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樓主: 延章

[二十四史] 遼史

[複製鏈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12-6-18 11:03 | 顯示全部樓層
<div class="feature"> 遼史  卷四十‧志第十  地理志四  南京道
南京析津府,本古冀州之地。高陽氏謂之幽陵,陶唐曰幽都,有虞析為幽州。商併幽於冀。周分并為幽。職方,東北幽州,山鎮醫巫閭,澤藪貕養,川河、泲,浸菑、時。其利魚、鹽,其畜馬、牛、豕,其穀黍、稷、稻。武王封太保奭于燕。秦以其地為漁陽、上谷、右北平、遼西、遼東五郡。漢為燕國,歷封臧荼、盧綰、劉建、劉澤、劉旦,嘗置涿郡廣陽國。後漢為廣平國廣陽郡;或合于上谷,復置幽州。後周置燕及范陽郡,隋為幽州總管。唐置大都督府,改范陽節度使。安祿山、史思明、李懷仙、朱滔、劉怦、劉濟相繼割據。劉總歸唐。至張仲武、張允仲,以正得民。劉仁恭父子僭爭,遂入五代。自唐而晉,高祖以遼有援立之勞,割幽州等十六州以獻。太宗升為南京,又曰燕京。
城方三十六里,崇三丈,衡廣一丈五尺。敵樓、戰櫓具。八門:東曰安東、迎春,南曰開陽、丹鳳,西曰顯西、清晉,北曰通天、拱辰。大內在西南隅。皇城內有景宗、聖宗御容殿二,東曰宣和,南曰大內。內門曰宣教,改元和;外三門曰南端、左掖、右掖。左掖改萬春,右掖改千秋。門有樓閣,毬場在其南,東為永平館。皇城西門曰顯西,設而不開;北曰子北。西城巔有涼殿,東北隅有燕角樓。坊市、廨舍、寺觀,蓋不勝書。其外,有居庸、松亭、榆林之關,古北之口,桑乾河、高梁河、石子河、大安山、燕山--中有瑤嶼。府曰幽都,軍號盧龍,開泰元年落軍額。
統州六、縣十一:
析津縣。本晉薊縣,改薊北縣,開泰元年更今名。以燕分野旅寅為析木之津,故名。戶二萬。
宛平縣。本晉幽都縣,開泰元年改今名。戶二萬二千。
昌平縣。本漢軍都縣,後漢屬廣陽郡,晉屬燕國,元魏置東燕州、平昌郡及昌平縣。郡廢,縣隸幽州。在京北九十里。戶七千。
良鄉縣。燕為中都縣,漢改良鄉縣,舊屬涿郡,北齊天保七年省入薊縣,武平六年復置。唐聖曆元年改固節鎮,神龍元年復為良鄉縣,劉守光徙治此。在京南六十里。戶七千。
潞縣。本漢舊縣,屬漁陽郡。唐武德二年置元州,貞觀元年州廢,復為縣。有潞水。在京東六十里。戶六千。
安次縣。本漢舊縣,屬漁陽郡。唐武德四年徙置東南五十里石梁城,貞觀八年又徙今縣西五里常道城,開元二十三年又徙耿就橋行市南。在京南一百二十里。戶一萬二千。
永清縣。本漢益昌縣,隋置通澤縣,唐置武隆縣,改會昌,天寶初為永清縣。在京南一百五十里。戶五千。
武清縣。前漢雍奴縣,屬漁陽郡。水經注,雍奴者,藪澤之名,四面有水曰雍,不流曰奴。唐天寶初改武清。在京東南一百五十里。戶一萬。
香河縣。本武清孫村。遼於新倉置榷鹽院,居民聚集,因分武清、三河、潞三縣戶置。在京東南一百二十里。戶七千。
玉河縣。本泉山地。劉仁恭於大安山創宮觀,師煉丹羽化之術于方士王若訥,因割薊縣分置,以供給之。在京西四十里。戶一千。
漷陰縣。本漢泉山之霍村鎮。遼每季春,弋獵於延芳淀,居民成邑,就城故漷陰鎮,後改為縣。在京東南九十里。延芳淀方數百里,春時鵝鶩所聚,夏秋多菱芡。國主春獵,衛士皆衣墨綠,各持連鎚、鷹食、刺鵝錐,列水次,相去五七步。上風擊鼓,驚鵝稍離水面。國主親放海東青鶻擒之。鵝墜,恐鶻力不勝,在列者以佩錐刺鵝,急取其腦飼鶻。得頭鵝者,例賞銀絹。國主、皇族、群臣各有分地。戶五千。
宋王曾上契丹事曰:自雄州白溝驛渡河,四十里至新城縣,古督亢亭之地。又七十里至涿州。北渡范水、劉李河,六十里至良鄉縣。渡盧溝河,六十里至幽州,號燕京。子城就羅郭西南為之。正南曰啟夏門,內有元和殿,東門曰宣和。城中坊閈皆有樓。有閔忠寺,本唐太宗為征遼陣亡將士所造;又有開泰寺,魏王耶律漢寧造。皆遣朝使遊觀。南門外有于越王廨,為宴集之所。門外永平館,舊名碣石館,請和後易之。南即桑乾河。
順州,歸化軍,中,刺史。秦上谷,漢范陽,北齊歸德郡境。隋開皇中,粟末靺鞨與高麗戰不勝,厥稽部長突地稽率八部勝兵數千人,自扶餘城西北舉落內附,置順州以處之。唐武德初改燕州,會昌中改歸順州,唐末仍為順州。有溫渝河;白遂河;曹王山,曹操嘗駐軍于此;黍谷山,鄒衍吹律之地,南有齊長城。城東北有華林、天柱二莊,遼建涼殿,春賞花,夏納涼。初軍曰歸寧,後更名。統縣一:
懷柔縣。唐貞觀六年置,治五柳城,改順義縣。開元四年置松漠府彈汗州。天寶元年改歸化郡。乾元元年復今名。戶五千。
檀州,武威軍,下,刺史。本燕漁陽郡地,漢為白檀縣。魏書,曹公歷白檀,破烏丸於柳城。續漢書,白檀在右北平。元魏創密雲郡,兼置安州。後周改為元州。隋開皇十八年割燕樂、密雲二縣置檀州。唐天寶元年改密雲郡,乾元元年復為檀州。遼加今軍號。有桑溪、鮑丘山、桃花山、螺山。統縣二:
密雲縣。本漢白檀縣,後漢以居厗奚。元魏置密雲郡,領白檀、要陽、密雲三縣。高齊廢郡及二縣,來屬。戶五千。
行唐縣。本定州行唐縣。太祖掠定州,破行唐,盡驅其民,北至檀州,擇曠土居之,凡置十寨,仍名行唐縣。隸彰愍宮。戶三千。
涿州,永泰軍,上,刺史。漢高祖六年分燕置涿郡,魏文帝改范陽郡,晉為范陽國,元魏復為郡。隋開皇二年罷郡,屬幽州,大業三年以幽州為涿郡。唐武德元年郡廢,為涿縣,七年改范陽縣,大曆四年置涿州。石晉以歸太宗。有大房山、六聘山、涿水、樓桑河、橫溝河、禮遜河、祁溝河。統縣四:
范陽縣。本漢涿縣。唐武德中,改范陽縣。有涿水、范水。戶一萬。
固安縣。本漢方城縣,先屬廣陽國。隋開皇九年,自易州淶水縣移置,屬幽州,取漢故安縣名。唐武德四年屬北義州,徙治章信堡。貞觀二年義州廢,移今治,復屬幽州。在州東南九十里。戶一萬。
新城縣。本漢新昌縣。唐大曆四年析固安縣置,後省。後唐天成四年復析范陽縣置。在州南六十里。戶一萬。
歸義縣。本漢易縣地。齊併入鄚縣。唐武德五年置北義州,州廢,復置縣來屬。民居在巨馬河南,僑治新城。戶四千。
易州,高陽軍,上,刺史。漢為易、故安二縣地。隋置易州,隋末為上谷郡。唐武德四年復易州。天寶元年仍上谷郡。乾元元年又改易州。五代隸定州節度使。會同九年孫方簡以其地來附。應曆九年為周世宗所取,後屬宋。統和七年攻克之,升高陽軍。有易水、淶水、狼山、太寧山、白馬山。統縣三:
易縣。本漢縣,故城在今縣東南六十里。齊天保七年省。隋開皇十六年,於故安城西北隅置縣,即今縣治也。戶二萬五千。
淶水縣。本漢道縣,今縣北一里故道城是也。元魏移於故城南,即今縣置。周大象二年省。隋開皇十八年改淶水縣。在州東四十里。有淶水。戶二萬七千。
容城縣。本漢縣,先屬涿郡,故城在雄州西南。唐武德五年屬北義州。貞觀元年還本屬。聖曆二年改全忠縣。天寶元年復名容城縣。在州東八十里。戶民皆居巨馬河南,僑治涿州新城縣。戶五千。
薊州,尚武軍,上,刺史。秦漁陽、右北平二郡地。隋開皇中徙治玄州總管府,煬帝改漁陽郡。唐武德元年廢入幽州,開元十八年分立薊州。統縣三:
漁陽縣。本漢縣,屬漁陽郡。晉省,復置。元魏省。唐屬幽州,開元十八年置薊州。有鮑丘水。戶四千。
三河縣。本漢臨朐縣地,唐開元四年析潞州置。戶三千。
玉田縣。本春秋無終子國。漢置無終縣,屬右北平郡。元魏屬漁陽郡治,省,唐武德二年復置。貞觀初省,乾封中復置。萬歲通天元年更名玉田,屬營州。開元四年還屬幽州。八年屬營州。十一年又屬幽州。十八年來屬。搜神記:「雍伯,洛陽人,性孝,父母沒,葬無終山。山高八十里,上無水,雍伯置飲。人有就飲者,與石一斗,種生玉,因名玉田。」戶三千。
景州,清安軍,下,刺史。本薊州遵化縣,重熙中置。戶三千。遵化縣,本唐平州買馬監,為縣來屬。
平州,遼興軍,上,節度。商為孤竹國,春秋山戎國。秦為遼西、右北平二郡地,漢因之。漢末,公孫度據有,傳子康、孫淵,入魏。隋開皇中改平州,大業初復為郡。唐武德初改州,天寶元年仍北平郡。後唐復為平州。太祖天贊二年取之,以定州俘戶錯置其地。統州二、縣三:
盧龍縣。本肥如國。春秋晉滅肥,肥子奔燕,受封於此。漢、晉屬遼西郡。元魏為郡治,兼立平州。北齊屬北平郡。隋開皇中,省肥如,入新昌。十八年改新昌曰盧龍。唐為平州,後因之。戶七千。
安喜縣。本漢令支縣地,久廢。太祖以定州安喜縣俘戶置。在州東北六十里。戶五千。
望都縣。本漢海陽縣,久廢。太祖以定州望都縣俘戶置。有海陽山。縣在州南三十里。戶三千
灤州,永安軍,中,刺史。本古黃洛城。灤河環繞,在盧龍山南。齊桓公伐山戎,見山神俞鬼,即此。秦為右北平。漢為石城縣,後名海陽縣。漢末為公孫度所有。晉以後屬遼西。石晉割地,在平州之境。太祖以俘戶置。灤州負山帶河,為朔漢形勝之地。有扶蘇泉,甚甘美,秦太子扶蘇北築長城嘗駐此;臨榆山,峰巒崛起,高千餘仞,下臨渝河。統縣三:
義豐縣。本黃洛故城。黃洛水北出盧龍山,南流入於濡水。漢屬遼西郡,久廢。唐季入契丹,世宗置縣。戶四千。
馬城縣。本盧龍縣地。唐開元二十八年析置縣,以通水運。東北有千金冶,東有茂鄉鎮。遼割隸灤州。在州西南四十里。戶三千。
石城縣。漢置,屬右北平郡,久廢。唐貞觀中於此置臨渝縣,萬歲通天元年改石城縣,在灤州南三十里,唐儀鳳石刻在焉。今縣又在其南五十里,遼徙置以就鹽官。戶三千。
營州,鄰海軍,下,刺史。本商孤竹國。秦屬遼西郡。漢為昌黎郡。前燕慕容皝徙都于此。元魏立營州,領昌黎、建德、遼東、樂浪、冀陽、營丘六郡。後周為高寶寧所據。隋開皇置州,大業改遼西郡。唐武德元年改營州,萬歲通天元年始入契丹。聖曆二年僑治漁陽。開元五年還治柳城。天寶元年改曰柳城郡。後唐復為營州。太祖以居定州俘戶。統縣一:
廣寧縣。漢柳城縣,屬遼西郡。東北與奚、契丹接境。萬歲通天元年,入契丹李萬榮。神龍元年移幽州界。開元四年復舊地。遼改今名。戶三千。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12-6-18 11:03 | 顯示全部樓層
<div class="feature"> 遼史  卷四十一‧志第十一  地理志五  西京道
西京大同府,陶唐冀州之域。虞分并州。夏復屬冀州。周職方,正北曰并州。戰國屬趙,武靈王始置雲中郡。秦屬代王國,後為平城縣。魏屬新興郡。晉仍屬雁門。劉琨表封猗盧為代王,都平城。元魏道武於此遂建都邑。孝文帝改為司州牧,置代尹,遷都洛邑,改萬年,又置怛州。高齊文宣帝廢州為恒安鎮,今謂之東城,尋復恒州。周復恒安鎮,改朔州。隋仍為鎮。唐武德四年置北恒州,七年廢。貞觀十四年移雲中定襄縣於此。永淳元年默啜為民患,移民朔州。開元十八年置雲州。天寶元年改雲中郡。乾元元年曰雲州。乾符三年,大同軍節度使李國昌子克用為雲中守捉使,殺防禦使,據州以聞。僖宗赦克用,以國昌為大同軍防禦使,不受命。廣明元年,李琢攻國昌,國昌兵敗,與克用奔北地。黃巢入京師,詔發代北軍,尋赦國昌,使討賊。克用率三萬五千騎而南,收京師,功第一,國昌封隴西郡王。國昌卒,克用取雲州。既而所向失利,乃卑詞厚禮,與太祖會于雲州之東城,謀大舉兵攻梁,不果。克用子存勗滅梁,是為唐莊宗。同光三年,復以雲州為大同軍節度使。晉高祖代唐,以契丹有援立功,割山前、代北地為賂,大同來屬,因建西京。
敵樓、棚櫓具。廣袤二十里。門,東曰迎春,南曰朝陽,西曰定西,北曰拱極。元魏宮垣占城之北面,雙闕尚在。遼既建都,用為重地,非親王不得主之。清寧八年建華嚴寺,奉安諸帝石像、銅像。又有天王寺、留守司衙。南曰西省。北門之東曰大同府,北門之西曰大同驛。初為大同軍節度,重熙十三年升為西京,府曰大同。
統州二、縣七:
大同縣。本大同川地。重熙十七年西夏犯邊,析雲中縣置。戶一萬。
雲中縣。趙置。沿革與京府同。戶一萬。
天成縣。本極塞之地。魏道武帝置廣牧縣,唐武德五年置定襄縣,遼析雲中置。在京北一百八十里。戶五千。
長青縣。本白登臺地。冒頓單于縱精騎三十餘萬圍漢高帝於白登七日,即此。遼始置縣。有青陂。梁元帝橫吹曲云:「朝跋青陂,暮上白登。」在京東北一百一十里。戶四千。
奉義縣。本漢陶林縣地。後唐武皇與太祖會此。遼析雲中置。戶三千。
懷仁縣。本漢沙南縣。元魏葛榮亂,縣廢。隋開皇二年移雲內于此。大業二年置大利縣,屬雲州,改屬定襄郡。隋末陷突厥。李克用敗赫連鐸,駐兵於此。遼改懷仁。在京南六十里。戶三千。
懷安縣。本漢夷輿縣地。歷魏至隋,為突厥所據。唐克頡利,縣遂廢為懷荒鎮。高勳鎮燕,奏分歸化州文德縣置。初隸奉聖州,後來屬。在州西北二百八十里。戶三千。
弘州,博寧軍,下,刺史。東魏靜帝置北靈丘縣。唐初地陷突厥,開元中置橫野軍安邊縣,天寶亂廢,後為襄陰村。統和中,以寰州近邊,為宋將潘美所破,廢之,乃於此置弘州,初軍曰永寧。有桑乾河、白道泉、白登山,亦曰火燒山,有火井。統縣二:
永寧縣。戶一萬。
順聖縣。本魏安塞軍,五代兵廢。高勳鎮幽州,奏景宗分永興縣置。初隸奉聖州。在州西北二百八十里。戶三千。
德州,下,刺史。唐會昌中以西德店置德州。開泰八年以漢戶復置。有步落泉、金河山、野狐嶺、白道阪。縣一:
宣德縣。本漢桐過縣地,屬雲中郡,後隸定襄郡,漢末廢。高齊置紫阿鎮。唐會昌中置縣。戶三千。
豐州,天德軍,節度使。秦為上郡北境,漢屬五原郡。地磧鹵,少田疇。自晉永嘉之亂,屬赫連勃勃。後周置永豐鎮。隋開皇中升永豐縣,改豐州。大業七年為五原郡。義寧元年太守張遜奏改歸順郡。唐武德元年為豐州總管府。六年省,遷民於白馬縣,遂廢。貞觀四年分靈州境,置豐州都督府,領蕃戶。天寶初改九原郡。乾元元年復豐州,後入回鶻。會昌中克之,後唐改天德軍。太祖神冊五年攻下,更名應天軍,復為州。有大鹽濼、九十九泉、沒越濼、古磧口、青塚--即王昭君墓。兵事屬西南面招討司。統縣二:
富民縣。本漢臨戎縣,遼改今名。戶一千二百。
振武縣。本漢定襄郡盛樂縣。背負陰山,前帶黃河。元魏嘗都盛樂,即此。唐武德四年克突厥,建雲中都督府。麟德三年改單于大都督府。聖曆元年又改安北都督。開元七年割隸東受降城。八年置振武軍節度使。會昌五年為安北都護府。後唐莊宗以兄嗣本為振武節度使。太祖神冊元年,伐吐渾還,攻之,盡俘其民以東,唯存鄉兵三百人防戍。後更為縣。
雲內州,開遠軍,下,節度。本中受降城地。遼初置代北雲朔招討司,改雲內州。清寧初升。有威塞軍、古可敦城、大同川、天安軍、永濟柵、安樂戍、拂雲堆。兵事屬西南面招討司。統縣二:
柔服縣。
寧人縣。
天德軍,本中受降城。唐開元中廢橫塞軍,置天安軍於大同川。乾元中改天德軍,移永濟柵,今治是也。太祖平党項,遂破天德,盡掠吏民以東。後置招討司,漸成井邑,乃以國族為天德軍節度使。有黃河、黑山峪、廬城、威塞軍、秦長城、唐長城;又有牟那山,鉗耳觜城在其北。
寧邊州,鎮西軍,下,刺史。本唐隆鎮,遼置。兵事屬西南面招討司。
奉聖州,武定軍,上,節度。本唐新州。後唐置團練使,總山後八軍,莊宗以弟存矩為之。軍亂,殺存矩于祁州,擁大將盧文進亡歸。太祖克新州,莊宗遣李嗣源復取之。同光二年升威塞軍。石晉高祖割獻,太宗改升。有兩河會、溫泉、龍門山、涿鹿山。東南至南京三百里,西北至西京四百四十里。兵事屬西京都部署司。統州三、縣四:
永興縣。本漢涿鹿縣地。黃帝與蚩尤戰于此。戶八千。
礬山縣。本漢軍都縣。山出白綠礬,故名。有礬山、桑乾河。在州南六十里。戶三千。
龍門縣。有龍門山,石壁對峙,高數百尺,望之若門。徼外諸河及沙漠潦水,皆於此趣海。雨則俄頃水踰十仞,晴則清淺可涉,實塞北控扼之衝要也。在州東北二百八十里。戶四千。
望雲縣。本望雲川地。景宗於此建潛邸,因而成井肆。穆宗崩,景宗入紹國統,號御莊。後置望雲縣,直隸彰愍宮,附庸于此。在州東北二百六十里。戶一千。
歸化州,雄武軍,上,刺史。本漢下洛縣。元魏改文德縣。唐升武州,僖宗改毅州。後唐太祖復武州,明宗又為毅州,潞王仍為武州。晉高祖割獻于遼,改今名。有桑乾河;會河川;愛陽川;炭山,又謂之陘頭,有涼殿,承天皇后納涼於此,山東北三十里有新涼殿,景宗納涼於此,唯松棚數陘而已;斷雲嶺,極高峻,故名。州西北至西京四百五十里。統縣一:
文德縣。本漢女祁縣地。元魏置。戶一萬。
可汗州,清平軍,下,刺史。本漢潘縣,元魏廢。北齊置北燕郡,改懷戎縣。隋廢郡,屬涿郡。唐武德中復置北燕州,縣仍舊。貞觀八年改媯州。五代時,奚王去諸以數千帳徙媯州,自別為西奚,號可汗州;太祖因之。有媯泉在城中,相傳舜嬪二女於此。又有溫泉、版泉、磨笄山、雞鳴山、喬山、歷山。統縣一:
懷來縣。本懷戎縣,太祖改。戶三千。
儒州,縉陽軍,中,刺史。唐置。後唐同光二年隸新州。太宗改奉聖州,仍屬。有南溪河、沽河、宋王峪、桃峪口。統縣一:
縉山縣。本漢廣寧縣地。唐天寶中割媯川縣置。戶五千。
蔚州,忠順軍,上,節度。周職方,并州川曰漚夷,在州境飛狐縣。趙襄子滅代;武靈王置代郡;項羽徙趙歇為代王;歇還趙,立陳餘王代;漢韓信斬餘,復置代郡;文帝初封代;皆此地。周宣帝始置蔚州,隋開皇中廢。唐武德四年復置。至德二年改興唐縣。乾元元年仍舊。大中後,朱邪執宜為刺史,有功,賜姓名李國昌。子克用乞為留後,僖宗不許。廣明初,攻敗國昌,代北無備,太祖來攻,克之,俘掠居民而去。石晉獻地,升忠順軍,後更武安軍。統和四年入宋,尋復之,降刺史,隸奉聖州,升觀察,復忠順軍節度。兵事屬西京都部署司。統縣五:
靈仙縣。唐置興唐縣,梁改隆化縣,後唐同光初復置,晉改今名。戶二萬。
定安縣。本漢東安陽縣地,久廢。後唐太祖伐劉仁恭,次蔚州,晨霧晦冥,占,不利深入,會雷電大作,燕軍解去,即此。遼置定安縣。西北至州六十里。戶一萬。
飛狐縣。後周大象二年置廣昌縣于五龍城,即此。隋仁壽元年改名飛狐。相傳有狐於紫荊嶺食五粒松子,成飛仙,故云。西北至州一百四十里。戶五千。
靈丘縣。漢置。後漢省。東魏復置,屬靈丘郡。隋開皇中罷郡來屬。大業初改隸代州。唐武德六年仍舊。東北至州一百八十里。戶三千。
廣陵縣。本漢延陵縣。隋唐為鎮州。後唐同光初分興唐縣置。石晉割屬遼。東南至州四十里。戶三千。
應州,彰國軍,上,節度。唐武德中置金城縣,後改應州。後唐明宗,州人也。天成元年升彰國軍節度,興唐軍、寰州隸焉。遼因之。北龍首山,南雁門。兵事屬西京都部署司。統縣三。
金城縣。本漢陰館縣地,漢末廢為陰館城。隋大業末陷突厥。唐始置金城縣,遼因之。戶八千。
渾源縣。唐置。有渾源川。在州東南一百五十里。戶五千。
河陰縣。本漢陰館縣地。初隸朔州,清寧中來屬。戶三千。
朔州,順義軍,下,節度。本漢馬邑縣地。元魏孝文帝始置朔州,在今州北三百八十里定襄故城。葛榮亂,廢。高齊天保六年復置,在今州南四十七里新城。八年徙馬邑,即今城。武成帝置北道行臺。周武帝置朔州總管府。隋大業三年改馬邑郡。唐武德四年復朔州。遼升順義軍節度。兵事屬西京都部署司。統州一、縣三。
鄯陽縣。本漢定襄縣地。建安中置新興郡。元魏置桑乾郡。高齊置招遠縣,郡仍舊。隋開皇三年罷郡,隸朔州。大業元年初名鄯陽縣,遼因之。戶四千。
寧遠縣。齊天保六年,於朔州西置招遠縣。唐乾元元年改今名,遼因之。有寧遠鎮。東至朔州八十里。戶二千。
馬邑縣。漢置,屬雁門郡。唐開元五年,析鄯陽縣東三十里置大同軍,倚郭置馬邑縣。南至朔州四十里。戶三千。
武州,宣威軍,下,刺史。趙惠王置武川塞。魏置神武縣。唐末置武州。後唐改毅州。重熙九年復武州,號宣威軍。統縣一:
神武縣。魏置。晉改新城。後唐太祖生神武川之新城,即此。初隸朔州,後置州,併寧遠為一縣來屬。戶五千。
東勝州,武興軍,下,刺史。隋開皇七年置勝州。大業五年改榆林郡。唐貞觀五年於南河地置決勝州,故謂此為東勝州。天寶七年又為榆林郡。乾元元年復為勝州。太祖神冊元年破振武軍,勝州之民皆趨河東,州廢。晉割代北來獻,復置。兵事屬西南面招討司。統縣二:
榆林縣。
河濱縣。
金肅州。重熙十二年伐西夏置。割燕民三百戶,防秋軍一千實之。屬西南面招討司。
河清軍。西夏歸遼,開直路以趨上京。重熙十二年建城,號河清軍。徙民五百戶,防秋兵一千人實之。屬西南面招討司。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12-6-18 11:03 | 顯示全部樓層
<div class="feature"> 遼史  卷四十二‧志第十二  曆象志上  遼以幽、營立國,禮樂制度規模日完,授曆頒朔二百餘年。今奉詔修遼史,體與宋、金儗,其大明曆不可少也。曆書法禁不可得,求大明曆元,得祖沖之法于外史。沖之之法,遼曆之所從出也歟?國朝亦嘗因之。以沖之法算,而至於遼更曆之年,以起元數,是蓋遼大明曆。遼曆因是固可補,然弗之補,史貴闕文也。外史紀其法,司天存其職,遼史志是足矣。作曆象志。

