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樓主: 延章

[二十四史] 宋書

[複製鏈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12-6-18 11:36 | 顯示全部樓層
<div class="feature">宋書  卷二十‧志第十  樂二  蔡邕論敘漢樂曰:一曰郊廟神靈,二曰天子享宴,三曰大射辟雍,四曰短簫鐃歌。
晉郊祀歌五篇 傅玄造
天命有晉,穆穆明明。我其夙夜,祗事上靈。常于時假,迄用有成。於薦玄牡,進夕其牲。崇德作樂,神祇是聽。
   右祠天地五郊夕牲歌一篇。
宣文烝哉,日靖四方。永言保之,夙夜匪康。光天之命,上帝是皇。嘉樂殷薦,靈祚景祥。神祇降假,享福無疆。
   右祠天地五郊迎送神歌一篇。
天祚有晉,其命惟新。受終于魏,奄有兆民。燕及皇天,懷柔百神。不顯遺烈,之德之純。享其玄牡,式用肇禋。神祇來格,福祿是臻。時邁其猶,昊天子之。祐享有晉,兆民戴之。畏天之威,敬授民時。不顯不承,於猶繹思。皇極斯建,庶績咸熙。庶幾夙夜,惟晉之祺。宣文惟后,克配彼天。撫寧四海,保有康年。於乎緝熙,肆用靖民。爰立典制,爰修禮紀。作民之極,莫匪資始。克昌厥後,永言保之。
   右饗天地五郊歌三篇。
前所作天地郊明堂歌五篇 傅玄造
皇矣有晉,時邁其德。受終于天,光濟萬國。萬國既光,神定厥祥。虔于郊祀,祗事上皇。祗事上皇,百祿是臻。巍巍祖考,克配彼天。嘉牲匪歆,德馨惟饗。受天之祚,神和四暢。
   右天地郊明堂夕牲歌。
於赫大晉,膺天景祥。二帝邁德,宣茲重光。我皇受命,奄有萬方。郊祀配享,禮樂孔章。神祇嘉饗,祖考是皇。克昌厥後,保祚無疆。
   右天地郊明堂降神歌。
整泰壇,祀皇神。精氣感,百靈賓。蘊朱火,燎芳薪。紫煙游,冠青雲。神之體,靡象形。曠無方,幽以清。神之來,光景照。聽無聞,視無兆。神之至,舉歆歆。靈爽協,動余心。神之坐,同歡娛。澤雲翔,化風舒。嘉樂奏,文中聲。八音諧,神是聽。咸潔齋,並芬芳。烹牷牲,享玉觴。神說饗,歆禋祀。祐大晉,降繁祉。祚京邑,行四海。保天年,窮地紀。
   右天郊饗神歌。
整泰折,俟皇祇。衆神感,群靈儀。陰祀設,吉禮施。夜將極,時未移。祇之體,無形象。潛泰幽,洞忽荒。祇之出,薆若有。靈無遠,天下母。祇之來,遺光景。照若存,終冥冥。祇之至,舉欣欣。舞象德,歌成文。祇之坐,同歡豫。澤雨施,化雲布。樂八變,聲教敷。物咸享,祇是娛。齋既潔,侍者肅。玉觴進,咸穆穆。饗嘉慶,歆德馨。祚有晉,暨群生。溢九壤,格天庭。保萬壽,延億齡。
   右地郊饗神歌。
經始明堂,享祀匪懈。於皇烈考,光配上帝。赫赫上帝,既高既崇。聖考是配,明德顯融。率土敬職,萬方來祭。常于時假,保祚永世。
   右明堂饗神歌。
宋南郊雅樂登歌三篇 顏延之造
夤威寶命,嚴恭帝祖。表海炳岱,系唐冑楚。靈鑑濬文,民屬叡武。奄受敷錫,宅中拓宇。亙地稱皇,罄天作主。月竁來賓,日際奉土。開元首正,禮交樂舉。六典聯事,九官列序。有牷在滌,有潔在俎。以薦王衷,以答神祜。
   右天地郊夕牲歌。
維聖饗帝,維孝饗親。皇乎備矣,有事上春。禮行宗祀,敬達郊禋。金枝中樹,廣樂四陳。陟配在京,降德在民。奔精照夜,高燎煬晨。陰明浮爍,沈禜深淪。告成大報,受釐元神。月御按節,星驅扶輪。遙興遠駕,燿燿振振。
   右天地郊迎送神歌。
營泰畤,定天衷。思心叡,謀筮從。建表蕝,設郊宮。田燭置,權火通。曆元旬,律首吉。飾紫壇,坎列室。中星兆,六宗秩。乾宇晏,地區謐。大孝昭,祭禮供。牲日展,盛自躬。具陳器,備禮容。形舞綴,被歌鍾。望帝閽,聳神蹕。靈之來,辰光溢。潔粢酌,娛太一。明煇夜,華晢日。祼既始,獻又終。煙薌鬯,報清穹。饗宋德,祚王功,休命永,福履充。
   右天地饗神歌。
宋明堂歌 謝莊造
地紐謐,乾樞回。華蓋動,紫微開。旌蔽日,車若雲。駕六氣,乘絪縕。曄帝京,煇天邑。聖祖降,五靈集。構瑤戺,聳珠簾。漢拂幌,月棲檐。舞綴暢,鍾石融。駐飛景,鬱行風。懋粢盛,潔牲牷。百禮肅,群司虔。皇德遠,大孝昌。貫九幽,洞三光。神之安,解玉鑾。景福至,萬宇歡。
   右迎神歌詩。依漢郊祀迎神,三言,四句一轉韻。
雍臺辨朔,澤宮練辰。潔火夕照,明水朝陳。六瑚賁室,八羽華庭。昭事先聖,懷濡上靈。肆夏式敬,升歌發德。永固鴻基,以綏萬國。
   右登歌詞。 舊四言。
維天為大,維聖祖是則。辰居萬宇,綴旒下國。內靈八輔,外光四瀛。蒿宮仰蓋,日館希旌。複殿留景,重檐結風。刮楹接緯,達嚮承虹。設業設虡,在王庭。肇禋祀,克配乎靈。我將我享,維孟之春。以孝以敬,以立我烝民。
   右歌太祖文皇帝詞。 依周頌體。
參映夕,駟照晨。靈乘震,司青春。雁將向,桐始蕤。柔風舞,暄光遲。萌動達,萬品新。潤無際,澤無垠。
   右歌青帝詞。 三言,依木數。
龍精初見大火中。朱光北至圭景同。帝位在離實司衡。水雨方降木槿榮。庶物盛長咸殷阜。恩覃四溟被九有。
   右歌赤帝辭。 七言,依火數。
履建宅中宇。司繩御四方。裁化遍寒燠。布政周炎涼。景麗條可結。霜明冰可折。凱風扇朱辰。白雲流素節。分至乘結晷。啟閉集恒度。帝運緝萬有。皇靈澄國步。
   右歌黃帝辭。五言,依土數。
百川如鏡,天地爽且明。雲沖氣舉,德盛在素精。木葉初下,洞庭始揚波。夜光徹地,飜霜照懸河。庶類收成,歲功行欲寧。浹地奉渥,罄宇承秋靈。
   右歌白帝辭。 九言,依金數。
歲既晏,日方馳。靈乘坎,德司規。玄雲合,晦鳥路。白雲繁,亙天涯。雷在地,時未光。飭國典,閉關梁。四節遍,萬物殿。福九域,祚八鄉。晨晷促,夕漏延。太陰極,微陽宣。鵲將巢,冰已解。氣濡水,風動泉。
   右歌黑帝辭。 六言,依水數。
蘊禮容,餘樂度。靈方留,景欲暮。開九重,肅五達。鳳參差,龍已秣。雲既動,河既梁。萬里照,四空香。神之車,歸清都。琁庭寂,玉殿虛。睿化凝,孝風熾。顧靈心,結皇思。
   右送神歌辭。漢郊祀送神,亦三言。
  
   右天郊饗神歌。
魏俞兒舞歌四篇魏國初建所用,後於太祖廟並作之。 王粲造
漢初建國家,匡九州。蠻荊震服,五刃三革休。安不忘備武樂修。宴我賓師,敬用御天,永樂無憂。子孫受百福,常與松喬遊。蒸庶德,莫不咸歡柔。
   右矛俞新福歌。
材官選士,劍弩錯陳。應桴蹈節,俯仰若神。綏我武烈,篤我淳仁。自東自西,莫不來賓。
   右弩俞新福歌。
我功既定,庶士咸綏。樂陳我廣庭,式宴賓與師。昭文德,宣武威。平九有,撫民黎。荷天寵,延壽尸。千載莫我違。
   右安臺新福歌曲。
神武用師士素厲。仁恩廣覆,猛節橫逝。自古立功,莫我弘大。桓桓征四國,爰及海裔。漢國保長慶,垂祚延萬世。
   右行辭新福歌曲。
晉宣武舞歌四篇 傅玄造
  惟聖皇篇 矛俞第一
惟聖皇,德巍巍,光四海。禮樂猶形影,文武為表裏。乃作巴俞,肆舞士。劍弩齊列,戈矛為之始。進退疾鷹鷂,龍戰而豹起。如亂不可亂,動作順其理,離合有統紀。
  短兵篇 劍俞第二
劍為短兵,其勢險危。疾踰飛電,回旋應規。武節齊聲,或合或離。電發星騖,若景若差。兵法攸象,軍容是儀。
  軍鎮篇 弩俞第三
弩為遠兵軍之鎮,其發有機。體難動,往必速,重而不遲。銳精分鎛,射遠中微。弩俞之樂,壹何奇!變多姿。退若激,進若飛。五聲協,八音諧。宣武象,讚天威。
  窮武篇 安臺行亂第四
窮武者喪,何但敗北。柔弱亡戰,國家亦廢。秦始徐偃,既已作戒前世。先王鑒其機,修文整武藝。文武足相濟,然後得光大。亂曰:高則亢,滿則盈。亢必危,盈必傾。去危傾,守以平。沖則久,濁能清。混文武,順天經。
晉宣文舞歌二篇 傅玄造
  羽籥舞歌
羲皇之初,天地開元。網罟禽獸,群黎以安。神農教耕,創業誠難。民得粒食,澹然無所患。黃帝始征伐,萬品造其端。軍駕無常居,是曰軒轅。軒轅既勤止,堯舜匪荒寧。夏禹治水,湯武又用兵。孰能保安逸,坐致太平?聖皇邁乾乾,天下興頌聲,穆穆且明明。惟聖皇,道化彰。澂四海,清三光。萬機理,庶事康。潛龍升,儀鳳翔。風雨時,物繁昌。卻走馬,降瑞祥。揚仄陋,簡忠良。百祿是荷,眉壽無疆。
  羽鐸舞歌
昔在渾成時,兩儀尚未分。陽升垂清景,陰降興浮雲。中和含氛氳,萬物各異群。人倫得其序,衆生樂聖君。三統繼五行,然後有質文。皇王殊運代,治亂亦繽紛。伊大晉,德兼往古。越犧農,邈舜禹。參天地,陵三五。禮唐周,樂韶武。豈唯簫韶,六代具舉。澤霑地境,化充天宇。聖明臨朝,元凱作輔,普天同樂胥。浩浩元氣,遐哉太清。五行流邁,日月代征。隨時變化,庶物乃成。聖皇繼天,光濟群生。化之以道,萬國咸寧。受茲介福,延于億齡。
晉宗廟歌十一篇 傅玄造
我夕我牲,猗歟敬止。嘉豢孔時,供茲享祀。神鑒厥誠,博碩斯歆。祖考降饗,以虞孝孫之心。
   右祠廟夕牲歌。
嗚呼悠哉!日鑒在茲。以時享祀,神明降之。神明斯降,既祐饗之。祚我無疆,受天之祜。赫赫太上,巍巍聖祖。明明烈考,丕承繼序。
   右祠廟迎送神歌。
經始宗廟,神明戾止。申錫無疆,祗承享祀。假哉皇祖,綏予孫子。燕及後昆,錫茲繁祉。
   右祠征西將軍登歌。
嘉樂肆庭,薦祀在堂。皇皇宗廟,乃祖先皇。濟濟辟公,相予烝嘗。享祀不忒,降福穰穰。
   右祠豫章府君登歌。
於邈先后,實司于天。顯矣皇祖,帝祉肇臻。本支克昌,資始開元。惠我無疆,享祚永年。
   右祠潁川府君登歌。
於惟曾皇,顯顯令德。高明清亮,匪競柔克。保乂命祜,基命惟則。篤生聖祖,光濟四國。
   右祠京兆府君登歌。
於鑠皇祖,聖德欽明。勤施四方,夙夜敬止。載敷文教,載揚武烈。匡定社稷,龔行天罰。經始大業,造創帝基。畏天之命,于時保之。
   右祠宣皇帝登歌。
執競景皇,克明克哲。旁作穆穆,惟祗惟畏。纂宣之緒,耆定厥功。登此俊乂,糾彼群凶。業業在位,帝既勤止。維天之命,於穆不已。
   右祠景皇帝登歌。
於皇時晉,允文文皇。聦明叡智,聖敬神武。萬機莫綜,皇斯清之。虎兕放命,皇斯平之。柔遠能邇,簡授英賢。創業垂統,勳格皇天。
   右祠文皇帝登歌。
曰晉是常,享祀時序。宗廟致敬,禮樂具舉。惟其來祭,普天率土。犧樽既奠,清酤既載。亦有和羹,薦羞斯備。蒸蒸永慕,感時興思。登歌奏舞,神樂其和。祖考來格,祐我邦家。敷天之下,罔不休嘉。肅肅在位,濟濟臣工。四海來格,禮儀有容。鍾鼓振,管絃理。舞開元,歌永始。神胥樂兮。肅肅在位,臣工濟濟。小大咸敬,上下有禮。理管絃,振鼓鍾。舞象德,歌詠功。神胥樂兮。肅肅在位,有來雍雍。穆穆天子,相惟辟公。禮有儀,樂有則。舞象功,歌詠德。神胥樂兮。
   右祠廟饗神歌二篇。
晉江左宗廟歌十三篇
   曹毗造十一首
   王珣造二首
  歌高祖宣皇帝 曹毗造
於赫高祖,德協靈符。應運撥亂,釐整天衢。勳格宇宙,化動八區。肅以典刑,陶以玄珠。神石吐瑞,靈芝自敷。肇基天命,道均唐虞。
  歌世宗景皇帝
景皇承運,纂隆洪緒。皇維重抗,天暉再舉。蠢矣二寇,擾我揚楚。乃整元戎,以膏齊斧。亹亹神算,赫赫王旅。鯨鯢既平,功冠帝宇。
  歌太祖文皇帝
太祖齊聖,王猷誕融。仁教四塞,天基累崇。皇室多難,嚴清紫宮。威厲秋霜,惠過春風。平蜀夷楚,以文以戎。奄有參墟,聲流無窮。
  歌世祖武皇帝
於穆武皇,允龔欽明。應期登禪,龍飛紫庭。百揆時序,聽斷以情。殊域既賓,偽吳亦平。晨流甘露,宵映朗星。野有擊壤,路垂頌聲。
  歌中宗元皇帝
運屯百六,天羅解貫。元皇勃興,網籠江漢。仰齊七政,俯平禍亂。化若風行,澤猶雨散。淪光更耀,金煇復煥。德冠千載,蔚有餘粲。
  歌肅祖明皇帝
明明肅祖,闡弘帝祚。英風夙發,清暉載路。姦逆縱忒,罔式皇度。躬振朱旗,遂豁天步。宏猷淵塞,高羅雲布。品物咸寧,洪基永固。
  歌顯宗成皇帝
於休顯宗,道澤玄播。式宣德音,暢物以和。邁德蹈仁,匪禮弗過。敷以純風,濯以清波。連理映阜,鳴鳳棲柯。同規放勛,義蓋山河。
  歌康皇帝
康皇穆穆,仰嗣洪德。為而不宰,雅音四塞。閑邪以誠,鎮物以默。威靜區宇,道宣邦國。
  歌孝宗穆皇帝
孝宗夙哲,休音允臧。如彼晨離,燿景扶桑。垂訓華幄,流潤八荒。幽贊玄妙,爰該典章。西平僭蜀,北靜舊疆。高猷遠暢,朝有遺芳。
  歌哀皇帝
於穆哀皇,聖心虛遠。雅好玄古,大庭是踐。道尚無為,治存易簡。化若風行,民猶草偃。雖曰登遐,徽音彌闡。愔愔雲韶,盡美盡善。
  歌太宗簡文皇帝 王珣造
皇矣簡文,於昭于天。靈明若神,周淡如淵。沖應其來,實與其遷。娓娓心化,日用不言。易而有親,簡而可傳。觀流彌遠,求本愈玄。
  歌烈宗孝武皇帝 王珣造
天鑑有晉,欽哉烈宗。同規文考,玄默允龔。威而不猛,約而能通。神鉦一震,九域來同。道積淮海,雅頌自東。氣陶淳露,化協時雍。
  四時祠祀歌 曹毗造
肅肅清廟,巍巍聖功。萬國來賓,禮儀有容。鍾鼓振,金石熙。宣兆祚,武開基。神斯樂兮。理管絃,有來斯和。說功德,吐清歌。神斯樂兮。洋洋玄化,潤被九壤。民無不悅,道無不往。禮有儀,樂有式。詠九功,永無極。神斯樂兮。
宋宗廟登歌八篇 王韶之造
綿綿遐緒,昭明載融。漢德未遠,堯有遺風。於穆皇祖,永世克隆。本枝惟慶,貽厥靡窮。
   右祠北平府君登歌。
乃立清廟,清廟肅肅。乃備禮容,禮容穆穆。顯允皇祖,昭是嗣服。錫茲繁祉,聿懷多福。
   右祠相國掾府君登歌。
四縣既序,簫管既舉。堂獻六瑚,庭舞八羽。先王有典,克禋皇祖。丕顯洪烈,永介休祜。
   右祠開封府君登歌。
鍾鼓喤喤,威儀將將。溫恭禮樂,敬享曾皇。邁德垂仁,係軌重光。天命純嘏,惠我無疆。
   右祠武原府君登歌。
鑠矣皇祖,帝度其心。永言配命,播茲徽音。思我茂猷,如玉如金。駿奔在陛,是鑑是歆。
   右祠東安府君登歌。
烝哉孝皇,齊聖廣淵。發祥誕慶,景祚自天。德敷金石,道被管弦。有命既集,徽風永宣。
   右祠孝皇帝登歌。
惟天有命,眷求上哲。赫矣聖武,撫運桓撥。功並敷土,道均汝墳。止戈曰武,經緯稱文。鳥龍失紀,雲火代名。受終改物,作我宋京。至道惟王,大業有劭。降德兆民,升歌清廟。
   右祠高祖武皇帝登歌。
奕奕寢廟,奉璋在庭。笙籥既列,犧象既盈。黍稷匪芳,明祀惟馨。樂具禮充,潔羞薦誠。神之格思,介以休禎。濟濟群辟,永觀厥成。
   右祠七廟享神登歌。并以歌章太后篇。
  世祖孝武皇帝歌 謝莊造
帝錫二祖,長世多祜。於穆叡考,襲聖承矩。玄極弛馭,乾紐墜緒。闢我皇維,締我宋宇。刊定四海,肇構神京。復禮輯樂,散馬墮城。澤牣九有,化浮八瀛。慶雲承掖,甘露飛甍。肅肅清廟,徽徽閟宮。舞蹈象德,笙磬陳風。黍稷非盛,明德惟崇。神其歆止,降福無窮。
  宣皇太后廟歌
稟祥月輝,毓德軒光。嗣徽媯汭,思媚周姜。母臨萬宇,訓藹紫房。朱絃玉籥,式載瓊芳。
晉四箱樂歌三首 傅玄造
天鑒有晉,世祚聖皇。時齊七政,朝此萬方。其一鍾鼓斯震,九賓備禮。正位在朝,穆穆濟濟。其二煌煌三辰,實麗于天。君后是象,威儀孔虔。其三率禮無愆,莫匪邁德。儀刑聖皇,萬邦惟則。其四
   右天鑒四章,章四句。正旦大會行禮歌。
於赫明明,聖德龍興。三朝獻酒,萬壽是膺。敷佑四方,如日之升。自天降祚,元吉有徵。
   右於赫一章,八句。上壽酒歌。
天命大晉,載育群生。於穆上德,隨時化成。其一自祖配命,皇皇后辟。繼天創業,宣文之績。其二丕顯宣文,先知稼穡。克恭克儉,足教足食。其三既教食之,弘濟艱難。上帝是祐,下民所安。其四天祐聖皇,萬邦來賀。雖安勿安,乾乾匪暇。其五乃正丘郊,乃定冢社。廙廙作宗,光宅天下。其六惟敬朝饗,爰奏食舉。盡禮供御,嘉樂有序。其七樹羽設業,笙鏞以間。琴瑟齊列,亦有篪塤。其八喤喤鼓鍾,鎗鎗磬管。八音克諧,載夷載簡。其九既夷既簡,其大不禦。風化潛興,如雲如雨。其十如雲之覆,如雨之潤。聲教所暨,無思不順。其十一教以化之,樂以和之。和而養之,時惟邕熙。其十二禮慎其儀,樂節其聲。於鑠皇繇,既和且平。其十三
   右天命十三章,章四句。食舉東西箱歌。
晉正德大豫二舞歌二篇 傅玄造
天命有晉,光濟萬國。穆穆聖皇,文武惟則。在天斯正,在地成德。載韜政刑,載崇禮教。我敷玄化,臻于中道。
   右正德舞歌。
於鑠皇晉,配天受命。熙帝之光,世德惟聖。嘉樂大豫,保祐萬姓。淵兮不竭,沖而用之。先天弗違,虔奉天時。
   右大豫舞歌。
晉四箱樂歌十七篇 荀勗造
正旦大會行禮歌四篇
於皇元首,群生資始。履端大享,敬御繁祉。肆覲群后,爰及卿士。欽順則元,允也天子。
   於皇一章,八句。當於赫。
明明天子,臨下有赫。四表宅心,惠浹荒貊。柔遠能邇,孔淑不逆。來格祁祁,邦家是若。
   明明一章,八句。當巍巍。
光光邦國,天篤其祜。丕顯哲命,顧柔三祖。世德作求,奄有九土。思我皇度,彝倫攸序。
   邦國一章,八句。當洋洋。
惟祖惟宗,高朗緝熙。對越在天,駿惠在茲。聿求厥成,我皇崇之。式固其猶,往敬用治。
   祖宗一章,八句。當鹿鳴。
 正旦大會王公上壽酒歌一篇
踐元辰,延顯融。獻羽觴,祈令終。我皇壽而隆,我皇茂而嵩。本枝奮百世,休祚鍾聖躬。
   踐元辰一章,八句。當觴行。
食舉樂東西箱歌十二篇
煌煌七燿,重明交暢。我有嘉賓,是應是貺。邦政既圖,接以大饗。人之好我,式遵德讓。
   煌煌一章,八句。當鹿鳴。
賓之初筵,藹藹濟濟。既朝乃宴,以洽百禮。頒以位敘,或廷或陛。登儐台叟,亦有兄弟。胥子陪僚,憲茲度楷。觀頤養正,降福孔偕。
   賓之初筵一章,十二句。當於穆。
昔我三后,大業是維。今我聖皇,焜燿前暉。奕世重規,明照九畿。思輯用光,時罔有違。陟禹之跡,莫不來威。天被顯祿,福履是綏。
   三后一章,十二句。當昭昭。
赫矣太祖,克廣明德。廓開宇宙,正世立則。變化不經,民無瑕慝。創業垂統,兆我晉國。
   赫矣一章,八句。當華華。
烈文伯考,時惟帝景。夷險平亂,威而不猛。御衡不迷,皇塗煥炳。七德咸宣,其寧惟永。
   烈文一章,八句。當朝宴。
猗歟盛歟,先皇聖文。則天作孚,大哉為君。慎徽五典,帝載是懃。文武發揮,茂建嘉勳。修己濟治,民用寧殷。懷遠燭幽,玄教氛氳。善世不伐,服事參分。德博化隆,道冒無垠。
   猗歟一章,十六句。當盛德。
隆化洋洋,帝命溥將。登我晉道,越惟聖皇。龍飛革運,臨燾八荒。叡哲欽明,配蹤虞唐。封建厥福,駿發其祥。三朝習吉,終然允臧。其臧惟何,總彼萬方。元侯列辟,四嶽蕃王。時見世享,率茲有常。旅揖在庭,嘉客在堂。宋衛既臻,陳留山陽。我有賓使,觀國之光。貢賢納計,獻璧奉璋。保祐命之,申錫無疆。
   隆化一章,二十八句。當綏萬邦。
振鷺于飛,鴻漸其翼。京邑穆穆,四方是式。無競惟人,王綱允敕。君子來朝,言觀其極。
   振鷺一章,八句。當朝朝。
翼翼大君,民之攸暨。信理天工,惠康不匱。將遠不仁,訓以淳粹。幽明有倫,俊乂在位。九族既睦,庶邦順比。開元布憲,四海鱗萃。協時正統,殊塗同致。厚德載物,靈心隆貴。敷奏讜言,納以無諱。樹之典象,誨之義類。上教如風,下應如卉。一人有慶,群萌以遂。我后宴喜,令聞不墜。
   翼翼一章,二十六句。當順天。
既宴既喜,翕是萬邦。禮儀卒度,物有其容。晢晢庭燎,喤喤鼓鍾。笙磬詠德,萬舞象功。八音克諧,俗易化從。其和如樂,庶品時邕。
   既宴一章,十二句。當陟天庭。
時邕份份,六合同塵。往我祖宣,威靜殊鄰。首定荊楚,遂平燕秦。娓娓文皇,邁德流仁。爰造草昧,應乾順民。靈瑞告符,休徵饗震。天地弗違,以和神人。既戡庸蜀,吳會是賓。肅慎率職,楛矢來陳。韓濊進樂,均協清鈞。西旅獻獒,扶南效珍。蠻裔重譯,玄齒文身。我皇撫之,景命惟新。
   時邕一章,二十六句。當參兩儀。
愔愔嘉會,有聞無聲。清酤既奠,籩豆既馨。禮充樂備,簫韶九成。愷樂飲酒,酣而不盈。率土歡豫,邦國以寧。王猷允塞,萬載無傾。
   嘉會一章,十二句。
晉正德大豫二舞歌二篇 荀勗造
人文垂則,盛德有容。聲以依詠,舞以象功。干戚發揮,節以笙鏞。羽籥雲會,翊宣令蹤。敷美盡善,允協時邕。煥炳其章,光乎萬邦。萬邦洋洋,承我晉道。配天作享,元命有造。上化如風,民應如草。穆穆斌斌,形于綴兆。文武旁作,慶流四表。無競維烈,永世是紹。
   右正德舞歌。
豫順以動,大哉惟時。時邁其仁,世載邕熙。兆我區夏,宣文是基。大業惟新,我皇隆之。重光累曜,欽明文思。迄用有成,惟晉之祺。穆穆聖皇,受命既固。品物咸寧,芳烈雲布。文教旁通,篤以淳素。玄化洽暢,被之暇豫。作樂崇德,同美韶濩。濬邈幽遐,式遵王度。
   右大豫舞歌。
晉四箱樂歌十六篇 張華造
稱元慶,奉壽觴。后皇延遐祚,安樂撫萬方。
   右王公上壽詩一章。
明明在上,丕顯厥繇。翼翼三壽,蕃后惟休。群生漸德,六合承流。三正元辰,朝慶鱗萃。華夏奉職貢,八荒覲殊類。黻冕充廣庭,鳴玉盈朝位。濟濟朝位,言觀其光。儀序既以時,禮文渙以彰。思皇享多祜,嘉樂永無央。九賓在庭,臚讚既通。升瑞奠贄,乃侯乃公。穆穆天尊,隆禮動容。履端承元吉,介福御萬邦。
朝享,上下咸雍。崇多儀,繁禮容。舞盛德,歌九功。揚芳烈,播休蹤。皇化洽,洞幽明。懷柔百神,輯祥禎。潛龍躍,雕虎仁。儀鳳鳥,屆游麟。枯蠹榮,竭泉流。菌芝茂,枳棘柔。和氣應,休徵滋。協靈符,彰帝期。綏宇宙,萬國和。昊天成命,賚皇家,賚皇家。
世資聖哲,三后在天,啟鴻烈。啟鴻烈,隆王基。率土謳吟,欣戴于時。恒文示象,代氣著期。泰始開元,龍升在位。四隩同風,燮寧殊類。五韙來備,嘉生以遂。凝庶績,臻太康。申繁祉,胤無疆。本枝百世,繼緒不忘。繼緒不忘,休有烈光。永言配命,惟晉之祥。
聖明統世,篤皇仁。廣大配天地,順動若陶鈞。玄化參自然,至德通神明。清風暢八極,流澤被無垠。
於皇時晉,奕世齊聖。惟天降嘏,神祇保定。弘濟區夏,允集大命。有命既集,光帝猷。大明重耀,鑑六幽。聲教洋溢,惠滂流。惠滂流,移風俗。多士盈朝,賢俊比屋。敦世心,斲彫反素樸。反素樸,懷庶方。干戚舞階庭,疏狄說遐荒。扶南假重譯,肅慎襲衣裳。雲覆雨施,德洽無疆。旁作穆穆,仁化翔。
朝元日,賓王庭。承宸極,當盛明。衍和樂,竭祗誠。仰嘉惠,懷德馨。游淳風,泳淑清。協億兆,同歡榮。建皇極,統天位。運陰陽,御六氣。殷群生,成性類。王道浹,治功成。人倫序,俗化清。虔明祀,祗三靈。崇禮樂,式儀刑。
慶元吉,宴三朝。播金石,詠泠簫。奏九夏,舞雲韶。邁德音,流英聲。八紘一,六合寧。六合寧,承聖明。王澤洽,道登隆。綏函夏,總華戎。齊德教,混殊風。混殊風,康萬國。崇夷簡,尚敦德。弘王度,表遐則。
  右食舉東西箱樂詩十一章。
於赫皇祖,迪哲齊聖。經緯大業,基天之命。克開洪緒,誕篤天慶。旁濟彝倫,仰齊七政。
烈烈景皇,克明克聦,靜封略,定勳功。成民立政,儀刑萬邦。式固崇軌,光紹前蹤。
允文烈考,濬哲應期。參德天地,比功四時。大亨以正,庶績咸熙。肇啟晉宇,遂登皇基。
明明我后,玄德通神。受終正位,協應天人。容民厚下,育物流仁。躋我王道,暉光日新。
  右雅樂正旦大會行禮詩四章。
晉正德大豫二舞歌二篇 張華造
  正德舞歌詩
曰皇上天,玄鑒惟光。神器周回,五德代章。祚命于晉,世有哲王。弘濟區夏,甄陶萬方。大明垂曜,旁燭無疆。蚩蚩庶類,風德永康。皇道惟清,禮樂斯經。金石在縣,萬舞在庭。象容表慶,協律被聲。軼武超濩,取節六英。同進退讓,化漸無形。太和宣洽,通于幽冥。
  大豫舞歌詩
惟天之命,符運有歸。赫赫大晉,三后重暉。繼明紹世,光撫九圍。我皇紹期,遂在璿璣。群生屬命,奄有庶邦。慎徽五典,玄教遐通。萬方同軌,率土咸雍。爰制大豫,宣德舞功。淳化既穆,王道協隆。仁及草木,惠加昆蟲。億兆夷人,說仰皇風。丕顯大業,永世彌崇。
晉四箱歌十六篇 成公綏造
上壽酒,樂未央。大晉應天慶,皇帝永無疆。
   右詩一章,王公上壽酒所用。
穆穆天子,光臨萬國。多士盈朝,莫匪俊德。流化罔極,王猷允塞。嘉會置酒,嘉賓充庭。羽旄燿辰極,鍾鼓振泰清。百辟朝三朝,彧彧明儀刑。濟濟鏘鏘,玉振金聲。
禮樂具,宴嘉賓。眉壽祚聖皇,景福惟日新。群后戾止,有來雍雍。獻酬納贄,崇此禮容。豐肴萬俎,旨酒千鍾。嘉樂盡樂宴,福祿咸攸同。
樂哉!天下安寧。道化行,風俗清。簫韶作,詠九成。年豐穰,世泰平。至治哉!樂無窮。元首聦明,股肱忠。澍豐澤,揚清風。
嘉瑞出,靈應彰。麒麟見,鳳皇翔。醴泉涌,流中唐。嘉禾生,穗盈箱。降繁祉,祚聖皇。承天位,統萬國。受命應期,授聖德。四世重光,宣開洪業,景克昌,文欽明,德彌彰。肇啟晉邦,流祚無疆。泰始建元,鳳皇龍興。龍興伊何,享祚萬乘。奄有八荒,化育黎蒸。圖書煥炳,金石有徵。德光大,道熙隆。被四表,格皇穹。奕奕萬嗣,明明顯融。
高朗令終。保茲永祚,與天比崇。聖皇君四海,順人應天期。三葉合重光,泰始開洪基。明燿參日月,功化侔四時。宇宙清且泰,黎庶咸雍熙。善哉雍熙。惟天降命,翼仁祐聖。於穆三皇,載德彌盛。總齊璿璣,光統七政。百揆時序,化若神聖。四海同風,興至仁。濟民育物,擬陶鈞。
擬陶鈞,垂惠潤。皇皇群賢,峨峨英俊。德化宣,芬芳播來胤。播來胤,垂後昆。清廟何穆穆,皇極闢四門。皇極闢四門,萬機無不綜。娓娓翼翼,樂不及荒,饑不遑食。大禮既行,樂無極。
登崑崙,上增城。乘飛龍,升泰清。冠日月,佩五星。揚虹蜺,建彗旌。披慶雲,蔭繁榮。覽八極,游天庭。順天地,和陰陽。序四氣,燿三光。張帝網,正皇綱。播仁風,流惠康。邁洪化,振靈威。懷萬方,納九夷。朝閶闔,宴紫微。
建五旗,羅鍾虡。列四縣,奏韶武。鏗金石,揚旌羽。縱八佾,巴渝舞。詠雅頌,和律呂。于胥樂,樂聖主。化蕩蕩,清風泄。總英雄,御俊傑。開宇宙,掃四裔。光緝熙,美聖哲。超百代,揚休烈,流景祚,顯萬世。
皇皇顯祖,翼世佐時。寧濟六合,受命應期。神武鷹揚,大化咸熙。廓開皇衢,用成帝基。
光光景皇,無競維烈。匡時拯俗,休功蓋世。宇宙既康,九域有截。天命降鑑,啟祚明哲。
穆穆烈考,克明克俊。實天生德,誕膺靈運。肇建帝業,開國有晉。載德奕世,垂慶洪胤。
明明聖帝,龍飛在天。與靈合契,通德幽玄。仰化清雲,俯育重淵。受靈之祐,於萬斯年。
  右雅樂正旦大會行禮詩十五章。
宋四箱樂歌五篇 王韶之造
於鑠我皇,禮仁包元。齊明日月,比量乾坤。陶甄百王,稽則黃軒。訏謨定命,辰告四蕃。將將蕃后,翼翼群僚。盛服待晨,明發來朝。饗以八珍,樂以九韶。仰祗天顏,厥猷孔昭。法章既設,初筵長舒。濟濟列辟,端委皇除。飲和無盈,威儀有餘。溫恭在位,敬終如初。九功既歌,六代惟時。被德在樂,宣道以詩。穆矣太和,品物咸熙。慶積自遠,告成在茲。
   右肆夏樂歌四章。客入,於四箱振作於鑠曲。皇帝當陽,四箱振作將將曲。皇帝入變服,四箱振作於鑠、將將二曲。又黃鍾、太簇二箱作法章、九功二曲。
大哉皇宋,長發其祥。纂系在漢,統源伊唐。德之克明,休有烈光。配天作極,辰居四方。皇矣我后,聖德通靈。有命自天,誕授休禎。龍飛紫極,造我宋京。光宅宇宙,赫赫明明。
   右大會行禮歌二章。姑洗箱作。
獻壽爵,慶聖皇。靈祚窮二儀,休明等三光。
   右王公上壽歌一章。黃鍾箱作。
明明大宋,緝熙皇道。則天垂化,光定天保。天保既定,肆覲萬方。禮繁樂富,穆穆皇皇。沔彼流水,朝宗天池。洋洋貢職,抑抑威儀。既習威儀,亦閑禮容。一人有則,作孚萬邦。烝哉我皇,固天誕聖。履端惟始,對越休慶。如天斯久,如日斯盛。介茲景福,永固駿命。
   右殿前登歌三章,別有金石。
晨羲載燿,萬物咸睹。嘉慶三朝,禮樂備舉。元正肇始,典章暉明。萬方畢來賀,華裔充皇庭。多士盈九位,俯仰觀玉聲。恂恂俯仰,載爛其煇。鼓鍾震天區,禮容塞皇闈。思樂窮休慶,福履同所歸。五玉既獻,三帛是薦。爾公爾侯,鳴玉華殿。皇皇聖后,降禮南面。元首納嘉禮,萬邦同歡願。休哉!君臣嘉燕。建五旗,列四縣。樂有文,禮無倦。融皇風,窮一變。體至和,感陰陽。德無不柔,繁休祥。瑞徽璧,應嘉鍾。舞靈鳳,躍潛龍。景星見,甘露墜。木連理,禾同穗。玄化洽,仁澤敷。極禎瑞,窮靈符。懷荒裔,綏齊民。荷天祐,靡不賓。靡不賓,長世弘盛。昭明有融,繁嘉慶。繁嘉慶,熙帝載。合氣成和,蒼生欣戴。三靈協瑞,惟新皇代。王道四達,流仁布德。窮理詠乾元,垂訓順帝則。靈化侔四時,幽誠通玄默。德澤被八紘,乾寧軌萬國。皇猷緝,咸熙泰。禮儀煥帝庭,耍荒服遐外。被髮襲纓冕,左衽回衿帶。天覆地載,流澤汪濊。聲教布濩,德光大。開元辰,畢來王。奉貢職,朝后皇。鳴珩佩,觀典章。樂王度,說徽芳。陶盛化,游太康。丕昭明,永克昌。惟永初,德丕顯。齊七政,敷五典。彝倫序,洪化闡。王澤流,太平始。樹聲教,明皇紀。和靈祇,恭明祀。衍景祚,膺嘉祉。禮有容,樂有儀。金石陳,牙羽施。邁武濩,均咸池。歌南風,舞德稱。文武煥,頌聲興。王道純,德彌淑。寧八表,康九服。道禮讓,移風俗。移風俗,永克融。歌盛美,告成功。詠徽烈,邈無窮。
   右食舉歌十章。黃鍾、太簇二箱更作。黃鍾作晨羲、體至和、王道、開元辰、禮有容五曲。太簇作五玉、
懷荒裔、皇猷緝、惟永初、王道純五曲。
宋前舞後舞歌二篇 王韶之造
於赫景明,天監是臨。樂來伊陽,禮作惟陰。歌自德富,舞由功深。庭列宮縣,陛羅瑟琴。翿籥繁會,笙磬諧音。簫韶雖古,九成在今。道志和聲,德音孔宣。光我帝基,協靈配乾。儀刑六合,化穆自然。如彼雲漢,為章于天。熙熙萬類,陶和當年。擊轅中韶,永世弗騫。
   右前舞歌一章。晉正德之舞,蕤賓箱作。
假樂聖后,實天誕德。積美自中,王猷四塞。龍飛在天,儀刑萬國。欽明惟神,臨朝淵默。不言之化,品物咸德。告成于天,銘勳是勒。翼翼厥猶,娓娓其仁。順命創制,因定和神。海外有截,九圍無塵。冕旒司契,垂拱臨民。乃舞大豫,欽若天人。純嘏孔休,萬載彌新。
   右後舞歌一章。晉大豫之舞,蕤賓箱作。
章廟樂舞歌詞雜歌悉同用太廟詞,唯三后別撰。殷淡造
   賓出入奏肅成樂歌詞二章
彝承孝典,恭事嚴聖。浹天奉賮,罄壤齊慶。司儀具序,羽容夙彰。芬枝颺烈,黼構周張。助寶奠軒,酎珍充庭。璆縣凝會,涓朱竚聲。先期選禮,肅若有承。祗對靈祉,皇慶昭膺。尊事威儀,暉容昭敘。迅恭神明,梁盛牲俎。肅肅嚴宮,藹藹崇基。皇靈降祉,百祇具司。戒誠望夜,端列承朝。依微昭旦,物色輕霄。鴻慶遐鬯,嘉薦令芳。翊帝明德,永祚流光。
   牲出入奏引牲樂歌詞
維誠潔饗,維孝奠靈。敬芬黍稷,敬滌犧牲。騂繭在豢,載溢載豐。以承宗祀,以肅皇衷。蕭芳四舉,華火周傳。神監孔昭,嘉是柔牷。
   薦豆呈毛血奏嘉薦樂歌詞
肇禋戒祀,禮容咸舉。六典飾文,九司昭序。牲柔既昭,犧剛既陳。恭滌惟清,敬事惟神。加籩再御,兼俎重薦。節動軒越,聲流金縣。奕奕閟幄,娓娓嚴闈。潔誠夕鑑,端服晨暉。聖靈戾止,翊我皇則。上綏四宇,下洋萬國。永言孝饗,孝饗有容。儐僚贊列,肅肅雍雍。
   右夕牲歌詞。
  迎神奏韶夏樂歌詞
閟宮黝黝,復殿微微。璿除肅炤,釭璧彤煇。黼帟神凝,玉堂嚴馨。圜火夕燿,方水朝清。金枝委樹,翠鐙竚縣。渟波澄宿,華漢浮天。恭事既夙,虔心有慕。仰降皇靈,俯寧休祚。
  皇帝入廟北門奏永至樂歌詞
皇明鬯矣,孝容以昭。鑾華羽迾,拂漢涵滈。申申嘉夜,翊翊休朝。行金景送,步玉風韶。師承祀則,肅對禋祧。
  太祝祼地奏登歌樂詞二章
帝容承祀,練時涓日。九重徹關,四靈賓室。肅倡函音,庶旄委佾。休靈告饗,嘉薦尚芬。玉瑚飾列,桂簋昭陳。具司選禮,翼翼振振。祼崇祀典,酎恭孝時。禮無爽物,信靡媿詞。精華孚鬯,誠監昭通。升歌翊節,下管調風。皇心履變,敬明尊親。大哉孝德,至矣交神。
  章皇太后神室奏章德凱容之樂舞歌詞
幽瑞浚靈,表彰嬪聖。翊載徽文,敷光崇慶。上緯纏祥,中維飾詠。永屬煇猷,聯昌景命。
  昭皇太后神室奏昭德凱容之樂舞歌詞明帝造
表靈纏象,纘儀緯風。膺華丹燿,登瑞紫穹。訓形霄宇,武彰宸宮。騰芬金會,寫德聲容。
  宣皇太后神室奏宣德凱容之樂舞歌詞明帝造
天樞凝燿,地紐儷煇。聯光騰世,炳慶翔機。薰藹中宇,景纏上微。玉頌鏤德,金籥傳徽。
  皇帝還東壁受福酒奏嘉時之樂舞詞
禮薦洽,福時昌。皇聖膺嘉祐,帝業凝休祥。居極乘景運,宅德瑞中王。澄明臨四表,精華延八鄉。洞海周聲惠,徹宇麗乾光。靈慶纏世祉,鴻烈永無疆。
  送神奏昭夏之樂舞歌詞二章
大孝備,盛禮豐。神安留,嘉樂充。旋駕聳,汎青穹。延八虛,闢四空。藹流景,肅行風。昭融教,緝風度。戀皇靈,結深慕。解羽縣,輟華樹。背璿除,端玉輅。流汪濊,慶國步。皇帝詣便殿奏休成之樂歌詞釃醴具登,嘉俎咸薦。饗洽誠陳,禮周樂遍。祝詞罷祼,序容輟縣。蹕動端庭,鑾回嚴殿。神儀駐景,華漢亭虛。八靈案衛,三祇解途。翠蓋燿澄,罼奕凝宸。玉鑣息節,金輅懷音。式誠達孝,底心肅感。追憑皇鑒,思承淵範。神錫懋祉,四緯昭明。仰福帝徽,俯齊庶生。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12-6-18 11:36 | 顯示全部樓層
<div class="feature">宋書  卷二十一‧志第十一  樂三  但歌四曲,出自漢世。無弦節,作伎,最先一人倡,三人和。魏武帝尤好之。時有宋容華者,清徹好聲,善倡此曲,當時特妙。自晉以來,不復傳,遂絕。
相和,漢舊歌也。絲竹更相和,執節者歌。本一部,魏明帝分為二,更遞夜宿。本十七曲,朱生、宋識、列和等復合之為十三曲。
相和

駕六龍 氣出倡 武帝詞

駕六龍乘風而行,行四海外。路下之八邦,歷登高山,臨谿谷,乘雲而行,行四海外,東到泰山。仙人玉女,下來翱游,驂駕六龍,飲玉漿,河水盡,不東流。解愁腹,飲玉漿。奉持行,東到蓬萊山。上至天之門。玉闕下,引見得入,赤松相對,四面顧望,視正焜煌。開王心正興,其氣百道至,傳告無窮。閉其口,但當愛氣,壽萬年。東到海,與天連。神仙之道,出窈入冥。常當專之,心恬憺無所愒欲,閉門坐自守,天與期氣。願得神之人,乘駕雲車,驂駕白鹿,上到天之門,來賜神之藥。跪受之,敬神齊。當如此,道自來。華陰山,自以為大,高百丈,浮雲為之蓋。仙人欲來,出隨風,列之雨。吹我洞簫鼓瑟琴,何誾誾,酒與歌戲。今日相樂誠為樂,玉女起,起舞移數時。鼓吹一何嘈嘈,從西北來時,仙道多駕煙,乘雲駕龍,鬱何蓩蓩。遨游八極,乃到崑崙之山,西王母側。神仙金止玉亭,來者為誰?赤松王喬,乃德旋之門。樂共飲食到黃昏,多駕合坐,萬歲長宜子孫。
游君山,甚為真,磪磈砟硌,爾自為神。乃到王母臺,金階玉為堂,芝草生殿旁。東西廂,客滿堂。主人當行觴,坐者長壽遽何央。長樂甫始宜孫子,常願主人增年,與天相守。
厥初生 精列 武帝詞

厥初生,造化之陶物,莫不有終期。莫不有終期,聖賢不能免,何為懷此憂。願螭龍之駕,思想崑崙居。思想崑崙居,見期於迂怪,志意在蓬萊。志意在蓬萊,周孔聖徂落,會稽以墳丘。會稽以墳丘,陶陶誰能度,君子以弗憂。年之暮,奈何,過時時來微。
江南可採蓮 江南 古詞

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天地間 度關山 武帝詞

天地間,人為貴。立君牧民,為之軌則。車轍馬跡,經緯四極。絀陟幽明,黎庶繁息。於鑠賢聖,總統邦域,封建五爵,井田刑獄。有燔丹書,無普赦贖。皋陶甫刑,何有失職。嗟哉後世,改制易律,勞民為君,役賦其力。舜漆食器,畔者十國;不及唐堯,採椽不斲。世歎伯夷,欲以厲俗。侈惡之大,儉為恭德。許由推讓,豈有訟曲。兼愛尚同,疏者為戚。
東光乎 東光乎 古詞

東光乎!倉梧何不乎!倉梧多腐粟,無益諸軍糧。諸軍游蕩子,蚤行多悲傷。
登山有遠望 十五 文帝詞

登山而遠望,谿谷多所有。楩柟千餘尺,衆草之盛茂。華葉燿人目,五色難可紀。雉雊山雞鳴,虎嘯谷風起。號羆當我道,狂顧動牙齒。
惟漢二十二世 薤露 武帝詞

惟漢二十二世,所任誠不良。沐猴而冠帶,智小而謀強。猶豫不敢斷,因狩執君王。白虹為貫日,己亦先受殃。賊臣持國柄,殺主滅宇京。蕩覆帝基業,宗廟以燔喪。播越西遷移,號泣而且行。瞻彼洛城郭,微子為哀傷。
關東有義士 蒿里行 武帝詞

關東有義士,興兵討群凶。初期會孟津,乃心在咸陽。軍合力不齊,躊躇而雁行。勢利使人爭,嗣還自相戕。淮南弟稱號,刻璽於北方。鎧甲生蟣蝨,萬姓以死亡。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絕人腸。
對酒歌太平時 對酒 武帝詞

對酒歌,太平時,吏不呼門。王者賢且明,宰相股肱皆忠良,咸禮讓,民無所爭訟。三年耕有九年儲,倉穀滿盈,斑白不負戴。雨澤如此,五穀用成。郤走馬以糞其土田。爵公侯伯子男,咸愛其民,以黜陟幽明,子養有若父與兄。犯禮法,輕重隨其刑。路無拾遺之私,囹圄空虛,冬節不斷人。耄耋皆得以壽終,恩德廣及草木昆蟲。
雞鳴高樹顛 雞鳴 古詞

