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樓主: 休竹客

[二十四史] 金史

[複製鏈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樓主| 休竹客 發表於 2012-6-18 11:02 | 顯示全部樓層
<div class="feature"> 金史  卷六十‧表第二  交聘表上 天下之勢,曷有常哉。金人日尋干戈,撫制諸部,保其疆圉,以求逞志於遼也,豈一日哉。及太祖再乘勝,已即帝位,遼乃招之使降,是猶龍蒸虎變,欲誰何而止之。厥後使者八九往反,終不能定約束,何者,取天下者不徇小節,成算旣定矣,終不為卑辭厚禮而輟攻。
遼人過計,宋人亦過計,海上之書曰:「克遼之後,五代時陷入契丹漢地願畀下邑。」此何計之過也。血刃相向百戰而得之,卑辭厚幣以求之,難得而易與人,豈人之情哉。宋之失計有三,撒三關故塞不能固燕山塞,汴京城下之盟竭公私之帑以約質,立梁楚而不力戰而江左稱臣。金人豈愛宋人而為和哉!策旣失矣,名旣屈矣,假使高宗立歸德,不得河北,可保河南、山東;不然,亦不失為晉元帝,其孰能亡之。金不能奄有四海,而宋人以尊稱與之,是誰強之邪。
金人出於高麗,始通好為敵國,後稱臣。夏國始稱臣,末年為兄弟,於其國自為帝。宋於金初或以臣禮稱「表」,終以姪禮往復稱「書」。故識其通好與間有兵爭之歲,其盛衰大指可觀也已。使者或書本階,或用借授,兩國各因舊史,不必強同云。
 [/td] 宋 夏 高麗 [/tr]
始通好。    穆宗時,高麗醫者自完顏部歸,謂高麗人曰:「女直居黑水部族日強,兵益精悍,年穀屢稔。」高麗王聞之,乃遣使來通好。
太祖收國元年      
二年    閏正月,高麗遣使來賀捷,且請保州,太祖曰:「爾自取之。」  高麗遣蒲馬請保州,詔諭高麗曰:「保州近爾邊境,聽爾自取。」
天輔元年十二月,宋遣登州防禦使馬政來聘,請石晉時陷入契丹漢地。    
二年正月,遣散睹報聘於宋所請之地,與宋夾攻得者有之,本朝自取,不在分割之議。  十二月,遣孛菫朮孛以勝遼報諭高麗,仍賜馬一疋。
三年六月,宋遣馬政及其子宏來聘。    
四年四月,宋復遣趙良嗣以書來議燕京、西京之地。  詔使習顯以獲遼國州郡諭高麗。高麗使謂習顯曰:「此與先父國王之書。」習顯就館,即依舊禮接見,而以表來賀,並貢方物。
五年      
六年  六月,夏遣李良輔率兵三萬救遼,斡魯、婁室敗之於野谷。  
七年正月,宋復遣趙良嗣來議燕京、西京地,荅書如初約,合攻隨得者有之,今自我得,理應有報。趙良嗣言,奉命若得燕京,即納銀、絹二十萬匹、綾二萬匹,以代燕地之租稅。  二月,宋復遣趙良嗣來定議,加歲幣代燕地租稅,並議畫疆、遣使、置榷場、復請西京等事。 
癸卯,遣孛菫銀朮可、鐸剌報聘於宋,許以武、應、朔、蔚、奉聖、歸化、儒、媯等州,其於西北一帶接連山川及州縣,不在許與之限。戊申,詔平州官與宋使一同分割所與燕京六州之地。 
三月,宋使盧益、趙良嗣、馬宏以誓書來。 
四月,復誓書於宋。 
五月甲寅,南京留守張覺以南京叛入於宋。
    
太宗天會元年十一月,割武、朔二州與宋。是月庚午,宗望敗張覺於南京城東,覺夜遁奔於宋。  十二月,遣孛菫李靖告哀於宋。
宗望至陰山,以便宜與夏國議和,許以割地。十二月,高隨、斜野奉使高麗,至境上,接待之禮不遜,隨等不敢往。太宗曰「高麗世臣於遼,當以事遼之禮事我。而我國有新喪,遼主未獲,勿遽強之。」命隨等還。 
二年四月,宋始遣太常少卿連南夫等來弔。以高朮僕古等充遺留國信使,高興輔、劉興嗣充告即位國信使如宋。  八月,以孛菫烏爪乃、李用弓為賀宋生日使。 
十月戊午,宋使賀天清節。 
十二月,孛菫高居慶、大理卿丘忠為賀宋正旦使。
正月,夏人奉誓表,請以事遼之禮稱藩。  三月,夏使把里公亮等來上誓表。 
閏三月,遣王阿海、楊天吉賜誓詔於夏。 
十月,夏使謝賜誓詔。 
戊午,夏使賀天清節。
  
三年正月癸酉朔,宋使賀正旦。  辛丑,宋龍圖閣直學士許亢宗等賀即位。 
六月,遣李用和等以滅遼告慶於宋。 
七月,以耶律固等為報謝宋國使。 
十月壬子,宋使賀天清節。是月,詔諸將伐宋。  
十二月,宋給事中李鄴等奉金百鋌,請復修好。 
是月甲辰,宗望敗宋兵於白河,遂取燕山州縣。
正月癸酉朔,夏使賀正旦。乙未,夏使奉表致奠於和陵。  十月壬子,夏使賀天清節。
  
四年正月己巳,宗望諸軍渡河,使吳孝民入汴,問宋取首謀平山者。癸酉,諸軍圍汴。甲戌,宋知樞密院事李梲等奉書謝罪,且請修好。丙子,宗望許宋修好,約質,割三鎮地,增歲幣,載書稱伯姪。戊寅,宋以康王構、少宰張邦昌為質。辛巳,宋使沈晦等齎所上誓書、三鎮地圖,至軍中。癸未,諸軍解圍。  二月丁酉朔夜,宋姚平仲以兵四十萬襲宗望軍。己亥,復進兵圍汴。 
辛丑,宋遣資政殿學士宇文虛中以書來,辯姚平仲兵非出宋主意。改肅王樞為質,遣康王構歸。壬子,宗望渡河,以滑州、濬州與宋。 
七月戊子,宋以蠟書陰搆右都監耶律余篤,蕭仲恭獻其書。 
八月,諸軍復伐宋,元帥府遣楊天吉、王汭以書責宋。 
十一月丙戌,宗望軍至汴。 
閏月壬辰朔,宗望敗宋兵於汴城下。癸巳,宗翰至汴。辛酉,宋帝詣宗翰、宗望軍,舍青城。 
十二月癸亥,以表降,是日歸於汴城。
正月丁卯朔,夏使賀正旦。  十月丁未,夏使賀天清節。
六月,高麗使奉表稱藩,優詔荅之,仍以保州地賜。  七月,遣高伯淑、烏至忠使高麗。 
十月丁未,高麗賀天清節。 
十一月,遣高隨等為賜高麗生日使。 
五年正月庚子,宋帝復至青城。  二月丁卯,宋上皇至青城。是月,降宋二帝為庶人。 
四月,執宋二帝以歸。 
五月庚寅朔,宋康王構即位於歸德。 
十二月丙寅,宗輔伐宋。
正月辛卯朔,夏使賀正旦。  十月辛未,夏使賀天清節。
正月辛卯朔,高麗使賀正旦。  八月,以耶律居謹、張淮為宣慶高麗使。 
十月辛未,高麗使賀天清節。 
六年正月,宋康王奔揚州。  七月乙巳,宋康王貶號稱臣,遣使奉表。 
十月,宗翰、宗輔會軍於濮。
正月丙戌朔,夏使賀正旦。  十月丙寅,夏使賀天清節。
正月丙戌朔,高麗使賀正旦。  十月丙寅,高麗使賀天清節。
七年十月己亥,宋壽春安撫使馬世元以城降。  十一月壬戌,宗弼渡江。 
丁卯,宋知江寧府陳邦光以城降。 
十二月丁亥,宗弼克杭州。阿里、蒲盧渾追宋康王於明州,宋康王入於海。
正月庚辰朔,夏使賀正旦。  十月庚寅,夏使賀天清節。
正月庚辰朔,高麗使賀正旦。  十月庚寅,高麗使賀天清節。 
八年  正月甲辰朔,夏使賀正旦。  十月甲申,夏使賀天清節。
正月甲辰朔,高麗使賀正旦。  十月甲申,高麗使賀天清節。
九年  正月己亥朔,夏使賀正旦。  十月戊寅,夏使賀天清節。
正月己亥朔,高麗使賀正旦。  二月乙亥,高麗使上表,乞免索保州亡入邊戶事。 
十月戊寅,高麗使賀天清節。
十年  正月癸巳朔,夏使賀正旦。  十月壬寅,夏使賀天清節。
正月癸巳朔,高麗使賀正旦。  十月壬寅,高麗使賀天清節。 
十一年  正月丁巳朔,夏使賀正旦。  十月丙申,夏使賀天清節。
正月丁巳朔,高麗使賀正旦。  十月丙申,高麗使賀天清節。
十二年  正月辛亥朔,夏使賀正旦。  十月庚寅,夏使賀天清節。
正月辛亥朔,高麗使賀正旦。  十月庚寅,高麗使賀天清節。
熈宗天會十三年  正月,遣使如夏報哀。正月,遣使如高麗報哀。  三月己卯,高麗使祭奠弔慰。 
四月戊午,高麗使賀登寶位。 
十四年  正月己巳朔,夏使賀正旦。乙酉,夏使賀萬壽節。正月己巳朔,高麗使賀正旦。乙酉,高麗使賀萬壽節。  十月甲寅,以乾文閣待制吳激為賜高麗生日使。
十五年  正月癸亥朔,夏使賀正旦。己卯,夏使賀萬壽節。正月癸亥朔,高麗使賀正旦。己卯,高麗使賀萬壽節。
天眷元年八月,以河南地賜宋。右司侍郎張通古等詔諭江南。正月戊子朔,夏使賀正旦。甲辰,夏使賀萬壽節。正月戊子朔,高麗使賀正旦。甲辰,高麗使賀萬壽節。  十二月甲戌,高麗使入貢。 
二年四月己卯,宋遣其端明殿大學士韓肖冑等奉表,謝賜河南地。  九月壬寅,宋端明殿學士王倫、保信軍節度使藍公佐奉表乞歸父喪。
正月壬午朔,夏使賀正旦。戊戌,夏使賀萬壽節。  十月癸酉,夏國王李乾順薨,子仁孝嗣位,遣使來告喪。
正月壬午朔,高麗使賀正旦。戊戌,高麗使賀萬壽節。
三年四年癸亥,宋禮部尚書莫將等來迎護梓宮。  五月己卯,詔復取河南、陝西。 
十二月乙亥,復伐宋淮南。
正月丁丑朔,夏使賀正旦。癸巳,夏使賀萬壽節。  九月,夏使謝賻贈,復謝封冊。
正月丁丑朔,高麗使賀正旦。癸巳,高麗使賀萬壽節。
皇統元年二月,宗弼克廬州。  九月,宗弼渡淮,宋乞罷兵,宗弼以便宜與宋畫淮為界。
正月辛丑朔,夏使賀正旦。壬寅,夏使請上尊號。丁巳,夏使賀萬壽節。正月辛丑朔,高麗使賀正旦。壬寅,高麗使請上尊號。丁巳,高麗使賀萬壽節。  十一月己酉,高麗使賀尊號。 
二年二月辛卯,宋端明殿學士何鑄、容州觀察使曹勛來進誓表。  三月丙辰,遣光祿大夫左宣徽使劉筈冊宋康王為宋帝,以故天水郡王等三喪及宋帝母韋氏歸於宋。 
五月乙卯,遣使賜宋誓詔。 
八月丁卯,詔遣宋使朱弁、張邵、洪皓等歸。 
十二月庚午,宋使上表,謝歸三喪及母韋氏。
正月乙未朔,夏使賀正旦。辛亥,夏使賀萬壽節。正月乙未朔,高麗使賀正旦。乙巳,詔加高麗國王王楷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辛亥,高麗使賀萬壽節。  十二月乙丑,高麗使謝賜封冊。 
三年正月己丑朔,宋使賀正旦。乙巳,宋使賀萬壽節。正月己丑朔,夏使賀正旦。乙巳,夏使賀萬壽節。正月己丑朔,高麗使賀正旦。乙巳,高麗使賀萬壽節。
四年正月癸丑朔,宋使賀正旦。己巳,宋使賀萬壽節。正月癸丑朔,夏使賀正旦。己巳,夏使賀萬壽節。正月癸丑朔,高麗使賀正旦。己巳,高麗使賀萬壽節。
五年正月丁未朔,宋使賀正旦。癸亥,宋使賀萬壽節。正月丁未朔,夏使賀正旦。癸亥,夏使賀萬壽節。  四月庚辰,以右衛將軍撒海、兵部郎中耶律福為橫賜夏國使。
正月丁未朔,高麗使賀正旦。癸亥,高麗使賀萬壽節。 
六年正月辛未朔,宋使賀正旦。丁亥,宋使賀萬壽節。正月辛未朔,夏使賀正旦。丁亥,夏使賀萬壽節。正月辛未朔,高麗使賀正旦。丁亥,高麗使賀萬壽節。  五月壬申,高麗國王王楷薨,子睍嗣位,遣使來報喪。 
六月乙丑,遣使祭弔高麗。
七年正月乙丑朔,宋使賀正旦。辛巳,宋使賀萬壽節。正月乙丑朔,夏使賀正旦。辛巳,夏使賀萬壽節。正月乙丑朔,高麗使賀正旦。辛巳,高麗使賀萬壽節。  三月戊寅,高麗使來謝弔祭。 
八年正月庚申朔,宋使賀正旦。丙子,宋使賀萬壽節。正月庚申朔,夏使賀正旦。丙子,夏使賀萬壽節。正月庚申朔,高麗使賀正旦。丙子,高麗使賀萬壽節。  六月,高麗使謝賜封冊。
九年正月甲申朔,宋使賀正旦。庚子,宋使賀萬壽節。正月甲申朔,夏使賀正旦。庚子,夏使賀萬壽節。正月甲申朔,高麗使賀正旦。庚子,高麗使賀萬壽節。
海陵天德元年十二月,宋賀正旦使至廣寧,遣人諭以廢立之事,於中路遣還。十二月,夏賀正旦使至廣寧,遣人諭以廢立之事,於中路遣還。十二月,高麗賀正旦使至廣寧,遣人諭以廢立之事,於中路遣還 。
二年正月辛巳,以名諱告諭宋。是月,遣侍衛親軍步軍都指揮使完顏思恭、翰林直學士翟永固為報諭宋國使。  二月甲子,以兵部尚書完顏元宜、修起居注高懷貞為賀宋生日使。 
三月丙戌,宋參知政事余唐弼、保信軍節度使鄭藻賀即位。余唐弼等回,以天水郡王玉帶歸於宋主。
正月辛巳,以名諱告諭夏。再遣使報諭夏國。  七月戊戌,夏御史中丞雜辣公濟、中書舍人李崇德賀登寶位。再遣開封尹蘇執義、祕書監王舉賀受尊號。
正月辛巳,以名諱告諭高麗。再遣使報諭高麗。  三月丙戌,高麗遣知樞密院事文公裕、殿中監樸純沖賀登寶位。
三年正月癸酉朔,宋使賀正旦。  三月庚寅,以翰林學士中奉大夫劉長言、少府監耶律五哥為賀宋生日使。 
六月,宋使奉表祈請山陵地,不許。 
十月,以右副點檢不朮魯阿海、翰林侍講學士蕭永祺為賀宋正旦使。
正月癸酉朔,夏使賀正旦。  九月甲子,夏使上表,請不去尊號。以經武將軍修起居注蕭彭哥為夏生日使。
正月癸酉朔,高麗使賀正旦。  九月,以東京路兵馬都緫管府判官蕭子敏為高麗生日使。
四年正月丁酉朔,宋使賀正旦。壬子,宋使賀生辰。  三月,刑部尚書田秀穎、東上閤門使大斌為賀宋生日使。 
十月甲申,以太子詹事張用直、左司郎中溫都斡帶為賀宋正旦使。 
十二月辛未,以張用直卒,改遣汴京路都轉運使左瀛為賀宋正旦使。
正月丁酉朔,夏使賀正旦。壬子,夏使賀生辰。  九月,吏部郎中蕭中立為夏生日使。
正月丁酉朔,高麗使賀正旦。壬子,高麗使賀生辰。  九月,都水使者完顏麻潑為高麗生日使。
貞元元年正月辛卯,以皇弟兗薨,不視朝,命有司受宋貢獻。  四月,以右宣徽使紇石烈撤合輦、廣威將軍兵部郎中蕭簡為賀宋生日使。 
十一月,以戶部尚書蔡松年、右司郎中婁室為賀宋正旦使。
正月辛卯,以皇弟兗薨,不視朝,命有司受夏貢獻。  九月丁亥朔,以翰林待制謀良虎為夏生日使。
正月辛卯,以皇弟兗薨,不視朝,命有司受高麗貢獻。  九月,以吏部郎中窊合山充高麗生日使。 
二年正月甲寅朔,以疾不視朝,宋使就館燕。己巳,宋使賀生辰。  四月辛卯,工部尚書耶律安禮、吏部侍郎許霖為賀宋生日使。 
十月,以刑部侍郎白彥恭為賀宋正旦使。 
十二月丁未,宋使貢方物。
正月甲寅朔,以疾不視朝,賜夏使就館燕。己巳,夏使賀生辰。  三月戊辰,夏使王公佐賀遷都。 
九月辛亥朔,夏使謝恩,且請市儒、釋書。 
十二月丁未,夏使貢方物。
正月甲寅朔,以疾不視朝,賜高麗使就館燕。己巳,高麗使賀生辰。  六月己亥,高麗使謝橫賜。 
十一月戊辰,高麗使謝賜生日。 
十二月丁未,高麗使貢方物。
三年正月己酉朔,宋使賀正旦。甲子,宋使賀生辰。  三月庚午,以左司郎中李通、同知南京路都轉運司事耶律隆為賀宋生日使。 
十月己亥,翰林學士承旨耶律歸一為賀宋正旦使。
正月己酉朔,夏使賀正旦。甲子,夏使賀生辰。    五月癸亥,夏使謝恩。
正月己酉朔,高麗使賀正旦。甲子,高麗使賀生辰。
正隆元年正月癸卯朔,宋使賀正旦。戊午,宋使賀生辰。  三月庚申,以左宣徽使敬嗣暉、大理卿蕭中立為賀宋生日使。 
十一月己巳朔,以右司郎中梁銶、左將軍耶律湛為賀宋正旦使。 
正月癸卯朔,夏使賀正旦。戊午,夏使賀生辰。正月癸卯朔,高麗使賀正旦。戊午,高麗使賀生辰。
二年正月戊辰朔,宋使賀正旦。癸未,宋使賀生辰。  六月,以禮部尚書耶律守素、刑部侍郎許竑為賀宋生日使。 
十一月,侍衛親軍馬步軍副都指揮使高助不古、戶部侍郎阿勒根窊產為賀宋正旦使 。
正月戊辰朔,夏使賀正旦。癸未,夏使賀生辰。  四月,宿直將軍溫敦斡喝為橫賜夏國使。 
九月乙丑,以宿直將軍僕散烏里黑為夏生日使。
正月戊辰朔,高麗使賀正旦。癸未,高麗使賀生辰。  三月丙寅朔,高麗使賀受尊號。 
四月,以簽書宣徽院事張哲為橫賜高麗使。
三年正月壬戌朔,宋使孫道夫賀正旦。丁丑,宋使賀生辰。  三月辛巳,以兵部尚書蕭恭、太府監魏子平為賀宋生日使。 
十一月辛酉,以工部尚書蘇保衡、吏部侍郎阿典和實懣為賀宋正旦使。
正月壬戌朔,夏使賀正旦。丙寅,夏奏告使還,命左宣徽使敬嗣暉諭之,(云云)。丁丑,夏使賀生辰。  九月庚午,以宿直將軍阿魯保為夏生日使。
正月壬戌朔,高麗使賀正旦。丁丑,高麗使賀生辰。  九月丁丑,以教坊提點高存福為高麗生日使。
四年正月丙辰朔,宋使賀正旦。辛未,宋使賀生辰。  四月,遣資德大夫祕書監王可道、朝散大夫左司郎中王蔚為賀宋生日使。 
七月甲辰,宋使上表,謝賜戒諭。 
十一月甲辰,以翰林侍講學士施宜生、宿州防禦使耶律闢里剌為賀宋正旦使。 
十二月乙卯,宋使來告其母韋氏哀。乙丑,以左副點檢大懷忠、大興少尹耨碗溫都謙為宋弔祭使。
正月丙辰朔,夏使賀正旦。辛未,夏使賀生辰。    三月丙辰朔,遣兵部尚書蕭恭經畫夏國邊界。 
九月,昭毅大將軍宿直將軍加古撻懶為夏生日使。
正月丙辰朔,高麗使賀正旦。辛未,高麗使賀生辰。  九月,遣宣武將軍翰林待制完顏達紀為高麗生日使。
五年正月庚辰朔,宋使賀正旦。乙未,宋使賀生辰。  二月壬子,宋參知政事賀允中等為韋后遺獻使。 
四月,宋使葉義問等來謝弔祭。 
十一月,以濟南尹僕散烏者、翰林直學士韓汝嘉為賀宋正旦使。
正月庚辰,夏使賀正旦。乙未,夏使賀生辰。正月庚辰朔,高麗使賀正旦。乙未,高麗使賀生辰。
六年正月甲戌朔,宋使賀正旦。己丑,宋使賀生辰。  四月,以簽書樞密院事高景山為賀宋生日使。 
九月,以三十二緫管兵伐宋。甲午,發南京。 
十月丁未,渡淮。癸亥,次和州。宋人陷德順州。 
十一月,上駐軍江北,遣武平緫管阿鄰先渡至南岸,失利。上進兵揚州。甲午,會師瓜洲渡。 
乙未,遇弒。
正月甲戌朔,夏使賀正旦。己丑,夏使賀生辰。正月甲戌朔,高麗使賀正旦。己丑,高麗使賀生辰。  八月,遣太常博士張崇為高麗生日使。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樓主| 休竹客 發表於 2012-6-18 11:02 | 顯示全部樓層
<div class="feature"> 金史  卷六十一‧表第三  交聘表中
 [/td] 宋 夏 高麗 [/tr]
世宗大定元年十一月,宋人破陝州。  十二月,元帥左監軍高忠建、德昌軍節度使張景仁以罷兵、歸正隆所侵地,報諭宋國。
  十一月壬午,尚書右司員外郎完頻兀古出報諭高麗。
二年三月,徒單合喜敗宋吳璘於德順州。  六月,宋翰林學士洪邁、鎮東軍節度使張掄賀上,書詞不依舊式,詔諭洪邁,使歸諭宋主 。 
七月丁酉,復取原州。丙午,宋主內禪。 
九月,大敗吳璘於德順州。宗尹復取汝州。 
十月己丑,詔左副元帥紇石烈志寧伐宋。 
十一月癸巳朔,右丞相僕散忠義節制伐宋諸軍。志寧移書張浚,使依皇統舊式通好,浚復書曰:「謹遣使者至麾下議之。」
四月,夏左金吾衛上將軍梁元輔、翰林學士焦景顏、押進樞密副都承旨任純忠賀登寶位。再遣武功大夫賀義忠、宣德郎高慎言賀萬春節。  八月癸酉,夏左金吾衛上將軍蘇執禮、匭柙使王琪、押進御史中丞趙良賀尊號。 
九月庚子,以尚書左司員外郎完顏正臣為夏生日使。 
十二月辛未,以夏乞兵復宋侵地,遣尚書吏部郎中完顏達吉體究陝西利害。夏武功大夫芭里昌祖、宣德郎揚彥敬等賀正旦。
十二月,高麗衛尉少卿丁應起賀正旦。 
三年五月,宋人破宿州。是月,志寧復取宿州。宋洪遵與志寧書,約為叔姪國。志寧渡淮,取盱眙、濠、廬、和、滁等州。宋使胡昉以湯思退與忠義書,稱姪國,不肯加世字、忠義執胡昉,詔釋之。三月壬辰朔,夏武功大夫訛留元智、宣德郎程公濟賀萬春節。  五月,以宿直將軍阿勒根和衍為橫賜夏國使。
七月甲寅,詔市馬於夏國。 
九月癸巳,以宿直將軍僕散習尼列為夏生日使。
十月己巳,夏遣金吾衛上將軍蘇執禮、匭匣使李子美謝橫賜。
二月庚寅,高麗守司空金永胤、尚書禮部侍郎金淳夫進奉使,禮賔少卿許勢脩賀登寶位,祕書少監金居實謝宣諭。  三月壬辰朔,高麗衛尉少卿李公老賀萬春節。 
四月己卯,以引進使韓綱為橫賜高麗使。 
十月丙寅,以許王府長史移剌天佛留為高麗生日使。 
十二月乙酉,高麗使殿中少監金存夫謝橫賜。
四年十一月,徒單克寧敗宋兵於十八裡口,克楚州。宋周葵、王之望與忠義書,約世為姪國,書仍書名再拜,不稱「大」字,並以宋書副本來上,和議始定。正月丁亥朔,夏遣武功大夫嵬○執信、宣德郎李師白賀正旦。  三月丙戌朔,夏武功大夫紐臥文忠、宣德郎陳師古賀萬春節。 
九月,以宿直將軍宗室烏里雅為夏生日使。 
十二月,夏奏告使殿前太尉梁惟忠、翰林學士樞密都承旨焦景顏上章奏告,乞免徵索正隆末年所虜人口。
正月丁亥朔,高麗禮賔少卿高處約賀正旦。  三月丙戌朔,高麗遣秘書少監崔孝溫進奉使,朝散大夫衛尉少卿鄭孝偁賀萬春節。 
九月,以太子少詹事烏古論三合為高麗生日使。
十二月,高麗禮賔少卿金莊謝賜生日。 
五年正月癸亥,宋通問使禮部尚書魏杞、崇信軍承宣使康湑奉國書及誓書入見。  二月,以殿前左副都點檢完顏仲、太子詹事楊伯雄報問宋國。 
三月庚戌,宋禮部尚書洪適、崇信軍承宣使龍大淵賀萬春節。 
八月,宋吏部尚書李若川、寧國軍承宣使曾覿等賀尊號。 
九月,以吏部尚書高衎、移剌道為宋生日使。 
十一月,以殿前右副都點檢烏古論粘沒曷、尚書禮部侍郎劉仲淵為賀宋正旦使。
正月辛亥朔,夏武功大夫訛羅世、宣德郎高嶽賀正旦。  三月庚戌,夏使賀萬春節。 
九月,以宿直將軍朮虎蒲查為夏生日使。
正月辛亥朔,高麗衛尉少卿高珍縉賀正旦。  三月庚戌,高麗殿中少監陳力升進奉使,祕書少監元頤沖賀萬春節。 
十月,以大宗正丞璋為高麗生日使。 
十二月,高麗遣吏部尚書李知深、中書舍人尹敦信賀尊號,衛尉少卿王輔謝賜生日。
六年正月丙午朔,宋戶部尚書方滋、福州觀察使王抃賀正旦。  三月甲辰朔,宋吏部尚書王曮、利州觀察使魏仲昌賀萬春節。 
九月,以戶部尚書魏子平、殿前左衛將軍夾谷查剌為賀宋生日使。 
十一月,以殿前右副都點檢駙馬都尉烏古論元忠、少府監張仲愈為賀宋正旦使。
正月丙午朔,夏武功大夫高遵義、宣德郎安世等賀正旦。  三月甲辰朔,夏武功大夫曹公達、宣德郎孟伯達、押進知中興府趙衍賀萬春節。戊申,夏御史中丞李克勤、翰林學士焦景顏奏告,乞免索正隆末年所虜人口,許之。 
四月戊戌,以宿直將軍斜卯摑剌為橫賜使。 
九月辛亥,以翰林待制移剌熈載為夏生日使。 
十二月戊戌,夏御史中丞賀義忠、翰林學士楊彥敬謝橫賜。
正月丙午朔,高麗太府少卿李世儀賀正旦。  三月甲辰朔,高麗國子司業趙仁貴進奉使,秘書少監李復基等賀萬春節。 
四月戊戌,以尚書右司郎中移剌道為橫賜高麗使。 
十月己卯,以尚書兵部侍郎移剌按荅為高麗生日使。 
十二月戊戌,高麗禮賔少卿崔椿謝賜生日,衛尉少卿金資用謝橫賜。 
七年正月庚子朔,宋試工部尚書薛良朋、昭慶軍承宣使張說賀正旦。  三月己亥朔,宋翰林學士梁克家、安慶軍承宣使趙應熊等賀萬春節。 
九月,以勸農使蒲察莎魯窩、東上閤門使梁彬為賀宋生日使。
