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08103|回復: 130

[二十四史] 後漢書

[複製鏈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休竹客 發表於 2012-6-18 11:3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来源: 漢川草廬  作者: 漢川草廬
後漢書(唐‧章懷太子李賢注)        校對:yny 後漢書:紀及列傳為南朝宋‧范曄所撰,志則為南朝梁‧劉昭取晉‧司馬彪續漢書所補。一二○卷,分本紀十、志三十、列傳八十。范書一出,超越衆家後漢史書,而與史記、漢書、三國志合稱為「前四史」。其中,文苑傳的別立,開創了史書重視文學活動的良好先例。
范曄(西元398~445)字蔚宗。南朝宋順陽(今河南省淅川縣東南)人。善屬文,能隷書,曉音律。始為尚書吏部郎,左遷宣城太守,不得志。後與魯國孔熙先謀逆,伏誅。著有後漢書,為四史之一。〈以上摘自國語辭典〉
司馬彪,字紹統,晉高陽王司馬睦的長子,從小好學。司馬彪鑒於漢氏中興,忠臣義士昭著,而時無良史,記述煩雜,遂「討論衆書,綴其所聞,起於世祖,終於孝獻,編年二百,録世十二,通綜上下,旁貫庶事,為紀、志、傳凡八十篇,號曰《續漢書》。」范曄的《後漢書》一出,司馬彪的《續漢書》漸被淘汰,惟有八志因為補入范書而保留下來。
卷一上‧光武帝紀第一上卷一下‧光武帝紀第一下
卷二‧顯宗孝明帝紀第二卷三‧肅宗孝章帝紀第三
卷四‧孝和孝殤帝紀第四卷五‧孝安帝紀第五
卷六‧孝順孝沖孝質帝紀第六卷七‧孝桓帝紀第七
卷八‧孝靈帝紀第八卷九‧孝獻帝紀第九
卷十上‧皇后紀第十上卷十下‧皇后紀第十下
卷十一‧列傳第一卷十二‧列傳第二
卷十三‧隗嚻公孫述列傳第三卷十四‧宗室四王三侯列傳第四
卷十五‧列傳第五卷十六‧列傳第六
卷十七‧列傳第七卷十八‧列傳第八
卷十九‧列傳第九卷二十‧列傳第十
卷二十一‧列傳第十一卷二十二‧列傳第十二
卷二十三‧列傳第十三卷二十四‧列傳第十四
卷二十五‧列傳第十五卷二十六‧列傳第十六
卷二十七‧列傳第十七卷二十八上‧列傳第十八上
卷二十八下‧列傳第十八下卷二十九‧列傳第十九
卷三十上‧列傳第二十上卷三十下‧列傳第二十下
卷三十一‧列傳第二十一卷三十二‧列傳第二十二
卷三十三‧列傳第二十三卷三十四‧列傳第二十四
卷三十五‧列傳第二十五卷三十六‧列傳第二十六
卷三十七‧列傳第二十七卷三十八‧列傳第二十八
卷三十九‧列傳第二十九卷四十上‧列傳第三十上
卷四十下‧列傳第三十下卷四十一‧列傳第三十一
卷四十二‧列傳第三十二卷四十三‧第三十三
卷四十四‧列傳第三十四卷四十五‧列傳第三十五
卷四十六‧列傳第三十六卷四十七‧列傳第三十七
卷四十八‧列傳第三十八卷四十九‧列傳第三十九
卷五十‧列傳第四十卷五十一‧列傳第四十一
卷五十二‧列傳第四十二卷五十三‧列傳第四十三
卷五十四‧列傳第四十四卷五十五‧列傳第四十五
卷五十六‧列傳第四十六卷五十七‧列傳第四十七
卷五十八‧列傳第四十八卷五十九‧列傳第四十九
卷六十上‧馬融列傳第五十上卷六十下‧蔡邕列傳第五十下
卷六十一‧列傳第五十一卷六十二‧列傳第五十二
卷六十三‧列傳第五十三卷六十四‧列傳第五十四
卷六十五‧列傳第五十五卷六十六‧列傳第五十六
卷六十七‧黨錮列傳第五十七卷六十八‧列傳第五十八
卷六十九‧列傳第五十九卷七十‧列傳第六十
卷七十一‧列傳第六十一卷七十二‧列傳第六十二
卷七十三‧列傳第六十三卷七十四上‧列傳第六十四上
卷七十四下‧列傳第六十四下卷七十五‧列傳第六十五
卷七十六‧循吏列傳第六十六卷七十七‧酷吏列傳第六十七
卷七十八‧宦者列傳第六十八卷七十九上‧儒林列傳第六十九上
卷七十九下‧儒林列傳第六十九下卷八十上‧文苑列傳第七十上
卷八十下‧文苑列傳第七十下卷八十一‧獨行列傳第七十一
卷八十二上‧方術列傳第七十二上卷八十二下‧方術列傳第七十二下
卷八十三‧逸民列傳第七十三卷八十四‧列女傳第七十四
卷八十五‧東夷列傳第七十五卷八十六‧南蠻西南夷列傳第七十六
卷八十七‧西羌傳第七十七卷八十八‧西域傳第七十八
卷八十九‧南匈奴列傳第七十九卷九十‧列傳第八十
志第一‧律曆上志第二‧律曆中
志第三‧律曆下志第四‧禮儀上
志第五‧禮儀中志第六‧禮儀下
志第七‧祭祀上志第八‧祭祀中
志第九‧祭祀下志第十‧天文上
志第十一‧天文中志第十二‧天文下
志第十三‧五行一志第十四‧五行二
志第十五‧五行三志第十六‧五行四
志第十七‧五行五志第十八‧五行六
志第十九‧郡國一志第二十‧郡國二
志第二十一‧郡國三志第二十二‧郡國四
志第二十三‧郡國五志第二十四‧百官一
志第二十五‧百官二志第二十六‧百官三
志第二十七‧百官四志第二十八‧百官五
志第二十九‧輿服上志第三十‧輿服下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樓主| 休竹客 發表於 2012-6-18 11:38 | 顯示全部樓層
<div class="feature">後漢書   卷一上‧帝紀第一上 光武皇帝 世祖光武皇帝諱秀,字文叔,禮「祖有功而宗有德」,光武中興,故廟稱世祖。謚法:「能紹前業曰光,克定禍亂曰武。」伏侯古今注曰:「秀之字曰茂。伯、仲、叔、季,兄弟之次。長兄伯升,次仲,故字文叔焉。」南陽蔡陽人,南陽,郡,今鄧州縣也。蔡陽,縣,故城在今隨州棗陽縣西南。高祖九世之孫也,出自景帝生長沙定王發。長沙,郡,今潭州縣也。發生舂陵節侯買,舂陵,郷名,本屬零陵泠道縣,在今永州唐興縣北,元帝時徙南陽,仍號舂陵,故城今在隨州棗陽縣東。事具宗室四王傳。買生鬱林太守外,鬱林,郡,今郴州縣。前書曰:「郡守,秦官。秩二千石。景帝更名太守。」外生鉅鹿都尉回,鉅鹿,郡,今邢州縣也。前書曰:「都尉,本郡尉,秦官也。掌佐守,典武職,秩比二千石。景帝更名都尉。」回生南頓令欽,南頓,縣,屬汝南郡,故城在今陳州項城縣西。前書曰:「令、長,皆秦官也。萬戶以上為令,秩千石至六百石;不滿萬戶為長,秩五百石至三百石。」欽生光武。光武年九歲而孤,養於叔父良。身長七尺三寸,美須眉,大口,隆準,日角。隆,高也。許負云:「鼻頭為準。」鄭玄尚書中候注云:「日角謂庭中骨起,狀如日。」性勤於稼穡,種曰稼,斂曰穡。而兄伯升好俠養士,常非笑光武事田業,比之高祖兄仲。仲,郃陽侯喜也,能為產業。見前書。王莽天鳳中,王莽建國六年改為天鳳。乃之長安,受尚書,略通大義。東觀記曰:「受尚書於中大夫廬江許子威。資用乏,與同舍生韓子合錢買驢,令從者僦,以給諸公費。」
莽末,天下連歲災蝗,寇盜鋒起。言賊鋒銳競起。字或作「蜂」,諭多也。地皇三年,天鳳六年改為地皇。南陽荒饑,韓詩外傳曰:「一穀不升曰歉,二穀不升曰饑,三穀不升曰饉,四穀不升曰荒,五穀不升曰大侵。」諸家賔客多為小盜。光武避吏新野,新野屬南陽郡,今鄧州縣。續漢書曰:「伯升賔客劫人,上避吏於新野鄧晨家。」因賣榖於宛。東觀記曰:「時南陽旱饑,而上田獨收。」宛,縣,屬南陽郡,故城今鄧州南陽縣也。宛人李通等以圖讖說光武云:「劉氏復起,李氏為輔。」圖,河圖也。讖,符命之書。讖,驗也。言為王者受命之徵驗也。易坤靈圖曰:「漢之臣李陽也。」光武初不敢當,然獨念兄伯升素結輕客,必舉大事,且王莽敗亡已兆,天下方亂,遂與定謀,於是乃市兵弩。十月,與李通從弟軼等起於宛,時年二十八。
十一月,有星孛于張。前書音義曰:「孛星光芒短,蓬然。張,南方宿也。」續漢志曰:「張為周地。星孛于張,東南行即翼、軫之分。翼、軫,楚地,是楚地將有兵亂。後一年正月,光武起兵舂陵,攻南陽,斬阜、賜等,殺其士衆數萬人。光武都雒陽,居周地,除穢布新之象。」光武遂將賔客還舂陵。時伯升已會衆起兵。初,諸家子弟恐懼,皆亡逃自匿,曰「伯升殺我」。及見光武絳衣大冠,董巴輿服志曰:「大冠者,謂武冠,武官冠之。」東觀記曰:「上時絳衣大冠,將軍服也。」皆驚曰「謹厚者亦復為之」,乃稍自安。伯升於是招新市、平林兵,新市,縣,屬江夏郡,故城在今郢州冨水縣東北。平林,地名,在今隨州隨縣東北。與其帥王鳳、陳牧西擊長聚。廣雅曰:「聚,居也,音慈諭反。」前書音義曰:「小於郷曰聚。」光武初騎牛,殺新野尉乃得馬。前書曰,尉,秦官,秩四百石至二百石也。進屠唐子郷,例曰:「多所誅殺曰屠。」唐子郷有唐子山,在今唐州湖陽縣西南。又殺湖陽尉。湖陽屬南陽郡,今唐州縣也。東觀記曰:「劉終詐稱江夏吏,誘殺之。」軍中分財物不均,衆恚恨,欲反攻諸劉。光武斂宗人所得物,悉以與之,衆乃恱。進拔棘陽,縣名,屬南陽郡,在棘水之陽,古謝國也,故城在今唐州湖陽縣西北。棘音己力反。與王莽前隊大夫甄阜、王莽置六隊,郡置大夫一人,職如太守。南陽為前隊,河內為後隊,潁川為左隊,弘農為右隊,河東為兆隊,滎陽為祈隊。隊音遂。屬正梁丘賜王莽每隊置屬正一人,職如都尉。戰於小長安,續漢書曰淯陽縣有小長安聚,故城在今鄧州南陽縣南。漢軍大敗,還保棘陽。
更始元年正月甲子朔,漢軍復與甄阜、梁丘賜戰於沘水西,大破之,斬阜、賜。沘水在今唐州沘陽縣南。廬江灊縣亦有沘水,與此別也。沘音比。伯升又破王莽納言將軍嚴尤、秩宗將軍陳茂於淯陽,前書曰,納言,虞官也,掌出納王命,所謂喉舌之官也,歷秦、漢不置,王莽改大司農為之。桓譚新論云莊尤字伯石,此言「嚴」,避明帝諱也。秩宗,虞官也,掌郊廟之事,周謂之宗伯,秦、漢不置,王莽改太常為秩宗,後又典兵,故納言、秩宗皆有將軍號也。淯陽,縣,屬南郡,故城在今鄧州南陽縣南,在淯水之陽。淯音育。進圍宛城。
二月辛巳,立劉聖公為天子,以伯升為大司徒,光武為太常偏將軍。前書曰:「奉常,秦官。景帝更名太常。」應劭漢官儀曰:「欲令國家盛大,社稷常存,故稱太常。」老子曰:「偏將軍處左,上將軍處右。」東觀記曰:「時無印,得定武侯家丞印,佩之入朝。」