大同元年,太宗皇帝自晉汴京收百司僚屬伎術曆象,遷于中京,遼始有曆。先是,梁、唐仍用唐景福崇玄曆。晉天福四年,司天監馬重績奏上乙未元曆,號調元曆,太宗所收于汴是也。穆宗應曆十一年,司天王白、李正等進曆,蓋乙未元曆也。聖宗統和十二年,可汗州刺史賈俊進新曆,則大明曆是也。高麗所志大遼古今錄稱統和十二年始頒正朔改曆,驗矣。大明曆本宋祖沖之法,具見沈約宋書。具如左。
宋武帝大明六年,祖沖之上甲子元曆法,未及施用,因名大明曆。
上元甲子至宋大明七年癸卯,五萬一千九百三十九年算外。
元法:五十九萬二千三百六十五。
紀法:三萬九千四百九十一。
章歲:三百九十一。
章月:四千八百三十六。
章閏:一百四十四。
閏法:十二。
月法:十一萬六千三百二十一。
日法:三千九百三十九。
餘數:二十萬七千四十四。
歲餘:九千五百八十九。
沒分:三百六十萬五千九百五十一。
沒法:五萬一千七百六十一。
周天:一千四百四十二萬四千六百六十四。
虛分:萬四百四十九。
行分法:二十三。
小分法:一千七百一十七。
通周:七十二萬六千八百一十。
會周:七十一萬七千七百七十七。
通法:二萬六千三百七十七。
差率:三十九。
推朔術:
置入上元年數算外,以章月乘之,滿章歲為積月,不盡為閏餘。閏餘二百四十七以上,其年有閏。以月法乘積月,滿日法為積日,不盡為小餘。六旬去積日,不盡為大餘。大餘命以甲子,算外,所求年天正十一月朔也。小餘千八百四十九以上,其月大。
求次月:
加大餘二十九,小餘二千九十。小餘滿日法從大餘,大餘滿六旬去之,命如前,次月朔也。
求弦望:
加朔大餘七,小餘千五百七,小分一。小分滿四從小餘,小餘滿日法從大餘,命如前,上弦日也。又加得望,又加得下弦,又加得後月朔也。
推閏術:
以閏餘減章歲,餘滿閏法得一月,命以天正,算外,閏所在也。閏有進退,以無中氣為正。
推二十四氣:
置入上元年數算外,以餘數乘之,滿紀法為積日,不盡為小餘。六旬去積日,不盡為大餘。大餘命以甲子,算外,天正十一月冬至日也。
求次氣:
加大餘十五,小餘八千六百二十六,小分五。小分滿六從小餘,小餘滿紀法從大餘,命如前,次氣日也。
求土王用事:
加冬至大餘二十七,小餘萬五千五百二十八,季冬土用事日也。又加大餘九十一,小餘萬二千二百七十,次土用事日也。
推沒術:
以九十乘冬至小餘,以減沒分,滿沒法為日,不盡為日餘,命日以冬至,算外,沒日也。
求次沒:
加日六十九,日餘三萬四千四百四十二,餘滿沒法從日,次沒日也。日餘盡為滅。
推日所在度術:
以紀法乘朔積日為度實,周天去之,餘滿紀法為積度,不盡為度餘。命以虛一,次宿除之,算外,天正十一月朔夜半日所在度也。
求次月:
大月加度三十,小月加度二十九,入虛去度分。
求行分:
以小分法除度餘,所得為行分,不盡為小分,小分滿法從行分,行分滿法從度。
求次日:
加一度。入虛去行分六,小分百四十七。
推月所在度術:
以朔小餘乘百二十四為度餘,又以朔小餘乘八百六十為微分,微分滿月法從度餘,度餘滿紀法為度。以減朔夜半日所在,則月所在度。
求次月:
大月加度三十五,度餘三萬一千八百三十四,微分七萬七千九百六十七,小月加度二十二,度餘萬七千二百六十一,微分六萬三千七百三十六,入虛去度也。
遲疾曆:
  月行度  損益率  盈縮積分  差法    一日 十四行分十三  益七十  盈初  五千三百四    二日 十四十一  益六十五  盈百八十四萬二千三百一十六  五千二百七十    三日 十四八  益五十七  盈三百五十五萬七百六  五千二百一十九    四日 十四四  益四十七  盈五百五萬八千三百八  五千一百五十一    五日 十三二十一  益三十四  盈六百二十九萬七千八百五十七  五千六十六    六日 十三十七  益二十二  盈七百二十萬二千六百九十一  四千九百八十一    七日 十三十一  益六  盈七百七十七萬二千七百一十一  四千八百七十九    八日 十三五  損九  盈七百九十四萬九百五十二  四千七百七十七    九日 十二二十二  損二十四  盈七百七十萬七千四百一十五  四千六百七十五    十日 十二十六  損三十九  盈七百七萬二千一百  四千五百七十三    十一日 十二十一  損五十二  盈六百三萬五千七  四千四百八十八    十二日 十二八  損六十  盈四百六十六萬三千一百  四千四百三十七    十三日 十二六  損六十五  盈三百九萬三百三  四千四百三    十四日 十二四  損七十  盈百三十八萬三千五百八十  四千三百六十九    十五日 十二五  益六十七  縮四十五萬七千六十九  四千三百八十六    十六日 十二七  益六十二  縮二百二十三萬七百五十五  四千四百二十    十七日 十二十  益五十五  縮三百八十七萬五十四  四千四百七十一    十八日 十二十四  益四十四  縮五百三十一萬九千三百八十五  四千五百二十九    十九日 十二十九  益三十二  縮六百四十八萬四百四  四千六百二十四    二十日 十三   益十九  縮七百三十一萬六千六百八       二十一日 十三七  益四  縮七百八十一萬七千九百九十六  四千八百一十一    二十二日 十二十二  損十一  縮七百九十一萬七千六百七  四千九百一十三    二十三日 十三十九  損三十七  縮七百六十一萬五千四百四十  五千一十五    二十四日 十四一  損三十九  縮六百九十萬一千四百九十五  五千一百    二十五日 十四十六  損五十二  縮五百八十七萬一千七百三十五  五千一百八十五    二十六日 十四十  損六十二  縮四百四十九萬九千一百五十九  五千二百五十三    二十七日 十四十二  損六十七  縮二百八十五萬七千七百三十二  五千二百八十七    二十八日 十四十  損七十四  縮百八萬二千三百七十九  五千三百三十一   推入遲疾曆術: 以通法乘朔積日為通實,通周去之,餘滿通法為日,不盡為日餘。命日算外,天正十一 月朔夜半入曆日也。
求次月: 大月加二日,小月加一日,日餘皆萬一千七百四十六。曆滿二十七日,日餘萬四千六百 三十一,則去之。
求次日:加一日。
求日所在定度: 以夜半入曆日餘乘損益率,以損益盈縮積分,如差率而一,所得滿紀法為度,不盡為度 餘,以盈加縮減平行度及餘為定度。益之或滿法,損之或不足,以紀法進退。求度行分 如上法。求次日,如所入遲疾加之。虛去分,如上法。
陰陽曆:
  [/td]  損益率
  兼數
[/tr]
一日
益十六