正月庚子朔,夏武功大夫劉志真、宣德郎李師白等賀正旦。  三月己亥朔,夏武功大夫任得仁、宣德郎李澄等賀萬春節。 
九月乙亥,以宿直將軍唐括鶻魯為夏生日使。 
十二月壬戌,夏遣殿前太尉芭里昌祖、樞密都承旨趙衍奏告,以其臣任得敬有疾,乞遣良醫診治。詔賜之醫。
正月庚子朔,高麗司宰少卿潘咸有賀正旦。  三月己亥朔,高麗尚書戶部侍郎柳德容賀萬春節。 
十二月壬戌,高麗禮賔少卿崔儇謝賜生日使。 
八年正月甲子朔,宋試戶部尚書唐琢、保寧軍承宣使宋鈞賀正旦。  三月癸亥朔,試工部尚書王瀹賀萬春節。 
九月,以右宣徽使移剌神獨斡、太府監高彥佐為賀宋生日使。 
十一月,以同簽大宗正事宗室闢合土、尚書右司郎中李昌圖為賀宋正旦使。
正月甲子朔,夏武功大夫利守信、宣德郎李穆賀正旦。  三月癸亥朔,夏武功大夫咩布師道、宣德郎嚴立本等賀萬春節。 
四月戊午,夏遣任德聦謝恩使,詔却其禮物。 
九月丁卯,以引進使高希甫為夏生日使。
正月甲子朔,高麗司宰少卿金起賀正旦。  三月癸亥朔,高麗尚書戶部侍郎金光利進奉使,朝散大夫秘書少監趙湜賀萬春節。 
十月乙未,以翰林待制兼同修國史宗室靖為高麗生日使。 
九年正月戊午朔,宋試工部尚書鄭聞、明州觀察使董誡等賀正旦。  三月丁巳朔,宋翰林學士胡元質、保康軍承宣使宋直溫等賀萬春節。 
九月,以刑部尚書高德基為賀宋生日使。 
十一月,以京兆尹宗室毅、尚書左司郎中牛德昌為賀宋正旦使。
正月戊午朔,夏武功大夫莊浪義顯、宣德郎劉裕等賀正旦。  三月丁巳朔,夏武功大夫渾進忠、宣德郎王德昌等賀萬春節。 
五月丙辰,以宿直將軍完顏賽也為橫賜夏國使。 
九月,以宿直將軍僕散守忠為夏生日使。
正月戊午朔,高麗司宰少卿陳玄光、禮賔少卿徐諏等賀正旦。  三月丁巳朔,高麗祕書少監金利誠賀萬春節,朝散大夫衛尉少卿崔○為進奉使。 
五月,以符寶郎徒單懷貞為橫賜高麗使。 
九月丙辰,以提點司天臺馬貴中為高麗生日使。 
十二月戊戌,高麗邊報稱王晛誕得繼孫,欲遣使奏告。庚戌,高麗太府少卿裴衍謝賜生日,司宰少卿李世美謝橫賜。
十年正月壬子朔,宋試吏部尚書汪大猷、寧國軍承宣使曾覿賀正旦。  三月壬子朔,宋試工部尚書司馬伋、泉州觀察使馬定遠等賀萬春節。閏五月丁酉,尚書省奏宋祈請使赴闕日期,詔以九月十一日朝見。 
九月,以簽書樞密院事移剌子敬、宮籍監張僅言為賀宋生日使。丙戌,宋祈請使資政殿大學士范成大、崇信軍節度使康湑至,求免起立接受國書,詔不許。 
十一月,以太子詹事蒲察蒲速越、同知宣徽院事韓綱為賀宋正旦使。
正月壬子朔,夏武功大夫劉志直、宣德郎韓德容等賀正旦。  三月壬子朔,夏武功大夫張兼善、宣德郎李師白等賀萬春節。丁丑,詔以夏奏告使於閏五月十六就行在。 
閏五月乙未,夏權臣任得敬中分其國,脅其主李仁孝遣左樞密使浪訛進忠、參知政事楊彥敬、押進翰林學士焦景顏等上表為得敬求封,詔不許,遣使詳問。 
七月庚子,宋人以蠟丸書遺任得敬,夏執其人並書以來。 
九月庚寅,以尚書戶部郎中夾古阿里補為夏生日使。 
十一月癸巳,夏以誅任得敬,遣其殿前太尉芭里昌祖、樞密直學士高岳等上表陳謝。
正月壬子朔,高麗禮賔少卿陳升賀正旦。  三月壬子朔,高麗衛尉少卿崔侁進奉使,尚書禮部侍郎崔光涉等賀萬春節。 
十月己西,以大宗正丞宗室○為高麗生日使。 
十一月己卯,高麗翼陽公皓廢晛自立,不肯接受賜王晛生日使,王皓稱兄晛讓國,求封冊。詔遣使詳問。
十一年正月丙子朔,宋試工部尚書呂正己、利州觀察使辛堅之賀正旦。  三月乙亥,宋翰林學士趙雄、泉州觀察使趙伯驌等賀萬春節。 
八月,以尚書刑部侍郎駙馬都尉烏林荅天錫、御史中丞李文蔚為賀宋生日使。 
十一月,以西南路招討使宗室宗寧、戶部侍郎程輝為賀宋正旦使。
正月丙子朔,夏遣武功大夫煞執直、宣德郎馬子才賀正旦。  三月乙亥,夏使賀萬春節。 
八月丁卯,以近侍局使劉珫為夏生日使。 
正月壬辰,高麗王皓報稱,前王久病,昏耗不治,以母弟皓權攝國事。  四月丁卯,權軍國事王皓上表,並以兄晛表求封。 
五月,以尚書吏部侍郎宗室靖為宣問高麗王晛使。靖至高麗,皓稱晛避位出居他所,病加無損,不能就位拜命,往復險遠,非使者所宜往,乃以王晛表附奏。其表大概與前表同。 
十二月丁卯,權高麗國事王皓告奏使、尚書禮部侍郎張翼明以王皓表求封。
十二年正月庚午朔,宋試工部尚書莫濛、利州觀察使孫顯祖賀正旦。  三月己巳朔,宋龍圖閣學士翟紱、宜州觀察使俎士粲等賀萬春節。 
四月,宋試吏部尚書姚憲、安德軍承宣使曾覿賀加上尊號。 
九月,以殿前右副都點檢夾谷清臣、尚書左司郎中張汝弼為賀宋生日使。 
十一月,以戶部尚書曹望之、尚書右司郎中紇石烈哲為賀宋正旦使。
正月庚午朔,夏武功大夫嵬恧執忠、宣德郎劉昭等賀正旦。  三月己巳朔,夏武功大夫黨得敬、宣德郎田公懿賀萬春節。殿前馬步軍太尉訛羅紹甫、樞密直學士呂子溫、押進匭匣使芭里直信等賀加上尊號。 
四月癸亥,以宿直將軍唐括阿忽里為橫賜夏國使。 
九月辛巳,以殿前右衛將軍粘割斡特剌為夏生日使。 
十二月癸亥,夏殿前太尉罔榮忠、樞密直學士嚴立本等謝橫賜。
正月庚午朔,高麗使賀正旦。  三月己巳朔,權高麗國王皓遣尚書戶部侍郎金黃裕等賀萬春節。衛尉少卿蔡祥正賀加上尊號。丁丑,宿直將軍烏古論思列、尚書右司員外郎張亨為封冊王皓使。 
四月丁卯,高麗戶部尚書李著、國子祭酒崔誧賀尊號。 
十月,高麗檢校太尉金於蕃、太府少卿金瑄謝封冊。 
十三年正月乙丑朔,宋試吏部尚書馮樽、泉州觀察使龍雲等賀正旦。  三月癸巳朔,宋試禮部尚書韓元吉、利州觀察使鄭興裔等賀萬春節。 
八月,以殿前左副都點檢兼侍衛將軍副都指揮使宗室襄、國子司業兼尚書戶部郎中張汝霖為賀宋生日使。 
十一月,以大興尹璋、客省使兼東上閤門使高翊為賀宋正旦使。
正月乙丑朔,夏武功大夫臥落紹昌、宣德郎張希道等賀正旦。  三月癸巳朔,夏武功大夫芭里安仁、宣德郎焦蹈等賀萬春節。 
九月辛卯朔,以宿直將軍胡什賚為夏生日使。
正月乙丑朔,高麗國王王皓遣司宰少卿史正儒賀正旦。  三月癸巳朔,高麗太府少卿李應求賀萬春節。 
十一月甲午,以引進使大洞為高麗生日使。 
十四年正月己丑朔,宋翰林學士留正、利州觀察使張薿等賀正旦。癸巳,宋使朝辭,尚書省奏,宋來書語涉平易,遣人就館諭宋使。大興尹璋至宋,宋人就館奪其國書,璋乃赴其宴、受其私物,璋坐除名。  二月,以刑部尚書梁肅、趙王府長史蒲察訛里剌為詳問宋國使。 
三月戊子朔,宋遣戶部尚書韓彥直、保信軍承宣使劉炎等賀萬春節。梁肅等至宋,宋主接書如舊儀。 
五月,梁肅等還,宋主以謝書附奏。 
九月,以兵部尚書完顏讓、秘書少監賈少沖為賀宋生日使。己酉,宋試工部尚書張子顏、明州觀察使劉○為報聘使,仍求免起立接書,詔不許。 
十一月,以御史中丞劉仲誨、殿前左衛將軍兼修起居注紇石烈奧也等為賀宋正旦使。
正月己丑朔,夏武功大夫煞進德、宣德郎李師旦賀正旦。  三月戊子朔,夏武功大夫芭里安仁、宣德郎焦蹈等賀萬春節。 
九月乙未,以宿直將軍宗室崇肅為夏生日使。 
正月己丑朔,高麗遣尚書吏部侍郎崔均等賀正旦。  二月丙戌,高麗遣尚書刑部侍郎車仁揆進奉。 
三月戊子朔,高麗尚書戶部侍郎金鍊光等賀萬春節。 
四月乙亥,以勸農副使完顏蒲涅為橫賜高麗使。 
十一月戊申,以儀鸞局使曹士元為高麗生日使。
十五年正月,宋試戶部尚書蔡洸、江州觀察使趙益等賀正旦。  閏九月,以歸德尹完顏王祥、客省使兼東上閤門使盧璣為賀宋生日使。 
十一月,以右宣徽使宗室靖、拱衛直都指揮使高運國為賀宋正旦使。
正月,夏武功大夫李嗣卿、宣德郎白慶嗣等賀正旦。  閏九月己未,以符寶郎斜卯和尚為夏生日使。 
十二月丙午,夏遣中興尹訛羅紹甫、翰林學士王師信等謝橫賜。
七月丙申,曷懶路奏,得高麗邊報,以其西京留守趙位寵作亂,欲遣告奏,而義州路梗不通,欲由定州入曷懶路,詔許之。  九月,高麗西京留守趙位寵遣徐彥等進表,欲以慈悲嶺以西、鴨綠江以東內附,詔不許。 
閏九月辛西,高麗國王王皓以平趙位寵之亂,遣祕書少監樸紹奉表告奏。 
十一月戊辰,以宿直將軍阿典蒲魯虎為高麗生日使。 
十二月丙午,高麗遣朝散大夫禮賔少卿趙永仁謝賜生日。
十六年正月戊申朔,宋試戶部尚書謝廓然、泉州觀察使黃夷行等賀正旦。  三月丙午朔,宋試工部尚書張宗元、利州觀察使謝純孝等賀萬春節。壬子,宋翰林學士知 誥朝散大夫湯邦彥、昭信軍承宣使陳雷等奉書申請。丙辰,宋申請使朝辭,上以書荅之。 
九月,以殿前都點檢蒲察通、尚書左司郎中張亨為賀宋生日使。 
十一月,以同知宣徽院事劉珫、近侍局使烏林荅願為賀宋正旦使。
正月戊申朔,夏武功大夫嵬宰師憲、宣德郎宋弘等賀正旦。  三月丙午朔,夏武功大夫骨勒文昌、宣德郎王禹珪賀萬春節。 
九月癸丑,以宿直將軍完顏覿古速為夏生日使。
正月戊申朔,高麗尚書吏部侍郎李章賀正旦。  三月丙午朔,高麗遣尚書戶部侍郎蔡順禧賀萬春節。 
十一月,以尚書兵部郎中移剌子元為高麗生日使。 
十二月庚子,高麗遣禮賔少卿王珪謝賜生日。戶部尚書吳光陟、尚書工部侍郎尹崇誨等以不許趙位寵內附,陳謝。
十七年正月壬寅朔,宋遣試吏部尚書閻蒼舒、江州觀察使李可久等來賀正旦。  三月辛丑朔,宋遣試戶部尚書張子正、明州觀察使趙士葆等賀萬春節。 
九月,以殿前右副都點檢完顏習尼烈、提點太醫院兼儀鸞使曹士元為賀宋生日使。 
十一月,以延安尹完顏蒲剌睹、左諫議大夫兼翰林直學士鄭子聃為賀宋正旦使。
正月壬寅朔,夏武功大夫訛德昌、宣德郎楊彥和等賀正旦。  三月辛丑朔,夏武功大夫芭里慶祖、宣德郎梁宇等賀萬春節。 
九月丁酉朔,以尚書兵部郎中石抹忽土為夏生日使。
十月,夏國獻百頭帳,詔不受。 
十一月,仁孝再以表上,曰:「若不包納,則下國深誠無所展效。」詔許與正旦使同來。 
十二月甲午,夏遣東經略使蘇執禮橫進。
正月壬寅朔,高麗尚書戶部侍郎吳淑夫賀正旦。  二月己亥,高麗遣朝散大夫尚書戶部侍郎丁守弼進奉。 
三月辛丑朔,高麗遣尚書工部侍郎崔光遠賀萬春節。 
四月戊子,以滕王府長史徒單烏者為橫賜高麗使。 
十二月戊辰,以宿直將軍僕散懷忠為高麗生日使。甲午,遣禮賔少卿崔美謝橫賜。
十八年正月丙申朔,宋翰林學士錢良臣、嚴州觀察使延璽等賀正旦。  三月乙未朔,宋遣試禮部尚書趙思、宜州觀察使鄭槐等賀萬春節。 
九月,以大理卿張九思、殿前左衛將軍宗室崇肅為賀宋生日使。 
十一月,以靜難軍節度使烏延查剌、太府監王汝楫為賀宋正旦使。
正月丙申朔,夏武功大夫恧恧存忠、宣德郎武用和等賀正旦。  三月乙未朔,夏武功大夫嵬○仁顯、宣德郎趙崇道等賀萬春節。 
四月己丑,以太子左贊善兼翰林修撰阿不罕德甫為橫賜夏國使。 
九月辛未,以侍御史完顏蒲魯虎為夏生日使。 
十二月戊午,夏遣殿前太尉浪訛元智、翰林學士劉昭謝橫賜。
正月丙申朔,高麗尚書戶部侍郎孫應時賀正旦。  二月癸巳,高麗遣吏部侍郎崔孝求進奉。 
三月乙未朔,高麗尚書刑部侍郎李仁成等賀萬春節。 
十一月丙戌,以東上閤門使左光慶為賜高麗生日使。 
十二月戊午,高麗禮賔少卿奇世謝賜生日。
十九年正月庚申朔,宋遣戶部侍郎宇文價、江州觀察使趙鼐等賀正旦。  三月己未朔,宋龍圖閣學士錢沖之、潭州觀察使劉咨等賀萬春節。 
九月,以左宣徽使蒲察鼎壽、尚書刑部郎中高德裕為賀宋生日使。 
十一月,以御史中丞移剌慥、東上閤門使左光慶為賀宋正旦使。
正月庚申朔,夏武功大夫張兼善、宣德郎張希聖等賀正旦。  三月己未朔,夏遣武功大夫來子敬、宣德郎梁介等賀萬春節。 
九月戊午,以太子左衛率府率裴滿胡剌為夏生日使。 
正月庚申朔,高麗刑部侍郎金節賀正旦。  二月丁巳,高麗尚書吏部侍郎柳得仁進奉。 
三月己未朔,高麗尚書戶部侍郎盧卓儒賀萬春節。 
十一月戊辰,以西上閤門使盧拱為賜高麗生日使。 
十二月壬子,高麗遣朝散大夫禮賔少卿柳得義謝賜生日。
二十年正月甲寅朔,宋試禮部尚書陳峴、宜州觀察使孔異賀正旦。  三月癸丑朔,宋試工部尚書傅淇、婺州觀察使王公弼等賀萬春節。 
九月,以太府監李佾、尚書左司郎中完顏烏裡也為賀宋生日使。 
十一月,以真定尹駙馬都尉徒單守素、左諫議大夫楊伯仁為賀宋正旦使。
正月甲寅朔,夏武功大夫安德信、宣德郎吳日休賀正旦。  三月癸丑朔,夏武功大夫罔進忠、宣德郎王禹玉賀萬春節。 
九月壬戌,以少府少監宗室賽補為夏生日使。
十二月癸卯,詔有司,夏使入界,如遇當月小盡,限二十五日至都,二十七朝見。丙午,夏遣奏告使御史中丞罔永德、樞密直學士劉昭等入見。
正月甲寅朔,高麗尚書戶部侍郎尹東輔賀正旦。  二月辛亥,高麗尚書吏部侍郎金鉉公進奉。 
三月癸丑朔,高麗尚書戶部侍郎孫碩賀萬春節。 
四月己亥,以西上閤門使郭喜國為橫賜高麗使。 
十一月乙亥,以太常少卿任倜為高麗生日使。
十二月丙午,高麗禮賔少卿沈晉升謝生日,禮賔少卿王度等謝橫賜。
二十一年正月戊申朔,宋龍圖閣學士葉宏、福州觀察使張詔賀正旦。  三月丁未朔,宋試戶部尚書蓋經、閬州觀察使裴良能等賀萬春節。 
八月,以殿前右副都點檢宗室胡什賚、尚書左司郎中鄧儼為賀宋生日使 。
正月戊申朔,夏遣武功大夫謀寧好德、宣德郎郝處俊賀正旦。  三月丁未朔,夏武功大夫蘇志純、宣德郎康忠義等賀萬春節。 
四月戊辰,以滕王府長史把德固為橫賜夏使。 
八月乙丑,以尚書吏部郎中奚胡失海為夏生日使。
正月戊申朔,高麗尚書禮部侍郎賀正旦。 二月甲辰,高麗尚書吏部侍郎李德基進奉。 
三月丁未朔,高麗尚書戶部侍郎申寶至賀萬春節。
二十二年三月辛未朔,宋使賀萬春節。  九月,以殿前左衛將軍宗室禪赤、翰林直學士呂忠翰為賀宋生日使。 
十一月,以昭毅大將軍吏部尚書孛朮魯阿魯罕、中大夫都水監宋中為賀宋正旦使。
三月辛未朔,夏使賀萬春節。  九月乙酉,以尚輦局使僕散曷速罕為夏生日使。
三月辛未朔,高麗使賀萬春節。  十一月甲申,以宿直將軍僕散忠佐為高麗生日使。
二十三年正月丁卯朔,宋試吏部尚書王藺、明州觀察使劉○賀正旦。  三月丙寅朔,宋試工部尚書賈選、武奉軍承宣使鄭興裔等賀萬春節。 
九月,以同簽大宗正事宗室方、同知宣徽院事劉瑋為賀宋生日使。 
閏十一月,以西京留守宗室婆盧火、尚食局使李潓為賀宋正旦使。
正月丁卯朔,夏武功大夫劉進忠、宣德郎李國安等賀正旦。  三月丙寅朔,夏武功大夫吳德昌、宣德郎劉思忠等賀萬春節。 
九月己巳,以宿直將軍完顏斜里虎為夏生日使。
正月丁卯朔,高麗尚書禮部侍郎崔永濡賀正旦。  二月甲子,高麗戶部侍郎文章煒進奉。 
三月丙寅朔,高麗戶部侍郎盧孝敦賀萬春節。 
四月癸丑,以大理正紇石烈述列速為橫賜高麗使。 
十二月丁亥,高麗使崔孝著朝辭,以詔荅王皓。是歲,皓母任氏薨。
二十四年正月辛卯朔,宋顯謨閣學士余端禮、宜州觀察使王德顯等賀正旦。  三月庚寅朔,宋試吏部尚書陳居仁、隨州觀察使賀錫來賀萬春節。 
八月,以太府監張大節、尚書左司郎中完顏婆盧火為賀宋生日使。 
十一月甲午,詔上京地遠天寒,行人跋涉艱苦,來歲宋國正旦、生日並不須遣使。
正月辛卯朔,夏武功大夫劉執中、宣德郎李昌輔賀正旦。  二月丙戌,以器物局使宗室為橫賜夏國使。 
三月庚寅朔,夏武功大夫晁直信、宣德郎王庭彥等賀萬春節。 
五月丙申,尚書省奏,夏國王以車駕幸上京,願遣使入賀。上曰:「往復萬里,暑雨泥濘 不須遣使。」令諭止之。 
八月癸亥,以侍御史遙里特末哥為夏生日使。 
十月丙辰朔,詔上京地遠天寒,行人跋涉艱苦,來歲賀正旦、生日、謝橫賜使,權止一年。
二月甲戌,高麗王王皓以母憂未卒哭,請免今年萬春節及進貢。詔以王皓未 經起復,不當陳賀,其進貢方物宜令隨明年賀正旦使同來。丙戌,以高麗王皓母喪,遣東上閤門使完顏進兒、翰林修撰郝俁為勑祭使,西上閤門使大仲尹為慰問使,虞王府長史永明為起復使。  十月丙辰朔,詔上京地遠天寒,行人跋涉艱苦,來歲高麗賀正旦、生辰、進奉使,權止一年。其謝勑祭、慰問、起復三番人使,令以後隨朝賀人使同來。
二十五年十一月,以臨潢尹僕散守中、御史中丞馬惠迪為賀宋正旦使。  十二月,宋遣試禮部尚書王信、明州觀察使吳瓌賀正旦。
十一月丙申,夏國以車駕還京,賀尊安使御史大夫李崇懿、中興尹米崇吉、押進匭匣使李嗣卿等朝見。十一月壬寅,以尚書禮部員外郎移剌履為高麗生日使。  十二月戊寅,高麗戶部尚書梁翼京、府少監卿崔素謝勑祭,司宰少卿康勇儒謝慰問,禮賔少卿崔仁謝起復。 
二十六年正月庚辰朔,宋使賀正旦。  三月己卯朔,宋試戶部尚書章森、容州觀察使吳曦等賀萬春節。 
八月,以益都尹宗浩、左諫議大夫黃久約為賀宋生日使。 
十一月,以刑部尚書移剌子元、尚書左司郎中馬琪為賀宋正旦使。
正月庚辰朔,夏武功大夫麻骨進德、宣德郎劉光國等賀正旦。  三月己卯朔,夏武功大夫麻骨德懋、宣德郎王慶崇等賀萬春節。 
八月己丑,以宿直將軍李達可為夏生日使。
正月庚辰朔,尚書工部侍郎崔仁請賀正旦,以宣孝太子未大燒飯,詔權停三日曲宴禮,三國人使各賜在館宴。  二月丁丑,高麗戶部侍郎門義赫進奉。 
三月己卯朔,高麗禮部侍郎柳公權賀萬春節。 
四月壬戌,以客省使李磐為橫賜高麗使。 
十二月庚子,高麗禮部侍郎任濡謝橫賜,禮賔少卿盧元謝生日。
二十七年正月癸卯朔,宋遣試刑部尚書李巘、漳州觀察使趙多才賀正旦。  三月癸卯朔,宋遣試兵部尚書張淑春、鄂州觀察使謝卓然等賀萬春節。 
九月,以河中尹田彥臯、近侍局使宗室鶻殺虎為賀宋生日使。 
十月乙亥,宋前主殂。 
十一月,以殿前左副都點檢崇安、翰林侍講學士兼御史中丞李晏為賀宋正旦使。 
十二月壬午,宋敷文閣學士韋璞、鄂州觀察使姜特立來告哀。 
正月癸卯朔,夏武功大夫○德昭、宣德郎索遵德賀正旦。  三月癸卯朔,夏武功大夫遇忠輔、宣德郎呂昌齡等賀萬春節。 
九月己酉,以武器署令斜卯阿土為夏生日使。 
十二月,夏殿前太尉訛羅紹先、樞密直學士嚴立本謝橫賜。
正月癸卯朔,高麗司宰少卿崔匡輔賀正旦。  二月辛丑,高麗禮賔少卿車若松進奉。 
三月癸卯朔,高麗戶部侍郎李公鈞賀萬春節。 
十二月庚午,以翰林待制趙可為高麗生日使。 
甲午,高麗禮賔少卿崔存謝賜生日。 
二十八年正月丁酉朔,宋試工部尚書萬鍾、宜州觀察使趙不違賀正旦。是月,以左宣徽使駙馬都尉蒲察克忠、戶部尚書劉瑋為宋弔祭使。  二月,宋試戶部尚書顏師魯、福州觀察使高震來進其前主遺留禮物。 
三月丁酉朔,宋試戶部尚書胡晉臣、鄂州觀察使鄭康孫賀萬春節。 
五月甲辰,宋試禮部尚書京鏜、容州觀察使劉端仁來報謝。 
九月丙申,以安武軍節度使王克溫、近侍局使鶻殺虎為賀宋生日使。 
十一月,以河中尹田彥臯、吏部侍郎移剌仲方為賀宋正旦使。
正月丁酉朔,夏武功大夫麻奴紹文、宣德郎安惟敬賀正旦。  三月丁酉朔,夏武功大夫渾進忠、宣德郎鄧昌祖等來賀萬春節。 
九月甲午朔,以鷹坊使崇夔為夏國生日使。
正月丁酉朔,高麗司宰少卿崔迪元賀正旦。  二月乙未,高麗禮賔少卿吉仁進奉。 
三月丁酉朔,高麗戶部侍郎李禧賀萬春節。 
十二月丙寅,以大理正移剌彥拱為高麗生日使。庚寅,高麗戶部侍郎周匡美謝賜生日。
二十九年  正月壬辰朔,宋顯謨閣學士鄭僑、廣州觀察使張時修等賀正旦。上大漸,宋正旦使遣還。甲辰,遣大理卿王元德等報哀於宋。   二月,宋主內禪,子惇嗣立。 
四月辛未,宋葛廷瑞、趙不慢來弔祭。  
五月壬寅,宋遣羅點、譙熈載來報嗣位。戊午,遣東北路招討使溫迪罕速可等使宋賀即位。閏月庚辰,宋遣沈揆、韓侂冑來賀登位。  
六月乙卯,勑有司移報宋天壽節。  
七月辛巳,遣刑部尚書完顏守貞等為賀宋生辰使。  
八月丙辰,宋遣禮部尚書謝深甫、觀察使趙昂賀天壽節。  
十一月辛酉,遣右宣徽使裴滿餘慶等為賀宋正旦使。  
正月壬辰朔,夏武功大夫紐尚德昌、宣德郎字得賢賀正旦。上大漸,夏使遣還。   三月,夏殿前太尉李元貞、翰林學士餘良來陳慰。 
四月,進奉使御史中丞鄒顯忠、樞密直學士李國安入奠。  
五月,夏知興中府事迺令思敬、祕書少監梁介賀登位,知中興府事田周臣押進使。  
八月丙辰,夏嵬○彥、劉文慶賀天壽節。 
正月壬辰朔,高麗禮賔少卿李尚儒賀正旦。上大漸,高麗使遣還。  六月乙卯,高麗檢校尚書右僕射戶部尚書李英搢、檢校工部尚書戶部侍郎黃清來奏會葬、並祭奠。  
七月辛未,高麗檢校太尉鄭存實、殿中監任沖來賀登位。  
八月,高麗遣戶部尚書崔膺庸賀天壽節。  
十二月,高麗禮部侍郎閔湜謝生日,戶部侍郎孫衍謝橫賜。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樓主| 休竹客 發表於 2012-6-18 11:02 | 顯示全部樓層
<div class="feature"> 金史  卷六十二‧表第四  交聘表下
 [/td] 宋 夏 高麗 [/tr]
章宗明昌元年正月丙辰朔,宋試戶部尚書郭德麟、宜州觀察使蔡錫賀正旦。  七月己巳,遣禮部尚書王翛等為賀宋生辰使。 
八月己酉,宋顯謨閣學士丘○、福州觀察使蔡必勝賀天壽節。 
十一月乙卯,遣簽書樞密院事把德固等為賀宋正旦使。
正月丙辰朔,夏武節大夫唐彥超、宣德郎揚彥直賀正旦。  八月己酉,夏武節大夫拽稅守節、宣德郎張仲文賀天壽節,知中興府罔進忠謝橫賜。
八月己酉,高麗戶部侍郎陳克修,及進奉使戶部鄭世鬈賀天壽節。  十二月丁未,高麗戶部侍郎盧湜謝生日。
二年正月庚戌朔,宋試吏部尚書蘇山、潭州觀察使劉詢賀正旦。丙寅,遣左副都點檢完顏○等使宋告哀。  三月丁丑,宋遣試禮部尚書宋之端、嚴州觀察使宋嗣祖為皇太后弔祭使,太常少卿 王叔簡讀祭文 
七月己巳,遣同簽大睦親府事完顏兗等為賀宋生辰使。 
八月乙巳,宋試戶部尚書趙廱、婺州觀察使田臯賀天壽節。 
十一月丁巳,遣豳王傅完顏宗璧等為賀宋正旦使。
正月庚戌朔,夏武節大夫王全忠、宣德郎張思義賀正旦。許使貿易三日。  三月丁巳,夏左金吾衛正將軍李元膺、御史中丞高俊英為陳慰使。 
丁卯,夏進奉使知中興府李嗣卿、樞密直學士永昌奉奠皇太后。 
八月乙巳,夏武節大夫孰嵬英、宣德郎焦元昌賀天壽節。
正月庚戌朔,高麗禮賔少卿鄭克溫賀正旦。  三月乙亥,高麗檢校尚書右僕射工部尚書韓正修、吏部侍郎崔敦禮。奉慰,檢校 書文得品、禮部侍郎李世長祭奠。 