三月,光武別與諸將徇昆陽、定陵、郾,皆下之。徇,略也。昆陽、定陵、郾,皆縣名,並屬潁川郡。昆陽故城在今許州葉縣北。郾,今豫州郾城縣也。定陵故城在今郾城西北。郾音於建反。多得牛馬財物,糓數十萬斛,轉以饋宛下。莽聞阜、賜死,漢帝立,大懼,遣大司徒王尋、大司空王邑王莽時哀章所獻金匱圖有王尋姓名。王邑,王商子,於莽為從父兄弟也。將兵百萬,其甲士四十二萬人,五月,到潁川,復與嚴尤、陳茂合。潁川,郡,今洛州陽翟縣也。初,光武為舂陵侯家訟逋租於尤,尤見而竒之。逋,違也。舂陵侯敞即光武季父也。東觀記曰:「為季父故舂陵侯詣大司馬府,訟地皇元年十二月壬寅前租二萬六千斛,芻稾錢若干萬。時宛人朱福亦為舅訟租於尤,尤止車獨與上語,不視福。上歸,戲福曰:『嚴公寧視卿邪?』」及是時,城中出降尤者言光武不取財物,但會兵計策。尤笑曰:「是美須眉者邪?何為乃如是!」
初,王莽徵天下能為兵法者六十三家數百人,並以為軍吏;選練武衞,招募猛士,說文曰:「募,廣求之也。」旌旗輜重,千里不絕。周禮曰:「析羽為旌,熊虎為旗。」輜,車名。釋名曰:「輜,廁也。謂軍糧什物雜廁載之。以其累重,故稱輜重。」重音直用反。時有長人巨無霸,王莽連率韓博上言:「有竒士,長一丈,大十圍,自謂巨無霸,出於蓬萊東南五城西北,詔如海濵,軺車不能載,三馬不能勝,卧則枕鼓,以鐵箸食。」見前書。長一丈,大十圍,以為壘尉;鄭玄注周禮云:「軍壁曰壘。」崔瑗中壘校尉箴曰:「堂堂黃帝,設為壘壁。」尉者主壘壁之事。又驅諸猛獸「猛」或作「獷」。獷,猛貌也,音古猛反。虎豹犀象之屬,以助威武。自秦、漢出師之盛,未甞有也。光武將數千兵,徼之於陽關。聚名也。酈元水經注曰:「潁水東南經陽關聚,聚夾潁水相對。」在今洛州陽翟縣西北。諸將見尋、邑兵盛,反走,馳入昆陽,皆惶怖,憂念妻孥,孥,子也。欲散歸諸城。光武議曰:「今兵糓旣少,而外寇彊大,并力禦之,功庶可立;如欲分散,埶無俱全。且宛城未拔,謂伯升圍之未拔也。不能相救,昆陽即破,一日之閒,諸部亦滅矣。今不同心膽共舉功名,反欲守妻子財物邪?」諸將怒曰:「劉將軍何敢如是!」光武笑而起。會候騎還,言大兵且至城北,軍陳數百里,不見其後。諸將遽相謂曰:「更請劉將軍計之。」光武復為圖畫成敗。諸將憂迫,皆曰「諾」。時城中唯有八九千人,光武乃使成國上公王鳳、廷尉大將軍王常留守,夜自與驃騎大將軍宗佻、驃騎大將軍,武帝置,自霍去病始。佻音太堯反。五威將軍李軼等十三騎,王莽置五威將軍,其衣服依五方之色,以威天下。李軼初起,猶假以為號。出城南門,於外收兵。時莽軍到城下者且十萬,光武幾不得出。幾音祈。旣至郾、定陵,悉發諸營兵,而諸將貪惜財貨,欲分留守之。光武曰:「今若破敵,珍珤萬倍,珤,古「寶」字。大功可成;如為所敗,首領無餘,何財物之有!」衆乃從。
嚴尤說王邑曰:「昆陽城小而堅,今假號者在宛,亟進大兵亟,急也,音紀力反。,彼必奔走;宛敗,昆陽自服。」邑曰:「吾昔以虎牙將軍圍翟義,坐不生得,以見責讓。翟義字文仲,方進少子,為東郡太守。王莽居攝,義心惡之,乃立東平王雲子信為天子,義自號柱天大將軍,以誅莽。莽乃使孫建、王邑等將兵擊義,破之。義亡,自殺,故坐不生得。坐音才卧反。見前書。今將百萬之衆,遇城而不能下,何謂邪?」「遇」或為「過」。遂圍之數十重,列營百數,雲車十餘丈,雲車即樓車,稱雲,言其高也,升之以望敵,猶墨子云「公輸般為雲梯之械」。瞰臨城中,俯視曰瞰,音苦暫反。旗幟蔽野,廣雅曰:「幟,幡也,音熾。」埃塵連天,鉦鼓之聲聞數百里。說文曰:「鉦,鐃也,似鈴。」或為地道,衝輣橦城。衝,橦車也。詩曰:「臨衝閑閑。」許慎曰:「輣,樓車也。」輣音步耕反。積弩亂發,矢下如雨,城中負戶而汲。王鳳等乞降,不許。尋、邑自以為功在漏刻,意氣甚逸。夜有流星墜營中,晝有雲如壞山,當營而隕,不及地尺而散,吏士皆厭伏。續漢志曰:「雲如壞山,謂營頭之星也。占曰:『營頭之所墜,其下覆軍殺將,血流千里。』」厭音一葉反。
六月己卯,光武遂與營部俱進,自將步騎千餘,前去大軍四五里而陳。尋、邑亦遣兵數千合戰。光武奔之,斬首數十級。秦法,斬首一,賜爵一級,故因謂斬首為級。諸部喜曰:「劉將軍平生見小敵怯,今見大敵勇,甚可怪也,且復居前。請助將軍!」光武復進,尋、邑兵却,諸部共乗之,斬首數百千級。連勝,遂前。時伯升拔宛已三日,而光武尚未知,乃偽使持書報城中,云「宛下兵到」,而陽墯其書。尋、邑得之,不憙。憙音許記反。諸將旣經累捷,膽氣益壯,無不一當百。光武乃與敢死者三千人,從城西水上衝其中堅,敢死謂果敢而死者。凡軍事,中軍將最尊,居中以堅銳自輔,故曰中堅也。尋、邑陳亂,乗銳崩之,遂殺王尋。城中亦鼓譟而出,中外合埶,震呼動天地,莽兵大潰,走者相騰踐,奔殪百餘里閒。殪,仆也,音於計反。或作「噎」。會大雷風,屋瓦皆飛,雨下如注,滍川盛溢,水經曰,滍水出南陽魯陽縣西堯山,東南經昆陽城北,東入汝。滍音直理反。虎豹皆股戰,士卒爭赴,溺死者以萬數,水為不流。數過於萬,故以萬為數。王邑、嚴尤、陳茂輕騎乗死人度水逃去。盡獲其軍實輜重,車甲珍寶,不可勝筭,舉之連月不盡,或燔燒其餘。
光武因復徇下潁陽。縣名,屬潁川郡,故城在今許州。會伯升為更始所害,光武自父城馳詣宛謝。父城,縣,古應國也,屬潁川郡,故城在今許州葉縣東北。以伯升見害,心不自安,故謝。司徒官屬迎弔光武,光武難交私語,深引過而已。未甞自伐昆陽之功,又不敢為伯升服喪,飲食言笑如平常。更始以是慙,拜光武為破虜大將軍,封武信侯。
九月庚戌,三輔豪桀共誅王莽,傳首詣宛。三輔謂京兆、左馮翊、右扶風,共在長安中,分領諸縣。淮南子曰:「智過百人謂之豪。」白虎通云:「賢萬人曰傑。」時城中少年子弟張魚等攻莽於漸臺,商人杜吳殺莽,校尉公賔就斬莽首,將軍申屠建等傳莽首詣宛。
更始將北都洛陽,以光武行司隷校尉,使前整修宮府。前書曰,司隷校尉本周官,武帝初置,持節,從中都官徒千二百人,督大姦猾。後罷其兵,察三輔、三河、弘農。秩比二千石。音義云:「以掌徒隷而巡察,故曰司隷。」於是置僚屬,作文移,東觀記曰「文書移與屬縣」也。從事司察,一如舊章。續漢書曰:「司隷置從事史十二人,秩皆百石,主督促文書,察舉非法。」時三輔吏士東迎更始,見諸將過,皆冠幘,漢官儀曰:「幘者,古之卑賤不冠者之所服也。」方言曰:「覆髻謂之幘,或謂之承露。」而服婦人衣,諸于繡镼,前書音義曰:「諸于,大掖衣也,如婦人之褂衣。」字書無「镼」字,續漢書作「 463f.gif ,如今之半臂也。或「繡」下有「擁」字。莫不笑之,或有畏而走者。續漢志曰:「時知者見之,以為服之不中,身之災也,乃奔入邊郡避之。是服妖也。其後更始遂為赤眉所殺。」及見司隷僚屬,皆歡喜不自勝。老吏或垂涕曰:「不圖今日復見漢官威儀!」由是識者皆屬心焉。
及更始至洛陽,乃遣光武以破虜將軍行大司馬事。十月,持節北度河,漢官儀曰:「太尉,秦官也,武帝更名大司馬。」節,所以為信也,以竹為之,柄長八尺,以旄牛尾為其眊三重。馮衍與田邑書曰:「今以一節之任,建三軍之威,豈特寵其八尺之竹,犛牛之尾哉!」續漢志曰:「更始時,南方有童謠云:『諧不諧,在赤眉;得不得,在河北。』後更始為赤眉所殺,是不諧也;光武由河北而興,是得之也。」鎮慰州郡。所到部縣,輒見二千石、長吏、三老、官屬,下至佐史,二千百謂郡守也。長吏謂縣令長及丞尉也。三老者,郷官也。高祖置。前書曰:「舉人年五十已上,有修行能帥衆者,置以為三老,每郷一人;擇郷三老為縣三老,與令長丞尉以事相敎,復其傜戍。」續漢志曰「每刺史皆有從事史、假佐,每縣各置諸事曹史」也。考察黜陟,如州牧行部事。漢初遣丞相史分刺州,武帝改置刺史,察州,秩六百石。成帝更名牧,秩二千石。漢官典儀曰「刺史行郡國,省察政敎,黜陟能不,斷理冤獄」也。輒平遣囚徒,除王莽苛政,說文曰:「苛,小草也。」言政令繁細。禮記曰:「苛政猛於虎。」復漢官名。吏人喜恱,爭持牛酒迎勞。
進至邯鄲,縣名,屬趙國,今洺州縣也。前書音義:「邯,山名;鄲,盡也。邯山至此而盡。城郭字皆從邑,因以名焉。」故趙繆王子林繆王,景帝七代孫,名元。前書曰,元坐殺人,為大鴻臚所奏。謚曰繆,音謬。東觀記曰「林」作「臨」字。說光武曰:「赤眉今在河東,但決水灌之,百萬之衆可使為魚。」赤眉賊帥樊崇等恐其衆與王莽兵亂,皆朱其眉以相別,故曰赤眉。續漢書曰:「是時上平河北,過邯鄲,林進見,言赤眉可破。上問其故,對曰:『河水從列人北流;如決河水灌之,皆可令為魚。』上不然之。」列人,縣,故城在今洺州肥郷縣東北。光武不荅,去之真定。縣名,屬真定國,今恒州縣也。林於是乃詐以卜者王郎為成帝子子輿,前書曰,立國將軍孫建奏云「不知何一男子遮臣車前,自稱漢氏劉子輿,成帝下妻子也,劉氏當復」。故郎因而稱之。十二月,立郎為天子,都邯鄲,遂遣使者降下郡國。
二年正月,光武以王郎新盛,乃北徇薊。縣名,屬涿郡,今幽州縣也。本字從「契」從「邑」,見說文。王郎移檄購光武十萬戶,說文曰:「檄,以木簡為書,長尺二寸。謂之檄,以徵召也。」又曰:「以財有所求曰購。」魏武奏事曰:「若有急,即插以雞羽,謂之羽檄。」而故廣陽王子劉接廣陽王名嘉,武帝五代孫。起兵薊中以應郎,城內擾亂,轉相驚恐,言邯鄲使者方到,二千石以下皆出迎。於是光武趣駕南轅,趣,急也,讀曰促。晨夜不敢入城邑,舍食道傍。至饒陽,縣名,屬安平國,在饒河之陽,故城在今瀛州饒陽縣東北。官屬皆乏食。光武乃自稱邯鄲使者,入傳舍。客館也。傳音知戀反,下同。傳吏方進食,從者飢,爭奪之。傳吏疑其偽,乃椎 21537.gif 數十通,椎音直追反。紿言邯鄲將軍至,紿,言欺誑也,音殆。官屬皆失色。光武升車欲馳;旣而懼不免,徐還坐,曰:「請邯鄲將軍入。」乆乃駕去。傳中人遙語門者閉之。門長曰:「天下詎可知,而閉長者乎?」遂得南出。晨夜兼行,蒙犯霜雪,蒙,冒也。天時寒,面皆破裂。至呼沱河,山海經云:「太戲之山,滹沱之水出焉。」在今代州繁畤縣東,流經定州深澤縣東南,即光武所度處,今俗猶謂之危度口。臣賢案:呼沱河舊在饒陽南,至魏太祖曹操因饒河故瀆決,令北注新溝水,所以今在饒陽縣北。無船,適遇冰合,得過,續漢書曰:「時冰滑馬僵,乃各以囊盛沙,布冰上度焉。」未畢數車而陷。進至下博城西,下博,縣,屬信都國。在博水之下,故曰下博。故城在今兾州下博縣南。遑惑不知所之。有白衣老父在道旁,老父蓋神人也,今下博縣西猶有祠堂。指曰:「努力!信都郡為長安守,去此八十里。」信都郡,今兾州也。光武即馳赴之,信都太守任光開門出迎。世祖因發旁縣,得四千人,先擊堂陽、貰縣,皆降之。堂陽及貰並屬鉅鹿郡。堂陽在堂水之陽,今兾州縣,故城在今兾州鹿城縣西南。貰音時夜反。王莽和成卒正邳彤亦舉郡降。東觀記曰:「王莽分鉅鹿為和成郡。」卒正,職如太守。又昌城人劉植,宋子人耿純,昌城,縣,屬信都國,故城在今兾州西北。宋子,縣,屬鉅鹿郡,故城在今趙州平棘縣北。各率宗親子弟,據其縣邑,以奉光武。於是北降下曲陽,縣名,屬鉅鹿郡。常山郡有上曲陽,故此言下。衆稍合,樂附者至有數萬人。