二日
益十五
十六
三日
益十四
三十一
四日
益十二
四十五
五日
益九
五十七
六日
益五
六十六
七日
益一
七十一
八日
損二
七十二
九日
損六
七十
十日
損十
六十四
十一日
損十三
五十四
十二日
損十五
四十一
十三日
損十六
二十六
十四日
損十六

推入陰陽曆術: 置通實以會周去之,不滿交數三十五萬八千八百八十八半為朔入陽曆分,各去之,為朔 入陰曆分,各滿通法得一日,不盡為日餘。命日算外,天正十一月朔夜半入曆日也。
求次月: 大月加二日,小月加一日,日餘皆二萬七百七十九。曆滿十三日,日餘萬五千九百八十 七半,則去之。陽竟入陰,陰竟入陽。
求次日:加一日。
求朔望差: 以二千二十九乘朔小餘,滿三百三為日餘,不盡倍之為小分,則朔差數也。加一十四日 ,日餘二萬一百八十六,小分百二十五。小分滿六百六從日餘,日餘滿通法為日,即望 差數也。又加之,後月朔也。
求合朔月食: 置朔望夜半入陰陽曆及餘,有半者去之,置小分三百三,以差數加之。小分滿六百六從 日餘,日餘滿通法從日,日滿一曆去之。命日算外,則朔望加時入曆也。朔望加時入曆 一日,日餘四千一百九十八,小分四百二十八以下,十二日,日餘萬一千七百八十八, 小分四百八十一以上,朔則交會,望則月食。
求合朔月食定大小餘: 令差數日餘加夜半入遲疾曆餘,日餘滿通法從日,則朔望加時入曆也。以入曆餘乘損益 率,以損益盈縮積分,如差法而一,以盈減縮加本朔望小餘為定小餘。益之或滿法,損 之或不足,以日法進退日。
求合朔月食加時: 以十二乘定小餘,滿日法得一辰,命以子,算外,加時所在辰也。有餘者四之,滿日法 得一為少,二為半,三為太。又有餘者三之,滿日法得一為強,以強并少為少強,并半 為半強,并太為太強。得二者為少弱,以并少為半弱,并半為太弱,并太為一辰弱,以 前辰名之。
求月去日道度: 置入陰陽曆餘乘損益率,如通法而一,以損益兼數為定。定數十二而一為度。不盡四而 一,為少、半、太。又不盡者三而一,一為強,二為少弱,則月去日道數也。陽曆在表 ,陰曆在裡。
測景漏刻中星數:
  二十四氣  日中景  晝漏刻  夜漏刻  昏中星度  明中星度    冬至  一丈三尺  四十五  五十五  八十二行分二十一  二百八十三行分八    小寒  一丈二尺四寸三分  四十五六  五十四四  八十四  二百八十二六    大寒  一丈一尺二寸  四十六七  五十三二  八十六一  二百八十六    立春  九尺八寸  四十八四  五十一六  八十九三  二百七十七三    雨水  八尺一寸七分  五十五  四十九五  九十三  二百七十三七    驚蟄  六尺六寸七分  五十二九  四十七一  九十一  二百六十八二十    春分  五尺三寸七分  五十五五  四十四五  百二三  二百六十四三    清明  四尺二寸五分  五十八一  四十一九  百六二十一  二百五十九八    穀雨  二尺二寸六分  六十四  三十九六  百一十一三  二百五十四四    立夏  二尺五寸三分  六十二四  三十七六  百一十四十八  二百五十一七    小滿  一尺九寸九分  六十三九  二十六一  百一十七十二  二百四十八十七    芒種  一尺六寸九分  六十四八  二十五二  百一十九四  二百四十七二    夏至  一尺五寸  六十五  三十五  百一十九十二  二百四十六十七    小暑  一尺六寸九分  六十四八分  三十五一  百一十九四  二百四十七一    大暑  一尺九寸九分  六十三九  三十六一  百一十七十二  二百四十八十七    立秋  二尺五寸三分  六十二四  三十七六  百一十四十八  二百五十一十一    處暑  三尺二寸六分  六十四  三十九六  百一十一二  二百五十四四    白露  四尺二寸五分  五十八一  四十一九  百六二十一  二百五十九八    秋分  五尺三寸七分  五十五五  四十四五  百二三  二百六十四三    寒露  六尺六寸七分  五十二九  四十七一  九十七九  二百六十八二十    霜降  八尺一寸七分  五十五  四十九五  九十三  二百七十三七    立冬  九尺八寸  四十八四  五十一六  八十九三  二百七十七三    小雪  一丈一尺二寸  四十六七  五十三三  八十六一  二百八十六    大雪  一丈二尺四寸三分  四十五六  五十四四  八十四  二百八十二六   求昏明中星:
各以度數如夜半日所在,則中星度。
推五星術:
木率:千五百七十五萬三千八十二。
火率:三千八十萬四千一百九十六。
土率:千四百九十三萬三百五十四。
金率:二千三百六萬一十四。
水率:四百五十七萬六千二百四。
推五星術:
置度實各以率去之,餘以減率,其餘,如紀法而一,為入歲日,不盡為日餘,命以天正朔,算外,星合日。
求星合度:
以入歲日及餘從天正朔日積度及餘,滿紀法從度,滿三百六十餘度分則去之,命以虛一,算外,星合所在度也。
求星見日:
以術伏日及餘加星合日及餘,餘滿紀法從日,命如前,見日也。
求星見度:
以術伏度及餘加星合度及餘,餘滿紀法從度,入虛去度分,命如前,星見度也。
行五星法:
以小分法除度餘,所得為行分,不盡為小分,及日加所行分,滿法從度,留者因前,逆則減之、伏不盡度。從行入虛,去行分六,小分百四十七,逆行出虛,則加之。
木星:初與日合,伏,十六日,日餘萬七千八百三十二,行二度,度餘三萬七千五百四,晨見東方。從,日行四分,百一十二日行十九度十一分。留,二十八日。逆,日行三分,八十六日退十一度五分。又留二十八日。從,日行四分,百一十二日,夕伏西方,日度餘如初。一終三百九十八日,日餘三萬五千六百六十四,行三十三度,度餘二萬五千二百一十五。
火星:初與日合,伏,七十二日,日餘六百八,行五十五度,度餘二萬八千八百六十五,晨見東方。從,疾,日行十七分,九十二日行六十八度。小遲,日行十四分,九十二日行五十六度。大遲,日行九分,九十二日行三十六度。留,十日。逆,日行六分,六十四日退十六度十六分。又留,十日。從,遲,日行九分,九十二日。小疾,日行十四分,九十二日。大疾,日行十七分,九十二日。夕伏西方,日度餘如初。一終七百八十日,日餘千二百一十六,行四百一十四度,度餘三萬二百五十八,除一周,定行四十九度,度餘萬九千八百九。
土星:初與日合,伏,十七日,日餘千三百七十八,行一度,度餘萬九千三百三十三,晨見東方,行順,日行二分,八十四日行七度七分。留,三十三日。行逆,日行一分,百一十日退四度十八分。又留,三十三日。從,日行二分,八十四日,夕伏西方,日度餘如初。一終三百七十八日,日餘二千七百五十六,行十二度,度餘三萬一千七百九十八。
金星:初與日合,伏,三十九日,日餘三萬八千一百二十六,行四十九度,度餘三萬八千一百二十六,夕見西方。從,疾,日行一度五分,九十二日行百十二度。小遲,日行一度四分,九十二日行百八度。大遲,日行十七分,四十五日行三十三度六分。留,九日。遲,日行十六分,九日退六度六分,夕伏西方。伏五日,退五度,而與日合。又五日退五度,而晨見東方。逆,日行十六分,九日。留,九日。從,遲,日行十七分,四十五日。小疾,日行一度四分,九十二日。大疾,日行一度五分,九十二日。晨伏東方,日度餘如初。一終五百八十三日,日餘三萬六千七百六十一,行星如之。除一周,定行二百十八度,度餘二萬六千三百一十三。合二百九十一日,日餘三萬八千一百二十六,行星亦如之。
水星:初與日合,伏,十四日,日餘三萬七千一百一十五,行三十度,度餘三萬七千一百一十五,夕見西方。從,疾,日行一度六分,二十三日行二十九度。遲,日行二十分,八日行六度二十二分。留,二日。遲,日行十一分,二日退二十二分,夕伏西方。伏八日,退八度,而與日合。又八日退八度,晨見東方。逆,日行十一分,二日。留,二日。從,遲,日行二十分,八日。疾,日行一度六分,二十三日。晨伏東方,日度餘如初。一終百一十五日,日餘三萬四千七百三十九,行星如之。一合五十七日,日餘三萬七千一百一十五,行星亦如之。
上元之歲,歲在甲子,天正甲子朔夜半冬至,日月五星聚于虛度之初,陰陽遲疾並自此始。
梁武帝天監三年,沖之子上疏,論何承天曆乖謬不可用。九年正月,詔用祖沖之所造甲子元曆頒朔。陳氏因梁,亦用祖沖之曆。至遼,聖宗以賈俊所進新曆,因宋大明舊號行之。金曰重修大明曆。傳至皇元亦曰重修大明曆。及改授時曆,別立司天監存肄之,每歲甲子冬至重修其法。書在太史院,禁莫得聞。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12-6-18 11:03 | 顯示全部樓層
<div class="feature"> 遼史  卷四十三‧志第十三  曆象志中  閏考
月度不足,是生朔虛;天行有餘,是為氣盈。盈虛相懸,歲月乃牉。積牉而差,寒暑互易,百穀不成,庶政不明。聖人驗以斗柄,準以歲星,爰立閏法,信治百官。是故閏正而月正,月正而歲正。歲月既正,頒令考績,無有不時。國史正歲年以敘事,莫重於此。
遼始徵曆梁、唐。入晉之後,奄有帝制,乙未、大明,曆法再變。穆宗應曆六年,周用顯德欽天曆;十年,宋用建隆應天曆。景宗乾亨四年,宋用乾元曆。聖宗統和十九年,宋用儀天曆;太平元年,宋用崇天曆。道宗清寧十年,宋用明天曆;大康元年,宋用奉元曆;大安七年,宋用觀天曆。天祚皇帝乾統六年,宋用紀元曆。五代曆三變,宋凡八變,遼終始再變。曆法不齊,故定朔置閏,時有不同,覽者惑焉。作閏考。
   年
  正
  二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首缺五閏
太祖神冊五年
               閏
耶律儼
陳大任
                    天贊二年
         梁閏
                          缺一閏
太宗天顯三年
                     閏

              六年
            閏


                       九年


大任

                                   十一年
                              閏

大任

     會同二年
            閏

大任

                       缺一閏
七年
                                 閏

大任
   大同元年
                  閏
儼大任
高麗十年七月
                 缺再閏
穆宗應曆三年
                                      五年
                        閏

大任
           八年
                  閏

大任
                 十一年
      閏

大任

                             十三年
                                 宋閏
   十六年
                     閏

大任

              十九年
            宋閏
                       景宗保寧四年
   閏

大任

                                六年
                           宋閏
        九年
                  宋閏
                 乾亨二年
      閏

大任

                             四年
                                 宋閏
   聖宗統和三年[五]
                        宋閏
           六年
            閏

大任
                       九年
   閏

大任 宋
高麗
                                十一年
                           宋閏
高麗
        十四年
                  閏
大任

                 十七年
      宋閏
                             十九年
                              閏

大任
宋閏

   二十二年
                        閏
大任

           二十五年
            宋閏
                       二十八年
   宋閏
                                閏泰元年
                           宋閏
        四年
               宋閏
                    七年
         宋閏
                          九年
   閏

                           宋閏

   太平三年
                        閏


           六年
            宋閏
                       九年
   宋閏
                                十一年
                           閏

大任 宋
高麗
        興宗重熙三年
               宋閏
                    六年
         閏


                          八年
                                 閏


高麗
   十一年
                        閏


           十四年
            閏


                       十七年



高麗
                                   十九年
                              閏


高麗
     二十二年
                  閏


                 道宗清寧二年
      閏


                             四年
                                 閏


   七年
                     宋閏
              十年
            宋閏
                       咸雍三年
      宋閏
                             五年
                              閏
大任

     八年
                  閏


                 大康元年
         閏

大任

                          三年
宋閏來年正月,異。
                                 閏

   六年
                        宋閏
           九年
               閏

大任

                    大安四年
                                 閏

大任 宋
高麗
   七年
                     宋閏
              十年
         閏
大任

                          壽昌三年
   宋閏
                                五年
                        閏

大任

           天祚乾統二年
               閏

大任

                    五年
   宋閏
                                七年
                           宋閏
        十年
                  閏

大任
宋閏

              天慶三年
         閏

大任

                          六年


大任

                                   八年
                        閏

大任

           保大元年
            宋閏
                       四年
      閏

大任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12-6-18 11:03 | 顯示全部樓層
<div class="feature"> 遼史  卷四十五‧志第十五  百官志一  官生於職,職沿於事,而名加之。後世沿名,不究其實。吏部一太宰也,為大司徒,為尚書,為中書,為門下。兵部一司馬也,為大司馬,為太尉,為樞密使。沿古官名,分今之職事以配之,於是先王統理天下之法,如治絲而棼,名實淆矣。
契丹舊俗,事簡職專,官制朴實,不以名亂之,其興也勃焉。太祖神冊六年,詔正班爵。至于太宗,兼制中國,官分南、北,以國制治契丹,以漢制待漢人。國制簡朴,漢制則沿名之風固存也。遼國官制,分北、南院。北面治宮帳、部族、屬國之政,南面治漢人州縣、租賦、軍馬之事。因俗而治,得其宜矣。
初,太祖分迭剌夷離菫為北、南二大王,謂之北、南院。宰相、樞密、宣徽、林牙,下至郎君、護衛,皆分北、南,其實所治皆北面之事。語遼官制者不可不辨。
凡遼朝官,北樞密視兵部、南樞密視吏部,北、南二王視戶部,夷離畢視刑部,宣徽視工部,敵烈麻都視禮部,北、南府宰相總之。惕隱治宗族,林牙修文告,于越坐而論議以象公師。朝廷之上,事簡職專,此遼所以興也。
北面
北面朝官
契丹北樞密院。掌兵機、武銓、群牧之政,凡契丹軍馬皆屬焉。以其牙帳居大內帳殿之北,故名北院。元好問所謂「北衙不理民」是也。
  