雞鳴高樹顛,狗吠深宮中。蕩子何所之,天下方太平。刑法非有貸,柔協正亂名。黃金為君門,璧玉為軒闌堂。上有雙尊酒,作使邯鄲倡。劉玉碧青甓,後出郭門王。舍後有方池,池中雙鴛鴦。鴛鴦七十二,羅列自成行。鳴聲何啾啾,聞我殿東箱。兄弟四五人,皆為侍中郎。五日一時來,觀者滿道傍。黃金絡馬頭,熲熲何煌煌。桃生露井上,李樹生桃傍,蟲來齧桃根,李樹代桃僵。樹木身相代,兄弟還相忘!
烏生八九子 烏生 古詞

烏生八九子,端坐秦氏桂樹間。唶我秦氏,家有游遨蕩子,工用睢陽強蘇合彈。左手持強彈,兩丸出入烏東西。唶我一丸即發中烏身,烏死魂魄飛揚上天。阿母生烏子時,乃在南山巖石間。唶我人民安知烏子處,蹊徑窈窕安從通。白鹿乃在上林西苑中,射工尚復得白鹿脯哺。唶我黃鵠摩天極高飛,後宮尚復得烹煮之。鯉魚乃在洛水深淵中,釣鉤尚得鯉魚口。唶我人民生各各有壽命,死生何須復道前後。
平陵東 平陵 古詞

平陵東,松柏桐,不知何人劫義公。劫義公在高堂下,交錢百萬兩走馬。兩走馬,亦誠難,顧見追吏心中惻。心中惻,血出漉,歸告我家賣黃犢。
棄故鄉亦在瑟調東西門行 陌上桑 文帝詞

棄故鄉,離室宅,遠從軍旅萬里客。披荊棘,求阡陌,側足獨窘步,路局笮。虎豹嗥動,雞驚,禽失群,鳴相索。登南山,奈何蹈槃石,樹木叢生鬱差錯。寢蒿草,蔭松柏,涕泣雨面霑枕席。伴旅單,稍稍日零落,惆悵竊自憐,相痛惜。
今有人 陌上桑 楚詞鈔

今有人,山之阿,被服薜荔帶女蘿。既含睇,又宜笑,子戀慕予善窈窕。乘赤豹,從文貍,辛夷車駕結桂旗。被石蘭,帶杜衡,折芳拔荃遺所思。處幽室,終不見,天路險艱獨後來。表獨立,山之上,雲何容容而在下。杳冥冥,羌晝晦,東風飄颻神靈雨。風瑟瑟,木搜搜,思念公子徒以憂。
駕虹蜺 陌上桑 武帝詞

駕虹蜺,乘赤雲,登彼九疑歷玉門。濟天漢,至崑崙,見西王母,謁東君。交赤松,及羨門,受要祕道愛精神。食芝英,飲醴泉,柱杖桂枝佩秋蘭。絕人事,游渾元,若疾風游欻飄飄。景未移,行數千,壽如南山不忘愆。
清商三調歌詩 荀勗撰舊詞施用者

平調

周西 短歌行 武帝詞六解

周西伯昌,懷此聖德,參分天下,而有其二。修奉貢獻,臣節不墜。崇侯讒之,是以拘繫。一解後見赦原,賜之斧鉞,得使征伐。為仲尼所稱,達及德行,猶奉事殷,論敘其美。二解齊桓之功,為霸之首,九合諸侯,一匡天下。一匡天下,不以兵車。正而不譎,其德傳稱。三解孔子所歎,并稱夷吾,民受其恩。賜與廟胙,命無下拜。小白不敢爾,天威在顏咫尺。四解晉文亦霸,躬奉天王。受賜珪瓚、秬鬯,肜弓、盧弓、矢千,虎賁三百人。五解威服諸侯,師之者尊,八方聞之,名亞齊桓。河陽之會,詐稱周王,是以其名紛葩。六解
秋風 燕歌行 文帝詞七解

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一解群燕辭歸鵠南翔,念君客游多思腸。二解慊慊思歸戀故鄉,君何淹留寄它方。三解賤妾煢煢守空房,憂來思君不敢忘。四解不覺淚下霑衣裳,援瑟鳴弦發清商。五解短歌微吟不能長,明月皎皎照我床。六解星漢西流夜未央,牽牛織女遙相望,爾獨何辜限河梁。七解
仰瞻 短歌行 文帝詞六解

仰瞻帷幕,俯察几筵。其物如故,其人不存。一解神靈倏忽,棄我遐遷。靡瞻靡恃,泣涕連連。二解呦呦游鹿,銜草鳴麑。翩翩飛鳥,挾子巢棲。三解我獨孤煢,懷此百離。憂心孔疚,莫我能知。四解人亦有言,憂令人老。嗟我白髮,生一何早。五解長吟永歎,懷我聖考。曰仁者壽,胡不是保。六解
別日 燕歌行 文帝詞六解

別日何易會日難,山川悠遠路漫漫。一解鬱陶思君未敢言,寄書浮雲往不還。二解涕零雨面毀形顏,誰能懷憂獨不歎。三解耿耿伏枕不能眠,披衣出戶步東西。四解展詩清歌聊自寬,樂往哀來摧心肝。悲風清厲秋氣寒,羅帷徐動經秦軒。五解仰戴星月觀雲間,飛鳥晨鳴,聲氣可憐,留連顧懷不自存。六解
對酒 短歌行 武帝詞六解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一解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以何解愁,唯有「杜康」。二解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沈吟至今。三解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四解呦呦鹿鳴,食野之苹。我有嘉賓,鼓瑟吹笙。五解山不厭高,水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六解
清調

晨上 秋胡行 武帝詞

晨上散關山,此道當何難!晨上散關山,此道當何難!牛頓不起,車墮谷間。坐槃石之上,彈五弦之琴,作為清角韻,意中述煩。歌以言志,晨上散關山。一解有何三老公,卒來在我傍。有何三老公,卒來在我傍。員揜被裘,似非恒人。謂卿云何,困苦以自怨,徨徨所欲,來到此間。歌以言志,有何三老公。二解我居崑崙山,所謂者真人。我居崑崙山,所謂者真人。道深有可得。名山歷觀,遨游八極。枕石漱流飲泉。沈吟不決,遂上升天。歌以言志,我居崑崙山。三解去去不可追,長恨相牽攀。去去不可追,長恨相牽攀。夜夜安得寐,惆悵以自憐。正而不譎,辭賦依因。經傳所過,西來所傳。歌以言志,去去不可追。四解。又本:晨=上=散=關=山=,此=道=當=何=難=。有=何=三=老=公=,卒=來=在=傍=。=居=我=崑=崙=山=,所=謂=真=人=,去=不=可=追=,長=相=牽=攀=。
北上 苦寒行 武帝詞六解

北上太=行=山=,艱=哉=何=巍=巍=。羊腸阪詰屈,車輪為之摧。一解樹木何蕭=瑟=,北=風=聲=正=悲=。熊羆對我蹲,虎豹夾道啼。二解谿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延頸長歎息,遠行多所懷。三解我心何=佛=鬱=,思=欲=一=東=歸=。水深橋梁絕,中道正裴回。四解迷惑失=徑=路=,暝=無=所=宿=棲=。行行日以遠,人馬同時飢。五解擔=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悲彼東山詩,悠悠使我哀。六解
願登 秋胡行 武帝詞五解

願=登=泰=華=山=,神=人=共=遠=游=。經歷崑崙山,到蓬萊。飄颻八極,與神人俱。思得神藥,萬歲為期。歌以言志,願登泰華山。一解天=地=何=長=久=,人=道=居=之=短=。世言伯陽,殊不知老,赤松王喬,亦云得道。得之未聞,庶以壽考。歌以言志,天地何長久!二解明=明=日=月=光=,何=所=不=光=昭=。二儀合聖化,貴者獨人不。萬國率土,莫非王臣。仁義為名,禮樂為榮。歌以言志,明明日月光。三解四=時=更=逝=去=,晝=夜=以=成=歲=。大人先天,而天弗違。不戚年往,世憂不治。存亡有命,慮之為蚩。歌以言志,四時更逝去。四解戚=戚=欲=何=念=,歡=笑=意=所=之=。盛壯智惠,殊不再來。愛時進趣,將以惠誰。氾氾放逸,亦同何為。歌以言志,戚戚欲何念?五解
上謁 董桃行 古詞五解

吾欲上謁從高山,山頭危嶮大難。遙望五嶽端,黃金為闕,班璘。但見芝草,葉落紛紛。一解百鳥集,來如煙。山獸紛綸,麟辟邪其端。從雞聲鳴,但見山獸援戲相拘攀。二解小復前行玉堂,未心懷流還。傳教出門來,門外人何求?所言欲從聖道,求一得命延。三解教敕凡吏受言,采取神藥若木端。白兔長跪擣藥蝦蟆丸,奉上陛下一玉柈,服此藥可得即仙。四解服爾神藥,無不歡喜。陛下長生老壽,四面肅肅稽首,天神擁護左右,陛下長與天相保守。五解
蒲生 塘上行 武帝詞五解

蒲=生=我=池=中=,其葉何離離。傍能行儀儀,莫能縷自知。衆口鑠黃金,使君生別離。一解念=君=去=我=時=,獨愁常苦悲。想見君顏色,感結傷心脾。今悉夜夜愁不寐。二解莫=用=豪=賢=故=,棄捐素所愛;莫用魚肉貴,棄捐與薤;莫用麻枲賤,棄捐菅與蒯。三解倍=恩=者=苦=栝=,蹶船常苦沒。教君安息定,慎莫致倉卒。念與君一共離別,亦當何時共坐復相對。四解出=亦=復=苦=愁=,入亦復苦愁。邊地多悲風,樹木何蕭蕭。今日樂相樂,延年壽千秋。五解
悠悠 苦寒行 明帝詞五解

悠=悠=發=洛=都=,荓=我=征=東=行=。征行彌二旬,屯吹龍陂城。一解顧觀故=壘=處=,皇=祖=之=所=營=。屋室若平昔,棟宇無邪傾。二解奈何我=皇=祖=,潛=德=隱=聖=形=。雖沒而不朽,書貴垂休名。三解光光我=皇=祖=,軒=燿=同=其=榮=。遺化布四海,八表以肅清。四解雖有吳=蜀=寇=,春=秋=足=燿=兵。徒悲我皇祖,不永享百齡。賦詩以寫懷,伏軾淚霑纓。五解
瑟調

朝日 善哉行 文帝詞五解

朝日樂相樂,酣飲不知醉。悲弦激新聲,長笛吐清氣。一解弦歌感人腸,四坐皆歡說。寥寥高堂上,涼風入我室。二解持滿如不盈,有德者能卒。君子多苦心,所愁不但一。三解慊慊下白屋,吐握不可失。衆賓飽滿歸,主人苦不悉。四解比翼翔雲漢,羅者安所羈。沖靜得自然,榮華何足為。五解
上山 善哉行 文帝詞六解

上山采薇,薄莫苦饑。溪谷多風,霜露沾衣。一解野雉群雊,猿猴相追。還望故鄉,鬱何壘壘。二解高山有崖,林木有支。憂來無方,人莫之知。三解人生若寄,多憂何為。今我不樂,歲月其馳。四解湯湯川流,中有行舟。隨波轉薄,有似客游。五解策我良馬,被我輕裘。載馳載驅,聊以忘憂。六解
朝游 善哉行 文帝詞五解

朝游高臺觀,夕宴華池陰。大酋奉甘醪,狩人獻嘉禽。一解齊倡發東舞,秦箏奏西音。有客從南來,為我彈清琴。二解五音紛繁會,拊者激微吟。淫魚乘波聽,踴躍自浮沈。三解飛鳥翻翔舞,悲鳴集北林。樂極哀情來,憀亮摧肝心。四解清角豈不妙,德薄所不任。大哉子野言,弭弦且自禁。五解
古公 善哉行 武帝詞七解

古公亶甫,積德垂仁。思弘一道,哲王於豳。一解太伯仲雍,王德之仁。行施百世,斷髮文身。二解伯夷叔齊,古之遺賢。讓國不用,餓殂首山。三解智哉山甫,相彼宣王。何用杜伯,累我聖賢。四解齊桓之霸,賴得仲父。後任豎刁,蟲流出戶。五解晏子平仲,積德兼仁。與世沈德,未必思命。六解仲尼之世,王國為君。隨制飲酒,揚波使官。七解
自惜 善哉行 武帝詞六解

自惜身薄祜,夙賤罹孤苦。既無三徙教,不聞過庭語。一解其窮如抽裂,自以思所怙。雖懷一介志,是時其能與。二解守窮者貧賤,惋歎淚如雨。泣涕於悲夫,乞活安能睹。三解我願於天窮,琅邪傾側左。雖欲竭忠誠,欣公歸其楚。四解快人曰為歎,抱情不得敘。顯行天教人,誰知莫不緒。五解我願何時隨,此歎亦難處。今我將何照於光耀,釋銜不如雨。六解
我徂 善哉行 明帝詞八解

我徂我征,伐彼蠻虜。練師簡卒,爰正其旅。一解輕舟竟川,初鴻依浦。桓桓猛毅,如羆如虎。二解發砲若雷,吐氣成雨。旄旍指麾,進退應矩。三解百馬齊轡,御由造父。休休六軍,咸同斯武。四解兼塗星邁,亮茲行阻。行行日遠,西背京許。五解游弗淹旬,遂屆揚土。奔寇震懼,莫敢當御。六解虎臣列將,怫鬱充怒。淮泗肅清,奮揚微所。七解運德燿威,惟鎮惟撫。反旆言歸,告入皇祖。八解
赫赫 善哉行 明帝詞四解

赫赫大魏,王師徂征。冒暑討亂,振燿威靈。一解汎舟黃河,隨波潺湲。通渠回越,行路綿綿。二解采旄蔽日,旗旒翳天。淫魚瀺灂,游戲深淵。三解唯塘泊,從如流。不為單,握揚楚。心惆悵,歌采薇。心綿綿,在淮肥。願君速捷蚤旋歸。四解
來日 善哉行 古詞六解

來日大難,口燥脣乾。今日相樂,皆當喜歡。一解經歷名山,芝草翻翻。仙人王喬,奉藥一丸。二解自惜袖短,內手知寒。慚無靈輒,以報趙宣。三解月沒參橫,北斗闌干。親交在門,饑不及餐。四解歡日尚少,戚日苦多。以何忘憂,彈箏酒歌。五解淮南八公,要道不煩。參駕六龍,游戲雲端。六解
大曲

東門 東門行 古詞四解

出東門,不顧歸;來入門,悵欲悲。盎中無斗儲,還視桁上無縣衣。一解拔劍出門去,兒女牽衣啼。它家但願富貴,賤妾與君共餔糜。二解共餔糜,上用倉浪天故,下為黃口小兒。今時清廉,難犯教言,君復自愛莫為非。三解今時清廉,難犯教言,君復自愛莫為非。行!吾去為遲,平慎行,望吾歸。四解
西山 折楊柳行 文帝詞四解

西山一何高,高高殊無極。上有兩仙僮,不飲亦不食。與我一丸藥,光耀有五色。一解服藥四五日,身體生羽翼。輕舉乘浮雲,倏忽行萬億。流覽觀四海,芒芒非所識。二解彭祖稱七百,悠悠安可原。老聃適西戎,于今竟不還。王喬假虛詞,赤松垂空言。三解達人識真偽,愚夫好妄傳。追念往古事,憒憒千萬端。百家多迂怪,聖道我所觀。四解
羅敷 豔歌羅敷行 古詞三解

日出東南隅,照我秦氏樓。秦氏有好女,自名為羅敷。羅敷喜蠶桑,采桑城南隅。青絲為籠係,桂枝為籠鉤。頭上倭墮髻,耳中明月珠。緗綺為下裙,紫綺為上襦。行者見羅敷,下擔捋頿須。少年見羅敷,脫帽著帩頭。耕者忘其犁,鋤者忘其鋤。來歸相怒怨,但坐觀羅敷。一解使君從南來,五馬立歭躇。使君遣吏往,問是誰家姝?秦氏有好女,自名為羅敷。羅敷年幾何?二十尚不足,十五頗有餘。使君謝羅敷,寧可共載不?羅敷前置詞,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婦,羅敷自有夫。二解東方千餘騎,夫婿居上頭。何用識夫婿?白馬從驪駒。青絲繫馬尾,黃金絡馬頭。腰中鹿盧劍,可直千萬餘。十五府小史,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專城居。為人潔白皙,鬑鬑頗有須。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趨。坐中數千人,皆言夫婿殊。三解。前有豔詞曲,後有趨。
西門 西門行 古詞六解

出西門,步念之。今日不作樂,當待何時。一解夫為樂,為樂當及時。何能坐愁怫鬱,當復待來茲。二解飲醇酒,炙肥牛。請呼心所歡,可用解愁憂。三解人生不滿百,常懷千歲憂。晝短而夜長,何不秉燭游。四解自=非=仙=人=王=子=喬=,計=會=壽=命=難=與=期=。五解人壽非金石,年命安可期;貪財愛惜費,但為後世嗤。六解。一本「燭游」後「行去之,如雲除,弊車羸馬為自推」,無「自非」以下四十八字。
默默 折楊柳行 古詞四解

默默施行違,厥罰隨事來。末喜殺龍逢,桀放於鳴條。一解祖伊言不用,紂頭縣白旄。指鹿用為馬,胡亥以喪軀。二解夫差臨命絕,乃云負子胥。戎王納女樂,以亡其由余。璧馬禍及虢,二國俱為墟。三解三夫成市虎,慈母投杼趨。卞和之刖足,接予歸草廬。四解
園桃 煌煌京洛行 文帝詞五解

夭夭園桃,無子空長。虛美難假,偏輪不行。一解淮陰五刑,鳥得弓藏。保身全名,獨有子房。大憤不收,褒衣無帶;多言寡誠,祇令事敗。二解蘇秦之說,六國以亡。傾側賣主,車裂固當。賢矣陳軫,忠而有謀,楚懷不從,禍卒不救。三解禍夫吳起,智小謀大,西河何健,伏尸何劣。四解嗟彼郭生,古之雅人,智矣燕昭,可謂得臣。峨峨仲連,齊之高士;北辭千金,東蹈滄海。五解
白鵠 豔歌何嘗一曰飛鵠行 古詞四解

飛來雙白鵠,乃從西北來。十十五五,羅列成行。一解妻卒被病,行不能相隨。五里一反顧,六里一裴回。二解吾欲銜汝去,口噤不能開;吾欲負汝去,毛羽何摧頹。三解樂哉新相知,憂來生別離。躇躊顧群侶,淚下不自知。四解念與君離別,氣結不能言。各各重自愛,道遠歸還難。妾當守空房,閉門下重關。若生當相見,亡者會黃泉。今日樂相樂,延年萬歲期。「念與」下為趨曲,前有豔。
碣石 步出夏門行 武帝詞四解

雲行雨步,超越九江之皋,臨觀異同。心意懷游豫,不知當復何從。經過至我碣石,心惆悵我東海。「雲行」至此為豔。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淡淡,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濤湧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粲爛,若出其裏。幸甚至哉!歌以詠志。觀滄海一解孟冬十月,北風裴回。天氣肅清,繁霜霏霏。從雞晨鳴,鴻雁南飛,鷙鳥潛藏,熊羆窟棲。錢鎛停置,農收積場。逆旅整設,以通賈商。幸甚至哉!歌以詠志。冬十月二解鄉土不同,河朔隆寒。流澌浮漂,舟船行難。錐不入地,蘴藾深奧。水竭不流,冰堅可蹈。士隱者貧,勇俠輕非。心常歎怨,戚戚多悲。幸甚至哉!歌以詠志。河朔寒三解神龜雖壽,猶有竟時;騰蛇乘霧,終為土灰。驥老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詠志。神龜雖壽四解
何嘗 豔歌何嘗行 古詞五解

何嘗快獨無憂?但當飲醇酒,炙肥牛。一解長兄為二千石,中兄被貂裘。二解小弟雖無官爵,鞍馬○○,往來王侯長者遊。三解但當在王侯殿上,快獨摴蒲六博,對坐彈碁。四解男兒居世,各當努力;蹙迫日暮,殊不久留。五解少小相觸抵,寒苦常相隨,忿恚安足諍,吾中道與卿共別離。約身奉事君,禮節不可虧。上慚滄浪之天,下顧黃口小兒。奈何復老心皇皇,獨悲誰能知。「少小」下為趨曲,前為豔。
置酒 野田黃雀行空侯引亦用此曲。 東阿王詞四解

置酒高殿上,親交從我游。中廚辦豐膳,烹羊宰肥牛。秦箏何慷慨,齊瑟和且柔。一解陽阿奏奇舞,京洛出名謳。樂飲過三爵,緩帶傾庶羞,主稱千金壽,賓奉萬年酬。二解久要不可忘,薄終義所尤。謙謙君子德,磬折欲何求。盛時不再來,百年忽我遒。三解驚風飄白日,光景馳西流。生存華屋處,零落歸山丘。先民誰不死,知命復何憂!四解
為樂 滿歌行 古詞四解

為樂未幾時,遭世險巇,逢此百離;伶丁荼毒,愁懣難支。遙望辰極,天曉月移。憂來闐心,誰當我知。一解戚戚多思慮,耿耿不寧。禍福無形,唯念古人,遜位躬耕。遂我所願,以茲自寧。自鄙山棲,守此一榮。二解莫秋冽風起。西蹈滄海,心不能安。攬衣起瞻夜,北斗闌干。星漢照我,去去自無它。奉事二親,勞心可言。三解窮達天所為,智者不愁,多為少憂。安貧樂正道,師彼莊周。遺名者貴,子熙同巇。往者二賢,名垂千秋。四解飲酒歌舞,不樂何須!善哉照觀日月,日月馳驅。轗軻世間,何有何無!貪財惜費,此一何愚!命如鑿石見火,居世竟能幾時?但當歡樂自娛,盡心極所熙怡。安善養君德性,百年保此期頤。「飲酒」下為趨。
夏門 步出夏門行一曰隴西行 明帝詞二解

步出夏門,東登首陽山。嗟哉夷叔,仲尼稱賢。君子退讓,小人爭先;惟斯二子,于今稱傳。林鍾受謝,節改時遷。日月不居,誰得久存。善哉殊復善,弦歌樂情。一解商風夕起,悲彼秋蟬,變形易色,隨風東西。乃眷西顧,雲霧相連,丹霞蔽日,采虹帶天。弱水潺潺,落葉翩翩,孤禽失群,悲鳴其間。善哉殊復善,悲鳴在其間。二解朝游清泠,日莫嗟歸。「朝游」上為豔。蹙迫日莫,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卒逢風雨,樹折枝摧。雄來驚雌,雌獨愁棲。夜失群侶,悲鳴裴回。芃芃荊棘,葛生綿綿。感彼風人,惆悵自憐。月盈則沖,華不再繁;古來之說,嗟哉一言。「蹙迫」下為趨。
王者布大化 櫂歌行 明帝詞五解

王者布大化,配乾稽后祇。陽育則陰殺,晷景應度移。一解文德以時振,武功伐不隨。重華舞干戚,有苗服從媯。二解蠢爾吳蜀虜,馮江棲山阻。哀哀王士民,瞻仰靡依怙。三解皇上悼愍斯,宿昔奮天怒。發我許昌宮,列舟于長浦。四解翌日乘波揚,棹歌悲且涼。大常拂白日,旗幟紛設張。五解將抗旄與鉞,燿威於彼方。伐罪以弔民,清我東南疆。「將抗」下為趨。
洛陽行 雁門太守行 古詞八解

孝和帝在時,洛陽令王君,本自益州廣漢民,少行宦,學通五經論。一解明知法令,歷世衣冠。從溫補洛陽令,治行致賢,擁護百姓,子養萬民。二解外行猛政,內懷慈仁。文武備具,料民富貧,移惡子姓名,五篇著里端。三解傷殺人,比伍同罪對門。禁鎦矛八尺,捕輕薄少年,加笞決罪,詣馬市論。四解無妄發賦,念在理冤,敕吏正獄,不得苛煩。財用錢三十,買繩禮竿。五解賢哉賢哉!我縣王君。臣吏衣冠,奉事皇帝。功曹主簿,皆得其人。六解臨部居職,不敢行恩。清身苦體,夙夜勞勤。治有能名,遠近所聞。七解天年不遂,蚤就奄昏。為君作祠,安陽亭西。欲令後世,莫不稱傳。八解
白頭吟 與櫂歌同調 古詞五解

晴如山上雲,皎若雲間月。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一解平生共城中,何嘗斗酒會。今日斗酒會,明旦溝水頭。蹀踥御溝上,溝水東西流。二解郭東亦有樵,郭西亦有樵。兩樵相推與,無親為誰驕?三解淒淒重淒淒,嫁娶亦不啼;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四解竹竿何嫋嫋,魚尾何離簁,男兒欲相知,何用錢刀為? 4d98.gif 如五馬噉萁,川上高士嬉。今日相對樂,延年萬歲期。五解一本云:詞曰上有「紫羅咄咄奈何」。
楚調怨詩

明月 東阿王詞七解

明月照高樓,流光正裴回。上有愁思婦,悲歎有餘哀。一解借問歎者誰?自云客子妻。夫行踰十載,賤妾常獨棲。二解念君過於渴,思君劇於饑。君為高山柏,妾為濁水泥。三解北風行蕭蕭,烈烈入吾耳。心中念故人,淚墮不能止。四解沈浮各異路,會合當何諧?願作東北風,吹我入君懷。五解君懷常不開,賤妾當何依。恩情中道絕,流止任東西。六解我欲竟此曲,此曲悲且長。今日樂相樂,別後莫相忘!七解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12-6-18 11:36 | 顯示全部樓層
<div class="feature">宋書  卷二十二‧志第十二  樂四     漢鼙舞歌五篇:
     關東有賢女
     章和二年中
     樂久長
     四方皇
     殿前生桂樹
   魏鼙舞歌五篇:
     明明魏皇帝
     太和有聖帝
     魏曆長
     天生烝民
     為君既不易
魏陳思王鼙舞歌五篇

聖皇篇 當章和二年中

聖皇應曆數,正康帝道休。九州咸賓服,威德洞八幽。三公奏諸公,不得久淹留。蕃位任至重,舊章咸率由。侍臣省文奏,陛下體仁慈。沈吟有愛戀,不忍聽可之。迫有官典憲,不得顧恩私。諸王當就國,璽綬何纍縗。便時舍外殿,宮省寂無人。主上增顧念,皇母懷苦辛。何以為贈賜,傾府竭寶珍。文錢百億萬,采帛若煙雲。乘輿服御物,錦羅與金銀。龍旗垂九旒,羽蓋參斑輪。諸王自計念,無功荷厚德。思一效筋力,糜軀以報國。鴻臚擁節衛,副使隨經營。貴戚並出送,夾道交輜軿。車服齊整設,鞾曄燿天精。武騎衛前後,鼓吹簫笳聲。祖道魏東門,淚下霑冠纓。扳蓋因內顧,俛仰慕同生。行行將日莫,何時還闕庭。車輪為裴回,四馬躊躇鳴。路人尚酸鼻,何況骨肉情。
靈芝篇 當殿前生桂樹

靈芝生玉地,朱草被洛濱。榮華相晃燿,光采曄若神。古時有虞舜,父母頑且嚚。盡孝於田隴,烝烝不違仁。伯瑜年七十,采衣以娛親,慈母笞不痛,歔欷涕沾巾。丁蘭少失母,自傷蚤孤煢,刻木當嚴親,朝夕致三牲。暴子見陵侮,犯罪以亡形,丈人為泣血,免戾全其名。董永遭家貧,父老財無遺。舉假以供養,傭作致甘肥。責家填門至,不知何用歸。天靈感至德,神女為秉機。歲月不安居,烏乎我皇考!生我既已晚,棄我何期蚤!蓼莪誰所興,念之令人老。退詠南風詩,灑淚滿褘抱。亂曰:聖皇君四海,德教朝夕宣。萬國咸禮讓,百姓家肅虔。庠序不失儀,孝悌處中田。戶有曾閔子,比屋皆仁賢。髫齔無夭齒,黃髮盡其年。陛下三萬歲,慈母亦復然。
大魏篇 當漢吉昌

大魏應靈符,天祿方甫始。聖德致泰和,神明為驅使。左右宜供養,中殿宜皇子。陛下長壽考,群臣拜賀咸說喜。積善有餘慶,榮祿固天常。衆善填門至,臣子蒙福祥。無患及陽遂,輔翼我聖皇。衆吉咸集會,凶邪姦惡並滅亡。黃鵠游殿前,神鼎周四阿。玉馬充乘輿,芝蓋樹九華。白虎戲西除,舍利從辟邪。騏驎躡足舞,鳳凰拊翼歌。豐年大置酒,玉尊列廣庭。樂飲過三爵,朱顏暴己形。式宴不違禮,君臣歌鹿鳴。樂人舞鼙鼓,百官雷抃贊若驚。儲禮如江海,積善若陵山。皇嗣繁且熾,孫子列曾玄。群臣咸稱萬歲,陛下長樂壽年!御酒停未飲,貴戚跪東廂。侍人承顏色,奉進金玉觴。此酒亦真酒,福祿當聖皇。陛下臨軒笑,左右咸歡康。杯來一何遲,群僚以次行。賞賜累千億,百官並富昌。
精微篇 當關東有賢女

精微爛金石,至心動神明。杞妻哭死夫,梁山之為傾。子丹西質秦,烏白馬角生。鄒羨囚燕市,繁霜為夏零。關東有賢女,自字蘇來卿。壯年報父仇,身沒垂功名。女休逢赦書,白刃幾在頸。俱上列仙籍,去死獨就生。太倉令有罪,遠徵當就拘。自悲居無男,禍至無與俱。緹縈痛父言,荷擔西上書。槃桓北闕下,泣淚何漣如。乞得并姊弟,沒身贖父軀。漢文感其義,肉刑法用除。其父得以免,辨義在列圖。多男亦何為,一女足成居。簡子南渡河,津吏廢舟船。執法將加刑,女娟擁櫂前。「妾父聞君來,將涉不測淵。畏懼風波起,禱祝祭名川。備禮饗神祇,為君求福先。不勝釂祀誠,至令犯罰艱。君必欲加誅,乞使知罪諐。妾願以身代」,至誠感蒼天。國君高其義,其父用赦原。河激奏中流,簡子知其賢。歸娉為夫人,榮寵超後先。辯女解父命,何況健少年。黃初發和氣,明堂德教施。治道致太平,禮樂風俗移。刑錯民無枉,怨女復何為。聖皇長壽考,景福常來儀。
孟冬篇 當狡兔

孟冬十月,陰氣厲清。武官誡田,講旅統兵。元龜襲吉,元光著明。蚩尤蹕路,風弭雨停。乘輿啟行,鸞鳴幽軋。虎賁采騎,飛象珥鶡。鍾鼓鏗鏘,簫管嘈喝。萬騎齊鑣,千乘等蓋。夷山填谷,平林滌藪。張羅萬里,盡其飛走。翟翟狡兔,揚白跳翰。獵以青骹,掩以修竿。韓盧宋鵲,呈才騁足。噬不盡緤,牽麋掎鹿。魏氏發機,養基撫弦。都盧尋高,搜索猴猿。慶忌孟賁,蹈谷超巒。張目決眥,髮怒穿冠。頓熊扼虎,蹴豹搏貙。氣有餘勢,負象而趨。獲車既盈,日側樂終。罷役解徒,大饗離宮。亂曰:聖皇臨飛軒,論功校獵徒。死禽積如京,流血成溝渠。明詔大勞賜,太官供有無。走馬行酒醴,驅車布肉魚。鳴鼓舉觴爵,鍾擊位無餘。絕網縱麟麑,弛罩出鳳雛。收功在羽校,威靈振鬼區。陛下長歡樂,永世合天符。
晉鼙舞歌五篇

洪業篇鼙舞歌 當魏曲明明魏皇帝 古曲關東有賢女。

宣文創洪業,盛德在泰始。聖皇應靈符,受命君四海。萬國何所樂,上有明天子。唐堯禪帝位,虞舜惟恭己。恭己正南面,道化與時移。大赦盪萌漸,文教被黃支。象天則地,體無為。聦明配日月,神聖參兩儀。雖有三凶類,靜言無所施。象天則地,體無為。稷契並佐命,伊呂升王臣。蘭芷登朝肆,下無失宿民。聲發響自應,表立景來附。虓虎從羈制,潛龍升天路。備物立成器,變通極其數。百事以時敘,萬機有常度。訓之以克讓,納之以忠恕。群下仰清風,海外同歡慕。象天則地,化雲布。昔日貴雕飾,今尚儉與素。昔日多纖介,今去情與故。象天則地,化雲布。濟濟大朝士,夙夜綜萬機。萬機無廢理,明明降疇咨。臣譬列星景,君配朝日暉。事業並通濟,功烈何巍巍。五帝繼三皇,三王世所歸。聖德應期運,天地不能違。仰之彌已高,猶天不可階。將復御龍氏,鳳皇在庭棲。
天命篇 鼙舞歌,當魏曲太和有聖帝,古曲章和二年中。

聖祖受天命,應期輔魏皇。入則綜萬機,出則征四方。朝廷無遺理,方表寧且康。道隆舜臣堯,積德踰太王。孟度阻窮險,造亂天一隅。神兵出不意,奉命致天誅。赦善戮有罪,元惡宗為虛。威風震勁蜀,武烈慴強吳。諸葛不知命,肆逆亂天常。擁徒十餘萬,數來寇邊疆。我皇邁神武,秉鉞鎮雍涼。亮乃畏天威,未戰先仆僵。盈虛自然運,時變固多難。東征陵海表,萬里梟賊淵。受遺齊七政,曹爽又滔天。群凶受誅殛,百祿咸來臻。黃華應福始,王淩為禍先。
景皇帝 鼙舞歌,當魏曲魏曆長,古曲樂久長。

景皇帝,聦明命世生,盛德參天地。帝王道,創基既已難,繼世亦未易。外則夏侯玄,內則張與李,三凶稱逆,亂帝紀。從天行誅,窮其姦宄。遏將御其漸,潛謀不得起,罪人咸伏辜,威風震萬里。平衡綜萬機,萬機無不理。召陵桓不君,內外何紛紛,衆小便成群。蒙昧恣心,治亂不分。叡聖獨斷,濟武常以文。從天惟廢立,掃霓披浮雲。雲霓既已闢,清和未幾間。羽檄首尾至,變起東南蕃。儉欽為長蛇,外則馮吳蠻。萬國紛騷擾,戚戚天下懼不安。神武御六軍,我皇秉鉞征。儉欽起壽春,前鋒據項城。出其不意,並縱奇兵。奇兵誠難御,廟勝實難支。兩軍不期遇,敵退計無施。虎騎惟武進,大戰沙陽陂。欽乃亡魂走,奔虜若雲披。天恩赦有罪,東土放鯨鯢。
大晉篇 鼙舞歌,當魏曲天生烝民,古曲四方皇。

赫赫大晉,於穆文皇。蕩蕩巍巍,道邁陶唐。世稱三皇五帝,及今重其光。九德克明,文既顯,武又章。恩弘六合,兼濟萬方。內舉元凱,朝政以綱。外簡虎臣,時惟鷹揚。靡從不懷,逆命斯亡。仁配春日,威踰秋霜。濟濟多士,同茲蘭芳。唐虞至治,四凶滔天。致討儉欽,罔不肅虔。化感海外,海外來賓。獻其聲樂,並稱妾臣。西蜀猾夏,僭號方域。命將致討,委國稽服。吳人放命,馮海阻江。飛書告諭,響應來同。先王建萬國,九服為蕃衛。亡秦壞諸侯,序胙不二世。歷代不能復,忽踰五百歲。我皇邁聖德,應期創典制。分土五等,蕃國正封界。莘莘文武佐,千秋遘嘉會。洪業溢區內,仁風翔海外。
明君篇 鼙舞歌,當魏曲為君既不易,古曲殿前生桂樹。

明君御四海,聽鑑盡物情。顧望有譴罰,竭忠身必榮。蘭茞出荒野,萬里升紫庭。茨草穢堂階,掃截不得生。能否莫相蒙,百官正其名。恭己慎有為,有為無不成。闇君不自信,群下執異端。正直罹譖潤,姦臣奪其權。雖欲盡忠誠,結舌不敢言。結舌亦何憚,盡忠為身患。清流豈不潔,飛塵濁其源。歧路令人迷,未遠勝不還。忠臣立君朝,正色不顧身。邪正不並存,譬若胡與秦。秦胡有合時,邪正各異津。忠臣遇明君,乾乾惟日新。群目統在綱,衆星拱北辰。設令遭闇主,斥退為凡民。雖薄供時用,白茅猶可珍。冰霜晝夜結,蘭桂摧為薪。邪臣多端變,用心何委曲。便辟從情指,動隨君所欲。偷安樂目前,不問清與濁。積偽罔時主,養交以持祿。言行恒相違,難饜甚谿谷。昧死射乾沒,覺露則滅族。
右五篇鼙舞歌行。
鐸舞歌詩二篇

聖人制禮樂篇

昔皇文武邪彌彌舍善誰吾時吾行許帝道銜來治路萬邪治路萬邪赫赫意黃運道吾治路萬邪善道明邪金邪善道明邪金邪帝邪近帝武武邪邪聖皇八音偶邪尊來聖皇八音及來義邪同邪烏及來義邪善草供國吾咄等邪烏近帝邪武邪近帝武邪武邪應節合用武邪尊邪應節合用酒期義邪同邪酒期義邪善草供國吾咄等邪烏近帝邪武邪近帝武武邪邪下音足木上為鼓義邪應衆義邪樂邪邪延否已邪烏已禮祥咄等邪烏素女有絕其聖烏烏武邪
雲門篇 鐸舞歌行,當魏太和時。

黃雲門,唐咸池,虞韶舞,夏夏殷濩列代有五,振鐸鳴金,近大武。清歌發倡,形為主。聲和八音,協律呂。身不虛動,手不徒舉。應節合度,周其敘。時奏宮商,雜之以徵羽。下饜衆目,上從鍾鼓。樂以移風,與德禮相輔,安有失其所。
右二篇鐸舞歌行。
拂舞歌詩五篇
白鳩篇       

翩翩白鳩,再飛再鳴。懷我君德,來集君庭。白雀呈瑞,素羽明鮮。翔庭舞翼,以應仁乾。交交鳴鳩,或丹或黃。樂我君惠,振羽來翔。東壁餘光,魚在江湖。惠而不費,敬我微軀。策我良駟,習我驅馳。與君周旋,樂道亡飢。我心虛靜,我志霑濡。彈琴鼓瑟,聊以自娛。陵雲登臺,浮游太清。扳龍附鳳,日望身輕。
濟濟篇

暢飛暢舞,氣流芳。追念三五大綺黃。去失有,時可行。去來同時此未央。時冉冉,近桑榆。但當飲酒為歡娛。衰老逝,有何期。多憂耿耿內懷思。淵池廣,魚獨希。願得黃浦衆所依。恩感人,世無比。悲歌具舞無極已。
獨祿篇

獨祿獨祿,水深泥濁。泥濁尚可,水深殺我。雍雍雙雁,游戲田畔。我欲射雁,念子孤散。翩翩浮苹,得風遙輕。我心何合,與之同并。空床低帷,誰知無人。夜衣錦繡,誰別偽真。刀鳴削中,倚床無施。父冤不報,欲活何為。猛虎班班,游戲山間。虎欲囓人,不避豪賢。
碣石篇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粲爛,若出其裏。幸甚至哉!歌以詠志。觀滄海孟冬十月,北風裴回。天氣肅清,繁霜霏霏。從雞晨鳴,雁過南飛。鷙鳥潛藏,熊羆窟棲。錢鎛停置,農收積場。逆旅整設,以通賈商。幸甚至哉!歌以詠志。冬十月鄉土不同,河朔隆寒。流澌浮漂,舟船行難。錐不入地,豐籟深奧,水竭不流,冰堅可蹈。士隱者貧,勇俠輕非。心常歎怨,戚戚多悲。幸甚至哉!歌以詠志。土不同神龜雖壽,猶有竟時;騰蛇乘霧,終為土灰。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莫年,壯心不已。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詠志。龜雖壽
淮南王篇

淮南王,自言尊,百尺高樓與天連。後園鑿井銀作床,金瓶素綆汲寒漿。汲寒漿,飲少年。少年窈窕何能賢?揚聲悲歌音絕天。我欲度河河無梁,願化雙黃鵠,還故鄉。還故鄉,入故里。徘徊故鄉,苦身不已。舞寄聲無不泰,徘徊桑梓遊天外。
右五篇拂舞行。
杯槃舞歌詩一篇       

晉世寧,四海平,普天安樂永大寧。四海安,天下歡,樂治興隆舞杯槃。舞杯槃,何翩翩,舉坐翻覆壽萬年。天與日,終與一,左回右轉不相失。箏笛悲,酒舞疲,心中慷慨可健兒。樽酒甘,絲竹清,願令諸君醉復醒。醉復醒,時合同,四坐歡樂皆言工。絲竹音,可不聽,亦舞此槃左右輕。自相當,合坐歡樂人命長。人命長,當結友,千秋萬歲皆老壽。
右杯槃舞歌行。
巾舞歌詩一篇       

吾不見公莫時吾何嬰公來嬰姥時吾哺聲何為茂時為來嬰當思吾明月之上轉起吾何嬰土來嬰轉去吾哺聲何為土轉南來嬰當去吾城上羊下食草吾何嬰下來吾食草吾哺聲汝何三年針縮何來嬰吾亦老吾平平門淫涕下吾何嬰何來嬰涕下吾哺聲昔結吾馬客來嬰吾當行吾度四州洛四海吾何嬰海何來嬰海何來嬰四海吾哺聲熇西馬頭香來嬰吾洛道吾治五丈度汲水吾噫邪哺誰當求兒母何意零邪錢健步哺誰當吾求兒母何吾哺聲三針一發交時還弩心意何零意弩心遙來嬰弩心哺聲復相頭巾意何零何邪相哺頭巾相吾來嬰頭巾母何何吾復來推排意何零相哺推相來嬰推非母何吾復車輪意何零子以邪相哺轉輪吾來嬰轉母何吾使君去時意何零子以邪使君去時使來嬰去時母何吾思君去時意何零子以邪思君去時思來嬰吾去時母何何吾吾 右公莫巾舞歌行。
白紵舞歌詩三篇

高舉兩手白鵠翔。輕軀徐起何洋洋。凝停善睞容儀光。宛若龍轉作低昂。隨世而變誠無方。如推若引留且行。宋世方昌樂未央。舞以盡神安可忘。愛之遺誰贈佳人。質如輕雲色如銀。袍以光軀巾拂塵。制以為袍餘作巾。四坐歡樂胡可陳。清歌徐舞降祇神。
右一篇。
雙袂齊舉鸞鳳翔。羅裾飄颻昭儀光。趨步生姿進流芳。鳴弦清歌及三陽。人生世間如電過。樂時每少苦日多。幸及良辰曜春花。齊倡獻舞趙女歌。羲和馳景逝不停。春露未晞嚴霜零。百草凋索花落英。蟋蟀吟牖寒蟬鳴。百年之命忽若傾。蚤知迅速秉燭行。東造扶桑游紫庭。西至崑崙戲曾城。
右一篇。
陽春白日風花香。趨步明玉舞瑤璫。聲發金石媚笙簧。羅褂徐轉紅袖揚。清歌流響繞鳳梁。如矜若思凝且翔。轉盻遺精豔煇光。將流將引雙雁翔。歡來何晚意何長。明君御世永歌倡。
右一篇。白紵舊新合三篇。
宋泰始歌舞曲詞
皇業頌歌自堯至楚元王、高祖,世世載聖德。明帝造       

皇業沿德建,帝運資勳融。胤唐重盛軌,冑楚載休風。堯帝兆深祥,元王衍遐慶。積善傳上業,祚福啟英聖。衰數隨金祿,登曆昌水命。維宋垂光烈,世美流舞詠。聖祖頌聖祖惟高德,積勳代晉曆。永建享鴻基,萬古盛音冊。叡文纘宸馭,廣運崇帝聲。衍德被仁祉,留化洽民靈。孝建締孝業,允協天人謀。宇內齊政軌,宙表燭威流。鍾管騰列聖,彝銘賁重猷。
明君大雅 虞龢造

明君應乾數,撥亂紐頹基。民慶來蘇日,國頌薰風詩。天步或暫難,列蕃扇迷慝。廟勝敷九伐,神謨洞七德。文教洗昏俗,武誼清祲埏。英勳冠帝則,萬壽永衍天。
通國風 明帝造

開寶業,資賢昌。謨明盛,弼諧光。烈武惟略,景王勳。南康華容,變政文。猛績爰著,有左軍。三王到氏,文武贊。丞相作輔,屬伊旦。沈柳宗侯,皆殄亂。泰始開運,超百王。司徒驃騎,勳德康。江安謀效,殷誠彰。劉沈承規,功名揚。慶歸我后,祚無疆。天符頌明帝造天符革運,世誕英皇。在館神炫,既壯龍驤。六鍾集表,四緯駢光。於穆配天,永休厥祥。
明德頌 明帝造

明德孚教,幽符麗紀。山鼎見奇,醴液涵祉。鵷雛燿儀,騶虞游趾。福延億祚,慶流萬祀。帝圖頌帝圖凝遠,瑞美昭宣。濟流月鏡,鹿毳霜鮮。甘露降和,花雪表年。孝德載衍,芳風永傳。
龍躍大雅

龍躍式符,玉燿蕃宮。歲淹豫野,璽屬嬪中。江波澈映,石柏開文。觀毓花蘂,樓凝景雲。白烏三獲,甘液再呈。嘉穟表沃,連理協成。德充動物,道積通神。宋業允大,靈瑞方臻。
淮祥風

淮祥應,賢彥生。翼贊中興,致太平。
宋世大雅 虞龢造

宋世寧,在泰始。醉酒歡,飽德喜。萬國朝,上壽酒。帝同天,惟長久。
治兵大雅 明帝造

王命治兵,有征無戰。巾拂以淨,醜類革面。王儀振旅,載戢在辰。中虛巾拂,四表靜塵。
白紵篇大雅 明帝造

在心曰志發言詩,聲成于文被管絲。手舞足蹈欣泰時,移風易俗王化基。琴角揮韻白雲舒,簫韶協音神鳳來。拊擊和節詠在初,章曲乍畢情有餘。文同軌壹道德行,國靖民和禮樂成。四縣庭響美勳英,八列陛倡貴人聲。舞飾麗華樂容工,羅裳皎日袂隨風。金翠列煇蕙麝豐,淑姿委體允帝衷。
漢鼓吹鐃歌十八曲

朱鷺曲

朱鷺,魚以烏路訾邪。鷺何食,食茄下。不之食,不以吐,將以問誅一作諫者。思悲翁曲思悲翁,唐思,奪我美人侵以遇,悲翁也,但我思。蓬首一作蕞狗,逐狡兔,食交君,梟子五。梟母六,拉沓高飛莫安宿。
艾如張曲

艾而張羅,夷於何。行成之,四時和。山出黃雀亦有羅,雀以高飛柰雀何?為此倚欲,誰肯礞室。
上之回曲

上之回,所中益。夏將至,行將北。以承甘泉宮,寒暑德。游石關,望諸國,月支臣,匈奴服。令從百官疾驅馳,千秋萬歲樂無極。
翁離曲

擁離趾中,可築室,何用葺之蕙用蘭。擁離趾中。
戰城南曲

戰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烏可食。為我謂烏,且為客豪,野死諒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水深激激,蒲葦冥冥。梟騎戰鬥死,駑馬裴回鳴。梁築室,何以南?梁何北?禾黍而穫君何食?願為忠臣安可得?思子良臣,良臣誠可思,朝行出攻,莫不夜歸。
巫山高曲

巫山高,高以大;淮水深,難以逝。我欲東歸,害梁不為。我集無高,曳水何梁。湯湯回回,臨水遠望。泣下霑衣,遠道之人心思歸。謂之何?
上陵曲

上陵何美美,下津風以寒。問客從何來,言從水中央。桂樹為君船,青絲為君笮,木蘭為君櫂,黃金錯其間。滄海之雀赤翅鴻,白雁隨,山林乍開乍合,曾不知日月明。醴泉之水,光澤何蔚蔚。芝為車,龍為馬。覽遨游,四海外。甘露初二年,芝生銅池中,仙人下來飲,延壽千萬歲。
將進酒曲

將進酒,乘太白。辨加哉,詩審搏。放故歌,心所作。同陰氣,詩悉索。使禹良工,觀者苦。
君馬黃歌

君馬黃,臣馬蒼,三馬同逐臣馬良。易之有騩蔡有赭,美人歸以南,駕車馳馬。美人傷我心!佳人歸以北,駕車馳馬。佳人安終極!
芳樹曲

芳樹,日月君亂,如於風。芳樹不上無心。溫而鵠,三而為行。臨蘭池,心中懷我悵。心不可匡,目不可顧,妒人之子愁殺人。君有它心,樂不可禁。王將何似?如孫如魚乎?悲矣!
有所思曲