八月乙巳,高麗戶部侍郎柳光壽來賀天壽節,戶部侍郎宋弘迪進奉。 
十二月癸卯,高麗戶部侍郎李至純謝賜生日。
三年正月乙巳朔,宋煥章閣學士黃申、明州觀察使張宗益賀正旦。  七月辛卯,遣殿前都點檢僕散端等為賀宋生辰使。 
八月,宋工部尚書錢之望、廣州觀察使楊大節賀天壽節。 
十一月戊寅,遣右副都點檢溫敦忠等為賀宋正旦使。
正月乙巳朔,夏武節大夫趙好、宣德郎史從禮賀正旦。 八月丁卯,夏武節大夫罔敦信、宣德郎韓伯容賀天壽節。
正月乙巳朔,高麗禮賔少卿洪孝忠賀正旦。  八月丁卯,高麗衛尉少卿朴初賀天壽節,祕書少監師威謝橫賜,禮賔少卿石城柱進奉。 
十二月丁卯,高麗遣戶部侍郎丁光敘謝賜生日。 
四年正月己巳朔,宋顯謨閣學士鄭汝諧、均州觀察使譙令雍賀正旦。  七月己丑,遣御史中丞董師中等為賀宋生辰使。 
八月辛酉,宋吏部尚書許及之、明州觀察使蔣介賀天壽節。 
十一月戊寅,遣翰林直學士完顏匡更名弼,為賀宋正旦使。
正月己巳朔,夏武節大夫吳遂良、宣德郎高崇德賀正旦。  八月辛酉,夏武節大夫龐靜師德、宣德郎張崇師賀天壽節,御史中丞迺令思聦謝橫賜。 
九月,仁孝薨,子純佑立。 
十一月壬申,夏御史大夫李元吉、翰林學士李國安來訃告。 
十二月甲午朔,夏殿前太尉咩銘友直、副使樞密直學士李昌輔奉遺進禮物。
正月己巳朔,高麗司宰少卿揚淑節賀正旦。  八月辛酉,高麗禮賔少卿蘇良美賀天壽節,吏部侍郎門侯軾進奉。 
十二月庚申,高麗戶部侍郎陳光卿等謝賜生日。 
五年正月癸亥朔,宋翰林學士倪思、知閤門使王知新賀正旦。  六月戊戌,宋前主慎殂。 
七月甲子,宋主禪位於子擴。 
八月乙卯,宋試工部尚書梁緫、明州觀察使戴勳賀天壽節。 
九月壬申,宋顯謨閣學士薛叔似、廣州觀察使謝淵來告哀。戊寅,以知大興府事尼厖古鑑為宋弔祭使。 
十月庚寅,宋戶部尚書林湜、泉州觀察使游恭獻遺留物。 
閏十月戊午朔,宋翰林學士鄭湜、廣州觀察使范仲任報即位。甲戌,以河東南北路提刑使王啟、廣威將軍殿前左副都點檢石抹仲溫為賀宋即位國信使。 
十一月庚子,以廣威將軍右宣徽使移剌敏、山東東路轉運使高世忠為賀宋正旦使 。
正月癸亥朔,夏武節大夫恧恧世忠、宣德郎劉思問等賀正旦。辛巳,命中憲大夫國子祭酒劉璣、尚書右司郎中烏古論慶裔等充夏國王李純佑封冊起復使。  四月壬寅,夏御史中丞浪訛文廣、副使樞密直學士劉俊才、押進知中興府野遇克忠來報謝 。 
八月乙卯,夏武節大夫野遇思文、宣德郎張公輔賀天壽節。
正月癸亥朔,高麗衛尉少卿李居正賀正旦。  八月己丑朔,高麗禮賔少卿權信賀天壽節,太府少監柳澤進奉。 
十二月丁巳朔,高麗戶部侍郎劉邦氐謝賜生日。 
六年正月丁亥朔,宋試禮部尚書曾三復賀正旦。  二月癸未,宋煥章閣學士林季友、明州觀察使郭正己報謝。 
八月辛未,遣吏部尚書吳鼎樞等為賀宋生辰使。己卯,宋試吏部尚書汪義端、福州觀察使韓侂冑賀天壽節。 
十一月丙申,遣刑部尚書紇石烈貞等為賀宋正旦使。
正月丁亥朔,夏武節大夫王彥才、宣德郎高大節賀正旦。  三月丙申,夏御史大夫李彥崇、知中興府事郝庭俊謝賜生日。 
八月己卯,夏武節大夫宋克忠、宣德郎吳子正賀天壽節。
正月丁亥朔,高麗戶部侍郎白存儒賀正旦。  八月己卯,高麗禮部侍郎徐諧賀天壽節,衛尉少卿周元迪謝橫賜。 
十二月丁丑,高麗尚書戶部侍郎孫弘謝賜生日。 
承安元年正月辛巳朔,宋遣翰林學士黃艾、均州觀察使柳正一賀正旦。  八月甲戌,宋試工部尚書吳宗旦、湖州觀察使張卓賀天壽節。 
九月癸未,遣吏部尚書張嗣等為賀宋生辰使。 
十一月甲午,遣陝西路統軍使完顏崇道等為賀宋正旦使。
正月辛巳朔,夏武節大夫員元亨、宣德郎元叔等賀正旦。  八月甲戌,夏武節大夫同崇義、宣德郎呂昌邦賀天壽節。
正月辛巳朔,高麗禮賔少卿宋韙賀正旦。  八月甲戌,高麗尚書禮部侍郎趙沖賀天壽節,太府監卿劉應舉進奉。 
十二月丙午朔,高麗戶部侍郎金光當謝賜生日。 
二年正月乙亥朔,宋煥章閣學士張貴謨、嚴州觀察使郭倪賀正旦。辛丑,宋試禮部尚書趙介、利州觀察使朱龜年以母喪告哀。  八月戊戌,宋試工部尚書衛涇、泉州觀察使陳奕賀天壽節。 
九月丁未,遣知歸德府事完顏愈等為賀宋生辰使。
正月乙亥朔,夏武節大夫嵬○世安、宣德郎李師廣賀正旦。  八月戊戌,夏武節大夫囉○守忠、宣德郎王彥國賀天壽節。知中興府事李德沖、樞密直學士劉思問等奏告榷場。 
十二月丁酉,夏殿前太尉李嗣卿、知中興府事高德崇謝復榷場。
正月乙亥朔,高麗禮賔少卿牙應卿賀正旦。  八月戊戌,高麗禮部侍郎趙謙賀天壽節,戶部侍郎梁元進奉。
三年正月己亥朔,宋煥章閣學士曾炎、鄂州觀察使鄭挺賀正旦。乙丑,宋試禮部尚書趙介、利州觀察使朱龜年以宋祖母喪告哀。  八月癸未,宋試刑部尚書湯碩、福州觀察使李汝翼等報謝。 
九月丙申,宋顯謨閣學士楊王休、利州觀察使李安禮賀天壽節。遣中都路都轉運使孫鐸等為賀宋生辰使。 
十一月丁未,遣太常卿楊庭筠等為賀宋正旦使。
正月己亥朔,夏武功大夫隗敏修、宣德郎鍾伯達賀正旦。  八月甲午,夏武節大夫折○俊乂、宣德郎羅世昌賀天壽節。
三月丙寅,王皓以國讓其弟,禮賔少卿趙通來奏告,求封冊。遣使宣問 。  是歲,皓薨,○嗣立,遣禮賔少卿白汝舟來奏告。
四年正月癸巳朔,宋工部尚書馬覺、廣州觀察使鄭藎賀正旦。  八月己丑,宋試工部尚書李大性、泉州觀察使金湯楫賀天壽節。 
九月己未,遣知東平府事朴散琦等為賀宋生辰使。 
十一月甲寅,遣知濟南府事范楫等為賀宋正旦使。
正月癸巳朔,夏武節大夫李慶源、宣德郎鄧昌祖賀正旦。  八月己丑,夏武節大夫紐尚德昌、宣德郎李公達賀天壽節。殿前太尉迺令思聦、樞密直學士楊德先謝橫賜。
正月丁酉,高麗告哀。 三月,遣使冊高麗王王○。 
八月己丑,高麗王遣戶部侍郎劉元順賀天壽節,戶部侍郎鄭邦輔進奉。 
十二月乙酉,高麗知樞密院金陟侯、太府卿王儀謝封冊。
五年正月戊子朔,宋煥章閣學士朱致知、福州觀察使李師摯賀正旦。  八月壬子,宋戶部尚書趙善義、鄂州觀察使厲仲詳賀天壽節。是月,宋前主惇殂。 
十月庚子,宋試刑部尚書吳旰、利州觀察使林可大來告母喪。 
十一月己巳,宋煥章閣學士李寅仲、福州觀察使張良顯來告前主喪。 
乙卯,遣工部尚書烏古論誼等為宋弔祭使。
辛未,遣殿前右副點檢紇石烈忠定等為賀宋正旦使。
十二月癸未,遣河南路統軍使完顏充等為宋弔祭使。
正月戊子朔,夏武節大夫連都敦信、宣德郎丁師周賀正旦,附奏為母疾求醫。詔遣太醫時德元、王利貞往診治,仍以御劑藥賜焉。  八月壬子,夏武節大夫連都敦信、宣德郎丁師周賀天壽節,南院宣徽使劉忠亮、知中興府高永昌來謝恩。
正月戊子朔,高麗禮賔少卿白元軾來賀正旦。  八月壬子,高麗戶部侍郎池資深賀天壽節,戶部侍郎申周錫等進奉。
泰和元年正月壬子朔,宋寶謨閣學士林桷、利州觀察使王康成賀正旦。壬戌,宋試工部尚書丁常任、嚴州觀察使郭倓進遺留物。  三月乙亥,宋試刑部尚書虞儔、泉州觀察使張仲舒等來報謝。 
八月丙申,宋試戶部尚書俞烈、福州觀察使李言等報謝。丙申,宋遣試吏部尚書陳宗召、廣州觀察使竇夔賀天壽節。 
九月戊申,遣右宣徽使徒單懷忠等為賀宋生辰使。 
十一月庚申,遣殿前右衛將軍紇石烈七斤等為賀宋正旦使。
正月壬子朔,夏武節大夫臥德忠、宣德郎劉筠國賀正旦。  三月乙丑,夏左金吾衛上將軍野遇思文、知中興府田文徽等來謝恩。 
八月戊寅朔,夏武節大夫柔思義、宣德郎焦思元等賀天壽節。
正月壬子朔,高麗禮賔少卿李惟卿賀正旦。  八月,高麗戶部侍郎鄭公順賀天壽節,禮賔少卿趙淑進奉,衛尉卿秦彥匡謝賜生日。 
十二月乙巳,高麗禮賔少卿崔南敷進奉。 
二年正月丁未朔,宋煥章閣學士李景和、福州觀察使陳有功賀正旦。  八月庚子,宋試工部尚書趙不艱、鄂州觀察使黃卓然賀天壽節。 
九月丙辰,以完顏瑭、張行簡為賀宋生日使。 
十二月癸酉,遣武安軍節度使徒單公弼等為賀宋正旦使。 
正月丁未朔,夏武節大夫白克忠、宣德郎蘇夤孫賀正旦。  八月庚子,夏武節大夫天籍辣忠毅、宣德郎王安道賀天壽節,殿前太尉李建德、知中興府事楊紹直等謝橫賜。
正月丁未朔,高麗司宰少卿門孝軾賀正旦。  八月庚子,高麗戶部侍郎史洪祐賀天壽節,禮賔少卿韓氐謝賜生日。 
閏十二月己巳,高麗禮賔少卿宋弘烈進奉。 
三年正月辛未朔,宋試吏部尚書魯○、利州觀察使王處久賀正旦。  八月甲子,宋試禮部尚書劉甲、泉州觀察使郭倬賀天壽節。 
九月壬申,遣刑部尚書承暉等為賀宋生辰使。 
十一月辛未,遣簽樞密院事獨吉思忠等為賀宋正旦使。
正月辛未朔,夏武節大夫崔元佐、宣德郎劉彥輔賀正旦。  八月甲子,夏武節大夫○德元、宣德郎高大亨賀天壽節。
正月辛未朔。高麗戶部侍郎郭公儀賀天壽節,禮賔少卿師公直謝賜生日。  十二月癸亥,高麗禮賔少卿林德元進奉。 
是歲,王○薨,子韺嗣位。
四年正月乙丑朔,宋試吏部尚書張孝曾、容州觀察使林伯成賀正旦。丁丑,張孝曾迴至慶都縣卒,賻贈絹、布各二百二十疋,差防禦使女奚烈元充勑祭使,館伴使張雲護送以還。 八月癸丑,宋試禮部尚書張嗣古、廣州觀察使陳渙賀天壽節。乙卯,遣知真定府事完顏昌等為賀宋生辰使。 
十一月丁卯,遣殿前右副都點檢烏林荅毅等為賀宋正旦使。癸未,寶雞、郿縣諸社屢被宋抄掠。
正月乙丑朔,夏武節大夫梅訛宇文、宣德郎韓師正賀正旦。  八月癸丑,夏武節大夫李德廣、宣德郎韓承慶賀天壽節。
正月乙丑朔,高麗司宰少卿李延壽賀正旦。  三月庚寅,禮部侍郎王永齡來告哀。 
八月癸丑,高麗國王韺遣戶部侍郎曹光壽賀天壽節,戶部侍郎李儆謝賜生日。 
十二月丁巳,高麗禮賔少卿姜植材進奉,司宰少卿車富民謝橫賜,戶部尚書金慶夫、禮部侍郎崔克遇謝勑祭,衛尉少卿門存謝慰問,禮賔少卿黃孝卿謝起復。
五年正月己未朔,宋試吏部尚書鄧友龍、利州觀察使皇甫斌賀正旦。庚申,宋兵入遂平縣,縱掠,出獄囚,火官舍,害令尉而去。  二月己酉,宋兵掠泌陽,剽巡檢家貲,害其家人。 
三月戊午朔,宋兵焚平氏鎮,剽民財。庚午,宋兵掠鄧州白亭巡檢家貲,持其印去。辛巳,宋兵犯鞏州來遠鎮。丁亥,唐州獲宋諜,言韓侂冑屯兵鄂州,將謀北侵。
四月,命樞密院移文宋人,依誓約,撤新兵,毋縱入境。 
五月甲子,平章政事朴散揆宣撫河南,籍諸道兵備宋。宣撫司移文宋三省樞密,問用兵之故,宋以鐫諭邊臣為辭。乃罷宣撫司,朴散揆還京師。甲申,宋楚州安撫使戚拱遣其將高顯以兵五百人破漣水縣。 
閏八月辛巳,宋試吏部尚書李璧、廣州觀察使林仲虎賀天壽節。 
九月甲申,遣河南路統軍使紇石烈子仁等為賀宋生辰使。 
十一月乙酉,宋兵入內鄉。己丑,遣太常卿趙之傑等為賀宋正旦使。 
十二月,宋吳曦擁衆興元,欲窺關、隴。皇甫斌擾淮北。
正月己未朔,夏武功大夫遇惟德、宣德郎高大倫賀正旦。  閏八月辛巳,夏武節大夫趙公良、宣德郎米元懿賀天壽節,殿前太尉迺來思聦、知中興府通判劉俊德來謝橫賜。
正月己未朔,高麗司宰少卿林仁碩賀正旦。  閏八月辛巳,高麗司宰少卿崔義賀天壽節。 
十二月辛巳,高麗衛尉卿吳應天進奉。
六年正月癸未朔,宋試刑部尚書陳景俊、知閤門事吳琯賀正旦。  四月丙寅,詔平章政事僕散揆行省於汴,督諸道兵伐宋。 
十月庚戌,僕散揆出潁、壽。 
十一月丁亥,克安豐軍,壬辰,次廬江。宋主密諭丘○,使歸罪韓侂冑,將乞盟。○旣送韓元靚歸,遣忠訓郎林拱持書乞和於朴散揆。癸卯,丘○復遣武翼郎宋顯等以書幣乞和於揆。 
十二月癸丑,宋吳曦納款於都大提舉完顏綱,賜詔褒諭。宋簽書樞密院事丘○復遣陳璧奉書詣揆乞和,揆以其辭尚倨,不見。乙丑,朴散揆班師,封吳曦為蜀國王。吳曦遣郭澄、任辛奉表及蜀地圖志、吳氏譜牒來上。
正月癸未朔,夏武節大夫紐尚德、宣德郎鄭勗賀正旦。  乙丑,夏李安全廢其主純佑自立,令純佑母羅氏為表,遣御史大夫罔佐執中等來奏求封冊。 
七月戊戌,詔宣問羅氏所以廢立之故,安全復以羅氏表來。 
九月辛丑,以朝議大夫尚書左司郎中溫迪罕思敬、朝請大夫太常少卿黃震為夏國王李安全封冊使。 
十二月乙丑,夏御史大夫謀寧光祖、翰林學士張公甫謝封冊,押進使知中興府梁德樞等入見。
正月癸未朔,高麗禮賔少卿崔甫淳賀正旦。  八月丙子,高麗遣衛尉少卿李迪儒賀天壽節,衛尉卿金升謝賜生日,禮賔卿李佾謝起復,知樞密事韓奇、太府卿李承白等來謝封冊。 
十二月乙亥,高麗衛尉少卿慶裕升進奉。
七年正月庚寅,僕散揆還至下蔡,有疾。丙申,以左丞相宗浩代揆行省於汴。  二月,宋安丙殺吳曦。宋方信孺詣行省,以書乞和。 
五月丙申,宋張巖復遣方信孺詣都元帥府,請增歲幣。 
九月,宗浩薨,以平章政事完顏匡行省於汴。 
十一月丙子,宋韓侂冑遣王柟以書詣元帥府。 
壬辰,宋錢象祖、李璧移書行省議和。
正月丁丑朔,夏武節大夫隈敏修、宣德郎鄧昌福賀正旦。  八月甲辰朔,夏武節大夫囉○思忠、宣德郎安禮賀天壽節。
正月丁丑朔,高麗戶部侍郎師應瞻賀正旦。  四月壬子,以昭勇大將軍宮籍副監楊序為橫賜高麗使。 
八月壬申,高麗遣衛尉少卿徐珖賀天壽節,衛尉少卿金義元謝賜生日。 
十二月壬寅朔,高麗遣戶部侍郎鄭光習進奉。 
八年二月乙巳,宋錢象祖復遣王柟以書上行省。  閏四月乙未,宋函韓侂冑、蘇師旦首,贖淮南故地,元帥府露布以聞。宋請改叔 姪為伯姪,增歲幣至三十萬。 
六月癸酉,宋試禮部尚書許奕、福州觀察使吳衡奉誓書通謝。 
七月戊申,荅宋誓書,以左副點檢完顏侃為宋諭成使。 
八月己丑,遣戶部尚書高汝礪等為賀宋生辰使。 
十月己卯,宋戶部尚書鄒應龍、泉州觀察使李謙賀天壽節。
正月辛未朔,夏武節大夫渾光中、宣德郎梁德懿賀正旦。  三月甲申,夏樞密使李元吉、觀文殿大學士羅世昌等奏告。 
五月辛亥,夏殿前太尉習勒遵義、樞密都承旨蘇寅孫謝賜生日。 
十月己卯,夏武節大夫李世昌、宣德郎米元傑賀天壽節,御史大夫權鼎雄、樞密直學士李文政謝橫賜,參知政事浪訛德光、光祿大夫田文徽等來奏告。
正月辛未朔,高麗戶部侍郎林柱材賀正旦。  十月己卯,高麗禮部侍郎林永祖賀天壽節,禮賔卿池利中謝賜生日。
衛紹王大安元年八月,宋使賀萬秋節。  五月,高麗來賀即位。
二年八月,宋使賀萬秋節。    
三年正月乙酉朔,宋使賀正旦。正月乙酉朔,夏使賀正旦。正月乙酉朔,高麗使賀正旦。
崇慶元年正月,宋使賀正旦。正月,夏使賀正旦。  三月,遣使冊李遵頊為夏國王。 
十二月,夏國王李遵頊謝封冊。
  
至寧元年      
宣宗貞祐元年閏九月辛未,奉國上將軍武衛軍都指揮使烏林荅與、尚書戶部侍郎高霖為報諭宋使。  十一月,宋賀正旦使入境有期,以大兵在近,姑停之,令有司移報。
十二月癸亥,夏人陷鞏州,涇州節度使夾谷守中死之。  
二年正月丁丑,宋刑部尚書真德秀等賀即位,駐境上,以中都被圍,諭罷之 。十一月乙卯,蘭州譯人程陳僧叛入於夏。自是,連歲與夏交兵矣。  
三年正月辛酉朔,宋顯謨閣學士聶子述、廣州觀察使周師銳賀正旦。  三月壬申,宋寶謨閣學士丁○、利州觀察使侯忠信賀長春節。是月丙子,宋使朝辭,因言宋主請減歲幣如大定例。上以本自稱賀,不宜別有祈請,諭遣之。 
九月己巳,以左諫議大夫把胡魯、尚書工部侍郎徒單歐裡白為賀宋生日使。 
十一月庚辰,以拱衛直都指揮使蒲察五斤、尚書禮部侍郎楊雲翼為賀宋正旦使。
    
四年正月乙卯朔,宋試工部尚書施累、廣州觀察使陳萬春賀正旦。 三月甲子,宋遣華文館學士留筠、宜州觀察使右武衛上將軍師亮賀長春節。 
九月乙未,以榮祿大夫中衛尉完顏奴婢、太子少詹事納坦謀嘉為賀宋生日使。 
十一月甲辰,以尚書工部侍郎內族和尚、尚書右司郎中僕散毅夫為賀宋正旦使。
    
興定元年正月己卯朔,宋煥章閣學士陳伯震、福州觀察使霍儀賀正旦。  三月己丑,宋試工部尚書錢撫、潭州觀察使馮柄賀長春節。 
四月丁未朔,以宋歲幣不至,命烏古論慶壽經略南邊。
    
二年十二月甲寅,朝議乘勝與宋議和,以開封治中呂子羽、南京路轉運副使馮璧為詳問宋國使,行至淮中流,宋人拒止之,自此和好遂絕。  四月癸丑,以詔付遼東行省夾谷必蘭,出諭高麗貸糧、開市二事,遣典客署書表劉丙從行。
三年    正月戊辰朔,遼東行省報,高麗有奉表朝貢之意,詔行省受其表章以聞,朝貢之禮俟他日徐議。
四年      
五年      
元光元年      
二年      
哀宗正大元年三月,以邊帥意,遣忠孝軍三百,送省令史李唐英往滁州通好。宋人宴犒旬日,以奏稟為辭,和事竟不成。  六月,遣樞密判官移剌蒲阿,以文榜遍諭宋界軍民更不南伐,自是宋人亦斂兵。
十一月,夏遣使議和。  
二年  九月,夏國和議定,夏稱弟,各用本國年號,遣光祿大夫吏部尚書李仲諤、南院宣徽使羅世昌、中書省左司郎李紹膺來聘。  十月,遣聶天驥、張天綱使夏講和事。 
十二月,夏使朝辭,國書報聘稱「兄大金皇帝致書於弟大夏皇帝闕下」,遣禮部尚書奧敦良弼、大理卿裴滿欽甫、侍御史烏古孫弘毅充報成使。
  
三年  正月丁巳朔,夏遣精鼎匭匣使武紹德、副儀增、御史中丞咩元禮賀正旦。  十月,夏使報哀。 
十一月甲戌,遣人使夏賀正旦。丙子,夏以兵事方殷,來報各停使。是月,遣中奉大夫完顏履信、昭毅大將軍太府監徒單居正為弔祭夏國使。
  
四年  夏遣精方匭匣使王立之來,未復命,國亡。  
五年      
六年      
七年揚州制置趙善湘遣黃謨詣京東帥府約和,朝廷以寧陵令王渥往議,凡再往,約竟不成。    
八年        
天興元年      
二年八月己卯,假蔡州都軍致仕內族阿虎帶同簽大睦親府事,如宋借糧,宋人不許。    
三年正月己酉,國亡。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樓主| 休竹客 發表於 2012-6-18 11:02 | 顯示全部樓層
<div class="feature"> 金史  卷六十三‧列傳第一  后妃上 始祖明懿皇后 德帝思皇后 安帝節皇后 獻祖恭靖皇后 昭祖威順皇后 景祖昭肅皇后 世祖翼簡皇后 肅宗靖宣皇后 穆宗貞惠皇后 康宗敬僖皇后 太祖聖穆皇后 太祖光懿皇后 太祖欽憲皇后 太祖宣獻皇后 太祖崇妃蕭氏 太宗欽仁皇后 熈宗悼平皇后 海陵嫡母徒單氏 海陵母大氏 海陵后徒單氏海陵諸嬖附
古者天子娶后,三國來媵,皆有娣姪,凡十二女。諸侯一娶九女。所以正嫡妾,廣繼嗣,息妒忌,防淫慝,塞禍亂也。后亡,則媵為繼室,各以其敘。無三媵,則娣姪繼室,亦各以其敘。繼室者,治其內政,不敢正其位號。禮,廟無兩祔,不並尊也。魯成風始兩祔,宋國三媵,齊管氏三歸,春秋皆譏之。周禮內宰,其屬則內小臣、閽人、寺人次之,九嬪、世婦、女御、女祝、女史、典婦功、典絲、典枲、內司服又次之。昏義稱「后立六宮、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御妻」,不與春秋、周禮合,後世因仍其說,後宮遂至數千。
金代,后不娶庶族,甥舅之家有周姬、齊姜之義。國初諸妃皆無位號,熈宗始有貴妃、賢妃、德妃之號。海陵淫嬖,後宮寖多,元妃、姝妃、惠妃、貴妃、賢妃、宸妃、麗妃、淑妃、德妃、昭妃、溫妃、柔妃凡十二位。大定後宮簡少,明昌以後大備。
內官制度:諸妃視正一品,比三夫人。昭儀、昭容、昭媛、修儀、修容、修媛、充儀、充容、充媛視正二品,比九嬪。婕妤九人視正三品,美人九人視正四品,才人九人視正五品,比二十七世婦。寶林二十七人視正六品,御女二十七人視正七品,采女二十七人視正八品,比八十一御妻。又有尚宮、尚儀、尚服、尚食、尚寢、尚功,皆內官也。
太祖嫡后聖穆生景宣,光懿生宗幹,有定策功,欽憲有保佑之功,故自熈宗時聖穆、光懿、欽憲皆祔。宣獻生睿宗,大定祔焉。故太祖廟祔四后,睿、世、顯、宣皆祔兩后,惟太宗、景宣、熈宗、章宗室祔一后。貞、慈、光獻、昭聖雖庶姓,皆以子貴。宣宗冊溫敦氏,乃賜姓,變古甚矣。故自初起至于國亡,列其世次,著其族里,可考鑒焉。其無與於世道者,置不錄。
始祖明懿皇后,完顏部人。年六十餘嫁始祖。天會十五年追謚。
德帝思皇后,不知何部人。天會十五年追謚。
安帝節皇后,不知何部人。天會十五年追謚。
獻祖恭靖皇后,不知何部人。天會十五年追謚。
昭祖威順皇后徒單氏,諱烏古論都葛,活剌渾水敵魯鄉徒單部人。其父拔炭都魯海。后性剛毅,人莫敢以為室。獻祖將為昭祖娶婦,曰:「此子勇斷異常,柔弱之女不可以為配。」乃為昭祖娶焉。天會十五年追謚。
景祖昭肅皇后,唐括氏,帥水隈鴉村唐括部人,諱多保真。父石批德撒骨只,巫者也。后有識度,在父母家好待賔客,父母出,則多置酒饌享鄰里,迨于行旅。景祖飲食過人,時人名之「活羅」,解在景祖紀。昭祖曰:「儉嗇之女吝惜酒食,不可以配。」烏古迺聞后性度如是,乃娶焉。
遼使同幹來伐五國蒲聶部,景祖使后與劾孫為質於拔乙門,而與同幹襲取之,遼主以景祖為節度使。
后雖喜賔客,而自不飲酒。景祖與客飲,后專聽之。翌日,枚數其人所為,無一不中其綮肯。有醉而喧呶者,輒自歌以釋其忿爭。軍中有被笞罰者,每以酒食慰諭之。景祖行部,輒與偕行,政事獄訟皆與決焉。
景祖沒後,世祖兄弟凡用兵,皆稟於后而後行,勝負皆有懲勸。農月,親課耕耘刈穫,遠則乘馬,近則策杖,勤於事者勉之,晏出早休者訓勵之。
后往邑屯村,世祖、肅宗皆從。會桓 27e5e.gif 、散達皆降。
后不妒忌,闊略女工,能輯睦宗族,當時以為有丈夫之度云。天會十五年追謚。
世祖翼簡皇后,拏懶氏。大安元年癸酉歲卒。天會十五年追謚。
肅宗靖宣皇后,蒲察氏。太祖將舉兵,入告于后。后曰:「汝邦家之長,見可則行。吾老矣,無貽我憂,汝亦必不至是。」太祖奉觴為壽,即奉后出門,酹酒禱天。后命太祖正坐,號令諸將。自是太祖每出師還,輒率諸將上謁,獻所俘獲。天會十五年追謚。
穆宗貞惠皇后,烏古論氏。天會十五年追謚。
康宗敬僖皇后,唐括氏。天會十五年追謚。
太祖聖穆皇后,唐括氏。天會十三年追謚。仍贈后父留速太尉、榮國公,祖迭胡本司徒、英國公,曾祖劾迺司空、溫國公。
太祖光懿皇后,裴滿氏。天會十三年追謚。
太祖欽憲皇后,紇石烈氏。天會十三年,尊為太皇太后,宮號慶元。十四年正月己巳朔,熈宗朝于慶元宮,然後御乾元殿,受群臣賀。是月丁丑,崩于慶元宮。二月癸卯,祔葬睿陵。
太祖宣獻皇后,僕散氏,睿宗母也。天會十三年,追冊曰德妃。大定元年追謚。
