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齐鲁晚报
提取出的青铜鼎完好无损。 本报记者 乔显佳 摄
记者12日在发现春秋大墓的临沂沂水天上王城景区崮顶考古现场看到,对大量随葬品的提取正在进行中,经过两三天的提取,考古人员已经装了48个大木箱,但备受关注的主墓室大批玉器仍未提取。
12日在考古现场,记者见到多名专程而来的文物保护、提取专家,参与到工作中来。在现场西侧,原下葬台处,摆放着若干个已经钉好的大木箱,记者注意到,木箱编号已经达到46号,上面用黑笔写了提取位置、数量、类型以及提取时间等信息,多数文物每件装一箱,有的小件则数件装一箱。几天前,记者在现场看到的成堆柔软纸巾派上用场,考古工作人员用来包裹大大小小的文物,将其周身仔细地包住,有的还特别加固,然后放到盒子中或箱子中。箱内的空间也被塞得严严实实,确保不与硬物碰撞。
下午提取的第72号文物是一段表面布满绿锈的铜饰件,来自省考古所的文保专家李胜利用纸巾将其包了好多层,用塑料绳在外面扎起;另一截圆柱形的骨质物疑似“象牙”,已经酥脆,也被小心地按照原状用纸巾包好。“象牙”的下面还发现另外一件铜饰。提取文物之后,考古人员用竹签和板刷仔细地清理地面,避免任何遗漏。
车马坑内其中一辆车舆中,有铜鬲、铜敦、铜鼎三件实用青铜器,此前采访中,有考古人员形象地将此车称为“房车”,三件器物可保主人随时停车,吃肉喝酒饮水。因为形制十分完整且结实,考古人员对它们的提取比较简单。3件青铜器物共装了2个大木箱。使得12日已被提取的文物达到48箱。
13日,考古人员将对主墓室大批的玉器等随葬品进行提取。
春秋之瑟最后提取
记者12日从沂水崮顶春秋墓发掘现场获悉,对南、北边箱大批出土文物的提取中,考古人员将提取难度最大的瑟,放在最后。
因为此次文物提取涉及的技术要求较高,省考古所从省内其他工地抽调最高水平的文物保护专家,一起到崮顶春秋墓会诊。提取中,对于每件文物的每一个处理细节,有时候专家意见相左,会从各自的专业、认知出发,争论几句,使得文物提取更加科学。
北边箱发现的古代乐器――瑟,提取难度最大。因为椁室等腐烂后垮塌,加之地下水入侵等原因,如今散落在北边箱底部的瑟各部件,位置出现较大偏离,几乎难窥当年原貌,但即便如此,考古人员仍不放弃完整提取所有历史信息的努力。专家的一种主张是整体提取,即将下面的土和盘托出,问题是,由于其下面是类似页岩的结构,土质十分疏松,很难固定;另一种主张是一一提取瑟的所有构件,寻机找专业人士将其修复。
省考古所副所长孙波告诉记者,这“件”瑟的出土具有特殊意义。目前现场考古人员不掌握春秋时期瑟的情况。即便是国内专门研究古瑟的专家,也不见得掌握其结构、材质、造型、装饰等,因此它的面世很有研究价值。(记者 乔显佳)
来源:齐鲁晚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