有所思,乃在大海南。何用問遺君,雙珠玳瑁簪,用玉紹繚之。聞君有它心,拉雜摧燒之!摧燒之,當風揚其灰。從今以往,勿復相思!相思與君絕。雞鳴狗吠,兄嫂當知之。妃呼狶!秋風肅肅晨風颸,東方須臾高知之。
雉子曲

雉子,班如此,之于雉梁,無以吾翁孺。雉子,知得雉子高飛止,黃鵠蜚之以千里,王可思。雄來蜚從雌,視子趨一雉。雉子車大駕馬滕,被王送行所中,堯芊蜚從王孫行。
聖人出曲

聖人出,陰陽和。美人出,游九河。佳人來,騑離哉何。駕六飛龍四時和。君之臣明護不道,美人哉,宜天子。免甘星筮樂甫始,美人子,含四海。
上邪曲

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
臨高臺曲

臨高臺以軒,下有清水清且寒。江有香草目以蘭,黃鵠高飛離哉翻。關弓射鵠,令我主壽萬年。收中吾。
遠如期曲

遠如期,益如壽,處天左側,大樂,萬歲與天無極。雅樂陳,佳哉紛,單于自歸,動如驚心。虞心大佳,萬人還來,謁者引,鄉殿陳,累世未嘗聞之。增壽萬年亦誠哉!
石留曲

石留涼陽涼石水流為沙錫以微河為香向始 25859.gif 冷將風陽北逝肯無敢與于楊心邪懷蘭志金安薄北方開留離蘭
魏鼓吹曲十二篇 繆襲造

漢第一曲朱鷺,今第一曲初之平,言魏也。

  初之平,義兵征。神武奮,金鼓鳴。邁武德,揚洪名。漢室微,社稷傾。皇道失,桓與靈。閹宦熾,群雄爭。邊韓起,亂金城。中國擾,無紀經。赫武皇,起旗旌。麾天下,天下平。濟九州,九州寧。創武功,武功成。越五帝,邈三王。興禮樂,定紀綱。普日月,齊暉光。
右初之平曲凡三十句,句三字。
漢第二曲思悲翁,今第二曲戰滎陽,言曹公也。

戰滎陽,汴水陂。戎士憤怒,貫甲馳。陳未成,退徐榮,二萬騎,塹壘平。戎馬傷,六軍驚,勢不集,衆幾傾。白日沒,時晦冥,顧中牟,心屏營。同盟疑,計無成,賴我武皇,萬國寧。
右戰滎陽曲凡二十句,其十八句句三字,二句句四字。
漢第三曲艾如張,今第三曲獲呂布,言曹公東圍臨淮,生擒呂布也。

  獲呂布,戮陳宮。芟夷鯨鯢,驅騁群雄。囊括天下,運掌中。
右獲呂布曲凡六句,其三句句三字,三句句四字。
漢第四曲上之回,今第四曲克官渡,言曹公與袁紹戰,破之於官渡也。

克紹官渡,由白馬。僵屍流血,被原野。賊衆如犬羊,王師尚寡。沙堆傍,風飛揚。轉戰不利,士卒傷。今日不勝,後何望!土山地道,不可當。卒勝大捷,震冀方。屠城破邑,神武遂章。
右克官渡曲凡十八句,其八句句三字,一句句五字,九句句四字。
漢第五曲翁離,今第五曲舊邦,言曹公勝袁紹於官渡,還譙收藏士卒死亡也。

舊邦蕭條,心傷悲。孤魂翩翩,當何依。游士戀故,涕如摧。兵起事大,令願違。博求親戚,在者誰。立廟置後,魂來歸。
右舊邦曲凡十二句,其六句句三字,六句句四字。
漢第六曲戰城南,今第六曲定武功,言曹公初破鄴,武功之定,始乎此也。

定武功,濟黃河。河水湯湯,旦莫有橫流波。袁氏欲衰,兄弟尋干戈。決漳水,水流滂沱。嗟城中如流魚,誰能復顧室家!計窮慮盡,求來連和。和不時,心中憂戚。賊衆內潰,君臣奔北。拔鄴城,奄有魏國。王業艱難,覽觀古今,可為長歎。
右定武功曲凡二十一句,其五句句三字,三句句六字,十二句句四字,一句五字。
漢第七曲巫山高,今第七曲屠柳城,言曹公越北塞,歷白檀,破三郡烏桓於柳城也。

屠柳城,功誠難。越度隴塞,路漫漫。北踰岡平,但聞悲風正酸。蹋頓授首,遂登白狼山。神武慹海外,永無北顧患。
右屠柳城曲凡十句,其三句句三字,三句句四字,三句句五字,一句六字。
漢第八曲上陵,今第八曲平南荊,言曹公南平荊州也。

南荊何遼遼,江漢濁不清。菁茅久不貢,王師赫南征。劉琮據襄陽,賊備屯樊城。六軍廬新野,金鼓震天庭。劉子面縛至,武皇許其成。許與其成,撫其民。陶陶江漢間,普為大魏臣。大魏臣,向風思自新。思自新,齊功古人。在昔虞與唐,大魏得與均。多選忠義士,為喉脣。天下一定,萬世無風塵。
右平南荊曲凡二十四句,共十七句句五字,四句句三字,三句句四字。
漢第九曲將進酒,今第九曲平關中,言曹公征馬超,定關中也。

平關中,路向潼。濟濁水,立高墉。鬥韓馬,離群凶。選驍騎,縱兩翼,虜崩潰,級萬億。
右平關中曲凡十句,句三字。
漢第十曲有所思,今第十曲應帝期,言曹文帝以聖德受命,應運期也。

應帝期,於昭我文皇,曆數承天序,龍飛自許昌。聦明昭四表,恩德動遐方。星辰為垂燿,日月為重光。河洛吐符瑞,草木挺嘉祥。麒麟步郊野,黃龍游津梁。白虎依山林,鳳凰鳴高岡。考圖定篇籍,功配上古羲皇。羲皇無遺文,仁聖相因循。期運三千歲,一生聖明君。堯授舜萬國,萬國皆附親。四門為穆穆,教化常如神。大魏興盛,與之為鄰。
右應帝期曲凡二十六句,其一句三字,二句四字,二十二句句五字,一句六字。
漢第十一曲芳樹,今第十一曲邕熙,言魏氏臨其國,君臣邕穆,庶績咸熙也。

邕熙,君臣合德,天下治。隆帝道,獲瑞寶,頌聲並作,洋洋浩浩。吉日臨高堂,置酒列名倡。歌聲一何紆餘,雜笙簧。八音諧,有紀綱。子孫永建萬國,壽考樂無央。
右邕熙曲凡十五句,其六句句三字,三句句四字,一句二字,三句句五字,二句句六字。
漢第十二曲上邪,今第十二曲太和,言魏明帝繼體承統,太和改元,德澤流布。

惟太和元年,皇帝踐阼,聖且仁,德澤為流布。災蝗一時為絕息,上天時雨露。五穀溢田疇,四民相率遵軌度。事務澂清,天下獄訟察以情。元首明,魏家如此,那得不太平?
右太和曲凡十三句,其二句句三字,五句句五字,三句句四字,三句句七字。
晉鼓吹歌曲二十二篇 傅玄作

靈之祥 古朱鷺行

靈之祥,言宣皇帝之佐魏,猶虞舜之事堯也。既有石瑞之徵,又能用武以誅孟度之逆命也。
靈之祥,石瑞章。旌金德,出西方。天命降,授宣皇。應期運,時龍驤。繼大舜,佐陶唐。贊武文,建帝綱。孟氏叛,據南疆。追有扈,亂五常。吳寇勁,蜀虜強。交誓盟,連遐荒。宣赫怒,奮鷹揚。震乾威,燿電光。陵九天,陷石城。梟逆命,拯有生。萬國安,四海寧。
宣受命 古思悲翁行

宣受命,言宣皇帝禦諸葛亮,養威重,運神兵,亮震怖而死。
宣受命,應天機。風雲時動,神龍飛。禦葛亮,鎮雍涼。邊境安,民夷康。務節事,勤定傾。覽英雄,保持盈。淵穆穆,赫明明。沖而泰,天之經。養威重,運神兵。亮乃震死,天下寧。
征遼東 古艾而張行

征遼東,言宣皇帝陵大海之表,討滅公孫淵而梟其首也。
征遼東,敵失據。威靈邁日域,淵既授首,群逆破膽,咸震怖。朔北響應,海表景附。武功赫赫,德雲布。
宣輔政 古上之回行

宣輔政,言宣皇帝聖道深遠,撥亂反正,網羅文武之才,以定二儀之序也。
宣皇輔政,聖烈深。撥亂反正,從天心。網羅文武才,慎厥所生。所生賢,遺教施,安上治民,化風移。肇創帝基,洪業垂。於鑠明明,時赫戲。功濟萬世,定二儀。定二儀,雲澤雨施,海外風馳。
時運多難 古擁離行

時運,言宣皇帝致討吳方,有征無戰也。
時運多難,道教痡。天地變化,有盈虛。蠢爾吳蠻,虎視江湖。我皇赫斯,致天誅。有征無戰,弭其圖。天威橫被,震東隅。
景龍飛 古戰城南行

景龍飛,言景帝克明威教,賞從夷逆,祚隆無疆,崇此洪基也。
景龍飛,御天威。聦鑑玄察動與神明協機。從之者顯,逆之者滅夷。文教敷,武功巍。普被四海,萬邦望風,莫不來綏。聖德潛斷,先天弗違。弗違祥,享世永長。猛以致寬,道化光。赫明明,祚隆無疆。帝績惟期,有命既集,崇此洪基。
平玉衡 古巫山高行

平玉衡,言景皇帝一萬國之殊風,齊四海之乖心,禮賢養士,而纂洪業也。
平玉衡,糾姦回。萬國殊風,四海乖。禮賢養士,羈御英雄思心齊。纂戎洪業,崇皇階。品物威亨,聖敬日躋。聦鑑盡下情,明明綜天機。
文皇統百揆 古上陵行

百揆,言文皇帝始統百揆,用人有序,以敷泰平之化也。
文皇統百揆,繼天理萬方。武將鎮四宇,英佐盈朝堂。謀言協秋蘭,清風發其芳。洪澤所漸潤,礫石為珪璋。大道侔五帝,盛德踰三王。咸光大,上參天與地,至化無內外。無內外,六合並康乂。並康乂,遘茲嘉會。在昔羲與農,大晉德斯邁。鎮征及諸州,為蕃衛。功濟四海,洪烈流萬世。
因時運 古將進酒行

因時運,言文皇帝因時運變,聖謀潛施,解長蛇之交,離群桀之黨,以武濟文,審其大計,以邁其德也。因時運,聖策施。長蛇交解,群桀離。勢窮奔吳,虎騎厲。惟武進,審大計。時邁其德,清一世。
惟庸蜀 古有所思行

惟庸蜀,言文皇帝既平萬乘之蜀,封建萬國,復五等之爵也。
惟庸蜀,僭號天一隅。劉備逆帝命,禪亮承其餘。擁衆數十萬,闚隙乘我虛。驛騎進羽檄,天下不遑居。姜維屢寇邊,隴上為荒墟。文皇愍斯民,歷世受罪辜。外謨蕃屏臣,內謀衆士夫。爪牙應指授,腹心獻良圖。良圖協成文,大興百萬軍。雷鼓震地起,猛勢陵浮雲。逋虜畏天誅,面縛造壘門。萬里同風教,逆命稱妾臣。光建五等,紀綱天人。
天序 古芳樹行

天序,言聖皇應曆受禪,弘濟大化,用人各盡其才也。
天序,應曆受禪,承靈祜。御群龍,勒螭虎。弘濟大化,英俊作輔。明明統萬機,赫赫鎮四方。咎繇稷契之疇,協蘭芳。禮王臣,覆兆民。化之如天與地,誰敢愛其身。
大晉承運期 古上邪行

大晉承運期,言聖皇應籙受圖,化象神明也。
大晉承運期,德隆聖皇。時清晏,白日垂光。應籙圖,陟帝位,繼天正玉衡,化行象神明。至哉道隆虞與唐。元首敷洪化,百僚股肱並忠良,民大康。隆隆赫赫,福祚盈無疆。
金靈運 古君馬黃行

靈運,言聖皇踐阼,致敬宗廟,而孝道施於天下也。
金靈運,天符發。聖徵見,參日月。惟我皇,體神聖。受魏禪,應天命。皇之興,靈有徵。登大麓,御萬乘。皇之輔,若虓虎。爪牙奮,莫之禦。皇之佐,贊清化。百事理,萬邦賀。神祇應,嘉瑞章。恭享祀,薦先皇。樂時奏,磬管鏘。鼓淵淵,鍾喤喤。奠尊俎,實玉觴。神歆饗,咸說康。宴孫子,祐無疆。大孝烝烝,德教被萬方。
於穆我皇 古雉子行

於穆,言聖皇受命,德合神明也。
於穆我皇,盛德聖且明。受禪君世,光濟群生。普天率土,莫不來庭。顒顒六合內,望風仰泰清。萬國雍雍,興頌聲。大化洽,地平而天成。七政齊,玉衡惟平。峨峨佐命,濟濟群英。夙夜乾乾,萬機是經。雖治興,匪荒寧。謙道光,沖不盈。天地合德,日月同榮。赫赫煌煌,燿幽冥。三光克從,於顯天垂景星。龍鳳臻,甘露宵零。肅神祇,祗上靈。萬物欣戴,自天效其成。
仲春振旅 古聖人出行

仲春,言大晉申文武之教,田獵以時也。
仲春振旅,大致民,武教於時日新。師執提,工執鼓,坐作從,節有序,盛矣允文允武。蒐田表禡,申法誓,遂圍禁,獻社祭,允矣時明國制。文武並用,禮之經,列車如戰,大教明,古今誰能去兵。大晉繼天,濟群生。
夏苗田 古臨高臺行

苗田,言大晉田狩從時,為苗除害也。
夏苗田,運將徂,軍國異容,文武殊。乃命群吏,選車徒,辯其名號,贊契書。王軍啟八門,行同上帝居。時路建大麾,雲旗翳紫虛。百官象其事,疾則疾,徐則徐。回衡旋軫,罷陳敝車。獻禽享祠,烝烝配有虞。惟大晉,德參兩儀,化雲敷。
仲秋獮田 古遠期行

仲秋,言大晉雖有文德,不廢武事,從時以殺伐也。
仲秋獮田,金德常剛。涼風清且厲,凝露結為霜。白虎司辰,蒼隼時鷹揚。鷹揚猶周尚父,從天以殺伐。春秋時敘,雷霆震威燿,進退由鉦鼓。致禽祀祊,羽毛之用充軍府。赫赫大晉德,芬烈陵三五,敷化以文,雖治不廢武。光宅四海,永享天之祜。
從天道 古石留行

從天道,言仲冬大閱,用武修文,大晉之德配天也。
從天道,握神契。三時亦講武事,冬大閱。鳴鐲振鼓鐸,旌旗象虹霓。文制其中,武不窮武,動軍誓衆,禮成而義舉。三驅以崇仁,進止不失其序。兵卒練,將如虎。惟虓虎,氣陵青雲。解圍三面,殺不殄群。偃旌麾,班六軍。獻享烝,修典文。嘉大晉,德配天。祿報功,爵俟賢。饗燕樂,受茲百祿,嘉萬年。
唐堯 古務成行古曲亡

唐堯,言聖皇陟帝位,德化光四表也。
唐堯咨務成,謙謙德所興。積漸終光大,履霜致堅冰。神明道自然,河海猶可凝。舜禹統百揆,元凱以次升。禪讓應天曆,睿聖世相承。我皇陟帝位,平衡正準繩。德化四表,祥氣見其徵。興王坐俟旦,亡主恬自矜。致遠由近始,覆簣成山陵。披圖按先籍,有其證靈液
玄雲 古玄雲行古曲亡

玄雲,言聖皇用人,各盡其材也。
玄雲起山嶽,祥氣萬里會。龍飛何蜿蜿,鳳翔何翽翽。昔在唐虞朝,時見青雲際。今親遊方國,流光溢天外。鶴鳴在後園,清音隨風邁。成湯隆顯命,伊摯來如飛。周文獵渭濱,遂載呂望歸。符合如影響,先天天弗違。輟耕綜地綱,解褐衿天維。元功配二主,芬馨世所稀。我皇敘群才,洪烈何巍巍。桓桓征四表,濟濟理萬機。神化感無方,髦才盈帝畿。丕顯惟昧旦,日新孔所咨。茂哉聖明德,日月同光輝。
伯益 古黃爵行古曲亡

伯益,言赤烏銜書,有周以興;今聖皇受命,神雀來也。
伯益佐舜禹,職掌山與川。德侔十六相,思心入無間。智理周萬物,下知衆鳥言。黃雀應清化,翔集何翩翩。和鳴棲庭樹,徘徊雲日間。夏桀為無道,密網施山阿。酷祝振纖網,當柰黃雀何。殷湯崇天德,去其三面羅。逍遙群飛來,鳴聲乃復和。朱雀作南宿,鳳皇統羽群。赤鳥銜書至,天命瑞周文。神雀今來遊,為我受命君。嘉祥致天和,膏澤降青雲。蘭風發芳氣,闔世同其芬。
釣竿 古釣竿行漢鐃歌二十二無釣竿。

釣竿,言聖皇德配堯、舜,又有呂望之佐以濟大功致太平也。
釣竿何冉冉,甘餌芳且鮮。臨川運思心,微綸沈九淵。太公寶此術,乃在靈祕篇。機變隨物移,精妙貫未然。游魚驚著釣,潛龍飛戾天。戾天安所至,撫翼翔太清。太清一何異,兩儀出渾成。玉衡正三辰,造化賦群形。退願輔聖君,與神合其靈。我君弘遠略,天人不足并。天人初并時,昧昧何茫茫。日月有徵兆,文象興二皇。蚩尤亂生民,黃帝用兵征萬方。逮夏禹而德衰,三代不及虞與唐。我皇聖德配堯舜,受禪即阼享天祥。率土蒙祐,靡不肅,庶事康。庶事康,穆穆明明。荷百祿,保無極,永泰平。
吳鼓吹曲十二篇 韋昭造

炎精缺者,言漢室衰,武烈皇帝奮迅猛志,念在匡救,然而王跡始乎此也。漢曲有朱鷺,此篇當之。第一。

炎精缺,漢道微。皇綱弛,政德違。衆姦熾,民罔依。赫武烈,越龍飛。陟天衢,燿靈威。鳴雷鼓,抗電麾。撫乾衡,鎮地機。厲虎旅,騁熊羆。發神聽,吐英奇。張角破,邊韓羈。宛潁平,南土綏。神武章,渥澤施。金聲震,仁風馳。顯高門,啟皇基。統罔極,垂將來。
右炎精缺曲凡三十句,句三字。
漢之季者,武烈皇帝悼漢之微,痛卓之亂,興兵奮擊,功蓋海內也。漢曲有思悲翁,此篇當之。第二。

漢之季,董卓亂。桓桓武烈,應時運。義兵興,雲旗建。厲六師,羅八陳。飛鳴鏑,接白刃。輕騎發,介士奮。醜虜震,使衆散。劫漢主,遷西館。雄豪怒,元惡僨。赫赫皇祖,功名聞。
右漢之季曲凡二十句,其十八句句三字,二句句四字。
攄武師者,言大皇帝卒武烈之業而奮征也。漢曲有艾如張,此篇當之。第三。

攄武師,斬黃祖。肅夷凶族,革平西夏。炎炎大烈,震天下。
右攄武師曲凡六句,其三句句三字,三句句四字。
烏林者,言曹操既破荊州,從流東下,欲來爭鋒。大皇帝命將周瑜逆之於烏林而破走也。漢曲有上之回,此篇當之。第四。

曹操北伐,拔柳城。乘勝席卷,遂南征。劉氏不睦,八郡震驚。衆既降,操屠荊。舟車十萬,揚風聲。議者狐疑,慮無成。賴我大皇,發聖明。虎臣雄烈,周與程。破操烏林,顯章功名。
右伐烏林曲凡十八句,其十句句四字,八句句三字。
秋風者,言大皇帝說以使民,民忘其死。漢曲有擁離,此篇當之。第五。

秋風揚沙塵,寒露霑衣裳。角弓持弦急,鳩鳥化為鷹。邊垂飛羽檄,寇賊侵界疆。跨馬披介冑,慷慨懷悲傷。辭親向長路,安知存與亡。窮達固有分,志士思立功。邀之戰場,身逸獲高賞,身沒有遺封。
右秋風曲凡十五句,其十四句句五字,一句四字。
克皖城者,言曹操志圖并兼,而令朱光為廬江太守。上親征光,破之於皖城也。漢曲有戰城南,此篇當之。第六。

克滅皖城,遏寇賊。惡此凶孽,阻姦慝。王師赫征,衆傾覆。除穢去暴,戢兵革。民得就農,邊境息。誅君弔臣,昭至德。
右克皖城曲凡十二句,其六句句三字,六句句四字。
關背德者,言蜀將關羽背棄吳德,心懷不軌。大皇帝引師浮江而禽之也。漢曲有巫山高,此篇當之。第七。

關背德,作鴟張。割我邑城,圖不祥。稱兵北伐,圍樊襄陽。嗟臂大於股,將受其殃。巍巍吳聖主,叡德與玄通。與玄通,親任呂蒙。泛舟洪氾池,泝涉長江。神武一何桓桓!聲烈正與風翔。歷撫江安城,大據郢邦。虜羽授首,百蠻咸來同,盛哉無比隆。
右關背德曲凡二十一句,其八句句四字,二句句六字,七句句五字,四句句三字。
通荊門者,言大皇帝與蜀交好齊盟,中有關羽自失之愆,戎蠻樂亂,生變作患,蜀疑其眩,吳惡其詐,乃大治兵,終復初好也。漢曲有上陵,此篇當之。第八。

荊門限巫山,高峻與雲連。蠻夷阻其險,歷世懷不賓。漢王據蜀郡,崇好結和親。乖微中情疑,讒夫亂其間。大皇赫斯怒,虎臣勇氣震。蕩滌幽藪,討不恭。觀兵揚炎燿,厲鋒整封疆。整封疆,闡揚威武容。功赫戲,洪烈炳章。邈矣帝皇世,聖吳同厥風。荒裔望清化,化恢弘。煌煌大吳,延祚永未央。
右通荊門曲凡二十四句,其十七句句五字,四句句三字,三句句四字。
章洪德者,言大皇帝章其大德,而遠方來附也。漢曲有將進酒,此篇當之。第九。

章洪德,邁威神。感殊風,懷遠鄰。平南裔,齊海濱。越裳貢,扶南臣。珍貨充庭,所見日新。
右章洪德曲凡十句,其八句句三字,二句句四字。
從曆數者,言大皇帝從籙圖之符,而建大號也。漢曲有有所思,此篇當之。第十。

從曆數,於穆我皇帝。聖哲受之天,神明表奇異。建號創皇基,聦叡協神思。德澤浸及昆蟲,浩蕩越前代。三光顯精燿,陰陽稱至治。肉角步郊畛,鳳凰棲靈囿。神龜游沼池,圖讖摹文字。黃龍覿鱗,符祥日月記。覽往以察今,我皇多噲事。上欽昊天象,下副萬姓意。光被彌蒼生,家戶蒙惠賚。風教肅以平,頌聲章嘉喜。大吳興隆,綽有餘裕。
右從曆數曲凡二十六句,其一句句三字,三句句四字,二十二句句五字,一句六字。
承天命者,言上以聖德踐位,道化至盛也。漢曲有芳樹,此篇當之。第十一。

承天命,於昭聖德。三精垂象,符靈表德。巨石立,九穗植。龍金其鱗,烏赤其色。輿人歌,億夫歎息。超龍升,襲帝服。躬淳懿,體玄默。夙興臨朝,勞謙日昃。易簡以崇仁,放遠讒與慝。舉賢才,親近有德。均田疇,茂稼穡。審法令,定品式。考功能,明黜陟。人思自盡,惟心與力。家國治,王道直。思我帝皇,壽萬億。長保天祿,祚無極。
右承天命曲凡三十四句,其十九句句三字,二句句五字,十三句句四字。
玄化者,言上修文訓武,則天而行,仁澤流洽,天下喜樂也。漢曲有上邪,此篇當之。第十二。

玄化象以天,陛下聖真。張皇綱,率道以安民。惠澤宣流而雲布,上下睦親。君臣酣宴樂,激發弦歌揚妙新。修文籌廟勝,須時備駕巡洛津。康哉泰,四海歡忻,越與三五鄰。
右玄化曲凡十三句,其五句句五字,二句句三字,三句句四字,三句句七字。
今鼓吹鐃歌詞樂人以音聲相傳,訓詁不可復解。

大竭夜烏自云何來堂吾來聲烏奚姑悟姑尊盧聖子黃尊來餭清嬰烏白日為隨來郭吾微令吾
應龍夜烏由道何來直子為烏奚如悟姑尊盧雞子聽烏虎行為來明吾微令吾
詩則夜烏道祿何來黑洛道烏奚悟如尊爾尊盧起黃華烏伯遼為國日忠雨令吾
伯遼夜烏若國何來日忠雨烏奚如悟姑尊盧面道康尊錄龍永烏赫赫福胙夜音微令吾
右四解,上邪曲。
幾令吾幾令諸韓亂發正令吾
幾令吾諸韓從聽心令吾若里洛何來韓微令吾尊盧忌盧文盧子路子路為路雞如文盧炯烏諸胙微令吾幾令諸韓或公隨令吾幾令吾幾諸或言隨令吾黑洛何來諸韓微令吾尊盧安成隨來免路路子為吾路奚如文盧炯烏諸胙微令吾 右九解,晚芝曲。漢曲有遠期,疑是。
幾令吾呼曆舍居執來隨咄武子邪令烏銜針相風其右其右
幾令吾呼群議破葫執來隨吾咄武子邪令烏今烏今 2680a.gif 入海相風及後
幾令吾呼無公赫吾執來隨吾咄武子邪令烏無公赫吾立諸布始布
右三解,艾如張曲。
鼓吹鐃歌十五篇 何承天義熙中私造

朱路篇

朱路揚和鸞,翠蓋燿金華。玄牡飾樊纓,流旌拂飛霞。雄戟闢曠塗,班劍翼高車。三軍且莫喧,聽我奏鐃歌。清鞞驚短簫,朗鼓節鳴笳。人心惟愷豫,茲音亮且和。輕風起紅塵,渟瀾發微波。逸韻騰天路,頹響結城阿。仁聲被八表,威震振九遐。嗟嗟介冑士,勗哉念皇家。
思悲公篇

思悲公,懷袞衣。東國何悲,公西歸。公西歸,流二叔,幼主既悟,偃禾復。偃禾復,聖志申。營都新邑,從斯民。從斯民,德惟明。制禮作樂,興頌聲。興頌聲,致嘉祥。鳴鳳爰集,萬國康。萬國康,猶弗已。握髮吐餐,下群士。惟我君,繼伊周。親睹盛世,復何求。
雍離篇

雍士多離心,荊民懷怨情。二凶不量德,構難稱其兵。王人銜朝命,正辭糾不庭。上宰宣九伐,萬里舉長旌。樓船掩江濆,駟介飛重英。歸德戒後夫,賈勇尚先鳴。逆徒既不濟,愚智亦相傾。霜鋒未及染,鄢郢忽已清。西川無潛鱗,北渚有奔鯨。凌威致天府,一戰夷三城。江漢被美化,宇宙歌太平。惟我東郡民,曾是深推誠。
戰城南篇

戰城南,衡黃塵。丹旌電烻,鼓雷震。勍敵猛,戎馬殷。橫陳亙野,若屯雲。仗大從,應三靈。義之所感,士忘生。長劍擊,繁弱鳴。飛鏑炫晃,亂奔星。虎騎躍,華毦旋。朱火延起,騰飛煙。驍雄斬,高旗搴。長角浮叫,響清天。夷群寇,殪逆徒。餘黎霑惠,詠來蘇。奏愷樂,歸皇都。班爵獻俘,邦國娛。
巫山高篇

巫山高,三峽峻。青壁千尋,深谷萬仞。崇巖冠靈,林冥冥。山禽夜響,晨猿相和鳴。洪波迅澓,載逝載停。悽悽商旅之客,懷苦情。在昔陽九,皇綱微。李氏竊命,宣武燿靈威。蠢爾逆縱,復踐亂機。王旅薄伐,傳首來至京師。古之為國,惟德是貴。力戰而虛民,鮮不顛墜。矧乃叛戾,伊胡能遂。咨爾巴子,無放肆。
上陵者篇

上陵者,相追攀。被服纖麗,振綺紈。攜童幼,升崇巒。南望城闕,鬱槃桓。王公第,通衢端。高甍華屋,列朱軒。臨濬谷,掇秋蘭。士女悠奕,映隰原。指營丘,感牛山。爽鳩既沒,景君歎。嗟歲聿,游不還。志氣衰沮,玄鬢斑。野莽宿,墳土乾。顧此纍纍,中心酸。生必死,亦何怨。取樂今日,展情歡。
將進酒篇

將進酒,慶三朝。備繁禮,薦嘉肴。榮枯換,霜霧交。緩春帶,命朋僚。車等旗,馬齊鑣。懷溫克,樂林濠。士失志,慍情勞。思旨酒,寄游遨。敗德人,甘醇醪。耽長夜,或淫妖。興屢舞,厲哇謠。形傞傞,聲號呶。首既濡,志亦荒。性命夭,國家亡。嗟後生,節酣觴。匪酒辜,孰為殃。
君馬篇

君馬麗且閑,揚鑣騰逸姿。駿足躡流景,高步追輕飛。冉冉六轡柔,奕奕金華暉。輕霄翼羽蓋,長風靡淑旂。願為范氏驅,雍容步中畿。豈效詭遇子,馳騁趣危機。鉛陵策良駟,造父為之悲。不怨吳阪峻,但恨伯樂稀。赦彼岐山盜,實濟韓原師。柰何漢魏主,縱情營所私。疲民甘藜藿,廄馬患盈肥。人畜貿厥養,蒼生將焉歸。
芳樹篇

芳樹生北庭,豐隆正裴徊。翠穎陵冬秀,紅葩迎春開。佳人閑幽室,惠心婉以諧。蘭房掩綺幌,綠草被長階。日夕游雲際,歸禽命同棲。皓月盈素景,涼風拂中閨。哀弦理虛堂,要妙清且悽。嘯歌流激楚,傷此碩人懷。梁塵集丹帷,微飆揚羅褂。豈怨嘉時莫,徒惜良願乖。
有所思篇

有所思,思昔人。曾閔二子,善養親。和顏色,奉晨昏。至誠烝烝,通明神。鄒孟軻,為齊卿。稱身受祿,不貪榮。道不用,獨擁楹。三徙既誶,禮義明。飛鳥集,猛獸附。功成事畢,乃更娶。哀我生,遘凶旻。幼罹荼毒,備艱辛。慈顏絕,見無因。長懷永思,託丘墳。
雉子游原澤篇

雉子游原澤,幼懷耿介心。飲啄雖勤苦,不願棲園林。古有避世士,抗志清霄岑。浩然寄卜肆,揮櫂通川陰。消搖風塵外,散髮撫鳴琴。卿相非所眄,何況於千金。功名豈不美,寵辱亦相尋。冰炭結六府,憂虞纏胸襟。當世須大度,量己不克任。三復泉流誡,自驚良已深。
上邪篇

上邪下難正,衆枉不可矯。音和響必清,端影緣直表。大化揚仁風,齊人猶偃草。聖王既已沒,誰能弘至道。開春湛柔露,代終肅嚴霜。承平貴孔孟,政敝侯申商。孝公明賞罰,六世猶克昌。李斯肆濫刑,秦氏所以亡。漢宣隆中興,魏祖寧三方。譬彼針與石,效疾故稱良。行葦非不厚,悠悠何詎央。琴瑟時未調,改弦當更張。矧乃治天下,此要安可忘。
臨高臺篇

臨高臺,望天衢。飄然輕舉,陵太虛。攜列子,超帝鄉。雲衣雨帶,乘風翔。肅龍駕,會瑤臺。清暉浮景,溢蓬萊。濟西海,濯洧盤。佇立雲岳,結幽蘭。馳迅風,遊炎州。願言桑梓,思舊遊。傾霄蓋,靡電旌。降彼天塗,頹窈冥。辭仙族,歸人群。懷忠抱義,奉明君。任窮達,隨所遭。何為遠想,令心勞。
遠期篇

遠期千里客,肅駕候良辰。近命城郭友,具爾惟懿親。高門啟雙闈,長筵列嘉賓。中唐舞六佾,三廂羅樂人。簫管激悲音,羽毛揚華文。金石響高宇,絃歌動梁塵。修標多巧捷,丸劍亦入神。遷善自雅調,成化由清均。主人垂隆慶,群士樂亡身。願我聖明君,邇期保萬春。
石流篇

