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
来源: 汉川草庐 作者: 汉川草庐 南史 资料来源:中国文化研究院
《南史》共有八十卷,为唐代李延寿所撰。李延寿,字遐龄,陇西(今甘肃临洮南)人,世居相州(今河南安阳)。贞观年中,官职升至崇贤馆学士,并因参与《晋书》、《隋书》、《五代史志》(即《隋书》十志)的编撰,再升官为符玺郎、兼修国史。
李延寿的父亲李大师仿《吴越春秋》体例,以编年体撰写南、北朝史,李大师死后,李延寿改用纪传体续修,删补南朝宋、齐、梁、陈四书而写成《南史》,包括本纪十卷、列传七十卷。其中删减《宋书》较多,补充《梁书》为多,叙事简洁明了。但其删补亦有不当之处,如删掉了梁朝范缜的《神灭论》,以及增补了一些宣扬天命鬼神的怪异谣谶等内容。《南史》也增补了许多有价值的史料,因而与南朝四书可互相补充,但不可互相取代。
资料来源:维基百科
《南史》,唐朝李延寿撰。纪传体,共八十卷,含本纪十卷,列传七十卷,上起宋永初元年(420),下迄陈祯明三年(589)。记南朝宋、齐、梁、陈四比一百七十年史事。记载南朝历史。《南史》与《北史》是唐初史家李延寿的作品。他撰写这两部书是为了‘追终先志’,继承父亲李大师(570-628)未完成的事业。
卷一‧宋本纪上第一 | 卷二‧宋本纪中第二 | 卷三‧宋本纪下第三 | 卷四‧齐本纪上第四 | 卷五‧齐本纪下第五 | 卷六‧梁本纪上第六 | 卷七‧梁本纪中第七 | 卷八‧梁本纪下第八 | 卷九‧陈本纪上第九 | 卷十‧陈本纪下第十 | 卷十一‧列传第一 后妃上 | 卷十二‧列传第二 后妃下 | 卷十三‧列传第三 宋宗室及诸王上 | 卷十四‧列传第四 宋宗室及诸王下 | 卷十五‧列传第五 | 卷十六‧列传第六 | 卷十七‧列传第七 | 卷十八‧列传第八 | 卷十九‧列传第九 | 卷二十‧列传第十 | 卷二十一‧列传第十一 | 卷二十二‧列传第十二 | 卷二十三‧列传第十三 | 卷二十四‧列传第十四 | 卷二十五‧列传第十五 | 卷二十六‧列传第十六 | 卷二十七‧列传第十七 | 卷二十八‧列传第十八 | 卷二十九‧列传第十九 | 卷三十‧列传第二十 | 卷三十一‧列传第二十一 | 卷三十二‧列传第二十二 | 卷三十三‧列传第二十三 | 卷三十四‧列传第二十四 | 卷三十五‧列传第二十五 | 卷三十六‧列传第二十六 | 卷三十七‧列传第二十七 | 卷三十八‧列传第二十八 | 卷三十九‧列传第二十九 | 卷四十‧列传第三十 | 卷四十一‧列传第三十一 齐宗室 | 卷四十二‧列传第三十二 齐高帝诸子上 | 卷四十三‧列传第三十三 齐高帝诸子下 | 卷四十四‧列传第三十四 | 卷四十五‧列传第三十五 | 卷四十六‧列传第三十六 | 卷四十七‧列传第三十七 | 卷四十八‧列传第三十八 | 卷四十九‧列传第三十九 | 卷五十‧列传第四十 | 卷五十一‧列传第四十一 梁宗室上 | 卷五十二‧列传第四十二 梁宗室下 | 卷五十三‧列传第四十三 | 卷五十四‧列传第四十四 | 卷五十五‧列传第四十五 | 卷五十六‧列传第四十六 | 卷五十七‧列传第四十七 | 卷五十八‧列传第四十八 | 卷五十九‧列传第四十九 | 卷六十‧列传第五十 | 卷六十一‧列传第五十一 | 卷六十二‧列传第五十二 | 卷六十三‧列传第五十三 | 卷六十四‧列传第五十四 | 卷六十五‧列传第五十五 陈宗室诸王 | 卷六十六‧列传第五十六 | 卷六十七‧列传第五十七 | 卷六十八‧列传第五十八 | 卷六十九‧列传第五十九 | 卷七十‧列传第六十 循吏 | 卷七十一‧列传第六十一 儒林 | 卷七十二‧列传第六十二 文学 | 卷七十三‧列传第六十三 孝义上 | 卷七十四‧列传第六十四 孝义下 | 卷七十五‧列传第六十五 隐逸上 | 卷七十六‧列传第六十六 隐逸下 | 卷七十七‧列传第六十七 恩幸 | 卷七十八‧列传第六十八 夷貊上 | 卷七十九‧列传第六十九 夷貊下 | 卷八十‧列传第七十 贼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