崇妃,蕭氏。熈宗時封貴妃。天德二年正月,封元妃。是月,尊封太妃。海陵母大氏事蕭氏甚謹。海陵篡立,尊大氏為皇太后,居永寧宮。每有宴集,太妃坐上坐,大氏執婦禮。海陵積不能平,及殺宗義等,誣太妃以隱惡,殺之,併殺所生子任王隈喝。
大定十九年,詔改葬。大宗正丞宗安監護葬事,遣使致祭。上欲復太妃舊號,下禮官議。「前代稱太妃者皆以子貴。古者入廟稱『后』繫夫,在朝稱『太』繫子,與今蕭妃事不同,恐不得稱『太』,止當追封妃號」。詔從之,乃封崇妃云。
太宗欽仁皇后,唐括氏。熈宗即位,與太祖欽憲皇后俱尊為太皇太后,號明德宮。贈后父阿魯束太尉、宋國公,祖實匹司徒、英國公,曾祖阿魯瑣司空、溫國公。十四年正月己巳朔,上朝兩宮太后,然後御乾元殿受賀,自後歲以為常。皇統元年,上自燕京還京師,朝謁于明德宮。明年,上如天開殿,皇子生,使使馳報太后。太后至天開殿,上與皇后親迎之。三年,崩于明德宮。謚曰欽仁皇后,祔葬恭陵。
熈宗悼平皇后,裴滿氏。熈宗即位,封貴妃。天眷元年,立為皇后。父忽達拜太尉,贈曾祖斜也司空,祖鶻沙司徒。皇統元年,熈宗受尊號,冊為慈明恭孝順德皇后。二年,太子濟安生。是歲,熈宗年二十四,喜甚,乃肆赦,告天地宗廟。彌月,冊為皇太子,未一歲薨。
熈宗在位,宗翰、宗幹、宗弼相繼秉政,帝臨朝端默。雖初年國家多事,而廟算制勝,齊國就廢,宋人請臣,吏清政簡,百姓樂業。宗弼旣沒,舊臣亦多物故,后干預政事,無所忌憚,朝官往往因之以取宰相。濟安薨後,數年繼嗣不立,后頗掣制熈宗。熈宗內不能平,因無聊,縱酒酗怒,手刃殺人。左丞相亮生日,上遣大興國以司馬光畫像、玉吐鶻、廄馬賜之,后亦附賜生日禮物。熈宗聞之,怒,遂杖興國而奪回所賜。海陵本懷覬覦,因之疑畏愈甚,蕭牆之變,從此萌矣。近侍高壽星隨例遷屯燕南,入訴於后,后激怒熈宗,殺左司郎中三合,杖平章政事秉德,而壽星竟得不遷。秉德、唐括辯之姦謀起焉,海陵乘之,以成逆亂之計。
久之,熈宗積怒,遂殺后,而納胙王常勝妃撒卯入宮繼之。又殺德妃烏古論氏,妃夾谷氏、張氏、裴滿氏。明日,熈宗遇弒。海陵已弒熈宗,欲收人心,以后死無罪,降熈宗為東昏王,追謚后為悼皇后,封后父忽達為王。大定間,復熈宗帝號,加謚后為悼平皇后,祔葬思陵。
海陵嫡母,徒單氏。宗幹之正室也。徒單無子,次室李氏生長子鄭王充,次室大氏生三子,長即海陵庶人也。徒單氏賢,遇下有恩意,大氏事之甚謹,相得歡甚。徒單雖養充為己子,充與海陵俱為熈宗宰相,充嗜酒,徒單常責怒之,尤愛海陵。海陵自以其母大氏與徒單嫡妾之分,心常不安。及弒熈宗,徒單與太祖妃蕭氏聞之,相顧愕然曰:「帝雖失道,人臣豈可至此。」徒單入宮見海陵,不曾賀,海陵銜之。
天德二年正月,徒單與大氏俱尊為皇太后。徒單居東宮,號永壽宮,大氏居西宮,號永寧宮。天德二年,太后父蒲帶與大氏父俱贈太尉,封王。徒單太后生日,酒酣,大氏起為壽。徒單方與坐客語,大氏跽者久之。海陵怒而出。明日,召諸公主宗婦與太后語者皆杖之。大氏以為不可。海陵曰:「今日之事,豈能尚如前日邪。」自是嫌隙愈深。
天德四年,海陵遷中都,獨留徒單於上京。徒單常憂懼,每中使至,必易衣以俟命。大氏在中都常思念徒單太后,謂海陵曰:「永壽宮待吾母子甚厚,慎毋相忘也。」十二月十四日,徒單氏生日,海陵使秘書監納合椿年往上京為太后上壽。貞元元年,大氏病篤,恨不得一見。臨終,謂海陵曰:「汝以我之故,不令永壽宮偕來中都。我死,必迎致之,事永壽宮當如事我。」
三年,右丞相僕散師恭、大宗正丞胡拔魯往上京奉遷山陵,海陵因命永壽宮太后與俱來。繼使平章政事蕭玉迎祭祖宗梓宮於廣寧,海陵謂玉曰:「醫巫閭山多佳致,祭奠禮畢,可奏太后於山水佳處遊覽。」及至沙流河,海陵迎謁梓宮,遂謁見太后。海陵命左右約杖二束自隨,跪於太后前,謝罪曰:「亮不孝,久闕溫凊,願太后痛笞之。不然,且不安。」太后親扶起之,叱約杖者使去。太后曰:「今庶民有克家子,立百金之產,尚且愛之不忍笞。我有子如此,寧忍笞乎。」十月,太后至中都,海陵帥百官郊迎,入居壽康宮。是日,海陵及後宮、宰臣以下奉觴上壽,極歡而罷。
海陵侍太后于宮中,外極恭順,太后坐起,自扶腋之,常從輿輦徒行,太后所御物或自執之。見者以為至孝,太后亦以為誠然。及謀伐宋,太后諫止之,海陵心中益不悅,每謁太后還,必忿怒,人不知其所以。
及至汴京,太后居寧德宮。太后使侍婢高福娘問海陵起居,海陵幸之,因使伺太后動靜。凡太后動止,事無大小,福娘夫特末哥教福娘增飾其言以告海陵。及樞密使僕散師恭征契丹撒八,辭謁太后,太后與師恭語久之。大概言「國家世居上京,旣徙中都,又自中都至汴,今又興兵涉江、淮伐宋,疲弊中國,我嘗諫止之,不見聽。契丹事復如此,奈何」。福娘以告海陵。海陵意謂太后以充為子,充四子皆成立,恐師恭將兵在外,太后或有異圖。乃召點檢大懷忠、翰林待制斡論、尚衣局使虎特末、武庫直長習失使殺太后于寧德宮,命護衛高福、辭勒、蒲速斡以兵士四十人從,且戒之曰:「汝等見太后,但言有詔,令太后跪受,即擊殺之,勿令艱苦。太后同乳妹安特,多口必妄言,當令速死。」及指名太后左右數人,皆令殺之。太后方樗蒲,大懷忠等至,令太后跪受詔。太后愕然,方下跪,虎特末從後擊之,仆而復起者再。高福等縊殺之,年五十三。并殺安特及郡君白散、阿魯瓦、叉察,乳母南撒,侍女阿斯、斡里保,寧德宮護衛溫迪罕查剌,直長王家奴、撒八,小底忽沙等。海陵命焚太后于宮中,棄其骨於水。并殺充之子檀奴、阿里白、元奴,耶補兒逃匿,歸于世宗。自軍中召師恭還,殺之。及殺阿斯子孫、撒八二字、忽沙二子。封高福娘為鄖國夫人,以特末哥為澤州刺史。海陵許福娘征南回以為妃,賜銀二千兩。勑戒特末哥:「無酗酒毆福娘,毆福娘必殺汝。」
大定間,謚徒單氏曰哀皇后,自澤州械特末哥、福娘至中都誅之。其後貶海陵為庶人。宗幹去帝號,復封遼王,徒單氏降封遼王妃云。
海陵母,大氏。天德二年正月,與徒單氏俱尊為皇太后。大氏居永寧宮。曾祖堅嗣贈司空,祖臣寶贈司徒,父昊天贈太尉、國公,兄興國奴贈開府儀同三司、衛國公。十一月,昊天進封為王。
三年正月十六日,海陵生日,宴宗室百官於武德殿。大氏歡甚,飲盡醉。明日,海陵使中使奏曰:「太后春秋高,常日飲酒不過數杯,昨見飲酒沉醉。兒為天子,固可樂,若聖體不和,則子心不安,其樂安在。至樂在心,不在酒也。」及遷中都,永壽宮獨留上京,大氏常以為言。
貞元元年四月,大氏有疾,詔以錢十萬貫求方藥。及病篤,遺言海陵,當善事永壽宮。戊寅,崩。詔尚書省:「應隨朝官至五月一日方治事。中都自四月十九日為始,禁樂一月。外路自詔書到日後,官司三日不治事,禁樂一月,聲鐘七晝夜。」
貞元三年,大祥,海陵率後宮奠哭于菆宮。海陵將遷山陵于大房山,故大氏猶在菆宮也。九月,太祖、太宗、德宗梓宮至中都。尊謚曰慈憲皇后。海陵親行冊禮,與德宗合葬于大房山,升祔太廟。大定七年,降封海陵太妃,削去皇后謚號。及宗幹降帝號,封遼王,詔以徒單氏為妃,而大氏與順妃李氏、寧妃蕭氏、文妃徒單氏並追降為遼王夫人。
廢帝海陵后,徒單氏。太師斜也之女。初為岐國妃,天德二年封為惠妃,九月,立為皇后。三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后生日,百僚稱賀於武德殿。久之,海陵後宮寖多,后寵頗衰,希得進見。沈璋妻張氏嘗為光英保母,耶律徹在北京與海陵游從,海陵使璋妻及徹妻侯氏入宮侍后。徹本名神涅,負官錢二千六百餘萬,海陵皆免之。正隆六年,海陵幸南京。六月癸亥,左丞相張浩率百官迎謁。海陵備法駕,乘玉輅,與后及太子光英共載而入。海陵伐宋,后與光英居守。海陵遇害,陀滿訛里也殺光英于汴。后至中都,居于海陵母大氏故宮。頃之,世宗憐其無依,詔歸父母家于上京,歲賜錢二千貫,奴婢皆給官廩。大定十年卒。
海陵為人善飾詐,初為宰相,妾媵不過三數人。及踐大位,逞欲無厭,後宮諸妃十二位,又有昭儀至充媛九位,婕妤美人才人三位,殿直最下,其他不可舉數。初即位,封岐國妃徒單氏為惠妃,後為皇后。第二娘子大氏封貴妃,第三娘子蕭氏封昭容,耶律氏封修容。其後貴妃大氏進封惠妃,貞元元年,進封姝妃,正隆二年,進封元妃。昭容蕭氏,天德二年,特封淑妃,貞元二年,進封宸妃。修容耶律氏,天德四年,進昭媛,貞元元年,進昭儀,三年,進封麗妃。即位之初,後宮止此三人,尊卑之敘,等威之辨,若有可觀者。及其侈心旣萌,淫肆蠱惑,不可復振矣。
昭妃阿里虎,姓蒲察氏,駙馬都尉沒里野女。初嫁宗盤子阿虎迭。阿虎迭誅,再嫁宗室南家。南家死,是時南家父突葛速為元帥都監,在南京,海陵亦從梁王宗弼在南京,欲取阿里虎,突葛速不從,遂止。及篡位方三日,詔遣阿里虎歸父母家。閱兩月,以婚禮納之。數月,特封賢妃,再封昭妃。阿里虎嗜酒,海陵責讓之,不聽,由是寵衰。
昭妃初嫁阿虎迭,生女重節。海陵與重節亂,阿里虎怒重節,批其頰,頗有詆訾之言。海陵聞之,愈不悅。阿里虎以衣服遺前夫之子,海陵將殺之,徒單后率諸妃嬪求哀,乃得免。
凡諸妃位皆以侍女服男子衣冠,號「假冢兒」。有勝哥者,阿里虎與之同臥起,如夫婦。廚婢三娘以告海陵,海陵不以為過,惟戒阿里虎勿笞箠三娘。阿里虎榜殺之。海陵聞昭妃閤有死者,意度是三娘,曰:「若果爾,吾必殺阿里虎。」問之,果然。是月,光英生月,海陵私忌,不行戮。阿里虎聞海陵將殺之也,即不食,日焚香禱祝,冀脫死。逾月,阿里虎已委頓不知所為,海陵使人縊殺之,併殺侍婢擊三娘者。
貴妃定哥,姓唐括氏。有容色。崇義節度使烏帶之妻。海陵舊嘗有私,侍婢貴哥與知之。烏帶在鎮,每遇元會生辰,使家奴葛魯、葛溫詣闕上壽,定哥亦使貴哥候問海陵及兩宮太后起居。海陵因貴哥傳語定哥曰:「自古天子亦有兩后者,能殺汝夫以從我乎。」貴哥歸,具以海陵言告定哥。定哥曰:「少時醜惡,事已可恥。今兒女已成立,豈可為此。」海陵聞之,使謂定哥:「汝不忍殺汝夫,我將族滅汝家。」定哥大恐,乃以子烏荅補為辭,曰:「彼常侍其父,不得便。」海陵即召烏荅補為符寶祗候。定哥曰:「事不可止矣。」因烏帶醉酒,令葛溫、葛魯縊殺烏帶,天德四年七月也。海陵聞烏帶死,詐為哀傷。已葬烏帶,即納定哥宮中為娘子。貞元元年,封為貴妃,大愛幸,許以為后。每同輦遊瑤池,諸妃步從之。海陵嬖寵愈多,定哥希得見。一日獨居樓上,海陵與他妃同輦從樓下過,定哥望見,號呼求去,詛罵海陵,海陵陽為不聞而去。
定哥自其夫時,與家奴閻乞兒通,嘗以衣服遺乞兒。及為貴妃,乞兒以妃家舊人,給事本位。定哥旣怨海陵踈己,欲復與乞兒通。有比丘尼三人出入宮中,定哥使比丘尼向乞兒索所遺衣服以調之。乞兒識其意,笑曰:「妃今日富貴忘我耶。」定哥欲以計納乞兒宮中,恐閽者索之,乃令侍兒以大篋盛褻衣其中,遣人載之入宮。閽者索之,見篋中皆褻衣,固已悔懼。定哥使人詰責閽者曰:「我,天子妃。親體之衣,爾故翫視,何也?我且奏之。」閽者惶恐曰:「死罪。請後不敢。」定哥乃使人以篋盛乞兒載入宮中,閽者果不敢復索。乞兒入宮十餘日,使衣婦人衣,雜諸宮婢,抵暮遣出。貴哥以告海陵。定哥縊死,乞兒及比丘尼三人皆伏誅。封貴哥莘國夫人。
初,海陵旣使定哥殺其夫烏帶,使小底藥師奴傳旨定哥,告以納之之意。藥師奴知定哥與閻乞兒有姦,定哥以奴婢十八口賂藥師奴使無言與乞兒私事。定哥敗,杖藥師奴百五十。先是,藥師奴嘗盜玉帶當死,海陵釋其罪,逐去。及遷中都,復召為小底。及藥師奴旣以匿定哥姦事被杖,後與祕書監文俱與靈壽縣主有姦,文杖二百除名,藥師奴當斬。海陵欲杖之,謂近臣曰:「藥師奴於朕有功,再杖之即死矣。」丞相李睹等執奏藥師奴於法不可恕,遂伏誅。海陵以葛溫、葛魯為護衛,葛溫累官常安縣令,葛魯累官襄城縣令,大定初,皆除名。
麗妃石哥者,定哥之妹,祕書監文之妻也。海陵私之,欲納宮中。乃使文庶母按都瓜主文家。海陵謂按都瓜曰:「必出而婦,不然我將別有所行。」按都瓜以語文,文難之。按都瓜曰:「上謂別有所行,是欲殺汝也。豈以一妻殺其身乎。」文不得已,與石哥相持慟哭而訣。是時,海陵遷都至中京,遣石哥至中都,俱納之。海陵召文至便殿,使石哥穢談戲文以為笑。定哥死,遣石哥出宮。不數日復召入,封為修容。貞元三年,進昭儀。正隆元年,進封柔妃。二年,進麗妃。
柔妃彌勒,姓耶律氏。天德二年,使禮部侍郎蕭拱取之于汴。過燕京,拱父仲恭為燕京留守,見彌勒身形非若處女者,嘆曰:「上必以疑殺拱矣。」及入宮,果非處女,明日遣出宮。海陵心疑蕭拱,竟致之死。彌勒出宮數月,復召入,封為充媛,封其母張氏莘國夫人,伯母蘭陵郡君蕭氏為鞏國夫人。蕭拱妻擇特懶,彌勒女兄也。海陵旣奪文妻石哥,却以擇特懶妻文。旣而詭以彌勒之召,召擇特懶入宮,亂之。其後,彌勒進封柔妃云。
昭妃阿懶,海陵叔曹國王宗敏妻也。海陵殺宗敏而納阿懶宮中,貞元元年,封為昭妃。大臣奏「宗敏屬近尊行,不可」。乃令出宮。
修儀高氏,秉德弟乣里妻也。海陵殺諸宗室,釋其婦女。宗本子莎魯剌妻、宗固子胡里剌妻、胡失來妻及乣里妻,皆欲納之宮中,諷宰相奏請行之。使徒單貞諷蕭裕曰:「朕嗣續未廣,此黨人婦女有朕中外親,納之宮中何如?」裕曰:「近殺宗室,中外異議紛紜,奈何復為此邪。」海陵曰:「吾固知裕不肯從。」乃使貞自以己意諷裕,必欲裕等請其事。貞謂裕曰:「上意已有所屬,公固止之,將成疾矣。」裕曰:「必不肯已,唯上擇焉。」貞曰:「必欲公等白之。」裕不得已,乃具奏,遂納之。未幾,封高氏為修儀,加其父高耶魯瓦輔國上將軍,母完顏氏封密國夫人。高氏以家事訴於海陵。海陵自熈宗時,見悼后干政,心惡之,故自即位,不使母、后得預政事。於是,遣高氏還父母家。詔尚書省,凡后妃有請于宰相者,收其使以聞。
昭媛察八,姓耶律氏。嘗許嫁奚人蕭堂古帶。海陵納之,封為昭媛。堂古帶為護衛,察八使侍女習撚以軟金鵪鶉袋數枚遺之。事覺。是時,堂古帶謁告在河間驛,召問之。堂古帶以實對,海陵釋其罪。海陵登寶昌門樓,以察八徇諸后妃,手刃擊之,墮門下死,并誅侍女習撚。
壽寧縣主什古,宋王宗望女也。靜樂縣主蒲剌及習撚,梁王宗弼女也。師姑兒,宗雋女也。皆從姊妹。混同郡君莎里古真及其妹餘都,太傅宗本女也,再從姊妹。郕國夫人重節,宗磐女孫,再從兄之女。及母大氏表兄張定安妻奈剌忽、麗妃妹蒲魯胡只,皆有夫,唯什古喪夫。海陵無所忌恥,使高師姑、內哥、阿古等傳達言語,皆與之私。凡妃主宗婦嘗私之者,皆分屬諸妃,出入位下。奈剌忽出入元妃位,蒲魯胡只出入麗妃位,莎里古真、餘都出入貴妃位,什古、重節出入昭妃位,蒲剌、師姑兒出入淑妃位。海陵使內哥召什古。先於暖位小殿置琴阮其中,然後召之。什古已色衰,常譏其衰老以為笑。唯習撚、莎里古真最寵,恃勢笞決其夫。海陵使習撚夫稍喝押護衛直宿,莎里古真夫撒速近侍局直宿。謂撒速曰:「爾妻年少,遇爾直宿,不可令宿於家,常令宿於妃位。」每召入,必親伺候廊下,立久,則坐於高師姑膝上。高師姑曰:「天子何勞苦如此。」海陵曰「我固以天子為易得耳。此等期會難得,乃可貴也。」每於臥內遍設地衣,裸逐以為戲。莎里古真在外為淫泆。海陵聞之大怒,謂莎里古真曰:「爾愛貴官,有貴如天子者乎。爾愛人才,有才兼文武似我者乎。爾愛娛樂,有豐富偉岸過於我者乎。」怒甚,氣咽不能言。少頃,乃撫慰之曰:「無謂我聞知,便爾慚恧。遇燕會,當行立自如,無為衆所測度也,恐致非笑。」後亦屢召入焉。餘都,牌印鬆古剌妻也。海陵嘗曰:「餘都貌雖不揚,而肌膚潔白可愛。」蒲剌進封壽康公主,什古進封昭寧公主,莎里古真進封壽陽縣主,重節進封蓬萊縣主。重節即昭妃蒲察氏所生,蒲察怒重節與海陵淫,批其頰,海陵怒蒲察氏,終殺之者也。
凡宮人在外有夫者,皆分番出入。海陵欲率意幸之,盡遣其夫往上京,婦人皆不聽出外。常令教坊番直禁中,每幸婦人,必使奏樂,撤其幃帳,或使人說淫穢語於其前。嘗幸室女不得遂,使元妃以手左右之。或妃嬪列坐,輒率意淫亂,使共觀。或令人效其形狀以為笑。凡坐中有嬪御,海陵必自擲一物於地,使近侍環視之,他視者殺。誡宮中給使男子,於妃嬪位舉首者刓者目。出入不得獨行,便旋,須四人偕往,所司執刀監護,不由路者斬之。日入後,下階砌行者死,告者賞錢二百萬。男女倉猝誤相觸,先聲言者賞三品官,後言者死,齊言者皆釋之。
女使闢懶有夫在外,海陵封以縣君,欲幸之,惡其有娠,飲以麝香水,躬自揉拉其腹,欲墮其胎。闢懶乞哀,欲全性命,苟得乳免,當不舉。海陵不顧,竟墮其胎。
蒲察阿虎迭女叉察,海陵姊慶宜公主所生,嫁秉德之弟特里。秉德誅,當連坐,太后使梧桐請于海陵,由是得免。海陵白太后欲納叉察。太后曰:「是兒始生,先帝親抱至吾家養之,至于成人。帝雖舅,猶父也,不可。」其後,嫁宗室安達海之子乙剌補。海陵數使人諷乙剌補出之,因而納之。叉察與完顏守誠有姦,守誠本名遏里來,事覺,海陵殺守誠,太后為叉察求哀,乃釋之。叉察家奴告叉察語涉不道,海陵自臨問,責叉察曰:「汝以守誠死詈我邪?」遂殺之。
同判大宗正阿虎里妻蒲速碗,元妃之妹,因入見元妃,海陵逼淫之。蒲速碗自是不復入宮。
世宗為濟南尹,海陵召夫人烏林荅氏。夫人謂世宗曰:「我不行,上必殺王。我當自勉,不以相累也。」夫人行至良鄉自殺,是以世宗在位二十九年,不復立后焉。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樓主| 休竹客 發表於 2012-6-18 11:02 | 顯示全部樓層
<div class="feature"> 金史  卷六十四‧列傳第二  后妃下 睿宗欽慈皇后 睿宗貞懿皇后 世宗昭德皇后 世宗元妃張氏 世宗元妃李氏 顯宗孝懿皇后 顯宗昭聖皇后 章宗欽懷皇后 章宗元妃李氏 衛紹王后徒單氏 宣宗皇后王氏 宣宗明惠皇后 哀宗徒單皇后
睿宗欽慈皇后,蒲察氏。睿宗元配。后之母,太祖之妹也。睿宗為左副元帥,天會十三年薨,追封潞王,后封潞王妃。皇統六年,進號冀國王妃。天德間,進國號。正隆例,親王止封一字王,睿宗封許王,后封許王妃。世宗即位,睿宗升祔,追謚欽慈皇后。贈后曾祖賽補司空、韓國公,祖蒲剌司徒、鄭國公,父按補太尉、曹國公。大定二年,祔葬景陵。
世宗嘗曰:「今之女直,不比前輩,雖親戚世敘,亦不能知其詳。太后之母,太祖之妹,人亦不能知也。」謂宗敘曰:「亦是卿父譚王之妹,知之乎?」宗敘曰:「臣不能知也。」上曰:「父之妹且不知,其如踈遠何。」十九年,后族人勸農使莎魯窩請致仕,宰相以莎魯窩未嘗歷外,請除一外官,以均勞佚。上曰:「莎魯窩不閑政事,不可使治民。雖太后戚屬,富貴之可也。」不聽。
貞懿皇后,李氏,世宗母,遼陽人。父雛訛只,仕遼,官至桂州觀察使。天輔間,選東京士族女子有姿德者赴上京,后入睿宗邸。七年,世宗生。天會十三年,睿宗薨,世宗時年十規矩,衣服飲食器皿無不精潔,敦睦親族,周給貧乏,宗室中甚敬之。后性明敏,剛正有決,容貌端整,言不妄發。
舊俗,婦女寡居,宗族接續之。后乃祝髮為比丘尼,號通慧圓明大師,賜紫衣,歸遼陽,營建清安禪寺,別為尼院居之。貞元三年,世宗為東京留守。正隆六年五月,后卒。世宗哀毀過禮,以喪去官。未幾,起復為留守。是歲十月,后弟李石定策,世宗即位于東京,尊謚為貞懿皇后,其寢園曰孝寧宮。
大定二年,改葬睿宗於景陵。初,后自建浮圖于遼陽,是為垂慶寺,臨終謂世宗曰:「鄉土之念,人情所同,吾已用浮屠法置塔于此,不必合葬也。我死,毋忘此言。」世宗深念遺命,乃即東京清安寺建神御殿,詔有司增大舊塔,起奉慈殿於塔前。勑禮部尚書王競為塔銘以敘其意。贈后曾祖參君司空、潞國公,祖波司徒、衛國公,父雛訛只太尉、隋國公。四年,封后妹為邢國夫人,賜銀千兩、錦綺二十端、絹五百匹。九年,神御殿名曰報德殿。詔翰林學士張景仁作清安寺碑,其文不稱旨,詔左丞石琚共修之。十三年,東京垂慶寺起神御殿,寺地褊狹,詔買傍近民地,優與其直,不願鬻者以官地易之。二十四年,世宗至東京,幸清安、垂慶寺。
世宗昭德皇后。烏林荅氏,其先居海羅伊河,世為烏林荅部長,率部族來歸,居上京,與本朝為婚姻家。曾祖勝管,康宗時累使高麗。父石土黑,騎射絕倫,從太祖伐遼,領行軍猛安。雖在行伍間,不嗜殺人。以功授世襲謀克,為東京留守。
后聰敏孝慈,容儀整肅,在父母家,宗族皆敬重之。旣歸世宗,事舅姑孝謹,治家有敘,甚得婦道。睿宗伐宋,得白玉帶,蓋帝王之服御也。睿宗沒後,世宗寶畜之。后謂世宗曰:「此非王邸所宜有也,當獻之天子。」世宗以為然,獻之熈宗,於是悼后大喜。熈宗晚年頗酗酒,獨於世宗無間然。
海陵篡立,深忌宗室。烏帶譖秉德以為意在葛王。秉德誅死,后勸世宗多獻珍異以說其心,如故遼骨睹犀佩刀、吐鶻良玉茶器之類,皆奇寶也。海陵以世宗恭順畏己,由是忌刻之心頗解。
后不妒忌,為世宗擇後房,廣繼嗣,雖顯宗生後而此心不移。后嘗有疾,世宗為視醫藥,數日不離去。后曰:「大王視妾過厚,其知者以為視疾,不知者必有專妒之嫌。」又曰:「婦道以正家為大,第恐德薄,無補內治,安能效嬪妾所為,惟欲己厚也。」
世宗在濟南,海陵召后來中都。后念若身死濟南,海陵必殺世宗,惟奉詔,去濟南而死,世宗可以免。謂世宗曰:「我當自勉,不可累大王也。」召王府臣僕張僅言諭之曰:「汝,王之腹心人也。為我禱諸東嶽,我不負王,使皇天后土明鑑我心。」召家人謂之曰:「我自初年為婦以至今日,未嘗見王有違道之事。今宗室往往被疑者,皆奴僕不良,傲恨其主,以誣陷之耳。汝等皆先國王時舊人,當念舊恩,無或妄圖也。違此言者,我死後於冥中觀汝所為。」衆皆泣下。后旣離濟南,從行者知后必不肯見海陵,將自為之所,防護甚謹。行至良鄉,去中都七十里,從行者防之稍緩,后得間即自殺。海陵猶疑世宗教之使然。
世宗自濟南改西京留守,過良鄉,使魯國公主葬后于宛平縣土魯原。大定二年,追冊為昭德皇后,立別廟。贈三代,曾祖勝管司空、徐國公,曾祖母完顏氏徐國夫人,祖朮思黑司徒、代國公,祖母完顏氏、代國夫人,父石土黑太尉、瀋國公,母完顏氏瀋國夫人。勑有司改葬,命皇太子致奠。以后兄暉子天錫為太尉,石土黑後授世襲猛安。上謂天錫曰:「朕四五歲時與皇后定婚,乃祖太尉置朕于膝上曰:『吾婿七人,此婿最幼,後來必大吾門。』今卜葬有期,疇昔之言驗矣。」
六年,利涉軍節度副使烏林荅鈔兀捕逃軍受贓,當死。有司奏,鈔兀,后大功親,當議。詔論如法。
八年七月,章宗生,世宗喜甚。謂顯宗曰:「得社稷冢嗣,朕樂何極。此皇后貽爾以陰德也。」
十年十月,將改葬太尉石土黑,有司奏禮儀,援唐葬太尉李良器、司徒馬燧故事,百官便服送至都門外五里。上曰:「前改葬太后父母,未嘗用此故事。但以本朝禮改葬之,惟親戚皆送。」詔皇太子臨奠。