復北擊中山,中山,國,一名中人亭,故城在今定州唐縣東北。張曜中山記曰:「城中有山,故曰中山。」拔盧奴。縣名,屬中山國,故城在今定州安喜縣。水經注曰:「縣有黑水故池,水黑曰盧,不流曰奴,因以為名。」所過發奔命兵,前書音義曰:「舊時郡國皆有材官、騎士,若有急難,權取驍勇者聞命奔赴,故謂之『奔命』。」移檄邊部,共擊邯鄲,郡縣還復響應。南擊新市、真定、元氏、防子,皆下之,新市,縣,屬鉅鹿郡,故城在今恒州東北。元氏、房子,屬常山郡,並今趙州縣也。防與房古字通用。因入趙界。
時王郎大將李育屯柏人,縣名,屬趙國,今邢州縣,故城在縣之西北。漢兵不知而進,前部偏將朱浮、鄧禹為育所破,亡失輜重。光武在後聞之,收浮、禹散卒,與育戰於郭門,大破之,盡得其所獲。育還保城,攻之不下,於是引兵拔廣阿。縣名,屬鉅鹿郡,故城在今趙州象城縣西北。會上谷太守耿況、漁陽太守彭寵上谷,郡,故城在今媯州懷戎縣。漁陽,郡,在漁水之陽,今幽州縣。各遣其將吳漢、寇恂等將突騎來助擊王郎,突騎,言能衝突軍陣。更始亦遣尚書僕射謝躬討郎,漢官儀曰:「尚書四員,武帝置,成帝加一為五。有常侍曹尚書,主丞相御史事;二千石尚書,主刺史、二千石事;戶曹尚書,主人庶上書事;主客尚書,主外國四夷事;成帝加三公尚書,主斷獄事。僕射,秦官也。僕,主也。古者重武事,每官必有主射以督課之。」謝躬為尚書僕射。光武因大饗士卒,遂東圍鉅鹿。王郎守將王饒堅守,月餘不下。郎遣將倪宏、劉奉倪音五兮反。率數萬人救鉅鹿,光武逆戰於南 470c.gif 音力全反。斬首數千級。四月,進圍邯鄲,連戰破之。五月甲辰,拔其城,誅王郎。收文書,得吏人與郎交關謗毀者數千章。光武不省,會諸將軍燒之,曰:「令反側子自安。」反側,不安也。詩國風曰:「展轉反側。」
更始遣侍御史持節立光武為蕭王,蕭,縣,屬沛郡,今徐州縣也。續漢書曰:「更始使侍御史黃黨封上為蕭王。」悉令罷兵詣行在所。蔡邕獨斷曰:「天子以四海為家,故謂所居為行在所。」光武辭以河北未平,不就徵。自是始貳於更始。貳,離異也。
是時長安政亂,四方背叛。梁王劉永擅命睢陽,縣名,屬梁郡,今宋州也。擅,專也。公孫述稱王巴蜀,蜀有巴郡,故緫言之。李憲自立為淮南王,淮南,郡,今壽州也。秦豐自號楚黎王,習鑿齒襄陽記曰:「秦豐,黎丘郷人。黎丘楚地,故稱楚黎王。」黎丘故城在今襄州率道縣北。張步起琅邪,郡有琅邪山,故城,今海州朐山縣東北。董憲起東海,郡名,今海州縣。延岑起漢中,郡名,故城在今梁州南鄭縣東北。田戎起夷陵,縣名,屬南郡。有夷山,故曰夷陵,今硤州縣也,故城在今縣西北。並置將帥,侵略郡縣。又別號諸賊銅馬、大肜、高湖、重連、鐵脛、大搶、尤來、上江、青犢、五校、檀郷、五幡、五樓、冨平、獲索等,諸賊或以山川土地為名,或以軍容彊盛為號。銅馬賊帥東山荒禿、上淮況等,大肜渠帥樊重,尤來渠帥樊崇,五校賊帥高扈,檀郷賊帥董次仲,五樓賊帥張文,冨平賊帥徐少,獲索賊帥古師郎等,並見東觀記。各領部曲,續漢志曰:「大將軍營有五部,部三校尉。部下有曲,曲有軍候一人。」衆合數百萬人,所在寇掠。
光武將擊之,先遣吳漢北發十郡兵。幽州牧苗曾不從,漢遂斬曾而發其衆。秋,光武擊銅馬於鄡,縣名,屬鉅鹿郡,故城在今兾州鹿城縣東。鄡音苦堯反。竹書紀年曰:「衞鞅封于鄡。」臣賢案:下文云「吳漢將突騎來會清陽」,又「追至館陶」,並與鄡相近。俗本多誤作「鄔」,而蕭該音一古反,云屬太原郡,臧矜音作鄢,一建反,云屬襄陽郡,並誤也。吳漢將突騎來會清陽。縣名,屬清河郡,今貝州縣,故城在州西北。賊數挑戰,挺身獨戰也,古謂之致師,見左傳。挑音徒了反。光武堅營自守;有出鹵掠者,輒擊取之,鹵與虜同。郭璞注爾雅曰:「掠,奪取也。」絕其粮道。積月餘日,賊食盡,夜遁去,追至館陶,大破之。館陶,縣,屬魏郡,今魏州縣。受降未盡,而高湖、重連從東南來,與銅馬餘衆合,光武復與大戰於蒲陽,悉破降之,封其渠帥為列侯。前書音義曰「蒲陽山,蒲水所出」,在今定州北平縣西北。本或作「滿陽」。渠,大也。尚書:「殲厥渠魁。」列侯即徹侯也。稱列者,言見序列也。降者猶不自安,光武知其意,勑令各歸營勒兵,乃自乗輕騎按行部陳。降者更相語曰:「蕭王推赤心置人腹中,安得不投死乎!」投死猶言致死。由是皆服。悉將降人分配諸將,衆遂數十萬,故關西號光武為「銅馬帝」。赤眉別帥與大肜、青犢十餘萬衆在射犬,續漢志曰野王縣有射犬聚,故城在今懷州武德縣北也。光武進擊,大破之,衆皆散走。使吳漢、岑彭襲殺謝躬於鄴。
青犢、赤眉賊入函谷關,攻更始。函谷,谷名,因谷以名關。舊在弘農湖城縣西,前書楊僕為樓船將軍,有功,恥居關外,武帝乃為徒於新安。故關在今洛州新安縣之東。光武乃遣鄧禹率六裨將引兵而西,以乗更始、赤眉之亂。時更始使大司馬朱鮪、舞陰王李軼等屯洛陽,舞陰,縣,屬南陽郡,故城在今唐州沘陽縣西北。光武亦令馮異守孟津以拒之。孔安國注尚書云:「孟,地名,在洛北,都道所湊,古今以為津。」論衡曰:「武王伐紂,八百諸侯同於此盟,故曰盟津。」俗名治戍津,今河陽縣津也。
建武元年春正月,平陵人方望平陵,昭帝陵也,因以為縣,故城在今咸陽縣西北。立前孺子劉嬰為天子,平帝崩,王莽立楚孝王孫廣戚侯顯子嬰為孺子。莽篡位,廢為定安公。更始遣丞相李松擊斬之。
光武北擊尤來、大搶、五幡於元氏,追至右北平,連破之。北平,縣,屬中山國,今易州永樂縣也。臣賢案:東觀記、續漢書並無「右」字,此加「右」,誤也。營州西南別有右北平郡故城,非此地。又戰於順水北,酈元水經注云:「徐水經北平縣故城北,光武追銅馬、五幡,破之於順水,即徐水之別名也。」在今易州。本或作「慎」者,誤也。乗勝輕進,反為所敗。賊追急,短兵接,短兵謂刀劔也。楚辭曰:「車錯轂兮短兵接。」光武自投高岸,遇突騎王豐,下馬授光武,光武撫其肩而上,顧笑謂耿弇曰:「幾為虜嗤。」弇頻射却賊,得免。士卒死者數千人,散兵歸保范陽。縣名,在范水之陽,屬涿郡,故城在今易州易縣東南。軍中不見光武,或云已歿,東觀記曰:「上已乗王豐小馬先到矣,營門不覺。」諸將不知所為。吳漢曰:「卿曹努力!曹,輩也。王兄子在南陽,何憂無主?」兄子謂伯升子章及興也。衆恐懼,數日乃定。賊雖戰勝,而素懾大威,懾,懼也,音之涉反。客主不相知,夜遂引去。大軍復進至安次,縣名,屬勃海郡,今幽州縣也,故城在縣東。與戰,破之,斬首三千餘級。賊入漁陽,乃遣吳漢率耿弇、陳俊、馬武等十二將軍追戰于潞東,潞,縣名,屬漁陽郡,今幽州縣也。有潞水,因以為名。蕭該音義云:「潞屬上黨。」臣賢案:潞與漁陽相接,言上黨潞者非也。及平谷,大破滅之。平谷,縣,屬漁陽郡,故城在今潞縣北。
朱鮪遣討難將軍蘇茂攻溫,今洛州縣。馮異、寇恂與戰,大破之,斬其將賈彊。
於是諸將議上尊號。馬武先進曰:「天下無主。如有聖人承敝而起,雖仲尼為相,孫子為將,猶恐無能有益。反水不收,後悔無及。言早當即尊位以定衆心,今執謙退,失於事機也。孫子名武,吳王闔閭將,善用兵,有兵法十三篇。反音翻。大王雖執謙退,柰宗廟社稷何!冝且還薊即尊位,乃議征伐。今此誰賊而馳騖擊之乎?」誰謂未有主也。前書音義曰:「直騁曰馳,亂馳曰騖。」光武驚曰:「何將軍出是言?可斬也!」武曰:「諸將盡然。」光武使出曉之,使曉諭諸將。乃引軍還至薊。
夏四月,公孫述自稱天子。
光武從薊還,過范陽,命收葬吏士。至中山,諸將復上奏曰:「漢遭王莽,宗廟廢絕,豪傑憤怒,兆人塗炭。尚書曰:「人墜塗炭。」孔安國注云:「若陷泥墜火,無救之者。」王與伯升首舉義兵,更始因其資以據帝位,而不能奉承大統,敗亂綱紀,盜賊日多,羣生危蹙。蹙,迫也,音子六反。大王初征昆陽,王莽自潰;後拔邯鄲,北州弭定;參分天下而有其二,跨州據土,帶甲百萬。言武力則莫之敢抗,論文德則無所與辭。臣聞帝王不可以乆曠,天命不可以謙拒,惟大王以社稷為計,萬姓為心。」光武又不聽。
行到南平棘,縣名,屬常山郡,今趙州縣,故城在縣南。諸將復固請之。光武曰:「寇賊未平,四面受敵,何遽欲正號位乎?諸將且出。」耿純進曰:「天下士大夫捐親戚,弃土壤,從大王於矢石之閒者,其計固望其攀龍鱗,附鳳翼,以成其所志耳。楊雄法言曰:「攀龍鱗,附鳳翼,巽以揚之。」今功業即定,天人亦應,而大王留時逆衆,不正號位,純恐士大夫望絕計窮,則有去歸之思,無為乆自苦也。大衆一散,難可復合。時不可留,衆不可逆。」純言甚誠切,光武深感,曰:「吾將思之。」
行至鄗,縣名,今趙州高邑縣也。鄗音火各反。光武先在長安時同舍生彊華續漢書曰:「彊華,潁川人也。」彊音其兩反。自關中奉赤伏符,曰「劉秀發兵捕不道,四夷雲集龍鬬野,四七之際火為主」。四七,二十八也。自高祖至光武初起,合二百二十八年,即四七之際也。漢火德,故火為主也。羣臣因復奏曰:「受命之符,謂彊華奉赤伏符也。人應為大,萬里合信,不議同情,周之白魚,曷足比焉?尚書中候曰「武王伐紂,度孟津,中流白魚躍入王舟,長三尺,赤文有字,告以伐紂之意」也。今上無天子,海內淆亂,符瑞之應,昭然著聞,冝荅天神,以塞羣望。」光武於是命有司設壇場於鄗南千秋亭五成陌。壇謂築土,場謂除地。秦法,十里一亭。南北為阡,東西為陌。其地在今趙州柏郷縣。水經注曰,亭有石壇,壇有圭頭碑,其陰云常山相隴西狄道馮龍所造。壇廟之東,枕道有兩石翁仲,南北相對焉。