石上流水,湔湔其波。發源幽岫,永歸長河。瞻彼逝者,歲月其偕。子在川上,惟以增懷。嗟我殷憂,載勞寤寐。遘此百罹,有志不遂。行年倏忽,長勤是嬰。永言沒世,悼茲無成。幸遇開泰,沐浴嘉運。緩帶安寢,亦又何慍。古之為仁,自求諸己。虛情遙慕,終於徒已。
聖人制禮樂一篇,巾舞歌一篇,桉景祐廣樂記言,字訛謬,聲辭雜書。宋鼓吹鐃歌辭四篇,舊史言,詁不可解。漢鼓吹鐃歌十八篇,按古今樂錄,皆聲、辭、豔相雜,不復可分。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12-6-18 11:36 | 顯示全部樓層
<div class="feature">宋書  卷二十三‧志第十三  天文一 言天者有三家,一曰宣夜,二曰蓋天,三曰渾天,而天之正體,經無前說,馬書、班志,又闕其文。漢靈帝議郎蔡邕於朔方上書曰:「論天體者三家,宣夜之學,絕無師法。周髀術數具存,考驗天狀,多所違失。惟渾天僅得其情,今史官所用候臺銅儀,則其法也。立八尺圓體,而具天地之形,以正黃道,占察發斂,以行日月,以步五緯,精微深妙,百世不易之道也。官有其器而無本書,前志亦闕而不論,本欲寢伏儀下,思惟微意,按度成數,以著篇章。罪惡無狀,投畀有北,灰滅雨絕,勢路無由。宜問羣臣,下及巖穴,知渾天之意者,使述其義。」時閹官用事,邕議不行。
漢末吳人陸績善天文,始推渾天意。王蕃者,廬江人,吳時為中常侍,善數術,傳劉洪乾象曆。依乾象法而制渾儀,立論考度曰:
  前儒舊說,天地之體,狀如鳥卵,天包地外,猶殼之裹黃也。周旋無端,其形渾渾然,故曰渾天也。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五百八十九分度之百四十五,半露地上,半在地下。其二端謂之南極、北極。北極出地三十六度,南極入地亦三十六度,兩極相去一百八十二度半強。繞北極徑七十二度,常見不隱,謂之上規;繞南極七十二度,常隱不見,謂之下規。赤道帶天之紘,去兩極各九十一度少強。
  黃道,日之所行也。半在赤道外,半在赤道內,與赤道東交於角五少弱,西交於奎十四少強。其出赤道外極遠者,去赤道二十四度,斗二十一度是也。其入赤道內極遠者,亦二十四度,井二十五度是也。
  日南至在斗二十一度,去極百一十五度少強是也。日最南,去極最遠,故景最長。黃道斗二十一度,出辰入申,故日亦出辰入申。日晝行地上百四十六度強,故日短;夜行地下二百一十九度少弱,故夜長。自南至之後,日去極稍近,故景稍短。日晝行地上度稍多,故日稍長;夜行地下度稍少,故夜稍短。日所在度稍北,故日稍北,以至於夏至,日在井二十五度,去極六十七度少強,是日最北,去極最近,景最短。黃道井二十五度,出寅入戌,故日亦出寅入戌。日晝行地上二百一十九度少弱,故日長;夜行地下百四十六度強,故夜短。自夏至之後,日去極稍遠,故景稍長。日晝行地上度稍少,故日稍短;夜行地下度稍多,故夜稍長。日所在度稍南,故日出入稍南,以至於南至而復初焉。斗二十一,井二十五,南北相覺四十八度。
  春分日,在奎十四少強,秋分日,在角五少弱,此黃赤二道之交中也。去極俱九十一度少強,南北處斗二十一井二十五之中,故景居二至長短之中。奎十四,角五,出卯入酉,故日亦出卯入酉。日晝行地上,夜行地下,俱百八十二度半強。故日見之漏五十刻,不見之漏五十刻,謂之晝夜同。夫天之晝夜,以日出入為分,人之晝夜,以昏明為限。日未出二刻半而明,日已入二刻半而昏,故損夜五刻以益晝,是以春秋分之漏晝五十五刻。
  三光之行,不必有常,術家以算求之,各有同異,故諸家曆法參差不齊。洛書甄燿度、春秋考異郵皆云周天一百七萬一千里,一度為二千九百三十二里七十一步二尺七寸四分四百八十七分分之三百六十二。陸績云:天東西南北徑三十五萬七千里,此言周三徑一也。考之徑一不啻周三,率周百四十二而徑四十五,則天徑三十三萬九千四百一里一百二十二步三尺二寸一分七十一分分之九。
  周禮:「日至之景,尺有五寸,謂之地中。」鄭衆說「土圭之長,尺有五寸。以夏至之日,立八尺之表,其景與土圭等,謂之地中,今潁川陽城地也。」鄭玄云:「凡日景於地千里而差一寸,景尺有五寸者,南戴日下萬五千里也。」以此推之,日當去其下地八萬里矣。日邪射陽城,則天徑之半也。天體圓如彈丸,地處天之半,而陽城為中,則日春秋冬夏,昏明晝夜,去陽城皆等,無盈縮矣。故知從日邪射陽城為天徑之半也。
  以句股法言之,傍萬五千里,句也,立八萬里,股也,從日邪射陽城,弦也。以句股求弦法入之,得八萬一千三百九十四里三十步五尺三寸六分,天徑之半,而地上去天之數也。倍之,得十六萬二千七百八十八里六十一步四尺七寸二分,天徑之數也。以周率乘之,徑率約之,得五十一萬三千六百八十七里六十八步一尺八寸二分,周天之數也。減甄耀度、考異郵五十五萬七千三百一十二里有奇。一度凡千四百六里百二十四步六寸四分十萬七千五百六十五分分之萬九千三十九,減舊度千五百二十五里二百五十六步三尺三寸二十一萬五千一百三十分分之十六萬七百三十分。
  黃赤二道,相與交錯,其間相去二十四度。以兩儀推之,二道俱三百六十五度有奇,是以知天體圓如彈丸。而陸績造渾象,其形如鳥卵,然則黃道應長於赤道矣。績云天東西南北徑三十五萬七千里,然則績亦以天形正圓也。而渾象為鳥卵,則為自相違背。
古舊渾象以二分為一度,凡周七尺三寸半分。張衡更制,以四分為一度,凡周一丈四尺六寸。蕃以古制局小,星辰稠穊;衡器傷大,難可轉移。更制渾象,以三分為一度,凡周天一丈九寸五分四分分之三也。
御史中丞何承天論渾象體曰:「詳尋前說,因觀渾儀,研求其意,有以悟天形正圓,而水周其下。言四方者,東曰暘谷,日之所出,西至濛汜,日之所入。莊子又云:『北溟之魚,化而為鳥,將徙於南溟。』斯亦古之遺記,四方皆水證也。四方皆水,謂之四海。凡五行相生,水生於金,是故百川發源,皆自山出,由高趣下,歸注於海。日為陽精,光耀炎熾,一夜入水,所經燋竭,百川歸注,足於補復,故旱不為減,浸不為益。徑天之數,蕃說近之。」
太中大夫徐爰曰:「渾儀之制,未詳厥始。王蕃言『虞書稱「在琁璣玉衡,以齊七政」。則今渾天儀日月五星是也。鄭玄說「動運為機,持正為衡,皆以玉為之。視其行度,觀受禪是非也」。渾儀,羲和氏之舊器,歷代相傳,謂之機衡,其所由來,有原統矣。而斯器設在候臺,史官禁密,學者寡得聞見,穿鑿之徒,不解機衡之意,見有七政之言,因以為北斗七星,搆造虛文,託之讖緯,史遷、班固,猶尚惑之。鄭玄有贍雅高遠之才,沈靜精妙之思,超然獨見,改正其說,聖人復出,不易斯言矣』。蕃之所云如此。夫候審七曜,當以運行為體,設器擬象,焉得定其盈縮,推斯而言,未為通論。設使唐、虞之世,已有渾儀,涉歷三代,以為定准,後世聿遵,孰敢非革。而三天之儀,紛然莫辯,至揚雄方難蓋通渾。張衡為太史令,乃鑄銅制範,衡傳云:『其作渾天儀,考步陰陽,最為詳密。』故知自衡以前,未有斯儀矣。蕃又云:『渾天遭秦之亂,師徒喪絕,而失其文,惟渾天儀尚在候臺。』案既非舜之琁玉,又不載今儀所造,以緯書為穿鑿,鄭玄為博實,偏信無據,未可承用。夫琁玉,貴美之名,機衡,詳細之目,所以先儒以為北斗七星,天綱運轉,聖人仰觀俯察,以審時變焉。」
史臣案:設器象,定其恒度,合之則吉,失之則凶,以之占察,有何不可。渾文廢絕,故有宣、蓋之論,其術並疏,故後人莫述。揚雄法言云:「或人問渾天於雄。雄曰:『落下閎營之,鮮于妄人度之,耿中丞象之,幾幾乎莫之違也。』」若問天形定體,渾儀疏密,則雄應以渾義答之,而舉此三人以對者,則知此三人制造渾儀,以圖晷緯。問者蓋渾儀之疏密,非問渾儀之淺深也。以此而推,則西漢長安已有其器矣。將由喪亂亡失,故衡復鑄之乎?王蕃又記古渾儀尺度并張衡改制之文,則知斯器非衡始造明矣。衡所造渾儀,傳至魏、晉,中華覆敗,沈沒戎虜,績、蕃舊器,亦不復存。晉安帝義熙十四年,高祖平長安,得衡舊器,儀狀雖舉,不綴經星七曜。
文帝元嘉十三年,詔太史令錢樂之更鑄渾儀,徑六尺八分少,周一丈八尺二寸六分少,地在天內,立黃赤二道,南北二極規二十八宿,北斗極星,五分為一度,置日月五星於黃道之上,置立漏刻,以水轉儀,昏明中星,與天相應。十七年,又作小渾天,徑二尺二寸,周六尺六寸,以分為一度,安二十八宿中外宮,以白黑珠及黃三色為三家星,日月五星,悉居黃道。
蓋天之術,云出周公旦訪之殷商,蓋假託之說也。其書號曰周髀。髀者表也。周天之數也。其術云:「天如覆蓋,地如覆盆,地中高而四隤,日月隨天轉運,隱地之高,以為晝夜也。天地相去凡八萬里,天地之中,高於外衡六萬里,地上之高,高於天之外衡二萬里也。」或問蓋天於揚雄。揚雄曰:「蓋哉!蓋哉!」難其八事。鄭玄又難其二事。為蓋天之學者,不能通也。劉向五紀說,夏曆以為列宿日月皆西移,列宿疾而日次之,月最遲。故日與列宿昏俱入西方;後九十一日,是宿在北方;又九十一日,是宿在東方;九十一日,在南方。此明日行遲於列宿也。月生三日,日入而月見西方;至十五日,日入而月見東方;將晦,日未出,乃見東方。以此明月行之遲於日,而皆西行也。向難之以鴻範傳曰:「晦而月見西方,謂之朓。朓,疾也。朔而月見東方,謂之側匿。側匿,遲不敢進也。星辰西行,史官謂之逆行。」此三說,夏曆皆違之,跡其意,好異者之所作也。
晉成帝咸康中,會稽虞喜造安天論,以為「天高窮於無窮,地深測於不測。地有居靜之體,天有常安之形。論其大體,當相覆冒,方則俱方,圓則俱圓,無方圓不同之義也」。喜族祖河間太守聳又立穹天論云:「天形穹隆,當如雞子幕,其際周接四海之表,浮乎元氣之上。」而吳太常姚信造昕天論曰:「嘗覽漢書云:冬至日在牽牛,去極遠;夏至日在東井,去極近。欲以推日之長短,信以太極處二十八宿之中央,雖有遠近,不能相倍。」今昕天之說,以為「冬至極低,而天運近南,故日去人遠,而斗去人近,北天氣至,故冰寒也。夏至極起,而天運近北,而斗去人遠,日去人近,南天氣至,故炎熱也。極之立時,日行地中淺,故夜短,天去地高,故晝長也。極之低時,日行地中深,故夜長,天去地下淺,故晝短也。然則天行寒依於渾,夏依於蓋也」。按此說應作「軒昂」之「軒」,而作「昕」,所未詳也。凡三說皆好異之談,失之遠矣。
凡天文經星,常宿中外宮,前史已詳。今惟記魏文帝黃初以來星變為天文志,以續司馬彪云。
魏文帝黃初三年九月甲辰,客星見太微左掖門內。占曰:「客星出太微,國有兵喪。」十月,孫權叛命,帝自南征,前驅臨江,破其將呂範等。是後累有征役。七年五月,文帝崩。
黃初四年三月癸卯,月犯心大星。十二月丙子,月又犯心大星。占曰:「心為天王,王者惡之。」七年五月,文帝崩。
黃初四年六月甲申,太白晝見。五年十一月辛卯,太白又晝見。案劉向五紀論曰:「太白少陰,弱,不得專行,故以巳未為界,不得經天而行。經天則晝見,其占為兵,為喪,為不臣,為更王。強國弱,小國強。」是時孫權受魏爵號,而稱兵距守。七年五月,文帝崩。八月,吳遂圍江夏,寇襄陽,魏江夏太守文聘固守得全。大將軍司馬懿救襄陽,斬吳將張霸。
黃初四年十一月,月暈北斗。占曰:「有大喪,赦天下。」七年五月,文帝崩,明帝即位,大赦天下。
黃初五年十月,歲星入太微,逆行積百三十九日乃出。占曰:「五星入太微,從右入三十日以上,人主有大憂。」一曰:「有赦至。」七年五月,文帝崩,明帝即位,大赦天下。
黃初六年五月十六日壬戌,熒惑入太微,至二十六日壬申,與歲星相及,俱犯右執法,至二十七日癸酉,乃出。占曰:「從右入三十日以上,人主有大憂。」又「日月五星犯左右執法,大臣有憂」。一曰:「執法者誅。金火尤甚。」十一月,皇子東武陽王鑒薨。七年正月,驃騎將軍曹洪免為庶人。四月,征南大將軍夏侯尚薨。五月,文帝崩。蜀記稱:「明帝問黃權曰:『天下鼎立,何地為正?』對曰:『當驗天文。往熒惑守心,而文皇帝崩,吳、蜀無事,此其徵也。』」案三國史並無熒惑守心之文,宜是入太微。
黃初六年十月乙未,有星孛于少微,歷軒轅。案占,孛、彗異狀,其殃一也。為兵喪除舊布新之象,餘災不盡,為旱凶飢暴疾。長大見久災深;短小見速災淺。是時帝軍廣陵,辛丑,親御甲冑,跨馬觀兵。明年五月,文帝崩。
魏明帝太和四年十一月壬戌,太白犯歲星。占曰:「太白犯五星,有大兵。犯列宿,為小兵。」五年三月,諸葛亮以大衆寇天水,遣大將軍司馬懿距退之。
太和五年五月,熒惑犯房。占曰:「房四星,股肱臣將相位也。月五星犯守之,將相有憂。」七月,車騎將軍張郃追諸葛亮,為其所害。十二月,太尉華歆薨。
太和五年十一月乙酉,月犯軒轅大星。占曰:「女主憂。」十二月甲辰,月犯鎮星。占曰:「女主當之。」六年三月乙亥,月又犯軒轅大星。青龍二年十一月乙丑,月又犯鎮星。三年正月,太后郭氏崩。
太和六年十一月丙寅,太白晝見南斗,遂歷八十餘日恒見。占曰:「吳有兵。」明年,孫權遣張彌等將兵萬人,錫授公孫淵為燕王。淵斬彌等,虜其衆。
太和六年十一月丙寅,有星孛于翼,近太微上將星。占曰:「為兵喪。」甘氏曰:「孛彗所當之國,是受其殃。」翼又楚分,孫權封略也。明年,權有遼東之敗。權又自向合肥新城,遣全琮征六安,皆不克而還。又明年,諸葛亮入秦川,據渭南,司馬懿距之。孫權遣陸議、諸葛瑾等屯江夏口,孫韶、張承等向廣陵淮陽,權以大衆圍新城以應亮。於是帝自東征,權及諸將乃退。太和六年十二月,陳王植薨。青龍元年夏,北海王蕤薨。三年正月,太后郭氏崩。
明帝青龍二年二月乙未,太白犯熒惑。占曰:「大兵起,有大戰。」是年四月,諸葛亮據渭南,吳亦起兵應之,魏東西奔命。九月,亮卒,軍退,將帥分爭,為魏所破。案占,太白所犯在南,南國敗,在北,北國敗,此宜在熒惑南也。
青龍二年三月辛卯,月犯輿鬼。輿鬼主斬殺。占曰:「民多病,國有憂,又有大臣憂。」是年夏,大疫,冬,又大病,至三年春乃止。正月,太后郭氏崩。四年五月,司徒董昭薨。
青龍二年五月丁亥,太白晝見,積三十餘日。以晷度推之,非秦、魏,則楚也。是時諸葛亮據渭南,司馬懿與相持。孫權寇合肥,又遣陸議、孫韶等入淮、沔,帝親東征。蜀本秦地,則為秦、晉及楚兵悉起應占。
青龍二年七月己巳,月犯楗閉。占曰:「天子崩,又為火災。」三年七月,崇華殿災。景初三年正月,明帝崩。
青龍二年十月戊寅,月犯太白。占曰:「人君死,又為兵。」景初元年七月,公孫淵叛。二年正月,遣司馬懿討之。三年正月,明帝崩。
蜀後主建興十二年,諸葛亮帥大衆伐魏,屯于渭南,有長星赤而芒角,自東北,西南流投亮營,三投再還,往大還小。占曰:「兩軍相當,有大流星來走軍上及墜軍中者,皆破敗之徵也。」九月,亮卒于軍,焚營而退。羣帥交惡,多相誅殘。
魏明帝青龍三年六月丁未,鎮星犯井鉞。四年閏四月乙巳,復犯。戊戌,太白又犯。占曰:「凡月五星犯井鉞,悉為兵起。」一曰:「斧鉞用,大臣誅。」景初元年,公孫淵叛,司馬懿討滅之。
青龍三年七月己丑,鎮星犯東井。四年三月癸卯,在參,又還犯之。占曰:「填星入井,大人憂。行近距為行陰,其占大水,五穀不成。」景初元年夏,大水,傷五穀。九月,皇后毛氏崩。三年正月,明帝崩。
青龍三年十月壬申,太白晝見在尾,歷二百餘日恒見。占曰:「尾為燕,燕臣強,有兵。」青龍四年三月己巳,太白與月俱加丙,晝見。月犯太白。景初元年七月辛卯,太白又晝見,積二百八十餘日。占悉同上。是時公孫淵自立為燕王,署置百官,發兵距守,遣司馬懿討滅之。
青龍三年十二月戊辰,月犯鉤鈐。占曰:「王者憂。」景初三年正月,明帝崩。
青龍四年五月壬寅,太白犯畢左股第一星。占曰:「畢為邊兵,又主刑罰。」九月,涼州塞外胡阿畢師侵犯諸國,西域校尉張就討之,斬首捕虜萬許人。
青龍四年七月甲寅,太白犯軒轅大星。占曰:「女主憂。」景初元年,皇后毛氏崩。
青龍四年十月甲申,有星孛于大辰,長三尺。乙酉,又孛于東方。十一月己亥,彗星見,犯宦者天紀星。占曰:「大辰為天王,天下有喪。」劉向五紀論曰:「春秋星孛于東方,不言宿者,不加宿也。」宦者在天市為中外有兵,天紀為地震。孛彗主兵喪。景初元年六月,地震。九月,吳將朱然圍江夏,荊州刺史胡質擊走之。皇后毛氏崩。二年正月,討公孫淵。三年正月,明帝崩。
魏明帝景初元年二月乙酉,月犯房第二星。占曰:「將相有憂。」七月,司徒陳矯薨。二年四月,司徒韓暨薨。
景初元年十月丁未,月犯熒惑。占曰:「貴人死。」二年四月,司徒韓暨薨。八月,公孫淵滅。
景初二年二月癸丑,月犯心距星,又犯中央大星。五月己亥,又犯心距星及中央大星。閏月癸丑,月又犯心、中央大星。按占,「大星為天王,前為太子,後為皇子。犯大星,王者惡之。犯前星,太子有憂。犯後星,庶子有憂。」三年正月,帝崩,太子立,卒見廢為齊王。正始四年,秦王詢薨。
景初二年八月彗星見張,長三尺,逆西行,四十一日滅。占曰:「為兵喪。張,周分野,洛邑惡之。」其十月,斬公孫淵。明年正月,明帝崩。
景初二年十月甲午,月犯箕。占曰:「軍將死。」正始元年四月,車騎將軍黃權薨。
景初二年,司馬懿圍公孫淵於襄平。八月丙寅夜,有大流星長數十丈,色白有芒鬣,從首山北流墜襄平城東南。占曰:「圍城而有流星來走城上及墜城中者破。」又曰:「星墜,當其下有戰場。」又曰:「凡星所墜,國易姓。」九月,淵突圍,走至星墜所被斬,屠城阬其衆。
景初二年十月癸巳,客星見危,逆行在離宮北,騰蛇南。甲辰,犯宗星。己酉滅。占曰:「客星所出有兵喪。虛危為宗廟,又為墳墓。客星近離宮,則宮中將有大喪,就先君於宗廟,皆王者崩殞之象也。」三年正月,明帝崩。正始二年五月,吳將朱然圍樊城,司馬懿率衆距卻之。
魏齊王正始元年四月戊午,月犯昴東頭第一星。其年十月庚寅,月又犯昴北頭第四星。占曰:「犯昴,胡不安。」二年六月,鮮卑阿妙兒等寇西方,燉煌太守王延斬之,并二千餘級。三年,又斬鮮卑大帥及千餘級。
正始元年十月乙酉,彗星見西方,在尾,長三丈,拂牽牛,犯太白。十一月甲子,進犯羽林。占曰:「尾為燕,又為吳,牛亦吳、越之分。太白為上將,羽林中軍兵。吳、越有兵喪,中軍兵動。」二年五月,吳將全琮寇芍陂,朱然圍樊城,諸葛瑾入沮中。吳太子登卒。六月,司馬懿討諸葛恪於皖,恪焚積聚,棄城走。三年,太尉滿寵薨。
正始二年九月癸酉,月犯輿鬼西北星。西北星主金。三年二月丁未,又犯西南星。西南星主布帛。占曰:「有錢令。」一曰:「大臣憂。」三年三月,太尉滿寵薨。四年正月,帝加元服,賜羣臣錢各有差。
正始四年十月、十一月,月再犯井鉞。是月,司馬懿討諸葛恪,恪棄城走。五年三月,曹爽征蜀。
正始五年十一月癸巳,鎮星犯亢距星。占曰:「諸侯有失國者。」嘉平元年,曹爽兄弟誅。
正始六年八月戊午,彗星見七星,長二尺,色白,進至張,積二十三日滅。七年十一月癸亥,又見軫,長一尺,積百五十六日滅。九年三月,又見昴,長六尺,色青白,芒西南指。七月,又見翼,長二尺,進至軫,積四十二日滅。按占,「七星、張,周分野,翼、軫為楚,昴為趙、魏,彗所以除舊布新,主兵喪也。」嘉平元年,司馬懿誅曹爽兄弟及其黨與,皆夷族,京師嚴兵,實始翦魏。三年,誅楚王彪,又襲王淩於淮南。淮南,東楚也。幽魏諸王于鄴。
正始七年七月丁丑,月犯左角。占曰:「天下有兵,將軍死。」九年正月辛亥,月犯亢南星。占曰:「兵起。」一曰:「軍將死。」七月乙亥,熒惑犯畢距星。占曰:「有邊兵。」一曰:「刑罰用。」嘉平元年,曹爽等誅。三年,王淩等又誅。
正始九年七月癸丑,鎮星犯楗閉。占曰:「王者不宜出宮下殿。」明年,車駕謁陵,司馬懿奏誅曹爽等,天子野宿,於是失勢。
魏齊王嘉平元年六月壬戌,太白犯東井距星。二年三月己未,又犯。占曰:「國失政,大臣為亂。」四月辛巳,太白犯輿鬼。占曰:「大臣誅。」一曰:「兵起。」三年五月,王淩與楚王彪有謀,皆伏誅。人主遂卑。
吳主孫權赤烏十三年五月,日北至,熒惑逆行入南斗。七月,犯魁第二星而東。漢晉春秋云逆行。按占,熒惑入南斗,三月,吳王死。一曰:「熒惑逆行,其地有死君。」太元二年權薨,是其應也。故國志書於吳而不書於魏也。是時王淩謀立楚王彪,謂斗中有星,當有暴貴者,以問知星人浩詳。詳疑有故,欲說其意,不言吳有死喪,而言淮南楚分,吳、楚同占,當有王者興,故淩計遂定。
魏齊王嘉平二年十月丙申,月犯輿鬼。占曰:「國有憂。」一曰:「大臣憂。」三年四月戊寅,月犯東井。占曰:「軍將死。」一曰:「國有憂。」五月,王淩、楚王彪等誅。七月,皇后甄氏崩。
嘉平三年五月甲寅,月犯亢距星。占曰:「將軍死。」一曰:「為兵。」是月,王淩誅。四年三月,吳將朱然、朱異為寇,鎮東將軍諸葛誕破走之。
嘉平三年七月己巳,月犯輿鬼。九月乙巳,又犯。四年十一月丁未,又犯鬼積尸。五年七月丙午,月又犯鬼西北星。占曰:「國有憂。」正元元年,李豐等誅,皇后張氏廢。九月,帝廢為齊王。
齊王嘉平三年十月癸未,熒惑犯亢南星。占曰:「大臣有亂。」正元元年二月,李豐等謀亂誅。
嘉平三年十一月癸未,有星孛于營室,西行積九十日滅。占曰:「有兵喪。室為後宮,後宮且有亂。」四年二月丁酉,彗星見西方,在胃,長五六丈,色白,芒南指貫參,積二十日滅。五年十一月,彗星又見軫,長五丈,在太微左執法西,東南指,積百九十日滅。按占,「胃,兗州之分,參白虎主兵,太微天子廷,執法為執政,孛彗為兵,除舊布新之象。」正元元年二月,李豐、豐弟兗州刺史翼、后父光祿大夫張緝等謀亂,皆誅,皇后亦廢。九月,帝廢為齊王,高貴鄉公代立。
嘉平五年六月庚辰,月犯箕。占曰:「軍將死。」正元元年正月,鎮東將軍毌丘儉反,兵敗死。
嘉平五年六月戊午,太白犯角。占曰:「羣臣謀不成。」正元元年,李豐等謀泄,悉誅。
嘉平五年七月,月犯井鉞。正元元年二月,李豐等誅。蜀將姜維攻隴西,車騎將軍郭淮討破之。
嘉平五年十一月癸酉,月犯東井距星。占曰:「軍將死。」至六年正月,鎮東將軍豫州刺史毌丘儉、前將軍揚州剌史文欽反,被誅。
魏高貴鄉公正元元年十一月,有白氣出斗側,廣數丈,長竟天。王肅曰:「蚩尤之旗也。東南其有亂乎!」二年正月,毌丘儉等據淮南以叛,大將軍司馬師討平之。案占,「蚩尤旗見,王者征伐四方。」自後又征淮南,西平巴蜀。是歲,吳主孫亮五鳳元年,斗牛,吳、越分。案占,「有兵喪,除舊布新之象也。」太平三年,孫綝盛兵圍宮,廢亮為會稽王,孫休代立,是其應也。故國志又書於吳。由是淮南江東同揚州地,故于時變見吳、楚之分。則魏之淮南,多與吳同災,是以毌丘儉以孛為己應,遂起兵而敗,又其應也。後三年,即魏甘露二年,諸葛誕又反淮南,吳遣朱異救之。及城陷,誕衆吳兵死沒各數萬人,猶前長星之應也。
高貴鄉公正元二年二月戊午,熒惑犯東井北轅西頭第一星。占曰:「羣臣有家坐罪者。」甘露元年,諸葛誕族滅。
吳孫亮太平元年九月壬辰,太白犯南斗,吳志所書也。占曰:「太白犯斗,國有兵,大臣有反者。」其明年,諸葛誕反。又明年,孫琳廢亮,吳、魏並有兵事也。
魏高貴鄉公甘露元年七月乙卯,熒惑犯井鉞。壬戌,月又犯鉞星。二年八月壬子,歲星犯井鉞。九月庚寅,歲星又逆行乘鉞星。三年,諸葛誕夷滅。
甘露元年八月辛亥,月犯箕。占曰:「軍將死。」九月丁巳,月犯東井。占曰:「軍將死。」二年,諸葛誕誅。
甘露二年六月己酉,月犯心中央大星。景元元年五月,高貴鄉公敗。
甘露二年十月丙寅,太白犯亢距星。占曰:「廷臣為亂,人君憂。」景元元年,有成濟之變。
甘露二年十一月,彗星見角,色白。占曰:「彗見兩角間,色白者,軍起不戰,邦有大喪。」景元元年,高貴鄉公帥左右兵襲晉文王,未交戰,為成濟所害。
甘露三年三月庚子,太白犯東井。占曰:「國失政,大臣為亂。」是夜,歲星又犯東井。占曰:「兵起。」至景元元年,高貴鄉公敗。
甘露三年八月壬辰,歲星犯輿鬼質星。占曰:「斧質用,大臣誅。」甘露四年四月甲申,歲星又犯輿鬼東南星。占曰:「鬼東南星主兵。木入鬼,大臣誅。」景元元年,高貴鄉公敗,殺尚書王經。
甘露四年十月丁丑,客星見太微中,轉東南行,歷軫宿,積七日滅。占曰:「客星出太微,有兵喪。」景元元年,高貴鄉公被害。
魏陳留王景元元年二月,月犯建星。案占,「月五星犯建星,大臣相譖」。是後鍾會、鄧艾破蜀,會譖艾,遂皆夷滅。
景元二年四月,熒惑入太微,犯右執法。占曰:「人主有大憂。」又曰:「大臣憂。」後四年,鄧艾、鍾會皆夷滅。五年,帝遜位。
景元三年十一月壬寅,彗星見亢,色白,長五寸,轉北行,積四十五日滅。占為兵喪。一曰:「彗見亢,天子失德。」四年,鍾會、鄧艾伐蜀克之。會、艾反亂皆誅,魏遜天下。
景元四年六月,大流星二,並如斗,見西方,分流南北,光照隆隆有聲。案占,流星為貴使,大者使大。是年,鍾、鄧克蜀,二星蓋二帥之象。二帥相背,又分流南北之應。鍾會既叛,三軍憤怒,隆隆有聲,兵將怒之徵也。
景元四年十月,歲星守房。占曰:「將相有憂。」一曰:「有大赦。」明年正月,太尉鄧艾、司徒鍾會並誅滅,特赦益土。咸熙二年秋,又大赦。
陳留王咸熙二年五月,彗星見王良,長丈餘,色白,東南指,積十二日滅。占曰:「王良,天子御駟,彗星掃之,禪代之表,除舊布新之象。白色為喪。王良在東壁宿,又并州之分也。」八月,晉文王薨。十二月,帝遜位于晉。
晉武帝泰始四年正月丙戌,彗星見軫,青白色,西北行,又轉東行。占曰:「為兵喪。軫又楚分也。」三月,皇太后王氏崩。十月,吳將施績寇江夏,萬彧寇襄陽,後將軍田璋、荊州刺史胡烈等破卻之。
泰始四年七月,星隕如雨,皆西流。占曰:「星隕為民叛,西流,吳民歸晉之象也。」二年,吳夏口督孫秀率部曲二千餘人來降。
泰始五年九月,有星孛于紫宮,占如上。紫宮,天子內宮。十年,武元楊皇后崩。
泰始十年十二月,有星孛于軫。占曰:「天下兵起。軫又楚分也。」咸寧二年六月,星孛于氐。占曰:「天子失德易政。氐又兗州分。」七月,星孛大角。大角為帝坐。八月,星孛太微,至翼、北斗、三台。占曰:「太微天子廷,大人惡之。」一曰:「有徙王。翼又楚分也。」「北斗主殺罰,三台為三公」。三年,星孛于胃。胃,徐州分。四月,星孛女御。女御為後宮。五月,又孛于東方。七月,星孛紫宮。占曰:「天下易主。」五年三月,星孛于柳。占曰:「外臣陵主。柳又三河分也。大角、太微、紫宮、女御,並為王者。」明年吳亡,是其應也。孛主兵喪,征吳之役,三河、徐、兗之兵悉出,交戰於吳、楚之地。吳丞相都督以下,梟戮十數,偏裨行陣之徒,馘斬萬計,皆其徵也。春秋星孛北方,則齊、魯、晉、鄭、陳、宋、莒之君,並受殺亂之禍。星孛東方,則楚滅陳,三家、田氏分篡齊、晉。漢文帝末,星孛西方,後吳、楚七國誅滅。案泰始末至太康初,災異數見,而晉氏隆盛,吳實滅,天變在吳可知矣。昔漢三年,星孛大角,項籍以亡,漢氏無事,此項氏主命故也。吳、晉之時,天下橫分,大角孛而吳亡,是與項氏同事。後學皆以咸寧災為晉室,非也。
晉武帝咸寧四年四月,蚩尤旗見。案星傳,蚩尤旗類彗,而後曲象旗。漢武帝時見,長竟天。獻帝時又見,長十餘丈,皆長星也。魏高貴時則為白氣。案校衆記,是歲無長星,宜又是異氣。後二年,傾三方伐吳,是其應。至武帝崩,天下兵又起,遂亡諸夏。
咸寧四年九月,太白當見不見。占曰:「是謂失舍,不有破軍,必有死王之墓。又有亡國。」是時羊祜表求伐吳,上許之。五年十一月,兵出,太白始夕見西方。太康元年三月,大破吳軍,孫皓面縛請死,吳國遂亡。
晉武帝太康二年八月,有星孛于張。占曰:「為兵喪。」周分野,災在洛邑。十一月,星孛軒轅。占曰:「後宮當之。」四年三月戊申,星孛于西南。四年三月癸丑,齊王攸薨。四月戊寅,任城王陵薨。五月己亥,琅邪王薨。十一月戊午,新都王該薨。
太康八年三月,熒惑守心。占曰:「王者惡之。」太熙元年四月己酉,武帝崩。
太康八年九月,星孛于南斗,長數十丈,十餘日滅。占曰:「斗主爵祿,國有大憂。」一曰:「孛于斗,王者疾病,臣誅其父,天下易政,大亂兵起。」太熙元年四月,客星在紫宮。占曰:「為兵喪。」太康末,武帝耽宴遊,多疾病。是月己酉,帝崩。永平元年,賈后誅楊駿及其黨與,皆夷三族。楊太后亦見殺。是年,又誅汝南王亮、太保衛瓘、楚王瑋,王室兵喪之應。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12-6-18 11:36 | 顯示全部樓層
<div class="feature">宋書  卷二十四‧志第十四  天文二 晉惠帝元康二年二月,天西北大裂。按劉向說:「天裂,陽不足;地動,陰有餘。」是時人主拱默,婦后專制。
元康三年四月,熒惑守太微六十日。占曰:「諸侯三公謀其上,必有斬臣。」一曰:「天子亡國。」是春,太白守畢,至是百餘日。占曰:「有急令之憂。」一曰:「相亡。又為邊境不安。」是年,鎮、歲、太白三星聚于畢昴。占曰:「為兵喪。畢昴,趙地也。」後賈后陷殺太子,趙王廢后,又殺之,斬張華、裴頠,遂篡位,廢帝為太上皇。天下從此遘亂連禍。
元康五年四月,有星孛于奎,至軒轅、太微,經三台、大陵。占曰:「奎為魯,又為庫兵,軒轅為後宮,太微天子廷,三台為三司,大陵有積屍死喪之事。」明年,武庫火,西羌反。後五年,司空張華遇禍,賈后廢死,魯公賈謐誅。又明年,趙王倫篡位。於是三王興兵討倫,士民戰死十餘萬人。
元康六年六月丙午夜,有枉矢自斗魁東南行。桉占曰:「以亂伐亂。北斗主執殺,出斗魁,居中執殺者不直象也。」十月,太白晝見。後趙王殺張、裴,廢賈后,以理太子之冤,因自篡盜,以至屠滅。以亂伐亂,兵喪臣強之應也。
元康九年二月,熒惑守心。占曰:「王者惡之。」八月,熒惑入羽林。占曰:「禁兵大起。」後二年,惠帝見廢為太上皇,俄而三王起兵討倫,倫悉遣中軍兵,相距累月。
晉惠帝永康元年三月,妖星見南方,中台星坼,太白晝見。占曰:「妖星出,天下大兵將起。台星失常,三公憂。太白晝見為不臣。」是月,賈后殺太子,趙王倫尋廢殺后及司空張華,又廢帝自立。於是三王並起,迭總大權。
永康元年五月,熒惑入南斗。占曰:「宰相死,兵大起。斗又吳分也。」是時趙王倫為相,明年篡位,三王興師誅之。太安二年,石冰破揚州。
永康元年八月,熒惑入箕。占曰:「人主失位,兵起。」十二月,彗出牽牛之西,指天市。占曰:「牛者七政始,彗出之,改元易號之象也。」天市一名天府,一名天子禖,帝座在其中。明年,趙王篡位,改元,尋為大兵所滅。
永康二年二月,太白出西方,逆行入東井。占曰:「國失政,臣為亂。」四月,彗星見齊分。占曰:「齊有兵喪。」是時齊王冏起兵討趙王倫。倫滅,冏擁兵不朝,專權淫奓,明年誅死。
晉惠帝永寧元年,自正月至于閏月,五星互經天。星傳曰:「日陽,君道也。星陰,臣道也。日出則星亡,臣不得專也。晝而星見午上者為經天,其占為不臣,為更王。今五星悉經天,天變所未有也。」石氏說曰:「辰星晝見,其國不亡,則大亂。」是後台鼎方伯,互秉大權,二帝流亡,遂至六夷強,迭據華夏,亦載籍所未有也。
永寧元年五月,太白晝見。占同前條。七月,歲星守虛危。占曰:「木守虛危,有兵憂。」一曰:「守虛飢;守危徭役煩,下屈竭。」辰星入太微。占曰:「為內亂。」一曰:「羣臣相殺。」太白守右掖門。占曰:「為兵,為亂,為賊。」八月戊午,鎮星犯左執法,又犯上相。占曰:「上相憂。」熒惑守昴。占曰:「趙、魏有災。」辰星守輿鬼。占曰:「秦有災。」九月丁未,月犯左角。占曰:「人主憂。」一曰:「左將軍死,天下有兵。」
二年四月癸酉,歲星晝見。占曰:「為臣強。」十月,熒惑太白鬥于虛危。占曰:「大兵起,破軍殺將。虛危,又齊分也。」十二月,熒惑襲太白于營室。占曰:「天下兵起,亡君之戒。」一曰:「易相。」初齊王冏定京都,因留輔政,遂專傲無君。是月,成都、河間檄長沙王乂討之。冏、乂交戰,攻焚宮闕。冏兵敗夷滅,又殺其兄上軍將軍寔以下二十餘人。太安二年,成都攻長沙,於是公私飢困,百姓力屈。
晉惠帝太安二年二月,太白入昴。占曰:「天下擾,兵大起。」三月,彗星見東方,指三台。占曰:「兵喪之象。三台為三公。」七月,熒惑入東井。占曰:「兵起國亂。」是秋,太白守太微上將。占曰:「上將將以兵亡。」是年冬,成都、河間攻洛陽。三年正月,東海王越執長沙王乂,張方又殺之。
太安二年八月,長沙王奉帝出距二王,庚午,舍于玄武館。是日天中裂為二,有聲如雷。三占同元康,臣下專僭之象也。是時長沙王擅權,後成都、河間、東海又迭專威命,是其應也。
太安二年十一月辛巳,有星晝隕中天,北下有聲如雷。桉占,「名曰營首,營首所在,下有大兵流血。」明年,劉淵、石勒攻略并州,多所殘滅。王浚起燕、代,引鮮卑攻掠鄴中,百姓塗地。有聲如雷,怒之象也。
太安二年十一月庚辰,歲星入月中。占曰:「國有逐相。」十二月壬寅,太白犯月。占曰:「天下有兵。」太安三年正月己卯,月犯太白,占同青龍。熒惑入南斗,占同永康。是月,熒惑又犯歲星。占曰:「有大戰。」七月,左衛將軍陳眕率衆奉帝伐成都,六軍敗績,兵逼乘輿。九月,王浚又攻成都于鄴,鄴潰,成都王由是喪亡。帝還洛,張方脅如長安。是時天下盜賊羣起,張昌尤盛。後二年,惠帝崩。
晉惠帝永興元年五月,客星守畢。占曰:「天子絕嗣。」一曰:「大臣有誅。」七月庚申,太白犯角、亢,經房、心,歷尾、箕。九月,入南斗。占曰:「犯角,天下大戰;犯亢,有大兵,人君憂;入房、心,為兵喪;犯尾,將軍與民人為變;犯箕,女主憂。」一曰:「天下亂。入南斗,有兵喪。」一曰:「將軍為亂。」其所犯守,又兗、豫、幽、冀、揚州之分也。是年七月,有蕩陰之役。九月,王浚殺幽州刺史和演,攻鄴,鄴潰。於是兗、豫為天下兵衝。陳敏又亂揚土,劉淵、石勒、李雄等並起微賤,跨有州郡。皇后羊氏數被幽廢。光熙元年,惠帝崩,終無繼嗣。
永興元年七月乙丑,星隕有聲。二年十月,星又隕有聲。按劉向說,民去其土之象也。是後遂亡中夏。
永興元年十二月壬寅夜,赤氣亙天,砰隱有聲。二年十月丁丑,赤氣見在北方,東西竟天。占曰:「並為大兵。砰隱有聲,怒之象也。」是後四海雲擾,九服交兵。
永興二年四月丙子,太白犯狼星。占曰:「大兵起。」九月,歲星守東井。占曰:「有兵。井又秦分也。」是年,苟晞破公師藩,張方破范陽王虓,關西諸將攻河間王顒,顒奔走,東海王迎殺之。
永興二年八月,星孛于昴、畢。占曰:「為兵喪。」昴、畢,又趙、魏分也。十月丁丑,有星孛于北斗。占曰:「璿璣更授,天子出走。」又曰:「強國發兵,諸侯爭權。」是後皆有其應。明年,惠帝崩。
晉惠帝光熙元年四月,太白失行,自翼入尾、箕。占曰:「太白失行而北,是謂返生。不有破軍,必有屠城。」五月,汲桑攻鄴,魏郡太守馮嵩出戰大敗,桑遂害東燕王騰,殺萬餘人,焚燒魏時宮室皆盡。
光熙元年五月,枉矢西南流。占曰:「以亂伐亂之象也。」是時司馬越西破河間,奉迎大駕。尋收繆胤、何綏等,肆其無君之心,天下惡之。死而石勒焚其屍柩,是其應也。
光熙元年九月丁未,熒惑守心。占曰:「王者惡之。」己亥,填星守房、心,又犯歲星。占曰:「土守房,多禍喪。守心,國內亂,天下赦。」又曰:「填與歲合為內亂。」是時司馬越秉權,終以無禮破滅,內亂之應也。十一月,惠帝崩,懷帝即位,大赦天下。
光熙元年十二月癸未,太白犯填星。占曰:「為內兵,有大戰。」是後河間王為東海王越所殺。明年正月,東海王越殺諸葛玫等。五月,汲桑破馮嵩,殺東燕王。八月,苟晞大破汲桑。
光熙元年十二月甲申,有白氣若虹,中天北下至地,夜見五日乃滅。占曰:「大兵起。」明年,王彌起青、徐,汲桑亂河北,毒流天下。
孝懷帝永嘉元年九月辛亥,有大星自西南流于東北,小者如升相隨,天盡赤,聲如雷。占曰:「流星為貴使。」是年五月,汲桑殺東燕王騰,遂據河北。十一月,始遣和郁為征北將軍鎮鄴,而田甄等大破汲桑,斬于樂陵。於是以甄為汲郡太守,弟蘭鉅鹿太守。小星相隨,小將別帥之象也。司馬越忿魏郡以東,平原以南,皆黨於桑,悉以賞甄等,於是侵略赤地,有聲如雷,怒之象也。
永嘉元年十二月丁亥,星流震散。案劉向說:「天官列宿,在位之象,小星無名者,庶民之類。此百官庶民將流散之象也。」是後天下大亂,百官萬民,流移轉死矣。
永嘉二年正月庚午,太白伏不見。二月庚子,始晨見東方。是謂當見不見,占同上條。其後破軍殺將,不可勝數。帝崩虜庭,中夏淪覆。
永嘉三年正月庚子,熒惑犯紫微。占曰:「當有野死之王。又為火燒宮。」是時太史令高堂沖奏,乘輿宜遷幸,不然必無洛陽。五年六月,劉曜、王彌入京都,燒宮廟,帝崩于平陽。
永嘉三年,鎮星久守南斗。占曰:「鎮星所居者,其國有福。」是時安東琅邪王始有揚土。其年十一月,地動,陳卓以為是地動應也。
永嘉三年十二月乙亥,有白氣如帶出南北方各二,起地至天,貫參伐。占曰:「天下大兵起。」四年三月,司馬越收繆胤、繆播等;又三方雲擾,攻戰不休。五年三月,司馬越死於甯平城,石勒攻破其衆,死者十餘萬人。六月,京都焚滅,帝劫虜庭。
永嘉五年十月,熒惑守心。後二年,帝崩于虜庭。
永嘉六年七月,熒惑、歲星、鎮星、太白聚牛女之間,裴回進退。按占曰:「牛,揚州分。」是後兩都傾覆,而元帝中興揚土,是其應也。
愍帝建武元年五月癸未,太白熒惑合於東井。占曰:「金火合曰爍,為喪。」是時帝雖劫于平陽,天下猶未敢居其虛位,災在帝也。六月丁卯,太白犯太微。占曰:「兵入天子廷,王者惡之。」七月,愍帝崩于寇庭,天下行服大臨。
晉元帝太興元年七月,太白犯南斗。占曰:「吳、越有兵,大人憂。」二年二月甲申,熒惑犯東井。占曰:「兵起,貴臣相戮。」八月己卯,太白犯軒轅大星。占曰:「後宮憂。」乙未,太白犯歲星,在翼。占曰:「為兵亂。」三年四月壬辰,枉矢出虛、危,沒翼、軫。占曰:「枉矢所觸,天下之所伐。翼、軫,荊州之分也。」五月戊子,太白入太微,又犯上將。占曰:「天子自將,上將誅。」六月丙辰,太白與歲星合于房。占曰:「為兵饑。」九月,太白犯南斗,占同元年。十月己亥,熒惑在東井,居五諸侯南,踟躕留止,積三十日。占曰:「熒惑守井二十日以上,大人憂;守五諸侯,諸侯有誅者。」十二月己未,太白入月,在斗。郭景純曰:「月屬坎,陰府法象也。太白金行而來犯之,天意若曰刑理失中,自毀其法也。」四年十二月丁亥,月犯歲星在房。占曰:「其國兵飢,民流亡。」永昌元年三月,王敦率江、荊之衆,來攻京都,六軍距戰,敗績。於是殺護軍將軍周顗、尚書令刁協,驃騎將軍劉隗出奔。四月,又殺湘州刺史譙王承、鎮南將軍甘卓。閏十二月,元帝崩。間一年,敦亦梟夷,枉矢觸翼之應也。十月,石他入豫州,略城父、銍二縣民以北,刺史祖約遣軍追之,為其所沒,遂退守壽春。
明帝太寧三年正月,熒惑逆行入太微。占曰:「為兵喪,王者惡之。」閏八月,帝崩。咸和二年,蘇峻反,攻宮室,太后以憂逼崩,天子幽劫于石頭,遠近兵亂,至四年乃息。
成帝咸和四年七月,有星孛于西北,二十三日滅。占曰:「為兵亂。」十二月,郭默殺江州刺史劉胤,荊州刺史陶侃討默,明年,斬之。是時石勒又始僭號。
咸和六年正月丙辰,月入南斗。占曰:「有兵。」一曰:「有大赦。」是月胡賊殺略婁、武進二縣民,於是遣戍中洲。明年,胡賊又略南沙、海虞民。是年正月,大赦,伐淮南,討襄陽,平之。
咸和六年十一月,熒惑守胃、昴。占曰:「趙、魏有兵。」八年七月,石勒死,石虎自立,多所殘滅。是時雖勒、虎僭號,而其強弱常占於昴,不關太微紫宮也。
咸和八年三月己巳,月入南斗,與六年占同。其年七月,石勒死,彭彪以譙,石生以長安,郭權以秦州,並歸從。於是遣督護高球率衆救彪,彪敗球退。又石虎、石斌攻滅生、權。咸康元年正月,大赦。
咸和八年七月,熒惑入昴。占曰:「胡王死。」石虎多所攻滅。八月,月犯昴。占曰:「胡不安。」九年六月,月又犯昴。是時石弘雖襲勒位,而石虎擅威暴橫。十月,廢弘自立,遂幽殺之。
咸和九年三月己亥,熒惑入輿鬼,犯積尸。占曰:「兵在西北,有沒軍死將。」四月,鎮西將軍、雍州刺史郭權始以秦州歸從,尋為石斌所滅,徙其衆於青、徐。
晉成帝咸康元年二月己亥,太白犯昴。占曰:「兵起,歲大旱。」四月,石虎掠騎至歷陽。朝廷慮其衆也,加司徒王導大司馬,治兵動衆。又遣慈湖、牛渚、蕪湖三戍。五月乃罷。是時胡賊又圍襄陽,征西將軍庾亮遣寧距退之。六月,旱。
咸康元年八月戊戌,熒惑入東井。占曰:「無兵兵起;有兵兵止。」是年夏,發衆列戍。加王導大司馬,以備胡賊。
咸康元年三月丙戌,月入昴。占曰:「胡王死。」十一月,月犯昴。二年八月,月又犯昴。占同。咸和三年,石虎發衆七萬,四年二月,自襲段遼于薊,遼奔敗。又攻慕容皝於棘城,不剋引退,皝追之,殺數百人。虎留其將麻秋屯令支,皝破秋,并虜遼殺之。
咸康二年正月辛巳,彗星夕見西方,在奎。占曰:「為兵喪。奎又為邊兵。」四年,石虎伐慕容皝不剋,皝追擊之,又破麻秋。時皝稱蕃,邊兵之應也。
咸康二年正月辛卯,月犯房南第二星。占曰:「將相有憂。」五年七月,丞相王導薨。八月,太尉郗鑒薨。六年正月,征西大將軍庾亮薨。
咸康二年九月庚寅,太白犯南斗,因晝見。占曰:「斗為宰相,又揚州分,金犯之,死喪象。晝見為不臣,又為兵喪。」三年,石虎僭稱天王。四年,虎滅段遼而敗於慕容皝。皝,國蕃臣。五年,王導薨。