十一年,皇太子生日,世宗宴於東宮。酒酣,命豫國公主起舞。上流涕曰:「此女之母皇后,婦道至矣。朕所以不立中宮者,念皇后之德今無其比故也。」
十二年四月,立皇后別廟于太廟東北隅。是歲五月,車駕幸土魯原致奠。十九年,改卜于大房山。十一月甲寅,皇后梓宮至近郊,百官奉迎。乙卯,車駕如楊村致祭。丙辰,上登車送,哭之慟。戊午,奉安于磐寧官。庚申,葬于坤厚陵,諸妃祔焉。二十九年,祔葬興陵。章宗時,有司奏太祖謚有「昭德」字,改謚明德皇后。
元妃張氏,父玄徵。母高氏,與世宗母貞懿皇后葭莩親。世宗納為次室,生趙王永中,而張氏卒。大定二年,追封宸妃。是歲十月,追進惠妃。十九年,追進元妃。
大定二十五年,皇太子薨。永中於諸子最長,而世宗與徒單克寧議立章宗為太孫。世宗嘗曰:「克寧與永中有親,而建議立太孫,真社稷臣也。」尚書左丞汝弼者,玄徵子,永中母舅。汝弼妻高陀斡屢以邪言怵永中,畫元妃像,朝夕事之,覬望徼福,及挾左道。明昌五年,高陀斡誅死,事連汝弼及永中,汝弼以死後事覺,得不追削官爵,而章宗心疑永中,累年不釋。諫官賈守謙、路鐸上踈欲寬解上意,章宗愈不悅。平章政事完顏守貞持其事不肯決,章宗怒守貞,罷知濟南府,諸諫官皆斥外,賜永中死。金代外戚之禍,惟張氏云。
元妃李氏,南陽郡王李石女。生鄭王允蹈、衛紹王允濟、潞王允德。豫王允成母昭儀梁氏早卒,上命允成為妃養子。大定元年,封賢妃。二年,進封貴妃。七年,進封元妃。世宗即位,感念昭德皇后,不復立后。嘗曰:「朕所以不復立后者,今後宮無皇后之賢故也。」元妃下皇后一等,在諸妃上。石有定策功,世宗厚賞而深制之,寵以尚書令之位,而責成左右丞相以下,妃雖貴,不得預政,宮壼無事。
大定二十一年二月,上如春水,次長春宮。戊子,妃以疾薨。詔允成、允蹈、允濟、允德皆服衰絰居喪。己丑,皇太子及扈從臣僚,奉慰于芳明殿。辛卯,留守官平章政事唐括安禮、曹王允功等上表奉慰。御史中丞張九思提控殯事,少府監左光慶、大興少尹王翛典領鹵簿儀仗。宮籍監別治殯所,還殯京師。乙未,入自崇智門,百官郊迎,親戚迎奠道路,殯于興德宮西位別室。庚子,上至京師,幸興德宮致奠。比葬,三致奠焉。詔平章政事烏古論元忠監護葬事。癸未,啟菆,上輟朝。皇太子、親王、宗戚、百官送葬。甲申,葬於海王莊。丙戌,上如海王莊燒飯。二十八年九月,與賢妃石抹氏、德妃徒單氏、柔妃大氏俱陪葬于坤厚陵。衛紹王即位,追謚光獻皇后,贈妃弟獻可特進。貞祐三年九月,削皇后號。
顯宗孝懿皇后,徒單氏。其先忒里闢剌人也。曾祖抄,從太祖取遼有功,命以所部為猛安,世襲之。祖婆盧火,以戰功多,累官開府儀同三司,贈司徒、齊國公。父貞尚遼王宗幹女梁國公主,加駙馬都尉,贈太師、廣平郡王。
后以皇統七年生於遼陽。母夢神人授以寶珠,光焰滿室,旣寤而生,紅光燭于庭。后性莊重寡言,父母嘗令緫家事,細大畢辦,諸男不及也。
世宗初即位,貞為御史大夫,自南京馳見。世宗喜謂之曰:「卿雖廢主腹心臣,然未嘗助彼為虐,況卿家法可尚,其以卿女為朕子妃。」及顯宗為皇太子,大定四年九月,備禮親迎於貞第。世宗臨宴,盡歡而罷。是年十一月,顯宗生辰,初封為皇太子妃。
八年七月,上遣宣徽使移剌神獨斡以名馬、寶刀、御膳賜太子及妃,仍諭之曰:「妃今臨蓐,願平安得雄。有慶之後,宜以此刀置左右。」旣而皇孫生,是為章宗。時上幸金蓮川,次冰井,翌日,上臨幸撫視,宴甚歡。又賜御服佩刀等物,謂顯宗曰:「祖宗積慶,且皇后陰德至厚,而有今日,社稷之洪福也。」又謂李石、紇石烈志寧曰:「朕諸子雖多,皇后止有太子一人而已。今幸得嫡孫,觀其骨相不凡,又生麻達葛山,山勢衍氣清,朕甚嘉之。」因以山名為章宗小字。
后素謙謹,每畏其家世崇寵,見父母流涕而言曰:「高明之家,古人所忌,願善自保持。」其後,家果以海陵事敗,蓋其遠慮如此。世宗嘗謂諸王妃、公主曰:「皇太子妃容止合度,服飾得中,爾等當法效之。」章宗即位,尊為皇太后,更所居仁壽宮名曰隆慶宮。詔有司歲奉金千兩、銀五千兩、重幣五百端、絹二千疋、綿二萬兩、布五百疋、錢五萬貫。他所應用,內庫奉之,毋拘其數。
上月或五朝六朝,而后愈加敬儉,見諸大長公主,禮如平時,惇睦九族,恩紀皆合。尤惡聞人過,諛佞之言無所得入。恕以容物,未嘗見喜慍。然御下公平,雖至親無所阿徇。嘗誡諸姪曰:「皇帝以我故,乃推恩外家,當盡忠圖報。勿謂小善為無益而弗為,小惡為無傷而弗去。毋藉吾之貴,輒肆非違,以干國家常憲。」一日,妹并國夫人、嫂涇國夫人等侍側,因諭之曰:「爾家累素重,且非豐厚,宜節約財用,勿以吾為可恃。吾受天下之養,豈有所私積哉。況財用者,天下之財用也。吾終不能多取以富爾之私室。」家人有以玉盂進者,却之,且曰:「貴異物而殫財用,非我所欲也。況我之賜予有度,今爾以此為獻,何以自給。徒費汝財,我實無用,後勿復爾。」明昌元年,禮官議以五月奉上冊寶,后弗許。上屢為之請,后曰「今世宗服未終,遽衣錦繡、佩珠玉,於禮何安。當俟服闋行之。」上諭有司曰:「太后執意甚堅,其待來年。」明昌二年正月,崩於隆慶宮,年四十五。謚曰孝懿,祔葬裕陵。
后好詩、書,尤喜老、莊,學純淡清懿,造次必於禮。逮嬪御以和平,其有生子而母亡者,視之如己所生,慈訓無間。上時問安,見事有未當者,必加之嚴誡云。
昭聖皇后,劉氏,遼陽人。天眷二年九月己亥夜,后家若見有黃衣女子入其母室中者,俄頃,后生。性聰慧,凡字過目不忘。初讀孝經,旬日終卷。最喜佛書。世宗為東京留守,因擊毬,見而奇之,使見貞懿皇后于府中,進退閑雅,無恣睢之色。大定元年,選入東宮,時年二十三。
三年三月十三日,宣宗生。是日,大雨震電,后驚悸得疾,尋卒。承安五年,贈裕陵昭華。宣宗即位,追尊為皇太后,升祔顯宗廟,追謚昭聖皇后。
章宗欽懷皇后,蒲察氏,上京路曷速河人也。曾祖太神,國初有功,累階光祿大夫,贈司空、應國公。祖阿胡迭,官至特進,贈司徒、譙國公。父鼎壽尚熈宗鄭國公主,授駙馬都尉、中都路昏得渾山猛安、曷速木單世襲謀克,累官至金吾衛上將軍,贈太尉、越國公。
后之始生,有紅光被體,移時不退。就養於姨冀國公主,旣長,孝謹如事所生。大定二十三年,章宗為金源郡王,行納采禮。世宗遣近侍局使徒單懷忠就賜金百兩、銀千兩、廄馬六匹、重綵三十端。拜命間,慶雲見于日側,觀者異之。是年十一月,備禮親迎。詔親王宰執三品已上官及命婦會禮,封金源郡王夫人,後進封妃,崩。
后性淑明,風儀粹穆,知讀書為文。帝即位,遂加追冊,仍詔告中外,奉安神主于坤寧宮,歲時致祭。大安初,祔葬于道陵。
元妃李氏師兒,其家有罪,沒入宮籍監。父湘,母王盻兒,皆微賤。大定末,以監戶女子入宮。是時宮教張建教宮中,師兒與諸宮女皆從之學。故事,宮教以青紗隔障蔽內外,宮教居障外,諸宮女居障內,不得面見。有不識字及問義,皆自障內映紗指字請問,宮教自障外口說教之。諸女子中惟師兒易為領解,建不知其誰,但識其音聲清亮。章宗嘗問建,宮教中女子誰可教者。建對曰:「就中聲音清亮者最可教。」章宗以建言求得之。宦者梁道譽師兒才美,勸章宗納之。章宗好文辭,妃性慧黠,能作字,知文義,尤善伺候顏色,迎合旨意,遂大愛幸。明昌四年,封為昭容。明年,進封淑妃。父湘追贈金紫光祿大夫、上柱國、隴西郡公。祖父、曾祖父皆追贈。
兄喜兒舊嘗為盜,與弟鐵哥皆擢顯近,勢傾朝廷,風采動四方,射利競進之徒爭趨走其門。南京李炳、中山李著與通譜系,超取顯美。胥持國附依以致宰相。怙財固位,上下紛然,知其姦蠹,不敢擊之,雖擊之,莫能去也。紇石烈執中貪愎不法,章宗知其跋扈,而屢斥屢起,終亂天下。
自欽懷皇后沒世,中宮虛位久,章宗意屬李氏。而國朝故事,皆徒單、唐括、蒲察、拏懶、僕散、紇石烈、烏林荅、烏古論諸部部長之家,世為姻婚,娶后尚主,而李氏微甚。至是,章宗果欲立之,大臣固執不從,臺諫以為言,帝不得已,進封為元妃,而勢位熏赫,與皇后侔矣。一日,章宗宴宮中,優人玳瑁頭者戲于前。或問:「上國有何符瑞?」優曰:「汝不聞鳳皇見乎。」其人曰:「知之,而未聞其詳。」優曰:「其飛有四,所應亦異。若嚮上飛則風雨順時,嚮下飛則五穀豐登,嚮外飛則四國來朝,嚮裏飛則加官進祿。」上笑而罷。
欽懷后及妃姬嘗有子,或二三歲或數月輒夭。承安五年,帝以繼嗣未立,禱祀太廟、山陵。少府監張汝猷因轉對,奏「皇嗣未立,乞聖主親行祀事之後,遣近臣詣諸岳觀廟祈禱」。詔司空襄往亳州禱太清宮,旣而止之,遣刑部員外郎完顏匡往焉。
泰和二年八月丁酉,元妃生皇子忒鄰,群臣上表稱賀。宴五品以上于神龍殿,六品以下宴于東廡下。詔平章政事徒單鎰報謝太廟,右丞完顏匡報謝山陵,使使亳州報謝太清宮。旣彌月,詔賜名,封為葛王。葛王,世宗初封,大定後不以封臣下,由是三等國號無葛。尚書省奏,請於瀛王下附葛國號,上從之。十二月癸酉,忒鄰生滿三月,勑放僧道度牒三千道,設醮于玄真觀,為忒鄰祈福。丁丑,御慶和殿,浴皇子,詔百官用元旦禮儀進酒稱賀,五品以上進禮物。生凡二歲而薨。
兄喜兒,累官宣徽使、安國軍節度使。弟鐵哥,累官近侍局使、少府監。
至八年,承御賈氏及范氏皆有娠,未及乳月,章宗已得嗽疾,頗困。是時衛王永濟自武定軍來朝。章宗於父兄中最愛衛王,欲使繼體立之,語在衛紹王紀。衛王朝辭,是日,章宗力疾與之擊毬,謂衛王曰:「叔王不欲作主人,遽欲去邪?」元妃在傍,謂帝曰「此非輕言者。」十一月乙卯,章宗大漸,衛王未發,元妃與黃門李新喜議立衛王,使內侍潘守恒召之。守恒頗知書,識大體,謂元妃曰「此大事,當與大臣議。」迺使守恒召平章政事完顏匡。匡,顯宗侍讀,最為舊臣,有征伐功,故獨召之。匡至,遂與定策立衛王。丙辰,章宗崩,遺詔皇叔衛王即皇帝位。詔曰:「朕之內人,見有娠者兩位。如其中有男,當立為儲貳。如皆是男子,擇可立者立之。」
衛紹王即位,大安元年二月,詔曰:「章宗皇帝以天下重器畀于眇躬,遺旨謂掖庭內人有娠者兩位,如得男則立為儲貳。申諭多方,皎如天日。朕雖涼菲,實受付託,思克副於遺意,每曲為之盡心,擇靜舍以俾居,遣懿親而守視。欽懷皇后母鄭國公主及乳母蕭國夫人晝夜不離。昨聞有爽於安養,已用軫憂而弗寧,爰命大臣專為調護。今者平章政事僕散端、左丞孫即康奏言,承御賈氏當以十一月免乳,今則已出三月,來事未可度知。范氏產期,合在正月,而太醫副使儀師顏言,自年前十一月診得范氏胎氣有損,調治迄今,脈息雖和,胎形已失。及范氏自願於神御前削髮為尼。重念先皇帝重屬大事,豈期聞此,深用怛然。今范氏旣已有損,而賈氏猶或可冀,告於先帝,願降靈禧,默賜保全,早生聖嗣。尚恐衆庶未究端由,要不匿於播敷,使咸明於吾意。」
四月,詔曰:「近者有訴元妃李氏,潛計負恩,自泰和七年正月,章宗暫嘗違豫,李氏與新喜竊議,為儲嗣未立,欲令宮人詐作有身,計取他兒詐充皇嗣。遂於年前閏月十日,因賈承御病嘔吐,腹中若有積塊,李氏與其母王盻兒及李新喜謀,令賈氏詐稱有身,俟將臨月,於李家取兒以入,月日不偶則規別取,以為皇嗣。章宗崩,謀不及行。當先帝彌留之際,命平章政事完顏匡都提點中外事務,明有勑旨,『我有兩宮人有娠』,更令召平章,左右並聞斯語。李氏并新喜乃敢不依勑旨,欲喚喜兒、鐵哥,事旣不克,竊呼提點近侍局烏古論慶壽與計,因品藻諸王,議復不定。知近侍局副使徒單張僧遣人召平章,已到宣華門外,始發勘同。平章入內,一遵遺旨,以定大事。方先帝疾危,數召李氏,李氏不到。及索衣服,李氏承召亦不即來,猶與其母私議。先皇平昔或有幸御,李氏嫉妒,令女巫李定奴作紙木人、鴛鴦符以事魘魅,致絕聖嗣。所為不軌,莫可殫陳。事旣發露,遣大臣按問,俱已款服。命宰臣往審,亦如之。有司議,法當極刑。以其久侍先帝,欲免其死。王公百僚,執奏堅確。今賜李氏自盡。王盻兒、李新喜各正典刑。李氏兄安國軍節度使喜兒、弟少府監鐵哥如律,仍追除復係監籍,於遠地安置。諸連坐並依律令施行。承御賈氏亦賜自盡。」
蓋章宗崩三日而稱范氏胎氣有損。章宗疾彌留,亦無完顏匡都提點中外事務勑旨。或謂完顏匡欲專定策功,構致如此。自後天下不復稱元妃,但呼曰李師兒。
及胡沙虎弒衛王,立宣宗,請貶降衛王,降為東海郡侯。其詔曰:「大安之初,頒諭天下,謂李氏與其母王盻兒及李新喜同謀,令賈氏虛稱有身,各正罪法。朕惟章宗皇帝聖德聰明,豈容有此欺紿。近因集議,武衛軍副使兼提點近侍局完顏達、霍王傅大政德皆言賈氏事內有冤。此時,達職在近侍,政德護賈氏,所以知之。朕親臨問左證,其事曖昧無據,當時被罪貶責者可俱令放免還家。」由是李氏家族皆得還。
衛紹王后徒單氏,大安元年,立為皇后。至寧元年,胡沙虎亂,與衛王俱遷于衛邸。帝遇弒,宣宗即位,衛王降為東海郡侯,徒單氏削皇后號。貞祐二年,遷都汴,詔凡衛紹王及鄗厲王家人皆徙鄭州,仍禁錮,不得出入。男女不得婚嫁者十九年。天興元年,詔釋禁錮。是時,河南已不能守,子孫不知所終。
宣宗皇后王氏,中都人,明惠皇后妹也。其父微時嘗夢二玉梳化為月,已而生二后,及沒,有芝生于柩。初,宣宗封翼王,章宗詔諸王求民家子,以廣繼嗣。是時,后與龐氏偕入王邸,及見后姊有姿色,又納之。貞祐元年九月,封后為元妃,姊為淑妃,龐氏為真妃。淑妃生哀宗,真妃生守純,后無子,養哀宗為己子。貞祐二年七月,賜姓溫敦氏,立為皇后。追封后曾祖得壽司空、冀國公,曾祖母劉氏冀國夫人,祖璞司徒、益國公,祖母楊氏益國夫人,父彥昌太尉、汴國公,母馬氏汴國夫人。
三年,莊獻太子薨,哀宗為皇太子。宣宗崩,哀宗即位。正大元年,尊后為皇太后,號其宮曰仁聖,進封后父曰南陽郡王。
或曰:宣宗為諸王時,莊獻太子母為正妃,及即位,尊為皇后。貞祐元年九月,詔曰:「元妃某氏久奉侍於潛藩,已賜封於國號,可立為皇后。」其名氏蓋不可考也。或又曰:自王氏姊妹入宮而后寵衰,尋為尼,王氏遂立為后,皆后姊明惠之謀也。
初,王氏姊妹受封之日,大風昏霾,黃氣充塞天地。已而,后夢丐者數萬踵其後,心甚惡之。占者曰:「后者,天下之母也。百姓貧窶,將誰訴焉?」后遂勑有司,京城設粥與冰藥。及壬辰、癸巳歲,河南饑饉。大元兵圍汴,加以大疫,汴城之民,死者百餘萬,后皆目睹焉。
京宗釋服,將禘饗太廟,先期,有司奏冕服成,上請仁聖、慈聖兩宮太后御內殿,因試衣之以見,兩宮大悅。上更便服,奉觴為兩宮壽。仁聖太后諭上曰:「祖宗初取天下甚不易。何時使四方承平,百姓安樂,天子服此法服,於中都祖廟行禘饗乎?」上曰:「阿婆有此意,臣亦何嘗忘。」慈聖太后亦曰:「恒有此心,則見此當有期矣。」遂酌酒為上壽,歡然而罷。
天興元年冬,哀宗遷歸德。二年正月,遣近侍徒單四喜、朮甲荅失不奉迎兩宮。后御仁安殿,出鋌金及七寶金洗,分賜從行忠孝軍。是夜,兩宮及柔妃裴滿氏等乘馬出宮。行至陳留,城左右火起,疑有兵,不敢進。后亟命還宮。明日,入京憩四喜家。少頃,輦迎入宮。方謀再行,京城破,后及諸妃嬪北遷,不知所終。惟寶符李氏從至宣德州,居摩訶院。李氏自入院,止寢佛殿中,作為幡旆。會當同后妃北行,將發,佛像前自縊死,且自書門紙曰「寶符御侍此處身故」。
宣宗明惠皇后,王皇后之姊也。生哀宗。宣宗即位,封為淑妃。及妹立為后,進封元妃。哀宗即位,詔尊為皇太后,號其宮曰慈聖。
后性端嚴,頗達古今。哀宗已立為皇太子,有過尚切責之,及即位,始免檟楚。一日,宮中就食,尚器有玉碗楪三,一奉太后,二奉帝及中宮。荊王母真妃龐氏以瑪瑙器進食,后見之怒,召主者責曰:「誰令汝妄生分別,荊王母豈卑我兒婦耶。非飲食細故,已令有司杖殺汝矣。」是後,宮中奉真妃有加。或告荊王謀不軌者,下獄,議已決。帝言于后,后曰:「汝止一兄,奈何以讒言欲害之。章宗殺伯與叔,享年不永,皇嗣又絕,何為欲效之耶。趣赦出,使來見我。移時不至,吾不見汝矣。」帝起,后立待,王至,涕泣慰撫之。
哀宗甚寵一宮人,欲立為后。后惡其微賤,固命出之。上不得已,命放之出宮,語使者曰:「爾出東華門,不計何人,首遇者即賜之。」於是遇一販繒者,遂賜為妻。點檢撒合輦教上騎鞠,后傳旨戒之云:「汝為人臣,常輔主以正,顧乃教之戲耶。再有聞,必大杖汝矣。」
比年小捷,國勢頗振,文士有奏賦頌以聖德中興為言者。后聞不悅曰:「帝年少氣銳,無懼心則驕怠生。今幸一勝,何等中興,而若輩諂之如是。」
正大八年九月丙申,后崩,遺命園陵制度,務從儉約。十二月己未,葬汴城迎朔門外五里莊獻太子墓之西。謚明惠皇后。
哀宗皇后,徒單氏。宣宗及后有疾,后嘗刲膚以進,宣宗聞而嘉之。興定四年,后父鎮南軍節度使頑僧有罪,宣宗以后純孝,因曲赦之,聽其致仕。正大元年,詔立為皇后。哀宗遷歸德,遣后弟四喜等詣汴奉迎,夜至陳留,不敢進,復歸于汴。未幾,城破北遷,不知所終。
贊曰:周禮「九嬪,掌婦學之法,婦德、婦言、婦容、婦功」。班昭氏論之曰:「婦德,不必才明絕異也。婦言,不必便口利辭也。婦容,不必顏色美麗也。婦功,不必功巧過人也。清閑貞靜,守節整齊,行己有恥,動靜有法,是謂婦德。擇辭而說,不道惡語,時然後言,不厭於人,是謂婦言。盥浣塵穢,服飾鮮潔,沐浴以時,身不垢辱,是謂婦容。專心紡績,不好戲笑,潔齊酒食,以奉賔客,是謂婦功。」後世婦學不修,麗色以相高,巧言以相傾,衒能以市恩,逢迎以固寵。是故悼平掣頓皇統,以隕其身;海陵蠱惑群嬖,幾亡其國。道陵李氏擅寵蠹政,卒僨其宗。嗚呼,可不戒哉。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樓主| 休竹客 發表於 2012-6-18 11:02 | 顯示全部樓層
<div class="feature"> 金史  卷六十五‧列傳第三  始祖以下諸子 斡魯 輩魯 謝庫德孫拔達 謝夷保子盆納 謝里忽 烏古出 跋黑 崇成本名僕灰 劾孫子蒲家奴 麻頗子謾都 謾都訶 斡帶 斡賽子宗永 斡者孫璋 昂本名吾都補 子鄭家
始祖明懿皇后生德帝烏魯,季曰斡魯,女曰注思版,皆福壽之語也。以六十後生子,異之,故皆以嘉名名之焉。
德帝思皇后生安帝,季曰輩魯。輩魯與獻祖俱徙海姑水,置屋宇焉。
輩魯之孫胡率。胡率之子劾者,與景祖長子韓國公劾者同名。韓國公前死,所謂肅宗納劾者之妻加古氏者是也。穆宗四年伐阿踈。阿踈走遼。遼使使來止伐阿踈軍。穆宗陽受遼帝約束,先歸國,留劾者守阿踈城。凡三年,卒攻破之。天會十五年贈特進。
安帝節皇后生獻祖,次曰信德,次曰謝庫德,次曰謝夷保,次曰謝里忽。
謝庫德之孫拔達,謝夷保之子盆納,皆佐世祖有功。盆納勇毅善射,當時有與同名者,嘗有貳志,目之曰「惡盆納」。天會十五年,拔達贈儀同三司,盆納贈開府儀同三司。在世祖時,歡都、冶訶及劾者、拔達、盆納五人者,不離左右,親若手足,元勳之最著者也。明昌五年皆配饗世祖廟廷。
准德、束里保者,皆加古部人。申乃因、醜阿皆駝滿部人。富者粘沒罕,完顏部人。阿庫德、白達皆雅達瀾水完顏部勃菫。此七人者,當攜離之際,能一心竭力輔戴者也。
達紀、胡蘇皆朮甲部勃菫。勝昆、主保皆朮虎部人。阿庫德,溫迪痕部人。此五人者,又其次者也。
世祖初年,跋黑為變,烏春盛強,使人召阿庫德、白達。阿庫德曰:「吾不知其他,死生與太師共之。」太師,謂世祖也。白達大喜曰:「我心正如此耳。烏春兵來,堅壁自守,勿與戰可也。」達紀、胡蘇居琵里郭水,烏春兵出其間,不為變,終拒而不從。勝昆居胡不干村,其兄滓不乃勃菫,烏春止其家,而以兵圍勝昆。烏春解去,世祖殺滓不乃,勝昆請無孥戮,世祖從之。世祖破桓 27e5e.gif 、散達,主保死焉。天會十五年,准德、申乃因、阿庫德、白達皆贈金紫光祿大夫。束里保、醜阿、富者粘沒罕、達紀、胡蘇、勝昆、主保、溫迪痕、阿庫德皆贈銀青光祿大夫,皆天會十五年追贈。
又有胡論加古部勝昆勃菫、蟬春水烏延部富者郭子胡里罕焉。
婆多吐水裴滿部斡不勃菫附於世祖,桓焚之。斡不卒,世祖厚撫其家。因併錄之,以見立國之艱難云。
謝里忽者,昭祖將定法制,諸父、國人不悅,已執昭祖,將殺之。謝里忽亟往,彎弓注矢,射於衆中,衆乃散去,昭祖得免。國俗,有被殺者,必使巫覡以詛祝殺之者,迺繫刃于杖端,與衆至其家,歌而詛之曰:「取爾一角指天、一角指地之牛,無名之馬,向之則華面,背之則白尾,橫視之則有左右翼者。」其聲哀切悽婉,若蒿里之音。旣而以刃畫地,劫取畜產財物而還。其家一經詛祝,家道輒敗。
及來流水烏薩扎部殺完顏部人,昭祖往烏薩扎部以國俗治之,大有所獲,頒之於諸父昆弟而不及謝里忽。謝里忽曰:「前日免汝於死者吾之力,往治烏薩扎部者吾之謀也。分不及我,何邪。」昭祖於是早起,自齎間金列鞢往餽之。時謝里忽猶未起,擁寢衣而問曰:「爾為誰?」昭祖曰:「石魯先擇此寶,而後頒及他人,敢私布之。」謝里忽旣揚言,初不自安,至是乃大喜。列鞢者,腰佩也。
獻祖恭靖皇后生昭祖,次曰朴都,次曰阿保寒,次曰敵酷,次曰敵古迺,次曰撒里輦,次曰撒葛周。
昭祖威順皇后生景祖,次曰烏古出。次室達胡末,烏薩扎部人,生跋黑、僕里黑、斡里安。次室高麗人,生胡失荅。
烏古出,初,昭祖久無子,有巫者能道神語,甚驗,乃往禱焉。巫良久曰:「男子之魂至矣。此子厚有福德,子孫昌盛,可拜而受之。若生,則名之曰烏古迺。」是為景祖。又良久曰:「女子之魂至矣,可名曰五鴉忍。」又良久曰:「女子之兆復見,可名曰斡都拔。」又久之,復曰:「男子之兆復見,然性不馴良,長則殘忍,無親親之恩,必行非義,不可受也。」昭祖方念後嗣未立,乃曰:「雖不良,亦願受之。」巫者曰:「當名之曰烏古出。」旣而生二男二女,其次第先後皆如巫者之言,遂以巫所命名名之。
景祖初立,烏古出酗酒,屢悖威順皇后。后曰:「巫言驗矣,悖亂之人終不可留。」遂與景祖謀而殺之。部人怒曰:「此子性如此,在國俗當主父母之業,奈何殺之?」欲殺景祖。后乃匿景祖,出謂衆曰:「為子而悖其母,率是而行,將焉用之?吾割愛而殺之,烏古迺不知也,汝輩寧殺我乎?」衆乃罷去。烏古出之子習不失,自有傳。
跋黑及同母弟二人,自幼時每爭攘飲食,昭祖見而惡之,曰「吾娶此妾而生子如此,後必為子孫之患。」世祖初立,跋黑果有異志,誘桓、散達、烏春、窩謀罕離間部屬,使貳於世祖。世祖患之,乃加意事之,使為勃菫而不令典兵。
跋黑旣陰與桓相次以兵來攻,世祖外禦強兵,而內畏跋黑之變。將行,聞跋黑食於其愛妾之父家,肉張咽而死,且喜且悲,乃迎尸而哭之。
崇成,本名僕灰,泰州司屬司人,昭祖玄孫也。大定十八年收充奉職,改東宮入殿小底,轉護衛。二十五年,章宗為原王,充本府祗候郎君。明年,上為皇太孫,復為護衛。上即位,授河間府判官,以憂去職。起復為宿直將軍,累遷武衛軍都指揮使。泰和三年卒,賻贈有加。崇成謹飭有守,宿衛二十餘年,未嘗有過,故久侍密近云。
