百姓无不怨恨。在他卸任调离之
际,民众按老例赠送德政碑,碑上写着“五大天地”四字。
那个官长不解其意。士绅民众齐声答道:“您刚到任时,金天银地;住在官署时,花天
酒地;坐堂断案时,昏天黑地;
百姓含冤时,恨天怨地;如今卸职了,谢天谢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