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A ^& J- p# `' ^9 P: ~1 x5 e
, C; J( {( o& A
曾国藩会见美国外交官
4 j: [2 E5 i$ ^# b( L) x& j- u, n ! j# p* l' t3 C/ r4 I
0 ~; E2 Q- x, f: B; {+ f6 s }7 X/ v) | A: {# ^
* K3 X8 W) z h. g
■演讲者:唐浩明 + H) }0 t( Q0 E" t7 Y! [
3 c( I' D6 W& r( q) q$ _$ d! o ■演讲话题:曾国藩其人其事 5 t1 l$ z; F4 N/ W# x `
7 @ U# g& R) m/ S0 y( H j; R
■演讲地点:国家图书馆
( U& |# P6 J5 l) |( k- K- V
8 O: z$ P" r4 I$ Y0 d' M0 ~0 O ■主办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等 0 [! a- f8 D& U1 [, b- l3 N
! i6 s+ {6 I$ Y# E. Y0 y2 t( S4 t
m- k+ _! P1 o- k9 l# Y3 s
/ M! z, |) l, G( ? D# W, v
■著名作家讲述20多年来研究曾国藩的心得――修心与收敛 , f6 {2 c7 p% D/ p% ~/ O" W3 L
7 ?; b* _* X# W }& k ■在事功的建立中完善自己的人格修炼,又通过人格修炼来促使事功的完成
: h5 s& q4 l4 h2 t
' u( v9 R. v* c' T8 q ■曾国藩的做人做事对当代人有哪些启示和借鉴意义 5 l L, }5 ?( Z8 N j
% M9 V; |2 ], L
! @3 X* g6 W9 {: `0 b# t X. p+ Z/ X2 \# e: E$ ?5 ], l' _
■演讲者小传 ! f- Q/ R+ ?( n' J, k2 ?6 ~! E
, F/ n' h1 S; Q) ]
唐浩明,湖南衡阳人。1982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学院(华中师大前身)研究生部,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分配到岳麓书社从事编辑工作。 5 ]" v! G6 `& M/ f% S5 z
; }) s0 I) x( f& N6 i- d. F0 T3 n) y y 在20多年的编辑生涯中,唐浩明主要从事湖南地方文献的整理出版,编辑出版的主要图书有《曾国藩全集》、《胡林翼集》、《彭玉麟集》、《曾国荃全集》、《20世纪湖南文史资料文库》等。其所著长篇历史小说《曾国藩》、《杨度》、《张之洞》被称为“晚清三部曲”。唐浩明现为岳麓书社总编辑、湖南省作协主席。
4 b6 m9 \: q: r+ [* {* e
) \1 b& E! x+ |" c, ]6 U 今天就准备从这样一个角度来切入,谈谈他的“人”和“事”:他怎样在事功的建立中完善自己的人格修炼,又怎样通过人格修炼来促使事功的完成。
4 m- R/ x$ }% n$ E# i1 D6 j( D$ @9 A9 Q
曾国藩作为一个政治家,有着一个明显区别于中国历史上政坛大人物的地方,所以大家才对他格外感兴趣。那就是他在事功建立的过程中,非常注重完善自己的人格修炼,并以自己人格修炼的完善来促进事功的建立。中国历史上,很少有人自觉去这样做,更别说做得好了。 8 }1 r& p& [* h/ X7 P7 e
" c, t. a' h' m6 R% |: Z. d ◎曾国藩其人◎ * y' X& o0 O' Z! D8 @0 s
3 {) I2 T' i: `7 w0 _3 @ ■“内圣外王”的典范,“三立完人”
; I( T9 W; B! o
2 e. D- I6 R0 L* |. Q ■严于律己,提出“不为圣贤,即为禽兽”
7 F' _( F0 U9 a: e/ d' x+ w/ o, v( j/ C" e
曾国藩是中国传统主流文化所培育出来的一个标本人物,传统主流文化对此有一个表述语,就是“内圣外王”。 0 N; y1 P5 k' E5 P% W, A; W6 Y4 p
* Q V6 Z9 c, Y7 G9 ?4 l c0 P& q
所谓“内圣”,就是讲心中充满圣人的学问和道德,并以此塑造自己的内心世界,或者说是按照圣人的标准来进行人格修炼。“外王”是表现在外的事功符合王政、王道的要求,即施仁义之政,行仁义之道,建王者之业。曾国藩早年在京城做官的时候,严格按照程朱理学来修身养性,修炼自己的人品人格。他甚至提出“不为圣贤,即为禽兽”的口号,这是一个很极端的口号。这表示他的决心,而且他一辈子都努力按照这个要求在做。在他的晚年,还专门写了一篇名为《圣哲画像记》的文章。曾国藩晚年还在以圣哲作为自己的榜样,可谓“内圣”做到家了。 " ^/ O9 O7 L1 N$ m" a
0 H+ P+ w& C/ F! A- F$ t
中年之后,他奉旨平叛,将混乱14年之久的社会重新纳入封建正轨,使东南十余省的百姓重新有一个稳定的生活环境。这可算作他的“外王”。曾氏一生所走过的正是一条典型的“内圣外王”的道路。
5 H5 ^# ?% n3 f. G1 |) c. ]* f4 \8 X. O% t6 [0 G! Q
在世人的心目中,一般都认为人格修炼即“圣化”和从政即从事公共事业管理这两件事情是难以很好结合在一起的。这是因为“圣化”是属于理想化的东西,在书斋里,在山洞里,它似乎可以完成。但是社会却是复杂混乱的,所谓“人心险恶”,从事公共事业管理的人只能以毒攻毒,治理社会是英雄豪杰的事业,而非圣贤可以做到。我也比较赞同这个观点。我想很多人都会这样认为。但曾国藩却在一个较高层面上做到了“内圣外王”,这很罕见。 . N2 D+ T& m* _4 d$ S+ O' c. M
+ L$ o3 p' C# ]( S' \+ A6 s1 q2 e
中国主流文化对最为成功者还有一个价值评判体系,这就是“立德、立功、立言”。立言就是文字著述。即便做到了“内圣外王”,也难做到“三立”。我曾经拿这个标准去衡量中国历史上的人物,符合者很少很少。 ' D) z8 o. ~0 S. X' M7 }7 E+ W% V
. t$ H/ ^8 [* O! q) S' s% Z
但是在近代,曾国藩因为内圣功夫做得好,他的德行受到广泛赞誉;因为他建立了一支军队平定了太平天国和捻军,在当时认为他建立了很大的事功;他一生勤奋著述,留下1000万字的《曾国藩全集》。从这三个方面来说,在当时的社会里,他应该属于是“立德、立功、立言”的“三立完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