北院樞密使。
   知北院樞密使事。
   知樞密院事。
   北院樞密副使。
   知北院樞密副使事。
   同知北院樞密使事。
   簽書北樞密院事。
     北院都承旨。
     北院副承旨。
     北院林牙。
     知北院貼黃。
     給事北院知聖旨頭子事。
     掌北院頭子。
     北樞密院敞史。
     北院郎君。
     北樞密院通事。
     北院掾史。
  北樞密院中丞司。
     北南樞密院點檢中丞司事。
     總知中丞司事。
     北院左中丞。
     北院右中丞。
     同知中丞司事。
     北院侍御。
契丹南樞密院。掌文銓、部族、丁賦之政,凡契丹人民皆屬焉。以其牙帳居大內之南,故名南院。元好問所謂「南衙不主兵」是也。
   南院樞密使。
   知南院樞密使事。
   知南院樞密事。
   南院樞密副使。
   知南院樞密副使事。
   同知南院樞密使事。
   簽書南樞密院事。
     南院都承旨。
     南院副承旨。
     南院林牙。
     知南院貼黃。
     給事南院知聖旨頭子事。
     掌南院頭子。
     南樞密院敞史。
     南院郎君。
     南樞密院通事。
     南院掾史。
  南樞密院中丞司。
     北南樞密院點檢中丞司事。
     總知中丞司事。
     南院左中丞。
     南院右中丞。
     同知中丞司事。
     南院侍御。
北宰相府。掌佐理軍國之大政,皇族四帳世預其選。
   北府左宰相。
   北府右宰相。
   總知軍國事。
   知國事。
南宰相府。掌佐理軍國之大政,國舅五帳世預其選。
   南府左宰相。
   南府右宰相。
   總知軍國事。
   知國事。
北大王院。分掌部族軍民之政。
   北院大王。初名迭剌部夷離菫,太祖分北、南院,太宗會同元年改夷離菫為大王。
   知北院大王事。
   北院太師。
   北院太保。
   北院司徒。
   北院司空。
     北院郎君。
  北院都統軍司。掌北院從軍之政令。
     北院統軍使。
     北院副統軍使。
     北院統軍都監。
  北院詳穩司。掌北院部族軍馬之政令。
     北院詳穩。
     北院都監。
     北院將軍。
     北院小將軍。
  北院都部署司。掌北院部族軍民之事。
     北院都部署。
     北院副部署。
南大王院。分掌部族軍民之政。
   南院大王。
   知南院大王事。
   南院太師。
   南院太保。天慶八年,省南院太保。
   南院司徒。
   南院司空。
     南院郎君。
  南院都統軍司。掌南院從軍之政令。
     南院統軍使。
     南院副統軍使。
     南院統軍都監。
  南院詳穩司。掌南院部族軍馬之政令。
     南院詳穩。
     南院都監。
     南院將軍。
     南院小將軍。
  南院都部署司。掌南院部族軍民之事。
     南院都部署。
     南院副部署。
宣徽北院。太宗會同元年置,掌北院御前祗應之事。
   北院宣徽使。
   知北院宣徽事。
   北院宣徽副使。
   同知北院宣徽事。
宣徽南院。會同元年置,掌南院御前祗應之事。
   南院宣徽使。
   知南院宣徽事。
   南院宣徽副使。
   同知南院宣徽事。
大于越府。無職掌,班百僚之上,非有大功德者不授,遼國尊官,猶南面之有三公。太祖以遙輦氏于越受禪。終遼之世,以于越得重名者三人:耶律曷魯、屋質、仁先,謂之三于越。
   大于越。
大惕隱司。太祖置,掌皇族之政教。興宗重熙二十一年,耶律義先拜惕隱,戒族人曰:「國家三父房最為貴族,凡天下風化之所自出,不孝不義,雖小不可為。」其妻晉國長公主之女,每見中表,必具禮服。義先以身率先,國族化之。遼國設官之實,於此可見。太祖有國,首設此官,其後百官擇人,必先宗姓。
   惕隱。亦曰梯里已。
   知惕隱司事。
   惕隱都監。
夷離畢院。掌刑獄。
   夷離畢。
   左夷離畢。
   右夷離畢。
   知左夷離畢事。
   知右夷離畢事。
     敞史。
     選底。掌獄。
大林牙院。掌文翰之事。
   北面都林牙。
   北面林牙承旨。
   北面林牙。
   左林牙。
   右林牙。
敵烈麻都司。掌禮儀。
   敵烈麻都。
   總知朝廷禮儀。
   總禮儀事。
文班司。所掌未詳。
   文班太保。
   文班林牙。
     文班牙署。
     文班吏。
阿札割只。所掌未詳。遙輦故官,後併樞密院。
   阿札割只。
     北面御帳官
三皇聖人也,當淳朴之世,重門擊柝,猶嚴於待暴客。遼之先世,未有城郭、溝池、宮室之固,氈車為營,硬寨為宮,御帳之官不得不謹。出於貴戚為侍衛,著帳為近侍,北南部族為護衛,武臣為宿衛,親軍為禁衛,百官番宿為宿直。奉宸以司供御,三班以肅會朝,硬寨以嚴晨夜。法制可謂嚴密矣。考其凡如左。
侍衛司。掌御帳親衛之事。
  
   侍衛太師。
   侍衛太保。
   侍衛司徒。
   侍衛司空。
     侍衛。
  近侍局。
     近侍直長。
     近侍。
     近侍小底。
  近侍詳穩司。
     近侍詳穩。
     近侍都監。
     近侍將軍。
     近侍小將軍。
北護衛府。掌北院護衛之事。皇太后宮有左右護衛。
   北護衛太師。
   北護衛太保。
   北護衛司徒。
  總領左右護衛司。
     總領左右護衛。
   左護衛司。
     左護衛太保。
     左護衛。
   右護衛司。
     右護衛太保。
     右護衛。
南護衛府。掌南院護衛之事。
   南護衛太師。
   南護衛太保。
   南護衛司徒。
  總領左右護衛司。
     總領左右護衛。
   左護衛司。
     左護衛太保。
     左護衛。
   右護衛司。
     右護衛太保。
     右護衛。
  奉宸司。掌供奉宸御之事。
   官名未詳。
     奉宸。
  三班院。掌左、右、寄班之事。
   左班都知。
   右班都知。
   寄班都知。
     三班院祗候。
  宿衛司。專掌宿衛之事。
   總宿衛事。亦曰典宿衛事。
   總知宿衛事。
   同掌宿衛事。
     宿衛官。
   禁衛局。
     總禁衛事。
     禁衛長。
  宿直司。掌輪直官員宿直之事。皇太后宮有宿直官。
   宿直詳穩。
   宿直都監。
   宿直將軍。
   宿直小將軍。
     宿直官。
     宿直護衛。
硬寨司。掌禁圍槍寨、下鋪、傳鈴之事。
   硬寨太保。
皇太子惕隱司。掌皇太子宮帳之事。
   皇太子惕隱。
     北面著帳官
古者刑人不在君側。叛逆家屬沒為著帳,執事禁衛,可為寒心。此遼世所以多變起肘掖歟。
著帳郎君院。遙輦痕德菫可汗以蒲古只等三族害于越室魯,家屬沒入瓦里。應天皇太后知國政,析出之,以為著帳郎君、娘子,每加矜恤。世宗悉免之。其後內族、外戚及世官之家犯罪者,皆沒入瓦里。人戶益眾,因復故名。皇太后、皇太妃帳,皆有著帳諸局。
  