咸康三年六月辛未,有流星大如二斗魁,色青,赤光耀地,出奎中,沒婁北。案占為飢,五穀不藏。是月,大旱。
咸康三年八月,熒惑入輿鬼,犯積尸。占曰:「貴人憂。」三年八月甲戌,月犯東井距星。占曰:「國有憂,將死。」三年九月戊子,月犯建星。占曰:「易相。」一曰:「大將死。」五年,丞相王導薨,庾冰代輔政。太尉郗鑒、征西大將軍庾亮薨。
咸康三年十一月乙丑,太白犯歲星。占曰:「為兵飢。」四年二月,石虎破幽州,遷其人萬餘家。李壽殺李期。五年,胡衆五萬寇沔南,略七千餘家而去。又騎二萬圍陷邾城,殺略五千餘人。
咸康四年四月己巳,太白晝見在柳。占曰:「為兵,為不臣。」七月乙巳,月掩太白。占曰:「王者亡地,大兵起。」明年,胡賊大寇沔南,陷邾城,豫州刺史毛寶、西陽太守樊峻皆棄城投江死。於是內外戒嚴,左衛桓監、匡術等諸軍至武昌,乃退。七年,慕容皝自稱為燕王。
咸康四年五月戊午,熒惑犯右執法。占曰:「大臣死,執政者憂。」九月,太白犯右執法。案占,「五星災同,金火尤甚。」十一月戊子,太白犯房上星。占曰:「上相憂。」五年七月己酉,月犯房上星,亦同占。是月庚申,丞相王導薨。
咸康五年四月辛未,月犯歲星,在胃。占曰:「國飢民流。」乙未,月犯畢距星。占曰:「兵起。」是夜,月又犯歲星,在昴。及冬,有沔南、邾城之敗,百姓流亡萬餘家。
咸康六年二月庚午朔,流星大如斗,光耀地,出天市,西行入太微。占曰:「大人當之。」乙未,太白入月。占曰:「人主死。」四月甲午,月犯太白。占曰:「人主惡之。」八年六月,成帝崩。
咸康六年三月甲寅,熒惑從行犯太微上將星。占曰:「上將憂。」四月丁丑,熒惑犯右執法。占曰:「執法者憂。」六月乙亥,月犯牽牛中央星。占曰:「大將憂。」是時尚書令何充為執法,有譴欲避其咎,明年,求為中書令。建元二年,庾冰薨,皆大將執政之應也。是歲正月,征西將軍庾亮薨。三月,而熒惑犯上將。九月,石虎大將夔安死。庾冰後積年方薨。豈冰能修德,移禍於夔安乎?
咸康六年四月丙午,太白犯畢距星。占曰:「兵革起。」一曰:「女主憂。」六月乙卯,太白犯軒轅大星。占曰:「女主憂。」七年三月,皇后杜氏崩。
咸康七年三月壬午,月犯房。占曰:「將相憂。」八年六月,熒惑犯房上第二星。占曰:「次相憂。」建元二年,車騎將軍江州刺史庾冰薨。是時驃騎將軍何充居內,冰為次相也。
咸康七年四月己丑,太白入輿鬼。占曰:「兵革起。」五月,太白晝見。以晷度推之,非秦、魏,則楚也。占曰:「為臣強,為有兵。」八月辛丑,月犯輿鬼。占曰:「人主憂。」八年六月,成帝崩。
咸康八年八月壬寅,月犯畢赤星。占曰:「下犯上,兵革起。」十月,月又掩畢赤星。占同。己酉,太白犯熒惑。占曰:「大兵起。」其後庾翼大發兵謀伐胡,專制上流,朝廷憚之。
康帝建元元年正月壬午,太白入昴。占曰:「趙地有兵。」又曰:「天下兵起。」四月乙酉,太白晝見。八月丁未,太白犯歲星。占曰:「有大兵。」是年,石虎殺其太子邃及其妻子徒屬二百餘人。又遣將劉寧寇沒狄道,又使將張舉將萬餘人屯薊東,謀慕容皝。
建元元年十一月六日,彗星見亢,長七尺,尾白色。占曰:「亢為朝廷,主兵喪。」二年九月,康帝崩。
建元元年,歲星犯天關。安西將軍庾翼與兄冰書曰:「歲星犯天關,占云:『關梁當澀。』比來江東無他故,江道亦不艱難;而石虎頻年再閉關不通信使,此復是天公憒憒無皁白之徵也。」
建元二年閏月乙酉,太白犯斗。占曰:「為喪,天下受爵祿。」九月,康帝崩,太子立,大赦賜爵也。
晉穆帝永和元年正月丁丑,月入畢。占曰:「兵大起。」戊寅,月犯天關。占曰:「有亂臣更天子之法。」五月辛巳,太白晝見,在東井。占曰:「為臣強,秦有兵。」六月辛丑,入太微,犯屏西南。占曰:「輔臣有免罷者。」七、八月,月皆犯畢。占同正月。己未,月犯輿鬼。占曰:「大臣有誅。」九月庚戌,月又犯畢。是年初,庾翼在襄陽,七月,翼疾將終,輒以子爰之為荊州刺史,代己任,爰之尋被廢。明年,桓溫又輒率衆伐蜀,執李勢,送至京都。蜀本秦地也。
永和二年二月壬子,月犯房上星。四月丙戌,月又犯房上星。占同前。八月壬申,太白犯左執法。是歲,司徒蔡謨被廢。
永和三年正月壬午,月犯南斗第五星。占曰:「將軍死,近臣去。」五月壬申,月犯南斗第四星,因入魁。占曰:「有兵。」一曰:「有大赦。」六月,月犯東井距星。占曰:「將死,國有憂。」戊戌,月犯五諸侯。占曰:「諸侯有誅。」九月庚寅,太白犯南斗第五星。占曰:「為喪兵。」四年七月丙申,太白犯左執法。甲寅,月犯房。丁巳,月入南斗犯第二星。乙丑,太白犯左執法。占悉同上。十月甲戌,月犯亢。占曰:「兵起,軍將死。」十一月戊戌,犯上將星。三年六月,大赦。是月,陳逵征壽春,敗而還。七月,氐蜀餘寇反亂益土。九月,石虎伐涼州,不克。
永和四年四月,太白入昴。五月,熒惑入婁,犯鎮星。七月,太白犯軒轅。占在趙,及為兵喪,女主憂。其年八月,石虎太子宣殺弟韜,宣亦死。五年正月,石虎僭稱皇帝,尋病死。是年,褚裒北伐喪衆,又尋薨,太后素服。六年正月,朝會廢樂。
永和五年四月丁未,太白犯東井。占曰:「秦有兵。」九月戊戌,太白犯左角。占曰:「為兵。」十月,月犯昴。占曰:「朝廷有憂,軍將死。」十一月乙卯,彗星見于亢,芒西向,色白,長一丈。占曰:「為兵喪。」是年八月,褚裒北征兵敗。十月,關中二十餘壁舉兵歸從,石遵攻沒南陽。十一月,冉閔殺石遵,又盡殺胡十餘萬人,於是中土大亂。十二月,褚裒薨。八年,劉顯、苻健、慕容雋並僭號。殷浩北伐敗,見廢。
永和六年二月辛酉,月犯心大星。占曰:「大人憂。心豫州分也。」丁丑,月犯房。占曰:「將相憂。」三月戊戌,熒惑犯歲星。占曰:「為戰。」六月己丑,月犯昴。占同上。乙未,月犯五諸侯。占同三年。七月壬寅,月始出西方,犯左角。占曰:「大將軍死。」一曰:「天下有兵。」丁未,月犯箕。占曰:「軍將死。」丙寅,熒惑犯鉞星。占曰:「大臣有誅。」八月辛卯,月犯左角,太白晝見在南斗,月犯右執法。占並同上。七年二月,太白犯昴。占同上。乙卯,熒惑入輿鬼,犯積尸。占曰:「貴人憂。」五月乙未,熒惑犯軒轅大星。占曰:「女主憂。」太白入畢口,犯左股。占曰:「將相當之。」六月乙亥,月犯箕。丙子,月犯斗。丁丑,熒惑入太微,犯右執法。八月庚午,太白犯軒轅。戊子,太白犯右執法。占悉同上。七年,劉顯殺石祗及諸胡帥,中土大亂,戎、晉十萬數,各還舊土,互相侵略及疾疫死亡,能達者十二三。是年,桓溫輒以大衆求浮江入淮北伐,朝廷震懼。八年,豫州刺史謝尚討張遇,為苻雄所敗。殷浩北伐敗,被廢。十年,桓溫伐苻健,不克而還。
永和八年三月戊戌,月犯軒轅大星。癸丑,月入南斗犯第二星。五月,月犯心星。四月癸酉,月犯房。六月辛巳,日未入,有流星如三斗魁,從辰巳上東南行。晷度推之,在箕、斗之間,蓋燕分也。案占為營首,營首之下,流血滂遝。七月壬子,歲星犯東井距星。占曰:「內亂兵起。」八月戊戌,熒惑入輿鬼。占曰:「忠臣戮死。」丙辰,太白入南斗,犯第四星。占曰:「將為亂。」一曰:「丞相免。」九年二月乙巳,入南斗,犯第三星。三月戊辰,月犯房。八月,歲星犯輿鬼東南星。占,「東南星主兵,兵起」。十二月,月在東井,犯歲星。占曰:「秦飢民流。」是時帝主幼沖,母后稱制,將相有隙,兵革連起。慕容雋僭稱大燕,攻伐無已,故災異數見,殷浩見廢也。
永和十年正月乙卯,月食昴。占曰:「趙、魏有兵。」癸酉,填星奄鉞星。占曰:「斧鉞用。」二月甲申,月犯心大星。占曰:「王者惡之。」四月癸未,流星大如斗,色赤黃,出織女,沒造父,有聲如雷。占曰:「燕、齊有兵,民流。」戊午,月犯心大星。七月庚午,太白晝見。晷度推之,災在秦、鄭。九月辛酉,太白犯左執法。十一月,月奄填星,在輿鬼。占曰:「秦有兵。」十一年三月辛亥,月奄軒轅。占同上。四月庚寅,月犯牛宿南星。占曰:「國有憂。」八月己未,太白犯天江。占曰:「河津不通。」十二年六月庚子,太白晝見,在東井。占如上。己未,月犯鉞星。七月丁卯,太白犯填星,在柳。占曰:「周地有大兵。」八月癸酉,月奄建星。九月戊寅,熒惑入太微,犯西蕃上將星。十一月丁丑,熒惑犯太微東蕃上相。十年四月,桓溫伐苻健,破其嶢柳衆軍。健壁長安,溫退。十二月,慕容恪攻齊。十二年八月,桓溫破姚襄於伊水,定周地。十一月,齊城陷,執段龕,殺三千餘人。永和末,鮮卑侵略河、冀,升平元年,慕容雋遂據臨漳,盡有幽、并、青、冀之地。緣河諸將漸奔散,河津隔絕矣。三年,會稽王以郗曇、謝萬敗績,求自貶三等。是時權在方伯,九服交兵,故譴象仍見。
晉穆帝升平元年四月壬子,太白入輿鬼。丁亥,月奄東井南轅西頭第二星。占曰:「秦地有兵。」一曰:「將死。」六月戊戌,太白晝見,在軫。占同上。軫,楚分也。壬子,月犯畢。占曰:「為邊兵。」七月辛巳,熒惑犯天江。占曰:「河津不通。」十一月,歲星犯房。壬午,月奄歲星,在房。占曰:「民飢。」一曰:「豫州有災。」二年二月辛卯,填星犯軒轅大星。甲午,月犯東井。閏月乙亥,月犯歲星,在房。占悉同上。五月丁亥,彗出天船,在胃度中。彗為兵喪,除舊布新,出天船,外夷侵。一曰:「為大水。」六月辛酉,月犯房。八月戊午,熒惑犯填星,在張。占曰:「兵大起。張,三河分。」十月己未,太白犯哭星。十二月,枉矢自東南流于西北,其長半天。三年正月壬辰,熒惑犯楗閉。案占,「人主憂」。三月乙酉,熒惑逆行犯鉤鈐。案占,「王者惡之」。月犯太白,在昴。占曰:「人君死。」一曰:「趙地有兵,朝廷不安。」六月,太白犯東井。七月乙酉,熒惑犯天江。丙戌,太白犯輿鬼。占悉同上。戊子,月犯牽牛中央大星。占曰:「牽牛,天將也。犯中央星,大將軍死。」八月丁未,太白犯軒轅大星。甲子,月犯畢大星。占曰:「為邊兵。」一曰:「下犯上。」庚午,太白犯填星,在太微中。占曰:「王者惡之。」二年五月,關中氐帥殺苻生立堅。十二月,慕容雋入屯鄴。八月,安西將軍、豫州刺史謝弈薨。三年十月,諸葛攸舟軍入河,敗績。豫州刺史謝萬入潁,衆潰而歸,除名為民。十一月,司徒會稽王以二鎮敗,求自貶三等。四年正月,慕容雋死,子暐代立。慕容恪殺其尚書令陽騖等。五月,天下大水。五年五月,穆帝崩。
升平四年正月乙亥,月犯牽牛中央大星。占曰:「大將死。」六月辛亥,辰星犯軒轅。占曰:「女主憂。」己未,太白入太微右掖門,從端門出。占曰:「貴奪勢。」一曰:「有兵。」又曰:「出端門,臣不臣。」八月戊申,太白犯氐。占曰:「國有憂。」丙辰,熒惑犯太微西蕃上將。九月壬午,太白入南斗口,犯第四星。占曰:「為喪,有赦,天下受爵祿。」十月庚戌,天狗見西南。占曰:「有大兵流血。」十二甲寅,熒惑犯房。丙寅,太白晝見。庚寅,月犯楗閉。占曰:「人君惡之。」五年正月乙巳,填星逆行犯太微。乙丑辰時,月在危宿奄太白。占曰:「天下民靡散。」三月丁未,月犯填星在軫。占曰:「為大喪。」五月壬寅,月犯太微。庚戌,月犯建星。占曰:「大臣相譖。」辛亥,月犯牽牛宿。占曰:「國有憂。」五年正月,北中郎將郗曇薨。五月,穆帝崩,哀帝立,大赦賜爵,褚后失勢。七月,慕容恪攻冀州刺史呂護於野王,拔之,護奔滎陽。是時桓溫以大衆次宛,聞護敗乃退。
升平五年六月癸酉,月奄氐東北星。占曰:「大將當之。」九月乙酉,奄畢。占曰:「有邊兵。」十月丁卯,熒惑犯歲星,在營室。占曰:「大臣有匿謀。」一曰:「衛地有兵。」丁未,月犯畢赤星。占曰:「下犯上。」又曰:「有邊兵。」八月,范汪廢。隆和元年,慕容暐遣傅末波寇河陰,陳祐危逼。
晉哀帝興寧元年八月,星孛大角亢,入天市。按占,「為兵喪」。三年正月,皇后王氏崩。二月,哀帝崩。三月,慕容恪攻洛陽,沈勁等戰死。
興寧元年十月丙戌,月奄太白,在須女。占曰:「天下民靡散。」一曰:「災在揚州。」三年,洛陽沒。其後桓溫傾揚州資實,討鮮卑敗績,死亡太半,及征袁真,淮南殘破。後氐及東胡侵逼,兵役無已。
興寧三年正月乙卯,月奄歲星,在參。參,益州分也。六月,鎮西將軍、益州刺史周撫薨。十月,梁州刺史司馬勳入益州以叛,朱序率衆助刺史周楚討平之。
興寧三年七月庚戌,月犯南斗。占曰:「女主憂。」歲星犯輿鬼。占曰:「人君憂。」十月,太白晝見,在亢。占曰:「亢為朝廷,有兵喪,為臣強。」哀帝是年二月崩,其災皆在海西也。明年五月,皇后庾氏崩。
晉海西太和元年二日丙子,月奄熒惑,在參。占曰:「為內亂。」一曰:「參,魏地。」二年正月,太白入昴。五年,慕容暐為苻堅所滅,司、冀、幽、并四州並屬氐。
太和二年八月戊午,太白犯歲星,在太微。三年六月甲寅,太白奄熒惑,在太微端門中。六年,海西公廢。
太和四年二月,客星見紫宮西垣,至七月乃滅。占曰:「客星守紫宮,臣殺主。」閏月乙亥,月暈軫,復有白暈貫月,北暈斗柄三星。占曰:「王者惡之。」六年,桓溫廢帝。
太和四年十月壬申,有大流星西下,聲如雷。案占,「流星為貴使,星大者使大」。明年,遣使免袁真為庶人。桓溫征壽春,真病死,息瑾代立,求救於苻堅,溫破氐軍。六年,壽春城陷,聲如雷,將士怒之象也。
太和六年閏月,熒惑守太微端門。占曰:「天子亡國。」又曰:「諸侯三公謀其上。」一曰:「有斬臣。」辛卯,月犯心大星。占曰:「王者惡之。」十一月,桓溫廢帝,并奏誅武陵王,簡文不許,溫乃徙之新安。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12-6-18 11:36 | 顯示全部樓層
<div class="feature">宋書  卷二十五‧志第十五  天文三 晉簡文咸安元年十二月辛卯,熒惑逆行入太微,二年三月猶不退。占曰:「國不安,有憂。」是時帝有桓溫之逼,恒懷憂慘。七月,帝崩。
咸安二年正月己酉,歲星犯填星,在須女。占曰:「為內亂。」五月,歲星形色如太白。占曰:「進退如度,姦邪息。變色亂行,主無福。歲星囚於仲夏,當細小而明,此其失常也。又為臣強。」六月,太白晝見在七星。乙酉,太白犯輿鬼。占曰:「國有憂。」七月,帝疾甚,詔桓溫曰:「少子可輔者輔之;如不可,君自取之。」賴侍中王坦之毀手詔,改使如王導輔政故事。溫聞之大怒,將誅坦之等,內亂之應也。是月,帝崩。
咸安二年五月丁未,太白犯天關。占曰:「兵起。」六月,庾希入京城,十一月,盧悚入宮,並誅滅。
晉孝武寧康元年正月戊申,月奄心大星。案占,災不在王者,則在豫州。一曰:「主命惡之。」三月丙午,月奄南斗第五星。占曰:「大臣有憂,憂死亡。」一曰:「將軍死。」七月,桓溫薨。
寧康二年正月丁巳,有星孛于女虛,經氐、亢、角、軫、翼、張。九月丁丑,有星孛于天市。十一月癸酉,太白奄熒惑,在營室。占曰:「金火合為爍,此災皆為兵喪。」太元元年五月,氐賊苻堅伐涼州。七月,氐破涼州,虜張天錫。十一月,桓沖發三州軍軍淮、泗,桓豁亦遣軍備境上。
寧康二年閏月己未,月奄牽牛南星。占曰:「左將軍死。」三年五月,北中郎將王坦之薨。
寧康三年六月辛卯,太白犯東井。占曰:「秦地有兵。」九月戊申,熒惑奄左執法。占曰:「執法者死。」太元元年,苻堅破涼州。十月,尚書令王彪之卒。
晉孝武太元元年四月丙戌,熒惑犯南斗第三星。丙申,又奄第四星。占曰:「兵大起,中國飢。」一曰:「有赦。」八月癸酉,太白晝見在氐。氐,兗州分野。九月,熒惑犯哭泣星,遂入羽林。占曰:「天子有哭泣事,中軍兵起。」十一月己未,月奄左角。占曰:「天子有兵。」一曰:「國有憂。」三年六月,熒惑守羽林。占曰:「禁兵大起。」九月壬午,太白晝見在角,兗州分。元年五月,大赦。三年八月,氐賊韋鍾入漢中東下,苻融寇樊、鄧,慕容暐圍襄陽,氐兗州刺史彭超圍彭城。四年二月,襄陽城陷,賊獲朱序。彭超捨彭城,獲吉挹。彭超等聚廣陵三河衆五萬。於是征虜謝石次涂中,右衛毛安之、游擊河間王曇之等次堂邑,發丹陽民丁,使尹張涉屯衛京都。六月,兗州刺史謝玄討賊,大破之,餘燼皆走。是時中外連兵,比年荒儉。是年,又發揚州萬人戍夏口。
太元四年十一月丁巳,太白犯哭星。占曰:「天子有哭泣事。」五年七月丙子,辰星犯軒轅。占曰:「女主當之。」九月癸未,皇后王氏崩。
太元六年十月乙卯,有奔星東南經翼軫,聲如雷。星說曰:「光跡相連曰流,絕跡而去曰奔。」案占,「楚地有兵」。一曰:「軍破民流。」十二月,氐荊州刺史梁成、襄陽太守閻震率衆伐竟陵,桓石虔擊大破之,生禽震,斬首七千,獲生萬人。聲如雷,將帥怒之象也。七年九月,朱綽擊襄陽,拔將六百餘家而還。
太元七年十一月,太白晝見,在斗。占曰:「吳有兵喪。」八年四月甲子,太白又晝見,在參。占曰:「魏有兵喪。」是月,桓沖征沔漢,楊亮伐蜀,並拔城略地。八月,苻堅自將號百萬,九月,攻沒壽陽。十月,劉牢之破堅將梁成斬之,殺獲萬餘人。謝玄等又破堅於淝水,斬其弟融,堅大衆奔潰。九年六月,皇太后褚氏崩。八月,謝玄出屯彭城,經略中州。十年八月,苻堅為其將姚萇所殺。
太元十年十二月己丑,太白犯歲星。占曰:「為兵饑。」是時河朔未一,兵連在外,冬,大饑。
太元十一年三月戊申,太白晝見,在東井。占曰:「秦有兵,臣強。」六月甲午,歲星晝見,在胃。占曰:「魯有兵,臣強。」十二年,慕容垂寇東阿,翟遼寇河上,姚萇假號安定,苻登自立隴上,呂光竊據涼土。
太元十一年三月,客星在南斗,至六月乃沒。占曰:「有兵。」一曰:「有赦。」是後司、雍、兗、冀常有兵役。十二年正月,大赦。八月,又赦。
太元十二年二月戊寅,熒惑入月。占曰:「有亂臣死,相若有戮者。」一曰:「女親為敗,天下亂。」是時琅邪王輔政,王妃從兄國寶以姻昵受寵。又陳郡人袁悅昧私苟進,交遘主相,扇揚朋黨。十三年,帝殺悅。於是主相有隙,亂階興矣。
太元十二年十月庚午,太白晝見,在斗。十三年閏月戊辰,天狗東北下有聲。十二月戊子,辰星入月,在危。占曰:「賊臣欲殺主,不出三年,必有內惡。」是月,熒惑在角亢,形色猛盛。占曰:「熒惑失其常,吏且棄其法,諸侯亂其政。」自是後慕容垂、翟遼、姚萇、苻登、慕容永並阻兵爭強。十四年正月,彭城妖賊又稱號於皇丘,劉牢之破滅之。三月,張道破合鄉,圍泰山,向欽之擊走之。是年,翟遼又攻沒滎陽,侵略陳、項。于時政事多弊,治道陵遲矣。
太元十四年十二月,熒惑入羽林。乙未,月犯歲星。占並同上。十五年,翟遼陸掠司、兗,衆軍累討弗克。鮮卑又跨略并、冀。七月,旱。八月,諸郡大水,兗州又蝗。
太元十五年七月壬申,有星孛于北河戒,經太微、三台、文昌,入北斗,長十餘丈。八月戊戌,入紫微,乃滅。占曰:「北河戒,一名胡門。胡門有兵喪。掃太微,入紫微,王者當之。三台為三公,文昌為將相,將相三公有災。入北斗,強國發兵,諸侯爭權,大夫憂。」十一月,太白入羽林。占曰:「天子為軍自守,有反臣。」二十一年九月,孝武帝崩。隆安元年,王恭、殷仲堪、桓玄等並發兵表誅王國寶,朝廷從而殺之,并斬其從弟緒,司馬道子由是失勢,禍亂成矣。
太元十六年十一月癸巳,月奄心前星。占曰:「太子憂。」是時太子常有篤疾。
太元十七年九月丁丑,歲星、熒惑、填星同在亢氐。占曰:「三星合,是謂驚位絕行,內外有兵喪與飢,改立王公。」
太元十八年正月乙酉,熒惑入月。占曰:「憂在宮中,非賊乃盜也。」一曰:「有亂臣,若有戮者。」二十一年九月,帝暴崩內殿,兆庶宣言夫人張氏潛行大逆。于時朝政闇緩,不加顯戮,但默責而已。又王國寶邪狡,卒伏其辜。
太元十八年二月,有客星在尾中,至九月乃滅。占曰:「燕有兵喪。」十九年四月己巳,月奄歲星,在尾。占曰:「為飢,燕國亡。」二十年,慕容垂遣息寶伐什圭,為圭所破,死者數萬人。二十一年,垂死,國遂衰亡。
太元十九年十月癸丑,太白犯歲星,在斗。占曰:「為飢,為內兵。斗,吳、越分。」至隆安元年,王恭等舉兵顯王國寶之罪,朝廷赦之。是後連歲水旱民飢。
太元二十年六月,熒惑入天囷。占曰:「天下飢。」七月丁亥,太白入太微。占曰:「太白入太微,國有憂。晝見,為兵喪。」九月,有蓬星如粉絮,東南行,歷女虛至哭星。占曰:「蓬星見,不出三年,必有亂臣戮死於市。」十二月己巳,月犯楗閉及東西咸。占曰:「楗閉司心腹喉舌,東西咸主陰謀。」是時王國寶交構朝政,二十一年九月,帝崩,隆安元年,王恭等舉兵,而朝廷戮王國寶、王緒。又連歲水旱,兼三方動衆,民飢。
太元二十一年三月,太白連晝見,在羽林。占曰:「有強臣,有兵喪,中軍兵起。」四月壬午,太白入天囷。占曰:「為飢。」六月,歲星犯哭星。占曰:「有哭泣事。」是年九月,孝武帝崩。隆安元年,王恭舉兵脅朝廷,於是中外戒嚴,戮王國寶以謝之。
晉安帝隆安元年正月癸亥,熒惑犯哭星。占曰:「有哭泣事。」二月,歲星熒惑皆入羽林。占曰:「軍兵起。」四月丁丑,太白晝見,在東井。秦有兵喪。是月,王恭舉兵,內外戒嚴。尋殺王國寶等。六月,羌賊攻洛陽,郗恢遣兵救之。姚萇死,子略代立。什圭自號於中山。
隆安元年六月庚午,月奄太白,在太微端門外。占曰:「國受兵。」乙酉,月奄歲星,在東壁。占曰:「為飢。衛地有兵。」八月,熒惑守井鉞。占曰:「大臣有誅。」二年六月戊辰,攝提移度失常,歲星晝見在胃。胃,兗州分。是年六月,郗恢遣鄧啟方等以萬人殘虜於滑臺。滑臺,衛地也。啟方等敗而還。九月,王恭、庾楷、殷仲堪、桓玄等並舉兵表誅王愉、司馬尚之兄弟。於是內外戒嚴,大發民衆。仲堪軍至尋陽,禽江州刺史王愉,楷將段方攻尚之於楊湖,為所敗,方死。王恭司馬劉牢之反恭,恭敗。桓玄至白石,亦奔退。仲堪還江陵。三年冬,荊州刺史殷仲堪為桓玄所殺。
隆安二年閏月,太白晝見,在羽林。丁丑,月犯東上相。三年五月辛酉,月又奄東上相。辛未,辰星犯軒轅星。占悉同上。是年正月,楊佺期破郗恢,奪其任,殷仲堪又殺之。六月,鮮卑攻沒青州。十月,羌賊攻沒洛陽。桓玄破荊、雍,殺殷仲堪、楊佺期。孫恩聚衆攻沒會稽,殺內史王凝之,劉牢之東討走之。四年七月,太皇太后李氏崩。
隆安四年正月乙亥,月犯填星,在牽牛。占曰:「吳、越有兵喪。女主憂。」二月己丑,有星孛于奎,長三丈,上至閣道紫宮西蕃,入斗魁,至三台、太微、帝座、端門。占曰:「彗拂天子廷閣,易主之象。」經三台,入北斗,占同上條。六月乙未,月又犯填星,在牽牛。辛酉,又犯哭星。十月,奄歲星在北河。占曰:「為飢。」十二月戊寅,有星孛于貫索、天市、天津。占曰:「貴臣獄死,內外有兵喪。天津為賊斷,王道天下不通。」十二月,太白在斗晝見,至五年正月乙卯。案占,災在吳、越。三月甲寅,流星赤色衆多,西行經牽牛、虛、危、天津、閣道,貫太微、紫宮。占曰:「星者庶民,類衆多西流之象。徑行天子庭,主弱臣強,諸侯兵不制。」七月癸亥,大角星散搖五色。占曰:「王者流散。」丁卯,月犯天關。占曰:「王者憂。」九月庚子,熒惑犯少微,又守之。占曰:「處士誅。」十月戊子,月犯東蕃次相。四年五月,孫恩復破會稽,殺內史謝琰。遣高雅之等討之。七月,太皇太后李氏崩。十月,妖賊大破高雅之於餘姚,死者十七八。五年二月,孫恩攻句章,高祖拒之。五月,吳郡內史袁山松出戰,為所殺,死者數千人。六月,孫恩至京口,高祖擊破之。恩軍蒲洲,於是內外戒嚴,營陣屯守,柵斷淮口。恩遣別將攻廣陵,殺三千餘人。恩遁據郁洲。是月,高祖又追破之。九月,桓玄表至,逆旨陵上。十月,司馬元顯大治水軍,將以伐玄。元興元年正月,桓玄東下。是月,孫恩在臨海,人衆餓死散亡,恩亦投水死。盧循自稱征虜將軍,領其餘衆,略有永嘉、晉安之地。二月,帝戎服遣西軍。丁卯,桓玄至姑孰,破歷陽,司馬尚之見殺,劉牢之降于玄。三月,玄剋京都,殺司馬元顯,放太傅道子。七月,大飢,人相食。浙江東餓死流亡十六七,吳郡、吳興戶口減半。又流奔而西者萬計。十月,桓玄遣將擊劉軌,破走奔青州。四年,玄遂篡位,遷帝尋陽。
晉安帝元興元年三月戊子,太白犯五諸侯,因晝見。四月辛丑,月奄辰星。七月戊寅,熒惑在東井,熒惑犯輿鬼、積尸。占並同上。八月庚子,太白犯歲星,在上將東南。占曰:「楚兵飢。」一曰:「災在上將。」丙寅,太白奄右執法。九月癸未,太白犯進賢。占曰:「賢者誅。」十月,客星色白如粉絮,在太微西,至十二月,入太微。占曰:「兵入天子庭。」二年二月,歲星犯西上將。六月甲辰,奄斗第四星。占曰:「大臣誅,不出三年。」八月癸丑,太白犯房北第二星。九月己丑,歲星犯進賢,熒惑犯西上將。十月甲戌,太白犯泣星。十一月丁丑,熒惑犯填星。辛巳,月犯熒惑。十二月乙巳,月奄軒轅第二星。占悉同上。元年冬,索頭破羌軍。二年十二月,桓玄篡位,放遷帝后於尋陽,以永安何皇后為零陵君。三年二月,高祖盡誅桓氏。
元興三年正月戊戌,熒惑逆行犯太微西上相。占曰:「天子戰於野,上相死。」二月甲辰,月奄歲星於左角。占曰:「天下兵起。」丙辰,熒惑逆行在左執法西北。占曰:「執法者憂。」四月甲午,月奄軒轅第二星,填星入羽林。十二月,熒惑太白皆犯羽林。占同上。是年二月丙辰,高祖殺桓脩等。三月己未,破走桓玄,遣軍西討。辛酉,誅左僕射王愉及子荊州刺史綏。桓玄劫帝如江陵。五月,玄下至崢嶸洲,義軍破滅之。桓振又攻沒江陵,幽劫天子。明年正月,衆軍攻之,振走,乘輿乃旋。七月,永安何皇后崩。三月,桓振又襲江陵,荊州刺史司馬休之敗走。是月,劉懷肅擊振滅之。其年二月,巴西人譙縱殺益州刺史毛璩及璩弟西夷校尉瑾,跨有西土,自號蜀王。
晉安帝義熙元年三月壬辰,月奄左執法。占同上。丁酉,月奄心前星。占曰:「豫州有災。」太白犯東井。占曰:「秦有兵。」四月己卯,月犯填星,在東壁。占曰:「其地亡國。」一曰:「貴人死。」七月庚辰,太白比晝見,在翼、軫。占曰:「為臣強。荊州有兵喪。」己未,月奄填星,在東壁。占曰:「其國以伐亡。」一曰:「民流。」八月丁巳,月犯斗第一星。占曰:「天下有兵。」一曰:「大臣憂。」案江左來,南斗有災,則吳越會稽、丹陽、豫章、廬江各隨其星應之。淮南失土,殆不占耳。史闕其說,故不列焉。九月戊子,熒惑犯少微。占曰:「處士誅。」庚寅,熒惑犯右執法。癸卯,熒惑犯左執法。占並同上。十月丁巳,月奄填星營室。占同七月。十一月丙戌,太白奄鉤鈐。占曰:「喉舌臣憂。」十二月己卯,歲星犯天江。占曰:「有兵亂,河津不通。」是年六月,索頭寇沛土,使偽豫州刺史索度真戍相縣,太傅長沙景王討破走之。十一月,荊州刺史魏詠之薨。二年二月,司馬國璠等攻沒弋陽。四月,羌伐仇池,仇池公楊盛擊走之。九月,益州刺史司馬榮期為其參軍楊承祖所害,時文處茂討蜀屢有功,會榮期死,乃退。三年十二月,司徒揚州刺史王謐薨。四年正月,太保武陵王遵薨。三月,左僕射孔安國卒。五年,高祖討鮮卑,并定舊兗之地。
義熙二年二月己丑,月犯心後星。占曰:「豫州有災。」四月癸丑,月犯太微西上將。己未,月犯房南第二星。乙丑,歲星犯天江。占悉同上。五月癸未,月犯左角。占曰:「左將軍死,天下有兵。」壬寅,熒惑犯氐。占曰:「氐為宿宮,人主憂。」六月庚午,熒惑犯房北第二星。八月癸亥,熒惑犯斗第五星。丁巳,犯建星。九月壬午,熒惑犯哭星,又犯泣星。占悉同上。十二月丙午,月奄太白,在危。占曰:「齊亡國。」一曰:「強國君死。」丁未,熒惑、太白皆入羽林。是年二月甲戌,司馬國璠等攻沒弋陽。三年正月,鮮卑寇北徐州,至下邳。八月,遣劉敬宣伐蜀。十二月,司徒王謐薨。四年正月,武陵王遵薨。五年,鮮卑復寇淮北。四月,高祖大軍討之。六月,大戰臨朐城,進圍廣固。十月,什圭為其子偽清河公所殺。六年二月,拔廣固,禽慕容超,阬斬其衆三千餘人。
義熙三年正月丙子,太白晝見,在奎。二月庚寅,月奄心後星。占悉同上。癸亥,熒惑、填星、太白、辰星聚於奎、婁,從填星也。其說見上九年。五月己丑,太白晝見,在參。占曰:「益州有兵喪,臣強。」六月辛卯,熒惑犯辰星,在翼。占曰:「天下兵起。」八月己卯,太白奄熒惑,又犯執法。占曰:「奄熒惑,有大兵。」辛卯,熒惑犯左執法。九月壬子,熒惑犯進賢。是年正月丁巳,鮮卑寇北徐,至下邳。八月,劉敬宣伐蜀,不克而旋。四年三月,左僕射孔安國卒。七月,司馬國璠等攻沒鄒山,魯郡太守徐邕破走之。姚略遣衆征佛佛,大為所破。五年,高祖討鮮卑。六年三月,妖賊徐道覆殺鎮南將軍、江州刺史何無忌於豫章。四月,妖賊盧循寇湘中巴陵。五月丙子,循、道覆敗撫軍將軍、豫州刺史劉毅於桑落洲,毅僅以身免。丁丑,循等至蔡洲,遣別將焚京口。庚辰,賊攻焚查浦,查浦戍將距戰不利,高祖遣軍渡淮擊,大破之。司馬國璠寇碭山,竺夔討破之。七月,妖賊南走據尋陽,高祖遣劉鍾等追之。八月,孫季高乘海伐廣州。桓謙以蜀衆聚枝江,盧循將荀林略華容,相去百里。臨川烈武王討謙之,又討林,林退走。鄱陽太守虞丘進破賊別帥於上饒。九月,烈武王使劉遵擊荀林於巴陵,斬之。桓道兒率蔡猛向大薄,又遣劉基討之,斬猛。十月,高祖以舟師南征。是時徐道覆率二萬餘人攻荊州,烈武王距之。戰於江津,大破之,梟殄其十八九。道覆棄戰船走。十一月,劉鍾破賊軍於南陵。癸丑,益州刺史鮑陋卒于白帝,譙道福攻沒其衆。庚戌,孫季高襲廣州,剋之。十二月,高祖在大雷,與賊交戰,大破之。賊走左里,進擊,又破,死者十八九。賊還廣州,劉藩等追之。七年二月,藩拔始興城,斬徐道覆。盧循還番禺,攻圍孫季高不能剋。走交州,交州刺史杜慧度斬之。四月,到彥之攻譙道福於白帝,拔之。
義熙四年正月庚子,熒惑犯天江。占同上。五月丁未,月奄斗第二星。占同上。壬子,填星犯天廩。占曰:「天下飢,倉粟少。」六月己丑,太白犯太微西上將。己卯,又犯左執法。十月戊子,熒惑入羽林。占悉同上。五年,高祖討鮮卑。六年,左僕射孟昶仰藥卒。是後南北軍旅,運轉不息。
義熙五年二月甲子,月犯昴。占曰:「胡不安。天子破匈奴。」四月甲戌,熒惑犯辰星,在東井。占同三年。五月戊戌,歲星入羽林。占同上。九月壬寅,月犯昴,占同二月。十月,熒惑犯氐,占同二年。閏月丁酉,月犯昴。占同二月。辛亥,熒惑犯鉤鈐。占同元年。十二月辛丑,太白犯歲星,在奎。占曰:「大兵起。魯有兵。」己酉,月奄心大星。占曰:「王者惡之。」是年四月,高祖討鮮卑。什圭為其子所殺。十一月,西虜攻安定,姚略自以大衆救之。六年二月,鮮卑滅。皆胡不安之應也。是時鮮卑跨魯地,又魯有兵之應也。五月,盧循逼郊甸,宮衛被甲。
義熙六年三月丁卯,月奄房南第二星。占曰:「災在次相。」己巳,又奄斗第五星。占曰:「斗主兵,兵起。」一曰:「將軍死。」太白犯五諸侯。占曰:「諸侯有誅。」五月甲子,月奄斗第五星。占同三月。己亥,月奄昴。占曰:「國有憂。」一曰:「有白衣之會。」六月己丑,月犯房南第二星。甲午,太白晝見。占並同上。七月己亥,月犯輿鬼。占曰:「國有憂。」一曰:「秦有兵。」八月壬午,太白犯軒轅大星。甲申,月犯心前星。災在豫州。丙戌,月犯斗第五星。占悉同上五月。丁亥,月奄牛宿南星。占曰:「天下有大誅。」乙未,太白犯少微。丙午,太白在少微而晝見。九月甲寅,太白犯左執法。丁丑,填星犯畢。占曰:「有邊兵。」是年三月,始興太守徐道覆反,江州刺史何無忌討之,大敗於豫章,無忌死之。四月,盧循寇湘中,沒巴陵。五月,循等大破豫州刺史劉毅,毅僅以身免。循率衆逼京畿。是月,左僕射孟昶懼王威不振,仰藥自殺。七年二月,劉藩梟徐道覆首,杜慧度斬盧循,並傳首京都。八年六月,臨川烈武王道規薨,時為豫州。八月,皇后王氏崩。九月,兗州刺史劉藩、尚書僕射謝混伏誅,高祖西討劉毅,斬之。十二月,遣益州刺史朱齡石伐蜀。九年,諸葛長民伏誅。林邑王范胡達將萬餘人寇九真,九真太守杜慧期距破之。七月,朱齡石滅蜀。
義熙七年四月辛丑,熒惑入輿鬼。占曰:「秦有兵。」一曰:「雍州有災。」六月,太白晝見在翼。占同元年。己亥,填星犯天關。占曰:「臣謀主。」庚子,月犯歲星,在畢。占曰:「有邊兵,且飢。」七月丁卯,歲星犯填星,在參。占曰:「歲、填合為內亂。」一曰:「益州戰不勝,亡地。」五虹見東方。占曰:「天子黜,聖人出。」八月乙未,月犯歲星,在參。占曰:「益州兵飢。」太白犯房南第二星。十一月丙午,太白犯哭泣星。占悉同上。七月,朱齡石剋蜀,蜀民尋又反,又討滅之。八年,誅劉藩、謝混,滅劉毅。皇后王氏崩。九年,誅諸葛長民。十一年,討荊州刺史司馬休之、雍州刺史魯宗之破之也。
義熙八年正月庚戌,月犯歲星,在畢。占同上。七月癸亥,月奄房北第二星。占同上。甲申,太白犯填星,在東井。占曰:「秦有大兵。」己未,月犯井鉞。八月戊申,月犯泣星。十月辛亥,月奄天關。占曰:「有兵。」十月丁丑,填星犯東井。占曰:「大人憂。」十二月癸卯,填星犯井鉞。是年八月,皇后王氏崩。九月,誅劉藩、謝混,滅劉毅。九年三月,誅諸葛長民。西虜攻羌安定戍,剋之。十二月,朱齡石伐蜀。九年七月,朱齡石滅蜀。
義熙九年二月丙午,熒惑、填星皆犯東井。占曰:「秦有兵。」三月壬辰,歲星、熒惑、填星、太白聚于東井,從歲星也。熒惑入輿鬼。太白犯南河。初義熙三年,四星聚奎,奎、婁,徐州分。是時慕容超僭號於齊,侵略徐、兗,連歲寇抄,至于淮、泗。姚興、譙縱僭偽秦、蜀。盧循、木末,南北交侵。五年,高祖北殄鮮卑,是四星聚奎之應也。九年,又聚東井。東井,秦分。十三年,高祖定關中,又其應也。而縱、循羣凶之徒,皆已剪滅,於是天人歸望,建國舊徐,元熙二年,受終納禪,皆其徵也。星傳曰:「四星若合,是謂太陽,其國兵喪並起,君子憂,小人流。五星若合,是謂易行。有德受慶,改立王者,奄有四方;無德受罰,離其國家,滅其宗廟。」今案遺文所存,五星聚者有三:周漢以王齊以霸,周將伐殷,五星聚房。齊桓將霸,五星聚箕。漢高入秦,五星聚東井。齊則永終侯伯,卒無更紀之事。是則五星聚有不易行者矣。四星聚者有九:漢光武、晉元帝並中興,而魏、宋並更紀。是則四星聚有以易行者矣。昔漢平帝元始四年,四星聚柳、張,各五日。柳、張,三河分。後有王莽、赤眉之亂,而光武興復於洛。晉懷帝永嘉六年,四星聚牛、女,後有劉聦、石勒之亂,而元皇興復揚土。漢獻帝初平元年,四星聚心,又聚箕、尾。心,豫州分。後有董卓、李傕暴亂,黃巾、黑山熾擾,而魏武迎帝都許,遂以兗、豫定,是其應也。一曰:「心為天王,大兵升殿,天下大亂之兆也。」韓馥以為尾箕燕興之祥,故奉幽州牧劉虞,虞既距之,又尋滅亡,固已非矣。尾為燕,又為吳,此非公孫度,則孫權也。度偏據僻陋,然亦郊祀備物,皆為改漢矣。建安二十二年,四星又聚。二十五年而魏文受禪,此為四星三聚而易行矣。蜀臣亦引後聚為劉備之應。案太元十九年、義熙三年九月,四星各一聚,而宋有天下,與魏同也。魚豢云:「五星聚冀方,而魏有天下。」熒惑入輿鬼。占曰:「兵喪。」太白犯南河。占曰:「兵起。」後皆有應。
五月壬辰,太白犯右執法,晝見。占同上。七月庚午,月奄鉤鈐。占曰:「喉舌臣憂。」九月庚午,歲星犯軒轅大星。己丑,月犯左角。十年正月丁卯,月犯畢。占曰:「將相有以家坐罪者。」二月己酉,月犯房北星。五月壬寅,月犯牽牛南星。乙丑,歲星犯軒轅大星。占悉同上。六月丙申,月奄氐。占曰:「將死之,國有誅者。」七月庚辰,月犯天關。占曰:「兵起。」熒惑犯井鉞,填星犯輿鬼,遂守之。占曰:「大人憂,宗廟改。」八月丁酉,月奄牽牛南星。占同上。九月,填星犯輿鬼。占曰:「人主憂。」丁巳,太白入羽林。十二月己酉,月犯西咸。占曰:「有陰謀。」十一年三月丁巳,月入畢。占曰:「天下兵起。」一曰:「有邊兵。」己卯,填星入輿鬼。閏月丙午,填星又入輿鬼。占曰:「為旱,為疫,為亂臣。」五月甲申,彗星出天市,掃帝座,在房、心。房、心,宋之分野。案占,得彗柄者興,除舊布新,宋興之象。癸卯,熒惑從行入太微。甲辰,犯右執法。六月己未,太白犯東井。占曰:「秦有兵。」戊寅,犯輿鬼。占曰:「國有憂。」七月辛丑,月犯畢。占同上。八月壬子,月犯氐。占同上。庚申,太白從行從右掖門入太微。丁卯,奄左執法。十一月癸亥,月入畢。占同上。乙未,月入輿鬼而暈。占曰:「主憂,財寶出。」一曰:「暈,有赦。」十二年五月甲申,月犯歲星,在左角。占曰:「為飢。留房、心之間,宋之分野,與武王伐紂同,得歲者王。」于時晉始封高祖為宋公。六月壬子,太白從行入太微右掖門。己巳,月犯畢。占同上。七月,月犯牛宿。占曰:「天下有大誅。」十月丙戌,月入畢。占同上。十三年五月丙子,月犯軒轅。丁亥,犯牽牛。癸巳,熒惑犯右執法。八月己酉,月犯牽牛。丁卯,月犯太微。占曰:「人君憂。」九月壬辰,熒惑犯軒轅。十月戊申,月犯畢。占悉同上。月犯箕。占曰:「國有憂。」甲寅,月犯畢。占同上。乙卯,填星犯太微,留積七十餘日。占曰:「亡君之戒。」壬戌,月犯太微。占同上。十一月,月入太微,奄填星。占曰:「王者惡之。」十四年三月癸丑,太白犯五諸侯。占同上。四月壬申,月犯填星,於張。占曰:「天下有大喪。」五月庚子,月犯太微。占同上。壬子,有星孛于北斗魁中。占曰:「有聖人受命。」七月甲辰,熒惑犯輿鬼。占曰:「秦有兵。」丁巳,月犯東井。占曰:「軍將死。」癸亥,彗星出太微西,柄起上相星下,芒漸長至十餘丈,進掃北斗紫微中台。占曰:「彗出太微,社稷亡,天下易王。入北斗紫微,帝宮空。」一曰:「天下得聖主。」八月甲子,太白犯軒轅。癸酉,填星入太微,犯右執法,因留太微中,積二百餘日乃去。占曰:「填星守太微,亡君之戒,有徙王。」九月乙未,太白入太微,犯左執法。丁巳,月入太微。占曰:「大人憂。」十月癸巳,熒惑入太微,犯西蕃上將,仍從行至左掖門內,留二十日乃逆行。至恭帝元熙元年三月五日,出西蕃上將西三尺許,又從還入太微。時填星在太微,熒惑繞填星成鉤己。其年四月二十七日丙戌,從端門出。占曰:「熒惑與填星鉤己,天下更紀。」甲申,月入太微。占同上。十一年正月,高祖討司馬休之、魯宗之等,潰奔長安。五月,林邑寇交州,交州刺史杜慧度距戰于九真,大為所敗。十二年七月,高祖伐羌。十月,前驅定陝、洛。十三年三月,索頭大衆緣河為寇,高祖討之奔退,其別帥托跋嵩交戰,又大破之,嵩衆殲焉。進復攻關。八月,擒姚泓,司、兗、秦、雍悉平,索頭兇懼。十四年,高祖還彭城,受宋公。十一月,左僕射前將軍劉穆之卒。明年,西虜寇長安,雍州刺史朱齡石諸軍陷沒,官軍舍而東。十二月,安帝崩,母弟琅邪王踐阼,是曰恭帝。
晉恭帝元熙元年正月丙午,三月壬寅,月犯太微。占悉同上。乙卯,辰星犯軒轅。六月庚辰,太白犯太微。七月,月犯歲星。己卯,月犯太微,太白晝見。占悉同上。自義熙元年至是,太白經天者九,日蝕者四,皆從上始。革代更王,臣民失君之象也。是夜,太白犯哭星。十二月丁巳,月、太白俱入羽林。二年二月庚午,填星犯太微。占悉同上。元年七月,高祖受宋王。二年六月,晉帝遜位,高祖入宮。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12-6-18 11:36 | 顯示全部樓層
<div class="feature">宋書  卷二十六‧志第十六  天文四 宋武帝永初元年十月辛丑,熒惑犯進賢。占曰:「進賢官誅。」十一月乙卯,熒惑犯填星於角。占曰:「為喪,大人惡之。」一曰:「兵起。」十二月庚子,月犯熒惑於亢。占曰:「為內亂。」一曰:「貴人憂。角為天門,亢為朝廷。」三年五月,宮車晏駕。七月,太傅長沙景王道憐薨。索頭攻略青、司、兗三州。於是禁兵大出。是後司徒徐羨之、尚書令傅亮、領軍謝晦等廢少帝,內亂之應。
永初元年十二月甲辰,月犯南斗。占曰:「大臣憂。」三年七月,長沙王薨。索虜寇青、司二州,大軍出救。
永初二年六月甲申,太白晝見。占:「為兵喪,為臣強。」三年五月,宮車晏駕。尋遣兵出救青、司。其後徐羨之等秉權,臣強之應也。
永初二年六月乙酉,熒惑犯氐。乙巳,犯房。占曰:「氐為宿宮,房為明堂,人主有憂。房又為將相,將相有憂。氐、房又兗、豫分。」三年五月,宮車晏駕。七月,長沙王薨,王領兗州也。景平元年,廬陵王義真廢,王領豫州也。
永初二年十月,太白犯填星於亢。亢,兗州分,又為鄭。占曰:「大星有大兵,金土合為內兵。」三年,索頭攻略青、冀、兗三州,禁兵大出,兗州失守,虎牢沒。
永初三年正月丁卯,月犯南斗。占同元年。一曰:「女主當之。」二月辛卯,有星孛于虛危,向河津,掃河鼓。占曰:「為兵喪。」五月,宮車晏駕。明年,遣軍救青、司。二月,太后蕭氏崩。
永初三年二月壬辰,填星犯亢。占曰:「諸侯有失國者,民多流亡。」一曰:「廷臣為亂。亢,兗州分,又為鄭。」其年,索頭攻圍司、兗,兗州刺史徐琰委守奔敗,司州刺史毛德祖距守陷沒,緣河吏民,多被侵略。
永初三年三月壬戌,月犯南斗。占同正月。五月丙午,犯軒轅。占曰:「女主當之。」六月辛巳,月犯房。占曰:「將相有憂,豫州有災。」癸巳,犯歲星於昴。占曰:「趙、魏兵飢。」其年,虜攻略青、兗、司三州。廬陵王義真廢,王領豫州也。二月,太后蕭氏崩。元嘉三年,司徒徐羨之等伏誅。
永初三年九月癸卯,熒惑經太微犯左執法。己未,犯右執法。占悉同上。十月癸酉,太白犯南斗。占曰:「國有兵事,大臣有反者。」辛巳,熒惑犯進賢。占曰:「進賢官誅。」明年,師出救青、司。景平二年,徐羨之等廢帝徙王。元嘉三年,羨之及傅亮、謝晦悉誅。
永初三年十一月戊午,有星孛于室壁。占曰:「為兵喪。」明年,兵救青、司。二月,太后蕭氏崩。營室,內宮象也。
永初三年十一月癸亥,月犯亢、氐。占曰:「國有憂。」十二月戊戌,熒惑犯房。房為明堂,王者惡之。一曰:「將相憂。」景平二年,羨之等廢帝,因害之。元嘉三年,羨之等伏誅。