六月己未,即皇帝位。燔燎告天,天高不可達,故燔柴以祭之,庶高煙上通也。爾雅云:「祭天曰燔柴。」燔音煩。燎音力弔反。禋于六宗,精意以享謂之禋。續漢志:「平帝元始中,謂六宗為易卦六子之氣,水、火、雷、風、山、澤也。光武中興,遵而不改。至安帝即位。初改六宗為天地四方之宗,祠於洛陽之北,戌亥之地。」望於羣神。山林川谷能興致雲雨者皆曰神。不可徧至,故望而祭之。尚書曰:「望于山川,徧于羣神。」其祝文曰:「皇天上帝,后土神祇,眷顧降命,屬秀黎元,屬音燭。為人父母,秀不敢當。羣下百辟,詩大雅曰:「百辟卿士。」鄭玄注云:「百辟,畿內諸侯也。」不謀同辭,咸曰:『王莽篡位,秀發憤興兵,破王尋、王邑於昆陽,誅王郎、銅馬於河北,平定天下,海內蒙恩。上當天地之心,下為元元所歸。』元元謂黎庶也。元元由言喁喁,可矜怜之辭也。讖記曰:『劉秀發兵捕不道,卯金修德為天子。』卯金,劉字也。春秋演孔圖曰:「卯金刀名劉,為赤帝後,次代周。」秀猶固辭,至于再,至于三。羣下僉曰:『皇天大命,不可稽留。』敢不敬承。」於是建元為建武,大赦天下,改鄗為高邑。
是月,赤眉立劉盆子為天子。
甲子,前將軍鄧禹擊更始定國公王匡於安邑,大破之,安邑,縣,屬河東郡,今蒲州縣也。斬其將劉均。
秋七月辛未,拜前將軍鄧禹為大司徒。丁丑,以野王令王梁為大司空。野王,縣,屬河內郡,故城在今懷州。時據赤伏符文,故從縣宰而超拜之,事具梁傳。壬午,以大將軍吳漢為大司馬,偏將軍景丹為驃騎大將軍,大將軍耿弇為建威大將軍,偏將軍蓋延為虎牙大將軍,偏將軍朱祐為建義大將軍,中堅將軍杜茂為大將軍。
時宗室劉茂自號「厭新將軍」,王莽號新室,言欲厭勝之。率衆降,封為中山王。
己亥,幸懷。縣名,屬河內郡,故城在今懷州武陟縣西。天子所行必有恩幸,故稱幸。遣耿弇率彊弩將軍陳俊軍五社津,水經注曰:「鞏縣北有五社津,一名土社津。有山臨河,其下有穴,潛通淮浦。有渚,謂之鮪渚。」呂覽云「武王伐紂至鮪水」,即此地。備滎陽以東。使吳漢率朱祐及廷尉岑彭、前書「廷尉,秦官」也。聽獄必質於朝廷,與衆共之。尉,平也,故稱廷尉。執金吾賈復、前書曰:「中尉,秦官,武帝改為執金吾。」吾,禦也,掌執兵革以禦非常。揚化將軍堅鐔等十一將軍鐔音徒南反。圍朱鮪於洛陽。
八月壬子,祭社稷。癸丑,祠高祖、太宗、世宗於懷宮。進幸河陽。更始廩丘王田立降。廩丘,縣,屬東郡,城在今濮州雷澤縣北也。
九月,赤眉入長安,更始奔高陵。辛未,詔曰:漢制度曰:「帝之下書有四:一曰策書,二曰制書,三曰詔書,四曰誡勑。策書者,編簡也,其制長二尺,短者半之,篆書,起年月日,稱皇帝,以命諸侯王。三公以罪免亦賜策,而以隷書,用尺一木,兩行,唯此為異也。制書者,帝者制度之命,其文曰制詔三公,皆璽封,尚書令印重封,露布州郡也。詔書者,詔,告也,其文曰告某官云,如故事。誡勑者,謂勑刺史、太守,其文曰有詔勑某官。它皆倣此。」「更始破敗,棄城逃走,妻子裸袒,流宂道路。冗音人勇反。冗,散也。朕甚愍之。今封更始為淮陽王。淮陽,郡,故城在今陳州宛丘縣西南。吏人敢有賊害者,罪同大逆。」
甲申,以前高密令卓茂為太傅。高密,縣,屬高密國,今密州縣,故城在今縣之西南。卓以平帝時為密令,故曰「前」。
辛卯,朱鮪舉城降。
冬十月癸丑,車駕入洛陽,幸南宮却非殿,遂定都焉。蔡質漢典職儀曰:「南宮至北宮,中央作大屋,複道,三道行,天子從中道,從官夾左右,十步一衞。兩宮相去七里。」又洛陽宮閣名有却非殿。臣賢案:俗本或作「御北殿」者,誤。
遣岑彭擊荊州羣賊。
十一月甲午,幸懷。
劉永自稱天子。
十二月丙戌,至自懷。
赤眉殺更始,而隗嚻據隴右,盧芳起安定。郡名,今涇州縣。破虜大將軍叔壽擊五校賊於曲梁,戰歿。曲梁屬廣平國,今洺州縣也。
二年春正月甲子朔,日有食之。續漢志曰:「在危八度。虛、危,齊地。賊張步擁兵據齊,至五年乃破。」大司馬吳漢率九將軍擊檀郷賊於鄴東,大破降之。庚辰,封功臣皆為列侯,大國四縣,餘各有差。下詔曰:「人情得足,苦於放縱,快須臾之欲,忘慎罰之義。尚書曰:「罔不明德慎罰,亦克用勸。」孔安國注云「慎刑罰,亦能用勸善」也。惟諸將業遠功大,誠欲傳於無窮,冝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戰戰慄慄,日慎一日。太公金匱曰:「黃帝居人上,惴惴若臨深淵;舜居人上,矜矜如履薄冰;禹居人上,慄慄如不滿日。敬勝怠則吉,義勝欲則昌,日慎一日,壽終無殃。」其顯效未詶,名籍未立者,大鴻臚趣上,續漢志曰:「大鴻臚,卿一人,中二千石,掌諸王入朝及拜諸侯封者。」趣音促。朕將差而録之。」博士丁恭議曰:「古帝王封諸侯不過百里,史記太史公曰:「武王、成、康所封數百,而同姓五十,地不過百里。」故利以建侯,取法於雷,易屯卦震下坎上,震為雷,初九曰「利建侯」,又曰「震驚百里」,故封諸侯地方百里,以法雷也。強榦弱枝,所以為治也。今封諸侯四縣,不合法制。」帝曰:「古之亡國,皆以無道,未甞聞功臣地多而滅亡者。」乃遣謁者即授印綬,前書曰:「謁者,秦官,掌賔讚受事,員七十人,秩比六百石。」中興但三十人。蔡質典職儀曰:「皆選儀容端正,任奉使者。」前書曰:「諸侯王,金璽盭綬。列侯,金印紫綬。」盭音戾,草名也。似艾,可染綠,因以名綬也。策曰:「在上不驕,高而不危;制節謹度,滿而不溢。敬之戒之。傳爾子孫,長為漢藩。」藩,屏也。言建諸侯所以為國之藩蔽也。詩大雅曰:「四國于藩。」
壬午,更始復漢將軍鄧曅、輔漢將軍于匡降,皆復爵位。
壬子,起高廟,建社稷於洛陽,立郊兆于城南,始正火德,色尚赤。漢禮制度曰:「人君之居,前有朝,後有寢。終則制廟以象朝,後制寢以象寢。光武都洛陽,乃合高祖以下至平帝為一廟,藏十一帝主於其中。元帝次當第八,光武第九,故立元帝為祖廟,後遵而不改。」續漢志曰:「立社稷於洛陽,在宗廟之右,皆方壇,四面及中各依方色,無屋,有牆門而已。」白虎通曰:「天子之壇方五丈,諸侯之壇半天子之壇。社者,土也,人非土不立,非穀不食,故封土立社,示有土也。稷者,五穀之長,得陰陽中和之氣,故祭之也。」續漢書曰:「制郊兆於洛陽城南七里,為壇,八陛,中又為重壇,天地位皆在壇上。其外壇上為五帝位,青帝位在甲寅,赤帝位在丙巳,黃帝位在丁未,白帝位在庚申,黑帝位在壬亥。其外為壝,重營皆紫,以象紫宮。營有通道以為門,日月在營內南道,日在東,月在西。北斗在北道之西。外營、中營凡千五百一十四神,高皇帝配食焉。北郊在洛陽城北四里,方壇,四陛。地祇位南面,西上;高皇后配,西面,皆在壇上;地理羣后從食,皆在壇下;中岳在末;四岳各依其方,淮、海俱在東,河在西,濟在北,江在南,餘山川各如其方。」漢初土德,色尚黃,至此始明火德,妃幟尚赤,服色於是乃正。
是月,赤眉焚西京宮室,發掘園陵,園謂塋域,陵謂山墳。寇掠關中。大司徒鄧禹入長安,遣府掾奉十一帝神主,納於高廟。漢官儀曰:「司徒府掾屬三十一人,秩千石。」十一帝謂高祖至平帝。神主,以木為之,方尺二寸,穿中央,達四方。天子主長尺二寸,諸侯主長一尺,虞主用桑。練主用栗。衞宏舊漢儀曰:「已葬,收主,為木函,藏廟太室中西壁坎中,去地六尺一寸,祭則立主於坎下。」
真定王楊、臨邑侯讓謀反,楊,景帝七代孫。讓即楊弟。遣前將軍耿純誅之。
二月己酉,幸修武。縣名,屬河內郡,本殷之甯邑。韓詩外傳曰:「武王伐紂,勒兵於甯,改曰修武。」今懷州縣也。
大司空王梁免。壬子,以太中大夫宋弘為大司空。
遣驃騎大將軍景丹率征虜將軍祭遵等二將軍擊弘農賊,破之,因遣祭遵圍蠻中賊張滿。蠻中,聚名,故戎蠻子國,在今汝州西南,俗謂之麻城。
漁陽太守彭寵反,攻幽州牧朱浮於薊。
延岑自稱武安王於漢中。
辛卯,至自修武。
三月乙未,大赦天下,詔曰:「頃獄多冤人,用刑深刻,朕甚愍之。孔子云:『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論語之文。其與中二千石、諸大夫、博士、議郎議省刑法。」
遣執金吾賈復率二將軍擊更始郾王尹遵,破降之。「遵」或作「尊」。
驍騎將軍劉植擊密賊,戰歿。密,縣,屬河南郡,今洛州縣。
遣虎牙大將軍蓋延率四將軍伐劉永。夏四月,圍永於睢陽。更始將蘇茂殺淮陽太守潘蹇而附劉永。
甲午,封叔父良為廣陽王,兄子章為太原王,章弟興為魯王,舂陵侯嫡子祉為城陽王。城陽,國,故城在今沂州臨沂縣南。
五月庚辰,封更始元氏王歙為泗水王,泗水,國,今兌州縣也。故真定王楊子得為真定王,周後姬常為周承休公。武帝封周後姬嘉為周子南君,成帝封姬延為周承休公,常即延之後。承休所封,故城在今汝州東北。
癸未,詔曰:「民有嫁妻賣子欲歸父母者,恣聽之。敢拘執,論如律。」
六月戊戌,立貴人郭氏為皇后,子彊為皇太子,大赦天下。增郎、謁者、從官秩各一等。前書曰:「郎官掌守門戶,出充車騎。有議郎、中郎、侍郎、郎中,秩六百石已下。」丙午,封宗子劉終為淄川王。淄川,國,今淄州縣。
秋八月,帝自將征五校。丙辰,幸內黃,縣名屬魏郡,今相州縣。大破五校於羛陽,降之。羛陽,聚名,屬魏郡,故城在今相州堯城縣東。諸本有作「茀」者,誤也。左傳云:「晉荀盈如齊逆女,還,卒於戲陽。」杜預注云:「內黃縣北有戲陽城。」戲與羛同,音許冝反。
遣游擊將軍鄧隆救朱浮,與彭寵戰於潞,隆軍敗績。
蓋延拔睢陽,劉永奔譙。今亳州縣。
破虜將軍鄧奉據淯陽反。
九月壬戌,至自內黃。
驃騎大將軍景丹薨。
延岑大破赤眉於杜陵。縣名,屬京兆,周之杜伯國,在今萬年縣東南。
關中饑,民相食。
冬十一月,以廷尉岑彭為征南大將軍,率八將軍討鄧奉於堵郷。水經注曰:「堵水南經小堵郷。」在今唐州方城縣。堵音者。
銅馬、青犢、尤來餘賊共立孫登為天子於上郡。春秋保乾圖曰:「賊臣起,名孫登,巧用法,多技方。」蓋立以應之。上郡故城在今涇州上縣東南。登將樂玄殺登,以其衆五萬餘人降。
遣偏將軍馮異代鄧禹伐赤眉。