   著帳郎君節度使。
   著帳郎君司徒。
祗候郎君班詳穩司。
   祗候郎君班詳穩。
   祗候郎君直長。
   祗候郎君閘撒狘。
     祗候郎君。
     祗候郎君拽剌。
左祗候郎君班詳穩司。
   左祗候郎君班詳穩。
   左祗候郎君直長。
   左祗候郎君閘撒狘。
     左祗候郎君。
     左祗候郎君拽剌。
右祗候郎君班詳穩司。
   右祗候郎君班詳穩。
   右祗候郎君直長。
   右祗候郎君閘撒狘。
     右祗候郎君。
     右祗候郎君拽剌。
  筆硯局。
     筆硯祗候郎君。
     筆硯吏。
  牌印局。
     牌印郎君。
  裀褥局。
     裀褥郎君。
  燈燭局。
     燈燭郎君。
  床幔局。
     床幔郎君。
  殿幄局。
     殿幄郎君。
  車輿局。
     車輿郎君。
  御盞局。
     御盞郎君。
  本班局。
     本班郎君。
  皇太后祗應司。
     領皇太后諸局事。
     知皇太后宮諸司事。
  皇太妃祗應司。
  皇后祗應司。
  近位祗應司。
  皇太子祗應司。
  親王祗應司。
著帳戶司。本諸斡魯朵戶析出,及諸色人犯罪沒入。凡御帳、皇太后、皇太妃、皇后、皇太子、近位、親王祗從、伶官,皆充其役。
   著帳節度使。
   著帳殿中。
  承應小底局。
     筆硯小底。
     寢殿小底。
     佛殿小底。
     司藏小底。
     習馬小底。
     鷹坊小底。
     湯藥小底。
     尚飲小底。
     盥漱小底。
     尚膳小底。
     尚衣小底。
     裁造小底。
     北面皇族帳官
肅祖長子洽慎之族在五院司;叔子葛剌、季子洽禮及懿祖仲子帖剌、季子褭古直之族皆在六院司。此五房者,謂之二院皇族。玄祖伯子麻魯無後,次子巖木之後曰孟父房;叔子釋魯曰仲父房;季子為德祖,德祖之元子是為太祖天皇帝,謂之橫帳;次曰剌葛,曰迭剌,曰寅底石,曰安端,曰蘇,皆曰季父房。此一帳三房,謂之四帳皇族。二院治之以北、南二王,四帳治之以大內惕隱,皆統於大惕隱司。
大內惕隱司。掌皇族四帳之政教。
  大內惕隱。
   知大內惕隱事。
   大內惕隱都監。
大橫帳常袞司。掌太祖皇帝後九帳皇族之事。
   橫帳常袞。亦曰橫帳敞穩。
   橫帳太師。
   橫帳太保。
   橫帳司空。
   橫帳郎君。
   橫帳知事。
孟父族帳常袞司。掌蜀國王巖木房族之事。
仲父族帳常袞司。掌隋國王釋魯房族之事。
季父族帳常袞司。掌德祖皇帝三房族之事。
四帳都詳穩司。掌四帳軍馬之事。
   都詳穩。
   都監。
   將軍。本名敞史。
   小將軍。
  橫帳詳穩司。
  孟父帳詳穩司。
  仲父帳詳穩司。
  季父帳詳穩司。
舍利司。掌皇族之軍政。
   舍利詳穩。
   舍利都監。
   舍利將軍。
   舍利小將軍。
     舍利。
     梅里。
親王國。官制未詳。
     王府近侍。
     王府祗候。
大東丹國中臺省。太祖天顯元年置,乾亨四年聖宗省。
   左大相。
   右大相。
   左次相。
   右次相。
王子院。掌王子各帳之事。
   王子太師。
   王子太保。
   王子司徒。
   王子司空。
     王子班郎君。
駙馬都尉府。掌公主帳宅之事。
   駙馬都尉。
     北面諸帳官
遼太祖有帝王之度者三:代遙輦氏,尊九帳於御營之上,一也;滅渤海國,存其族帳,亞於遙輦,二也;併奚王之眾,撫其帳部,擬於國族,三也。有英雄之智者三:任國舅以耦皇族,崇乙室以抗奚王,列二院以制遙輦是已。觀北面諸帳官,可以見之矣。
遙輦九帳大常袞司。掌遙輦洼可汗、阻午可汗、胡剌可汗、蘇可汗、鮮質可汗、昭古可汗、耶瀾可汗、巴剌可汗、痕德菫可汗九世宮分之事。太祖受位于遙輦,以九帳居皇族一帳之上,設常袞司以奉之,有司不與焉。凡遼十二宮、五京,皆太祖以來征討所得,非受之於遙輦也。其待先世之厚,蔑以加矣。遼俗東嚮而尚左,御帳東嚮,遙輦九帳南嚮,皇族三父帳北嚮。東西為經,南北為緯,故謂御營為橫帳云。
  大常袞。亦曰敞穩。
   遙輦太師。
   遙輦太保。
   遙輦太尉。
   遙輦司徒。
   遙輦司空。
   遙輦侍中。一作世燭。太宗會同元年置。
     敞史。
     知事。
  遙輦帳節度使司。
   節度使。
   節度副使。
  遙輦糾詳穩司。
   遙輦糾詳穩。
   遙輦糾都監。
   遙輦糾將軍。
   遙輦糾小將軍。
  遙輦剋。官名未詳。
大國舅司。掌國舅乙室已、拔里二帳之事。太宗天顯十年,合皇太后二帳為國舅司;聖宗開泰三年,又併乙室已、拔里二司為一帳。
   乙室已國舅大翁帳常袞。一作敞穩。
   乙室已國舅小翁帳常袞。
   拔里國舅大父帳常袞。
   拔里國舅少父帳常袞。
   國舅太師。
   國舅太保。
   國舅太尉。
   國舅司徒。
   國舅司空。
     敞史。太宗會同元年,改郎君為敞史。
     知事。
  國舅乙室已大翁帳詳穩司。
   國舅詳穩。
   國舅都監。
   國舅本族將軍。
   國舅本族小將軍。興宗重熙五年,樞密院奏,國舅乙室已小翁帳敞史,准大橫帳及國舅二父帳,改為將軍。
  國舅乙室已小翁帳詳穩司。
  國舅拔里大父帳詳穩司。
  國舅拔里少父帳詳穩司。
  國舅夷離畢司。
   國舅夷離畢。
   國舅左夷離畢。
   國舅右夷離畢。
     敞史。
  國舅帳剋。
國舅別部。世宗置。
   官制未詳。
     國舅別部敞史。聖宗太平八年,見國舅別部敞史蕭塔葛。
渤海帳司。官制未詳。
   渤海宰相。
   渤海太保。
   渤海撻馬。
  渤海近侍詳穩司。
奚王府。
乙室王府。 並見部族官。
     北面宮官
遼建諸宮斡魯朵,部族、蕃戶,統以北面宮官。具如左。
諸行宮都部署院。總契丹漢人諸行宮之事。
   諸行宮都部署。
   知行宮諸部署司事。
   諸行宮副部署。
   諸行宮判官。
契丹行宮都部署司。總行在行軍諸斡魯朵之政令。
   契丹行宮都部署。
   知契丹行宮都部署事。
   契丹行宮副部署。
   契丹行宮判官。
行宮諸部署司。掌行在諸宮之政令。
   行宮都部署。
   行宮副部署。
   行宮部署判官。
十二宮職名總目:
某宮。
   某宮使。
   某宮副使。
   某宮太師。
   某宮太保。
   某宮侍中。太宗會同元年置,亦曰世燭。
  某宮都部署司。掌本宮契丹軍民之事。
   某宮都部署。
   某宮副部署。
   某宮判官。
  某宮提轄司。官制未詳。
  某宮馬群司。
   侍中。
   敞史。
  某石烈。石烈,縣也。
   夷離菫。本名彌里馬特本,改辛袞,會同元年升。
   麻普。本名達剌干,會同元年改。
     牙書。會同元年置。
  某瓦里。內族、外戚、世官犯罪,沒入瓦里。
     抹鶻。
  某抹里。
     閘撒狘。
  某得里。官名未詳。
太祖弘義宮。
太祖弘義宮。
太宗永興宮。
世宗積慶宮。
應天皇太后長寧宮。
穆宗延昌宮。
景宗彰愍宮。
承天皇太后崇德宮。
聖宗興聖宮。
興宗延慶宮。
道宗太和宮。
天祚永昌宮。
孝文皇太弟敦睦宮。
文忠王府。
     已上十二宮一府,部署、提轄、石烈、瓦里、抹里、得里等,並見營衛志。
押行宮輜重夷離畢司。掌諸宮巡幸扈從輜重之事。
   夷離畢。
     敞史。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12-6-18 11:03 | 顯示全部樓層
<div class="feature"> 遼史  卷四十六‧志第十六  百官志二  北面部族官
  部族,詳見營衛志。設官之制具如左。
部族職名總目:
大部族。
   某部大王。本名夷離菫。
   某部左宰相。
   某部右宰相。
   某部太師。
   某部太保。
   某部太尉。
   某部司徒。本名惕隱。
  某部節度使司。
   某部節度使。
   某部節度副使。
   某部節度判官。
  某部族詳穩司。
   某部族詳穩。
   某部族都監。
   某部族將軍。
   某部族小將軍。
  某石烈。
   某石烈夷離菫。
   某石烈麻普。亦曰馬步,本名石烈達剌干。
     某石烈牙書。
  某彌里。彌里,鄉也。
     辛袞。本曰馬特本。
小部族。
小部族。
  某部族司徒府。
   某部族司徒。
   某部族司空。
  某部族節度使司。
  某部族詳穩司。
  某石烈。
   令穩。
   麻普。
   牙書。
  某彌里。
     辛袞。
五院部。有知五院事,在朝曰北大王院。
六院部。有知六院事,在朝曰南大王院。
乙室部。在朝曰乙室王府。有乙室府迪骨里節度使司。
奚六部。在朝曰奚王府。有二常袞,有二宰相,又有吐里太尉,有奚六部漢軍詳穩,有奚拽剌詳穩,有先離撻覽官。
    已上四大王府,為大部族。
品部。
楮特部。
烏隗部。
突呂不部。
突舉部。
涅剌部。
遙里部。
伯德部。
墮瑰部。
楚里部。
奧里部。
南剋部。
北剋部。
突呂不室韋部。
涅剌拏古部。
迭剌迭達部。
乙室奧隗部。
楮特奧隗部。
品達魯虢部。
烏古涅剌部。
圖魯部。
撒里葛部。
窈爪部。
耨碗爪部。
訛僕括部。
特里特勉部。
稍瓦部。
曷朮部。
隗衍突厥部。
奧衍突厥部。
涅剌越兀部。
奧衍女直部。
乙典女直部。
斡突碗烏古部。
迭魯敵烈部。
大黃室韋部。
小黃室韋部。二黃室韋闥林,改為僕射。
朮哲達魯虢部。
梅古悉部。
頡的部。
匿訖唐古部。
北唐古部。
南唐古部。
鶴剌唐古部。
河西部。
北敵烈部。
薛特部。
伯斯鼻骨部。
達馬鼻骨部。
五國部。
    已上四十九節度,為小部族。
     北面坊場局冶牧廄等官
遼始祖涅里究心農工之事,太祖尤拳拳焉,畜牧畋漁固俗尚也。坊場牧廄,設官如左。
諸坊職名總目:
   某坊使。
   某坊副使。
  某坊詳穩司。
   某坊詳穩。
   某坊都監。
鷹坊。
鐵坊。
五坊。未詳。
八坊。內有軍器坊,餘未詳。
     已上坊官。
圍場。
   圍場都太師。
   圍場都管。
   圍場使。
   圍場副使。
     已上場官。
局官職名總目:
   某局使。
   某局副使。
客省局。
器物局。
太醫局。
醫獸局。有四局都林牙。
     已上局官。
五冶。未詳。
   太師。
     已上冶官。
群牧職名總目:
某路群牧使司。
   某群太保。
   某群侍中。
   某群敞史。
總典群牧使司。
   總典群牧部籍使。
   群牧都林牙。
某群牧司。
   群牧使。
   群牧副使。
西路群牧使司。
倒塌嶺西路群牧使司。
渾河北馬群司。
漠南馬群司。
漠北滑水馬群司。
牛群司。
     已上群牧官。
尚廄。
   尚廄使,
   尚廄副使。
飛龍院。
   飛龍使。
   飛龍副使。
總領內外廄馬司。
   總領內外廄馬。
     已上諸廄官。
監鳥獸詳穩司職名總目:
   監某鳥獸詳穩。
   監某鳥獸都監。
     監某鳥。
     監某獸。
監鹿詳穩司。
監雉。
     已上監養鳥獸官。
     北面軍官
遼宮帳、部族、京州、屬國,各自為軍,體統相承,分數秩然。雄長二百餘年,凡以此也。考其可知者如左。
天下兵馬大元帥府。太子、親王總軍政。
   天下兵馬大元帥。
   副元帥。
大元帥府。大臣總軍馬之政。
   大元帥。
   副元帥。
都元帥府。大將總軍馬之事。
   兵馬都元帥。
   副元帥。
   同知元帥府事。
便宜從事府。亦曰便宜行事。
   便宜從事。
大詳穩司。
   大詳穩。
   都監。
   將軍。
   小將軍。
   軍校。
   隊帥。
東都省。分掌軍馬之政。
   東都省太師。
西都省。分掌軍馬之政。
   西都省太師。
大將軍府。各統所治軍之政令。
   大將軍。
   上將軍。
   將軍。
   小將軍。
護軍司。
   護軍司徒。
衛軍司。
   衛軍司徒。
諸路兵馬統署司。
   諸路兵馬都統署。
   諸路兵馬副統署。
左皮室詳穩司。
右皮室詳穩司。
北皮室詳穩司。
南皮室詳穩司。太宗選天下精甲三十萬為皮室軍。初,太祖以行營為宮,選諸部豪健千餘人,置為腹心部,耶律老古以功為右皮室詳穩。則皮室軍自太祖時已有,即腹心部是也。太宗增多至三十萬耳。
黃皮室軍詳穩司。黃皮室,屬國名。
屬珊軍詳穩司。應天皇太后置,軍二十萬。選蕃漢精兵,珍美如珊瑚,故名。
舍利軍詳穩司。統皇族之從軍者,橫帳、三父房屬焉。
北王府舍利軍詳穩司。五院皇族屬焉。
南王府舍利軍詳穩司。六院皇族屬焉。
禁軍都詳穩司。掌禁衛諸軍之事。
各部族舍利司。掌各部族子弟之軍政。
郎君軍詳穩司。掌著帳郎君之軍事。
拽剌軍詳穩司。走卒謂之拽剌。
旗鼓拽剌詳穩司。掌旗鼓之事。
千拽剌詳穩司。
猛拽剌詳穩司。
墨離軍詳穩司。
砲手軍詳穩司。掌飛砲之事。
弩手軍詳穩司。掌強弩之事。
鐵林軍詳穩司。
大鷹軍詳穩司。
鷹軍詳穩司。
鶻軍詳穩司。大、小鶻軍,即二室韋軍號。
鳳軍詳穩司。
龍軍詳穩司。
飛龍軍詳穩司。
虎軍詳穩司。
熊軍詳穩司。
左鐵鷂子軍詳穩司。
右鐵鷂子軍詳穩司。
龍衛軍詳穩司。
威勝軍詳穩司。
天雲軍詳穩司。
特滿軍詳穩司。
敵烈軍詳穩司。
敵烈皮室詳穩司。
肴里奚軍詳穩司。
涅哥奚軍詳穩司。
渤海軍詳穩司。
女古烈詳穩司。
奚王南剋軍詳穩司。 諸帳並有剋官為長,餘同詳穩司。
奚王北剋軍詳穩司。
國舅帳剋軍。
三剋軍。
頻必剋軍。
九剋軍。
十二行糾軍。 諸糾並有司徒,餘同詳穩司。
各宮分糾軍。
遙輦糾軍。
各部族糾軍。
群牧二糾軍。
怨軍八營都詳穩司。天祚天慶六年,命秦晉王淳募遼東飢民,得二萬餘人,謂之怨軍。及淳僭位,改號常勝軍。
前宜營。 八營皆以所募州名為號。
後宜營。
前錦營。
後錦營。
乾營。
顯營。
乾顯大營。
巖州營。
     北面邊防官
遼境東接高麗,南與梁、唐、晉、漢、周、宋六代為勁敵,北鄰阻卜、朮不姑,大國以十數;西制西夏、党項、吐渾、回鶻等,強國以百數。居四戰之區,虎踞其間,莫敢與攖,制之有術故爾。觀於邊防之官,太祖、太宗之雄圖見矣。
諸軍都虞候司。
   都虞候。
奚王府。見部族官。
大惕隱司。見帳官。
大國舅司。
大常袞司。
五院司。見部族官。
六院司。
沓溫司。未詳。
     已上上京路諸司,控制諸奚。
諸部署職名總目:
   某兵馬都部署。
   某兵馬副部署。
   某兵馬都監。
   某都部署判官。
諸指揮使職名總目:
   某軍都指揮使。
   某軍副指揮使。
   某軍都監。
諸統軍使職名總目:
   有都統軍使、副使、都監等官。
東京兵馬都部署司。
契丹、奚、漢、渤海四軍都指揮使司。
  契丹奚軍都指揮使司。
  奚軍都指揮使司。
  漢軍都指揮使司。
  渤海軍都指揮使司。
東京都統軍使司。
東京都詳穩司。
保州都統軍司。
湯河詳穩司。亦曰南女直湯河司。
杓窊司。未詳。
金吾營。屬南面。
銅州北兵馬指揮使司。
淶州南兵馬指揮使司。
     已上遼陽路諸司,控扼高麗。
黃龍府兵馬都部署司。一作都監署司。
黃龍府鐵驪軍詳穩司。
咸州兵馬詳穩司。有知咸州路兵馬事、同知咸州路兵馬事、咸州糾將。
東北路都統軍使司。有掌法官,道宗大安六年置。
     已上長春路諸司,控制東北諸國。
南京都元帥府。本南京兵馬都總管府,興宗重熙四年改。有都元帥、大元帥。
南京兵馬都總管府。屬南面。有兵馬都總管,有總領南面邊事,有總領南面軍務,有總領南面戍兵等官。
南京馬步軍都指揮使司。屬南面。
侍衛控鶴都指揮使司。屬南面。
燕京禁軍詳穩司。
南京都統軍司。又名燕京統軍司。聖宗統和十二年復置南京統軍都監。
牛欄都統領司。
   都統領。
   副統領。
距馬河戍長司。聖宗開泰七年,沿距馬河宋界東西七百餘里,特置戍長一員巡察。
     戍長。
監軍寨統領司。
石門統領司。
南皮室軍詳穩司。
北皮室軍詳穩司。
猛拽剌詳穩司。
管押平州甲馬司。
   管押平州甲馬。
     已上南京諸司,並隸元帥府,備禦宋國。
西南面安撫使司。
   西南面安撫使。
西南面都招討司。太祖神冊元年置。亦曰西南路招討司。
   西南面招討使。
西南邊大詳穩司。