少帝景平元年正月乙卯,有星孛于東壁南,白色,長二丈餘,拂天苑,二十日滅。二月,太后蕭氏崩。十月戊午,有星孛于氐北,尾長四丈,西北指,貫攝提,向大角,東行,日長六七尺,十餘日滅。明年五月,羨之等廢帝。
文帝元嘉元年十月,熒惑犯心。元嘉三年正月甲寅夜,天東南有黑氣,廣一丈,長十餘丈。元嘉六年五月,太白晝見經天。元嘉七年三月,太白犯歲星於奎。六月,熒惑犯東井輿鬼,入軒轅。月犯歲星。十一月癸未,西南有氣,上下赤,中央黑,廣三尺,長三十餘丈,狀如旌旗。十二月丙戌,有流星頭如罋,尾長二十餘丈,大如數十斛船,赤色有光照人面,從西行經奎北大星南過,至東壁止。其年,索虜寇青、司,殺刺史,掠居民。遣征南大將軍檀道濟討伐,經歲乃歸。
元嘉八年四月辛未,太白晝見,在胃。五月,犯天關東井。六月庚午,熒惑入東井。七月壬戌夜,白虹見東方。丁丑,太白犯上將。八月癸未,太白入太微右掖門內,犯左執法。乙未,熒惑犯積尸。九月丙寅,流星大如斗,赤色,發太微西蕃,北行,未至北斗沒,餘光長三丈許。十月丙辰,金土相犯,在須女。月奄天關東井。十二月,月犯房鉤鈐。十年,仇池氐寇漢中,梁州失戍。
元嘉九年正月庚午,熒惑入輿鬼。三月,月犯軒轅。四月,犯左角。歲星入羽林。月犯房鉤鈐。己丑,太白入積尸。五月,犯軒轅。月掩南斗第六星。辛酉,熒惑入太微右掖門,犯右執法。七月丙午,月蝕左角。八月癸未,太白犯心前星。乙酉,犯心明堂星。元嘉十年十月,有流星大如甕,尾長二十餘丈。元嘉十一年二月庚子,月犯畢,入畢口而出,因暈昴、畢,西及五車,東及參。三月丙辰,太白晝見,在參。閏月戊寅,太白犯五諸侯。己丑,月入東井,犯太白。于時司徒彭城王義康專權。
元嘉十二年五月壬戌,月犯右執法。七月壬戌,熒惑犯積尸,奄上將。十月丙午,月犯右執法。十二月甲申,太白犯羽林。十七年,上將執法皆被誅。
元嘉十三年正月庚午,月犯熒惑。二月,月犯太微東蕃第一星。十一月辛亥,歲星犯積尸。十二月戊子,熒惑入羽林。後年廢大將軍彭城王義康及其黨與。凡所收掩,皆羽林兵出。
元嘉十四年正月,有星晡前晝見東北維,在井左右,黃赤色,大如橘。月犯東井。四月丁未,太白犯輿鬼。五月丙子,太白晝見,在太微。七月辛卯,歲星入軒轅。八月庚申,熒惑犯上將。九月丙戌,熒惑犯左執法。其後皇后袁氏崩。丹陽尹劉湛誅。尚書僕射殷景仁薨。
元嘉十五年四月己卯,月犯氐。十月壬戌,流星大如鴨子,出文昌,入紫宮,聲如雷。十一月癸未,熒惑入羽林。丁未,月犯東井鉞星。其後誅丹陽尹劉湛等。
元嘉十六年二月,歲星逆行犯左執法。五月丁卯,太白晝見胃、昴間。月入羽林。太白犯畢。歲星犯左執法。七月,月會填星。八月,太白犯軒轅。明年,皇后袁氏崩。熒惑犯太微西上將。太白晝見,在翼。九月,熒惑同入太微相犯。太白犯左執法。熒惑犯右執法。十月,歲星熒惑相犯,在亢。十一月,熒惑犯房北第一星。明年,大將軍義康出徙豫章,誅其黨與。尚書僕射、揚州刺史殷景仁薨。
元嘉十九年九月,客星見北斗,漸為彗星,至天苑末滅。元嘉二十年二月二十四日乙未,有流星大如桃,出天津,入紫宮,須臾有細流星或五或三相續,又有一大流星從紫宮出,入北斗魁,須臾又一大流星出,貫索中,經天市垣,諸流星並向北行,至曉不可稱數。流星占並云:「天子之使。」又曰:「庶民惟星。星流,民散之象。」至二十七年,索虜殘破青、冀、徐、兗、南兗、豫六州,民死太半。
元嘉二十二年二月,金火木合東井。四月,月犯心。太白入軒轅。七月,太白晝見。其冬,太子詹事范曄謀反伏誅。
元嘉二十三年正月,金火相爍。其月,索虜寇青州,驅略民戶。
元嘉二十四年正月,月犯心大星。天星並西流,多細,大不過如雞子,尾有長短,當有數百,至旦日光定乃止,有入北斗紫宮者。占:「流星羣趨所之者,兵聚其下,有大急。」又占:「衆星並流,將軍並舉兵。隨星所之,以應天氣。」又占:「流星入紫宮,有喪,水旱不調。」又占:「流星入北斗,大臣有繫者。」又占:「流星為民,大星大臣流,小星小民流。」四月,太白晝見。八月,征北大將軍衡陽王義季薨。豫章民胡誕世率其宗族破郡縣,殺太守及縣令。
元嘉二十五年正月,火、水入羽林。月犯歲星。太白晝見經天。元嘉二十六年十月,彗星入太微。十一月,白氣貫北斗。二十七年夏,太白晝見經天。九月,太白犯歲星。十月,熒惑入太微。元嘉二十八年五月,彗星見卷舌,入太微,逼帝座,犯上相,拂屏,出端門,滅翼、軫。翼、軫,荊州分。太白晝見犯哭星。三十年,太子巫蠱咒詛事覺,遂殺害朝臣。孝建元年,荊、江二州反,皆夷滅。卷舌,咒詛之象,彗之所起,是其應也。
元嘉二十九年正月,太白晝見,經天。明年,東宮弒逆。
孝武孝建元年二月,有流星大如月西行。其年,豫州刺史魯爽反誅。
孝建元年九月壬寅,熒惑犯左執法。尚書左僕射建平王宏表解職,不許。
孝建元年十月乙丑,熒惑犯進賢星。吏部尚書謝莊表解職,不許。
孝建二年五月乙未,熒惑入南斗。十月甲辰,又入南斗。大明元年夏,京師疾疫。
孝建三年四月戊戌,太白犯輿鬼。占曰:「民多疾。」明年夏,京邑疫疾。
孝建三年八月甲午,太白入心。占曰:「後九年,大飢至。」大明八年,東土大飢,民死十二三。
大明元年三月癸亥,太白在奎南,犯歲星。占曰:「有滅諸侯。」三年,司空竟陵王誕反誅。
大明元年六月丙申,月在東壁,掩熒惑。占曰:「將軍有憂,期不出三年。」至三年,司空竟陵王誕反。
大明二年三月辛未,熒惑入東井。四月己亥,熒惑在東井北犯軒轅第二星。井,雍州分。其年四月,海陵王休茂為雍州刺史,五年,休茂反誅。
大明二年七月己巳,月掩軒轅第二星。十月辛卯,月掩軒轅。十一月丙戌,月又掩軒轅。軒轅,女主。時民間喧言人主帷薄不修。
大明二年十一月庚戌,熒惑犯房及鉤鈐。壬子,熒惑又犯鉤鈐。占曰:「有兵。」其年,索虜寇歷下,遣羽林軍討破之。
大明三年春正月夜,通天薄雲,四方生赤氣,長三四尺,乍沒乍見,尋皆消滅。占名隧星,一曰刀星,天下有兵,戰鬥流血。月入太微,犯次將。占曰:「有反臣死,將誅。」三月,月在房,犯鉤鈐,因蝕。占曰:「人主惡之,將軍死。」三月,土守牽牛。占曰:「大人憂疾,兵起,大赦,姦臣賊子謀欲殺主。」四月,犯五諸侯。占曰:「諸侯誅。」金、水合西方。占曰:「兵起。」五月,歲星犯東井鉞。占曰:「斧鉞用,大臣誅。」六月,月入南斗。占曰:「大臣大將軍誅。」南兗州刺史竟陵王誕尋據廣陵反,遣車騎大將軍沈慶之領羽林勁兵及豫州刺史宗愨、徐州刺史劉道隆衆軍攻戰。及屠城,城內男女道俗,梟斬靡遺。將軍宗越偏用虐刑,先刳腸決眼,或笞面鞭腹,苦酒灌創,然後方加以刀鋸。大兵之應也。八月,月犯太白。太白犯房。占曰:「人君有憂,天子惡之。」熒惑守畢。占曰:「萬民饑,有大兵。」九月,太白犯南斗。占曰:「大臣有反者。」九月,月在胃而蝕,既,又於昴犯熒惑。占曰:「兵起,女主當之,人主惡之。」一曰:「女主憂,國王死,民饑。」十月,太白犯哭星。占曰:「人主有哭泣之聲。」自後六宮多喪,公主薨亡,天子舉哀相係。歲大旱,民饑。
大明四年正月,月奄氐。占曰:「大將死。」又犯房北第二星。占曰:「有亂臣謀其主。」二月,有赤氣長一尺餘,在太白帝坐北。占曰:「兵起,臣欲謀其君。」五月,月入太微。占曰:「有反臣,大臣死。」六月,太白犯井鉞。占曰:「兵起,斧鉞用,大臣誅。」月犯心前星。占曰:「有亂臣,太子惡之。」月入南斗魁中。占曰:「大人憂,女主惡之。」七月,歲星犯積尸。占曰:「大臣誅。」十二月,月犯心中央大星。占曰:「大人憂。」十二月,通天有雲,西及東北並生,合八所,並長四尺,乍沒乍見,尋消盡。占曰:「天下有兵。」十二月,月犯箕東北星。女主惡之。明年,雍州刺史海陵王休茂反。太白犯東井。雍州兵亂之應也。
大明五年正月,歲星犯輿鬼積尸。占曰:「大臣誅,主有憂,財寶散。」月入南斗魁中。占曰:「大人憂,天下有兵。」火、土同在須女。占曰:「女主惡之。」三月,月掩軒轅。占曰:「女主惡之。」有流星數千萬,或長或短,或大或小,並西行,至曉而止。占曰:「人君惡之,民流亡。」四月,太白犯東井北轅。占曰:「大臣為亂,斧鉞用。」太白犯輿鬼。占曰:「大臣誅,斧鉞用,人主憂。」六月,有流星白色,大如甌,出王良,西南行,沒天市中,尾長數十丈,沒後餘光良久。占曰:「天下亂。」八月,熒惑入東井。占曰:「大臣當之。」十月,歲星犯太微上將星。太白入亢,犯南第二星。占曰:「上將有憂,輔臣有誅者,人君惡之。」十月,太白入氐中。熒惑入井中。占曰:「王者亡地,大赦,兵起,為飢。」月入太微,掩西蕃上將,犯歲星。占曰:「有反臣死。」大星大如斗,出柳北行,尾十餘丈,入紫宮沒,尾後餘光良久乃滅。占曰:「天下凶,有兵喪,天子惡之。」十一月,月掩心前星,又犯大星。占曰:「大人憂,兵起,大旱。」十二月,太白犯西建中央星。占曰:「大臣相譖。」月犯左角。占曰:「天子惡之。」後三年,孝武帝、文穆皇后相係崩,嗣主即位一年,誅滅宰輔將相,虐戮朝臣,禍及宗室,因自受害。
大明六年正月,月在張,犯歲星。占曰:「民飢流亡。」月犯心後星。占曰:「庶子惡之。」二月,月掩左角。占曰:「天子惡之。」三月,熒惑入輿鬼。占曰:「有兵,大臣誅,天下多疾疫。」五月,月在張,又入太微,犯熒惑。占曰:「國主不安,女主憂。」火犯木在翼。占曰:「為飢,為旱,近臣大臣謀主。」有星前赤後白,大如甌,尾長十餘丈,出東壁北,西行沒天市,啾啾有聲。占曰:「其下有兵,天下亂。」月掩昴七星。占曰:「貴臣誅,天子破匈奴,胡主死。」歲星犯上將。占曰:「輔臣誅,上將憂。」六月,月入太微,犯右執法。占曰:「人主不安,天下大驚,主不吉,執法誅。」月犯心後星。占曰:「庶子惡之。」七月,月犯箕。占曰:「女主惡之。」八月,月入南斗魁中。占曰:「大臣誅,斧鉞用,吳、越有憂。」明年,揚、南徐州大旱,田穀不收,民流死亡。自後三年,帝后仍崩,宰輔及尚書令僕誅戮,索虜主死,新安王兄弟受害,司徒豫章王子尚薨,羽林兵入三吳討叛逆。
大明七年正月夜,通天薄雲,四方合有八氣,蒼白色,長二三丈,乍見乍沒,名刀星。占曰:「天下有兵。」三月,月犯心後星。占曰:「庶子惡之。」四月,火犯金,在婁。占曰:「有喪,有兵,大戰。」六月,月犯箕。占曰:「女主惡之。」太白入東井。占曰:「大臣當之。」太白犯東井。占曰:「大臣為亂,斧鉞用。」七月,熒惑入東井。占曰:「兵起,大將當之。」月入南斗魁,犯第二星。占曰:「大人憂,吳郡當之。」太白犯輿鬼。占曰:「兵起,大將誅,人主憂,財帛出。」八月,月入哭星中間。太白犯軒轅少微星。占曰:「人主憂,哭泣之聲,民飢流亡。」太白入太微。占曰:「近臣起兵,國不安。」熒惑犯鬼。太白犯右執法。占曰:「大臣誅。」十月,金水相犯。占曰:「天下飢。」熒惑守軒轅第二星。占曰:「宮中憂,有哀。」十一月,歲星入氐。占曰:「諸侯人君有入宮者。」十二月,月犯五車。占曰:「天庫兵動。」後二年,帝后崩,大臣將相誅滅,皇子被害,皇太后崩,四方兵起,分遣諸軍推鋒外討。
大明八年正月,月掩輿鬼。占曰:「大臣誅。」月入南斗魁中,掩第二星。占曰:「大人憂,女主惡之。」二月,月犯南斗第四星,入魁中。占曰:「大人有憂,女主當之。豫章受災。」四月,月入南斗魁中,犯第三星。占曰:「大人有憂,女主惡之。丹陽當之。」太白入東井,入太微,犯執法。占曰:「執法誅,近臣起兵,國不安。」六月,歲星犯氐。占曰:「歲大飢。」有流星大如五斗甌,赤色有光,照見人面,尾長一丈餘,從參北東行,直下經東井,過南河,沒。占曰:「民飢,吳、越有兵。」七月,歲星入氐。十月,太白守房。占曰:「有兵,大喪。」月掩食房。占曰:「有喪,大飢。」此後國仍有大喪,丹陽尹顏師伯、豫章王子尚死。明年,昭太后崩。四方賊起,王師水陸征伐,義興晉陵縣大戰,殺傷千計。
前廢帝永光元年正月丁酉,太白掩牽牛。牽牛越分。其月庚申,月在虛宿,犯太白。虛,齊地。二月甲申,月入南斗。南斗,揚州分野。又為貴臣。三月庚子,月入輿鬼,犯積尸。輿鬼主斬戮。六月庚午,熒惑入東井。東井,雍州分。其月壬午,有大流星,前赤後白,入紫宮。景和元年九月丁酉,熒惑入軒轅,在女主大星北。十月,熒惑入太微,犯西上將。十一月丁未,太白犯哭星。其月乙卯,月犯心。心為天王。其年,太宰江夏王義恭、尚書令柳元景、尚書僕射顏師伯等並誅。太尉沈慶之薨。廬陵王敬先、南平王敬猷、南安侯敬淵並賜死。廢帝殞。明年,會稽太守尋陽王子房、廣州刺史袁曇遠、雍州刺史袁顗、青州刺史沈文秀並反。昭太后崩。
明帝泰始元年十二月己巳,太白入羽林。占曰:「羽林兵動。」乙亥,白氣入紫宮。占曰:「有喪事。」明年,羽林兵出討。昭太后崩。
泰始二年正月甲午,熒惑逆行在屏西南。占曰:「有兵在中。」其月丙申,月暈五車,通畢、昴。占曰:「女主惡之。」其月庚子,月犯輿鬼。占曰:「將軍死。」其月甲寅,流星從五車出,至紫宮西蕃沒。占曰:「有兵。」其月丙辰,黑氣貫宿。占曰:「王侯有歸骨者。」三月乙未,有流星大小西行,不可稱數,至曉乃息。占曰:「民流之象。」四月壬午,熒惑入太微,犯右執法。月在丙子,歲星晝見南斗度中。占曰:「其國有軍容,大敗。」其月己卯,竟夜有流星百餘西南行,一大如甌,尾長丈餘,黑色,從河鼓出。又曰:「有兵。」其月壬午,太白在月南並出東方,為犯。占曰:「有破軍死將,王者亡地。」七月甲午,月犯心。心為宋地。其月丙午,月犯南斗。占曰:「大臣誅。」其月乙卯,熒惑犯氐。氐,兗州分野。十月辛巳,太白入氐。占曰:「春穀貴。」十一月癸巳,太白犯房。占曰:「牛多死。」其年,四方反叛,內兵大出,六師親戎。昭太后崩。大將殷孝祖為南賊所殺。尚書右僕射蔡興宗以熒惑犯右執法,自解,不許。九月,諸方反者皆平,多有歸降者。後失淮北四州地,彭城、兗州並為虜所沒,民流之驗也。彭城,宋分也。是春,穀貴民飢。明年,牛多疾死,詔太官停宰牛。
泰始三年六月甲辰,月犯東井。占曰:「軍將死。」熒惑犯輿鬼。占曰:「金錢散。」又曰:「不出六十日,必大赦。」八月癸卯,天子以皇后六宮衣服金釵雜物賜北征將士。明年二月,護軍王玄謨薨。
泰始四年六月壬寅,太白犯輿鬼。占曰:「民大疾,死不收。」其年普天大疫。
泰始五年二月丙戌,月犯左角。占曰:「三年天子惡之。」三月庚申,月犯建星。占曰:「易相。」十月壬午,月犯畢。占曰:「天子用法,誅罰急,貴人有死者。」其月丙申,太白犯亢。占曰:「收斂國兵以備北方。」其年冬,建安王休仁解揚州,桂陽王休範為揚州。揚州牧前後常宰相居之,易相之驗也。七年,晉平王休祐、建安王休仁並見殺。時失淮北,立戍以備防北虜。後三年,宮車晏駕。
泰始六年正月辛巳,月犯左角。同前占。八月壬辰,熒惑犯南斗。南斗,吳分。十一月乙亥,月犯東北轅。占曰:「大人當之。」又曰:「大臣有誅者。」二年,殺揚州刺史王景文。宮車晏駕。
後廢帝元徽三年七月丙申,太白入角,犯歲星。占曰:「角為天門,國將有兵事。」占,於角太白與木星會,殺軍在外,破軍殺將。其月丁巳,太白入氐。氐為天子宿宮,太白兵凶之星。八月己巳,太白犯房北頭第二星。占曰:「王失德。」九月癸卯,太白犯南斗第三星。占曰:「大人當之,國易政。」十月丙戌,歲星入氐。占曰:「諸侯人君有來入宮者。」十一月庚戌,月入太微,奄屏西南星。占曰:「貴者失勢。」四年七月,建平王景素據京口反。時廢主凶慝無度,五年七月殞,安成王入纂皇阼。三年,齊受禪。
元徽四年三月乙巳,月犯房北頭第一星,進犯鍵閉星。占曰:「有謀伏甲兵在宗廟中,天子不可出宮下堂,多暴事。」九月甲辰,填星犯太微西蕃。占曰:「立王。」一曰:「徙王。」又曰:「 大人憂。」時廢帝出入無度,卒以此殞,安成王立。
元徽五年正月戊申,月犯南斗第五星。與前同占。四月丁巳,熒惑犯輿鬼西北星。占曰:「大人憂,近期六十日,遠期六百日。」又曰:「人君惡之。」其月丙子,太白犯輿鬼西北星。占曰:「大赦。」五月戊申,太白晝見午上,光明異常。占曰:「更姓。」六月壬戌,月犯鉤鈐星。占曰:「有大令。」其月乙丑,月犯南斗第四星。與前同占。七月,廢帝殞,大赦天下。後二年,齊受禪。
順帝昇明元年八月庚申,月入南斗,犯第三星。與前同占。九月丁亥,太白在翼,晝見經天。占曰:「更姓。」閏十二月癸卯夜,月奄南斗第四星。與前同占。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12-6-18 11:36 | 顯示全部樓層
<div class="feature">宋書  卷二十七‧志第十七  符瑞上 夫體睿窮幾,含靈獨秀,謂之聖人,所以能君四海而役萬物,使動植之類,莫不各得其所。百姓仰之,歡若親戚,芬若椒蘭,故為旗章輿服以崇之,玉璽黃屋以尊之,以神器之重,推之於兆民之上,自中智以降,則萬物之為役者也。性識殊品,蓋有愚暴之理存焉。見聖人利天下,謂天下可以為利,見萬物之歸聖人,謂之利萬物。力爭之徒,至以逐鹿方之,亂臣賊子,所以多於世也。夫龍飛九五,配天光宅,有受命之符,天人之應。易曰:「河出圖,洛出書,而聖人則之。」符瑞之義大矣。
赫胥、燧人之前,無聞焉。
太昊帝宓犧氏,母曰華胥。燧人之世,有大跡出雷澤,華胥履之,而生伏犧於成紀。蛇身人首,有聖德。燧人氏沒,宓犧代之,受龍圖,畫八卦,所謂「河出圖」者也。有景龍之瑞。
炎帝神農氏,母曰女登,遊於華陽,有神龍首感女登於常羊山,生炎帝。人身牛首,有聖德,致大火之瑞。嘉禾生,醴泉出。
黃帝軒轅氏,母曰附寶,見大電光繞北斗樞星,照郊野,感而孕。二十五月而生黃帝於壽丘。弱而能言,龍顏,有聖德,劾百神朝而使之。應龍攻蚩尤,戰虎、豹、熊、羆四獸之力。以女魃止淫雨。天下既定,聖德光被,羣瑞畢臻。有屈軼之草生於庭,佞人入朝,則草指之,是以佞人不敢進。有景雲之瑞,有赤方氣與青方氣相連,赤方中有兩星,青方中有一星,凡三星,皆黃色,以天清明時見於攝提,名曰景星。黃帝黃服齋于中宮,坐于玄扈洛水之上,有鳳皇集,不食生蟲,不履生草,或止帝之東園,或巢于阿閣,或鳴於庭,其雄自歌,其雌自舞。麒麟在囿,神鳥來儀。有大螻如羊,大螾如虹。黃帝以土氣勝,遂以土德王。五十年秋七月庚申,天霧三日三夜,晝昏。黃帝以間天老、力牧、容成曰:「於公何如?」天老曰:「臣聞之,國安,其主好文,則鳳皇居之。國亂,其主好武,則鳳皇去之。今鳳皇翔於東郊而樂之,其鳴音中夷則,與天相副。以是觀之,天有嚴教以賜帝,帝勿犯也。」乃召史卜之,龜燋。史曰:「臣不能占也。其問之聖人。」帝曰:「已問天老、力牧、容成矣。」史北面再拜曰:「龜不違聖智,故燋。」霧除,遊于洛水之上,見大魚,殺五牲以醮之,天乃甚雨,七日七夜,魚流於海,得圖、書焉。龍圖出河,龜書出洛,赤文篆字,以授軒轅。軒轅接萬神於明庭,今寒門谷口是也。
帝摯少昊氏,母曰女節,見星如虹,下流華渚,既而夢接意感,生少昊。登帝位,有鳳皇之瑞。
帝顓頊高陽氏,母曰女樞,見瑤光之星,貫月如虹,感己於幽房之宮,生顓頊於若水。首戴干戈,有聖德。生十年而佐少昊氏,二十而登帝位。
帝嚳高辛氏,生而駢齒,有聖德,代高陽氏王天下。使鼓人拊鞞鼓,擊鍾磬,鳳皇鼓翼而舞。
帝堯之母曰慶都,生於斗維之野,常有黃雲覆護其上。及長,觀于三河,常有龍隨之。一旦龍負圖而至,其文要曰:「亦受天祐。」眉八彩,鬢髮長七尺二寸,面銳上豐下,足履翼宿。既而陰風四合,赤龍感之。孕十四月而生堯於丹陵,其狀如圖。及長,身長十尺,有聖德,封於唐。夢攀天而上。高辛氏衰,天下歸之。在帝位七十年,景星出翼,鳳皇在庭,朱草生,嘉禾秀,甘露潤,醴泉出,日月如合璧,五星如連珠。廚中自生肉,其薄如箑,搖動則風生,食物寒而不臭,名曰「箑脯」。又有草夾階而生,月朔始生一莢,月半而生十五莢,十六日以後,日落一莢,及晦而盡,月小則一莢焦而不落,名曰「蓂莢」,一曰「曆莢」。歸功於舜,將以天下禪之,乃潔齋修壇場於河、雒,擇良日,率舜等升首山,遵河渚。有五老游焉,蓋五星之精也。相謂曰:「河圖將來告帝以期,知我者重瞳黃姚。」五老因飛為流星,上入昴。二月辛丑昧明,禮備,至於日昃,榮光出河,休氣四塞,白雲起,回風搖,乃有龍馬銜甲,赤文綠色,臨壇而止,吐甲圖而去。甲似龜,背廣九尺,其圖以白玉為檢,赤玉為字,泥以黃金,約以青繩。檢文曰:「闓色授帝舜。」言虞、夏、殷、周、秦、漢當授天命。帝乃寫其言,藏于東序。後二年二月仲辛,率羣臣沈璧于洛。禮畢,退俟,至于下昃,赤光起,玄龜負書而出,背甲赤文成字,止于壇。其書言當禪舜。遂讓舜。
帝舜有虞氏,母曰握登,見大虹意感,而生舜於姚墟。目重瞳子,故名重華。龍顏大口,黑色,身長六尺一寸。舜父母憎舜,使其塗廩,自下焚之,舜服鳥工衣服飛去。又使浚井,自上填之以石,舜服龍工衣自傍而出。耕於歷山,夢眉長與髮等。及即帝位,蓂莢生於階,鳳皇巢於庭,擊石拊石,百獸率舞,景星出房,地出乘黃之馬,西王母獻白環、玉玦。舜在位十有四年,奏鍾石笙筦未罷,而天大雷雨,疾風發屋拔木,桴鼓播地,鍾磬亂行,舞人頓伏,樂正狂走。舜乃擁璿持衡而笑曰:「明哉!夫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亦乃見于鍾石笙筦乎。」乃薦禹於天,使行天子事。于時和氣普應,慶雲興焉,若煙非煙,若雲非雲,郁郁紛紛,蕭索輪囷,百工相和而歌慶雲。帝乃倡之曰:「慶雲爛兮,糾縵縵兮。日月光華,旦復旦兮。」羣臣咸進,稽首曰:「明明上天,爛然星陳。日月光華,弘予一人。」帝乃再歌曰:「日月有常,星辰有行。四時從經,萬姓允誠。於予論樂,配天之靈。遷于聖賢,莫不咸聽。鼚乎鼓之,軒乎舞之。精華以竭,褰裳去之。」於是八風修通,慶雲叢聚,蟠龍奮迅於其藏,蛟魚踊躍於其淵,龜鱉咸出其穴,遷虞而事夏。舜乃設壇於河,依堯故事。至于下昃,榮光休氣至,黃龍負圖,長三十二尺,廣九尺,出于壇畔,赤文綠錯,其文言當禪禹。
帝禹有夏氏,母曰脩己,出行,見流星貫昴,夢接意感,既而吞神珠。脩己背剖,而生禹於石紐。虎鼻大口,兩耳參鏤,首戴鉤鈐,胸有玉斗,足文履己,故名文命。長有聖德。長九尺九寸,夢自洗於河,以手取水飲之。又有白狐九尾之瑞。當堯之世,舜舉之。禹觀於河,有長人白面魚身,出曰:「吾河精也。」呼禹曰:「文命治淫。」言訖,授禹河圖,言治水之事,乃退入于淵。禹治水既畢,天錫玄珪,以告成功。夏道將興,草木暢茂,青龍止於郊,祝融之神,降于崇山。乃受舜禪,即天子之位。洛出龜書六十五字,是為洪範,此謂「洛出書」者也。南巡狩,濟江,中流有二黃龍負舟,舟人皆懼。禹笑曰:「吾受命於天,屈力以養人。生,性也。死,命也。奚憂龍哉!」龍於是曳尾而逝。
高辛氏之世妃曰簡狄,以春分玄鳥至之日,從帝祀郊禖,與其妹浴於玄丘之水。有玄鳥銜卵而墜之,五色甚好,二人競取,覆以玉筐。簡狄先得而吞之,遂孕。胸剖而生契。長為堯司徒,成功於民,受封于商。後十三世,生主癸。主癸之妃曰扶都,見白氣貫月,意感,以乙日生湯,號天乙。豐下銳上,晳而有髯,句身而揚聲,身長九尺,臂有四肘,是曰殷湯。湯在亳,能修其德。伊摯將應湯命,夢乘船過日月之傍,湯乃東至于洛,觀帝堯之壇,沈璧退立,黃魚雙踴,黑鳥隨魚止于壇,化為黑玉。又有黑龜,並赤文成字,言夏桀無道,湯當代之。檮杌之神,見于邳山。有神牽白狼銜鉤而入商朝。金德將盛,銀自山溢。湯將奉天命放桀,夢及天而舓之,遂有天下。商人後改天下之號曰殷。
高辛氏之世妃曰姜嫄,助祭郊禖,見大人跡履之,當時歆如有人道感己,遂有身而生男。以為不祥,棄之阨巷,羊牛避而不踐;又送之山林之中,會伐林者薦覆之;又取而置寒冰上,大鳥來以一翼藉覆之。姜嫄以為異,乃收養焉,名之曰棄。枝頤有異相。長為堯稷官,有功於民。后稷之孫曰公劉,有德,諸侯皆以天子之禮待之。初黃帝之世,讖言曰:「西北為王,期在甲子,昌制命,發行誅,旦行道。」及公劉之後,十三世而生季歷。季歷之十年,飛龍盈於殷之牧野,此蓋聖人在下位將起之符也。季歷之妃曰太任,夢長人感己,溲于豕牢而生昌,是為周文王。龍顏虎肩,身長十尺,胸有四乳。太王曰:「吾世當有興者,其在昌乎!」季歷之兄曰太伯,知天命在昌,適越終身不反。弟仲雍從之,故季歷為嗣以及昌。昌為西伯,作邑于豐。文王之妃曰太姒,夢商庭生棘,太子發植梓樹於闕間,化為松柏棫柞。以告文王,文王幣告羣臣,與發並拜告夢。季秋之甲子,赤爵銜書及豐,止于昌戶,昌拜稽首受之。其文要曰:「姬昌,蒼帝子,亡殷者紂王。」將畋,史遍卜之,曰:「將大獲,非熊非羆,天遺汝師以佐昌。臣太祖史疇為禹卜畋,得皋陶。其兆如此。」王至于磻谿之水,呂尚釣於涯,王下趨拜曰:「望公七年,乃今見光景于斯。」尚立變名答曰:「望釣得玉璜,其文要曰:『姬受命,昌來提,撰爾雒鈐報在齊。』」尚出游,見赤人自雒出,授尚書曰:「命曰呂,佐昌者子。」文王夢日月著其身,又鸑鷟鳴於岐山。孟春六旬,五緯聚房。後有鳳皇銜書,游文王之都。書又曰:「殷帝無道,虐亂天下,皇命已移,不得復久,靈祇遠離,百神吹去,五星聚房,昭理四海。」文王既沒,太子發代立,是為武王。武王駢齒望羊。將伐紂,至于孟津,八百諸侯,不期而會。咸曰:「紂可伐矣。」武王不從。及紂殺比干,囚箕子,微子去之,乃伐紂。度孟津,中流,白魚躍入王舟。王俯取魚,長三尺,目下有赤文成字,言紂可伐。王寫以世字,魚文消。燔魚以告天。有火自天止于王屋,流為赤烏,烏銜穀焉。穀者,紀后稷之德;火者,燔魚以告天,天火流下,應以吉也。遂東伐紂,勝於牧野,兵不血刃,而天下歸之。乃封呂望於齊。周德既隆,草木茂盛,蒿堪為宮室,因名蒿宮。武王沒,成王少,周公旦攝政七年,制禮作樂,神鳥鳳皇見,蓂莢生。乃與成王觀于河、洛,沈璧。禮畢,王退俟,至于日昧,榮光並出幕河,青雲浮至,青龍臨壇,銜玄甲之圖,坐之而去。禮于洛,亦如之。玄龜青龍蒼兕止于壇,背甲刻書,赤文成字,周公援筆以世文寫之,書成文消,龜墮甲而去。其言自周公訖于秦、漢盛衰之符。麒麟遊苑,鳳皇翔庭,成王援琴而歌曰:「鳳皇翔兮於紫庭,余何德兮以感靈,賴先王兮恩澤臻,于胥樂兮民以寧。」
魯哀公十四年,孔子夜夢三槐之間,豐、沛之邦,有赤煙氣起,乃呼顏淵、子夏往視之。驅車到楚西北范氏街,見芻兒摘麟,傷其左前足,薪而覆之。孔子曰:「兒來,汝姓為赤誦,名子喬,字受紀。」孔子曰:「汝豈有所見邪?」兒曰:「見一禽,巨如羔羊,頭上有角,其末有肉。」孔子曰:「天下已有主也,為赤劉,陳、項為輔,五星入井從歲星。」兒發薪下麟示孔子,孔子趨而往,麟蒙其耳,吐三卷圖,廣三寸,長八寸,每卷二十四字,其言赤劉當起,曰:「周亡,赤氣起,大燿興,玄丘制命,帝卯金。」孔子作春秋,制孝經,既成,使七十二弟子向北辰星罄折而立,使曾子抱河、洛事北向。孔子齋戒向北辰而拜,告備于天曰:「孝經四卷,春秋、河、洛凡八十一卷,謹已備。」天乃洪鬱起白霧摩地,赤虹自上下,化為黃玉,長三尺,上有刻文。孔子跪受而讀之曰:「寶文出,劉季握。卯金刀,在軫北。字禾子,天下服。」
漢高帝父曰劉執嘉。執嘉之母,夢赤鳥若龍戲己,而生執嘉,是為太上皇帝。母名含始,是為昭靈后。昭靈后游於洛池,有玉雞銜赤珠,刻曰玉英,吞此者王。昭靈后取而吞之。又寢於大澤,夢與神遇。是時雷電晦冥,太上皇視之,見蛟龍在其上,遂有身而生季,是為高帝。高帝隆準而龍顏,美須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微時,數從王媼、武負貰酒,醉臥,上常有光怪。每留飲,售輒數倍。武負異之,輒折其契。單父人呂公好相人,見高帝,謂曰:「臣少好相人,相人多矣,無如季相,願季自愛。臣有息女,願為箕帚妾。」呂公妻媼怒呂公曰:「公常奇此女,欲為貴人。沛令善公,求不與。何妄許劉季。」呂公曰:「非女子所知。」卒與高帝。生惠帝、魯元公主。呂后嘗與兩子居田中,有一老公過,請飲,呂后因饋之食。老父相呂后曰:「夫人,天下貴人也。」令相二子,見惠帝曰:「夫人所以貴者,乃此男。」相魯元公主,亦貴。老父已去,高帝適從傍舍來,呂后具言之。高帝追問老父。老父曰:「向者夫人、兒子之貴,皆以君相。君貴不可言。」高帝被飲,夜行徑澤中。前人反曰:「有大蛇當道,願還。」高帝醉,曰:「壯士行,何畏。」乃前,拔劍斬蛇,蛇分為兩,道開而過。後人來者,見老嫗守蛇曰:「向者赤帝子過,殺之。」見者疑嫗為詐,欲笞之,忽然不見。具以狀告高帝,帝心喜。秦始皇帝曰:「東南有天子氣。」於是東遊以厭之。高帝隱於芒、碭山澤之間,呂后常知其處。高帝怪問之,對曰:「季所居,上常有雲氣,故知之。」高帝為沛公,入秦,五星聚于東井,歲星先至,而四星從之。占曰:「以義取天下。」初,張良遊於下邳沂水之上,有老父來,直至良前,而墮其履。顧謂良曰:「孺子下取履。」良愕然,欲毆之,以其老,乃下取跪進。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驚。父去里所復來,曰:「孺子可教也。後五日平明,與我會此。」良怪之,跪應曰:「諾。」五日,良往,父已先來,怒曰:「何與長者期而後也?五日,更與我會此。」凡三期而良前至。老父喜曰:「不當如是邪!」即出懷中一卷書與之,曰:「讀之,此為王者師。後十三年,孺子見我濟北穀城山下,黃石即我也。」旦視其書,乃太公兵法。良以黃石篇為他人說,皆不省,唯高帝說焉。良曰:「此殆天所授矣。」五年而成帝業。後十三年,張良果得穀城山下黃石,寶而祠之,死與合葬。
文帝之母薄姬,魏豹為魏王,納之後宮。許負相之,當生天子,魏王豹於是背漢,漢高帝擊虜,而薄姬輸織室。高帝見而美之,內於後宮,歲餘乃得幸。將見幸,薄姬言:「妾昨夢青龍據妾心。」高帝曰:「我是也。吾為爾成之。」一御而生文帝。
景帝王皇后初嫁為金王孫妻,母臧兒卜筮曰:「當貴。」乃奪金氏而內太子宮,生男。男方在身,夢日入其懷,以告太子。太子曰:「是貴徵也。」生男,是為武帝。
武帝趙婕妤,家在河間,生而兩手皆拳,不可開。武帝巡狩過河間,望氣者言,此有奇女天子氣。召而見之。武帝自披其手,既時申,得一玉鉤。由是見幸,號曰「拳夫人」。進為婕妤,居鉤弋宮,大有寵。十四月生男,是為昭帝,號曰「鉤弋子」。武帝曰:「聞昔堯十四月而生,今鉤弋子亦然。」乃名其門曰堯母門。
昭帝元鳳三年正月,泰山、萊蕪山南,民夜聞訩訩有數千人聲,晨往視之,見大石自立,高丈五尺,大四十八圍,入地八尺,三石為足,立後,白烏數千集其旁。又上林苑中柳樹斷臥地,一朝自起生枝葉,蟲齧其葉成文,曰:「公孫病已立。」陳留襄邑王社忽移至長安。博士眭孟占之曰:「石,陰類。泰山,岱宗,王者禪代之處。將有廢故之家,姓公孫,名病已,從白衣為天子者。」時昭帝幼少,霍光輔政,以孟妖言誅之。及昭帝崩,昌邑王又廢,光立宣帝,武帝曾孫,本名病已,在民間白衣三世,如孟言焉。
元帝王皇后,齊田氏之苗裔。祖父翁孺,自東平陵徙元城。元城建公曰:「昔春秋沙鹿崩,晉史卜之,陰為陽雄,土火相乘,故沙鹿崩。後六百四十五年,宜有聖女興,其齊田乎?今翁孺之徙,正值其地,日月當之。元城郭東有五鹿之墟,即沙鹿地。後八十年,當有貴女興天下。」翁孺生禁。禁妻李氏方任身,夢月入其懷,生女,是為元后。每許嫁,未行,所許者輒死。卜相者云:「當大貴。」遂為元帝皇后,生成帝。
初,秦始皇世,有長人十二,身長五丈,足跡六尺,見於隴西臨洮,前史以為秦亡之徵,史臣以為漢興之符也。自高帝至于平帝,十二主焉。
光武皇帝,父為濟陽令。濟陽有武帝行宮,常封閉。哀帝建平元年十二月甲子夜,光武將產,乃開而居之。時有赤光,室中盡明,皇考異焉。使卜者王長卜之。長辟左右曰:「此善事,不可言。」是歲,有嘉禾生產屋景天中,一莖九穗,異於凡禾,縣界大豐,故名光武曰秀。時又有鳳皇集濟陽,於是畫宮為鳳皇之象。明年,方士有夏賀良者,上言哀帝云:「漢家歷運中衰,當再受命。」於是改號為太初元將元年,稱陳聖劉太平皇帝以厭勝之。王莽時,善望氣者蘇伯阿望光武所居縣舂陵城郭,唶曰:「氣佳哉!鬱鬱蔥蔥然。」莽忌惡漢,而錢文有金,乃改鑄貨泉以易之。既而光武起於舂陵之白水鄉,貨泉之文為「白水真人」也。初起兵,望見家南有火光,以為人持火,呼之而光遂盛, 44c7.gif 然上屬天,有頃不見。及在河北,為王郎所逼,將南濟滹沱河。導吏還云:「河水流澌,無船可渡。」左右皆恐懼。帝更遣王霸視之。霸往視,如吏言。霸慮還以實對,驚動衆心,乃謬云:「冰堅可渡。」帝馳進。比至,而河冰皆合,其堅可乘。既渡,餘數乘車未畢而冰陷。前至下博城西,疑所之。有一白衣老公在道旁,曰:「努力!信都為長安城守,去此八十里耳。」言畢,失所在。遂至信都,投太守任光。初光武微時,穰人蔡少公曰:「讖言劉秀發兵捕不道,卯金修德為天子。」國師公劉子駿名秀。少公曰:「國師公是也。」光武笑曰:「何用知非僕?」道士西門君惠等並云:「劉秀當為天子。」光武平定河北,還至中山,將軍萬脩得赤伏符,言光武當受命。羣臣上尊號,光武辭。前至鄗縣,諸生彊華又自長安詣鄗,上赤伏符,文與脩合。羣下又請曰:「受命之符,人應為大。」光武又夢乘赤龍登天,乃即位,都洛陽,營宮闕。一夕有門材自至,是時琅邪開陽縣城門,一夕無故自亡,檢所得材,即是也,遂名其門曰開陽門。先是秦穆公時,陳倉人掘地得物,若羊非羊,若豬非豬,怪,將獻之。道逢二僮子,謂之曰:「子知彼乎,名為○,常在地下食死人腦。若欲殺之,以柏東南枝指之,則死矣。」○因言曰:「此二僮子,名為寶。得其雄者王,得其雌者霸。」於是陳倉人遂棄○而逐二僮子,二僮子化為雉,飛入林。陳倉人以告穆公,穆公發徒大獵,得其雌者,化而為石,置之汧、渭之間。至文公,為之立祠,名曰陳寶祠。雄南飛集南陽穰縣,其後光武興於南陽。光武之初興也,隗囂擁衆隴右,招集英俊,而公孫述稱帝於蜀,天下雲擾,大者連州郡,小者據縣邑。囂問扶風人班彪曰:「往者周亡,戰國並爭,天下分裂,數世然後定。縱橫之事,復起於今乎?將承運迭興,在於一人也?願先生論之。」對曰:「周之廢興與漢異。昔周立爵五等,諸侯從政,本根既微,枝葉強大,故其末流有縱橫之事,其勢然也。漢家承秦之制,郡縣治民,主有專己之威,臣無百年之柄。至於成帝,假借外家,哀、平短祚,國嗣三絕,禍自上起,傷不及下。故王氏之貴,傾擅朝廷,能竊號位,而不根於民,是以即真之後,天下莫不引領而歎。十餘年間,中外騷擾,遠近俱發,假號雲合,咸稱劉氏,不謀而同辭。方今雄桀帶州域者,皆無七國世業之資。詩云:『皇矣上帝,臨下有赫。鑒觀四方,求民之瘼。』今民皆謳吟思漢,向仰劉氏,已可知矣。」隗囂曰:「先生言周、漢之勢,可也。至於但見愚民習識劉氏姓號之故,而謂漢復興,疏矣。昔秦失其鹿,劉季逐而掎之,時民復知漢乎?」彪既感囂言,又愍狂狡之不息,乃著王命論以救時難。辭曰:
昔在帝堯之禪曰:「咨爾舜,天之曆數在爾躬。」舜亦以命禹。洎于稷、契,咸佐唐、虞,光濟四海,奕世載德,至于湯、武,而有天下。雖其遭遇異時,禪代不同,至于應天從民,其揆一焉。是故劉氏承堯之祚,氏族之世,著于春秋。唐據火德,而漢紹之。始起沛澤,則神母夜號,以章赤帝之符。由是言之,帝王之祚,必有明聖顯懿之德,豐功厚利積累之業,然後精誠通于神明,流澤加於生民。故能為鬼神所福嚮,天下所歸往。未見運世無本,功德不紀,而得堀起在此位者也。世俗見高祖興於布衣,不達其故,以為適遭暴亂,得奮其劍。游說之士,至比天下於逐鹿,幸捷而得之。不知神器有命,不可以智力求也。悲夫!此世之所以多亂臣賊子者也。若然者,豈徒闇於天道哉,又不睹之於人事矣。
夫餓饉流隸,饑寒道路,思有裋褐之褻,檐石之畜,所願不過一金,然終於轉死溝壑。何則?貧窮亦有命也。況乎天子之貴,四海之富,神明之祚,可得而妄據哉!故雖遭罹厄會,竊其權柄,勇如信、布,強如梁、籍,成如王莽,然卒潤鑊伏鑕,烹菹分裂;又況么麼不及數子,而欲闇干天位者乎?是故駑蹇之乘,不騁千里之塗;鷰雀之儔,不奮六翮之用;楶梲之材,不荷棟梁之任;斗筲之子,不秉帝王之重。易曰:「鼎折足,覆公餗。」不勝其任也。當秦之末,豪桀共推陳嬰而王之。嬰母止嬰曰:「自吾為子家婦,而世貧賤,卒富貴,不祥。不如以兵屬人,事成,少受其利,不成,禍有所歸。」嬰從其言,而陳氏以寧。王陵之母,亦見項氏之必亡,而劉氏之將興也。是時陵為漢將,而母獲於楚。有漢使來,陵母見之,謂曰:「願告吾子,漢王長者,必得天下,子謹事之,無有二心。」遂對漢使,伏劍而死,以固勉陵。其後果定於漢,陵為宰相封侯。夫以匹婦之明,猶能推事理之致,探禍福之機,全宗祀於無窮,垂冊書於春秋,而況大丈夫之事乎。是故窮達有命,吉凶由人,嬰母知廢,陵母知興,審此二者,帝王之分決矣。
蓋在高祖,其興也有五:一曰帝堯之苗裔,二曰體貌多奇異,三曰神武有徵應,四曰寬明而仁恕,五曰知人善任使。加之以信誠好謀,達於聽受,見善如不及,用人如由己,從諫如從流,趨時如響赴;當食吐哺,納子房之策;拔足揮洗,揖酈生之說;寤戍卒之言,斷懷土之情;高四皓之名,割肌膚之愛;舉韓信於行陣,收陳平於亡命;英雄陳力,羣才畢舉,此高祖之大略所以成帝業也。若乃靈瑞符應,又可略聞矣。初劉媼任高祖而夢與神遇,震雷晦冥,有龍蛇之怪。及長多靈異,有殊於衆,是以王、武感物而折契,呂公睹貌而進女;秦皇東遊以厭其氣,呂后望雲而知所處;始受命則白蛇分,西入關則五星聚。故淮陰、留侯謂之天授,非人力也。
歷古今之得失,驗行事之成敗,稽帝王之世運,考五者之所謂,取舍不厭斯位,符應不同斯度,而欲昧於權利,越次妄據,外不量力,內不知命,則必喪保家之主,失天年之壽,遇折足之凶,伏鈇鉞之誅。英雄誠知覺寤,畏若禍戒,超然遠覽,淵然深識,收陵、嬰之明分,絕信、布之覬覦,距逐鹿之瞽說,審神器之有授,無貪不可幾,為二母之所笑,則福祚流于子孫,天祿其永終矣。隗囂不納,果敗。
漢元、成世,道士言:「讖者云:『赤厄三七。』三七,二百一十年,有外戚之篡。祚極三六,當有龍飛之秀,興復祖宗。」及莽篡漢,漢二百一十年矣。莽十八年而敗,光武興焉。
明帝初生,豐下兌上,赤色似堯,終登帝位。
和帝鄧皇后,祖父禹,佐命光武,常曰:「我將百萬人,未嘗妄殺一人,子孫當大興。」后少時,相者蘇文見后,驚曰:「此成湯之骨法也,貴不可言。」后嘗夢登梯,以手捫天,天體蕩蕩正青而滑,有若鍾乳者,后仰吮之。以訊之占夢。占夢者曰:「堯夢攀天而上,湯夢及天而○之,此皆非常夢也。」既而入宮,遂登尊位。
安帝未即大位,在邸,數有神光赤蛇嘉應,照曜室內,磐紆殿屋床第之間,後遂入承大統。
初桓帝之世,有黃星見於楚、宋之分。遼東殷馗曰:「後五十年,當有真人起於譙、沛之間,其鋒不可當。」靈帝熹平五年,黃龍見譙。光祿大夫橋玄問太史令單颺曰:「此何祥也?」颺曰:「其國後當有王者興,不及五十年,亦當復見天事恒象,此其徵也。」內黃殷登默記之。其後曹操起於譙,是為魏武帝。建安五年,於黃星見之,歲五十年矣。而武帝破袁紹,天下莫敵。
春秋讖曰:「代漢者,當塗高也。」漢有周舒者,善內學。人或問之,舒曰:「當塗高者,魏也。」舒既沒,譙周又問術士杜瓊曰:「周徵君以為當塗高,魏也。其義何在?」瓊曰:「魏,闕名也。當塗而高,聖人以類言耳。」又問周曰:「寧復有所怪邪?」周曰:「未達也。」瓊曰:「古者名官職不言曹,自漢以來,名官盡言曹,吏言屬曹,卒言侍曹,此殆天意也。」周曰:「魏者,大也。曹者,衆也。衆而且大,天下之所歸乎。」建安十八年,武帝為公,又進爵為王。二十五年,武帝薨,太子丕嗣為魏王,是為文帝。文帝始生,有雲青色,圓如車蓋,當其上終日。望氣者以為至貴之祥,非人臣之氣。善相者高元呂曰:「其貴不可言。」延康元年三月,黃龍又見譙,殷登猶存,歎曰:「黃龍見於熹平也,單颺云:『不及五十年,亦當復見。』今四十五年矣,颺之言其驗茲乎。」四月,饒安言白虎見。八月,石邑言鳳凰集,又有麒麟見。十月,漢帝禪位於魏,魏王辭讓不受,博士蘇林、董巴上言:「臣聞天之去就,固有常分,聖人當之,昭然不疑。故堯捐骨肉而禪有虞,終無吝色。舜發壟畝而居天下,若固有之。其相授間,不稽漏刻,天下已傳矣。所以急天命,明天下不可一日無君。今漢期運已終,妖異絕之已審。陛下受天之命,符瑞告徵,丁寧詳悉,反覆備至,雖言語相諭,無以代此。今既發詔書,璽綬未御,固執謙讓,上稽天命,下違民情。臣謹按古之典籍,參以圖緯,魏之行運及天道所在,即尊之驗,在於今年此月,昭晢分明。謹條奏如左。唯陛下遷思易慮,以時即位,顯告上帝,布詔天下。然後改正朔,易服色,正大號,天下幸甚。」其所陳事曰:
天有十二次,以為分野,王公之國,各有所屬。周在鶉火,魏在大梁,歲星行歷,凡十二次,所在國天子受命,諸侯以封。周文王始受命,歲星在鶉火,至武王伐紂,十三年,歲星復在鶉火。故春秋傳曰:「武王伐紂,歲在鶉火。」又曰:「歲之所在,則我有周之分野也。」昔光和七年,歲在大梁,武王始受命為將,討黃巾。是歲改年為中平元年。建安元年,歲復在大梁,始拜大將軍。十三年,復在大梁,始拜丞相。今二十五年,歲復在大梁,陛下受命。此魏得歲與周文、武受命相應。