使太中大夫伏隆持節安輯青徐二州,招張步降之。爾雅曰:「輯,和也。」音集。
十二月戊午,詔曰:「惟宗室列侯為王莽所廢,先靈無所依歸,朕甚愍之。其並復故國。若侯身已歿,屬所上其子孫見名尚書,封拜。」屬所謂侯子孫所屬之郡縣也。録其見名上於尚書,封拜之。
是歲,蓋延等大破劉永於沛西。沛,今徐州縣也。初,王莽末,天下旱蝗,黃金一斤易粟一斛;至是野穀旅生,旅,寄也。不因播種而生,故曰旅。今字書作穭,音呂,古字通。麻尗尤盛,野蠶成繭,被於山阜,人收其利焉。
三年春正月甲子,以偏將軍馮異為征西大將軍,杜茂為驃騎大將軍,大司徒鄧禹及馮異與赤眉戰於回溪,溪名也,俗名回坑,在今洛州永寧縣東。禹、異敗績。
征虜將軍祭遵破蠻中,斬張滿。
辛巳,立皇考南頓君已上四廟。
壬午,大赦天下。
閏月乙巳,大司徒鄧禹免。
馮異與赤眉戰於崤底,大破之,崤,山名;底,阪也。一名嶔岑山,在今洛州永寧縣西北。餘衆南向冝陽,縣名,屬弘農郡,韓國都也,故城在今洛州福昌縣東韓城是也。帝自將征之。己亥,幸冝陽。甲辰,親勒六軍,大陳戎馬,大司馬吳漢精卒當前,中軍次之,驍騎、武衞分陳左右。赤眉望見震怖,遣使乞降。丙午,赤眉君臣面縛,面,偝也。謂反偝而縛之。奉高皇帝璽綬,蔡邕獨斷曰:「皇帝六璽,皆玉螭虎紐,文曰『皇帝行璽』、『皇帝之璽』、『皇帝信璽』、『天子行璽』、『天子之璽』、『天子信璽』,皆以武都紫泥封之。」玉璽譜曰:「傳國璽是秦始皇初定天下所刻,其玉出藍田山,丞相李斯所書,其文曰『受命于天,旣壽永昌』。高祖至霸上,秦王子嬰獻之。至王莽篡位,就元后求璽,不與,以威逼之,乃出璽投地。璽上螭一角缺。及莽敗,李松持璽詣宛上更始;更始敗,璽入赤眉;劉盆子旣敗,以奉光武。」詔以屬城門校尉。前書曰「城門校尉,掌京師城門屯兵,秩比二千石」也。戊申,至自冝陽,己酉,詔曰:「羣盜縱橫,賊害元元,盆子竊尊號,亂惑天下。朕奮兵討擊,應時崩解,十餘萬衆束手降服,先帝璽綬歸之王府。斯皆祖宗之靈,士人之力,朕曷足以享斯哉!享,當也。其擇吉日祠高廟,賜天下長子當為父後者爵,人一級。」
二月己未,祠高廟,受傳國璽。
劉永立董憲為海西王,海西,縣,屬琅邪郡。張步為齊王。步殺光禄大夫伏隆而反。
幸懷。遣吳漢率二將軍擊青犢於軹西,大破降之。軹,縣,屬河內郡,故城在今洛州濟源縣東南。
三月壬寅,以大司徒司直伏湛為大司徒。續漢志曰:「光武即位,依武帝故事置司徒司直,建武十一年省。」
彭寵陷薊城,寵自立為燕王。
帝自將征鄧奉,幸堵陽。夏四月,大破鄧奉於小長安,斬之。
馮異與延岑戰於上林,破之。關中上林苑也。
吳漢率七將軍與劉永將蘇茂戰於廣樂,大破之。廣樂地闕,今宋州虞城縣有長樂故城,蓋避隋煬帝諱。虎牙大將軍蓋延圍劉永於睢陽。
五月己酉,車駕還宮。
乙卯晦,日有食之。續漢志曰:「日在柳十四度。柳,河南也。時樊崇謀作亂,其七月伏誅。」
六月壬戌,大赦天下。
耿弇與延岑戰於穰,大破之。穰,縣,屬南陽郡,今鄧州縣。
秋七月,征南大將軍岑彭率三將軍伐秦豐,戰於黎丘,大破之,獲其將蔡宏。
庚辰,詔曰:「吏不滿六百石,下至墨綬長、相,有罪先請。續漢志曰:「縣大者置令一人,千石;其次置長,四百石;小者三百石。侯國之相亦如之。皆掌理人,並秦制。」男子八十以上,十歲以下,及婦人從坐者,自非不道,詔所名捕,皆不得繫。詔書有名而特捕者。當驗問者即就驗。女徒雇山歸家。」前書音義曰:「令甲:女子犯徒遣歸家,每月出錢雇人於山伐木,名曰雇山。」
蓋延拔睢陽,獲劉永,而蘇茂、周建立永子紆為梁王。
冬十月壬申,幸舂陵,祠園廟,因置酒舊宅,大會故人父老。光武舊宅在今隨州棗陽縣東南。宅南二里有白水焉,即張衡所謂「龍飛白水」也。十一月乙未,至自舂陵。
涿郡太守張豐反。涿郡故城在今幽州范陽縣。
是歲,李憲自稱天子。西州大將軍隗嚻奉奏。時鄧禹承制命嚻為西州大將軍,專制涼州、朔方事。建義大將軍朱祐率祭遵與延岑戰於東陽,斬其將張成。東陽,聚名也,故城在今鄧州南。臨淮郡復有東陽縣,非此地也。
四年春正月甲申,大赦天下。
二月壬子,幸懷。壬申,至自懷。
遣右將軍鄧禹率二將軍與延岑戰於武當,破之。武當,縣,屬南陽郡,有武當山,今均州縣也。
夏四月丁巳,幸鄴。己巳,進幸臨平。縣名,屬鉅鹿郡,故城在今定州鼓城縣東南。
遣大司馬吳漢擊五校賊於箕山,大破之。吳漢傳曰東郡箕山。
五月,進幸元氏。辛巳,進幸盧奴。
遣征虜將軍祭遵率四將軍討張豐於涿郡,斬豐。
六月辛亥,車駕還宮。
七月丁亥,幸譙。遣捕虜將軍馬武、偏將軍王霸圍劉紆於垂惠。垂惠,聚名,在今亳州山桑縣西北,一名禮城。
董憲將賁休以蘭陵城降,憲圍之。前書曰賁赫。賁音肥,今姓作賁,音奔。蘭陵,縣,屬東海郡,故城在今沂州丞縣東。虎牙大將軍蓋延率平狄將軍龐萌救賁休,不克,蘭陵為憲所陷。
秋八月戊午,進幸壽春。今壽州縣。
太中大夫徐惲擅殺臨淮太守劉度,惲坐誅。
遣揚武將軍馬成率三將軍伐李憲。九月,圍憲於舒。縣名,故城在今廬州廬江縣西。
冬十月甲寅,車駕還宮。
太傅卓茂薨。
十一月丙申,幸宛。遣建義大將軍朱祐率二將軍圍秦豐於黎丘。十二月丙寅,進幸黎丘。
是歲,征西大將軍馮異與公孫述將程焉戰於陳倉,破之。
五年春正月癸巳,車駕還宮。
二月丙午,大赦天下。
捕虜將軍馬武、偏將軍王霸拔垂惠。
乙丑,幸魏郡。今相州也。
壬申,封殷後孔安為殷紹嘉公。成帝封孔吉為殷紹嘉公,安即吉之裔也。
彭寵為其蒼頭所殺,漁陽平。秦呼人為黔首。謂奴為蒼頭者,以別於良人也。
大司馬吳漢率建威大將軍耿弇擊冨平、獲索賊於平原,大破降之。平原,郡,今德州縣也。復遣耿弇率二將軍討張步。
三月癸未,徙廣陽王良為趙王,始就國。
平狄將軍龐萌反,殺楚郡太守孫萌而東附董憲。
遣征南大將軍岑彭率二將軍伐田戎於津郷,大破之。南郡有津郷,故城在今荊州江陵縣東。
夏四月,旱,蝗。
河西大將軍竇融始遣使貢獻。
五月丙子,詔曰:「乆旱傷麥,秋種未下,朕甚憂之。將殘吏未勝,獄多冤結,元元愁恨,感動天氣乎?其令中都官、三輔、郡、國出繫囚,前書音義曰:「中都官謂京師諸官府也。國謂諸侯王國也。」罪非犯殊死一切勿案,殊死謂斬刑。殊,絕也。左傳曰:「斬其木而弗殊。」一切謂權時,非乆制也。並見前書音義。見徒免為庶人。務進柔良,退貪酷,各正厥事焉。」臣賢案:范曄序例云「帝紀略依春秋,唯孛彗、日食、地震書,餘悉備於志」。流俗本於此下多有「甲申,白虹見,南北竟天」者,誤。它皆放此。
六月,建義大將軍朱祐拔黎丘,獲秦豐;而龐萌、蘇茂圍桃城。任城國有桃聚,故城在今兖州任城縣北。帝時幸蒙,縣名,屬梁國,故城在今宋州北。因自將征之。先理兵任城,乃進救桃城,大破萌等。
秋七月丁丑,幸沛,祠高原廟。前書音義曰:「原,再也。」謂已立廟,更立者為原。詔修復西京園陵。進幸湖陵,征董憲。湖陵,縣,屬山陽郡,故城在今兖州方與縣東,一名湖陸。又幸蕃,縣名,屬魯國,故城在今徐州滕縣。蕃音皮。遂攻董憲於昌慮,大破之。昌慮,縣,屬東海郡,故城在今徐州滕縣東南。古邾國之濫邑也。左傳曰「邾庶其以濫來奔」,即此地。
八月己酉,進幸郯,縣名,屬東海郡,故城在今泗州下邳縣東北。郯音談。留吳漢攻劉紆、董憲等,車駕轉徇彭城、下邳。吳漢拔郯,獲劉紆,漢進圍董憲、龐萌於朐。縣名,屬東海郡,故城在今海州朐山縣西。音其于反。
冬十月,還,幸魯,使大司空祠孔子。
耿弇等與張步戰於臨淄,大破之。臨淄,今青州縣。帝幸臨淄,進幸劇。縣名,故城在今青州壽光縣南,故紀國城也。張步斬蘇茂以降,齊地平。
初起太學。陸機洛陽記曰:「太學在洛陽城故開陽門外,去宮八里,講堂長十丈,廣三丈。」車駕還宮,幸太學,賜博士弟子各有差。
十一月壬寅,大司徒伏湛免,尚書令侯霸為大司徒。
十二月,盧芳自稱天子於九原。縣名,屬五原郡,故城在今勝州銀成縣。
西州大將軍隗嚻子恂入侍。
交阯牧鄧讓率七郡太守遣使奉貢。交阯,郡,今交州縣也。南濵大海。輿地志云:「其夷足大指開析,兩足並立,指則相交。」阯與趾同,古字通。應劭漢官儀曰:「始開北方,遂交於南,為子孫基阯也。」七郡謂南海、蒼梧、鬱林、合浦、交阯、九真、日南,並屬交州,見續漢書。
詔復濟陽二年傜役。濟陽,縣,故城在今曹州冤句縣西南。皇考南頓君初為濟陽令,以哀帝建平元年帝生於濟陽宮,故復之。前書音義曰:「復謂除其賦役也。復音福。」
是歲,野穀漸少,田 20b47.gif 益廣焉。
462a.gif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樓主| 休竹客 發表於 2012-6-18 11:38 | 顯示全部樓層
<div class="feature">後漢書   卷一下‧帝紀第一下 光武皇帝 六年春正月丙辰,改舂陵郷為章陵縣。世世復傜役,比豐、沛,無有所豫。高祖豐沛邑人,故代代復,今比之也。復音福。
辛酉,詔曰:「往歲水旱蝗蟲為灾,穀價騰躍,言踴貴也。人用困乏。朕惟百姓無以自贍,惻然愍之。其命郡國有穀者,給稟說文:「稟,賜穀也。」音筆錦反。高年、鰥、寡、孤、獨及篤、無家屬貧不能自存者,如律。大戴禮曰:「六十無妻曰鰥,五十無夫曰寡。」禮記曰:「幼而無父曰孤,老而無子曰獨。」爾雅曰:「篤,困也。」蒼頡篇曰:「,病也。」漢律今亡。二千石勉加循撫,無令失職。」職猶常也。
揚武將軍馬成等拔舒,獲李憲。
二月,大司馬吳漢拔朐,獲董憲、龐萌,山東悉平。諸將還京師,置酒賞賜。
三月,公孫述遣將任滿寇南郡。今荊州也。
夏四月丙子,幸長安,始謁高廟,遂有事十一陵。有事謂祭也。左傳曰:「有事於太廟。」高祖長陵,惠帝安陵,文帝霸陵,景帝陽陵,武帝茂陵,昭帝平陵,宣帝杜陵,元帝渭陵,成帝延陵,哀帝義陵,平帝康陵。
遣虎牙大將軍蓋延等七將軍從隴道伐公孫述。
五月己未,至自長安。
隗嚻反,蓋延等因與嚻戰於隴阺,諸將敗績。
辛丑,詔曰:「惟天水、隴西、安定、北地並郡名。天水今秦州,安定今涇州,北地今寧州,隴西今渭州。吏人為隗嚻所詿誤者,說文曰:「詿亦誤也。」音古賣反。又三輔遭難赤眉,有犯法不道者,前書音義曰:「律:殺不辜一家三人為不道。」自殊死以下,皆赦除之。」