景祖昭肅皇后生韓國公劾者,次世祖,次沂國公劾孫,次肅宗,次穆宗。次室注思灰,契丹人,生代國公劾真保。次室溫迪痕氏,名敵本,生虞國公麻頗、隋國公阿离合懣、鄭國公謾都訶。劾者、阿离合懣別有傳。
劾孫。天會十四年大封宗室,劾孫追封王爵。正隆例降封鄭國公。
子蒲家奴又名昱,嘗從太祖伐留可、塢塔。太祖使蒲家奴招詐都,詐都即降。康宗八年,係遼籍女直紇石烈部阿里保太彎阻兵,招納亡命,邊民多亡歸之。蒲家奴以偏師夜行晝止,抵石勒水,襲擊破之,盡俘其孥而還。邊氓自此無復亡者。後與宗雄視泰州地土,太祖因徙萬家屯田于其地。
天輔五年,蒲家奴為勃極烈,遂為都統,使襲遼帝,而以雨潦不果行。旣而,忽魯勃極烈杲都統內外諸軍以取中京,蒲家奴等皆為之副。遼帝西走,都統杲使蒲家奴以兵一千助撻懶擊遼都統馬哥,與撻懶不相及,蒲家奴與賽里、斜野降其西北居延之衆。而降民稍復逃散,毗室部亦叛,遂率兵襲之。至鐵呂川,遇敵八千,遂力戰,兵敗。察剌以兵來會,追及敵兵于黃水,獲畜產甚衆。是役也,奧燉按打海被十一創,竟敗敵兵而還。軍于旺國崖西。
賽里亦以兵會太祖,自草濼追遼帝,蒲家奴、宗望為前鋒,戒之曰:「彼若深溝高壘,未可與戰,即偵伺巡邏,勿令循去,以俟大軍。若其無備,便可擊也。」上次胡离畛川,吳十、馬和尚至小魚濼,夜潛入遼主營,執新羅奴以還,遂知遼帝所在。蒲家奴等晝夜兼行,追及于石輦鐸。我兵四千,至者才千人,遼兵圍之。余睹指遼帝麾蓋,騎兵馳之,遼帝遁去,兵遂潰,所殺甚衆。
宗翰為西北西南兩路都統,蒲家奴、斡魯為之副。烏虎部叛,蒲家奴討平之。天會間,為司空,封王。天眷二年,宗磐等誅,辭及蒲家奴,詔奪司空。是年,薨。天德初,配享太祖廟廷。正隆二年,例封豫國公。
麻頗,天會十五年封王,正隆例封虞國公。
長子謾都本,孝友恭謹,多謀而善戰。年十五,隸軍中,從攻窩盧歡。及係遼女直胡失荅等為變,謾都本自為質,遂從胡失荅歸,中途以計殺守者而還。攻寧江州,取黃龍府,破高永昌,取春、泰州,皆有功,多受賞賚,遂為謀克。討嶺東未服州郡。過土河東山,敗賊三千人。奚、契丹寇土河西,與猛安蒙葛、麻吉擊之。謾都本對敵之中,推鋒力戰,破其衆九萬人。奚衆萬餘保阿鄰甸,復擊敗之,降其旁近居人。復以五百騎破遼兵一千,生擒其將以歸。與闍母攻興中府,中流矢卒,年三十七。天眷中,贈金紫光祿大夫,謚英毅。
謾都訶,屢從征伐,天會二年為阿捨勃極烈,參議國政,明年薨。天會十五年,大封宗室,追封王。正隆例封鄭國公,明昌五年,謚定濟。
蠻睹,襲父麻頗猛安。蠻睹卒,子掃合襲。掃合卒,子撒合輦襲。撒合輦卒,子惟鎔襲。
惟鎔本名沒烈,字子鑄,駢脅多力,喜周急人。至寧初,守楊文關有功,兼都統,護漕運。貞祐二年,佩金牌護親軍家屬遷汴,遙授同知祁州軍州事,充提控。貞祐三年,破紅襖賊於大沫堌,惟鎔入自北門,諸軍繼進,生獲劉二祖,功最。遷泰安軍節度副使,改遂王府尉、都水少監、東平府治中。坐誤以刃傷同知府事紇石烈牙吾塔,當削降殿年,仍從軍自效。討花帽賊于曹、濟間,行省蒙古綱奏其功,復前職。遷邳州經略使,卒。子從傑襲猛安,累功遙授鎮南軍節度副使。
世祖翼簡皇后生康宗,次太祖,次魏王斡帶,次太宗,次遼王斜也。次室徒單氏生衛王斡賽,次魯王斡者。次室僕散氏生漢王烏故乃。次室朮虎氏生魯王闍母。次室朮虎氏生沂王查剌。次室烏古論氏生鄆王昂。
斡帶,年二十餘,撒改伐留可,斡帶與習不失、阿里合懣等俱為裨將。諸將議攻取,斡帶主攻城便。太祖將至軍,斡帶迎之,謂太祖曰:「留可城且下,勿惑他議。」太祖從之。至軍中,衆議乃決。斡帶急起治攻具。其夜進兵攻城,遲明破之。及二涅囊虎路、二蠢出路寇盜,斡帶盡平之。
康宗二年甲申,蘇濵水諸部不聽命,康宗使斡帶等往治其事。行次活羅海川撒阿村,召諸部。諸部皆至,惟含國部斡豁勃菫不至。斡准部狄庫德勃菫、職德部冢故速勃菫亦皆遁去,遇塢塔於馬紀嶺,塢塔遂執二人以降。於是,使斡帶將兵伐斡豁,募軍于蘇濵水,斡豁完聚固守,攻而拔之。進師北琴海闢登路,攻拔泓忒城,取畔者以歸。
太祖於母弟中最愛斡帶。斡帶歸自泓忒城,太祖以事如寧江州,欲與斡帶偕行,斡帶曰:「兵役久勞,未及息也。」遂不果行。太祖還,晝寐于來流水傍,夢斡帶之場圃火,禾盡焚,不可撲滅,覺而深念之,以為憂。是時,斡帶已寢疾,太祖至,聞之,過家門不下馬,徑至斡帶所問疾。未幾薨,年三十四。太祖每哭之慟,謂人曰:「予強與之偕行,未必死也。」
斡帶剛毅果斷,服用整肅,臨戰決策,有世祖風。世祖之世,軍旅之事多專任之。太祖平遼,歎曰:「恨斡帶之不及見也。」天會十五年,追封儀同三司、魏王,謚曰定肅。
斡賽,穆宗初,斡准部族相鈔略,遣納根涅孛菫以其兵往治,納根涅擅募蘇濵水人為兵,不聽,輒攻略之。其人來告,穆宗使斡賽及冶訶往問狀。納根涅雖伏而不肯償所取,因遁去。冶訶等皆不欲追,斡賽督軍而進。至把忽嶺西毛密水,及之,大破其衆,納根涅死焉。斡賽撫定蘇濵水民部,執納根涅之母及其妻子而歸。穆宗曰:「斡賽年尚幼,已能集事,可嘉也。」康宗二年甲申,斡帶治蘇濵水諸部,斡賽、斡魯佐之,定諸部而還。
久之,高麗殺行人阿聒、勝昆,而築九城於曷懶甸。斡賽將內外兵,劾古活你茁、蒲察狄古迺佐之。高麗兵數萬來拒,斡賽分兵為十隊,更出迭入,遂大破之。斡賽母和你隈疾篤,召還,以斡魯代之。未幾,斡賽復至軍,再破高麗軍,進圍其城。七月,高麗請和,盡歸前後亡命及所侵故地,退九城之戍,遂與之和。皇統五年,追封衛國王。
宗永,本名挑撻,斡賽子。長身美髯,忠確勇毅。天眷初,以宗室子預誅宗磐,擢寧遠大將軍。皇統初,充牌印祗候。五年,出為趙州刺史,秩滿再任,轉興平軍節度使,改大名尹。貞元三年,復為興平軍節度使,歷昭德軍、臨洮、鳳翔尹。
大定二年,入為工部尚書,與蘇保衡、完顏余里也遷加伐宋士官賞。宗永性滯不習事,凡與土賊戰者一概加之。世宗久乃知之,謂宰相曰:「若一概追還,必生怨望。若因循不問,則爵賞濫矣。其與土賊戰者,有能以寡敵衆,一人敵三十人以上者,依已遷為定。」改同簽大宗正事、震武軍節度使,卒。
斡者,天會十五年大封宗室,追封魯王,正隆例改封公。子神土懣,驃騎衛上將軍。
子璋本名胡麻愈,多勇略,通女直、契丹、漢字。年十八,左副元帥撒离喝引在麾下。以事如京師,見梁王宗弼與語,宗弼悅之。皇統六年,父神土懣卒,宗弼奏璋可襲謀克,詔從之。天德三年,充牌印祗候,以罪免,奪其謀克,寓居中都。
海陵伐宋,左衛將軍蒲察沙离只同知中都留守,佩金牌掌留府事。世宗即位于遼陽,璋勸沙离只歸世宗,沙离只不從。璋與守城軍官烏林荅石家奴、烏林荅愿、徒單三勝、蒲察蒲查等以兵晨入留守府,遂殺沙离只及判官漫撚撒离喝,推宗強子阿瑣為留守,璋行同知留守事。遣石家奴佩沙离只金牌與愿、蒲查、中都轉運使左淵子貽慶、大興少尹李天吉子磐奉表如東京,賀即位。世宗嘉之,以愿、蒲查為武義將軍,充護衛。貽慶賜及第,授從仕郎。磐充閤門祗候。就以璋為同知中都事。
璋以殺沙离只自攝同知留守,世宗因而授之,心常不自安,遂與兵部尚書可喜謀,因世宗謁山陵作亂。大定二年,上謁山陵,璋等九人會于可喜家,說萬戶高松,不從。璋知事不成,乃與可喜共執斡論詣有司陳,上誅可喜、李惟忠等,以璋為彰化軍節度使。
宋將吳璘出散關,據寶雞以西,詔璋赴元帥都監徒單合喜軍前任使。於是,宋人據原州,寧州刺史顏盞門都以兵四千攻之,不克。宋將姚良輔以兵十萬至原州,權副統完顏習尼列以千騎援門都兵,而姚良輔兵多,諸將皆不敢與戰。及璋至軍,會平涼、涇州、潘原、長武等戍兵,合二萬人。璋使押軍猛安石抹許里阿補以兵二千軍於城北,習尼列以兵三千軍於城西北十里麥子原,皆據高阜為陣。璋以本部兵陣於城西。姚良輔出自北嶺,先遣萬人攻許里阿補,自以軍九萬陣麥子原下,捍以劍盾、行馬,外列騎士,步卒居其中,敢死士鎖足行馬間,持大刀為拒,分為八陣,而別以騎二千襲璋軍。璋方出迎戰,習尼列來報曰:「宋之重兵皆在麥子原矣。」璋遣萬戶特里失烏也以押軍猛安奚慶喜、照撒兵二千援許里阿補,遣撒屋出、崔尹以兵二千益習尼列。許里阿補與宋人接戰,良久,敗之。宋兵在麥子原者最堅,習尼列與移剌補、奧屯撒屋出、崔尹、僕根撒屈出以兵五千沿壕為伏,餘兵皆捨馬步戰,擊其前行騎士,走之。於是,行馬以前衝以長槍,行馬以後射以勁弓。良輔兵稍挫,習尼列乘勝麾兵,撤其行馬,破其七陣。良輔復整兵出,習尼列少却,而璋已破城下宋兵,與習尼列會。使僕根以伏兵擊良輔。習尼列亦整兵與戰,奮擊之,大破良輔軍,斬首萬餘級,墜壕死者不可勝數,鎖足行馬者盡殪之,獲甲二萬餘,器仗稱是。良輔亦中兩創脫去。遂圍原州,穴其西城,城圮,宋人宵遁。璋等入原州。宋戍軍在寶雞以西,聞之皆自散關遁去。
京兆尹烏延蒲离黑、丹州刺史赤盞胡速魯改已去德順州,宋吳璘復據之,都監合喜以璋權都統,與習尼列將兵二萬救德順。璋率騎兵前行,與璘騎兵二萬戰于張義堡遂沙山下,敗之,追北四十餘里。璘軍遇隘不得前,斬首數十級。璋至德順,璘據城北險要為營,璋亦策營與璘相望,可三里許。兩軍遇於城東,凡五接戰,璘軍敗走,璋追至城下。璘軍已據城北岡阜,與其城上兵相應,以弩夾射璋軍。璋軍陽却,城中出兵來追,璋反旆與戰,大敗之。合喜遣統軍都監泥河以兵七千來會,與璘軍復戰,敗之。璘遣兵據東山堡,欲樹柵,璋與習尼列、泥河議曰:「敵若據東山堡,此城亦不可拔,宜急擊之。」於是璋先據要地,習尼列以兵逼東山堡,璘兵恃濠相拒,短兵接,璘兵退走,習尼列追擊之。璘城北營兵可六千人,登北岡來戰,璋之漢軍少却,傷者二百人。璘遂焚璋軍攻城具,璋率移剌補猛安兵踰北岡擊走之。璘軍隔小塹射璋軍,移剌補少却,習尼列望見北原火發,乃止攻東山堡,亟與將士來赴,引善射者先登,率劉安漢軍三百人擊敗之。璘軍皆走險,璘以軍三萬據險作三陣,皆環以劍盾、行馬。璋遣萬戶石抹迭勒由別路自後擊之,特里失烏也、移剌補以二千人當其前,以強弓射之,璘兵大敗,墮溝壑者甚衆。璋軍度澗追之,斬數千級而還。
璘軍雖敗,猶恃其衆,都監合喜使武威軍副緫管夾古查剌來問策。諸將皆曰:「吳璘恃險,不善野戰,我退軍平涼,彼必棄險就平地,然後可圖也。」璋曰:「不然。彼恃其衆,非特恃險也。昔人有言,『寧棄千軍,不棄寸地』,故退兵不如濟師。我退軍平涼,彼軍深入吾地,固壘以拒我,則如之何。」查剌還報,合喜於是親率四萬人赴之。吳璘詰旦乘陰霧晦冥分兵四道來襲,戰于城東,離而復合者數四。漢軍千戶李展率麾下兵先登奮擊之,璘軍陣動。璋乘勝踵擊,璘軍復敗,追至北岡,璘走險,璋急擊之,殺略殆盡。璘分半軍守秦州,合喜駐軍水洛城東,自六盤山至石山頭分兵守之,斷其餉道。璘乃引歸。
宋經略使荊臯以步騎三萬自德順西去,璋以兵八千、習尼列以兵五千追擊之。習尼列兵乃出其前,還自赤觜,遇其前鋒,敗之于高赤崖下。復與其中軍戰,自日昃至暮,乃罷。荊臯乘夜來襲營,為退軍八十里。明日,習尼列追之。璋兵至上八節,宋兵據險為陣,璋捨馬步戰,地險不得接,相拒至曙。宋兵動,璋乘之,追至甘谷城,習尼列兵亦至,宋兵宵遁,璋遂班師。習尼列追至伏羌城,不及而還。
上使御史中丞達吉視諸軍功狀,達吉舊與璋有隙,故損其功。詔璋將士賞比諸軍半之,璋兼陝西路都統,進官一階。及元帥府上功,璋居多,詔達吉削官兩階,杖八十,解職。上復賞璋及將士如諸軍,以璋為西北路招討使。召為元帥左都監,兼安化軍節度使,賜以弓矢衣帶佩刀。改益都尹,左都監如故。
宋人棄海州遁去,焚官民廬舍且盡。璋至海州,得所棄糧三萬六千餘石,安集其人,復其屯戍。五年,宋人約和,罷三路都統,復置陝西路統軍司,璋為統軍使。上曰:「監軍合喜年老,故授卿此職。邊境無事,且召卿矣。」以本官兼京兆尹。
召為御史大夫。璋奏:「竊觀文武百官有相為朋黨者,今在臺自臣外無女直人,乞不限資考,量材奏擬。」上曰:「朋黨為誰,即糾治之。朕選女直人,未得其人,豈以資考為限,論其人材而已。」頃之,璋奏曰:「太祖武元皇帝受天明命,太宗皇帝奄定宋土,自古帝王之興,必稱受命,當製『大金受命之寶』,以明示萬世。」上曰:「卿言正合朕意。」乃遣使夏國市玉,十八年,受命寶成,奏告天地宗廟社稷,上御正殿。
十三年,改大興尹,為賀宋正旦使。璋受命使宋,旣行,上遣人馳諭璋曰:「宋人若不遵舊禮,慎勿付書。如不令卿等入見,即持書歸。若迫而取之,亦勿赴宴,其回書及禮物一切勿受。」璋至臨安,宋人請以太子接書,不從。宋人就館迫取書,璋與之,且赴宴,多受禮物。有司以聞,上怒,欲置之極刑。左丞相良弼奏曰:「璋為將,大破宋軍,宋人讎之久矣。將因此陷之死地,未可知也。今若殺璋,或者墮其計中耳。」上以為然,乃杖璋百五十,除名,副使客省使高翊杖百,沒入其所受禮物。
後歲餘,上念璋有征伐功,起為景州刺史,遷武定軍節度使,授山東西路蒲底山拏兀魯河謀克,改臨洮尹。十九年,卒。
鄆王昂,本名吾都補,世祖最幼子也。常從太祖征伐。天輔六年,昂與稍喝以兵四千監護諸部降人,處之嶺東,就以兵守臨潢府。昂不能撫御,降人苦之,多叛亡者。上聞之,使出里底戒諭昂。已過上京,諸部皆叛去,惟章愍宮、小室韋二部達內地。詔諳版勃極烈吳乞買曰:「比遣昂徙諸部,多致怨叛,稍喝駐兵不與討襲,致使降人復歸遼主,違命失衆,當置重法。若有所疑,則禁錮之,俟師還定議。」是時,太宗居守,辭不失副之,辭不失勸太宗因國慶可薄其罰,於是杖昂七十,拘之泰州,而殺稍喝。
天會六年,權元帥左都監。十五年,為西京留守。天眷三年,為平章政事。皇統元年,封漆水郡王。二年,制詔昂署銜帶「皇叔祖」字,封鄆王。是歲,薨。
子鄭家、鶴壽。鶴壽累官耶魯瓦群牧使,死于契丹撒八之難,語在忠義傳。
鄭家,皇統初,以宗室子授定遠大將軍,除磁州刺史。天德間,為右諫議大夫,累遷會寧尹、安化軍節度使,改益都尹。海陵伐宋,為浙東道副統制,與工部尚書蘇保衡以舟師自海道趨臨安,至松林島阻風,泊島間。詰旦,舟人望見敵舟,請為備。鄭家問:「去此幾何?」舟人曰:「以水路測之,且三百里。風迅,行即至矣。」鄭家不曉海路舟楫,不之信。有頃,敵果至,見我軍無備,即以火砲擲之。鄭家顧見左右舟中皆火發,度不得脫,赴水死,時年四十一。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樓主| 休竹客 發表於 2012-6-18 11:02 | 顯示全部樓層
<div class="feature"> 金史  卷六十六‧列傳第四  始祖以下諸子  勗本名烏野 隈可
宗室
胡十門 合住子布輝 摑保 衷本名醜漢 齊本名掃合 朮魯 胡石改 宗賢本名阿魯 撻懶 卞本名吾母  1083.gif 本名阿里剌 弈本名三寶 阿喜
勗,字勉道,本名烏野,穆宗第五子。好學問,國人呼為秀才。年十六,從太祖攻寧江州,從宗望襲遼主于石輦鐸。太宗嗣位,自軍中召還,與謀政事。宗翰、宗望定汴州,受宋帝降。太宗使勗就軍中往勞之。宗翰等問其所欲。曰:「惟好書耳。」載數車而還。
女直初無文字,及破遼,獲契丹、漢人,始通契丹、漢字,於是諸子皆學之。宗雄能以兩月盡通契丹大小字,而完顏希尹乃依倣契丹字製女直字。女直旣未有文字,亦未嘗有記錄,故祖宗事皆不載。宗翰好訪問女直老人,多得祖宗遺事。太宗初即位,復進士舉,而韓昉輩皆在朝廷,文學之士稍拔擢用之。天會六年,詔書求訪祖宗遺事,以備國史,命勗與耶律迪越掌之。勗等採摭遺言舊事,自始祖以下十帝,綜為三卷。凡部族,旣曰某部,復曰某水之某,又曰某鄉某村,以別識之。凡與契丹往來及征伐諸部,其間詐謀詭計,一無所隱。事有詳有略,咸得其實。
自太祖與高麗議和,凡女直入高麗者皆索之,至十餘年,索之不已。勗上書諫曰:「臣聞德莫大於樂天,仁莫先於惠下。所索戶口,皆前世姦宄叛亡,烏蠢、訛謨罕、阿海、阿合束之緒裔。先世綏懷四境,尚未賔服,自先君與高麗通,聞我將大,因謂本自同出,稍稍款附。高麗旣不聽許,遂生邊釁,因致交兵,久方連和,蓋三十年。當時壯者今皆物故,子孫安於土俗,婚姻膠固,徵索不已,彼固不敢稽留,骨肉乖離,誠非衆願。人情怨甚可愍者,而必欲求為己有,特彼我之蔽,非一視同仁之大也。國家民物繁夥,幅員萬里,不知得此果何益耶。今索之不還,我以強兵勁卒取之無難。然兵凶器,戰危事,不得已而後用。高麗稱藩,職貢不闕,國且臣屬,民亦非外。聖人行義,不責小過,理之所在,不俟終日。臣愚以為宜施惠下之仁,弘樂天之德,聽免徵索,則彼不謂己有,如自我得之矣。」從之。
十五年,為尚書左丞加鎮東軍節度使、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預平宗磐之難,賜與甚多,加儀同三司,以「皇叔祖」字冠其銜。勗皆力辭不受。
皇統元年,撰定熈宗尊號冊文。上召勗飲於便殿,以玉帶賜之。所撰祖宗實錄成,凡三卷,進入,上焚香立受之,賞賚有差。制詔左丞勗、平章政事弈職俸外別給二品親王俸傔。舊制,皇兄弟、皇子為親王給二品俸,宗室封一字王者給三品俸,勗等別給親王俸,皆異數也。宴群臣于五雲樓,勗進酒稱謝。帝起立,宰臣進曰:「至尊為臣下屢起,於禮未安。」上曰:「朕屈己待臣下,亦何害。」是日,上及群臣盡歡。俄同監修國史,進拜平章政事。光懿皇后忌辰,熈宗將出獵,勗諫而止。
熈宗獵于海島,三日之間,親射五虎獲之。勗獻東狩射虎賦,上悅,賜以佩刀、玉帶、良馬。能以契丹字為詩文,凡游宴有可言者,輒作詩以見意。時上日與近臣酣飲,或繼以夜,莫能諫之。勗上踈諫,乃為止酒。進拜左丞相,兼侍中、監修如故。八年,奏上太祖實錄二十卷,賜黃金八十兩,銀百兩,重綵五十端,絹百匹,通犀、玉鉤帶各一。出領行臺尚書省事,召拜太保,領三省、領行臺如故,封魯國王。
勗剛正寡言。海陵方用事,朝臣多附之者。一日,大臣會議,海陵後至,勗面責之曰:「吾年五十餘,猶不敢後,爾少年強健,乃敢如此。」海陵跪謝。九年,進拜太師,進封漢國王。海陵篡立,加恩大臣以收人望,封秦漢國王,領三省、監修如故。
及宗本無罪誅,勗髭鬢頓白,因上表請老。海陵不許,賜以玉帶,優詔諭之。有大事令宰臣就第商議,入朝不拜。勗遂稱疾篤不言,表請愈切,海陵不懌,從之。以本官致仕,進封周宋國王。正隆元年,與宗室俱遷中都。二年,例降封金源郡王。薨,年五十九。
撰定女直郡望姓氏譜及他文甚衆。大定二十年,詔曰:「太師勗諫表詩文甚有典則,朕自即位所未嘗見。其諫表可入實錄,其射虎賦詩文等篇什,可鏤版行之。」子宗秀。
宗秀,字實甫,本名冢里忽。涉獵經史,通契丹大小字。善騎射,與平宗磐、宗雋之亂,授定遠大將軍,以宗磐世襲猛安授之。
宗弼復取河南,宗秀與海陵俱赴軍前任使。宋將岳飛軍于亳、宿之間,宗秀率步騎三千扼其衝要,遂與諸軍逆擊敗之。師還,為太原尹,改婆速路統軍使,不受。高麗遣使以土產獻,却之。入為刑部尚書,改御史中丞,授翰林學士。天德初,轉承旨,封宿國公,賜玉帶。歷平陽尹、昭義軍節度使,封廣平郡王。正隆二年卒官,年四十二。是歲,例降二品以上封爵,改贈金紫光祿大夫。
康宗敬僖皇后生楚王謀良虎。次室溫都氏生昭武大將軍同刮茁。次室僕散氏坐事早死,生龍虎衛上將軍隈可。
隈可亦作偎喝,美髯鬚,勇健有材略。從太祖伐遼,取寧江州,戰出河店。天眷二年,授驃騎上將軍,除迭魯苾撒乣詳穩,遷忠順軍節度使、興平軍節度使。天德二年,入為大宗正丞。四年,出為昭德軍節度使。以兄謀良虎孫喚端合扎謀克餘戶,授偎喝上京路扎里瓜猛安所屬世襲謀克。改德昌軍節度使,封廣平郡王。正隆二年,例奪王爵,改曷速館節度使,再改忠順軍節度使。大定元年,封宗國公,為勸農使,卒官,年六十五。
始祖兄弟三人,保活里之後為神土懣、迪古乃,別有傳。
胡十門者,曷蘇館人也。父撻不野,事遼為太尉。胡十門善漢語,通契丹大小字,勇而善戰。高永昌據東京,招曷蘇館人,衆畏高永昌兵強,且欲歸之。胡十門不肯從,召其族人謀曰:「吾遠祖兄弟三人,同出高麗。今大聖皇帝之祖入女直,吾祖留高麗,自高麗歸于遼。吾與皇帝皆三祖之後。皇帝受命即大位,遼之敗亡有徵,吾豈能為永昌之臣哉!」始祖兄阿古迺留高麗中,胡十門自言如此,蓋自謂阿古迺之後云。於是率其族屬部衆詣撒改,烏蠢降,營于駝回山之下。永昌攻之,胡十門力戰不能敵,奔于撒改。及攻開州,胡十門以糧餉給軍。後攻保州,遼將以舟師遁,胡十門邀擊敗之,降其士卒。賞賜甚厚,以為曷蘇館七部勃菫,給銀牌一、木牌三。天輔二年卒。贈監門衛上將軍,再贈驃騎衛上將軍。
子鉤室,嘗從攻顯州,領四謀克軍,破梁魚務,功最,以其父所管七部為曷蘇館都勃菫。
有合住者,亦稱始祖兄苗裔,但不知與胡十門相去幾從耳。
合住,曷速館苾里海水人也。仕遼,領辰、復二州漢人、渤海。
子蒲速越,襲父職,再遷靜江中正軍節度使,佩金牌,為曷速館女直部長。
子余里也與胡十門同時歸朝,屢以糧餉助伐高永昌及高麗、新羅。後從宗望伐宋,以功遷真定府路安撫使兼曹州防禦使,佩金牌。授苾里海水世襲猛安。
長子布輝,識女直、契丹、漢字,善騎射。年十八,宗弼選為扎也,從阿里、蒲盧渾追宋康王于明州。睿宗聞其才,召置麾下,從經略山東、河北、陝西,襲其父猛安,授昭勇大將軍。海陵伐宋,以本猛安兵從,半道與南征萬戶完顏福壽等俱亡歸,謁世宗于遼陽。
世宗即位,除同知曷蘇館節度使事。刑部侍郎斜哥為都統,布輝副之,坐擅署置官吏、私用官中財物,削兩階解職。未浹旬,世宗獻享山陵。兵部尚書可喜、昭毅大將軍斡論、中都同知完顏璋等謀反,欲因上謁山陵舉事。斡論與布輝親舊,與之謀議,事具可喜傳。旣知事不可成,乃與可喜、璋執斡論等上變。可喜不肯以始謀盡首,遂并誅之,而賞布輝、璋。除布輝濬州防禦使,累遷順天軍節度使。致仕,卒,年六十七。
昭祖族人摑保者,從昭祖耀武于青嶺、白山。還至姑里甸,昭祖得疾,寢于村舍,洞無門扉,乃以車輪當門為蔽,摑保臥輪下為扞禦。已而賊至,刃交於輪輻間。摑保洞腹見膏,恐昭祖知之,乃然薪取膏以為炙,問之,以他肉對。昭祖心知之,遂中夜啟行。
衷,本名醜漢,中都司屬司人,世祖曾孫。祖霸合布里封鄆王,父悟烈官至特進。大定中,收充閤門袛候,授代州宣銳軍都指揮使。歲旱,州委禱雨于五臺靈潭,步致其水,雨隨下,人為刻石紀之。四遷引進使,兼典客署令,改尚輦局使。扈從北幸,賜廄馬二以旌其勤。尋為夏國王李仁孝封冊使,歷寧海、蠡州刺史,入為大睦親府丞。除順義軍節度使,陛辭,賜金幣,特寵異之。移鎮鎮西。泰和六年,致仕,卒。
