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0 N. m; S5 D( t3 c2 P
3 D4 f5 ]* v4 M/ h9 w7 M) n
6 u2 p! d! o F3 |
资料图:5月17日,河南省文物管理局在洛阳发布,曹操族子曹休墓在河南洛阳孟津县宋庄乡卅里铺村被发现。该墓葬为长斜坡墓道砖券多室墓。由墓道、甬道、耳室、前室、后室、北侧室、南双侧室等组成。墓葬土圹东西全长50.6米,南北宽21.1米,深10.5米。其中墓道长达35米,最宽处达9米。有迹象表明墓道多次被挖开,实施了合葬。前室及各侧室内均有发现散乱的人骨,经鉴定属于二个...中新社发张晓理摄
7 a$ N! J6 ^# e0 t) s2 e! U$ ^# J3 y$ L
洛阳邙山陵墓群东汉陵墓区发现曹魏名将曹休墓的消息昨日经多家媒体报道(详见本报昨天A01版、A23版)后,不少爱猫在网上的读者向记者表达心中疑惑:为什么本报在报道中说曹休是曹操族子,而网上搜到的一些解释却说曹休是曹操的从子?族子和从子到底有什么区别?为此,记者昨日特意与在洛阳参加完发布会已经回到广州的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会长、著名历史学家李凭连线,李凭详细解析了曹休和曹操的关系,并再次强调:曹休和曹操没有血缘关系,《三国志》里也写得很清楚:“曹休字文烈,太祖族子也。”不知道为什么会有从子的说法。
2 ^7 F) a0 R0 w! }6 G1 Y2 I) j
% r9 A2 u! p8 [% @/ v; v, r2 n$ T 被曹操“见待如子”:“此吾家千里驹也”
. v5 ?; }/ b8 |5 e( g# }+ U
5 b/ [+ n" ~$ M2 i2 a$ t9 Y3 f 李凭说,《三国志》给予曹休的位置和评价都是很好的。《三国志・魏书》总共30卷,曹休传在第九卷,位于同辈的曹真之前。据书中记载,汉末大乱时,曹姓宗族四散离乡。曹休当时只有十余岁,安葬了刚刚去世的父亲之后,便和老母一起投奔了吴地。曹操兴兵之时,曹休绕道荆州北归,拜见曹操。曹操说:“此吾家千里驹也。”让他和曹丕住在一起,视同亲生儿子。曹操对曹休十分信任,让他统领虎豹骑,负责宫中警卫。曹休英勇善战,经历了魏武王、魏文帝、魏明帝三代,是常胜将军,官职也不断升迁。曹操时期对抗刘备,曹休官职先任骑都尉,曾经大败吴兰。曹操攻占汉中郡后,升为中领军。魏文帝曹丕时期,先封东阳亭侯,后任镇南将军。因历阳一战大败孙权军,升为征东将军,领扬州刺史,进封为安阳乡侯。魏文帝征东吴时,曹休为征东大将军,大败孙权军大将吕范,拜为扬州牧。魏明帝时期,曹休进封为长平侯。因大败吴国将领审德并斩下审德首级,升为大司马。公元228年统兵征讨吴国时,中计战败,回到洛阳后背生恶疮,不治而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