今年青龍在庚子,詩推度災曰:「庚者,更也。子者,茲也。聖人制法天下治。」又曰:「王者布德於子,治成於丑。」此言今年天更命聖人,制法天下,布德於民也。魏以改制天下,與詩協矣。顓頊受命,歲在豕韋,衛居其地,亦在豕韋。故春秋傳曰:「衛,顓頊之墟也。」今十月,斗之所建,則顓頊受命之分也。魏以十月受禪,此同符始祖受命之驗也。
魏之氏族,出自顓頊,與舜同祖,見于春秋世家。舜以土德承堯之火,今魏亦以土德承漢之火,其於行運合於堯、舜授受之次。魏王猶未許。太史丞許芝又上天文祥瑞:
自建安三年十二月戊辰,有新天子氣見於東南,到今積二十三年。建安十年,茀星出庫樓,歷犯氐、房宿,北入天市,犯北斗、紫微。氐為天子宿宮,路寢所止。房為天子明堂政教之首。北斗七星,主尊輔象近臣。紫微者,北極最尊。此除掃漢家之大異也。建安十八年秋,歲星、鎮星、熒惑俱入太微,逆行留守帝坐百有餘日。歲星入太微,人主改姓。鎮星入太微,內有兵亂,人主以弱。三者,漢改姓易代之異也。建安十九年正月,白虹貫日。易傳曰:「后妃擅國,白虹貫日。」建安二十一年五月朔己亥,日蝕。建安二十三年三月,茀星晨見東方二十餘日,夕出西方,犯歷五車、東井、五諸侯、文昌、軒轅、太微,鋒炎刺帝坐。茀者除舊布新,亡惡興聖之異也。建安二十四年二月晦壬子,日蝕。日者陽精,月為侯王,而以亥子日蝕,皆水滅火之異也。延康元年九月十日黃昏時,月蝕熒惑,過人定時,熒惑出營室,宿羽林。月為大臣侯王之象;熒惑火精,漢氏之行。占曰:「漢家以兵亡。」延康元年九月二十日,剝卦天子氣不見,皆崩亡之異也。熒惑火精,行縮日一度有餘。故太史令王昱以為漢家衰亡之極。熒惑大而赤色;光不明,赤而小,與小星無別,皆漢家衰亡之異也。
易傳曰:「上下流通聖賢昌,厥應帝德鳳皇翔,萬民喜樂無咎殃。」易傳又曰:「聖人受命,厥應鳳皇下,天子虜。」易傳又曰:「黃龍見,天災將至,天子絀,聖人出。」黃龍以戊己日見,五色文章皆具,聖人得天受命。黃龍以戊寅見,此帝王受命之符瑞最著明者也。易傳又曰:「聖人清靜行中正,賢人至,民從命,厥應麒麟來。」春秋玉版讖曰:「代赤者魏公子。」春秋佐助期曰:「漢以許昌失天下。」故白馬令甘陵李雲上事,言許昌氣見,當塗高已萌,欲使漢家防絕萌牙。今漢都許,日以微弱,當居許昌以失天下。當塗高者,魏也;魏者,象魏兩闕之名當道而高大者也。魏當代漢,如李雲之言也。春秋佐助期又曰:「漢以蒙孫亡。」說者以蒙孫直漢二十四帝,童蒙愚惑以弱亡。漢帝少時名為董侯,名不正,蒙亂荒惑,其子孫以弱亡也。孝經中黃讖曰:「日載東,紀火光。不橫一,聖明聦。四百之外,易姓而王。天下歸功致太平。」此魏王之姓諱著見圖讖也。易運期曰:「言居東,西有午,兩日並光日居下。其為主,反為輔,五八四十,黃氣受,真人出。」言午「許」字,兩日「昌」字,漢當以許亡,魏當以許昌。今際會之期在許,是其大效也。易運期又曰:「鬼在山,禾女運,王天下。」於是魏王受漢禪,柴於繁陽,有黃鳥銜丹書,集于尚書臺,於是改元為黃初。漢中平二年,洛陽民訛言虎賁寺有黃人,觀者日數萬,道路斷絕。中平元年,黃巾賊起,云:「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此魏氏依劉向自云土德之符也。先是周敬王之四十七年,宋景公問大夫邢史子臣:「天道何祥?」對曰:「後五年五月丁亥,臣將死。死後五年五月丁卯,吳將亡。亡後五年,君將終。終後四百年,邾王天下。」皆如其言。邾王天下,蓋謂魏國之後。言四百年則錯。疑年代久遠,傳記者謬誤。
高貴鄉公初生,有光氣照燿室屋,其後即大位。
劉備身長七尺七寸,垂手過膝,顧自見耳。洛書甄燿度曰:「赤三日,德昌九世會備,合為帝際。」洛書寶予命曰:「天度帝道備稱皇,以統握契,百成不敗。」洛書錄運期曰:「九侯七傑爭民命,炊骸道路,誰使主者玄且來。」備字玄德,故云「玄且來」也。孝經鉤命決曰:「帝三建,九會備。」先是,術士周羣言,西南數有黃氣,直立數丈,如此積年,每有景雲祥風,從璿璣下來應之。建安二十二年中,屢有氣如旗,從西竟東,中天而行。圖書曰:「必有天子出其方。」太白、熒惑、鎮星從歲星,又黃龍見犍為武陽之赤水,九日乃去。關羽在襄陽,男子張嘉、王休獻玉璽,備後稱帝於蜀。
孫堅之祖名鍾,家在吳郡富春,獨與母居。性至孝。遭歲荒,以種瓜為業。忽有三少年詣鍾乞瓜,鍾厚待之。三人謂鍾曰:「此山下善,可作冢,葬之,當出天子。君可下山百步許,顧見我去,即可葬也。」鍾去三十步,便反顧,見三人並乘白鶴飛去。鍾死,即葬其地。地在縣城東,冢上數有光怪,雲氣五色上屬天,衍數里。父老相謂此非凡氣,孫氏其興矣。堅母任堅,夢腸出繞吳昌門。以告鄰母,鄰母曰:「安知非吉祥也。」昌門,吳郭門也。堅生而容貌奇異。堅妻吳氏初任子策,夢月入其懷;後孕子權,又夢日入懷。告堅曰:「昔任策,夢月入懷,今又夢日入懷,何也?」堅曰:「日月陰陽之精,極貴之象,吾子孫其興乎。」權方頤大口紫Ž,長上短下。漢世有劉琬者,能相人,見權兄弟,曰:「孫氏兄弟,雖各才智明達,然祿胙不終。唯中弟孝廉,形貌奇偉,骨體不恒,有大貴之表,年又最壽。爾其識之。」權時為孝廉。初,秦始皇東巡,濟江。望氣者云:「五百年後,江東有天子氣出於吳,而金陵之地,有王者之勢。」於是秦始皇乃改金陵曰秣陵,鑿北山以絕其勢。至吳,又令囚徒十餘萬人掘汙其地,表以惡名,故曰囚卷縣,今嘉興縣也。漢世術士言:「黃旗紫蓋,見於斗、牛之間,江東有天子氣。」獻帝興平中,吳中謠言:「黃金車,斑闌耳。開昌門,出天子。」魏文帝黃初三年,夏口、武昌並言黃龍、鳳皇見。其年,權稱尊號。年至七十一而薨。權子休初封琅邪王,夢乘龍上天,顧不見尾。後得大位,其子被廢。
漢元、成之世,先識之士有言曰:「魏年有和,當有開石於西三千餘里,繫五馬,文曰討曹。」及魏之初興也,張掖刪丹縣金山柳谷有石生焉,周圍七尋,中高一仞,蒼質素章,有五馬、麟、鹿、鳳皇、仙人之象。始見於建安,形成於黃初,文備於太和。至青龍三年,柳谷之玄川溢涌,石形改易,狀似雲龜,廣一丈六尺,長一丈七尺一寸,圍五丈八寸,立于川西。有石馬十二,其一仙人騎之,其一羈靽,其五有形而不善成,其五成形。又有一牛八卦列宿彗星之象。有玉匣開蓋於前,有玉玦二,玉璜一。又有麒麟、鳳皇、白虎、馬、牛於中布列。有文字曰:「上上三天王述大會討大曹金但取之金立中大金馬一疋中正大吉關壽此馬甲寅述水」凡三十五字。石色蒼,而物形及字,並白石書之,皆隆起。魏明帝惡其文有「討曹」,鑿去為「計」,以蒼石塞之,宿昔而白石滿焉。當時稱為祥瑞,班下天下。處士張曰:「夫神兆未然,不追往事,此蓋將來之休徵,當今之怪異也。」既而晉以司馬氏受禪。太尉屬程猗說曰:「夫大者,盛之極也。金者,晉之行也。中者,物之會也。吉者,福之始也。此言司馬氏之王天下,感德而生,應正吉而王之符也。」猗又為贊曰:「皇德遐通,實降嘉靈。乾生其象,坤育其形。玄石既表,素文以成。瑞虎合仁,白麟燿精。神馬自圖,金言其形。體正而王,中允克明。關壽無疆,於萬斯齡。」
宣帝有狼顧之相,能使面正向後,而身形不異。魏武帝嘗夢有三匹馬在一槽中共食,其後宣帝及景、文相係為宰相,遂傾曹氏。文帝未立世子,有意於齊獻王攸。武帝時為中撫軍,懼不立,以相貌示裴秀,秀言於文帝曰:「中撫軍振髮籍地,垂手過膝,天表如此,非人臣之相也。」由是得立。及嗣晉位,其月,襄武縣言有大人相,長三丈餘,足跡三尺一寸,白髮,黃單衣,黃巾,柱杖呼民王始語云:「今當太平。」頃之,受魏禪。
武帝咸寧元年,大風吹帝社樹折,有青氣出社中。占者以為東莞有天子氣。時琅邪武王伷封東莞,伷,元帝祖也。元帝以咸寧二年夜生,有光照室,室內盡明,有白毛生於日角之左,眼有精光燿。隨惠帝幸鄴。成都王穎殺東安王繇,繇,元帝叔父也,帝懼,欲出奔,而月明,邀候急,四衢斷絕,不得去。有頃,天陰,風雨大至,候者皆休,乃得去。初,武帝伐吳,琅邪武王伷率衆出涂中,而王渾逼歷陽,王濬已次近路。孫皓欲降,送天子璽綬,近越二將,而遠送詣伷,識者咸怪之。吳之未亡也,吳郡臨平湖一旦自開,湖邊得石函,中有小青石,刻作皇帝字。舊言臨平湖塞天下亂,開則天下太平。吳人以為美祥。俄而吳滅。後元帝興於江左。吳亡後,蔣山上常有紫雲,數術者亦云,江東猶有帝王氣。又謠言曰:「五馬游度江,一馬化為龍。」元帝與西陽、汝南、南頓、彭城五王過江,而元帝升天位。讖書曰:「銅馬入海建業期。」元帝小字銅環。永嘉初,元帝以安東將軍鎮建業,時歲、鎮星、辰、太白四星聚於牛、女之間,常裴回進退。愍帝建興四年,晉陵武進人陳龍在田中得銅鐸五枚,柄口皆有龍虎形;又有將雛雞雀集其前,皆驅去復還,至于再三;又有鵝三四頭,高飛且鳴,周回東西,晝夜不下,如此者六七日。會稽剡縣陳清又於井中得棧鐘,長七寸二分,口徑四寸,其器雖小,形制甚精,上有古文書十八字,其四字可識,云:「會稽徽命。」豫章有大樟樹,大三十五圍,枯死積久,永嘉中,忽更榮茂。景純並言是元帝中興之應。初武帝太康三年,建鄴有寇,餘姚人伍振筮之,曰:「寇已滅矣。三十八年,揚州有天子。」至元帝即天位,果三十八年。先是,宣帝有寵將牛金,屢有功,宣帝作兩口榼,一口盛毒酒,一口盛善酒,自飲善酒,毒酒與金,金飲之即斃。景帝曰:「金名將,可大用,云何害之?」宣帝曰:「汝忘石瑞,馬後有牛乎?」元帝母夏侯妃與琅邪國小史姓牛私通,而生元帝。愍帝之立也,改毗陵為晉陵,時元帝始霸江、揚,而戎翟稱制,西都微弱。干寶以為晉將滅於西而興於東之符也。
宋武帝居在丹徒,始生之夜,有神光照室,其夕,甘露降于墓樹。皇考以高祖生有奇異,名為奇奴。皇妣既殂,養於舅氏,改為寄奴焉。少時誕節嗜酒,自京都還,息於逆旅。逆旅嫗曰:「室內有酒,自入取之。」帝入室,飲於盎側,醉臥地。時司徒王謐有門生居在丹徒,還家,亦至此逆旅。逆旅嫗曰:「劉郎在室內,可入共飲酒。」此門生入室,驚出謂嫗曰:「室內那得此異物?」嫗遽入之,見帝已覺矣。嫗密問:「向何所見?」門生曰:「見有一物,五采如蛟龍,非劉郎。」門生還以白謐,謐戒使勿言,而與結厚。帝嘗行至下邳,遇一沙門,沙門曰:「江表尋當喪亂,拯之必君也。」帝患手創積年,沙門出懷中黃散一裹與帝曰:「此創難治,非此藥不能瘳也。」倏忽不見沙門所在。以散傅創即愈。餘散帝寶錄之,後征伐屢被傷,通中者數矣,以散傅之,無不立愈。自少至長,目中常見二龍在前,始尚小,及貴轉大。晉陵人車藪善相人,相帝曰:「君貴不可言,願無相忘。」晉安帝義熙初,帝始康晉亂,而興霸業焉。廬江霍山常有鐘聲十二。帝將征關、洛,霍山崩,有六鐘出,制度精奇,上有古文書一百六十字。冀州有沙門法稱將死,語其弟子普嚴曰:「嵩皇神告我云,江東有劉將軍,是漢家苗裔,當受天命。吾以三十二璧,鎮金一餅,與將軍為信。三十二璧者,劉氏卜世之數也。」普嚴以告同學法義。法義以十三年七月,於嵩高廟石壇下得玉璧三十二枚,黃金一餅。漢中城固縣水際,忽有雷聲,俄而岸崩,得銅鐘十二枚。又鞏縣民宋燿得嘉禾九穗。後二年而受晉禪。孔子河雒讖曰:「二口建戈不能方,兩金相刻發神鋒,空穴無主奇入中,女子獨立又為雙。」二口建戈,「劉」字也。晉氏金行,劉姓又有金,故曰兩金相刻。空穴無主奇入中,為「寄」字。女子獨立又為雙,「奴」字。晉既禪宋,太史令駱達奏陳天文符讖曰:「去義熙元年,至元熙元年十月,太白星晝見經天凡七。占曰:『天下革民更王,異姓興。』義熙元年至元熙元年十一月朔,日有蝕之凡四,皆蝕從上始,臣民失君之象也。義熙十一年五月三日,彗星出天市,其芒掃帝坐。天市在房、心之北,宋之分野。得彗柄者興,此除舊布新之徵。義熙七年七月二十五日,五虹見于東方。占曰:『五虹見,天子黜,聖人出。』義熙七年八月十一日,新天子氣見東南。十二年,北定中原,崇進宋公。歲星裴回房、心之間,大火,宋之分野。與武王克殷同,得歲星之分者應王也。十一年以來至元熙元年,月行失道,恒北入太微中。占:『月入太微廷,王入為主。』十三年十月,鎮星入太微,積留七十餘日,到十四年八月十日,又入太微不去,到元熙元年,積二百餘日。占:『鎮星守太微,亡君之戒。有立王,有徙王。』十四年五月十七日,茀星出北斗魁中。占曰:『星茀北斗中,聖人受命。』十四年七月二十九日,彗星出太微中,彗柄起上相星下,芒尾漸長至十餘丈,進掃北斗及紫微中。占曰:『彗星出太微,社稷亡,天下易政。入北斗,帝宮空。』一占:『天下得召人。』召人,聖主也。一曰:『彗孛紫微,天下易主。』十四年十月一日,熒惑從入太微鉤己,至元年四月二十七日,從端門出積屍,留二百六日,繞鎮星。熒惑與鎮星鉤己天廷,天下更紀。十四年十二月,歲、太白、辰裴回居斗、牛之間經旬。斗、牛,曆數之起。占曰:『三星合,是謂改立。』元熙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四黑龍登天。易傳曰:『冬龍見,天子亡社稷,大人應天命之符。』金雌詩云:『大火有心水抱之,悠悠百年是其時。』火,宋之分野。水,宋之德也。金雌詩又曰:『云出而兩漸欲舉,短如之何乃相岨,交哉亂也當何所,唯有隱巖殖禾黍,西南之朋困桓父。』兩云,「玄」字也。短者,云胙短也。巖隱不見,唯應見谷,殖禾谷邊,則聖諱炳明也。易曰:『西南得朋。』故能困桓父也。劉向讖曰:『上五盡寄致太平,草付合成集羣英。』前句則陛下小諱,後句則太子諱也。十一年五月,西明門地陷,水涌出,毀門扉閾。西者,金鄉之門,為水所毀,此金德將衰,水德方興之象也。太興中,民於井中得棧鐘,上有古文十八字,晉自宣帝至今,數滿十八傳。義熙八年,太社生桑,尤著明者也。夫六,亢位也。漢建安二十五年,一百九十六年而禪魏。魏自黃初至咸熙二年,四十六年而禪晉。晉自泰始至今元熙二年,一百五十六年。三代數窮,咸以六年。」
少帝即位,景平三年四月,有五色雲見西方。時文帝為荊州刺史,鎮江陵,尋即大位。文帝元嘉中,謠言錢唐當出天子,乃於錢唐置戍軍以防之。其後孝武帝即大位於新亭寺之禪堂。「禪」之與「錢」,音相近也。太宗為徐州刺史,出鎮彭城,昭太后賜以大珠鹿盧劍,此劍是御服,占者以為嘉祥。前廢帝永光初,又訛言湘州出天子,幼主欲南幸湘川以厭之,既而湘東王即尊位,是為明帝。
史臣謹按,冀州道人法稱所云玉璧三十二枚,宋氏卜世之數者,蓋卜年之數也。謂卜世者,謬其言耳。三十二者,二三十,則六十矣。宋氏受命至於禪齊,凡六十年云。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12-6-18 11:36 | 顯示全部樓層
<div class="feature">宋書  卷二十八‧志第十八  符瑞中 麒麟者,仁獸也。牡曰麒,牝曰麟。不刳胎剖卵則至。麕身而牛尾,狼項而一角,黃色而馬足。含仁而戴義,音中鍾呂,步中規矩,不踐生蟲,不折生草,不食不義,不飲洿池,不入坑阱,不行羅網。明王動靜有儀則見。牡鳴曰逝聖,牝鳴曰歸和,春鳴曰扶幼,夏鳴曰養綏。
漢武帝元狩元年十年,行幸雍,祠五畤,獲白麟。
漢武帝太始二年三月,獲白麟。
漢章帝元和二年以來,至章和元年,凡三年,麒麟五十一見郡國。
漢安帝延光三年七月,麒麟見潁川陽翟。
延光三年八月戊子,麒麟見潁川陽翟。
延光四年正月壬午,麒麟見東郡濮陽。
漢獻帝延康元年,麒麟十見郡國。
吳孫權赤烏元年八月,武昌言麒麟見。又白麟見建業。
晉武帝泰始元年十二月,麒麟見南郡枝江。
晉武帝咸寧五年二月甲午,白麟見平原鬲縣。
咸寧五年九月甲午,麒麟見河南陽城。
晉武帝太康元年四月,白麟見頓丘。
晉愍帝建興二年九月丙戌,麒麟見襄平,州刺史崔毖以聞。
晉元帝太興元年正月戊子,麒麟見豫章。
晉成帝咸和八年五月己巳,麒麟見遼東。
鳳凰者,仁鳥也。不刳胎剖卵則至。或翔或集。雄曰鳳,雌曰凰。蛇頭燕頷,龜背鱉腹,鶴頸雞喙,鴻前魚尾,青首駢翼,鷺立而鴛鴦思。首戴德而背負仁,項荷義而膺抱信,足履正而尾繫武。小音中鍾,大音中鼓。延頸奮翼,五光備舉。興八風,降時雨,食有節,飲有儀,往有文,來有嘉,遊必擇地,飲不妄下。其鳴,雄曰「節節」,雌曰「足足」。晨鳴曰發明,晝鳴曰上朔,夕鳴曰歸昌,昏鳴曰固常,夜鳴曰保長。其樂也,徘徘徊徊,雍雍喈喈。唯鳳皇為能究萬物,通天祉,象百狀,達王道,率五音,成九德,備文武,正下國。故得鳳之象,一則過之,二則翔之,三則集之,四則春秋居之,五則終身居之。
漢昭帝始元三年十月,鳳皇集東海,遣使祠其處。
漢宣帝本始元年五月,鳳皇集膠東。
本始四年五月,鳳皇集北海。
漢宣帝地節二年四月,鳳皇集魯,群鳥從之。
漢宣帝元康元年三月,鳳皇集泰山、陳留。
元康四年,南郡獲威鳳。
漢宣帝神雀二年二月,鳳皇集京師,群鳥從之以萬數。
神雀四年春,鳳皇集京師。
神雀四年十月,鳳皇十一集杜陵。
神雀四年十二月,鳳皇集上林。
漢宣帝甘露三年二月,鳳皇集新蔡,群鳥四面行列,皆向鳳皇立,以萬數。
漢光武建武十七年十月,鳳皇五,高八九尺,毛羽五采,集潁川郡,群鳥並從行列,蓋地數頃,留十七日乃去。
漢章帝元和二年以來,至章和元年,凡三年,鳳皇百三十九見郡國。
漢安帝延光三年二月,車駕東巡。其月戊子,鳳皇集濟南臺縣丞霍收舍樹上,賜臺長嶷帛十五匹,收二十匹,尉半之,吏卒人三匹;鳳皇所過亭部,無出今年田租;賜男子爵人二級。
延光三年十月壬午,鳳皇集京兆新豐西界槐樹。
漢桓帝建和元年十一月,鳳皇見濟陰己氏。
漢靈帝光和四年秋,五色大鳥見新城,群鳥隨之。民皆謂之鳳皇。
漢獻帝延康元年八月,石邑縣言鳳皇集。又郡國十三言鳳皇見。
吳孫權黃武五年七月,蒼梧言鳳皇見。
孫權黃龍元年四月,夏口、武昌並言鳳皇見。
吳孫亮建興二年十一月,大鳥五見于春申。
吳孫皓建衡四年正月,西苑言鳳皇集。
晉武帝泰始元年十二月,鳳皇見上黨高都。
泰始元年十二月,鳳皇二見河南山陽。
泰始元年十二月,鳳皇三見馮翊下邽。
晉穆帝升平四年二月辛亥,鳳皇將九子見鄖鄉之豐城。十二月甲子,又見豐城,衆鳥隨從。
升平五年四月己未,鳳皇集沔北,至于辛酉。百姓聚觀之。
宋武帝永初元年七月戊戌,鳳皇見會稽山陰。
文帝元嘉十四年三月丙申,大鳥二集秣陵民王顗園中李樹上,大如孔雀,頭足小高,毛羽鮮明,文采五色,聲音諧從,衆鳥如山雞者隨之,如行三十步頃,東南飛去。揚州刺史彭城王義康以聞。改鳥所集永昌里曰鳳皇里。
孝武帝孝建元年正月庚申,鳳皇見丹徒愒賢亭,雙鵠為引,衆鳥陪從。征虜將軍武昌王渾以聞。
神鳥者,赤神之精也,知音聲清濁和調者也。雖赤色而備五采,雞身,鳴中五音,肅肅雍雍。喜則鳴舞,樂處幽隱。風俗從則至。
漢宣帝五鳳三年三月辛丑,神鳥集長樂宮東闕樹上,又飛下地,五采炳發,留十餘刻。
漢章帝元和中,神鳥見郡國。
黃龍者,四龍之長也。不漉池而漁,德至淵泉,則黃龍游於池。能高能下,能細能大,能幽能冥,能短能長,乍存乍亡。
赤龍、河圖者,地之符也。王者德至淵泉,則河出龍圖。
漢惠帝二年正月癸酉,兩龍見蘭陵人家井中。
漢文帝十五年春,黃龍見成紀。
漢宣帝甘露元年四月,黃龍見新豐。
漢成帝鴻嘉元年冬,黃龍見真定。
漢成帝永始二年二月癸未,黃龍見東萊。
漢光武建武十二年六月,黃龍見東阿。
漢章帝元和二年以來,至章和元年,凡三年,黃龍四十四見郡國。
元和中,青龍見郡國。
元和中,白龍見郡國。
漢安帝延光元年八月辛卯,黃龍見九真。
延光三年九月辛亥,黃龍見濟南歷城。
延光三年十二月乙未,黃龍見琅邪諸縣。
延光四年正月壬午,黃龍二見東郡濮陽。
漢桓帝建和元年二月,黃龍見沛國譙。
漢桓帝元嘉二年八月,黃龍見濟陰句陽,又見金城允街。
漢桓帝永康元年八月,黃龍見巴郡。
漢獻帝延康元年三月,黃龍見譙。又郡國十三言黃龍見。
魏明帝青龍元年正月甲申,青龍見郟之摩陂井。帝親與群臣共觀之,既而詔畫工圖寫,龍潛而不見。
魏明帝景初元年二月壬辰,山茌縣言黃龍見。
魏少帝正元元年十月戊戌,黃龍見鄴井中。
魏少帝甘露元年正月辛丑,青龍見軹縣井中凡二。
甘露元年六月,青龍見元城縣界井中。
甘露二年二月,青龍見溫縣井中。
甘露三年八月甲戌,黃龍、青龍仍見頓丘、冠軍、陽夏縣井中。
甘露四年正月,黃龍二見寧陵縣井中。
魏元帝景元元年十二月甲申,黃龍見莘縣井中。
景元三年二月,青龍見軹縣井中。
劉備未即位前,黃龍見武陽赤水,九日乃去。
吳孫權黃武元年三月,鄱陽言黃龍見。
吳孫權黃龍元年四月,夏口、武昌並言黃龍見。權因此改元。作黃龍牙,常在軍中,進退視其所向,命胡綜為賦。
吳孫權赤烏五年三月,海鹽縣言黃龍見縣井中二。
赤烏十一年,雲陽言黃龍見。黃龍二又見武陵吳壽,光色炫燿。
吳孫休永安四年九月,布山言白龍見。
永安五年七月,始新言黃龍見。
永安六年四月,泉陵言黃龍見。
晉武帝泰始元年十二月,青龍二見濟陰定陶。
泰始元年十二月,青龍見魏郡湯陰。
泰始元年十二月,黃龍見河南洛陽洛濱。
泰始元年十二月,白龍二見太原祁。
泰始二年七月壬午,黃龍見巴西閬中。
泰始三年四月戊午,有司奏:「張掖太守焦勝言,氐池縣大柳谷口青龍見。」
晉武帝咸寧二年六月丙申,白龍二見于新興九原居民井中。
咸寧二年十月庚午,黃龍二見于漢嘉靈關。
咸寧二年十一月癸巳,白龍二見須度支部。
咸寧五年十一月甲寅,青龍見京兆霸城。
晉武帝太康元年八月,白龍三見于永昌。
太康三年閏四月己丑,白龍二見濟南歷城。
太康五年正月癸卯,青龍二見武庫井中,帝親往觀之。
太康六年九月,白龍見京兆陰槃。
太康九年十二月戊申,青龍一見魯國公丘居民井中。
晉惠帝元康七年三月己酉朔,成皋縣獄有龍昇天。
宋武帝永初元年七月,青龍見義興陽羨。
永初元年八月,青龍二見南郡江陵。
文帝元嘉十三年九月己酉,會稽郡西南向曉,忽大光明,有青龍騰躍凌雲,久而後滅。吳興諸處並以其日同見光景。揚州刺史彭城王義康以聞。
元嘉二十一年十月己丑,永嘉永寧見黃龍自雲而下,太守臧藝以聞。
元嘉二十五年五月丁丑,黑龍見玄武湖北,苑丞王世宗以聞。
元嘉二十五年五月戊戌,黑龍見玄武湖東北隈,揚州野吏張立之以聞。
元嘉二十五年八月辛亥,黃龍見會稽,太守孟顗以聞。
元嘉二十五年,廣陵有龍自湖水中升天,百姓皆見。
孝武帝孝建二年七月癸丑,黃龍見石頭城外水濱,中護軍湘東王彧以聞。
孝建三年五月己未,龍見臨川郡,江州刺史東海王褘以聞。
孝武大明元年五月癸亥,黑龍見晉陵占石。改為津里。
靈龜者,神龜也。王者德澤湛清,漁獵山川從時則出。五色鮮明,三百歲游於蕖葉之上,三千歲常游於卷耳之上。知存亡,明於吉凶。禹卑宮室,靈龜見。
玄龜書者,天符也。王者德至淵泉,則雒出龜書。
魏文帝初,神龜出於靈池。
吳孫權時,靈龜出會稽章安。
魏元帝咸熙二年二月甲辰,朐 43f0.gif 縣獲靈龜以獻。
晉長沙王乂坐同產兄楚王瑋事,徙封常山,後還復國。在常山穿井,入地四丈,得白玉方三四尺。玉下有大石,其中有龜長二尺餘,時人以為復國之祥。
宋文帝元嘉十九年四月戊申,白龜見吳興餘杭,太守文道恩以獻。
元嘉二十年四月辛卯,白龜見吳興餘杭,揚州刺史始興王濬以聞。
元嘉二十四年十月甲午,揚州刺史始興王濬獲白龜以獻。
孝武帝大明三年三月戊子,毛龜見宣城廣德,太守張辯以獻。
大明四年六月壬寅,車駕幸籍田,白龜見于千畝,尚書右僕射劉秀之以獻。
大明七年八月乙未,毛龜見新安王子鸞第,獲以獻。
明帝泰始二年八月丙辰朔,四眼龜見會稽,會稽太守巴陵王休若以獻。
泰始二年八月丙寅,六眼龜見東陽長山,文如爻卦,太守劉勰以獻。
泰始六年九月己巳,八眼龜見吳興故鄣,太守褚淵以獻。
明帝泰豫元年十月壬戌,義興陽羨縣獲毛龜,太守王蘊以獻。
龍馬者,仁馬也,河水之精。高八尺五寸,長頸有翼,傍有垂毛,鳴聲九哀。一作音。
騰黃者,神馬也。其色黃。王者德御四方則出。白馬朱鬣,王者任賢良則見。澤馬者,王者勞來百姓則至。夏馬駵,黑身白鬣尾,殷馬駱,白身黑鬣尾,周馬騂,赤身黑鬣尾。
漢章帝元和中,神馬見郡國。
晉懷帝永嘉六年二月壬子,神馬鳴南城門。
晉孝武帝太元十四年六月甲申朔,寧州刺史費統上言:「所統晉寧之滇池縣,舊有河水,周回二百餘里。六月二十八日辛亥,神馬二匹,一白一黑,忽出於河中,去岸百步。縣民董聦見之。」
白象者,人君自養有節則至。
宋文帝元嘉元年十二月丙辰,白象見零陵洮陽。
元嘉六年三月丁亥,白象見安成安復,江州刺史南譙王義宣以聞。
漢武帝元狩二年三月,南越獻馴象。
白狐,王者仁智則至。
晉成帝咸康八年七月,燕王慕容皝上言白貉見國內。
赤熊,佞人遠,姦猾息,則入國。
宋文帝元嘉二十年十二月,白熊見新安歙縣,太守到元度以獻。
九尾狐,文王得之,東夷歸焉。
漢章帝元和中,九尾狐見郡國。
魏文帝黃初元年十一月甲午,九尾狐見鄄城,又見譙。
白鹿,王者明惠及下則至。
漢章帝建初七年十月,車駕西巡,得白鹿於臨平觀。
漢章帝元和中,白鹿見郡國。
漢安帝延光三年六月辛未,白鹿見右扶風雍。
延光三年七月,白鹿見左馮翊。
漢桓帝永興元年二月,白鹿見張掖。
魏文帝黃初元年,郡國十九言白鹿及白麋見。
晉武帝泰始八年十月,白鹿見扶風雍,州刺史嚴詢獲以獻。
晉武帝太康元年三月,白鹿見零陵泉陵。
太康元年五月甲辰,白鹿見天水西縣,太守劉辛獲以獻。
太康三年七月壬子,白鹿見零陵,零陵令蔣微獲以獻。
晉惠帝元康元年九月乙酉,白鹿見交趾武寧。
晉愍帝建武元年五月戊子,白鹿見高山縣。
晉元帝太興三年正月,白鹿二見豫章。
太興三年四月,白鹿見晉陵延陵。
晉元帝永昌元年九月,白鹿見江乘縣。
晉成帝咸和四年五月甲子,白鹿見零陵洮陽,獲以獻。
咸和四年七月壬寅,長沙郡邏吏黃光於南郡道遇白鹿,驅之不去,直來就光,追尋光三百餘步。光遂抱取,遣吏李堅奉獻。
咸和九年八月己未,白鹿見長沙臨湘。
晉成帝咸康二年七月,白鹿見豫章望蔡,太守桓景獲以獻。
晉孝武太元十六年三月癸酉,白鹿見豫章望蔡,獲以獻。
太元十八年五月辛酉,白鹿見江乘,江乘令田熙之獲以獻。
太元二十年九月丁丑,白鹿見巴陵清水山,荊州刺史殷仲堪以獻。
晉安帝隆安五年十一月,白鹿見長沙,荊州刺史桓玄以聞。
宋文帝元嘉五年七月丙戌,白鹿見東莞莒縣岣峨山,太守劉玄以聞。
元嘉九年正月,白鹿見南譙譙縣,豫州刺史長沙王義欣以獻。
元嘉十四年,白鹿見文鄉。
元嘉十七年五月甲午,白鹿見南汝陰宋縣,太守文道恩以獻。
元嘉二十年八月,白鹿見譙郡蘄縣,太守鄧琬以獻。
元嘉二十二年二月,白鹿見建康縣,揚州刺史始興王濬以聞。
元嘉二十二年二月辛未,白鹿見南康灨縣,南康相劉興祖以獻。
元嘉二十三年二月戊戌,白鹿見交州,交州刺史檀和之以獻。
元嘉二十三年六月丙辰,白鹿見彭城彭城縣,征北將軍衡陽王義季獲以獻。
元嘉二十七年二月壬辰朔,白鹿見濟陰,徐州刺史武陵王駿以聞。
元嘉二十九年八月癸酉,白鹿見鄱陽,南中郎將武陵王駿以獻。
元嘉三十年十一月壬午,白鹿見南琅邪,南琅邪太守王僧虔以獻。
元嘉三十年十一月癸亥,白鹿見武建郡,雍州刺史朱脩之以獻。
孝武帝孝建三年三月庚子,白鹿見臨川西豐縣。
孝武帝大明元年四月甲申,白鹿見南平。
大明二年四月己丑,白鹿見桂陽郴縣,湘州刺史山陽王休祐以獻。
大明三年正月癸巳,白鹿見南琅邪江乘,南徐州刺史劉延孫以獻。
大明三年三月辛卯,白鹿見廣陵新市,太守柳光宗以聞。
大明五年五月丙寅,白鹿見南東海丹徒,南徐州刺史劉延孫以獻。
大明八年六月甲子,白鹿見衡陽郡,湘州刺史江夏王世子伯禽以獻。
明帝泰始二年二月乙亥,白鹿見宣城,宣城太守劉韞以聞。
泰始五年二月己亥,白鹿見長沙,湘州刺史劉韞以獻。
泰始六年十二月乙未,白鹿見梁州,梁州刺史杜幼文以聞。
後廢帝元徽三年二月甲子,白鹿見鬱洲,青冀二州刺史、西海太守劉善明以獻。
三角獸,先王法度修則至。闕
一角獸,天下平一則至。闕
六足獸,王者謀及衆庶則至。闕
比肩獸,王者德及矜寡則至。闕
獬豸知曲直,獄訟平則至。闕
白虎,王者不暴虐,則白虎仁,不害物。
漢宣帝元康四年,南郡獲白虎。
漢章帝元和二年以來,至章和元年,凡三年,白虎二十九見郡國。
漢安帝延光三年八月戊子,白虎二見潁川陽翟。
漢獻帝延康元年四月丁巳,饒安縣言白虎見。又郡國二十七言白虎見。
吳孫權赤烏六年正月,新都言白虎見。
赤烏十一年五月,鄱陽言白虎仁。
晉武帝泰始元年十二月,白虎見河南陽翟。
泰始元年十二月,白虎見弘農陸渾。
泰始二年正月己亥,白虎見遼東樂浪。
泰始二年正月辛丑,白虎見天水西。
晉武帝咸寧三年二月乙丑,白虎見沛國。
晉武帝太康元年八月,白虎見永昌南罕。
太康四年七月丙辰,白虎見建平北井。
太康十年十月丁酉,白虎見犍為。
晉成帝咸和八年五月己巳,白虎見新昌縣。
晉簡文帝咸安二年三月,白虎見豫章南昌縣西鄉石馬山前。
晉孝武太元十四年十一月辛亥,白虎見豫章郡。
太元十九年二月,行鞏令劉啟期言白虎頻見。
太元十九年二月,行溫令趙邳言白虎頻見。
晉安帝隆安五年十一月,襄陽言騶虞見於新野。
宋武帝永初元年八月癸巳,白虎見枝江。
少帝景平元年十月,白虎見桂陽耒陽。
文帝元嘉十九年十月,白虎見弋陽、期思二縣,南豫州刺史武陵王駿以聞。
元嘉二十五年二月己亥,白虎見武昌,武昌太守蔡興宗以聞。
元嘉二十五年十一月丁丑,白虎見蜀郡二,赤虎導前,益州刺史陸徽以聞。
元嘉二十六年四月戊戌,白虎見南琅邪半陽山,二虎隨從,太守王僧達以聞。
孝武孝建三年三月壬子,白虎見臨川西豐。
白狼,宣王得之而犬戎服。闕
白獐,王者刑罰理則至。
晉武帝咸寧元年四月丙戌、乙卯,白獐見琅邪,趙王倫以獻。
咸寧三年七月壬辰,白獐見魏郡。
晉武帝太康三年八月,白獐見梁國蒙,梁相解隆獲以獻。
太康五年九月己酉,白獐見義陽。
太康七年五月戊辰,白獐見汲郡。
晉成帝咸和九年五月癸酉,白獐見吳國吳縣,內史虞潭獲以獻。
晉穆帝永和元年八月,白獐見吳國吳縣西界包山,獲以獻。
永和八年十二月,白獐見丹陽永世,永世令徐該獲以獻。
永和十二年十一月庚午,白獐見梁郡,梁郡太守劉遂獲以獻。
晉安帝隆安五年十一月,白獐見荊州,荊州刺史桓玄以聞。
宋少帝景平元年五月癸未,白獐見義興陽羨,太守王準之獲以獻。
景平二年六月,白獐見南郡江陽,太守王華獻之太祖。太祖時入奉大統,以為休祥。
文帝元嘉五年四月乙巳,白獐見汝陽武津,太守鄭據獲以獻。
元嘉十二年正月,白獐見東萊黃縣,青、冀州刺史王方回以獻。
元嘉十九年五月,山陽張休宗獲白獐,南兗州刺史臨川王義慶以獻。
元嘉二十年八月,白獐見江夏安陸,內史劉思考以獻。
元嘉二十五年二月己丑,白獐見淮南,太守王休獲以獻。
元嘉二十五年四月戊午,白獐見南琅邪,太守王遠獲以獻。
元嘉二十五年五月辛未朔,華林園白獐生二子皆白,園丞梅道念以聞。
元嘉二十六年五月丙戌,白獐見馬頭,豫州刺史南平王鑠以獻。
元嘉二十七年正月己丑,白獐見濟陰,徐州刺史武陵王駿以聞。
元嘉二十七年四月癸丑,華林園白獐生一白子,園丞梅道念以聞。
元嘉二十九年六月壬戌,白獐見晉陵暨陽,南徐州刺史始興王濬以獻。
孝武帝孝建三年六月癸巳,白獐見廣陵,南兗州以獻。
孝武帝大明元年七月丁丑,白獐見東萊曲城縣,獲以獻。
大明二年正月壬戌,白獐見山陽,山陽內史程天祚以獻。
大明二年二月辛丑,白獐見濟北,濟北太守殷孝祖以獻。
大明五年九月己巳,白獐見南陽,雍州刺史永嘉王子仁以獻。
大明六年四月戊辰,白獐見營陽,湘州刺史建安王休仁以獻。
大明七年正月庚寅,白獐見南陽,荊州刺史臨海王子頊以獻。
大明七年六月己巳,白獐見武陵臨沅,太守劉衍以獻。
大明七年九月癸未,白獐見南陽,雍州刺史劉秀之以獻。
明帝泰始三年五月癸酉,白獐見南東海丹徒,南徐州刺史桂陽王休範以獻。
泰始三年五月乙卯,白獐見北海都昌,青州刺史沈文秀以獻。
泰始五年正月癸卯,白獐見汝陰樓煩,豫州刺史劉勉以獻。
明帝泰豫元年十月壬戌,白獐見義興國山,太守王蘊以獻。
後廢帝元徽元年正月甲午,白獐見海陵寧海,海陵太守孫嗣之以獻。
文帝元嘉二十三年五月甲寅,東宮隊白從陳超獲黑獐於肥如縣,皇太子以獻。
元嘉二十三年十月辛巳,東宮將魏榮獲青獐於秣陵。
元嘉十年十二月,營城縣民成公會之於廣陵高郵界獲白獐麂以獻。
孝武帝大明元年二月己亥,白麂見會稽諸暨縣,獲以獻。
銀麂,刑罰得共,民不為非則至。闕
赤兔,王者德盛則至。闕
比翼鳥,王者德及高遠則至。闕
赤雀,周文王時銜丹書來至。
晉愍帝建興三年四月癸酉,赤雀見平州府舍。
宋文帝元嘉二十年五月,赤雀集南平郡府,內史臧綽以聞。
孝武帝孝建元年五月己亥,臨沂縣魯尚斯軍人於城上獲赤雀,太傅假黃鉞江夏王義恭以獻。
福草者,宗廟肅,則生宗廟之中。闕
蒼烏者,賢君修行孝慈於萬姓,不好殺生則來。
宋孝武帝大明元年五月丁丑,蒼烏見襄陽縣。
大明二年四月甲申,蒼烏見襄陽,雍州刺史王玄謨以獻。
甘露,王者德至大,和氣盛,則降。
柏受甘露,王者耆老見敬,則柏受甘露。
竹受甘露,王者尊賢愛老,不失細微,則竹葦受甘露。
漢宣帝元康元年三月,甘露降未央宮。
漢宣帝神雀二年二月,甘露降京師。
神雀四年春,甘露降京師。
漢宣帝五鳳二年正月,甘露降京師。
漢成帝元延四年三月,甘露降京師。
漢光武建武中元元年五月,郡國上甘露降。
漢明帝永平十七年正月戊子夜,帝夢見光武帝、光烈皇后,夢中喜覺,悲不能寐。明旦上陵,百官、胡客悉會。太常丞上言,其日陵樹葉有甘露,帝令百官采甘露。帝自伏御床,視太后莊器奩中物,流涕,敕易奩中脂澤之具。
永平十七年春,甘露仍降京師。
漢章帝元和中,甘露降郡國。
漢安帝延光三年四月丙戌,甘露下沛國豐。
延光三年七月,甘露下左馮翊頻陽。
漢桓帝延熹三年四月,甘露降上郡。
漢桓帝永康元年八月,甘露降巴郡。
魏文帝初,郡國三十七言甘露降。
魏少帝甘露元年五月,鄴及上洛並言甘露降。
魏元帝咸熙二年四月,南深澤縣言甘露降。
吳孫權黃武前,建業言甘露降。
黃武二年五月,曲阿言甘露降。
吳孫權嘉禾五年三月,武昌言甘露降於禮賓殿。
吳孫權赤烏二年三月,零陵言甘露降。
赤烏九年四月,武昌言甘露降。
吳孫皓甘露元年四月,蔣陵言甘露降。
晉武帝泰始十年四月乙亥,甘露降西河離石。
晉武帝咸寧元年四月丙戌,甘露降張掖。
咸寧元年五月戊午,甘露降清河繹幕。
咸寧元年九月,甘露降太原晉陽。
咸寧二年五月戊子,甘露降玄菟郡治。
咸寧五年六月戊申,甘露降巴郡南充國。
晉武帝太康五年三月乙卯,甘露降東宮。
太康七年四月,甘露降京兆杜陵。
太康七年五月,甘露降魏郡鄴。
晉惠帝元康四年五月,甘露降樂陵郡。
晉愍帝建興元年六月,甘露降西平縣。
建興三年八月己未,甘露降新昌縣。
晉愍帝建武元年六月丁丑,甘露降壽春。
晉元帝太興三年四月,甘露降琅邪費。
晉明帝太寧二年正月,巴郡言甘露降。
晉成帝咸和四年四月,甘露降武昌郡閤前柳樹,太守詡以聞。
咸和六年三月,甘露降寧州城內北園榛桃樹,刺史以聞。
咸和七年四月癸巳,甘露降京邑,揚州刺史王導以聞。
咸和八年四月癸卯,甘露降廬江襄安縣蔣冑家。
咸和八年四月癸卯,甘露降宣城宛陵縣之須里。
咸和九年四月甲寅,甘露降吳國錢唐縣右鄉康巷之柳樹。
咸和九年十二月丙辰,甘露降建平陵。
咸和九年十二月丁巳,甘露降武平陵。
晉成帝咸康元年四月癸卯,甘露降西堂桃樹。
咸康二年三月甲戌,甘露降鬱林城內。
咸康二年四月,甘露降西堂,又降尚書都坐桃樹,又降會稽永興縣,衆官畢賀。戊午,甘露降會稽山陰縣,又降吳興武康縣。庚申,又降武康。
咸康三年四月戊午,甘露降殿後桃李樹。五月,甘露降義興陽羨縣柞樹,東西十四步,南北十五步。
咸康七年四月丙子,甘露降彭城王紘第內,衆官畢賀。
晉穆帝永和元年三月,甘露降廬江郡內桃李樹,太守永以聞。
永和五年十一月,太常劉邵上崇平陵令王昂即日奉行陵內,甘露降于玄宮前殿。
永和五年十二月己酉,甘露降丹陽湖熟縣西界劉敷墓松樹,縣令王恬以聞,衆官畢賀。
晉簡文帝咸安二年正月,甘露降隨郡灄陽縣界桑木,沾凝十餘里中。
晉孝武帝太元十二年八月,甘露降寧州界內,刺史費統以聞。
太元十五年閏月,甘露降永平陵。
太元十六年十一月庚午,甘露降句陽縣。
太元十七年二月,甘露降南海番禺縣楊樹。
晉安帝元興二年十月,甘露降武昌王成基家竹。
元興三年三月己卯,甘露降丹徒。
元興三年四月己酉,甘露降蘭臺。
宋武帝永初元年九月庚辰,甘露降丹徒峴山。
永初元年十月庚午,甘露降興寧、永寧二陵,彌冠百餘里。
文帝元嘉三年閏正月己丑,甘露降吳興烏程,太守王韶之以聞。
元嘉四年五月辛巳,甘露降齊郡西安臨朐城。
元嘉四年十一月辛未朔,甘露降初寧陵。
元嘉四年十一月己丑,甘露降南海熙安,廣州刺史江桓以聞。
元嘉八年五月,甘露降南海番禺。
元嘉九年十一月壬子,甘露降初寧陵。
元嘉十一年八月甲辰,甘露降費縣之沙里,琅邪太守呂綽以聞。
元嘉十三年二月丁卯,甘露降上明巴山。
元嘉十三年二月,甘露降吳興武康董道益家園樹。
元嘉十三年三月甲午,甘露降初寧陵。
元嘉十六年三月己卯,甘露降廣州城北門楊樹,刺史陸徽以聞。
元嘉十七年四月丁丑,甘露降廣陵永福里梁昌季家樹,南兗州刺史江夏王義恭以聞。
元嘉十七年,甘露降高平金鄉富民[方三十里中。徐州刺史趙伯符以聞。
元嘉十七年十一月乙酉,甘露降樂游苑。
元嘉十八年五月甲申,甘露降丹陽秣陵衛將軍臨川王義慶園,揚州刺史始興王濬以聞。
元嘉十八年六月,甘露降廣陵廣陵孟玉秀家樹,南兗州刺史臨川王義慶以聞。
元嘉十九年五月丁卯,甘露降建康司徒參軍督護顧俊之宅竹柳。
元嘉十九年五月乙亥,甘露降馬頭濟陽宋慶之園樹,太守荀預以聞。
元嘉二十一年,甘露降益州府內梨李樹,刺史庾俊之以聞。
元嘉二十一年四月,甘露頻降樂遊苑。
元嘉二十一年四月,甘露降彭城綏輿里,徐州刺史臧質以聞。
元嘉二十一年四月,甘露降義陽平陽,太守龐秀之以聞。
元嘉二十二年十一月辛巳,甘露降南郡江陵方城里,荊州刺史南譙王義宣以聞。
元嘉二十二年十二月丁酉,甘露降長寧陵,陵令包誕以聞。
元嘉二十三年二月丁未,甘露降樂遊苑,苑丞張寶以聞。
元嘉二十三年九月丙子,甘露降長寧陵,陵令華林以聞。
元嘉二十三年十二月庚子,甘露降襄陽郡治,雍州刺史武陵王駿以聞。
元嘉二十三年十二月辛丑,甘露頻降樂遊苑,苑丞何道之以聞。
元嘉二十四年二月己亥、庚子,甘露頻降景陽山,山監張績以聞。
元嘉二十四年二月己亥、癸卯、三月丙辰,甘露頻降景陽山,華林園丞陳襲祖以聞。
元嘉二十四年三月甲寅,甘露降尋陽松滋,江州刺史廬陵王紹以聞。
元嘉二十四年四月癸未,甘露降尋陽松滋;丙申,又降江州城內桐樹;丁酉,又降城北數里之中,江州刺史廬陵王紹以聞。
元嘉二十四年七月乙卯,甘露降京師,揚州刺史始興王濬以聞。
元嘉二十四年七月,甘露降襄城治下無量寺,雍州刺史武陵王駿以聞。
元嘉二十四年十月甲午,甘露降魏興郡內,太守韋寧民以聞。
元嘉二十三年至二十四年十二月,甘露頻降,狀如細雪,京都及郡國處處皆然,不可稱紀。
元嘉二十五年十一月庚辰,甘露降南郡,荊州刺史南譙王義宣以聞。
元嘉二十五年十一月乙未,甘露降丹陽秣陵巖山。
元嘉二十六年三月壬午,甘露降景陽山,華林園丞梅道念以聞。
元嘉二十六年三月庚寅、癸巳,甘露頻降武昌,江州刺史廬陵王紹以聞。
元嘉二十六年四月甲辰、丙午、戊申,甘露頻降豫章南昌,太守劉思考以聞。
元嘉二十六年七月,甘露降南郡江陵,荊州刺史南譙王義宣以聞。
元嘉二十七年四月乙卯、丙辰、丁巳,甘露頻降豫章南昌。戊午午時,天氣清明,有綵霧映覆郡邑,甘露又自雲降。太守劉思考以聞。
元嘉二十七年五月甲戌,甘露降東海丹徒,南徐州刺史始興王濬以聞。
元嘉二十八年二月戊辰,甘露降鍾山延賢寺,揚州刺史廬陵王紹以聞。
元嘉二十八年二月壬午,甘露降徽音殿前果樹。
元嘉二十八年二月,甘露降合歡殿後香花諸草。
孝武帝孝建元年三月丙辰,甘露降華林園。
孝建二年三月己酉,甘露降丹陽秣陵中里路與之墓樹。
孝建二年三月辛亥,甘露降長寧陵松樹。
孝建二年三月,甘露降襄陽民家梨樹。
孝建二年三月戊午,甘露降丹陽秣陵尚書謝莊園竹林,莊以聞。
孝武帝大明元年四月癸卯,甘露降華林園桐樹。
大明三年三月己卯,甘露降樂游苑梅樹。
大明三年三月戊子,甘露降宣城郡舍,太守張辯以聞。
大明四年正月壬辰,甘露降初寧陵松樹。
大明四年二月丙申,甘露降長寧陵松樹。
大明四年二月乙巳,甘露降丹陽秣陵龍山,丹陽尹孔靈符以聞。
大明五年四月辛亥,甘露降吳興安吉,太守歷陽王子頊以聞。
大明五年四月乙卯,甘露降吳興烏程,太守歷陽王子頊以聞。
大明六年二月戊午,甘露降建康靈燿寺及諸苑園,及秣陵龍山,至于婁湖。是日,又降句容、江寧二縣。
大明七年三月丙申,甘露降尋陽松滋,太守劉矇以聞。
大明七年四月己未,甘露降荊州城內,刺史臨海王子頊以聞。