西南路詳穩司。
西南面五押招討司。
   五押招討大將軍。
西南路巡察司。又有西南巡邊官。
  西南路巡察將軍。
西南面巡檢司。
   西南面巡檢。
   西南面同巡檢。
西南面拽剌詳穩司。
山北路都部署司。又有知山北道邊境事官。
金肅軍都部署司。
南王府。見北面朝官。
北王府。
乙室王府。
山金司。一作山陰司。置在金山之北。
     已上西京諸司,控制西夏。
西北路招討使司。有知西路招討事,有監軍。
西北路管押詳穩司。
西北路總領司。有總領西北路軍事官。
領西北路十二班軍使司。
契丹軍詳穩司。
吐渾軍詳穩司。
述律軍詳穩司。
禁軍詳穩司。
奚王府舍利軍詳穩司。
大室韋軍詳穩司。
小室韋軍詳穩司。
北王府軍詳穩司。
特滿軍詳穩司。
群牧軍詳穩司。
宮分軍詳穩司。
西北路金吾軍。屬南面。
西北路兵馬都部署司。
西北路阻卜都部署司。
西北路統軍司。
西北路戍長司。
西北路禁軍都統司。
西北部鎮撫司。兼掌西北諸部軍民。有鎮撫西北部事官。
西北路巡檢司。
黑水河提轄司。在中京黔州置。
     已上西北路諸司,控制諸國。
東北路兵馬詳穩司。亦曰東北面詳穩司。
東北路監軍馬司。有東北路監軍馬使,有管押東北路軍馬事官。
東北路女直詳穩司。
北女直兵馬司。在東京遼州置。
     已上東北路諸司。
東路兵馬都總管府。有東路兵馬都總管,有同知東路兵馬事官。
東路都統軍使司。
遙里等十軍都詳穩司。
  遙里軍諸詳穩司。未詳。
九水諸夷安撫使。
     已上東路諸司。
西南面節制司。有節制西南諸軍事。
西南面都統軍司。
     已上西南邊諸司。
山西兵馬都統軍司。
西路招討使司。
西邊大詳穩司。
四蕃都軍所。聖宗統和四年置,授李繼沖。
夏州管內蕃落使。聖宗統和四年置,授李繼遷。
倒塌嶺節度使司。
倒塌嶺統軍司。
塌西節度使司。
塌母城節度使司。
     已上西路諸司。
     北面行軍官
遼行軍官,樞密、都統、部署之司,上下相維,先鋒、兩翼嚴重,中軍於遠探偵候為尤謹,臨陣委重於監戰。司存有常,秩然整暇,所以為制勝之道也。
行樞密院。有左、右林牙,有參謀。
行軍都統所。有監軍,有行軍諸部都監,有監戰。
   行軍都統。
   行軍副都統。
   行軍都監。
行軍都押司。有都押官、副押官。
行軍都部署司。
先鋒使司。
先鋒都統所。
左翼軍都統所。
右翼軍都統所。
中軍都統所。
御營都統所。
遠探軍。有小校,有拽剌。
候騎。有偵候,有候人,有拽剌。
東征行樞密院。
東征行樞密院。
東征都統所。亦曰東面行軍都統所,又曰東路行軍都統所。
東征統軍司。
東征先鋒使司。
西征統軍司。
南征都統所。亦曰南面行軍都統所。
南征統軍司。
南面行營總管府。
南面行營都部署司。
河南道行軍都統所。
北道行軍都統所。
東北面行軍都統所。
西北面行軍都統所。
西南面行軍都統所。
     北面屬國官
遼制,屬國、屬部官,大者擬王封,小者准部使。命其酋長與契丹人區別而用,恩威兼制,得柔遠之道。考其可知者具如左。
屬國職名總目:
   某國大王。
   某國于越。
   某國左相。
   某國右相。
   某國惕隱。亦曰司徒。
   某國太師。
   某國太保。
   某國司空。本名闥林。
  某國某部節度使司。
   某國某部節度使。
   某國某部節度副使。
  某國詳穩司。
   某國詳穩。
   某國都監。
   某國將軍。
   某國小將軍。
大部職名:
   並同屬國。
諸部職名:
   並同部族。
女直國順化王府。景宗保寧九年,女直國來請宰相、夷離菫之職,以次授者二十一人。聖宗統和八年,封女直阿海為順化王,亦作阿改。天祚天慶二年有順國女直阿鶻產大王。
北女直國大王府。
南女直國大王府。
曷蘇館路女直國大王府。亦曰合蘇袞部女直王,又曰合素女直王,又曰蘇館都大王。聖宗太平六年,曷蘇館諸部許建旗鼓。
長白山女直國大王府。聖宗統和三十年,長白山三十部女直乞授爵秩。
鴨淥江女直大王府。
瀕海女直國大王府。
阻卜國大王府。
  阻卜扎剌部節度使司。
  阻卜諸部節度使司。聖宗統和二十九年置。
  阻卜別部節度使司。
西阻卜國大王府。
北阻卜國大王府。
西北阻卜國大王府。
乞粟河國大王府。
城屈里國大王府。
朮不姑國大王府。亦曰述不姑。又有直不姑。
阿薩蘭回鶻大王府。亦曰阿思懶王府。
回鶻國單于府。興宗重熙二十二年,詔回鶻部副使以契丹人充。
沙州回鶻燉煌郡王府。
甘州回鶻大王府。
高昌國大王府。
党項國大王府。
西夏國西平王府。
高麗國王府。
新羅國王府。
日本國王府。
吐谷渾國王府。
吐渾國王府。
轄戞斯國王府。
室韋國王府。
黑車子室韋國王府。
鐵驪國王府。
靺鞨國王府。
沙陀國王府。
濊貊國王府。
突厥國王府。
西突厥國王府。
斡朗改國王府。
迪烈德國王府。亦曰敵烈,亦曰迭烈德。
于厥國王府。
越離睹國王府。亦曰斡離都。
阿里國王府。
襖里國王府。
朱灰國王府。
烏孫國王府。
于闐國王府。
獅子國王府。
大食國王府。
西蕃國王府。
大蕃國王府。
小蕃國王府。
吐蕃國王府。
阿撒里國王府。
波剌國王府。
惕德國王府。
仙門國王府。
鐵不得國王府。
鼻國德國王府。
轄剌國只國王府。
賃烈國王府。
獲里國王府。
怕里國王府。
噪溫國王府。
阿缽頗得國王府。
阿缽押國王府。
紝沒里國王府。
要里國王府。
徒睹古國王府。亦曰徒魯古。
素撒國王府。
夷都袞國王府。
婆都魯國王府。
霸斯黑國王府。
達離諫國王府。
達盧古國王府。
三河國王府。
覈列哿國王府。
述律子國王府。
殊保國王府。
蒲昵國王府。
烏里國王府。
     已上諸國。
蒲盧毛朵部大王府。
回跋部大王府。
母部大王府。
黃龍府女直部大王府。道宗大康八年,賜官及印。
吾禿婉部大王府。
烏隈于厥部大王府。
婆離八部大王府。
于厥里部族大王府。太宗會同三年,賜旗鼓。
     已上大部。
生女直部。
直不姑部。
狐山部。
拔思母部。
茶扎剌部。
粘八葛部。
耶睹刮部。
耶迷只部。
撻朮不姑部。
渤海部。
西北渤海部。
達里得部。亦曰達離底。
烏古部。
隈烏古部。
三河烏古部。
烏隈烏骨里部。
敵烈部。
迪離畢部。
涅剌部。
烏濊部。 已上三部,隸夫人婆底里東北路管押司。
鉏德部。
諦居部。亦曰諦舉部。
涅剌奧隗部。
八石烈敵烈部。
迭剌葛部。
兀惹部。亦曰烏惹部。
党項部。
隗衍党項部。
山南党項部。
北大濃兀部。
南大濃兀部。
九石烈部。
嗢娘改部。
鼻骨德部。
退欲德部。
涅古部。
遙思拈部。
劃離部。聖宗統和元年,劃離部請今後詳穩於當部人內選授,不許。
四部族部。
四蕃部。
三國部。
素昆那山東部。
胡母思山部。
盧不姑部。
照姑部。
白可久部。
俞魯古部。
七火室韋部。
黃皮室韋部。
瑤穩部。
嘲穩部。
二女古部。
蔑思乃部。
麻達里別古部。
梅里急部。
斡魯部。
榆里底乃部。
率類部。
五部蕃部。
蒲奴里部。
閘古胡里扒部。
     已上諸部。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12-6-18 11:03 | 顯示全部樓層
<div class="feature"> 遼史  卷四十七‧志第十七上  百官志三      南面
契丹國自唐太宗置都督、刺史,武后加以王封,玄宗置經略使,始有唐官爵矣。其後習聞河北藩鎮受唐官名,於是太師、太保、司徒、司空施于部族。太祖因之。大同元年,世宗始置北院樞密使。明年,世宗以高勳為南院樞密。則樞密之設,蓋自太宗入汴始矣。天祿四年,建政事省。於是南面官僚可得而書。
其始,漢人樞密院兼尚書省,吏、兵刑有承旨,戶、工有主事,中書省兼禮部,別有戶部使司。以營州之地加幽、冀之半,用是適足矣。
中葉彌文,耶律楊六為太傅,知有三師矣。忽古質為太尉,知有三公矣。於斡古得為常侍,劉涇為禮部尚書,知有門下、尚書省矣。庫部、虞部、倉部員外出使,則知備郎官列宿之員。室昉監修,則知國史有院。程翥舍人,則知起居有注。邢抱朴承旨,王言敷學士,則知有翰林內制。張幹政事舍人,則知有中書外制。大理、司農有卿,國子、少府有監,九卿、列監見矣。金吾、千牛有大將,十六列衛見矣。太子上有師保,下有府率,東宮備官也。節度、觀察、防禦、團練、刺史,咸在方州,如唐制也。
凡唐官可考見者,列具于篇;無徵者不書。
     南面朝官
遼有北面朝官矣,既得燕、代十有六州,乃用唐制,復設南面三省、六部、臺、院、寺、監、諸衛、東宮之官。誠有志帝王之盛制,亦以招徠中國之人也。
三師府。本名三公,漢以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為三公,故稱三師。
   太師。穆宗應曆三年見太師唐骨德。
   太傅。太宗會同元年命馮道守太傅。
   太保。會同元年劉昫守太保。
   少師。耶律資忠傳見少師蕭把哥。
   少傅。
   少保。
     掌印。耶律乙辛,重熙中掌太保印。
三公府。先漢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後漢更名大司徒、大司馬、大司空,唐太尉、司徒、司空,又名三司。
   太尉。太宗天顯十一年見太尉趙思溫。
   司徒。世宗天祿元年見司徒劃設。
   司空。聖宗統和三十年見司空邢抱質。
漢人樞密院。本兵部之職,在周為大司馬,漢為太尉。唐季宦官用事,內置樞密院,後改用士人。晉天福中廢,開運元年復置。太祖初有漢兒司,韓知古總知漢兒司事。太宗入汴,因晉置樞密院,掌漢人兵馬之政,初兼尚書省。
  樞密使。太宗大同元年見樞密使李崧。
   知樞密使事。
   知樞密院事。
   樞密副使。楊遵勗,咸雍中為樞密副使。
   同知樞密院事。聖宗太平六年見同知樞密院事耶律迷離已。
   知樞密院副使事。楊皙,興宗重熙十二年知樞密院副使事。
   樞密直學士。聖宗統和二年見樞密直學士郭嘏。
     樞密都承旨。聖宗開泰九年見樞密都承旨韓紹芳。
     樞密副承旨。楊遵勗,重熙中為樞密副承旨。
     吏房承旨。
     兵刑房承旨。
     戶房主事。
     廳房即工部主事。
中書省。初名政事省。太祖置官,世宗天祿四年建政事省,興宗重熙十三年改中書省。
   中書令。韓延徽,太祖時為政事令;韓知古,天顯初為中書令;會同五年又見政事令趙延壽。
   大丞相。太宗大同元年見大丞相趙延壽。
   左丞相。聖宗太平四年見左丞相張儉。
   右丞相。聖宗開泰元年見右丞相馬保忠。
   知中書省事。蕭孝友,興宗重熙十年知中書省事。
   中書侍郎。韓資讓,壽隆初為中書侍郎。
   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太祖加王郁同政事門下平章事,太宗大同元年見平章事張礪。
   參知政事。聖宗統和十二年見參知政事邢抱朴。
     堂後官。太平二年見堂後官張克恭。
     主事。
     守當官。並見耶律儼建官制度。
     令史。耶律儼,道宗咸雍三年為中書省令史。
  中書舍人院。
   中書舍人。室昉,景宗保寧間為政事舍人;道宗咸雍三年見中書舍人馬鉉。
  右諫院。
   右諫議大夫。聖宗統和七年見諫議大夫馬得臣。
   右補闕。
   右拾遺。劉景,穆宗應曆初為右拾遺。
門下省。
   侍中。趙思忠,太宗會同中為侍中。
   常侍。興宗重熙十四年見常侍斡古得。
   散騎常侍。馬人望,天祚乾統中為左散騎常侍。
   給事中。聖宗統和二年見給事中郭嘏。
   門下侍郎。楊皙,清寧初為門下侍郎。
  起居舍人院。
   起居舍人。聖宗開泰五年見起居舍人程翥。
   知起居注。耶律敵烈,重熙末知起居注。
   起居郎。杜防,開泰中為起居郎。
  左諫院。
   左諫議大夫。
   左補闕。
   左拾遺。統和三年見左拾遺劉景。
  通事舍人院。
   通事舍人。統和七年見通事舍人李琬。
  符寶司。
   符寶郎。耶律玦,重熙初為符寶郎。
  東上閤門司。太宗會同元年置。
   東上閤門使。韓延徽傳見東上閤門使鄭延豐。
   東上閤門副使。
  西上閤門司。
   西上閤門使。統和二十一年見西上閤門使丁振。
   西上閤門副使。
  東頭承奉班。
   東頭承奉官。韓德讓,景宗時為東頭承奉官。
  西頭承奉班。
   西頭承奉官。
  通進司。
   左通進。
   右通進。耶律瑤質,景宗時為右通進。
  登聞鼓院。
   登聞鼓使。
  匭院。
   知匭院使。太平三年見知匭院事杜防。
  誥院。
   誥院給事。耶律鐸斡,重熙末為誥院給事。
尚書省。太祖嘗置左右尚書。
   尚書令。蕭思溫,景宗保寧初為尚書令。
   左僕射。太祖初康默記為左尚書,三年見左僕射韓知古。
   右僕射。太宗會同元年見右僕射烈束。
   左丞。武白為尚書左丞。
   右丞。
   左司郎中。
   右司郎中。
   左司員外郎。
   右司員外郎。
六部職名總目:
某部。
   某部尚書。聖宗開泰元年見吏部尚書劉績。
   某部侍郎。王觀,興宗重熙中為兵部侍郎;李澣,穆宗朝累遷工部侍郎。
   某部郎中。劉輝,道宗大安末為禮部郎中。
   某部員外郎。開泰五年見禮部員外郎王景運。
     某部郎中。聖宗統和九年見虞部郎中崔祐。諸曹郎官未詳。
御史臺。太宗會同元年置。
   御史大夫。會同九年見御史大夫耶律解里。
   御史中丞。
   侍御。重熙七年見南面侍御壯骨里。
殿中司。
   殿中。聖宗開泰元年見殿中高可恒。
   殿中丞。
  尚舍局。見遼朝雜禮。
   奉御。
  尚乘局奉御。
  尚輦局奉御。
  尚食局奉御。
  尚衣局奉御。
翰林院。掌天子文翰之事。
   翰林都林牙。興宗重熙十三年見翰林都林牙耶律庶成。
   南面林牙。耶律磨魯古,聖宗統和初為南面林牙。
   翰林學士承旨。趙延壽傳見翰林學士承旨張礪。
   翰林學士。太宗大同元年見和凝為翰林學士。
   翰林祭酒。韓德崇,景宗保寧初為翰林祭酒。
   知制誥。室昉,太宗入汴,詔知制誥。
  翰林畫院。
     翰林畫待詔。聖宗開泰七年見翰林畫待詔陳升。
  翰林醫官。天祚保大二年見提舉翰林醫官李奭。
  國史院。
   監修國史。聖宗統和九年見監修國史室昉。
   史館學士。景宗保寧八年見史館學士。
   史館修撰。劉輝,大安末為史館修撰。
   修國史。耶律玦,重熙初修國史。
宣政殿。
   宣政殿學士。穆宗應曆元年見宣政殿學士李澣。
觀書殿。
   觀書殿學士。王鼎,壽隆初為觀書殿學士。
昭文館。
   昭文館直學士。楊遵勗子晦為昭文館直學士。
崇文館。
   崇文館大學士。韓延徽,太祖時為崇文館大學士。
乾文閣。
   乾文閣學士。王觀,道宗咸雍五年為乾文閣學士。
宣徽院。太宗會同元年置。
   宣徽使。
   知宣徽院事。馬得臣,統和初知宣徽院事。
   宣徽副使。
   同知宣徽使事。
   同知宣徽院事。
內省。
   內省使。聖宗太平九年初見內省使。
   內省副使。
  內藏庫。
     內藏庫提點。道宗清寧元年見內藏庫提點耶律烏骨。
內侍省。
   黃門令。
   內謁者。
   內侍省押班。
   內侍左廂押班。
   內侍右廂押班。
   契丹、漢兒、渤海內侍都知。
   左承宣使。
   右承宣使。
  內庫。
     都提點內庫。
  尚衣庫。
     尚衣庫使。
  湯藥局。
     都提點、勾當湯藥。
     內侍省官,並見王繼恩、趙安仁傳。
客省。太宗會同元年置。
   都客省。興宗重熙十年見都客省回鶻重哥。
   客省使。會同五年見客省使耶律化哥。
   左客省使。蕭護思,應曆初為左客省使。
   右客省使。
   客省副使。
  四方館。
     四方館使。高勳,太宗入汴為四方館使。
     四方館副使。道宗咸雍五年,詔四方館副使止以契丹人充。
  引進司。
     引進使。聖宗統和二十八年見引進使韓杞。
  點簽司。
     同簽點簽司事。興宗重熙六年見同簽點簽司事耶律圓寧。
  禮信司。
     勾當禮信司。興宗重熙七年見勾當禮信司骨欲。
  禮賓使司。
     禮賓使。大公鼎曾祖忠為禮賓使。
寺官職名總目:
   某卿。興宗景福元年見崇祿卿李可封。
   某少卿。耶律儼子處貞為太常少卿。
   某丞。
   某主簿。