六月辛卯,詔曰:「夫張官置吏,所以為人也。管子曰:「張官置吏,所以奉主之法。」今百姓遭難,戶口耗少,而縣官吏職所置尚繁,其令司隷、州牧漢官儀曰:「司隷校尉部河南、河內、右扶風、左馮翊、京兆、河東、弘農七郡於河南洛陽,故謂東京為『司隷』。」各實所部,省減吏員。縣國不足置長吏可并合者,并音必政反。上大司徒、大司空二府。」於是條奏并省四百餘縣,吏職減損,十置其一。
代郡太守劉興擊盧芳將賈覽於高柳,戰歿。高柳,縣,屬代郡,故城在今雲州定襄縣。
初,樂浪人王調據郡不服。樂浪,郡,故朝鮮國也,在遼東。秋,遣樂浪太守王遵擊之,郡吏殺調降。
遣前將軍李通率二將軍,與公孫述將戰於西城,破之。西城,縣,屬漢中,今金州縣也。
夏,蝗。
秋九月庚子,赦樂浪謀反大逆殊死已下。
丙寅晦,日有食之。
冬十月丁丑,詔曰:「吾德薄不明,寇賊為害,彊弱相陵,元元失所。詩云:『日月告凶,不用其行。』詩小雅鄭玄注云:「告凶,告天下凶亡之徵也。行,道度也。不用之者,謂相干犯。」永念厥咎,內疚於心。疚,病也。詩曰:「憂心孔疚。」其勑公卿舉賢良、方正各一人;武帝建元元年,始詔舉賢良方正、直言極諫之士也。百僚並上封事,無有隱諱;宣帝始令羣臣得奏封事,以知下情。有司修職,務遵法度。」
十一月丁卯,詔王莽時吏人沒入為奴婢不應舊法者,皆免為庶人。
十二月壬辰,大司空宋弘免。
癸巳,詔曰:「頃者師旅未解,用度不足,故行十一之稅。謂十分而稅其一也。孟子曰:「夏五十而貢,殷七十而助,周百畒而徹,其實皆什一也。」今軍士屯田,糧儲差積。武帝初通西域,始置校尉屯田。其令郡國收見田租三十稅一,如舊制。」景帝二年,令人田租三十而稅一,今依景帝,故云「舊制」。
隗嚻遣將行巡寇扶風,行,姓;巡,名。漢有行祐,為趙相,見風俗通。征西大將軍馮異拒破之。
是歲,初罷郡國都尉官。始遣列侯就國。匈奴遣使來獻,使中郎將報命。漢官儀曰:「使匈奴中郎將,擁節,秩比二千石。」匈奴傳云:「令中郎將韓統報命,賂遺金幣。」
七年春正月丙申,詔中都官、三輔、郡、國出繫囚,非犯殊死,皆一切勿案其罪。見徒免為庶民。耐罪亡命,吏以文除之。耐,輕刑之名。前書音義曰:「一歲刑為罰作,二歲刑已上為耐。」耐音乃代反。亡命謂犯耐罪而背名逃者。令吏為文簿,記其姓名而除其罪,恐遂逃不歸,因失名籍。
又詔曰:「世以厚葬為德,薄終為鄙,至于富者奢僭,貧者單財,單,盡也。法令不能禁,禮義不能止,倉卒乃知其咎。倉卒謂喪亂也。諸厚葬者皆被發掘,故乃知其咎。咎,惡也。其布告天下,令知忠臣、孝子、慈兄、悌弟薄葬送終之義。」
二月辛巳,罷護漕都尉官。
三月丁酉,詔曰:「今國有衆軍,並多精勇,冝且罷輕車、騎士、材官、樓船士及軍假吏,漢官儀曰:「高祖命天下郡國選能引關蹶張,材力武猛者,以為輕車、騎士、材官、樓船,常以立秋後講肄課試,各有員數。平地用車騎,山阻用材官,水泉用樓船。」軍假吏謂軍中權置吏也。今悉罷之。令還復民伍。」
公孫述立隗嚻為朔寧王。
癸亥晦,日有食之,避正殿,寑兵,不聽事五日。詔曰:「吾德薄致災,讁見日月,讁,責也。音直革反。左傳曰:「人君為政不用善,自取讁於日月之災也。」戰慄恐懼,夫何言哉!今方念愆,庶消厥咎。其令有司各修職任,奉遵法度,惠茲元元。百僚各上封事,無有所諱。其上書者,不得言聖。」
夏四月壬午,詔曰:「比陰陽錯謬,日月薄食。百姓有過,在予一人,大赦天下。公、卿、司隷、州牧舉賢良、方正各一人,遣詣公車,朕將覽試焉。」公車,門名。公車所在,因以名焉。漢官儀曰:「公車掌殿司馬門,天下上事及徵召皆緫領之。」
五月戊戌,前將軍李通為大司空。
甲寅,詔吏人遭饑亂及為青、徐賊所略為奴婢下妻,欲去留者,恣聽之。杜預注左傳云:「不以道取為略。」敢拘制不還,以賣人法從事。言從賣人之事以結其罪。
是夏,連雨水。
漢忠將軍王常為橫野大將軍。
八月丁亥,封前河閒王邵為河閒王。
隗嚻寇安定,征西大將軍馮異、征虜將軍祭遵擊却之。
冬,盧芳所置朔方太守田颯、音立。雲中太守喬扈各舉郡降。
是歲,省長水、射聲二校尉官。前書音義曰:「長水,地名,胡騎所屯。射聲謂工射者也,夜中聞聲則射之,因以為名。」二校尉皆武帝置,今省之。
八年春正月,中郎將來歙襲略陽,縣名,屬天水郡,故城在今秦州隴城縣西北。殺隗嚻守將而據其城。
夏四月,司隷校尉傅抗下獄死。
隗嚻攻來歙,不能下。閏月,帝自征嚻,河西太守竇融率五郡太守與車駕會高平。五郡謂隴西、金城、天水、酒泉、張掖。高平,縣名,屬安定,後改為平高今原州縣。隴右潰,隗嚻奔西城,遣大司馬吳漢、征南大將軍岑彭圍之;進幸上邽,上邽,縣名,屬隴西郡,故邽戎邑,今秦州縣。不降,命虎牙大將軍蓋延、建威大將軍耿弇攻之。
潁川盜賊寇沒屬縣,河東守守兵亦叛,京師騷動。
秋,大水。
八月,帝自上邽晨夜東馳。九月乙卯,車駕還宮。
庚申,帝自征潁川盜賊,皆降。
安丘侯張步叛歸琅邪,安丘,縣,屬北海郡,今密州縣,有渠丘亭。琅邪太守陳俊討獲之。
戊寅,至自潁川。
冬十月丙午,幸懷。十一月乙丑,至自懷。
公孫述遣兵救隗嚻,吳漢、蓋延等還軍長安。天水、隴西復反歸嚻。
十二月,高句麗王遣使奉貢。
是歲大水。左傳曰:「平原出水為大水。」
九年春正月,隗嚻病死,其將王元、周宗復立嚻子純為王。
徙鴈門吏人於太原。
三月辛亥,初置青巾左校尉官。
公孫述遣將田戎、任滿據荊門。水經注曰:「江水東歷荊門、虎牙之閒。荊門山在南,上合下開,其狀似門,虎牙山在北,石壁色紅,閒有白文類牙,故以名也。此二山,楚之西塞也。」在今硤州夷陵縣東南。
夏六月丙戌,幸緱氏,登轘轅。緱氏縣有緱氏山,轘轅山有轘轅阪,並在洛陽之東南。
遣大司馬吳漢率四將軍擊盧芳將賈覽於高柳,戰不利。
秋八月,遣中郎將來歙監征西大將軍馮異等五將軍討隗純於天水。
驃騎大將軍杜茂與賈覽戰於繁畤,縣名,屬鴈門郡,今代州縣。茂軍敗績。
是歲,省關都尉,前書曰秦官也,武帝置。復置護羌校尉官。漢官儀曰:「武帝置,秩比二千石,持節,以護西羌。王莽亂,遂罷。」時班彪議,冝復其官,以理冤結。帝從之,以牛邯為護羌校尉,都於隴西令居縣。
十年春正月,大司馬吳漢率捕虜將軍王霸等五將軍擊賈覽於高柳,匈奴遣騎救覽,諸將與戰,郤之。
修理長安高廟。
夏,征西大將軍馮異破公孫述將趙匡於天水,斬之。
征西大將軍馮異薨。
秋八月己亥,幸長安,祠高廟,遂有事十一陵。
戊戌,進幸汧。縣名,屬右扶風,故城在今隴州汧源縣。隗嚻將高峻降。
冬十月,中郎將來歙等大破隗純於落門,前書曰天水兾縣有落門聚,在今渭州隴西縣東南;有落門山,落門水出焉。其將王元奔蜀,純與周宗降,隴右平。
先零羌寇金城、隴西,金城,郡,故城在今蘭州廣武縣之西南。來歙率諸將擊羌於五谿,大破之。續漢志曰隴西襄武縣有五谿聚。
庚寅,車駕還宮。
是歲,省定襄郡,定襄故城在今勝州界。徙其民於西河。郡名,今石州離石縣。泗水王歙薨。淄川王終薨。
十一年春二月己卯,詔曰:「天地之性人為貴。其殺奴婢,不得減罪。」
己酉,幸南陽;還,幸章陵,祠園陵。
城陽王祉薨。
庚午,車駕還宮。
閏月,征南大將軍岑彭率三將軍與公孫述將田戎、任滿戰於荊門,大破之,獲任滿。威虜將軍馮駿圍田戎於江州,縣名,屬巴郡,今渝州巴縣。岑彭遂率舟師伐公孫述,平巴郡。
夏四月丁卯,省大司徒司直官。漢官儀曰:「武帝置丞相司直,元壽二年改丞相為大司徒,司直仍舊。」今省。
先零羌寇臨洮。縣名,屬隴西郡,故城在今岷州。
六月,中郎將來歙率揚武將軍馬成破公孫述將王元、環安於下辯。縣名,屬武都郡,今成州同谷縣,舊名武衞城。安遣間人刺殺中郎將來歙。間,諜也,謂伺候閒隙也。帝自將征公孫述。秋七月,次長安。左傳例曰:「凡師出一宿為舍,再宿為信,過信為次。」八月,岑彭破公孫述將侯丹於黃石。即黃石灘也。水經注曰:「江水自涪陵東出百里而屆于黃石。」在今涪州涪陵縣。輔威將軍臧宮與公孫述將延岑戰於沈水,大破之。水經注曰:「沈水出廣漢縣,下入涪水。」本或作「沉水」及「沅水」者,並非。王元降。至自長安。
癸亥,詔曰:「敢灸灼奴婢,論如律,免所灸灼者為庶民。」
冬十月壬午,詔除奴婢射傷人弃市律。
公孫述遣間人刺殺征南大將軍岑彭。
馬成平武都,因隴西太守馬援擊破先零羗,徙致天水、隴西、扶風。
十二月,大司馬吳漢率舟師伐公孫述。
是歲,省朔方牧,并并州。朔方,郡,在今夏州朔方縣北,上并音必政反。初斷州牧自還奏事。前書音義曰「刺史每歲盡則入奏事京師」,今斷之。哀帝改刺史曰州牧。
十二年春正月,大司馬吳漢與公孫述將史興戰於武陽,斬之。武陽,縣,屬犍為郡,故城在今眉州隆山縣東也。
三月癸酉,詔隴、蜀民被略為奴婢自訟者,及獄官未報,一切免為庶民。
夏,甘露降南行唐。縣名,屬常山郡,今恒州縣。六月,黃龍見東阿。今濟州縣。
秋七月,威虜將軍馮駿拔江州,獲田戎。九月,吳漢大破公孫述將謝豐于廣都,斬之。廣都,今益州。輔威將軍臧宮拔涪城,斬公孫恢。涪城,今綿州縣也。恢,述之弟。
大司空李通罷。
冬十一月戊寅,吳漢、臧宮與公孫述戰於成都,大破之。述被創,夜死。辛巳,吳漢屠成都,夷述宗族及延岑等。廣雅曰:「夷猶滅也。」
十二月辛卯,揚武將軍馬成行大司空事。
是歲,九真徼外蠻夷張遊率種人內屬,九真,今愛州縣。封為歸漢里君。省金城郡屬隴西。參狼羌寇武都,武都,今武州也。參音所今反。隴西太守馬援討降之。詔邊吏力不足戰則守,追虜料敵不拘以逗留法。說文曰:「逗,留止也。」前書音義曰:「逗是曲行避敵也」。漢法,軍行逗留畏愞者斬。追虜或近或遠,量敵進退,不拘以軍法,直取勝敵為務也。逗,古住字。橫野大將軍王常薨。遣驃騎大將軍杜茂將衆郡施刑屯北邊,施,讀曰弛。弛,解也。前書音義曰:「謂有赦令去其鉗釱赭衣,謂之弛刑。」築亭候,亭候,伺候望敵之所。前書曰,秦法十里一亭,亭有長,漢因之不改。修烽燧。前書音義曰:「邊方備警急,作高土臺,臺上作桔皐,桔皐頭有兜零,以薪草置其中,常低之,有寇即燃火舉之,以相告,曰烽。又多積薪,寇至即燔之,望其煙,曰燧。晝則燔燧,夜乃舉烽。」廣雅曰:「兜零,籠也。」