衷孝悌貞謹,深悉本朝婚禮,皇族婚嫁每令衷相之。治復有能稱,其在寧海、蠡州,平賦役無擾,民立石頌遺愛。大安初,追贈輔國上將軍。
齊,本名掃合,穆宗曾孫。父胡八魯,寧州刺史。大定中,以族次充司屬司將軍,授同知復州軍州事,累遷刑部員外郎。上諭曰「本朝以來,未嘗有內族為六部郎官者,以卿歷職廉能,故授之。」先是,復州合冢罕關地方七百餘里,因圍獵,禁民樵捕。齊言其地肥衍,令賦民開種則公私有益。上然之,為弛禁。即牧民以居,田收甚利,因名其地曰合冢罕猛安。
章宗立,改戶部員外郎,出為磁州刺史,治以寬簡,未嘗留獄。屬邑武安,有道士視觀宇不謹,吏民為請鄰郡王師者代主之。道士忿奪其利,告王私置禁銅器,法當徒。縣令惡其為人,反坐之,具獄上。齊審其誣。又以王有德,不忍坐之,問同僚,無以對。齊曰:「道士同請即同居也,當准首,俱釋其罪。」其寬明有體,皆此類也。
磁,名郡,刺史皆朝廷遴選,郡人以前政有聲如劉徽柔、程輝、高德裕皆不及也。河北提刑司以治狀聞。明昌三年,始議置諸王傅,頗難其選,乃以齊傅兗王。王將至任郡,猛安迎接,齊峻却之。王怪問故,曰:「王國藩輔,猛安皆緫戎職,於王何利焉,却之以遠嫌也。」王悅服。王府家奴為不法,輒發還本猛安,終更無敢犯者。
明年,授山東東、西路副統軍,兼同知益都府事。有惠愛,郡人為之立碑。轉彰化軍節度使。六年,移利涉軍。召見,勞慰有加。詔留守上京。承安二年,致仕,卒。齊明法識治體,所至有聲,內族中與丞相承暉並稱云。
朮魯,宗室子。從鄭王斡賽敗高麗于曷懶,取亞魯城,克寧江州,取黃龍府。出河店之役、達魯古城之役、護步荅岡之役皆力戰有功。東京降,為本路招安副使。敗遼兵,破同刮營。蘇州漢民叛走,朮魯追復之,以功為謀克。天輔四年卒,年四十一。皇統中,贈鎮國上將軍。
胡石改,宗室子也。從太祖攻寧江,敗遼兵於達魯古城,破遼主親兵,皆有功。遼軍來援濟州,胡石改與其兄實古乃以兵迎擊,敗之。還攻濟州,中流矢,戰益力,克其城。軍中稱其勇。從攻春、泰州,降之,并降境內諸部族,其不降者皆攻拔之。遼主西走,胡石改追至中京,獲其宮人、輜重凡八百兩。
有思泥古者,復以本部叛去,胡石改以兵五百追及之,獲其親屬部人以還。德州復叛,胡石改以兵五千克其城。從婁室擊敗敵兵二萬於歸化之南,并降歸化。從取居庸關,并燕之屬縣及其山谷諸屯。移失部旣降,復叛去,胡石改引兵追及,戰敗之,俘獲甚衆。澤州諸部有逃者,皆追復之。又敗叛人於臨潢,誅其酋領而安撫其人民。
天眷二年,遷永定軍節度使,改武定軍,徙汴京留守。天德三年,授世襲猛安。卒,年六十八。
宗賢,本名阿魯。太祖伐遼,從攻寧江州、臨潢府。太宗監國,選侍左右,甚見親信。臨潢復叛,從宗望復取之。為內庫都提點,再遷歸德軍節度使。政寬簡,境內大治。秩滿,士民數百千人相率詣朝廷請留。及改武定軍,百姓扶老攜幼送數十里,悲號而去。改永定軍。秉德廉訪官吏,士民持盆水與鏡,前拜言曰:「使君廉明清直類此,民實賴之。」秉德曰:「吾聞郡僚廉能如一,汝等以為如何?」衆對曰:「公勤清儉皆法則於使君耳。」因謂宗賢曰:「人謂君善治,當在甲乙,果然賢使君也。」用是超遷兩階。
天德初,授世襲謀克,馳驛召之。雄州父老相率張青繩懸明鏡於公署,老幼填門,三日乃得去。封定國公,再除忠順軍節度使,賜以玉帶。捕盜司執數人至府,宗賢問曰:「罪狀明白否?」對曰:「獄具矣。」宗賢閱其案,謂僚佐曰:「吾察此輩必冤。」不數日,賊果得,人服其明。改曷懶路兵馬都緫管,歷廣寧尹,封廣平郡王。改崇義軍節度使,兼領北京宗室事。正隆例奪王爵,加金紫光祿大夫,改臨海軍。大定初,遣使召之。宗賢率諸宗室見於遼陽,除同簽大宗正事,封景國公,致仕。起為婆速路兵馬都緫管,復致仕,卒。
特進撻懶,宗室子。年十六,事太祖,未嘗去左右。出河店之役,太祖欲親戰,撻懶控其馬而止之曰:「主君何為輕敵。臣請效力。」即挺槍前,手殺七人。已而槍折,騎士曳而下者九人。太祖壯之曰:「誠得此輩數十,雖萬衆不能當也。」及戰于達魯古城,遼兵一千陣于營外,太祖遣撻懶往擊之。撻懶衝出敵陣,大敗其衆。攻臨潢府、春、泰州、中、西二京,皆有功。天輔六年,授謀克。
天會四年,從伐宋,屢以功受賞。明年,再舉至汴。宗望聞宋人會諸路援兵于睢陽,遣撻懶與阿里刮將兵二千往拒之。敗其前鋒軍三萬于杞縣,又破三寨,擒宋京東路都緫管胡直孺、南路都統制隋師元及其三將并直孺二子,遂取拱州,降寧陵。復破二萬于睢陽,進取亳州。聞宋兵十萬且至,會宗望益兵四千,合擊,大敗之。其卒二千,陣而立,馳之不動,即麾軍去馬擊之,盡殪,擒其將石瑱而還。帥府嘉其功,賞賚優渥。睿宗駐兵熈州,分遣諸將略地。撻懶以軍五百入六盤山十六寨,降其官八十餘,民戶四千,獲馬二千疋。
皇統中,累加銀青光祿大夫。天德初,加特進,授世襲猛安。卒,年六十五。海陵遷諸陵於大房山,以撻懶嘗給事太祖,命作石像,置睿陵前。
卞,本名吾母,上京司屬司人,大定二年,收充護衛,積勞授彰化軍節度副使,入為都水監丞,累遷中都、西京路提刑使,徙知歸德府、河平軍節度使。王汝嘉奏卞前在都水監導河有勞,除北京留守。未幾,改知大興府事。時有言,尚書左丞夾谷衡在軍不法,詔刑部問狀。事下大興府,卞輒令追攝,上以為失體,杖四十。久之,乞致仕,不許。拜御史大夫。先是,左司諫赤盞高門上言,御史大夫久闕,憲紀不振,宜選剛正疾惡之人肅清庶務。上由是用卞。前時孫鐸、賈鉉俱為尚書,鉉拜參知政事,而鐸再任,對賀客誦唐張在詩,有鬱鬱意。卞劾奏之,鐸坐降黜。旣而復申前請,遂以金吾衛上將軍致仕,薨。
等保護,諭之曰:「郡王遭此家難,哀哭當以禮節之,飲食尤宜謹視。」世宗還都,遷符寶郎,除吏部郎中。
章宗即位,坐與御史大夫唐括貢為壽,犯夜禁,奪官一階,罷。明昌元年,起為同知棣州防禦使事,上書歷詆宰執。帝以小臣敢譏訕宰輔,杖八十,削一官,罷之,發還本猛安。明年,降授同知宣德州事。召授武衛軍副都指揮使,四遷知大興府事,轉左右宣徽使。承安二年,拜尚書右丞,出為泰定軍節度使,移知濟南府,卒。
弈,本名三寶,隸梅堅塞吾司屬司。大定七年,以近親充東宮護衛十人長,轉為尚廄局使。章宗即位,遷左衛副將軍,累遷右副都點檢,兼提點尚廄局使。諭旨曰:「汝非有過人才,第以久次遷授。當謹乃職,勿復有非違事,使朕聞之。」未幾,坐廄馬瘦,決三十。承安二年,改左副都點檢,兼職如舊。俄授同簽大睦親府事,卒。
弈為人貪鄙,數以贓敗,帝愛其能治圍場,故進而委信之。
阿喜,宗室子,好學問。襲父北京路筈柏山猛安,聽訟明決,人信而愛之。察廉能,除彰國軍節度副使,改上京留守判官。提刑司奏彰國軍治狀,遷同知速頻路節度事,改歸德軍,歷海、邳二州刺史,皆兼緫押軍馬。
宋統領劉文謙以兵犯宿遷,阿喜逆擊,破之。復破戚春、夏興國舟兵萬餘人,斬夏興國于陣。遷鎮國上將軍,再賜銀幣,為元帥左監軍紇石列執中前鋒。渡淮,破寶應、天長二縣。師還,遷同知歸德府事,改泗州防禦使。丁母憂,起復。大安二年,改華州防禦使,遷鎮南軍節度使。貞祐二年,改知大名府,充馬軍都提控,歷橫海、安化軍節度使,充宣差山東路左翼都提控。尋知濟南府事,徙沁南軍節度使,遷河南統軍使,兼昌武軍節度使,卒。
贊曰:金諸宗室,自始祖至康宗凡八世。獻祖徙居海姑水納葛里村,再徙安出虎水。世祖稱海姑兄弟,蓋指其所居也。完顏十二部,皆以部為氏,宣宗詔宗室皆書姓氏,然亦有部人以部為氏,非宗室同姓者,遂不可辨矣。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樓主| 休竹客 發表於 2012-6-18 11:02 | 顯示全部樓層
<div class="feature"> 金史  卷六十七‧列傳第五 石顯 桓 27e5e.gif 弟散達 烏春溫敦蒲剌附 臘醅弟麻產 鈍恩 留可 阿踈 奚王回离保
石顯,孩懶水烏林荅部人。昭祖以條教約束諸部,石顯陸梁不可制。及昭祖沒于逼剌紀村,部人以柩歸,至孩懶水,石顯與完顏部窩忽窩出邀於路,攻而奪之柩,揚言曰:「汝輩以石魯為能而推尊之,吾今得之矣。」昭祖之徒告于蒲馬太彎,與馬紀嶺劾保村完顏部蒙葛巴土等募軍追及之,與戰,復得柩。衆推景祖為諸部長,白山、耶悔、統門、耶懶、土骨論、五國皆從服。
及遼使曷魯林牙來索逋人,石顯皆拒阻不聽命,景祖攻之,不能克。景祖自度不可以力取,遂以詭計取之。乃以石顯阻絕海東路請於遼,遼帝使人讓之曰:「汝何敢阻絕鷹路?審無他意,遣其酋長來。」石顯使其長子婆諸刊入朝,曰:「不敢違大國之命。」遼人厚賜遣還,謂婆諸刊曰:「汝父信無他,宜身自入朝。」石顯信之,明年入見於春蒐,婆諸刊從。遼主謂石顯曰:「罪惟在汝,不在汝子。」乃命婆諸刊還,而流石顯於邊地。蓋景祖以計除石顯而欲撫有其子與部人也。
婆諸刊蓄怨未發,會活剌渾水紇石烈部臘醅、麻產起兵,婆諸刊往從之。及敗於暮稜水,麻產先遁去,婆諸刊與臘醅就擒,及其黨與,皆獻之遼主。久之,世祖復使人言曰:「婆諸刊不還,則其部人自知罪重,因此恐懼,不肯歸服。」遼主以為然,遂遣婆諸刊及前後所獻罪人皆還之。
桓、散達兄弟者,國相雅達之子也。居完顏部邑屯村。雅達稱國相,不知其所從來。景祖嘗以幣與馬求國相於雅達,雅達許之。景祖得之,以命肅宗,其後撒改亦居是官焉。
桓、散達各被酒,言語紛爭,遂相毆擊,舉刃相向。昭肅皇后親解之,乃止,自是謀益甚。
是時烏春、窩謀罕亦與跋黑相結,詭以烏不屯賣甲為兵端,世祖不得已而與之和。間數年,烏春以其衆涉活論、來流二水,世祖親往拒之。桓、散達遂起兵。
肅宗以偏師拒桓乘勝,大肆鈔略。是役也,烏春以久雨不能前,乃罷兵。
世祖聞肅宗敗,乃自將,經舍很、貼割兩水取桓,以舊地還之。
桓之騎兵亦敗。世祖乘勝逐北,破多退水水為之赤。世祖止軍勿追,盡獲所棄車甲馬牛軍實,以戰勝告于天地,頒所獲於將士,各以功為差。
未幾,桓、散達俱以其屬來降。卜灰猶保撒阿辣村,招之不出。撒骨出據阿魯紺出村,世祖遣人與之議和,撒骨出謾言為戲,荅之曰:「我本欲和,壯士巴的懣不肯和,泣而謂我曰:『若果與和,則美衣肥羊不可復得。』是以不敢從命。」遂縱兵俘略鄰近村墅。有人從道傍射之,中口死。
卜灰之屬曰石魯,石魯之母嫁于駝滿部達魯罕勃菫而為之妾。達魯罕與族兄弟抹腮引勃菫俱事世祖,世祖欲間石魯於卜灰,謂達魯罕曰:「汝之事我,不如抹腮引之堅固也。」蓋謂石魯母子一彼焉,一此焉,以此撼石魯。石魯聞之,遂殺卜灰而降。
石魯通於卜灰之妾,常懼得罪,及聞世祖言,惑之,使告于達魯罕曰:「將殺卜灰而來,汝待我于江。」伺卜灰睡熟,剚刃於胸而殺之。追者急,白日露鼻匿水中,逮夜,至江,方游以濟。達魯罕使人待之,乃得免。久之,醉酒,而與達魯罕狠爭,達魯罕殺之。
烏春,阿跋斯水溫都部人,以鍛鐵為業。因歲歉,策杖負檐與其族屬來歸。景祖與之處,以本業自給。旣而知其果敢善斷,命為本部長,仍遣族人盆德送歸舊部。盆德,烏春之甥也。
世祖初嗣節度使,叔父跋黑陰懷覬覦,間誘桓、散達兄弟及烏春、窩謀罕等。烏春以跋黑居肘腋為變,信之,由是頗貳於世祖,而虐用其部人。部人訴於世祖,世祖使人讓之曰:「吾父信任汝,以汝為部長。今人告汝有實狀,殺無罪人,聽訟不平,自今不得復爾為也。」烏春曰:「吾與汝父等輩舊人,汝為長能幾日,干汝何事。」世祖內畏跋黑,恐群朋為變,故曲意懷撫,而欲以婚姻結其歡心。使與約婚,烏春不欲,笑曰:「狗彘之子同處,豈能生育。胡里改與女直豈可為親也。」烏春欲發兵,而世祖待之如初,無以為端。
加古部烏不屯,亦鐵工也,以被甲九十來售。烏春聞之,使人來讓曰:「甲,吾甲也。來流水以南、匹古敦水以北,皆吾土也。何故輒取吾甲,其亟以歸我。」世祖曰:「彼以甲來市,吾與直而售之。」烏春曰:「汝不肯與我甲而為和解,則使汝叔之子斜葛及冢勒來。」斜葛蓋跋黑之子也。世祖度其意非真肯議和者,將以有為也,不欲遣。衆固請曰:「不遣則必用兵。」不得已,遣之。謂冢勒曰:「斜葛無害。彼且執汝矣,半途辭疾勿往。」旣行,冢勒曰:「我疾作,將止不往。」斜葛曰:「吾亦不能獨往矣。」同行者強之使行。旣見烏春,烏春與斜葛厚為禮,而果執冢勒,曰:「得甲則生,否則殺汝。」世祖與其甲,冢勒乃得歸。烏春自此益無所憚。
後數年,烏春舉兵來戰,道斜寸嶺,涉活論、來流水,舍於朮虎部阿里矮村滓布乃勃菫家。是時十月中,大雨累晝夜不止,冰凘覆地,烏春不能進,乃引去。於是桓、散達,一戰而遂敗之。
斡勒部人盃乃,舊事景祖,至是亦有他志,徙于南畢懇忒村,遂以縱火誣歡都,欲因此除去之,語在歡都傳中。世祖獲盃乃,釋其罪,盃乃終不自安,徙居吐窟村,與烏春、窩謀罕結約。烏春舉兵度嶺,世祖駐軍屋闢村以待之。進至蘇素海甸,兩軍皆陣,將戰,世祖不親戰,命肅宗以左軍戰,斜列、辭不失助之,徵異夢也。肅宗束縕縱火,大風從後起,火熾烈,時八月,野草尚青,火盡燎,煙焰張天。烏春軍在下風,肅宗自上風擊之,烏春大敗,復獲盃乃,獻于遼,而城蘇素海甸以據之。
紇石烈臘醅、麻產與世祖戰於野鵲水。世祖中四創,軍敗。臘醅使舊賊禿罕等過青嶺,見烏春,賂諸部與之交結。臘醅、麻產求助於烏春,烏春以姑里甸兵百十七人助之。世祖擒臘醅獻于遼主,并言烏春助兵之狀,仍以不修鷹道罪之。遼主使人至烏春問狀,烏春懼,乃為讕言以告曰:「未嘗與臘醅為助也。德鄰石之北,姑里甸之民,所管不及此。」
臘醅旣敗,世祖盡得烏春姑里甸助兵一百十七人,而使其卒長斡善、斡脫往招其衆,繼遣斜缽勃菫撫定之。斜缽不能訓齊其人,蒲察部故石、跋石等誘三百餘人入城,盡陷之。世祖治鷹道還,斜列來告,世祖使歡都為都統,破烏春、窩謀罕於斜堆,故石、跋石皆就擒。世祖自將過烏紀嶺,至窩謀海村,胡論加古部勝昆勃菫居,烏延部富者郭請分一軍由所部伐烏春,蓋以所部與烏春近,欲以自蔽故也。乃使斜列、躍盤以支軍道其所居,世祖自將大軍與歡都合。至阿不塞水,嶺東諸部皆會,石土門亦以所部兵來。
是時,烏春前死,窩謀罕聞知世祖來伐,訴於遼人,乞與和解。使者已至其家,世祖軍至,窩謀罕請緩師,盡以前所納亡人歸之。世祖使烏林荅故德黑勃菫往受所遣亡者。窩謀罕以三百騎乘懈來攻,世祖敗之。遼使惡其無信,不復為主和,乃進軍圍之。太祖衣短甲行圍,號令諸軍,窩謀罕使太峪潛出城攻之。太峪馳馬援槍,將及太祖,活臘胡擊斷其槍,太祖乃得免。斜列至斜寸水,用郭功,後以斜列之女守寧妻其子胡里罕。
烏春之後為溫敦氏,裔孫曰蒲剌。
溫敦蒲剌始居長白山阿不辛河,徙隆州移里閔河。蒲剌初從希尹征伐,攝猛安謀克事,遇賊突出,力擊敗之,手殺二十餘人,用是擢修武校尉。天德初,充護衛,遷宿直將軍,與衆護衛射遠,皆莫能及,海陵以玉鞍、銜賞之。往曷懶路選可充護衛者,使還稱旨,遷耶盧碗群牧使,改遼州刺史。正隆伐宋,召為武翼軍副都緫管,將兵二千,至汝州南,遇宋兵二萬餘,邀擊敗之,手殺將士十餘人。是時,嵩、汝兩州百姓多逃去,蒲剌招集,使之復其業。改莫州刺史,徵為太子左衛率府率,再遷隴州防禦使,歷鎮西、胡里改、顯德軍節度使。致仕,卒。
臘醅、麻產兄弟者,活剌渾水訶鄰鄉紇石烈部人。兄弟七人,素有名聲,人推服之。及烏春、窩謀罕等為難,故臘醅兄弟乘此際結陶溫水之民,浸不可制。其同里中有避之者,徙於苾罕村野居女直中,臘醅怒,將攻之,乃約烏古論部騷臘勃菫、富者撻懶、胡什滿勃菫、海羅勃菫、斡茁火勃菫。海羅、斡茁火間使人告野居女直,野居女直有備,臘醅等敗歸。臘醅乃由南路復襲野居女直,勝之,俘略甚衆。海羅、斡茁火、胡什滿畏臘醅,求援于世祖。斜列以輕兵邀擊臘醅等于屯睦吐村,敗之,盡得所俘。
臘醅、麻產驅掠來流水牧馬。世祖至混同江,與穆宗分軍。世祖自妒骨魯津倍道兼行,馬多乏,皆留之路傍,從五六十騎,遇臘醅于野鵲水。日已曛,臘醅兵衆,世祖兵少,歡都鏖戰,出入數四,馬中創,死者十數。世祖突陣力戰,中四創,不能軍。穆宗自庵吐渾津度江,遇敵于蒲蘆買水。敵問為誰,應之曰:「歡都。」問者射穆宗,矢著于弓箙。是歲,臘醅、麻產使其徒舊賊禿罕及駝朶剽取戶魯不濼牧馬四百,及富者粘罕之馬合七百餘匹,過青嶺東,與烏春、窩謀罕交結。世祖自將伐之,臘醅等偽降,還軍。臘醅復求助於烏春、窩謀罕。窩謀罕以姑里甸兵百有十七人助之。臘醅據暮稜水,保固險阻,石顯子婆諸刊亦往從之。世祖率兵圍之,克其軍,麻產遁去,遂擒臘醅及婆諸刊,皆獻之遼。盡獲其兵,使其卒長斡善、斡脫招撫其衆,使斜缽撫定之。復使阿离合懣察暮稜水人情,并募兵與斜缽合,語在烏春傳。
世祖旣沒,肅宗襲節度使。麻產據直屋鎧水,繕完營堡,招納亡命,杜絕往來者。恃陶溫水民為之助,招之不聽,使康宗伐之。是歲,白山混同江大溢,水與岸齊,康宗自阿鄰岡乘舟至於帥水,舍舟沿帥水而進。使太祖從東路取麻產家屬,盡獲之。康宗圍麻產急,太祖來會軍,於是麻產先亡在外,其人乘夜突圍遁去。太祖曰:「麻產之家蕩盡矣,走將安歸」,追之。麻產不知太祖急求己也,與三騎來伺軍,其一人墜馬下,太祖識之,問狀。其人曰:「我隨麻產來伺軍,彼走者二人,麻產在焉。」麻產與其人分道走,太祖命劾魯古追東走者,而自追西走者。至直屋鎧水,失麻產不見,急追之,得遺甲於路,迹而往,前至大澤,濘淖。麻產棄馬入萑葦,太祖亦棄馬追及之,與之挑戰。烏古論壯士活臘胡乘馬來,問曰:「此何人也。」太祖初不識麻產,佯應曰:「麻產也。」活臘胡曰:「今亦追及此人邪。」遂下馬援槍進戰。麻產連射活臘胡,活臘胡中二矢,不能戰。有頃,軍至,圍之。歡都射中麻產首,遂擒之。無有識之者,活臘胡乃前扶其首而視之,見其齒豁,曰:「真麻產也。」麻產張目曰:「公等事定矣。」遂殺之。太祖獻馘於遼。
鈍恩,阿里民忒石水紇石烈部人。祖曰劾魯古,父納根涅,世為其部勃菫。斡准部人冶剌勃菫、海葛安勃菫暴其族人斡達罕勃菫及諸弟屋里黑、屋徒門,抄略其家,及抄略阿活里勃菫家,侵及納根涅所部。穆宗使納根涅以本部兵往治冶剌等。行至蘇濵水,輒募人為兵,主者拒之,輒抄略其人。遂攻烏古論部敵庫德,入米里迷石罕城。及斡賽、冶訶來問狀,止蘇濵水西納木汗村,納根涅止蘇濵水東屋邁村,納根涅雖款伏而不肯徵償,時甲戌歲十月也。明年八月,納根涅遁去,斡賽追而殺之,執其母及其妻子以歸,而使鈍恩復其所。
留可,統門、渾蠢水合流之地烏古論部人,忽沙渾勃菫之子。詐都,渾蠢水安春之子也。間誘奧純、塢塔兩部之民作亂。敵庫德、鈍恩皆叛而與留可、詐都合。兩黨揚言曰:「徒單部之黨十四部為一,烏古論部之黨十四部為一,蒲察部之黨七部為一,凡三十五部。完顏部十二而已,以三十五部戰十二部,三人戰一人也,勝之必矣。」世祖降附諸部亦皆有離心。當是時,惟烏延部斜勒勃菫及統門水溫迪痕部阿里保勃菫、撒葛周勃菫等皆使人來告難。斜勒,達紀保之子也,先使其兄保骨臘來,旣而以其甲來歸。阿里保等曰:「吾等必不從亂,但乞兵為援耳。」
穆宗使撒改伐留可,使謾都訶伐敵庫德。旣而太祖以七十甲詣撒改軍,中道以四十甲與謾都訶。石土門之軍與謾都訶會于米里迷石罕城下。而鈍恩將援留可,聞謾都訶之兵寡,以為無備,而未知石土門之來會也,欲先攻謾都訶。謾都訶、石土門迎擊,大破鈍恩。米里迷石罕城遂降,獲鈍恩、敵庫德,皆釋弗誅。太祖至撒改軍,明日遂攻破留可城,城中渠帥皆誅之,取其孥累貲產而還。塢塔城亦撤守備而降。留可先在遼,塢塔已脫身在外,由是皆未獲。詐都亦詣蒲家奴降,太祖釋之。於是,諸部皆安業如故。久之,留可、塢塔皆來降。
阿踈,星顯水紇石烈部人。父阿海勃菫事景祖、世祖。世祖破烏春還,阿海率官屬士民迎謁于雙宜大濼,獻黃金五斗。世祖喻之曰:「烏春本微賤,吾父撫育之,使為部長,而忘大恩,乃結怨於我,遂成大亂,自取滅亡。吾與汝等三十部之人,自今可以保安休息。吾大數亦將終。我死,汝等當念我,竭力以輔我子弟,若亂心一生,則滅亡如烏春矣。」阿海與衆跪而泣曰:「太師若有不諱,衆人賴誰以生,勿為此言。」未幾,世祖沒,阿海亦死,阿踈繼之。
阿踈自其父時常以事來,昭肅皇后甚憐愛之,每至,必留月餘乃遣歸。阿踈旣為勃菫,嘗與徒單部詐都勃菫爭長,肅宗治之,乃長阿踈。
穆宗嗣節度,聞阿踈有異志,乃召阿踈賜以鞍馬,深加撫諭,陰察其意趣。阿踈歸,謀益甚,乃斥其事。復召之,阿踈不來,遂與同部毛睹祿勃菫等起兵。
穆宗自馬紀嶺出兵攻之,撒改自胡論嶺往略,定潺春、星顯兩路,攻下鈍恩城。穆宗略阿茶檜水,益募軍,至阿踈城。是日辰巳間,忽暴雨,晦曀,雷電下阿踈所居,旣又有大光,聲如雷,墜阿踈城中。識者以謂破亡之徵。
阿踈聞穆宗來,與其弟狄故保往訴于遼。遼人來止勿攻。穆宗不得已,留劾者勃菫守阿踈城而歸。金初亦有兩劾者,其一撒改父,贈韓國公。其一守阿踈城者,後贈特進云。
劾者以兵守阿踈城者二年矣。阿踈在遼不敢歸,毛睹祿乃降。遼使復為阿踈來。穆宗聞之,使烏林荅石魯濟師,且戒劾者令易衣服旗幟與阿踈城中同色,使遼使不可辨。遼使至,乃使蒲察部胡魯勃菫、邈遜勃菫與俱至劾者軍,而軍中已易衣服旗幟,與阿踈城中如一,遼使果不能辨。劾者詭曰:「吾等自相攻,干汝何事,誰識汝之太師。」乃刺殺胡魯、邈遜所乘馬,遼使驚怖走去,遂破其城。狄故保先歸,殺之。
阿踈聞穆宗以計却遼使,破其城,殺狄故保,復訴於遼。遼使奚節度使乙烈來問狀,且使備償阿踈。穆宗復使主隈、禿荅水人偽阻絕鷹路者,而使鱉故德部節度使言於遼,平鷹路非己不可。遼人不察也,信之。穆宗畋於土溫水,謂遼人曰:「吾平鷹路也。」遼人以為功,使使來賞之。穆宗盡以其物與主隈、禿荅之人而不復備償阿踈。遼人亦不復問。
阿踈在遼無所歸,後二年,使其徒達紀至生女直界上,曷懶甸人畏穆宗,執而送之,阿踈遂終于遼。
及太祖伐遼,底遼之罪告于天地,而以阿踈亡命遼人不與為言,凡與遼往復書命必及之。天輔六年,闍母、婁室略定天德、雲內、寧邊、東勝等州,獲阿踈。軍士問之曰:「爾為誰?」曰:「我破遼鬼也。」
贊曰:金之興也,有自來矣。世祖擒臘醅、婆諸刊,旣獻之遼以為功,則又曰:「若不遣還,其部人疑懼,且為亂階。」遼人不察,盡以前後所獻罪人歸之。景祖止曷魯林牙、止同幹,穆宗止遼使阿踈城,始終以鷹路誤之,而遼人不悟。景祖有黃馬,服乘如意,景祖沒,遼貴人爭欲得之。世祖弗與,曰:「難未息也,馬不可以與人。」遂割其兩耳,謂之禿耳馬,遼貴人乃弗取。其削平諸部則借遼以為己重,旣獻而求之則市以為己重。戰陣一良馬終弗與遼人,而遼人終不悟,豈興亡有數,蓋天奪其魄歟。