大明七年十二月辛丑朔,甘露降吳興烏程,令苟卞之以聞。
明帝泰始二年四月己未,甘露降上林苑,苑令徐承道以獻。
泰始二年四月庚申,甘露降華林園,園令臧延之以獻。
泰始二年五月己亥,甘露降丹陽秣陵縣舍齋前竹,丹陽尹王景文以獻。
泰始三年十一月庚申,甘露降晉陵,晉陵太守王蘊以聞。
泰始三年十一月癸亥,甘露降南東海丹徒建岡,徐州刺史桂陽王休範以聞。
泰始三年十二月壬午,甘露降崇寧陵,揚州刺史建安王休仁以聞。
後廢帝元徽四年十一月乙巳,甘露降吳興烏程,太守蕭惠明以聞。
順帝昇明二年十二月,甘露降建康禁中里。
昇明二年十一月,甘露降南東海武進彭山,太守謝朏以聞。
昇明二年十一月,甘露降吳興長城卞山,太守王奐以聞。
威香者,王者禮備則常生。闕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12-6-18 11:36 | 顯示全部樓層
<div class="feature">宋書  卷二十九‧志第十九  符瑞下 嘉禾,五穀之長,王者德盛,則二苗共秀。於周德,三苗共穗;於商德,同本異穟;於夏德,異本同秀。
漢宣帝元康四年,嘉穀玄稷,降于郡國。
漢章帝元和中,嘉禾生郡國。
漢安帝延光二年六月,嘉禾生九真,百五十六本,七百六十八穗。
漢桓帝建和二年四月,嘉禾生大司農帑藏。
漢桓帝永康元年八月,嘉禾生魏郡。
魏文帝黃初元年,郡國三言嘉禾生。
吳孫權黃龍三年十月,會稽南始平言嘉禾生。
孫權赤烏七年秋,宛陵言嘉禾生。
晉武帝泰始八年十月,瀘水胡王彭護獻嘉禾。
晉武帝太康四年十二月,嘉禾生扶風雍。
太康五年七月,嘉禾生豫章南昌。
太康八年閏三月,嘉禾生東夷校尉園。
太康八年九月,嘉禾生東萊掖。
晉愍帝建興元年八月癸亥,嘉禾生襄平縣,一莖七穗。
建興二年六月,嘉禾生平州治,三實同蔕。
建興三年七月,嘉禾生襄平縣,異體同蔕。
宋文帝元嘉二年十月,嘉禾生潁川陽翟,太守垣苗以聞。
元嘉九年三月,嘉禾生義陽,豫州刺史長沙王義欣以獻。
元嘉十年八月,嘉禾生汝南苞信,豫州刺史長沙王義欣以獻。
元嘉十一年八月,嘉禾一莖九穗生北汝陰,太守王玄謨以獻。
元嘉二十年六月,嘉禾一莖九穗生上庸新安,梁州刺史劉真道以獻。
元嘉二十一年,嘉禾生新野鄧縣,雍州刺史蕭思話以獻。
元嘉二十二年六月,嘉禾生籍田,一莖九穗。
元嘉二十二年七月癸酉,嘉禾生平虜陵,徐州刺史臧質以獻。
元嘉二十二年九月,嘉禾生太尉府田,太尉江夏王義恭以聞。
元嘉二十二年九月,嘉禾生揚州東耕田,刺史始興王濬以聞。
元嘉二十二年,嘉禾生華林園,百六十穗,園丞陳襲祖以聞。
元嘉二十二年,嘉禾生潁川曲陽,豫州刺史趙伯符以獻。
元嘉二十三年七月乙丑,嘉禾旅生籍田,籍田令褚熙伯以聞。
元嘉二十三年七月庚午,嘉禾生丹陽椒唐里,揚州刺史始興王濬以聞。
元嘉二十三年七月庚辰,嘉禾生醴湖屯,屯主王世宗以聞。
元嘉二十三年八月己酉,嘉禾生華林園,園丞陳襲祖以聞。
元嘉二十三年九月庚申,嘉禾生沛郡蕭,征北大將軍衡陽王義季以聞。
元嘉二十三年,嘉禾生江夏汝南,荊州刺史南譙王義宣以聞。
元嘉二十四年七月乙卯,嘉禾旅生華林園及景陽山,園丞梅道念以聞。太尉江夏王義恭上表曰:
  臣聞居高聽卑,上帝之功;天且弗違,聖王之德。故能影響二儀,甄陶萬有。鑒觀今古,採驗圖緯,未有道闕化虧,而禎物著明者也。自皇運受終,辰曜交和,是以卉木表靈,山淵效寶。伏惟陛下體乾統極,休符襲逮。若乃鳳儀西郊,龍見東邑,海酋獻改緇之羽,河祇開俟清之源。三代象德,不能過也。有幽必闡,無遠弗屆,重譯歲至,休瑞月臻。前者躬籍南畝,嘉穀仍植,神明之應,在斯尤盛。四海既穆,五民樂業,思述汾陽,經始靈囿。蘭林甫樹,嘉露頻流,板築初就,祥穟如積。太平之符,於是乎在。臣以寡立,承乏槐鉉,沐浴芳津,預睹冥慶,不勝抃舞之情。謹上嘉禾甘露頌一篇,不足稱揚美烈,追用悚汗。其頌曰:
  二象攸分,三靈樂主。齊應合從,在今猶古。天道誰親,唯仁斯輔。皇功帝績,理冠區宇。四民均極,我后體茲。惟機惟神,敬昭文思。九族既睦,萬邦允釐。德以位敘,道致雍熙。於穆不已,顯允東儲。生知夙叡,嶽茂淵虛。因心則哲,令問弘敷。繼徽下武,儷景辰居。軒制合宮,漢興未央。矧伊聖朝,九有已康。率由舊典,思燭前王。乃造陵霄,遂作景陽。有藹景陽,天淵之涘。清暑爽立,雲堂特起。植類斯育,動類斯止。極望江波,遍對岳峙。化德惟達,休瑞惟懋。誕降嘉種,呈祥初構。甘露春凝,禎穟秋秀。含滋匪烈,嗣歲仍富。昔在放勳,曆莢數朝。降及重華,倚扇清庖。鑠矣皇慶,比物競昭。倫彼典策,被此風謠。資臣六蔽,任兼兩司。既恧仲袞,又慚鄭緇。豈忘衡泌,樂道明時。敢述休祉,愧闕令辭。
中領軍吉陽縣侯沈演之奏上嘉禾頌曰:「煥炳禎圖,昭晰瑞典。運傾方閟,時亨始顯。綈狀既章,鳥文斯辨。於皇聖辟,承物紀遠。明兩辰麗,昌輝天衍。其一理妙位崇,事神業盛。淵渥德澤,虛寂道政。協化安心,調樂移性。玉衡從體,瑤光得正。巨星垂采,景雲立慶。其二極仁所被,罔幽不攘。至和所感,靡況弗彰。鴛出丹穴,鸚起西湘。白鹿踰海,素鳥越江。結響穹陰,儀形鍾陽。其三治人奉天,迺勤迺格。黛耒俶載,高廩已積。嘉禾重穋,甘露流液。擢秀辰畦,揚穎角澤。離穟合豪,榮區蔭斥。其四盈箱徵殷,貫桑表周。今我大宋,靈貺綢繆。帝終撝謙,繹思勿休。躬薦宗廟,溫恭率由。降福以誠,孝享虔羞。其五頒趾推功,登徽叡詔。恩覃隱顯,賞延荒徼。河溓海夷,山華岳燿。憬琛敻賮,兼澤委效。日表地外,改服請教。其六茂對盛時,綏萬屢豐。厭厭歸素,秩秩大同。上藏諸用,下知所從。仰式王度,俯歌南風。鴻名稱首,永保無窮。其七」
元嘉二十四年八月乙巳,嘉禾生魚城內晉陵,南徐州刺史廣陵王誕以聞。
元嘉二十五年六月壬寅,嘉禾旅生華林園,十株七百穗,園丞梅道念以聞。
元嘉二十五年六月壬子,嘉禾生籍田,籍田令褚熙伯以獻。
元嘉二十五年七月壬辰,嘉禾生北海,青、冀二州刺史杜坦以獻。
元嘉二十五年八月丙午,嘉禾生太尉江夏王義恭果園,江夏國典書令陳穎以聞。
元嘉二十五年八月壬子,嘉禾生建康化義里,令丘珍孫以獻。
元嘉二十五年八月癸丑,嘉禾生華林園,園丞梅道念以獻。
元嘉二十五年十一月,嘉禾生巴東,荊州刺史南譙王義宣以聞。
元嘉二十六年五月癸酉,嘉禾生建康禁中里,揚州刺史始興王濬以獻。
元嘉二十六年六月甲寅,嘉禾生籍田,籍田令褚熙伯以獻。
元嘉二十六年七月,嘉禾生巴東朐 43f0.gif ,荊州刺史南譙王義宣以獻。
元嘉二十七年十月己丑,嘉禾生北海,青州刺史杜坦以聞。
元嘉二十八年七月戊戌,嘉禾生廣陵邵伯埭,兗州刺史江夏王義恭以聞。
孝武帝孝建二年六月癸巳,嘉禾二株生江夏王義恭東田。
孝建二年九月己丑朔,嘉禾異畝同穎生齊郡廣饒縣。
孝建三年七月庚午,嘉禾生吳興武康。
孝武帝大明元年五月戊午,嘉禾一株五莖生清暑殿鴟尾中。
大明元年八月甲申,嘉禾生青州,異根同穗。
大明三年九月乙亥,嘉禾生北海都昌縣,青州刺史顏師伯以聞。
大明六年八月辛未,嘉禾生樂陵,青、冀二州刺史劉道隆以聞。
明帝泰始二年七月己酉,嘉禾生會稽永興,太守巴陵王休若以獻。
漢章帝元和中,嘉麥生郡國。
晉武帝太康十年六月,嘉麥生扶風郡,一莖四穗。是歲收三倍。
宋文帝元嘉二十三年,醴湖屯生嘉粟,一莖九穗,屯主王世宗以聞。
元嘉二十五年六月壬子,嘉黍生籍田,籍田令褚熙伯以獻。
吳孫權黃龍三年,由拳野稻生,改由拳為禾興。
吳孫亮五鳳元年,交阯稗草化為稻。
宋文帝元嘉二十三年,吳郡嘉興鹽官縣野稻自生三十許種,揚州刺史始興王濬以聞。
元嘉二十八年七月癸卯,尋陽柴桑菽粟旅生,彌漫原野,江州刺史建平王宏以聞。
漢章帝元和中,嘉瓜生郡國。
漢安帝元初三年三月,東平陵有瓜異處共生,八瓜同蔕。
漢桓帝建和二年七月,河東有嘉瓜,兩體共蔕。
晉武帝太康三年六月,嘉瓜異體同蔕,生河南洛陽輔國大將軍王濬園。
晉武帝太康元年十二月戊子,嘉瓠生寧州,寧州刺史費統以聞。
宋文帝元嘉二十五年四月戊辰,嘉瓠生京邑新園,園丞徐道興以獻。
孝武帝大明五年五月,嘉瓜生建康蔣陵里,丹陽尹王僧朗以獻。
明帝泰始二年八月戊午,嘉瓜生南豫州,南豫州刺史山陽王休祐以獻。
文帝元嘉七年七月乙酉,建康頟檐湖二蓮一蔕。
元嘉十六年七月壬申,華林池雙蓮同榦。
元嘉十年七月己丑,華林天淵池芙蓉異花同蔕。
元嘉十九年八月壬子,揚州後池二蓮合華,刺史始興王濬以獻。
元嘉二十年五月,廬陵郡池芙蓉二花一蔕,太守王淵以聞。
元嘉二十年六月壬寅,華林天淵池芙蓉二花一蔕,園丞陳襲祖以聞。
元嘉二十年夏,永嘉郡後池芙蓉二花一蔕,太守臧藝以聞。
元嘉二十年七月,吳興郡後池芙蓉二花一蔕,太守孔山士以聞。
元嘉二十年,揚州後池芙蓉二花一蔕,刺史始興王濬以獻。
元嘉二十一年六月丙午,華林園天淵池二蓮同榦,園丞陳襲祖以聞。
元嘉二十二年四月,樂游苑池二蓮同榦,苑丞梅道念以聞。
元嘉二十二年七月,東宮玄圃園池二蓮同榦,內監殿守舍人宮勇民以聞。
元嘉二十三年六月壬寅,華林天淵池芙蓉二花一蔕,園丞陳襲祖以聞。
元嘉二十三年六月辛丑,太子西池二蓮共榦,池統胡永祖以聞。
元嘉二十三年八月己酉,魚邑三周池二蓮同榦,園丞徐道興以聞。
孝武帝孝建二年六月庚寅,玄武湖二蓮同榦。
孝武帝大明五年,籍田芙蓉二花同蔕,大司農蕭邃以獻。
明帝泰始二年八月丙辰,五城澳池二蓮同榦,都水使者羅僧愍以獻。
泰始二年八月己未,豫州刺史山陽王休祐獻蓮,二花一蔕。
泰始五年六月甲子,嘉蓮生湖熟,南臺侍御史竺曾度以聞。
泰始六年六月壬子,嘉蓮生東宮玄圃池,皇太子以聞。
晉武帝泰始二年六月壬申,嘉柰一蔕十實,生酒泉。
泰始七年六月己亥,東宮玄圃池芙蓉二花一蔕,皇太子以獻。
晉成帝咸和六年,鎮西將軍庾亮獻嘉橘,一蔕十二實。
晉安帝隆安三年,武陵臨沅獻安石榴,一蔕六實。
雲有五色,太平之應也,曰慶雲。若雲非雲,若煙非煙,五色紛縕,謂之慶雲。
漢宣帝神爵四年春,齋戒之莫,神光顯著。薦鬯之夕,神光交錯,或降于天,或登于地,或從四方,來集于壇上。
漢章帝元和三年正月,車駕北巡,以太牢祠北岳山,見黃白氣。
宋孝武帝大明元年五月壬子,紫氣從景陽樓上層出,狀如煙,回薄良久。
明帝泰始二年三月丙午,黃紫雲從景陽樓出,隨風回,久乃消,華林園令臧延之以聞。
泰始二年六月己卯,日入後,有黃白赤白氣東西竟天,光明潤澤,久乃消。
泰始四年十一月辛未,崇寧陵令上書言,自大明八年至今四年二月,宣太后陵明堂前後數有光及五色雲,又芳香四滿,又五采雲在松下,狀如車蓋。
泰始七年四月戊申夜,京邑崇虛館堂前有黃氣,狀如寶蓋,高十許丈,漸有五色,道士陸脩靜以聞。
白兔,王者敬耆老則見。
漢光武建武十三年九月,南越獻白兔。
章帝元和中,白兔見郡國。
魏文帝黃初中,郡國十九言白兔見。
晉武帝泰始五年七月己亥,白兔見北海即墨,即墨長獲以獻。
晉武帝咸寧二年十月癸亥,白兔二見河南陽翟,陽翟令華衍獲以獻。
咸寧四年六月,白兔見天水。
晉武帝太康二年八月壬子,白兔見彭城。
太康二年十月,白兔見趙國平鄉,趙王倫獲以獻。
太康四年十一月癸未,白兔見北地富平。
太康八年十二月庚戌,白兔見陳留酸棗,關內侯成公忠獲以獻。
晉穆帝永和十二年九月甲申,白兔見鄱陽,太守王耆之以獻,并上頌一篇。
晉穆帝升平三年十二月庚申,北中郎將郗曇獻白兔。
晉海西公太和九年四月,陽穀獻白兔。
晉孝武帝太元十五年三月,白兔見淮南壽陽。
晉安帝義熙二年四月,無錫獻白兔。
義熙二年四月,壽陽獻白兔。
宋文帝元嘉六年九月,長廣昌陽淳于邈獲白兔,青州刺史蕭思話以獻。
元嘉八年閏六月丁亥,司徒府白從伊生於淮南繁昌獲白兔以獻。
元嘉十三年七月甲戌,濟南朝陽王道獲白兔,青州刺史段宏以獻。
元嘉十四年正月丙申,白兔見山陽縣,山陽太守劉懷之以獻。
元嘉十五年七月壬申,山陽師齊獲白兔,南兗州刺史江夏王義恭以獻。
元嘉二十二年三月,白兔見東萊當利,青州刺史杜驥以聞。
元嘉二十四年七月丁巳,白兔見兗州,刺史徐瓊以聞。
元嘉二十四年七月己酉,白兔見東莞,太守趙球以獻。
元嘉二十七年二月壬辰,白兔見竟陵,荊州刺史南譙王義宣以獻。
元嘉二十七年六月丙午,白兔見南汝陰,豫州刺史南平王鑠以獻。
孝武帝孝建二年正月庚戌,白兔見淮南,太守申坦以聞。
孝建三年閏三月乙丑,白兔見平原,獲以獻。
孝武大明元年六月庚子,白兔見即墨,獲以獻。
大明六年八月辛未,白兔見北海,青、冀二州刺史劉道隆以獻。
大明六年六月乙丑,白兔見,青、冀二州刺史劉道隆以獻。
斗殞精,王者孝行溢則見。闕
赤烏,周武王時銜穀至,兵不血刃而殷服。
漢章帝元和中,赤烏見郡國。
吳孫權赤烏元年,有赤烏集於殿前。
吳孫休永安三年三月,西陵言赤烏見。
晉元帝永昌二年正月,赤烏見暨陽。
宋武帝永初二年二月,赤烏六見北海都昌。
孝武帝大明五年六月戊子,赤烏見蜀郡,益州刺史劉思考以獻。
白燕者,師曠時,銜丹書來至。
漢章帝元和中,白燕見郡國。
晉惠帝元康元年七月,白燕二見酒泉祿福,太守索靖以聞。
宋文帝元嘉元年七月壬戌,白燕集齊郡城,游翔庭宇,經九日乃去,衆燕隨從無數。
元嘉十四年,白燕集荊州府門,刺史臨川王義慶以聞。
元嘉十八年六月,白燕產丹徒縣,南徐州刺史南譙王義宣以聞。
元嘉二十年五月,白燕集南平郡府內,內史臧綽以聞。
元嘉二十一年,白燕見廣陵,南兗州刺史廣陵王誕以獻。
元嘉二十四年五月辛未,白燕集司徒府西園,太尉江夏王義恭以聞。
元嘉二十五年八月壬子,白燕見廣陵城,南兗州刺史徐湛之以聞。
元嘉二十六年五月戊寅,白燕產衡陽王墓亭,郎中令朱曠之獲以聞。
元嘉二十七年五月甲戌,白燕產京口,南徐州刺史始興王濬以聞。
元嘉二十七年六月壬辰,白燕見秣陵,丹陽尹徐湛之以獻。
孝武帝大明二年五月乙巳,白燕產南郡江陵民家,荊州刺史朱脩之以獻。
大明二年五月甲子,白燕二產山陽縣舍,南兗州刺史竟陵王誕以獻。
大明二年六月甲戌,白燕產吳郡城內,太守王翼之以獻。
大明三年五月甲申,白燕產武陵臨沅民家,郢州刺史孔靈符以聞。
大明四年六月乙卯,白燕見平昌,青州刺史劉道隆以獻。
明帝泰始二年六月,白燕見零陵,獲以獻。
金車,王者至孝則出。闕
三足烏,王者慈孝天地則至。
漢章帝元和中,三足烏見郡國。
象車者,山之精也。王者德澤流洽四境則出。闕
白烏,王者宗廟肅敬則至。
漢桓帝永壽元年四月,白烏見齊國。
晉武帝咸寧五年七月戊辰,白烏見濟南隰陰,太守獲以獻。
晉武帝太康元年五月庚午,白烏見襄城。
太康十年五月丁丑,白烏見京兆長安。
晉惠帝元康元年四月,白烏見河南成皋,縣令劉機獲以聞。
元康元年五月戊戌,白烏見梁國睢陽。
元康元年七月辛丑,白烏見陳留,獲以獻。
元康四年十月,白烏見鄱陽。
晉明帝太寧二年十一月,白烏見京都。
太寧三年三月,白烏見吳郡海虞,獲以獻,群官畢賀。
晉孝武帝太元十一年八月乙酉,白烏集江州寺庭,群烏翔衛。
太元二十一年五月癸卯,白烏見吳國,獲以獻。
宋武帝永初二年六月丁酉,白烏見吳郡婁縣,太守孟顗以獻。
文帝元嘉二年十一月丙辰,白烏見山陽,太守阮寶以聞。
元嘉三年三月甲戌,丹陽湖熟薛爽之獲白烏以獻。
元嘉十一年六月乙巳,吳郡海鹽王說獲白烏,揚州刺史彭城王義康以獻。
元嘉十三年三月戊辰,義興陽羨令獲白烏,太守劉禎以獻。
元嘉十九年五月,海陵王文秀獲白烏,南兗州刺史臨川王義慶以獻。
元嘉十九年十月,白烏產晉陵暨陽僑民彭城劉原秀宅樹,原秀以聞。
元嘉二十年七月,彭城劉原秀又獲白烏以獻。
元嘉二十四年八月乙巳,白烏見晉陵,南徐州刺史廣陵王誕以獻。
孝武帝大明元年四月甲申,白烏見南郡江陵。
明帝泰始二年六月丁巳,白烏見吳郡海鹽,太守顧覬之以獻。
泰始二年九月壬寅,白烏見吳興烏程,太守郄顒以獻。
白雀者,王者爵祿均則至。
漢章帝元和初,白雀見郡國。
魏文帝初,郡國十九言白雀見。
晉武帝咸寧元年,白雀見梁國,梁王肜獲以獻。
晉武帝太康二年六月丁卯,白雀二見河內南陽,太守阮侃獲以獻。
太康二年六月,白雀二見河南,河南尹向雄獲以獻。
太康七年七月庚午,白雀見豫章。
太康八年八月,白雀見河南洛陽。
太康十年五月丁亥,白雀見宣光北門,華林園令孫邵獲以獻。
晉愍帝建武元年四月,尚書僕射刁協獻白雀於晉王。
晉孝武帝太元十六年十二月,白雀見南海增城縣民吳比屋。
晉安帝隆安五年十一月,白雀見宜都。
晉安帝元興三年六月丙申,白雀見豫章新淦,獲以獻。
宋文帝元嘉元年七月己巳,白雀見齊郡昌國。
元嘉四年七月乙酉,白雀見北海劇。
元嘉八年五月辛丑,白雀集左衛府。
元嘉十一年五月丁丑,齊郡西安宗顯獲白雀,青州刺史段宏以獻。
元嘉十四年五月甲午,白雀集費縣員外散騎侍郎顏敬家,獲以獻。
元嘉十四年,白雀二見荊州府客館。
元嘉十五年五月辛未,白雀集建康都亭里,揚州刺史彭城王義康以聞。
元嘉十五年六月,白雀見建康定陰里,彭城王義康以獻。
元嘉十五年八月,白雀見西陽,江州刺史南譙王義宣以獻。
元嘉十七年五月壬寅,白雀二集荊州後園,刺史衡陽王義季以聞。
元嘉十八年七月,吳郡鹽官于玄獲白雀,太守劉禎以獻。
元嘉二十年五月乙卯,秣陵衛猗之獲白雀,丹陽尹徐湛之以獻。
元嘉二十二年四月丙子,白雀見東安郡,徐州刺史臧質以獻。
元嘉二十二年閏五月丙午,白雀見華林園,員外散騎侍郎長沙王瑾獲以獻。
元嘉二十二年六月庚申,南彭城蕃縣時佛護獲白雀以獻。
元嘉二十四年四月,白雀產吳郡鹽官民家,太守劉禎以獻。
元嘉二十四年六月己亥,白雀五集長沙廟,長沙王瑾以聞。
元嘉二十五年五月丁丑,白雀二見京都,材官吏黃公歡、軍人丁田夫各獲以獻。
元嘉二十七年六月乙卯,白雀見濟南郡,薛榮以獻。
元嘉二十八年八月己巳,崇義軍人獲白雀一雙,太子左率王錫以獻。
元嘉二十九年四月癸丑,白雀見會稽山陰,太守東海王褘獲以獻。
孝武帝孝建元年五月己亥,臨沂縣魯尚期於城上得白雀,太傅假黃鉞江夏王義恭以獻。
孝建二年六月丙子,左衛軍獲白雀以獻。
孝建三年閏三月辛酉,黃門侍郎庾徽之家獲白雀以獻。
孝建三年五月丁卯,白雀見建康,獲以獻。
孝武帝大明元年四月戊申,白雀見尋陽。
大明元年五月甲寅,白雀二見渤海,獲以獻。
大明元年五月甲子,白雀見建康,獲以獻。
大明元年六月丁亥,白雀見零陵祁陽,獲以獻。
大明元年七月辛亥,白雀見南陽宛,獲以獻。
大明二年五月丁未,白雀見建康,揚州刺史西陽王子尚以獻。
大明二年六月丁亥,白雀見河東定襄縣,荊州刺史朱脩之以聞。
大明三年四月庚戌,白雀見秣陵,丹陽尹劉秀之以獻。
大明三年五月壬午,太宰府崇蓺軍人獲白雀,太宰江夏王義恭以獻。
大明四年五月辛巳,白雀見廣陵,侍中顏師伯以獻。
大明五年四月庚戌,白雀見晉陵,太守沈文叔以獻。
大明五年五月癸未,白雀二見尋陽,江州刺史桂陽王休範以獻。
大明五年五月癸未,白雀二見濟南,青州刺史劉道隆以獻。
大明五年十月,白雀見太原,青州刺史劉道隆以獻。
大明六年八月辛巳,白雀見齊郡,青、冀二州刺史劉道隆以獻。
大明七年四月乙未,白雀集廬陵王第,廬陵王敬先以獻。
大明七年四月乙丑,白雀見歷陽,太守建平王景素以獻。
大明七年五月辛未,白雀見汝陰,豫州刺史垣護之以獻。
大明七年六月,白雀見寶城,南豫州刺史尋陽王子房以獻。
大明七年十月丁卯,白雀見建康,丹陽尹永嘉王子仁以獻。
大明七年十一月,車駕南巡,肄水師於梁山,中江,白雀二集華蓋。
前廢帝永光元年四月乙亥,白雀見會稽,東揚州刺史尋陽王子房以獻。
永光元年六月丙子,白雀見彭城,徐州刺史義陽王昶以聞。
明帝泰始二年七月戊子,白雀見虎檻洲,都督征討諸軍建安王休仁以聞。
泰始六年七月壬午,白雀二見廬陵吉陽,內史江孜以聞。
明帝泰豫元年六月辛丑,白雀見廣州,刺史孫超以獻。
後廢帝元徽五年四月己巳,白雀二見尋陽柴桑,江州刺史邵陵王友以獻。
孝武帝大明六年三月丙午,青雀見華林園。
明帝泰始二年九月庚寅,青雀見京城內,南徐州刺史桂陽王休範以獻。
玉馬,王者精明,尊賢者則出。闕
根車者,德及山陵則出。闕
白鳩,成湯時來至。
魏文帝黃初初,郡國十九言白鳩見。
吳孫權赤烏十二年八月癸丑,白鳩見章安。
晉武帝泰始八年五月甲辰,白鳩二集太廟南門,議郎董冑獲以獻。
晉武帝太康二年七月,白鳩見太僕寺。
太康四年十二月,白鳩見安定臨涇。
太康十年正月乙亥,白鳩見河南新城。
宋文帝元嘉十八年八月庚午,會稽山陰商世寶獲白鳩,眼足並赤,揚州刺史始興王濬以獻。太子率更令何承天上表曰:
  謹考尋先典,稽之前志,王德所覃,物以應顯。是以玄扈之鳳,昭帝軒之鴻烈,酆宮之雀,徵姬文之徽祚。伏惟陛下重光嗣服,永言祖武,洽惠和於地絡,燭皇明於天區。故能九服混心,萬邦含愛,圓神降祥,方祇薦裕,休珍雜沓,景瑞畢臻。去七月上旬,時在昧旦,黃暉洞照,宇宙開朗,徽風協律,甘液灑津。雖朱晃瓌瑋於運衡,榮光圖靈於河紀,蔑以尚茲。臣不量卑懵,竊慕擊壤有作,相杵成謳。近又豫白鳩之觀,目翫奇偉,心歡盛烈。謹獻頌一篇。野思古拙,意及庸陋,不足以發揮清英,敷讚幽旨,瞻前顧後,亦各其志。謹冒以聞。其白鳩頌曰:
  三極協情,五靈會性。理感冥符,道實玄聖。於赫有皇,光天配命。朝景升躔,八維同映。休祥載臻,榮光播慶。宇宙照爛,日月光華。陶山練澤,是生柔嘉。回龍表粹,離穗合柯。翩翩者鳩,亦皎其暉。理翮台領,揚鮮帝畿。匪仁莫集,匪德莫歸。暮從儀鳳,棲閣廕闈。
  烝哉明后,昧旦乾乾。惟德之崇,其峻如山。惟澤之贍,其潤如淵。禮樂四達,頌聲遐宣。窮髮納貢,九譯導言。伊昔唐萌,愛逢慶祚。余生既辰,而年之暮。提心命耋,式歌王度。晨晞永風,夕漱甘露。思樂靈臺,不遐有固。
元嘉二十四年九月,白鳩又見。庚戌,中領軍沈演之上表曰:
  臣聞貞裕之美,介於盛王,休瑞之臻,罔違哲后。故鳴鳳表垂衣之化,翔鷦徵解網之仁。陛下道德嗣基,聖明纘世,教清鳥紀,治昌雲官,禮漸同川,澤浹朱徼。天嘉明懿,民樂薰風,星辰以之炳煥,日月以之光華。神圖祇緯,盈觀閟序,白質黑章,充牣靈囿。應感之符畢臻,而因心之祥未屬。以素鳩自遠,毨翰歸飛,資性閑淑,羽貌鮮麗,既聞之先說,又親睹嘉祥,不勝藻抃,上頌一首。辭不稽典,文乏采章,愧不足式昭皇慶,崇讚盛美,蓋率輿誦,備之篇末。其頌曰:
  有哲其儀,時惟皓鳩。性勰五教,名編素丘。殷曆方昌,婉翹來遊。漢錄克韡,爰降爰休。其一於顯盛宋,叡慶遐傳。聖皇在上,道照鴻軒。稱施既平,孝思永言。人和於地,神豫于天。其二禮樂孔秩,靈物咸昭。白雀集苞,丹鳳棲郊。文騶儷跡,嘉穎擢苗。灼灼縞羽,從化馴朝。其三豈伊赴林,必周之栩。豈伊歸義,必商之所。惟德是依,惟仁是處。育景陽嶽,濯姿帝宇。其四刑曆頒興,理感迭通。雉飛越常,鷺起西雍。烝然戾止,實兼斯容。壹茲民聽,穆是王風。其五
玉羊,師曠時來至。闕
玉雞,王者至孝則至。闕
璧流離,王者不隱過則至。闕
玉英,五常並修則見。闕
玄圭,水泉流通,四海會同則出。闕
漢桓帝永興二年四月,光祿勳府吏舍,夜壁下有青氣,得玉鉤、玦各一。鉤長七寸三分,玦周五寸四分,身中皆雕鏤。
晉懷帝永嘉六年二月壬子,玉龜出灞水。
晉愍帝建興二年十月,大將軍劉琨掘地得玉璽,使參軍郎碩奉之歸于京師。
建興二年十二月,涼州刺史張寔遣使獻行璽一紐,封送璽使關內侯。
晉愍帝建武元年三月己酉,丹陽江寧民虞由墾土得白麒麟璽一紐,文曰「長壽萬年」。獻晉王。
晉成帝咸康八年九月,廬江舂穀縣留珪夜見門內有光,取得玉鼎一枚,外圍四寸。豫州刺史路永以獻。著作郎曹毗上玉鼎頌。
晉安帝義熙十二年六月,左衛兵陳陽於東府前淮水中得玉璽一枚。
宋孝武帝大明元年五月戊寅,江乘縣民朱伯地中得玉璧,徑五寸八分,以獻。
大明四年二月乙巳,徐州刺史劉道隆於汴水得白玉戟,以獻。
明帝泰始五年十月庚辰,郢州獲玄璧,廣八寸五分,安西將軍蔡興宗以獻。
後廢帝元徽四年十一月乙巳,吳興烏程余山道人慧獲蒼玉璧,太守蕭惠開以獻。
金勝,國平盜賊,四夷賓服則出。
晉穆帝永和元年二月,舂穀民得金勝一枚,長五寸,狀如織勝。明年,桓溫平蜀。
永和元年三月,廬江太守路永上言,於舂穀城北,見水岸邊有紫赤光,取得金狀如印,遣主簿李邁表送。
吳孫皓天璽元年,吳郡言掘地得銀一,長尺,廣三分,刻上有年月字。
丹甑五穀豐熟則出。闕
白魚,武王度孟津,中流入于王舟。
宋明帝泰始二年十月己巳,幸華林天淵池,白魚躍入御舟。
漢章帝元和三年正月,車駕北巡,以太牢具祠北岳,有神魚躍出十數。
金人,王者有盛德則游後池。闕
木連理,王者德澤純洽,八方合為一,則生。
漢章帝元和中,木連理生郡國。
安帝元初三年正月丁丑,東平陵樹連理。
漢安帝延光三年七月,左馮翊衙有木連理。
延光三年七月,潁川定陵有木連理。
漢桓帝建和二年七月,河東有木連理。
吳孫權黃武四年六月,皖口言有木連理。
魏文帝黃初初,郡國二言木連理。
晉武帝泰始元年十二月,木連理生遼東力城。
泰始二年八月,木連理生河南成皋。
泰始八年正月,木連理生東平范。
泰始八年五月甲辰,木連理生東平壽張。
泰始八年十月,木連理生建寧。
晉武帝咸寧元年正月,木連理生汝陰南頓。
咸寧二年四月,木連理生清河靈。
咸寧二年六月,木連理生燕國。
咸寧三年七月壬辰,木連理生始平鄠。
咸寧四年八月,木連理生陳留長垣。
咸寧五年,木連理生義陽。
咸寧五年,木連理生樂安臨濟。
晉武帝太康元年正月,木連理生涪陵永平。
太康元年四月,木連理生頓丘。
太康元年五月,木連理二生濟陰乘氏,沛國。
太康元年七月,木連理生馮翊粟邑。
太康二年正月,木連理生滎陽密。
太康二年十月,木連理十三生南安羱道。
太康三年四月,木連理生琅邪華。
太康三年六月,木連理生廣陵海西。
太康四年正月,木連理生馮翊臨晉,蜀郡成都。
太康四年十二月,木連理生扶風。
太康七年三月,木連理生河南新安。
太康七年六月,木連理生始興中宿,南鄉筑陽。
太康八年四月,木連理生廬陵東昌。
太康八年九月,木連理生東萊盧鄉。
太康九年九月,木連理生陳留浚儀。
太康十年十一月,木連理生鄱陽鄡陽。
晉武帝太熙元年二月,木連理生河南梁。
晉惠帝元康元年五月,木連理三生成都臨邛。
元康元年七月辛丑,梁國內史任式上言,武平界有柞櫟二樹,合為一體,連理。
晉愍帝建興二年三月庚辰,木連理生朱提。
建興二年三月,木連理二生益州雙柏。
建興二年六月,木連理生襄平。
晉愍帝建武元年閏月乙丑,木連理生嵩山。
建武元年八月甲午,木連理生汝陰。
建武元年十一月,木連理生武昌,大將軍王敦以聞晉王。
建武元年十一月癸酉,木連理生汝陰,太守以聞。
晉元帝太興元年七月戊辰,木連理生武昌,大將軍王敦以聞。
太興三年十一月,木連理生零陵永昌。
晉成帝咸和八年五月己巳,木連理生昌黎咸和。
咸康三年三月庚戌,木連理生平州世子府治故園中。
咸康七年十二月,吳國內史王恬上言,木連理生吳縣沙里。
晉穆帝永和五年二月癸丑,臨海太守藍田侯述言郡界木連理。
晉孝武帝寧康三年六月辛卯,江寧縣建興里僑民留康家樹,異本連理。
晉孝武帝太元十一年四月壬申,琅邪費有榆木,異根連理,相去四尺九寸。
太元十八年十月戊午,臨川東興令惠欣之言,縣東南溪傍有白銀樹、芳靈樹、李樹,並連理。
太元十九年正月丁亥,華林園延賢堂西北李樹連理。
太元二十一年正月丙子,木連理生南康寧都縣社後。
晉安帝隆安三年十一月,木連理生汝陽,太守垣苗以聞。
元興元年正月,木連理生泰山武陽。
宋文帝元嘉八年四月乙亥,東莞莒縣松樹連理,太守劉玄以聞。
元嘉八年八月,木連理生東安新泰縣。
元嘉九年六月,木連理生營陽泠道,太守展禽以聞。
元嘉十二年二月丁卯,南郡江陵庾和園甘樹連理,荊州刺史臨川王義慶以獻。
元嘉十二年三月,馬頭濟陽柞樹連理,豫州刺史長沙王義欣以聞。
元嘉十四年二月,宮內螽斯堂前梨樹連理,豫州刺史長沙王義欣以聞。
元嘉十四年,南郡江陵光禕之園甘李二連理。
元嘉十五年二月,太子家令劉徵園中林檎樹連理,徵以聞。
元嘉十七年七月,武昌崇讓鄉程僧愛家候風木連理,江州刺史臨川王義慶以聞。
元嘉十七年十月,尋陽弘農祐幾湖芙蓉連理,臨川王義慶以聞。
元嘉十八年十二月,木連理生歷陽劉成之家,南豫州刺史武陵王駿以聞。
元嘉二十年七月,盱眙考城縣柞樹二株連理,南兗州刺史臨川王義慶以聞。
元嘉二十年八月,木連理生汝陰,豫州刺史劉遵考以聞。
元嘉二十一年,木連理生歷陽烏江,南豫州刺史武陵王駿以聞。
元嘉二十一年,木連理生晉陵無錫,南徐州刺史南譙王義宣以聞。
元嘉二十二年七月辛巳,南頓櫟連理,豫州刺史趙伯符以聞。
元嘉二十二年九月,木連理生建康,建康令張永以聞。
元嘉二十二年,木連理生武昌,江州刺史廬陵王紹以聞。
元嘉二十三年二月辛亥,木連理生南陰柔縣,太守以聞。
元嘉二十三年,木連理生淮南當塗,揚州刺史始興王濬以聞。
元嘉二十四年二月壬午,臨川王第梨樹連理,臨川王燁以聞。
元嘉二十四年七月壬子,晉陵無錫榖櫟樹連理,南徐州刺史廣陵王誕以聞。
元嘉二十四年七月乙卯,木連理生會稽諸暨,揚州刺史始興王濬以聞。會稽太守羊玄保上改連理所生處康亭村為「木連理」。
元嘉二十四年七月乙卯,臨川王第梨樹連理,臨川王燁以聞。
元嘉二十五年四月戊辰,木連理生晉陵,南徐州刺史廣陵王誕以聞。
元嘉二十八年正月戊子,木連理生尋陽柴桑,又生州城內,江州刺史建平王宏以聞。
元嘉二十九年十月丁未,木連理生南琅邪,太守劉成以聞。
孝武帝孝建二年三月己酉,木連理生南郡江陵,荊州刺史朱脩之以聞。
孝建三年五月,木連理生北海都昌,冀州刺史垣護之以聞。
孝建三年七月癸未,木連理生歷陽,歷陽太守袁敳以聞。
孝武帝大明元年正月乙亥,木連理生高平。
大明元年二月壬寅,華林園雙橘樹連理。
大明元年九月乙丑,華林園梨樹連理。
大明元年十月丁丑朔,木連理生豫章南昌。
大明二年四月辛丑,木連理生汝南,豫州刺史宗愨以聞。
大明三年九月甲午,木連理生丹陽秣陵,材官將軍范悅時以聞。
大明四年三月丁亥,木連理生華林園曜靈殿北。
大明四年四月壬子,木連理生華林園日觀臺北。
大明四年六月戊戌,木連理生會稽山陰,揚州刺史西陽王子尚以聞。
大明五年閏九月,木連理生邊城,豫州刺史垣護之以聞。
大明五年十二月戊寅,淮南松木連理,豫州刺史尋陽王子房以聞。
大明六年二月乙丑,木連理生晉陵,南徐州刺史新安王子鸞以聞。
大明六年四月戊辰,木連理生營陽,湘州刺史建安王休仁以聞。
大明六年八月乙丑,木連理生彭城城內,徐州刺史王玄謨以聞。
大明七年正月己酉,珊瑚連理生鬱林,安始太守劉勉以聞。
明帝泰始二年七月,木連理生丹陽秣陵。
泰始四年三月庚戌,太子西池冬生樹連理,園丞周猗以獻。
泰始六年四月丙午,木連理生會稽永興,太守蔡興宗以聞。
泰始六年十二月壬辰,木連理生豫章南昌,太守劉愔之以聞。
泰始七年二月戊寅,木連理生吳郡錢唐,太守王延之以聞。
昇明二年,木連理生豫州界內,刺史劉懷珍以聞。
比目魚,王者德及幽隱則見。闕
珊瑚鉤,王者恭信則見。闕
芝草,王者慈仁則生。食之令人度世。
漢武帝元封二年,甘泉宮內產芝,九莖連葉。
漢宣帝元康四年,金芝九莖,產于函德殿銅池中。
漢明帝永平十七年春,芝生前殿。
漢桓帝建和元年四月,芝草生中黃藏府。
宋從帝昇明二年,宣城山中生紫芝一株,在所獲以獻。
明月珠,王者不盡介鱗之物則出。
漢高后景帝時,會稽人朱仲獻三寸四寸珠。
漢章帝元和中,郡國獻明珠。
巨鬯,三禺之禾,一稃二米,王者宗廟修則出。
黃帝時,南夷乘白鹿來獻鬯。
漢章帝元和中,秬秠生郡國。
華平,其枝正平,王者有德則生。德剛則仰,德弱則低。
漢章帝元和中,華平生郡國。
平露,如蓋,以察四方之政。其國不平,則隨方而傾。闕
蓂莢,一名歷莢,夾階而生,一日生一葉,從朔而生,望而止,十六日,日落一葉,若月小,則一葉萎而不落。堯時生階。闕
萐甫,一名倚扇,狀如蓬,大枝葉小,根根如絲,轉而成風,殺蠅。堯時生於廚。闕
朱草,草之精也,世有聖人之德則生。
漢光武建武中元元年五月,京師有赤草生水涯。
漢章帝元和中,朱草生郡國。
魏文帝初,朱草生文昌殿側。
宋文帝元嘉十一年,朱草生蜀郡郫縣王之家,益州刺史甄法崇以聞。
景星,大星也。狀如半月,於晦朔助月為明。闕
賓連闊達,生於房室,王者御后妃有節則生。闕
渠搜,禹時來獻裘。闕
浪井,不鑿自成,王者清靜則應。闕
西王母,舜時來獻白環白琯。闕
越常,周公時來獻白雉、象牙。闕
漢平帝元始元年正月,越常重譯獻白雉一,黑雉二,詔三公薦宗廟。
漢光武建武十三年九月,南越獻白雉。
漢章帝元和中,白雉見郡國。
漢桓帝永康元年十一月,白雉見西河。
漢獻帝延康元年四月丁巳,饒安縣言白雉見;又郡國十九言白雉見。
晉武帝咸寧元年四月丁巳,白雉見安豐松滋。
咸寧元年十二月丙午,白雉見梁國睢陽,梁王肜獲以獻。
咸寧三年十一月,白雉見渤海饒安,相阮溫獲以獻。
晉武帝太康元年九月庚戌,白雉見中山。
晉愍帝建興三年十二月戊午,白雉見襄平。
建興三年十二月戊午,白雉見。
安帝義熙七年五月,白雉見豫章南昌。
宋文帝元嘉五年五月庚辰,白雉見東莞莒縣,太守劉玄以聞。
元嘉十六年二月,白雉見陳郡,豫州刺史長沙王義欣以獻。
元嘉十八年二月癸亥,白雉見南汝陰宋縣,太守文道恩以獻。
元嘉二十年六月,白雉見高平方與縣,徐州刺史臧質以獻。
元嘉二十六年三月戊寅,白雉見東安,沛郡各一,徐、兗二州刺史武陵王獲以獻。
孝武帝大明二年三月己巳,白雉雌雄各一見海陵,南兗州刺史竟陵王誕以獻。
大明五年十二月,白雉見秦郡,南兗州刺史晉安王子勛以獻。
大明八年二月丁卯,白雉見南郡江陵,荊州刺史臨海王子頊以獻。
前廢帝永光元年正月丙午,白雉見渤海,青州刺史王玄謨以獻。
永光元年三月甲午朔,白雉見新蔡,豫州刺史劉德願以獻。
黃銀紫玉,王者不藏金玉,則黃銀紫玉光見深山。
宋明帝泰始二年八月,於赭圻城南得紫玉一段,圍三尺二寸,長一尺,厚七尺。太宗攻為二爵,以獻武、文二廟。
玉女,天賜妾也。禮含文嘉曰:「禹卑宮室,盡力溝洫,百穀用成,神龍女降。」闕
地珠,王者不以財為寶則生珠。闕
天鹿者,純靈之獸也。五色光耀洞明,王者道備則至。闕
角端者,日行萬八千里,又曉四夷之語,明君聖主在位,明達方外幽遠之事,則奉書而至。闕
周印者,神獸之名也,星宿之變化。王者德盛則至。闕
飛菟者,神馬之名也,日行三萬里。禹治水勤勞歷年,救民之害,天應其德而至。闕
澤獸,黃帝時巡狩至於東濱,澤獸出,能言,達知萬物之精,以戒於民,為時除害。賢君明德幽遠則來。闕
2a2b8.gif 者,幽隱之獸也,有明王在位則來,為時辟除災害。闕
1021.jpg 者,神馬也,與飛菟同,亦各隨其方而至,以明君德也。闕
同心鳥,王者德及遐方,四夷合同則至。闕
趹蹄者,后土之獸,自能言語。王者仁孝於國則來。禹治水而至。闕
紫達,王者仁義行則見。闕
小鳥生大鳥,王者土地開闢則至。闕
河精者,人頭魚身,師曠時所受讖也。闕
延嬉,王者孝道行則至。闕
大貝,王者不貪財寶則出。闕
威蕤,王者禮備則生於殿前。闕
醴泉,水之精也,甘美。王者修理則出。
漢光武建武中元元年五月,醴泉出京師及郡國。飲醴泉者,痼病皆愈;獨眇者蹇者不差。
魏文帝初,邵國二言醴泉出。
宋文帝元嘉十二年,衡陽湘鄉醴泉出縣庭,荊州刺史臨川王義慶以聞。
孝武帝孝建三年九月甲戌,細仗隊省井泉春夏深不盈尺,忽至一丈,有五色,水清澄,醴味,汲引不窮。
孝武帝大明二年三月壬子,北汝陰樓煩平地出醴泉,豫州刺史宗愨以聞。
明帝泰豫元年四月乙酉,會稽山陰思義醴泉出,太守蔡興宗以聞。
日月揚光,日者,人君象也,人君不假臣下之權,則日月揚光明。闕
芝英者,王者親近耆老,養有道,則生。
漢章帝元和中,芝英生郡國。
碧石者,玩好之物棄則至。闕
玉罋者,不汲而滿,王者清廉則出。闕
山車者,山藏之精也。不藏金玉,山澤以時,通山海之饒,以給天下,則山成其車。闕
雞駭犀,王者賤難得之物則出。闕
陵出黑丹,王者修至孝則出。闕
神鼎者,質文之精也。知吉知凶,能重能輕,不炊而沸,五味自生,王者盛德則出。
漢武帝元鼎元年五月五日,得鼎汾水上。
漢明帝永平六年二月,廬江太守獻寶鼎。出王雒山。雒或作雄。
漢章帝建初七年十月,車駕西巡至槐里,右扶風禁上美陽得銅器於岐山,似酒尊。詔在道晨夕以為百官熱酒。
漢和帝永元元年,竇憲征匈奴,於漠北酒泉得仲山甫鼎,容五斗。
吳孫權赤烏十二年六月戊戌,寶鼎出臨平湖。又出東部酃縣。
吳孫皓寶鼎元年八月,在所言得大鼎。
晉成帝咸和元年十月辛卯,宣城舂穀縣山岸崩,獲石鼎重二斤,受斛餘。
晉成帝咸康五年,豫章南昌民掘地得銅鍾四枚,太守褚裒以獻。
晉穆帝升平五年二月乙未,南掖門有馬足陷地,得銅鍾一枚。
宋文帝元嘉十三年四月辛丑,武昌縣章山水側自開出神鼎,江州刺史南譙王義宣以獻。
元嘉十九年九月戊申,廣陵肥如石梁澗中出石鍾九口,大小行次,引列南向,南兗州刺史臨川王義慶以獻。
元嘉二十一年十二月,新陽獲古鼎於水側,有篆書四十二字,雍州刺史蕭思話以獻。
元嘉二十二年,豫章豫寧縣出銅鍾,江州刺史廣陵王紹以獻。
孝武帝孝建三年四月丁亥,臨川宜黃縣民田中得銅鍾七口,內史傅徽以獻。
孝建三年四月甲辰,晉陵延陵得古鍾六口,徐州刺史竟陵王誕以獻。
孝武帝大明七年六月,江夏蒲圻獲銅路鼓,四面獨足,郢州刺史安陸王子綏以獻。
明帝泰始四年二月丙申,豫章望蔡獲古銅鍾,高一尺七寸,圍二尺八寸,太守張辯以獻。
泰始五年五月壬戌,豫章南昌獲古銅鼎,容斛七斗,江州刺史王景文以獻。
泰始七年六月甲寅,義陽郡獲銅鼎,受一斛,并蓋並隱起鏤,豫州刺史段佛榮以獻。
從帝昇明二年九月,建寧萬歲山澗中得銅鍾,長二尺一寸,豫州刺史劉懷珍以獻。
漢宣帝元康二年夏,神雀集雍。
元康三年春,神雀集泰山。
宣帝元康三年春,五色雀以萬數,飛過屬縣。
元康四年三月,神雀五采以萬數,飛過集長樂、未央、北宮、高寢、甘泉泰畤殿。元康四年,神雀仍集。
漢宣帝五鳳三年正月,神雀集京師。
漢明帝永平十七年春,神雀五色集京師。
漢章帝元和中,神雀見郡國。
宋文帝元嘉二十二年,白鵲見新野鄧縣,雍州刺史蕭思話以聞
元嘉二十六年五月癸酉,白鵲見建康崇孝里,揚州刺史始興王濬以獻。
孝武帝大明七年三月辛巳,白鵲見汝南安陽,太守申令孫以獻。
晉惠帝永嘉元年五月,白鼠見東宮,皇太子獲以獻。
宋明帝泰始三年二月壬寅,白鼠見樂安,青州刺史沈文秀以獻。
漢昭帝始元元年二月,黃鵠下建章宮太液池中。
漢章帝元和二年二月,車駕東巡,柴祭岱宗。禮畢,黃鵠三十從西南來,經祠壇上東北過。
漢武帝太初三年二月五日,行幸東海,獲赤雁。
魏文帝初,鑊中生赤魚。
孫權時,神雀巢朱雀門。
孫皓天璽元年,臨海郡吏伍曜在海水際得石樹,高三尺餘,枝莖紫色,詰屈傾靡,有光采。山海經所載玉碧樹之類也。
晉武帝泰始二年六月壬申,白鴿見酒泉延壽,延壽長王音以獻。
晉成帝咸和九年五月癸酉,白鵝見吳國錢塘,內史虞潭以獻。
安帝義熙元年,南康雩都嵩山有金雞,青黃色,飛集巖間。
宋文帝元嘉二十二年,湘州刺史南平王鑠獻赤鸚鵡。
孝武帝大明三年正月丙申,媻皇國獻赤白鸚鵡各一。
宋文帝元嘉二十四年十月甲午,揚州刺史始興王濬獻白鸚鵡。
孝武帝大明五年正月丙子,交州刺史垣閎獻白孔雀。
明帝泰始三年五月乙亥,白鴝鵒見京兆,雍州刺史巴陵王休若以獻。
漢桓帝延熹九年四月,濟陰、東郡、濟北、平原河水清。
宋文帝元嘉二十四年二月戊戌,河、濟俱清,龍驤將軍、青冀二州刺史杜坦以聞。
文帝元嘉二十五年五月,征北長史、廣陵太守范邈上言:「所領輿縣,前有大浦,控引潮流,水常淤濁。自比以來,源流清潔,纖鱗呈形。古老相傳,以為休瑞。」
孝武帝孝建三年九月,濟、河清,冀州刺史垣護之以聞。
孝武帝大明五年九月庚戌,河、濟俱清,平原太守申纂以聞。
明帝泰始元年二月丙寅,揚、淮水清潔有異於常,州治中從事史張緒以聞。
漢光武建武初,野繭、穀充給百姓。其後耕蠶稍廣,二事漸息。
吳孫權黃龍三年夏,野蠶繭大如卵。
宋文帝元嘉十六年,宣城宛陵廣野蠶成繭,大如雉卵,彌漫林谷,年年轉盛。
孝武帝大明三年五月癸巳,宣城宛陵縣石亭山生野蠶,三百餘里,太守張辯以聞。
孝武帝大明三年十一月己巳,肅慎氏獻楛矢石砮,高麗國譯而至。
大明五年正月戊午元日,花雪降殿庭。時右衛將軍謝莊下殿,雪集衣。還白,上以為瑞。於是公卿並作花雪詩。史臣按詩云:「先集為霰。」韓詩曰:「霰,英也。」花葉謂之英。離騷云:「秋菊之落英。」左思云「落英飄颻」是也。然則霰為花雪矣。草木花多五出,花雪獨六出。
明帝泰始二年五月甲寅,赭中獲石柏長三尺二寸,廣三尺五寸,揚州刺史建安王休仁以獻。
泰始三年十一月乙卯,盱眙獲石柏,寧朔將軍段佛榮以獻。
漢和帝在位十七年,郡國言瑞應八十餘品,帝讓而不宣。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