太常寺。有博士、贊引、太祝、奉禮郎、協律郎。
  諸署職名總目:
     某署令。
     某署丞。
   太樂署。
   鼓吹署。
   法物庫。遼朝雜禮有法物庫所掌圖籍。
     法物庫使。
     法物庫副使。
崇祿寺。本光祿寺,避太宗諱改。
衛尉寺。
宗正寺。職在大惕隱司。
太僕寺。有乘黃署。
大理寺。有提點大理寺,有大理正,聖宗統和十二年置。
鴻臚寺。
司農寺。
諸監職名總目:
   某太監。興宗景福元年見少府監馬憚。
   某少監。興宗重熙十七年見將作少監王企。
   某監丞。
   某監主簿。
祕書監。有祕書郎,祕書郎正字。
   著作局。
     著作郎。
     著作佐郎。楊晢,聖宗太平十一年為著作佐郎。
     校書郎。楊佶,統和中為校書郎。
     正字。開泰元年見正字李萬。
司天監。有太史令,有司曆,靈臺郎,挈壺正,五官正,丞,主簿,五官靈臺郎、保章正、司曆、監候、挈壺正、司辰,刻漏博士,典鐘,典鼓。
國子監。上京國子監,太祖置。
   祭酒。
   司業。
   監丞。
   主簿。
  國子學。
     博士。武白為上京國子博士。
     助教。
太府監。
少府監。
將作監。
都水監。
    已上文官。
諸衛職名總目:
各衛。
   大將軍。聖宗開泰七年見皇子宗簡右衛大將軍。
   上將軍。王繼忠,統和二十二年加左武衛上將軍。
   將軍。聖宗太平四年見千牛衛將軍蕭順。
     折衝都尉。
     果毅都尉。
親衛。
勳衛。
翊衛。
左右衛。
左右驍衛。
左右武衛。
左右威衛。
左右領軍衛。
左右金吾衛。
左右監門衛。
左右千牛衛。
左右羽林軍。
左右龍虎軍。
左右神武軍。
左右神策軍。
左右神威軍。
     已上武官。
東宮三師府。凡東宮官多見遼朝雜禮。
   太子太師。太宗大同元年見太子太師李崧。
   太子太傅。世宗天祿五年見太子太傅趙瑩。
   太子太保。大同元年見太子太保趙瑩。
   太子少師。聖宗太平十一年見太子少師蕭從順。
   太子少傅。耶律合里,重熙中為太子少傅。
   太子少保。大同元年見太子少保馮玉。
太子賓客院。
   太子賓客。
太子詹事院。
   太子詹事。
   少詹事。
   詹事丞。
   詹事主簿。
太子司直司。
   太子司直。
左春坊。
   太子左庶子。
   太子中允。聖宗太平五年見太子中允馮若谷。
   太子司議郎。
   太子左諭德。
   太子左贊善大夫。
  文學館。
   崇文館學士。
   崇文館直學士。
   太子校書郎。聖宗太平五年見太子校書郎韓灤。
  司經局。
   太子洗馬。劉輝,大安末為太子洗馬。
   太子文學。
   太子校書郎。聖宗太平五年見太子校書郎張昱。
   太子正字。
  典設局。
     典設郎。
  宮門局。
     宮門郎。
右春坊。
   太子右庶子。
   太子中舍人。
   太子舍人。
   太子右諭德。
   右贊善大夫。
   太子通事舍人。
  太子家令寺。
   太子家令。
   丞。
   主簿。
  太子率更寺。
   太子率更令。
   丞。
   主簿。
  太子僕寺。
     太子僕。
     丞。
     主簿。
太子率府職名總目:
   某率。興宗重熙十四年見率府率習羅。
太子左右衛率府。
太子左右司禦率府。
太子左右清道率府。
太子左右監門率府。
太子左右內率府。
     已上東宮官。
王傅府。
   王傅。蕭惟信,重熙十五年為燕趙王傅。
親王內史府。
   內史。道宗大康三年見內史吳家奴。
   長史。
   參軍。
  諸王文學館。
   諸王教授。姚景行,重熙中為燕趙國王教授。
   諸王伴讀。聖宗太平八年,長沙郡王宗允等奏選諸王伴讀。
     已上諸王府官。
     南面宮官
漢兒行宮都部署院。亦曰南面行宮都部署司。聖宗開泰九年改左僕射。
   漢兒行宮都部署。開泰七年見漢兒行宮都部署石用中。
   漢兒行宮副部署。興宗重熙十五年見漢兒行宮副部署耶律敵烈。
   知南面諸行宮副部署。重熙十年見知南面諸行宮副部署耶律褭里。
   同知漢兒行宮都部署事。道宗大康三年見同知漢兒行宮都部署事蕭撻不也。
   同簽部署司事。耶律儼,大康中為同簽部署司事。
   都部署判官。耶律儼,咸雍中為都部署判官。
十二宮南面行宮都部署司職名總目:
   某宮漢人行宮都部署。
   某宮南面副都部署。
   某宮同知漢人都部署。
弘義宮。
永興宮。
積慶宮。
長寧宮。
延昌宮。
彰愍宮。
崇德宮。
興聖宮。
延慶宮。
太和宮。
永昌宮。
敦睦宮。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12-6-18 11:03 | 顯示全部樓層
<div class="feature"> 遼史  卷四十八‧志第十七下  百官志四       南面京官
遼有五京。上京為皇都,凡朝官、京官皆有之;餘四京隨宜設官,為制不一。大抵西京多邊防官,南京、中京多財賦官。五京並置者,列陳之;特置者,分列于後。
三京宰相府職名總目:
   左相。
   右相。
   左平章政事。
   右平章政事。
東京宰相府。聖宗統和元年,詔三京左右相、左右平章事。
中京宰相府。
南京宰相府。
諸京內省客省職名總目:
   某京某省使。
   某京某省副使。耶律蒲奴,開泰末為上京內客省副使。
上京內省司。
東京內省司。地理志,東京大內不置宮嬪,唯以內省使、副、判官守之。
五京諸使職名總目:
   某京某使。王棠,重熙中為上京鹽鐵使。
   知某京某使事。張孝傑,清寧間知戶部使事。
   某京某副使。劉伸,重熙中為三司副使。
   同知某京某使事。道宗大康三年見撻不也同知度支使事。
   某京某判官。聖宗太平九年見戶部使判官。
上京鹽鐵使司。
東京戶部使司。
中京度支使司。
南京三司使司。
南京轉運使司。亦曰燕京轉運使司。
西京計司。
五京留守司兼府尹職名總目:
   某京留守行某府尹事。聖宗統和元年見上京留守、行臨潢尹事吳王稍。
   某京副留守。天祚天慶六年見東京副留守高清臣。
   知某京留守事。蕭惠,開泰二年知東京留守事。
   某府少尹。聖宗太平四年見臨潢少尹鄭弘節。
   同知某京留守事。太平八年見中京同知耶律野。
   同簽某京留守事。蕭滴冽,太平六年同簽南京留守事。
   某京留守判官。室昉,天祿中為南京留守判官。
   某京留守推官。聖宗開泰元年見中京留守推官李可舉。
上京留守司。
東京留守司。
中京留守司。太宗大同元年命趙延壽為中京留守,治鎮州。聖宗統和十二年命室昉為中京留守,治大定府。
南京留守司。太宗天顯三年升東平郡為南京,治遼陽。十三年以幽州為南京,治析津。聖宗開泰元年改幽都府為析津府。
西京留守司。
五京都總管府職名總目:
   某京都總管、知某府事。
   同知某府事。聖宗太平五年見同知中京事蕭堯袞。
上京都總管府。
東京都總管府。
中京都總管府。
南京都總管府。
西京都總管府。
五京都虞候司職名總目:
   都虞候。
上京都虞候司。
東京都虞候司。
南京都虞候司。
西京都虞候司。
中京都虞候司。
五京警巡院職名總目:
   某京警巡使。
   某京警巡副使。
上京警巡院。
東京警巡院。
中京警巡院。
南京警巡院。
西京警巡院。
五京處置使司職名總目:
   某京處置使。
上京處置司。
東京處置司。
中京處置司。
西京處置司。
南京處置司。
五京學職名總目:道宗清寧五年,詔設學養士,頒經及傳疏,置傅士、助教各一員。
   博士。
   助教。
上京學。上京別有國子監,見朝官。
東京學。
中京學。中京別有國子監,與朝官同。
南京學。亦曰南京太學,太宗置。聖宗統和十三年,賜水磑莊一區。
西京學。
    已上五京官。
上京城隍使司。亦曰上京皇城使。
   上京城隍使。韓德讓,景宗時為上京皇城使。
東京渤海承奉官。聖宗開泰八年耶律八哥奏,渤海承奉班宜設官以統之,因置。
   渤海承奉都知押班。
遼陽大都督府。太宗會同二年置。
   遼陽大都督。會同二年,都督曷魯泊等關防遼陽東都。
東京安撫使司。
   東京安撫使。
東京軍巡院。地理志,東京有歸化營軍千餘人,籍河朔亡命於此,置軍巡院。
   東京軍巡使。
中京文思院。
   中京文思使。馬人望父佺為中京文思使。
中京路按問使司。
   中京路按問使。耶律和尚,重熙二十四年為中京路按問使。
中京巡邏使司。
   中京巡邏使。耶律古昱,開泰間為中京巡邏使。
中京大內都部署司。
   中京大內都部署。聖宗開泰元年見中京大內都部署。
   中京大內副部署。
南京宣徽院。
   南京宣徽使。道宗壽隆元年見宣徽使耶律特末。
   知南京宣徽院使事。
   知南京宣徽院事。
   南京宣徽副使。
   同知南京宣徽院事。
南京處置使司。聖宗開泰元年見秦王隆慶為燕京管內處置使。
   燕京管內處置使。
南京侍衛親軍馬步軍都指揮使司。
   南京侍衛親軍馬步軍都指揮使。蕭討古,乾亨初為南京侍衛親軍都指揮使。
   南京馬步副指揮使。
南京侍衛親軍馬軍都指揮使司。
   南京馬軍都指揮使。
   南京馬軍副指揮使。
南京侍衛親軍步軍都指揮使司。
   南京步軍都指揮使。
   南京步軍副指揮使。
南京栗園司。
   典南京栗園。
雲州宣諭招撫使司。
   雲州管內宣諭招撫使二員。統和四年見韓毗哥、邢抱朴為雲州管內宣諭招撫使。
     南面大蕃府官
黃龍府。
   知黃龍府事。興宗重熙十三年見知黃龍府事耶律甌里斯。
   同知黃龍府事。
   黃龍府判官。
  黃龍府侍衛親軍馬步軍都指揮使。
   黃龍府侍衛親軍都指揮使。
   黃龍府侍衛親軍副指揮使。
   黃龍府侍衛馬軍都指揮使。
   黃龍府侍衛步軍都指揮使。
   黃龍府侍衛馬軍副指揮使。
   黃龍府侍衛步軍副指揮使。
  黃龍府學。
   博士。
   助教。
興中府。
   知興中府事。咸雍元年見知興中府事楊績。
   同知興中府事。
   興中府判官。
  興中府學。
   博士。
   助教。
      南面方州官
遼東、西,燕、秦、漢、唐已置郡縣,設官職矣。高麗、渤海因之。至遼,五京列峙,包括燕、代,悉為畿甸。二百餘年,城郭相望,田野益闢。冠以節度,承以觀察、防禦、團練等使,分以刺史、縣令,大略採用唐制。其間宗室、外戚、大臣之家築城賜額,謂之「頭下州軍」;唯節度使朝廷命之,後往往皆歸王府。不能州者謂之軍,不能縣者謂之城,不能城者謂之堡。其設官則未詳云。
節度使職名總目:
   某州某軍節度使。
   某州某軍節度副使。
   同知節度使事。耶律玦,重熙中同知遼興軍節度使事。
     行軍司馬。
     軍事判官。
     掌書記。劉伸,重熙五年為彰武軍節度使掌書記。
     衙官。
  某馬步軍都指揮使司。
   都指揮使。
   副指揮使。
  某馬軍指揮使司。
   指揮使。
   副指揮使。
  某步軍指揮使司。
   指揮使。
   副指揮使。
上京道:
   懷州奉陵軍節度使司。
   慶州玄寧軍節度使司。
   泰州德昌軍節度使司。
   長春州韶陽軍節度使司。
   儀坤州啟聖軍節度使司。
   龍化州興國軍節度使司。
   饒州匡義軍節度使司。
   徽州宣德軍節度使司。
   成州長慶軍節度使司。
   懿州廣順軍節度使司。
   渭州高陽軍節度使司。
   鎮州建安軍節度使司。
東京道:
   開州鎮國軍節度使司。
   保州宣義軍節度使司。
   辰州奉國軍節度使司。
   興州中興軍節度使司。
   海州南海軍節度使司。
   淥州鴨淥軍節度使司。
   顯州奉先軍節度使司。
   乾州廣德軍節度使司。
   貴德州寧遠軍節度使司。
   瀋州昭德軍節度使司。
   遼州始平軍節度使司。
   通州安遠軍節度使司。
   雙州保安軍節度使司。
   同州鎮安軍節度使司。
   咸州安東軍節度使司。
   信州彰聖軍節度使司。
   賓州懷化軍節度使司。
   懿州寧昌軍節度使司。
   蘇州安復軍節度使司。
   復州懷德軍節度使司。
   祥州瑞聖軍節度使司。
中京道:
   成州興府軍節度使司。
   興中府彰武軍節度使司。
   宜州崇義軍節度使司。
   錦州臨海軍節度使司。
   川州長寧軍節度使司。
   建州保靜軍節度使司。
   來州歸德軍節度使司。
南京道:
   幽州盧龍軍節度使司。
   平州遼興軍節度使司。
西京道:
西京道:
   雲中大同軍節度使司。
   雲內州開遠軍節度使司。
   奉聖州武定軍節度使司。
   蔚州忠順軍節度使司。
   應州彰國軍節度使司。
   朔州順義軍節度使司。
觀察使職名總目:
   某州軍觀察使。
   某州軍觀察副使。
   某州軍觀察判官。王鼎,清寧五年為易州觀察判官。
  州學。
   博士。
   助教。
中京道:
   高州觀察使司。
   武安州觀察使司。
   利州觀察使司。
東京道:
   益州觀察使司。
   寧州觀察使司。
   歸州觀察使司。
   寧江州混同軍觀察使司。
上京道:
   永州永昌軍觀察使司。
   靜州觀察使司。
團練使司職名總目:
   某州團練使。
   某州團練副使。
   某州團練判官。
  州學。
   博士。
   助教。
東京道:
   安州團練使。
防禦使司職名總目:
   某州防禦使。
   某州防禦副使。
   某州防禦判官。
  州學。
   博士。
   助教。
東京道:
   廣州防禦使司。
   鎮海府防禦使司。
   冀州防禦使司。
   衍州安廣軍防禦使司。
州刺史職名總目:
   某州刺史。
   某州同知州事。耶律獨,重熙中同知金肅軍事。
   某州錄事參軍。世宗天祿五年,詔州錄事參軍委政事省差注。
  州學。
   博士。
   助教。
上京道五州:烏、降聖、維、防、招。
東京道三十七州:穆、賀、盧、鐵、崇、耀、嬪、遼西、康、宗、海北、巖、集、祺、遂、韓、銀、安遠、威、清、雍、湖、渤、郢、銅、涑、率賓、定理、鐵利、吉、麓、荊、勝、順化、連、肅、烏。
中京道十三州:恩、惠、榆、澤、北安、潭、松山、安德、黔、嚴、隰、遷、潤。
南京道八州:順、檀、涿、易、薊、景、灤、營。
西京道八州:弘、德、寧邊、歸化、可汗、儒、武、東勝。
縣職名總目:
   某縣令。
   某縣丞。
   某縣主簿。世宗天祿五年,詔縣主簿委政事省差注。
   某縣尉。
  縣學。大公鼎為良鄉縣尹,建孔子廟。
   博士。
   助教。
  五京諸州屬縣,見地理志。縣有驛遞、馬牛、旗鼓、鄉正、廳隸、倉司等役。有破產不能給者,良民患之。馬人望設法,使民出錢免役,官自募人,倉司給使以公使充,人以為便。
     南面分司官
  平理庶獄,採摭民隱,漢、唐以來,賢主以為恤民之令典。官不常設,有詔,則選材望官為之。
   分決諸道滯獄使。聖宗統和九年,命邢抱朴等五員,又命馬守瑛等三員,分決諸道滯獄。
   按察諸道刑獄使。開泰五年遣劉涇等分路按察刑獄。
   採訪使。太宗會同三年命于骨鄰為採訪使。
     南面財賦官
遼國以畜牧、田漁為稼穡,財賦之官,初甚簡易。自涅里教耕織,而後鹽鐵諸利日以滋殖,既得燕、代,益富饒矣。
諸錢帛司職名總目:
   某州錢帛都點檢。大公鼎為長春州錢帛都提點。
長春路錢帛司。興宗重熙二十二年置。
遼西路錢帛司。
平州路錢帛司。
轉運司職名總目:
   某轉運使。
   某轉運副使。
   同知某轉運使。
   某轉運判官。
山西路都轉運使司。楊晢,興宗重熙二十年為山西轉運使。
奉聖州轉運使司。聖宗開泰三年置。
蔚州轉運使司。
應州轉運使司。
朔州轉運使司。
保州轉運使司。已上並開泰三年置。
西山轉運使。聖宗太平三年見西山轉運使郎玄化。
     南面軍官
傳曰:「雖楚有材,晉寔用之。」遼自太祖以來,攻掠五代、宋境,得其人,則就用之,東、北二鄙,以農以工,有事則從軍政。計之善者也。
點檢司職名總目:
   某都點檢。穆宗應曆十六年見殿前都點檢耶律夷剌葛。
   某副點檢。聖宗太平六年見副點檢耶律野。
   同知某都點檢。道宗清寧九年見同知點檢司事耶律撻不也。
點檢司。
殿前都點檢司。
點檢侍衛親軍馬步司。
諸指揮使司職名總目:
   某軍都指揮使。聖宗統和二年見侍衛親軍都指揮使韓倬。
   某軍副指揮使。
   某軍都監。
  某軍都指揮使司。
  某軍副指揮使司。
   並同前。
侍衛親軍馬步軍都指揮使司。
  侍衛親軍馬軍都指揮使司。
  侍衛親軍步軍都指揮使司。
侍衛控鶴兵馬都指揮使司。
侍衛漢軍兵馬都指揮使司。
四軍兵馬都指揮使司。
歸聖軍兵馬都指揮使司。聖宗統和五年,以宋降軍置七指揮署,左右廂,凡四十二員。七年,隸總管府。
  歸聖軍左廂兵馬都指揮使司。
  歸聖軍右廂兵馬都指揮使司。
   第一左廂兵馬都指揮使司。
   第一右廂兵馬都指揮使司。
   第二左廂兵馬都指揮使司。
   第二右廂兵馬都指揮使司。
   第三左廂兵馬都指揮使司。
   第三右廂兵馬都指揮使司。
   第四左廂兵馬都指揮使司。
   第四右廂兵馬都指揮使司。
   第五左廂兵馬都指揮使司。
   第五右廂兵馬都指揮使司。
   第六左廂兵馬都指揮使司。
   第六右廂兵馬都指揮使司。
   第七左廂兵馬都指揮使司。
   第七右廂兵馬都指揮使司。
宣力軍都指揮使司。
四捷軍都指揮使司。
天聖軍都指揮使司。
漢軍都指揮使司。
諸軍都團練使職名總目:
   某軍都團練使。趙思溫,太祖神冊二年為漢軍都團練使。
   某軍團練副使。
   某軍團練判官。
漢軍都團練使司。
諸軍兵馬都總管府職名總目:
   某兵馬都總管。聖宗太平四年見兵馬都總管。
   某兵馬副總管。
   同知某兵馬事。
   某兵馬判官。
兵馬都總管府。
歸聖軍兵馬都總管府。
      南面邊防官
三皇、五帝寬柔之化,澤及漢、唐。好生惡殺,習與性成。雖五代極亂,習於戰鬥者才幾人耳。宋以文勝,然遼之邊防猶重於南面,直以其地大民眾故耳。卒之親仁善鄰,桴鼓不鳴幾二百年。此遼之所以為美也歟。易州飛狐招安使司。聖宗統和二十三年改安撫使司。易州飛狐兵馬司。道宗咸雍四年改易州安撫司。易州飛狐招撫司。西南面招安使司。耶律合住,景宗保寧初為西南面招安使。巡檢使司。耶律合住,景宗保寧中為巡檢使。五州都總管府。耶律速撒,穆宗應曆初為義、霸、祥、順、聖五州都總管。山後五州都管司。聖宗統和四年見蒲奴寧為山後五州都管。五州制置使司。聖宗開泰九年見霸、建、宜、泉、錦五州制置使。三州處置使司。韓德樞,太宗時為平、灤、營三州處置使。霸州處置使司。統和二十七年廢。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12-6-18 11:03 | 顯示全部樓層
<div class="feature"> 遼史  卷四十九‧志第十八  禮志一 理自天設,情由人生。以理制情,而禮樂之用行焉。林豺梁獺,是生郊禘;窪尊燔黍,是生燕饗;虆梩瓦棺,是生喪葬;儷皮緇布,是生婚冠。皇造帝秩,三王彌文。一文一質,蓋本于忠。變通革弊,與時宜之。唯聖人為能通其意。執理者膠瑟聚訟,不適人情;徇情者稊稗綿蕝,不中天理。秦、漢而降,君子無取焉。
遼本朝鮮故壤,箕子八條之教,流風遺俗,蓋有存者。自其上世,緣情制宜,隱然有尚質之風。遙輦胡剌可汗制祭山儀,蘇可汗制瑟瑟儀,阻午可汗制柴冊、再生儀。其情朴,其用儉。敬天恤災,施惠本孝,出於悃忱,殆有得於膠瑟聚訟之表者。太古之上,椎輪五禮,何以異茲。太宗克晉,稍用漢禮。
今國史院有金陳大任遼禮儀志,皆其國俗之故,又有遼朝雜禮,漢儀為多。別得宣文閣所藏耶律儼志,視大任為加詳。存其略,著于篇。
吉儀
祭山儀:設天神、地祗位于木葉山,東鄉;中立君樹,前植群樹,以像朝班;又偶植二樹,以為神門。皇帝、皇后至,夷離畢具禮儀。牲用赭白馬、玄牛、赤白羊,皆牡。僕臣曰旗鼓拽剌,殺牲,體割,懸之君樹。太巫以酒酹牲。禮官曰敵烈麻都,奏「儀辦」。皇帝服金文金冠,白綾袍,絳帶,懸魚,三山絳垂,飾犀玉刀錯,絡縫烏靴。皇后御絳帓,絡縫紅袍,懸玉佩,雙結帕,絡縫烏靴。皇帝、皇后御鞍馬。群臣在南,命婦在北,服從各部旗幟之色以從。皇帝、皇后至君樹前下馬,升南壇御榻坐。群臣、命婦分班,以次入就位;合班,拜訖,復位。皇帝、皇后詣天神、地祇位,致奠;閤門使讀祝訖,復位坐。北府宰相及惕隱以次致奠于君樹,遍及群樹。樂作。群臣、命婦退。皇帝率孟父、仲父、季父之族,三匝神門樹;餘族七匝。皇帝、皇后再拜,在位者皆再拜。上香,再拜如初。皇帝、皇后升壇,御龍文方茵坐。再聲警,詣祭東所,群臣、命婦從,班列如初。巫衣白衣,惕隱以素巾拜而冠之。巫三致辭。每致辭,皇帝、皇后一拜,在位者皆一拜。皇帝、皇后各舉酒二爵,肉二器,再奠。大臣、命婦右持酒,左持肉各一器,少後立,一奠。命惕隱東向擲之。皇帝、皇后六拜,在位者皆六拜。皇帝、皇后復位,坐。命中丞奉茶果,餅餌各二器,奠于天神、地祗位。執事郎君二十人持福酒、胙肉,詣皇帝、皇后前。太巫奠酹訖,皇帝、皇后再拜,在位者皆再拜。皇帝、皇后一拜,飲福,受胙,復位,坐。在位者以次飲。皇帝、皇后率群臣復班位,再拜。聲蹕,一拜。退。
太宗幸幽州大悲閣,遷白衣觀音像,建廟木葉山,尊為家神。於拜山儀過樹之後,增「詣菩薩堂儀」一節,然後拜神,非胡剌可汗之故也。興宗先有事于菩薩堂及木葉山遼河神,然後行拜山儀,冠服、節文多所變更,後因以為常。神主樹木,懸牲告辦,班位奠祝,致嘏飲福,往往暗合于禮。天理人情,放諸四海而準,信矣夫。興宗更制,不能正以經術,無以大過於昔,故不載。
瑟瑟儀:若旱,擇吉日行瑟瑟儀以祈雨。前期,置百柱天棚。及期,皇帝致奠于先帝御容,乃射柳。皇帝再射,親王、宰執以次各一射。中柳者質誌柳者冠服,不中者以冠服質之。不勝者進飲於勝者,然後各歸其冠服。又翼日,植柳天棚之東南,巫以酒醴,黍稗薦植柳,祝之。皇帝、皇后祭東方畢,子弟射柳。皇族、國舅、群臣與禮者,賜物有差。既三日雨,則賜敵烈麻都馬四疋、衣四襲;否則以水沃之。
道宗清寧元年,皇帝射柳訖,詣風師壇,再拜。
柴冊儀:擇吉日。前期,置柴冊殿及壇。壇之制,厚積薪,以木為三級壇,置其上。席百尺氈,龍文方茵。又置再生母后搜索之室。皇帝入再生室,行再生儀畢,八部之叟前導後扈,左右扶翼皇帝冊殿之東北隅。拜日畢,乘馬,選外戚之老者御。皇帝疾馳,仆,御者、從者以氈覆之。皇帝詣高阜地,大臣、諸部帥列儀仗,遙望以拜。皇帝遣使敕曰:「先帝升遐,有伯叔父兄在,當選賢者。沖人不德,何以為謀?」群臣對曰:「臣等以先帝厚恩,陛下明德,咸願盡心,敢有他圖。」皇帝令曰:「必從汝等所願,我將信明賞罰。爾有功,陟而任之;爾有罪,黜而棄之。若聽朕命,則當謨之。」僉曰:「唯帝命是從。」皇帝于所識之地,封土石以誌之。遂行。拜先帝御容,宴饗群臣。翼日,皇帝出冊殿,護衛太保扶翼升壇。奉七廟神主置龍文方茵。北、南府宰相率群臣圜立,各舉氈邊,贊祝訖,樞密使奉玉寶、玉冊入。有司讀冊訖,樞密使稱尊號以進,群臣三稱「萬歲」,皆拜。宰相、北南院大王、諸部帥進赭、白羊各一群。皇帝更衣,拜諸帝御容。遂宴群臣,賜賚各有差。
拜日儀:皇帝升露臺,設褥,向日再拜,上香。門使通,閣使或副、應拜臣僚殿左右階陪位,再拜。皇帝昇坐。奏牓訖,北班起居畢,時相已下通名再拜,不出班,奏「聖躬萬福」,又再拜,各祗候。宣徽已下橫班同。諸司、閤門、北面先奏事;餘同。教坊與臣僚同。
告廟儀:至日,臣僚昧爽朝服,詣太祖廟。次引臣僚,合班,先見御容,再拜畢,引班首左上,至褥位,再拜。贊上香,揖欄內上香畢,復褥位,再拜。各祗候立定。左右舉告廟祝版,於御容前跪捧。中書舍人俛跪,讀訖,俛興,退。引班首左下,復位,又再拜。分引上殿,次第進酒三。分班引出。
謁廟儀:至日昧爽,南北臣僚各具朝服,赴廟。車駕至,臣僚於門外依位序立,望駕鞠躬。班首不出班,奏「聖躬萬福」。舍人贊各祗候畢,皇帝降車,分引南北臣僚左右入,至丹墀褥位。合班定,皇帝升露臺褥位。宣徽贊皇帝再拜,殿上下臣僚陪位皆再拜。上香畢,退,復位,再拜。分引臣僚左右上殿位立,進御容酒依常禮。若即退,再拜。舍人贊「好去」,引退。禮畢。
告廟、謁廟,皆曰拜容。以先帝、先后生辰及忌辰行禮,自太宗始也。其後正旦、皇帝生辰、諸節辰皆行之。若忌辰及車駕行幸,亦嘗遣使行禮。凡瑟瑟、柴冊、再生、納后則親行之。凡柴冊、親征則告;幸諸京則謁。四時有薦新。
孟冬朔拜陵儀:有司設酒饌于山陵。皇帝、皇后駕至,敵烈麻都奏「儀辦」。閤門使贊皇帝、皇后詣位四拜訖,巫贊祝燔胙及時服,酹酒薦牲。大臣,命婦以次燔胙,四拜。皇帝、皇后率群臣、命婦,循諸陵各三匝。還宮。翼日,群臣入謝。
爇節儀:皇帝即位,凡征伐叛國俘掠人民,或臣下進獻人口,或犯罪沒官戶,皇帝親覽閒田,建州縣以居之,設官治其事。及帝崩,所置人戶、府庫、錢粟,穹廬中置小氈殿,帝及后妃皆鑄金像納焉。節辰、忌日、朔望,皆致祭于穹廬之前。又築土為臺,高丈餘,置大盤于上,祭酒食撒於其中,焚之,國俗謂之爇節。
歲除儀:初夕,敕使及夷離畢率執事郎君至殿前,以鹽及羊膏置爐中燎之。巫及大巫以次贊祝火神訖,閤門使贊皇帝面火再拜。
初,皇帝皆親拜,至道宗始命夷離畢拜之。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12-6-18 11:03 | 顯示全部樓層
<div class="feature"> 遼史  卷五十‧志第十九  禮志二 凶儀
喪葬儀:聖宗崩,興宗哭臨于菆塗殿。大行之夕四鼓終,皇帝率群臣入,柩前三致奠。奉柩出殿之西北門,就轀輬車,藉以素裀。巫者袚除之。詰旦,發引,至祭所,凡五致奠。太巫祈禳。皇族、外戚、大臣、諸京官以次致祭。乃以衣、弓矢、鞍勒、圖畫、馬駝、儀衛等物皆燔之。至山陵,葬畢,上哀冊。皇帝御幄,命改火,面火致奠,三拜。又東向,再拜天地訖,乘馬,率送葬者過神門之木乃下,東向又再拜。翼日詰旦,率群臣、命婦詣山陵,行初奠之禮。升御容殿,受遺賜。又翼日,再奠如初。興宗崩,道宗親擇地以葬。道宗崩,菆塗于遊仙殿,有司奉喪服。天祚皇帝問禮于總知翰林院事耶律固,始服斬衰;皇族、外戚、使相、矮墩官及郎君服如之;餘官及承應人皆白枲衣巾以入,哭臨。惕隱、三父房、南府宰相、遙輦常袞、九奚首郎君、夷離畢、國舅詳穩、十閘撒郎君、南院大王、郎君,各以次薦奠,進鞍馬、衣襲、犀玉帶等物,表列其數。讀訖,焚表。諸國所賻器服,親王、諸京留守奠祭、進賻物亦如之。先帝小歛前一日,皇帝喪服上香,奠酒,哭臨。其夜,北院樞密使、契丹行宮都部署入,小歛。翼日,遣北院樞密副使、林牙,以所賵器服,置之幽宮。靈柩升車,親王推之,至食羖之次。蓋遼國舊俗,於此刑羖羊以祭。皇族、外戚、諸京州官以次致祭。至葬所,靈柩降車,就轝,皇帝免喪服,步引至長福岡。是夕,皇帝入陵寢,授遺物于皇族、外戚及諸大臣,乃出。命以先帝寢幄,過於陵前神門之木。帝不親往,遣近侍冠服赴之。初奠,皇帝、皇后率皇族、外戚、使相、節度使、夫人以上命婦皆拜祭,循陵三匝而降。再奠,如初。辭陵而還。
上諡冊儀:先一日,於菆塗殿西廊設御幄并臣僚幕次。太樂令展宮懸於殿庭,協律郎設舉麾位。至日,北、南面臣僚朝服,昧爽赴菆塗殿。先置冊、寶案于西廊下。閤使引皇帝至御幄,服寬衣皂帶。臣僚班齊,分班引入,嚮殿合班立定。引冊案上殿至褥位,寶案次之,設於西階。閤使引皇帝自西階升殿。初行,樂作;至位立,樂止。宣徽使揖皇帝鞠躬再拜,陪位者皆再拜。翰林使執臺琖以進,皇帝再拜。引至神座前,跪,奠三,樂作;進奠訖,復位,樂止。又再拜,陪位者皆再拜。引皇帝于神座前,北面立。捧冊函者去蓋,進前跪。冊案退,置殿西壁下。引讀冊者進前,俛伏跪,自通全銜臣讀諡冊。讀訖,俛伏興,復位。捧冊函者置于案上,捧寶函者進前跪,讀寶官通銜跪讀訖,引皇帝至褥位再拜,陪位者皆再拜。禮畢,引皇帝歸御幄。初行,樂作;至御幄,樂止。引臣僚分班出。若皇太后奠酒,依常儀。
忌辰儀:先一日,奏忌辰榜子,預寫名紙。大紙一幅,用陰面後第三行書「文武百僚宰臣某以下謹詣西上閤門進名奉慰」。至日,應拜大小臣僚並皂衣、皂鞓帶,四鼓至時,於幕次前,在京於僧寺,班齊,依位望闕敘立。直日舍人跪右,執名紙在前,班首以下皆再拜。引退。名紙於宣徽使面付內侍奏聞。
宋使祭奠弔慰儀:太皇太后至菆塗殿,服喪服。太后於北間南面垂簾坐,皇帝於南間北面坐。宋使至幕次,宣賜素服、皂帶。更衣訖,引南北臣僚入班,立定。可矮墩以下,並上殿依位立。先引祭奠使副捧祭文南洞門入,殿上下臣僚並舉哀,至丹墀立定。西上閤門使自南階下,受祭文,上殿啟封,置於香案,哭止。祭奠禮物列殿前。引使副南階上殿,至褥位立,揖,再拜。引大使近前上香,退,再拜。大使近前跪,捧臺琖,進奠酒三,教坊奏樂,退,再拜。揖中書二舍人跪捧祭文,引大使近前俛伏跪,讀訖,舉哀。引使副下殿立定,哭止。禮物擔床出畢,引使副近南,面北立。勾弔慰使副南洞門入。四使同見大行皇帝靈,再拜。引出,歸幕次。皇太后別殿坐,服喪服。先引北南面臣僚並於殿上下依位立,弔慰使副捧書匣右入,當殿立。閤門使右下殿受書匣,上殿奏「封全」。開讀訖,引使副南階上殿,傳達弔慰訖,退,下殿立。引禮物擔床過畢,引使副近南,北面立。勾祭奠使副入。四使同見,鞠躬,再拜。不出班,奏「聖躬萬福」,再拜。出班,謝面天顏,又再拜,立定。宣徽傳聖旨撫問,就位謝,再拜。引出,歸幕次。皇帝御南殿,服喪服。使副入見,如見皇太后儀,加謝遠接、撫問、湯藥,再拜。次宣賜使副并從人,祭奠使副別賜讀祭文例物。即日就館賜宴。高麗、夏國奉弔、進賻等使禮,略如之。道宗崩,天祚皇帝問禮于耶律固。宋國遣使弔及致祭、歸賵,皇帝喪服,御遊仙之北別殿。使入門,皇帝哭。使者詣柩前上香,讀祭文訖,又哭。有司讀遺詔,慟哭。使者出,少頃,復入,陳賻賵于柩前,皇帝入臨哭。退,更衣,御遊仙殿南之幄殿。使者入見且辭,敕有司賜宴於館。
宋使告哀儀:皇帝素冠服,臣僚皂袍、皂鞓帶。宋使奉書右入,丹墀內立。西上閤門使右階下殿,受書匣;上殿,欄內鞠躬,奏「封全」。開封,於殿西案授宰相讀訖,皇帝舉哀。舍人引使者右階上,欄內俛跪,附奏起居訖,俛興,立。皇帝宣問「南朝皇帝聖躬萬福」,使者跪奏「來時皇帝聖躬萬福」,起,退。舍人引使者右階下殿,於丹墀西,面東鞠躬。通事舍人通使者名某祇候見,再拜。不出班,奏「聖躬萬福」,再拜。出班,謝面天顏,再拜。又出班,謝遠接、撫問、湯藥,再拜。贊祗候,引出,就幕次,宣賜衣物。引從人入,通名拜,奏「聖躬萬福」,出就幕,賜衣,如使者之儀。又引使者入,面殿鞠躬,贊謝恩。再贊「有敕賜宴」,再拜。贊祗候,出就幕次宴。引從人謝恩,拜敕賜宴,皆如初。宴畢,歸館。
宋使進遺留禮物儀:百官昧爽朝服,殿前班立。宋遺留使、告登位使副入內門,館伴副使引謝登位使就幕次坐。館伴大使與遺留使副奉書入,至西上閤門外氈位立。閤使受書匣,置殿西階下案。引進使引遺留物於西上閤門入,即於廊下橫門出。皇帝昇殿坐。宣徽使押殿前班起居畢,引宰臣押文武班起居,引中書令西階上殿,奏宋使見牓子。契丹臣僚起居,控鶴官起居。遺留使副西上閤門入,面殿立。舍人引使副西階上殿,附奏起居訖,引西階下殿,於丹墀東,西面鞠躬,通名奏「聖躬萬福」,如告哀使之儀。謝面天顏,謝遠接、撫問、湯藥。引遺留使從人見亦如之。次引告登位使副奉書匣,於東上閤門入,面殿立。閤使東階下殿,受書匣。中書令讀訖,舍人引使副東階上殿,附奏起居。引下殿,南面立。告登位禮物入,即於廊下橫門出。退,西面鞠躬,附奏起居,謝面天顏、遠接等,皆如遺留使之儀。宣賜遺留、登位兩使副并從人衣物,如告哀使。應坐臣僚皆上殿就位立,分引兩使副等於兩廊立。皇帝問使副「衝涉不易」,丹墀內五拜。各引上殿祗候位立。大臣進酒,皇帝飲酒。契丹通,漢人贊,殿上臣僚皆拜,稱「萬歲」。贊各就坐,行酒殽、茶膳、饅頭畢,從人出水飯畢,臣僚皆起。契丹通,漢人贊,皆再拜,稱「萬歲」。各祗候。獨引宋使副下殿謝,五拜。引出。控鶴官門外祗候,報閤門無事,供奉官捲班出。
高麗、夏國告終儀:先期,於行宮左右下御帳,設使客幕次於東南。至日,北面臣僚各常服,其餘臣僚並朝服,入朝。使者至幕次,有司以嗣子表狀先呈樞密院,准備奏呈。先引北面臣僚并矮墩已上近御帳,相對立,其餘臣僚依班位序立。引告終人使右入,至丹墀,面殿立。引右上,立;揖少前,拜,跪奏訖,宣問。若嗣子已立,恭身受聖旨。奏訖,復位。嗣子未立,不宣問。引右下丹墀,面北鞠躬。通班畢,引面殿再拜。不出班,奏「聖躬萬福」,再拜。出班,謝面天顏,復位,再拜。出班,謝遠接,復位,再拜。贊祗候,退就幕次。再入,依前面北鞠躬,通辭,再拜;敘戀闕,再拜。贊「好去」。禮畢。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