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107|回復: 0

12、新安函谷关、陕县崤函古道(丝绸之路申遗项目)

[複製鏈接]
沙坡 發表於 2012-6-12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来源: 中国考古网
    崤函古道是我国古代位于黄河三门峡河段南岸崤山之中,沟通两大著名古都――长安与洛阳东西干道上的枢纽路段,西起陕西潼关,东至河南新安与宜阳,主体部分位于今三门峡市辖区。水路――黄河漕运栈道部分则主要分布在黄河三门峡以下,至渑池与新安县交界处。 作为我国古代“襟带两京”的锁钥,中原通关中、达西域的东西干道上的咽喉,崤函古道不仅直接串联起古代东西两京,把关中与关东(山东)在政治、经济、文化上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而且又是古丝绸之路商旅和文化传出与输入的必经之地。崤函古道沿途分布有大量古遗址、古城址、古关址、古战场、古行宫、古驿馆、古墓葬、古栈道和石窟、寺院等,见证了周唐时期两京之间乃至中国与西方之间的经济、文化往来。
    崤函古道遗迹位于河南省三门峡陕县硖石乡车壕村西南约2公里,西距三门峡市36公里,是我国古丝绸之路上一处极其珍贵的文化遗存。河南省人民政府于2006年6月将其公布为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存古道遗迹长约150米,石质路面宽约3~6米,车辙宽约1.06米,辙迹深0.05米到0.3米不等,呈西北、东南向,辙痕系车轮在原自然石灰石质山坡上长期碾轧而形成,印痕清晰,除车辙痕迹外,局部尚留有人工凿刻的痕迹。
 
201261294535909..jpg

 

函谷关关楼远景

 
    新安函谷关位于崤函古道一端的端口,是古代丝绸之路东起点的第一道门户。
    为了巩固已经取得的领土,防止东方诸侯国的侵入,秦立函谷关以障敌。函谷关因“关城、路在谷中,深险如函,故以为名”,从此以后,扬仆迁筑新安县的第二个关城和东汉建安年间迁筑于衡山岭的第三个关城,均以函谷名之。秦时的函谷关位于河南省灵宝市15公里处的王垛村,西汉武帝时期扬仆在征得汉武帝恩准后,于元鼎“三年冬,徙函谷关于新安”。从此以后,称此关为汉函谷关,或称新安函谷关。
 
201261294613801..jpg

 

函谷关关楼近景

 
    新安汉函谷关位于新安县城关镇东关村附近的长洛驿道上,陇海铁路在关城的北侧穿过,310国道从关城的南侧通过。关城西有奎楼山,东有八徒山,南有青龙山,北有凤凰山,关城坐落在四山环抱之中。涧河由东南经关城前向东北流去。皂河自西而东在关城前与涧河汇流,形成三水环绕之势,这就构成了“四面青山三面水,一层紫气万层烟”的秀丽景色。关城南北两侧有高厚城墙延伸山间,形成屏障,唯有通过城门才能出入关内。《水经注》谓散关即汉函谷关,《水经注》对关塞作了如下的描述:“障自南山横洛水,北属于河,皆关塞地,即扬仆家童所筑也。”也就是说,汉函谷关周围的广袤之地均属关塞地。它由关城、黄河、大山组成一体的防御体系。汉函谷关,经过历代修葺,据重修碑记载:明朝前期曾修一次,明万历已卯有滇南邵公纯谦驾新邑,固其基而鼎建之。中更闯变,台榭倾颓,惟四柱支撑于风雨飘摇之中。于清顺治十五年岁次,由知县福蒲俞,典史刘一贤,儒学教谕王元会,训导杨椎,磁涧新安所大使介辛,付永岭,工房李之珍等重修,戊戌孟夏三日动工,六月朔旦峻工。后又经1924年维修一新,保留至今。关城海拔243米,现存的关城东门由三层组成,底层高14.6米,砖石结构,门洞东西长18米,高6.1米,宽4.1米。门洞的东西两面各有一组对联,东面门联为:“功始将梁今附骥,我为尹喜谁骑牛”,门额为“汉函谷关”。西面为“胜迹漫洵周柱史,雄关重观汉楼船”,门额仍书“汉函谷关”,门额侧旁刻有:孔子二千四百七十四年癸亥秋南海康有为书。中层为砖石结构,砾石沙灰填充。边长为各10米的正方体,整体高8米,四面门洞十字交叉,门两侧镶嵌石刻门联共4幅,西门联为:“夹其皂涧,弘我汉京”,门额为“西望崤岭”;东门联为:“四面青山三面水,一层紫气万层烟”,门额为“紫气东来”;南门联为:“紫气犹存贤令尹,青牛重度古汉关”,门额为“中州屏障”;北门联为:“巍乎直同百二险,焕然重筑一丸泥”,门额为“晓月楼台”。这些门联是汉函谷关的历史写照。三层为殿堂式样,砖木结构,毁于1958年,只留下“关”字瓦当一块。
 
201261294729241..jpg

 

崤函古道

 
    在中国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地图上,丝绸之路无疑是一条最长、最壮观,也是最古老、最辉煌的交通线路。 这条东起中国古都洛阳、长安,西经南亚、中亚直达欧洲,全长7000 多公里,在中国境内有4000多公里的古丝道,开通了横跨欧亚的陆上经济商贸之路、文化交融之路、科技交流之路,留下一连串璀璨夺目的文化遗产。 崤函古道正是这条闻名世界的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一段,几乎纵贯三门峡地区人类发展史,是历史时期沟通长安(西安)、洛阳的东西交通要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使用时间长、影响深远并且范围广泛、文化特征明显、作用突出。作为崤函古道重要的入口,古代丝绸之路东起点的第一道门户,新安函谷关既是一处军事要塞,见证了无数金戈铁马,又是一处文化和经济交流的要点,围绕这座重关名城流传着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歌、历史故事和传说。

参考文献:
    关治中:《函谷关考证――关中要塞研究之二》,《渭南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6期。
    樊莉娜,倪玲玲:《文化线路视野中的崤函古道》,《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 年9月第8卷第3期。
    王治国:《崤函古道在历史上的地位》,《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6月第10卷第2期。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