十三年春正月庚申,大司徒侯霸薨。
戊子,詔曰:「往年已勑郡國,異味不得有所獻御,今猶未止,非徒有豫養導擇之勞,豫養謂未至獻時豫前養之。導亦擇也。至乃煩擾道上,疲費過所。其令太官勿復受。續漢志曰:「太官令一人,秩六百石,掌御膳飲食。」明勑下以遠方口實所以薦宗廟,自如舊制。」漢官儀曰:「口實,膳羞之事也。」
二月,遣捕虜將軍馬武屯虖沱河以備匈奴。盧芳自五原亡入匈奴。
丙辰,詔曰:「長沙王興、真定王得、河閒王邵、中山王茂,皆襲爵為王,不應經義。以其服屬旣疏,不當襲爵為王。其以興為臨湘侯,臨湘,縣,今潭州長沙縣。得為真定侯,邵為樂成侯,樂成,縣,故城在今瀛州樂府縣西北。茂為單父侯。」今宋州縣。音善甫。其宗室及絕國封侯者凡一百三十七人。丁巳,降趙王良為趙公,太原王章為齊公,魯王興為魯公。庚午,以殷紹嘉公孔安為宋公,周承休公姬常為衞公。省并西京十三國:廣平屬鉅鹿,真定屬常山,河閒屬信都,城陽屬琅邪,泗水屬廣陵,淄川屬高密,膠東屬北海,六安屬廬江,廣陽屬上谷。據此惟有九國,云「十三」,誤也。
三月辛未,沛郡太守韓歆為大司徒。丙子,行大司空馬成罷。
夏四月,大司馬吳漢自蜀還京師,於是大饗將士,班勞策勳。班,布也。謂徧布勞來之。其有功者,以策書紀其勳也。勞音力到反。功臣增邑更封,凡三百六十五人。其外戚恩澤封者四十五人。罷左右將軍官。前書曰左右將軍,周官也,秦、漢因之。至此罷。建威大將軍耿弇罷。
益州傳送公孫述瞽師、郊廟樂器、葆車、輿輦,於是法物始備。瞽,無目之人也。為樂師,取其無所見,於音聲審也。郊廟之器,樽彝之屬也。樂器,鍾磬之屬。葆車謂上建羽葆也。合聚五釆羽名為葆。輿者,車之緫名也。輦者,駕人以行。法物謂大駕鹵簿儀式也。時草創未暇,今得之始備。時兵革旣息,天下少事,文書調役,調謂發也。務從簡寡,至乃十存一焉。
甲寅,兾州牧竇融為大司空。
五月,匈奴寇河東。
秋七月,廣漢徼外白馬羌豪率種人內屬。廣漢,今益州雒縣也。徼猶塞也,音吉弔反。羌有百五十四種,在廣漢西北者為白馬羌。
九月,日南徼外蠻夷獻白雉、白兔。日南,郡,屬交州。
冬十二月甲寅,詔益州民自八年以來被略為奴婢者,謂公孫述時也。皆一切免為庶民;或依託為人下妻,欲去者,恣聽之;敢拘留者,比青、徐二州以略人法從事。
復置金城郡。前年省并隴西。
十四年春正月,起南宮前殿。
匈奴遣使奉獻,使中郎將報命。中郎將劉襄也。
夏四月辛巳,封孔子後志為襃成侯。平帝封孔均為褎成侯。志,均子也。古今志曰志時為密令。
越巂人任貴自稱太守,遣使奉計。越巂,郡,武帝置,本邛都也。巂,水名,因越巂水而置郡,故以名焉。計謂人庶名籍,若今計帳。
秋九月,平城人賈丹殺盧芳將尹由來降。平城屬鴈門郡,今雲州定襄縣也。
是歲,會稽大疫。會稽,今越州縣。莎車國、鄯善國遣使奉獻。莎車、鄯善,並西域國名。鄯音市戰反。
十二月癸卯,詔益、涼二州奴婢,自八年以來自訟在所官,一切免為庶民,賣者無還直。
十五年春正月辛丑,大司徒韓歆免,自殺。事見侯霸傳。
丁未,有星孛於昴。
汝南太守歐陽歙為大司徒。建義大將軍朱祐罷。
丁未,有星孛於營室。
二月,徙鴈門、代郡、上谷三郡民,置常關、居庸關以東。前書曰代郡有常山關,上谷郡居庸縣有關。時胡寇數犯邊,故徙之。
初,巴蜀旣平,大司馬吳漢上書請封皇子,不許,重奏連歲。三月,乃詔羣臣議。大司空融、固始侯通、膠東侯復、高密侯禹、太常登等奏議曰:「古者封建諸侯,以藩屏京師。藩,蘺也。屏,蔽也。詩大雅曰:「介人維藩,大邦維屏。」毛萇注曰:「當用公卿諸侯為藩屏也。」公羊傳曰:「京者何?大也。師者何?衆也。天子之居,必有衆大之辭言之。」周封八百,史記曰「唐、虞協和萬國,逮于夏、商,或數千,蓋周封八百」也。同姓諸姬並為建國,左傳曰:「虞、虢、焦、滑、霍、楊、韓、魏,皆姬姓也。」夾輔王室,尊事天子,享國永長,為後世法。故詩云:『大啟爾宇,為周室輔。』詩魯頌也。宇,居也。周成王封周公子伯禽於魯。言大開爾居,以為我周家之輔。高祖聖德,光有天下,亦務親親,封立兄弟諸子,不違舊章。陛下德橫天地,興復宗統,襃德賞勳,親睦九族,孔安國注尚書云:「九族謂上至高祖,下至玄孫。」功臣宗室,咸蒙封爵,多受廣地,或連屬縣。今皇子賴天,能勝衣趨拜,陛下恭謙克讓,抑而未議,羣臣百姓,莫不失望。冝因盛夏吉時,定號位,以廣藩輔,禮記月令:「天子孟夏迎夏於南郊,還,乃封諸侯,行爵出禄。」明親親,尊宗廟,重社稷,應古合舊,厭塞衆心。臣請大司空上輿地圖,廣雅曰:「輿,載也。」言載在地者,皆圖畫之。司空掌土地,故命上之。太常擇吉日,具禮儀。」制曰:「可。」
夏四月戊申,以太牢告祠宗廟。丁巳,使大司空融告廟,封皇子輔為右翊公,英為楚公,陽為東海公,康為濟南公,蒼為東平公,延為淮陽公,荊為山陽公,衡為臨淮公,焉為左翊公,京為琅邪公。癸丑,追謚兄伯升為齊武公,兄仲為魯哀公。
六月庚午,復置屯騎、長水、射聲三校尉官;七年罷。改青巾左校尉為越騎校尉。
詔下州郡檢覈墾田頃墾,闢也。及戶口年紀,又考實二千石長吏阿枉不平者。
冬十一月甲戌,大司徒歐陽歙下獄死。十二月庚午,關內侯戴涉為大司徒。
盧芳自匈奴入居高柳。
是歲,驃騎大將軍杜茂免。虎牙大將軍蓋延薨。
十六年春二月,交阯女子徵側反,略有城邑。
三月辛丑晦,日有蝕之。
秋九月,河南尹張伋及諸郡守十餘人,坐度田不實,皆下獄死。東觀記曰:「刺史太守多為詐巧,不務實核,苟以度田為名,聚人田中,並度廬屋里落,聚人遮道啼呼。」
郡國大姓及兵長、羣盜處處並起,攻劫在所,害殺長吏。郡縣追討,到則解散,去復屯結。青、徐、幽、兾四州尤甚。冬十月,遣使者下郡國,聽羣盜自相糾擿,擿猶發也。音它狄反。五人共斬一人者,除其罪。吏雖逗留回避故縱者,皆勿問,聽以禽討為效。其牧守令長坐界內盜賊而不收捕者,又以畏愞捐城委守者,皆不以為負,委守謂棄其所守也。但取獲賊多少為殿最,殿,後也。謂課居後也。最,凡要之首也。言課居先也。唯蔽匿者乃罪之。於是更相追捕,賊並解散。徙其魁帥於它郡,賦田受稟,使安生業。自是牛馬放牧,邑門不閉。
盧芳遣使乞降。十二月甲辰,封芳為代王。
初,王莽亂後,貨幣雜用布、帛、金、粟。是歲,始行五銖錢。武帝始為五銖錢,王莽時廢,今始行之。
十七年春正月,趙公良薨。
二月乙亥晦,日有食之。東觀記曰:「上以日食避正殿,讀圖讖多,御坐廡下淺露,中風發疾,苦眩甚。左右有白大司馬史,病苦如此,不能動搖。自強從公,出乗,以車行數里,病差。四月二日,車駕宿偃師。病差數日,入南陽界,到葉。以車騎省,留數日行,黎陽兵馬千餘匹,遂到章陵,起居平愈。」
夏四月乙卯,南巡狩,皇太子及右翊公輔、楚公英、東海公陽、濟南公康、東平公蒼從,幸潁川,進幸葉、章陵。葉,縣,故楚葉公邑,屬南陽郡,今許州縣也。葉音式涉反。五月乙卯,車駕還宮。
六月癸巳,臨淮公衡薨。
秋七月,妖巫李廣等羣起據皖城,縣名,屬廬江郡,故城在今舒州,有皖水。音下板反。遣虎賁中郎將馬援、驃騎將軍段志討之。九月,破皖城,斬李廣等。
冬十月辛巳,廢皇后郭氏為中山太后,立貴人陰氏為皇后。進右翊公輔為中山王,食常山郡。本恒山郡,避文帝諱改為常山,故城在今趙州元氏縣西。其餘九國公,皆即舊封進爵為王。
甲申,幸章陵。脩園廟,祠舊宅,觀田廬,置酒作樂,賞賜。時宗室諸母因酣恱,相與語曰:「文叔少時謹信,與人不款曲,唯直柔耳。今乃能如此!」帝聞之,大笑曰:「吾理天下,亦欲以柔道行之。」乃悉為舂陵宗室起祠堂。有五鳳皇見於潁川之郟縣。郟,今汝州郟城縣也。東觀記曰:「鳳高八尺,五彩,羣鳥並從,行列蓋地數頃,停一十七日。」十二月,至自章陵。
是歲,莎車國遣使貢獻。
十八年春二月,蜀郡守將史歆叛,遣大司馬吳漢率二將軍討之,圍成都。
甲寅,西廵狩,幸長安。三月壬午,祠高廟,遂有事十一陵。歷馮翊界,進幸蒲坂,祠后土。漢官儀曰:「祭地於河東汾陰后土宮。宮曲入河,古之祭地,澤中方丘也。以夏至日祭,其禮儀如祭天。」蒲阪,縣,屬河東郡。后土祠在今蒲州汾陰縣西北。夏四月甲戌車駕還宮。
癸酉,詔曰:「今邊郡盜穀五十斛,罪至於死,開殘吏妄殺之路,其蠲除此法,同之內郡。」
遣伏波將軍馬援率樓船將軍段志等擊交阯賊徵側等。
戊申,幸河內。戊子,至自河內。
五月,旱。
盧芳復亡入匈奴。
秋七月,吳漢拔成都,斬史歆等。壬戌,赦益州所部殊死已下。
冬十月庚辰,幸冝城。縣,屬南郡,楚之鄢邑也,故城在今襄州率道縣南。還,祠章陵。十二月乙丑,車駕還宮。
是歲,罷州牧,置刺史。武帝元封五年初置部刺史,掌奉詔條察州,秩六百石,員十三人。成帝綏和元年更名牧,秩二千石。哀帝建平二年復為刺史,元壽二年復為牧。經王莽變革,至建武元年復置牧,今改置刺史。
十九年春正月庚子,追尊孝宣皇帝曰中宗。始祠昭帝、元帝於太廟,漢官儀曰:「光武第雖十二,於父子之次,於成帝為兄弟,於哀帝為諸父,於平帝為祖父,皆不可為之後。上至元帝,於光武為父,故上繼元帝而為九代。故河圖云『赤九會昌』,謂光武也。」然則宣帝為祖,故追尊及祠之。成帝、哀帝、平帝於長安,舂陵節侯以下四世於章陵。
妖巫單臣、傅鎮等反,據原武,遣太中大夫臧宮圍之。夏四月,拔原武,斬臣、鎮等。
伏波將軍馬援破交阯,斬徵側等。因擊破九真賊都陽等,降之。
閏月戊申,進趙、齊、魯三國公爵為王。
六月戊申,詔曰:「春秋之義,立子以貴。公羊傳曰:「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桓公何以貴?母貴也。母貴則子貴,子以母貴,母以子貴。」東海王陽,皇后之子,冝承大統。皇太子彊,崇執謙退,願備藩國。父子之情,重乆違之。其以彊為東海王,立陽為皇太子,改名莊。」
秋九月,南巡狩。壬申,幸南陽,進幸汝南南頓縣舍,置酒會,賜吏人,復南頓田租歲。父老前叩頭言:「皇考居此日乆,陛下識知寺舍,蔡邕獨斷曰:「陛,階陛也。與天子言不敢指斥,故云陛下。」風俗通曰:「寺,司也。諸官府所止皆曰寺。」光武甞從皇考至南頓,故識知官府舍宇。每來輒加厚恩,願賜復十年。」帝曰:「天下重器,常恐不任,日復一日,安敢遠期十歲乎?」吏人又言:「陛下實惜之,何言謙也?」帝大笑,復增一歲。進幸淮陽、梁、沛。