奚,與契丹俱起,在元魏時號庫莫奚,歷宇文周、隋、唐,皆號兵強。其後契丹破走奚,奚西保冷陘,其留者臣服于契丹,號東、西奚。厥後遼太祖稱帝,諸部皆內屬矣。鐵勒者,古部族之號,奚有其地,號稱鐵勒州,又書作鐵驪州。奚有五王族,世與遼人為昏,因附姓述律氏中,事具遼史,今不載。
奚有十三部、二十八落、一百一帳、三百六十二族。甲午歲,太祖破耶律謝十,諸將連戰皆捷,奚鐵驪王回离保以所部降,未幾,遁歸于遼。及遼主使使請和,太祖曰:「歸我叛人阿踈、降人回离保、迪里等,餘事徐議之。」久之,遼主至鴛鴦濼,都統杲襲之,亡走天德。
回离保與遼大臣立秦晉國王耶律捏里于燕京。捏里死,蕭妃權國事。太祖入居庸關,蕭妃自古北口出奔。回离保至盧龍嶺,遂留不行,會諸奚吏民于越里部,僭稱帝,改元天復,改置官屬,籍渤海、奚、漢丁壯為軍。太祖詔回离保曰:「聞汝脅誘吏民,僭竊位號。遼主越在草莽,大福不再。汝之先世臣服于遼,今來臣屬,與昔何異。汝與余睹有隙,故難其來。余睹設有睚眥,朕豈從之。儻能速降,盡釋汝罪,仍俾主六部族,緫山前奚衆,還其官屬財產。若尚執迷,遣兵致討,必不汝赦。」回离保不聽。天輔七年五月,回离保南寇燕地,敗於景、薊間,其衆奔潰。耶律奧古哲及甥八斤、家奴白底哥等殺之。其妻阿古聞之,自剄而死。
先是,速古部人據劾山,奚路都統撻懶招之不服,往討之。鐵泥部衆扼險拒戰,殺之殆盡。至是,速古、啜里、鐵泥三部所據十三巖皆討平之。達魯古部節度使乙列已降復叛,奚馬和尚討達魯古并五院司等諸部,諸部皆降,遂執乙列,杖之一百,其父及其家人先被獲者皆還之。
初,太祖破遼兵于達魯古城,九百奚營來降。至是,回离保死,奚人以次附屬,亦各置猛安謀克領之。
贊曰:庫莫奚、契丹起於漢末,盛於隋、唐之間,俱強為鄰國,合并為君臣,歷八百餘年,相為終始。奚有五,大定間,類族著姓有遙里氏、伯德氏、奧里氏、梅知氏、揣氏。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樓主| 休竹客 發表於 2012-6-18 11:02 | 顯示全部樓層
<div class="feature"> 金史  卷六十八‧列傳第六 歡都子謀演 冶訶子阿魯補 骨 27e5e.gif  訛古乃 蒲查
歡都,完顏部人。祖石魯,與昭祖同時同部同名,交相得,誓曰:「生則同川居,死則同谷葬。」土人呼昭祖為勇石魯,呼石魯為賢石魯。
初,烏薩扎部有美女名罷敵悔,青嶺東混同江蜀束水人掠而去,生二女,長曰達回,幼曰滓賽。昭祖與石魯謀取之,遂偕至嶺右,炷火於箭端而射。蜀束水人怪之,皆走險阻,久之,無所復見,却還所居。昭祖及石魯以衆至,攻取其貲產,虜二女子以歸。昭祖納其一,賢石魯納其一,皆以為妾。是時,諸部不肯用條教,昭祖耀武于青嶺、白山,入于蘇濵、耶懶之地,賢石魯佐之也。其後別去。
至景祖時,石魯之子劾孫舉部來歸,居於安出虎水源胡凱山南。胡凱山者,所謂和陵之地是也。
歡都,劾孫子。世祖初,襲節度使。而跋黑以屬尊,蓄異謀,不可制。諸部不肯受約束,相繼為變。歡都入與謀議,出臨戰陣,未嘗去左右。
斡勒部人盃乃,自景祖時與其兄弟俱居安出虎水之北,及烏春作難,盃乃將與烏春合,間誘斡魯紺出水居人與之相結,欲先除去歡都。會其家被火,陰約隸人不歌束,詭稱放火乃歡都、胡土二人,使注都來謂世祖曰:「不歌束來告曰『前日之火,歡都等縱之』。若不棄舊好,其執縱火之人以來。」世祖疑之。石盧斡勒勃菫曰:「盃乃兄弟也,豈以一二人之故,而與兄弟構怨乎。彼自取之,又將尤誰,不如與之便。」歡都被甲執戟而起曰:「彼為亂之人也,若取太師兄弟,則亦與之乎。今取我輩,我輩決不可往,若必用戰,當盡力致死。」穆宗曰:「壯哉歡都,以我所見,正如此爾。」贈歡都以馬,曰:「戰則乘此。」衆皆稱善。世祖乃往見盃乃,隔鱉剌水而與之言曰:「不歌束旣告縱火由歡都等,謹當如約。當先遣不歌束來。」不歌束至,世祖於馬前殺之,使盃乃見之。旣而聞之,放火者盃乃家人阿出胡山也,盃乃欲開此釁,故以誣歡都云。
臘醅、麻產與世祖遇于野鵲水。日已曛,惟從五六十騎,歡都入敵陣鏖擊之,左右出入者數四,世祖中創乃止。烏春、窩謀罕據活剌渾水,世祖旣許之降,遂還軍。於是騷臘勃菫、富者撻懶觀勝負不助軍,而騷臘、撻懶先曾與臘醅、麻產合,世祖欲因軍還而遂滅之,馳馬前進。撻懶者,貞惠皇后之弟也。歡都下馬執轡而諫曰:「獨不念愛弟蒲陽溫與弟婦乎。」世祖感其言,遂止。蒲陽溫者,漢語云幼弟也。世祖母弟中穆宗最少,故云然。穆宗德歡都言,後以撻懶女曷羅哂妻其子谷神。太祖追麻產,歡都射中其首,遂獲之。遼人命穆宗、太祖、辭不失、歡都俱為詳穩。
斡善、斡脫以姑里甸兵來歸,使斜缽勃菫撫定之。蒲察部故石、拔石等,誘其衆入城,陷三百餘人。歡都為都統,往治斜缽失軍之狀,盡解斜缽所將軍、大破烏春、窩謀罕於斜堆,擒故石、拔石。
初,耶悔水納喝部撒八之弟曰阿注阿,與人爭部族官,不得直,來歸穆宗。阿注阿之甥曰三濵、曰撒達。辭不失破烏春窩謀罕城,獲三濵、撒達,并獲其母,以為次室,撫其二子。撒達告阿注阿必為變,不信而殺之。撒達臨刑歎曰:「後必知之。」至是,阿注阿果為變。因穆宗晨出獵,糾率七八人操兵入宅,奪據寢門,劫貞惠皇后及家人等。歡都入見阿注阿曰:「汝輩所謀之事奈何。閨門眷屬豈足劫質,徒使之驚恐耳。汝固識我,盍以我為質也。」再三言之,阿注阿從之,貞惠皇后乃得解,而質歡都。而撒改、辭不失使人告急于獵所。穆宗亦心動,罷獵。中途逢告者,日午至,阿注阿謂穆宗曰:「可使係案女直知名官僚相結,送我兄弟親屬由咸州路入遼國,庫金廄馬與我勿惜,歡都亦當送我至遼境,然後還。」而要穆宗盟,穆宗皆從之。遂執歡都及阿魯太彎、阿魯不太彎等七人,以衣裾相結,與阿注阿俱行,至遼境,乃釋歡都。歡都至濟州,實黃龍府,使人馳驛要遮阿注阿黨屬,惟縱其親人使去。遂殺三濵并其母,具報於遼,乞還阿注阿,遼人流之曷董城。其後,阿注阿懷思鄉土,亡歸,附于係案女直,因亂其官僚之室,捕之,不伏,乃見殺。
穆宗襲位之初,諸父之子習烈、斜缽及諸兄有異言,曰:「君相之位,皆渠輩為之,奈何?」歡都曰:「汝輩若紛爭,則吾必不默默但已。」衆聞之遂帖然,自是不復有異言者。
歡都事四君,出入四十年,征伐之際遇敵則先戰,廣廷大議多用其謀。世祖嘗曰:「吾有歡都,則何事不成。」肅宗時,委任冠於近僚。穆宗嗣位,凡圖遼事皆專委之。康宗以為父叔舊人,尤加敬禮,多所補益。
康宗十一年癸巳二月,得疾,避疾於米里每水,薨,年六十三。喪歸,康宗親迓於路,送至其家,親視葬事。天會十五年,追贈儀同三司、代國公。明昌五年,贈開府儀同三司,謚曰忠敏。子谷神、謀演。谷神別有傳。
謀演,當阿注阿之難,從歡都代為質。後與宗峻俱侍太祖,宗峻坐謀演上,上怒,命坐其下。孛菫老孛論、拔合汝轄、拔速三人爭千戶,上曰:「汝輩能如歡都父子有勞於國者乎。」乃命謀演為千戶,三人者皆隸焉,其眷顧如此。天輔五年十二月卒,天會十五年贈太子少傳。
冶訶系出景祖,居神隱水完顏部,為其部勃菫。與同部人把里勃菫,斡泯水蒲察部胡都化勃菫、冢都勃菫,泰神忒保水完顏部安團勃菫,統門水溫迪痕部活里蓋勃菫,俱來歸,金之為國,自此益大。
肅宗拒桓已再失利,世祖命歡都、冶訶,以本部謀克之兵助之。冶訶與歡都常在世祖左右,居則與謀議,出則行陣,未嘗不在其間。
天會十五年,贈銀青光祿大夫。明昌五年,贈特進,謚忠濟,與代國公歡都、特進劾者、開府儀同三司盆納、儀同三司拔達,俱配享世祖廟廷。
冶訶子阿魯補、骨、訛古乃、散荅。散荅子蒲查。
阿魯補,冶訶之子。為人魁偉多智略,勇於戰。未冠從軍,下咸州、東京。遼人來取海州,從勃菫麻吉往援,道遇重敵,力戰,斬首千級。從斡魯古攻豪、懿州,以十餘騎破敵七百,進襲遼主。阿魯補徇北地,招降營帳二十四,民戶數千。時已下西京,闍母攻應州未下,退營於州北十餘里,夜遣阿魯補率兵四百伺敵,城中果出兵三千來襲,阿魯補道與之遇,斬首百餘,獲馬六十。後遼兵三萬出馬邑之境,以千兵擊之,斬其將於陣。
天會初,宋王宗望討張覺於平州,聞應州有兵萬餘來援,遣阿魯補與阿里帶迎擊之,斬馘數千而還。復從其兄虞劃,率兵三千攻乾州,虞劃道病卒,代領其衆,至乾州,降其軍及營帳三十,獲印四十,與僕虺攻下義州。
宗望伐宋,與郭藥師戰于白河。宗望命阿魯補以二謀克先登,奮戰,賞賚特異。至汴,破淮南援兵,斬其二將。大軍退次孟陽。姚平仲夜以重兵來襲,阿魯補適當其中,力戰敗之。旣還,聞大名、開德合兵十餘萬來爭河。至河上,知去敵尚遠,乃以輕兵夜發,詰旦至衛縣,遇敵,斬首數千級,餘皆潰去。師次邢州,滹沱橋已焚,阿魯補先以偏師營於水上,比軍至而橋成。宗望嘉其功,出真定庫物賞之,為長勝軍千戶。
及再伐宋,從宗望破敵於井陘,遂下欒城。師自大名濟河,阿魯補屯於洺州之境。時康王留相州,大名府以兵來攻我營,阿魯補乘夜以騎二百潛出其後,反擊敗之。居數日,敵復來,蘇統制以兵二萬先至,阿魯補乘其未集,以三百騎出戰,大敗其衆,生擒蘇統制,殺之。大軍旣克汴京,攻洺州,敗大名救兵,遂下洺州。從撻懶攻恩州還,洺人復叛,阿魯補先至城下,城中出兵來戰,敗之,執其守佐,遂與蒲魯懽取信德軍。
梁王宗弼取開德,阿魯補以步兵五千赴之。大名境內多盜,命阿魯補留屯其地。賊犯莘縣,聞阿魯補至,即潰去,追襲一晝夜,至館陶及之,皆俘以歸。
從宗弼襲康王,旣渡淮,阿魯補以兵四千留和州,緫督江、淮間戍將,以討未附郡縣。遂攻下太平州,隳其城。廬州叛,以偏師討之,敗其騎六千,擒三校。明日復破敵二萬於慎縣,斬首五百。張永合步騎數萬來戰,阿魯補兵止二千,敵圍之,阿魯補潰圍力戰,竟敗之,追殺四十里,獲馬三百而還。再攻廬州,與迪古不敗敵萬衆於拓臯,至廬州,騎兵五百出戰,敗之,斬其二校。師遇。宗弼趨陝西,道聞大名復叛,遣阿魯補經略之,獨與譯者至城下,招之,大名果降。翌日,下令民間兵器,悉上送官,於是吏民按堵如故。為大名開德路都統。
齊國建,阿魯補屯兵於汴城外。天會十五年,詔廢齊國,已執劉麟,阿魯補先入汴京備變。明年,除歸德尹。割河南地與宋,入為燕京內省使。宗弼復河南,阿魯補先濟河,撫定諸郡,再為歸德尹、河南路都統。宋兵來取河南地,宗弼召阿魯補,與許州韓常、潁州大旲、陳州赤盞暉,皆會於汴,阿魯補以敵在近,獨不赴。而宋將岳飛、劉光世等,果乘間襲取許、潁、陳三州,旁郡皆響應。其兵犯歸德者,阿魯補連擊敗之,復取亳、宿等州,河南平,阿魯補功最。
皇統五年,為行臺參知政事,授世襲猛安,兼合扎謀克。改元帥右監軍,婆速路統軍,歸德軍節度使,累階儀同三司。
其在汴時,嘗取官舍材木,構私第於恩州,至是事覺,法當「議勳」、「議親」。海陵嘗在軍中,惡阿魯補,詔曰:「若論勳勞,更有過於此者。況官至一品,足以酬之。國家立法,貴賤一也,豈以親貴而有異也。」遂論死。年五十五。
阿魯補以將家子從征伐,屢立功,歷官有惠愛,得民心。及死,人皆惜之。大定三年,贈儀同三司,詔以其子為右衛將軍,襲猛安及親管謀克,賜銀五百兩、重綵二十端、絹三百匹。
骨從軍戰寧江州出河店,破遼主親軍,皆以力戰受賞,襲其父謀克。領秦王宗翰千戶,攻下中、西兩京。
宗翰伐宋,圍太原未下,宗翰還西京,骨引兵復取之,并收撫保德、火山而還。
後領軍鎮夏邊,在職十二年。天會八年,授世襲猛安。天眷初,為天德軍節度使,致仕。累遷開府儀同三司,卒,年八十五。子喜哥襲猛安,加宣武將軍。
訛古乃,冶訶子,姿質魁偉。年十四,隸秦王宗翰軍中,常領兵行前為偵候。及大軍襲遼主,訛古乃以甲騎六十,追遼招討徒山,獲之,又以七騎追獲遼公主牙不里以獻。有軍來為遼援,方臨陣,中有躍馬而出者,軍帥謂之曰:「爾能為我取此乎?」訛古乃曰:「諾。」果生擒而還,問其名,曰同瓜,蓋北部中之勇者也。
訛古乃善馳驛,日能千里。及伐宋,屢遣將命以行。天會八年,從秦王在燕,聞余睹反於西北,秦王令訛古乃馳驛以往,訛古乃黎明走天德,及至,日未曛也。
皇統元年,以功授寧遠大將軍,迭剌唐古部節度使。五年,授千戶。六年,遷西北路招討使。九年,再遷天德尹、西南路招討使。天德二年,召見。四年,遷臨洮尹,加金紫光祿大夫。卒官,年五十三。
蒲查,自上京梅堅河徙屯天德。初為元帥府扎也,使於四方稱職,按事能得其實,領猛安。皇統間,除同知開遠軍節度使,斥候嚴整,邊境無事。正隆初,為中都路兵馬判官。是時,京畿多盜,蒲查捕得大盜四十餘人,百姓稍安。改安化軍節度副使。大定二年,領行軍萬戶,充邳州刺史、知軍事,領本州萬戶,管所屯九猛安軍,昌武軍節度使,山東副都統。撒改南征,元帥府以蒲查行副統事。入為太子少詹事,再遷開遠軍節度使,襲伯父骨猛安,歷婆速路兵馬都緫管,西北路招討使,卒。
蒲查性廉潔忠直,臨事能斷,凡被任使,無不稱云。
贊曰:賢石魯與昭祖為友,歡都事景祖、世祖為之臣。蓋金自景祖始大,諸部君臣之分始定,故傳異姓之臣,以歡都為首。冶訶雖宗室,與歡都同功,故列敘焉。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樓主| 休竹客 發表於 2012-6-18 11:02 | 顯示全部樓層
<div class="feature"> 金史  卷六十九‧列傳第七  太祖諸子 宗雋本名訛魯觀 宗傑本名沒里野 宗強本名阿魯 爽本名阿鄰 可喜 阿瑣 宗敏本名阿魯補 元
太祖聖穆皇后生景宣帝、豐王烏烈、趙王宗傑。光懿皇后生遼王宗幹。欽憲皇后生宋王宗望、陳王宗雋、瀋王訛魯。宣獻皇后生睿宗、豳王訛魯朶。元妃烏古論氏生梁王宗弼、衛王宗強、蜀王宗敏。崇妃蕭氏生紀王習泥烈、息王寧吉、莒王燕孫。娘子獨奴可生鄴王斡忽。宗幹、宗望、宗弼自有傳。
宗雋,本名訛魯觀。天會十四年,為東京留守。天眷元年,入朝,與左副元帥撻懶建議,以河南、陝西地與宋。俄為尚書左丞相,加開府儀同三司,兼侍中,封陳王。二年,拜太保,領三省事,進封兗國王,旣而以謀反,誅。
宗傑,本名沒里野。天會五年,薨。天會十三年,謚孝悼。天眷元年,追封越王。以其長子奭為會寧牧,封鄧王。後為上京留守,再改燕京、西京。皇統三年,薨。子阿楞、撻楞。海陵為相,將謀弒立,搆而殺之。海陵篡立,并殺宗傑妻。大定間,贈宗傑太師,進封趙王。
宗強,本名阿魯。天眷元年,封紀王。三年,代宗固為燕京留守,封衛王,太師。皇統二年十月,薨,輟朝七日。喪至上京,上親臨哭之慟,仍親視喪事。子阿鄰、可喜、阿瑣,
爽,本名阿鄰。天德三年,授世襲猛安。正隆二年,除橫海軍節度使,改安武軍,留京師奉朝請。海陵將伐宋,嚴酒禁,爽坐與其弟阿瑣,及從父兄京、徒單貞會飲,被杖,下遷歸化州刺史,奪猛安。未幾,復除安武軍節度使。
海陵渡淮,分遣使者翦滅宗室,爽憂懼不知所出。會世宗即位東京,宗室璋推爽弟阿瑣行中都留守,遣人報爽。爽棄妻子來奔,與弟忻州刺史可喜,俱至中都。東迎車駕,至梁魚務入見,世宗大悅,即除殿前馬步軍都指揮使。封溫王,改祕書監。母憂,尋起復,遷太子太保,進封壽王。
頃之,世宗第五女蜀國公主下嫁唐括鼎,賜宴神龍殿,謂爽曰:「朕與卿兄弟,在正隆時,朝夕常懼不保,豈意今日賴爾兄弟之福,可以享安樂矣。」爽泣下,頓首謝。未幾,判大宗正事,太子太保如故。
爽有疾,詔除其子符寶祗候思列為忠順軍節度副使。爽入謝,上曰:「朕以卿疾,使卿子遷官,冀卿因喜而愈也。思列年少,未閑政事,卿訓以義方,使有善可稱,別加升擢。」爽疾少間,將從上如涼陘,賜錢千萬,進封英王,轉太子太傅。復世襲猛安,進封榮王,改太子太師。
顯宗長女鄴國公主下嫁烏古論誼,賜宴慶和殿,爽坐西向,迎夕照,面發赤似醉。上問曰:「卿醉邪?」對曰:「未也,臣面迎日色,非酒紅也。」上悅,顧群臣曰:「此弟出言,未嘗不實,自小如此。」因謂顯宗兄弟曰:「汝等可以為法。」以爽貲用有闕,特賜錢一萬貫。二十三年,爽疾久不愈,勑有司曰:「榮王告滿百日,當給以王俸。」
旣薨,上悼痛,輟朝,遣官致祭,賻銀千兩、重綵四十端、絹四百匹。陪葬山陵,親王、百官送葬。他日,謂大臣曰:「榮王之葬,朕以不果親送為恨。」其見友愛如此。
可喜,以宗室子,累官唐括部族節度使,降忻州刺史。海陵遣使殺之,可喜聞世宗即位,即棄州來歸,與其兄歸化州刺史阿鄰會于中都。是時,弟阿瑣權中都留守事,可喜謂阿鄰曰:「阿瑣愚戇,恐不能撫治,欲少留以助之。」阿鄰乃行。可喜留中都,聞世宗發東京,乃迎見于麻吉鋪。除兵部尚書,佩金牌,將兵往南京。行至中都,聞南京已定,遂止。
可喜材武過人,狠戾好亂,自以太祖孫,頗有異志。世宗初至中都,倥傯多事,扈從諸軍未暇行賞,或有怨言。昭武大將軍斡論,正隆末,被詔佩金牌,取河南兵四百人,監完顏彀英軍于歸化,次彰德。會獨吉和尚持大定赦文至。和尚使人招之,斡論不聽,率兵來迎,和尚亦以所將蒲輦兵,列陣待之。斡論兵皆不肯戰,遂請降。和尚邀之入相州,收其甲兵,置酒相勞,斡論託腹疾,不肯飲。至夜,已張燈,時時出門,與其心腹密謀,欲就執和尚。稍具弓矢,和尚覺之,佯為不知,使其從者迫而伺之,斡論不得發。上至中都近郊,斡論上謁,上亦撫慰之。斡論自慊,初無降志。及河南統軍司令史斡里朶,為人狡險,圖事,斡論取兵于河南統軍使陀滿訛里也,斡里朶與俱來,俱不自安。同知延安尹李惟忠,與熈宗弒逆,構殺韓王亨,世宗踈斥之。同知中都留守璋,初自領其職,因而授之。完顏布輝為副統,以罪解職,居京師。於是可喜、斡論、李惟忠、斡里朶、璋、布輝謀,欲因扈從軍士怨望作亂。斡論曰:「押軍猛安沃窟剌,必不違我。」惟忠曰:「惟忠嘗為神翼軍緫管,有兩銀牌尚在,可以矯發內藏賞士。萬戶高松與我舊,必見聽。」衆曰:「若得此軍,舉事無難矣。」斡論往約沃窟剌,沃窟剌從之。惟忠往說高松,高松不聽,語在松傳。
大定二年正月甲戌,上謁山陵,可喜中道稱疾而歸。乙亥夜,召斡論、惟忠、斡里朶、璋、布輝會其家,沃窟剌以兵赴之,璋曰「今不得高松軍,事不可成矣。」可喜、璋、布輝乃擒斡論、惟忠、斡里朶、沃窟剌,詣有司自首。旣下詔獄,可喜不肯自言其始謀,及與斡論面質,然後款伏。上念兄弟少,太祖孫惟數人在,惻然傷之。詔罪止可喜一身,其兄弟子孫皆不緣坐。遂誅斡論、惟忠、斡里朶、沃窟剌等,其沃窟剌下謀克士卒皆釋之。除璋彰化軍節度使,布輝濬州防禦使。辛巳,詔天下。是日,賜扈從萬戶銀百兩,猛安五十兩,謀克絹十匹,甲士絹五匹、錢六貫,阿里喜以下賜各有差。
阿瑣,宗強之幼子也。長身多力。天德二年,以宗室子,授奉國上將軍,累加金吾衛上將軍,居於中都。
海陵伐宋,以左衛將軍蒲察沙离只同知中都留守事,佩金牌,守管籥。世宗即位東京,阿瑣與璋率守城軍官烏林荅石家奴等,入留守府,殺沙离只、府判抹撚撒离喝。衆以阿瑣行留守事,璋自署同知留守事,即遣謀克石家奴、烏林荅愿、蒲察蒲查、大興少尹李天吉子磐等,奉表東京。
大定二年,授橫海軍節度使,賜以名鷹,詔曰:「卿方年少,宜自戒慎,留心政事。」改武定軍,以母憂去官。起復興平軍節度使,賜以襲衣廄馬。遷廣寧尹,坐贓一萬四千餘貫,詔杖八十,削兩階,解職。入見于常武殿,上曰:「朕謂汝有才力,使之臨民。今汝在法當死,朕以親親之故,曲為全貸。當思自今戒懼,勿復使惡聲達于朕聽。」改平涼、濟南尹,卒官,年三十七。上命有司致祭,賻銀千兩、重綵四十端、絹四百匹。
宗敏,本名阿魯補。天眷元年,封邢王。皇統三年,為東京留守,拜左副元帥,兼會寧牧。進拜都元帥,兼判大宗正事。再進太保,領三省事,兼左副元帥,領行臺尚書省事,封曹國王。
海陵謀弒立,畏宗敏屬尊且材勇,欲構誣以除之。時熈宗屢殺大臣,宗敏憂之,謂海陵曰:「主上喜殘殺,而國家事重,奈何。」宗敏言時,適左右無人,海陵將以此為指斥構害之,自念無證不可發,乃止。
及弒熈宗,使葛王召宗敏。葛王者,世宗初封也。宗敏聞海陵召,疑懼不敢往,葛王曰:「叔父今不即往,至明日,如何與之相見。」宗敏入宮,海陵欲殺之,尚猶豫,以問左右。烏帶曰:「彼太祖子也,不殺之,衆人必有異議,不如除之。」乃使僕散忽土殺之,忽土刃擊宗敏,宗敏左右走避,膚髮血肉,狼藉遍地。葛王見殺宗敏,問於衆曰:「國王何罪而死?」烏帶曰:「天許大事,尚已行之,此蟣蝨耳,何足道者。」天德三年,海陵追封宗敏為太師,進封爵。妃蒲察氏,進國號。封子撒合輦舒國公,賜名褒,進封王;阿里罕封密國公。正隆六年,契丹撒八反,海陵遣使殺諸宗室,阿里罕遂見殺。大定間,詔復官爵。
胙王元,景宣皇帝宗峻子也,本名常勝,為北京留守。弟查剌為安武軍節度使。
皇統七年四月戊午,左副點檢蒲察阿虎特子尚主,進禮物,賜宴便殿。熈宗被酒,酌酒賜元,元不能飲,上怒,仗劍逼之,元逃去。命左丞宗憲召元,宗憲與元俱去,上益怒,是時戶部尚書宗禮在側,使之跪,手殺之。
海陵與唐括辯謀廢立,海陵曰:「若舉大事,誰當立者。」海陵意謂己乃太祖長房之孫,當立。而辯與秉德初意不在海陵,常勝乃熈宗之弟,辯荅曰:「無胙王常勝乎。」海陵復問其次,辯曰:「鄧王子阿楞。」海陵曰:「阿楞屬踈。」由是海陵謂胙王有人望,不除之將不得立,故心忌常勝并阿楞。是時,阿楞方為奉國上將軍。
河南軍士孫進自稱「皇弟按察大王」,熈宗疑「皇弟」二字或在常勝也,使特思鞫之,無狀。特思乃嘗疑海陵與唐括辯時時竊議,告之悼后者。海陵知熈宗有疑常勝心,因此可以除之,謂熈宗曰:「孫進反有端,不稱他人,乃稱皇弟大王。陛下弟止有常勝、查剌。特思鞫不以實,故出之矣。」熈宗以為然,使唐括辯、蕭肄按問特思,特思自誣服,故出常勝罪。於是,乃殺常勝及其弟查剌,并殺特思。海陵乘此并擠阿楞殺之。阿楞弟撻楞,熈宗本無意殺之,海陵曰:「其兄旣已伏誅,其弟安得獨存。」又殺之。熈宗以海陵為忠,愈益任之,而不知其詐也。
海陵篡立,追封常勝、查剌、阿楞官爵,親臨葬所致祭。大定十三年六月丁巳,世宗召皇太子諸王,侍食于清輝殿,曰:「或稱海陵多能,何也。海陵譎詐,睢盱殺人,空虛天下三分之二。太祖諸孫中,惟胙王元天性賢者也。」
元子育,本名合住,大定二十七年,自南京副留守遷大宗正丞,兼勸農副使。上問宰臣曰:「合住為人如何?」平章政事襄、參政宗浩對曰:「為人清廉幹治。」上曰:「乃父亦然。」又曰:「蒲陽溫胙王元,外若愚訥,臨事明敏過人。朕於兄弟間,於元尤款密。」
贊曰:「太祖躬擐甲冑,以定國家,舉無遺策,而諸子勇略材識,足以遂父之志。傳及太宗,而諸孫享其成矣。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