西南夷寇益州郡,常璩華陽國志云:「武帝元封二年叟夷反,將軍郭昌討平之,因開為益州郡。」故城在今昆州晉寧縣是也。遣武威將軍劉尚討之。越巂太守任貴謀叛,十二月,劉尚襲貴,誅之。
是歲,復置函谷關都尉。九年省,今復置。修西京宮室。
二十年春二月戊子,車駕還宮。
夏四月庚辰,大司徒戴涉下獄死。古今注曰:「坐入故太公倉令奚涉罪。」大司空竇融免。
五月辛亥,大司馬吳漢薨。
匈奴寇上黨、天水,遂至扶風。
六月庚寅,廣漢太守蔡茂為大司徒,太僕朱浮為大司空。壬辰,左中郎將劉隆為驃騎將軍,行大司馬事。武帝省太尉,置大司馬將軍;成帝賜金印紫綬,置官屬,禄比丞相;哀帝去將軍,位在司徒上。見前書。
乙未,徙中山王輔為沛王。
秋,東夷韓國人率衆詣樂浪內附。東夷有辰韓、卞韓、馬韓,謂之三韓國也。
冬十月,東巡狩。甲午,幸魯,進幸東海、楚、沛國。
十二月,匈奴寇天水。
壬寅,車駕還宮。
是歲,省五原郡,徙其吏人置河東。復濟陽縣傜役六歲。
二十一年春正月,武威將軍劉尚破益州夷,平之。
夏四月,安定屬國胡叛,屯聚青山,青山在今慶州馬嶺縣西北。遣將兵長史陳訢討平之。訢音欣。
秋,鮮卑寇遼東,遼東太守祭肜大破之。
冬十月,遣伏波將軍馬援出塞擊烏桓,不克。
匈奴寇上谷、中山。
其冬,鄯善王、車師王等十六國皆遣子入侍奉獻,願請都護。都護,宣帝置,始以鄭吉為之,秩比二千石。都,緫也。言緫護南北道。居烏壘城,察西域諸國動靜以聞。事見前書。帝以中國初定,未遑外事,乃還其侍子,厚加賞賜。
二十二年春閏月丙戌,幸長安,祠高廟,遂有事十一陵。二月己巳,至自長安。
夏五月乙未晦,日有食之。
秋七月,司隷校尉蘇鄴下獄死。
九月戊辰,地震裂。制詔曰:「日者地震,南陽尤甚。夫地者,任物至重,靜而不動者也。而今震裂,咎在君上。鬼神不順無德,灾殃將及吏人,朕甚懼焉。其令南陽勿輸今年田租芻稾。遣謁者案行,其死罪繫囚在戊辰以前,減死罪一等;徒皆解鉗,衣絲絮。,解脫也。倉頡篇曰:「鉗,釱也。」音竒炎反。前書音義曰:「釱,足鉗也。」音徒計反,又大蓋反。舊法,在徒役者不得衣絲絮,今赦許之。賜郡中居人壓死者棺錢,人三千。其口賦逋稅而廬宅尤破壞者,勿收責。漢儀注曰:「人年十五至五十六出賦錢,人百二十,為一筭。又七歲至十四出口錢,人二十,以供天子;至武帝時又口加三錢,以補車騎馬。」逋稅謂欠田租也。吏人死亡,或在壞垣毀屋之下,而家羸弱不能收拾者,其以見錢穀取傭,為尋求之。」
冬十月壬子,大司空朱浮免。癸丑,光禄勳杜林為大司空。
是歲,齊王章薨。青州蝗。匈奴薁鞬日逐王比薁音於六反。鞬音紀言反。比,其名也。遣使詣漁陽請和親,使中郎將李茂報命。烏桓擊破匈奴,匈奴北徙,幕南地空。前書音義曰:「沙土曰幕,即今磧也。」詔罷諸邊郡亭候吏卒。
二十三年春正月,南郡蠻叛,遣武威將軍劉尚討破之,徙其種人於江夏。郡名,故城在今安州雲夢縣東南。
夏五月丁卯,大司徒蔡茂薨。
秋八月丙戌,大司空杜林薨。
九月辛未,陳留太守玉況為大司徒。況字文伯,京兆人。玉音肅。
冬十月丙申,太僕張純為大司空。
高句麗率種人詣樂浪內屬。
十二月,武陵蠻叛,寇掠郡縣,遣劉尚討之,戰於沅水,武陵,郡,今朗州也。沅,水名,出牂柯,東北過臨沅縣,至長沙入洞庭湖。尚軍敗歿。
是歲,匈奴薁鞬日逐王比率部曲遣使詣西河內附。
二十四年春正月乙亥,大赦天下。
匈奴薁鞬日逐王比遣使款五原塞,求扞禦北虜。
秋七月,武陵蠻寇臨沅,縣名,屬武陵郡,故城在今朗州武陵縣。遣謁者李嵩、中山太守馬成討蠻,不克,於是伏波將軍馬援率四將軍討之。
詔有司申明舊制阿附蕃王法。武帝時有淮南、衡山之謀,作左官之律,設附益之法。前書音義曰:「人道尚右,言捨天子,仕諸侯為左官。左,僻也。」阿曲附益王侯者,將有重法。是為舊制,今更申明之。
冬十月,匈奴薁鞬日逐王比自立為南單于,於是分為南、北匈奴。
二十五春正月,遼東徼外貊人貊人,穢貊國人也。貊音陌。寇右北平、漁陽、上谷、太原,遼東太守祭肜招降之。烏桓大人來朝。大人謂渠帥也。
南單于遣使詣闕貢獻,奉蕃稱臣;又遣其左賢王擊破北匈奴,却地千餘里。三月,南單于遣子入侍。
戊申晦,日有食之。
伏波將軍馬援等破武陵蠻於臨沅。冬十月,叛蠻悉降。
夫餘王遣使奉獻。夫餘國在海東,去玄菟千里餘。
是歲,烏桓大人率衆內屬,詣闕朝貢。
二十六年正月,詔有司增百官奉。續漢志曰:「大將軍、三公奉月三百五十斛,秩中二千石奉月百八十斛,二千石月百二十斛,比二千石月百斛,千石月九十斛,比千石月八十斛,六百石月七十斛,比六百石月五十五斛,四百石月五十斛,比四百石月四十五斛,三百石月四十斛,比三百石月三十七斛,二百石月三十斛,比二百石月二十七斛,百石月十六斛,斗食月十一斛,佐史月八斛。凡諸受奉,錢穀各半。」奉音扶用反。其千石已上,減於西京舊制;六百石已下,增於舊秩。
初作壽陵。初作陵未有名,故號壽陵,蓋取乆長之義也。漢自文帝以後皆預作陵,今循舊制也。將作大匠竇融上言園陵廣袤,無慮所用。前書曰:「將作少府,秦官,掌宮室,景帝改為大匠,秩二千石。」說文曰:「南北曰袤,東西曰廣。」廣雅曰:「無慮,都凡也。」謂請園陵都凡制度也。袤音茂。帝曰:「古者帝王之葬,皆陶人瓦器,木車茅馬,禮曰:「塗車芻靈,自古有之。」鄭玄注云:「芻靈,東茅為人馬也。」使後世之人不知其處。太宗識終始之義,景帝能述遵孝道,遭天下反覆,而霸陵獨完受其福,豈不美哉!謂赤眉入長安,惟霸陵不掘。今所制地不過二三頃,無為山陵,陂池裁令流水而已。」言不起山陵,裁令封土,陂池不停水而已。陂音普何反。池音徒何反。
遣中郎將段郴授南單于璽綬,令入居雲中,郡名,在今勝州北。郴音丑林反。始置使匈奴中郎將,將兵衞護之。中郎將即段郴也。漢官儀曰「使匈奴中郎將屯西河美稷縣」也。南單于遣子入侍,奉奏詣闕。於是雲中、五原、朔方、北地、定襄、鴈門、上谷、代八郡民歸於本土。遣謁者分將施刑補理城郭。施與弛同,解見上。發遣邊民在中國者,布還諸縣,皆賜以裝錢,轉輸給食。東觀記曰:「時城郭丘墟,掃地更為,上悔前徙之。」
二十七年夏四月戊午,大司徒玉況薨。
五月丁丑,詔曰:「昔契作司徒,禹作司空,皆無『大』名,其令二府去『大』。」朱祐奏冝令三公並去「大」名,以法經典,帝從其議。又改大司馬為太尉。驃騎大將軍行大司馬劉隆即日罷,太僕趙憙為太尉,大司農馮勤為司徒。
益州郡徼外蠻夷率種人內屬。
北匈奴遣使詣武威乞和親。武威,郡,故城在今涼州姑臧縣西北,故涼城是也。
冬,魯王興、齊王石始就國。
二十八年春正月己巳,徙魯王興為北海王,以魯國益東海。賜東海王彊虎賁、旄頭、鍾虡之樂。漢官儀曰:「虎賁千五百人,戴鶡尾,屬虎賁中郎將。」又云:「舊選羽林為旄頭,被髮先駈。」魏文帝列異傳曰:「秦文公時梓樹化為牛,以騎擊之,騎不勝,或墮地髻解被髮,牛畏之,入水,故秦因是置旄頭騎,使先駈。」爾雅曰:「木謂之虡。」所以懸鍾磬也。說文曰:「虡飾為猛獸。」
夏六月丁卯,沛太后郭氏薨,因詔郡縣捕王侯賔客,坐死者數千人。時更始子鯉因沛獻王輔殺劉盆子兄恭,故王侯賔客多坐死。
秋八月戊寅,東海王彊、沛王輔、楚王英、濟南王康、淮陽王延始就國。
冬十月癸酉,詔死罪繫囚皆一切募下蠶室,蠶室,宮刑獄名。宮刑者畏風,須暖,作窨室蓄火如蠶室,因以名焉。窨音一禁反。見前書音義。其女子宮。謂幽閉也。
北匈奴遣使貢獻,乞和親。
二十九年春二月丁巳朔,日有食之。遣使者舉冤獄,出繫囚。
庚申,賜天下男子爵,人二級;鰥、寡、孤、獨、篤、貧不能自存者粟,人五斛。
夏四月乙丑,詔令天下繫囚自殊死已下及徒各減本罪一等,其餘贖罪輸作各有差。
三十年春正月,鮮卑大人內屬,朝賀。
二月,東巡狩。甲子,幸魯,進幸濟南。閏月癸丑,車駕還宮。
有星孛于紫宮。
夏四月戊子,徙左翊王焉為中山王。
五月,大水。
賜天下男子爵,人二級;鰥、寡、孤、獨、篤、貧不能自存者粟,人五斛。
秋七月丁酉,幸魯國。復濟陽縣是年傜役。冬十一月丁酉,至自魯。
三十一年夏五月,大水。
戊辰,賜天下男子爵,人二級;鰥、寡、孤、獨、篤、貧不能自存者粟,人六斛。
癸酉晦,日有食之。
是夏,蝗。
秋九月甲辰,詔令死罪繫囚皆一切募下蠶室,其女子宮。
是歲,陳留雨穀,形如稗實。杜預注左傳云:「稗,草之似穀者。」音蒲懈反。北匈奴遣使奉獻。
中元元年春正月,東海王彊、沛王輔、楚王英、濟南王康、淮陽王延、趙王盱皆來朝。盱音況于反。
丁卯,東巡狩。二月己卯,幸魯,進幸太山。北海王興、齊王石朝于東嶽。辛卯,柴望岱宗,登封太山;甲午,禪于梁父。岱宗,太山也。梁父,太山下小山也。封謂聚土為壇,墠謂除地而祭。改「墠」為「禪」,神之也。續漢志曰:「時上御輦升山,即位於壇南,北面,尚書令奉玉牒檢,皇帝以寸三分璽親封之。藏玉牒已,復石覆訖,尚書令以五寸印封石檢畢,皇帝再拜。禪祭地于梁陰,以高后配,山川羣神從祀焉。其玉牒文祕,刻石文辭多,不載。」
三月戊辰,司空張純薨。
夏四月癸酉,車駕還宮。己卯,大赦天下。復嬴、博、梁父、奉高,四縣屬太山郡,故城在今兖州博城縣界。勿出今年田租芻稾。改年為中元。
行幸長安。戊子,祀長陵。五月乙丑,至自長安。
六月辛卯,太僕馮魴為司空。
乙未,司徒馮勤薨。
是夏,京師醴泉涌出,尚書中候曰「俊乂在官,則醴泉出」也。飲之者固疾皆愈,惟眇、蹇者不瘳。又有赤草生於水崖。赤草,朱草也。大戴禮曰:「朱草日生一葉,至十五日已後日落一葉,周而復始。」郡國頻上甘露。羣臣奏言:「地祇靈應而朱草萌生。孝經援神契曰:「德至草木,即朱草生。」孝宣帝每有嘉瑞,輒以改元,神爵、五鳳、甘露、黃龍,列為年紀,蓋以感致神祇,表彰德信。是以化致升平,稱為中興。今天下清寧,靈物仍降。陛下情存損挹,推而不居,豈可使祥符顯慶,沒而無聞?冝令太史撰集,太史,史官之長也。前書音義曰:「太史公,武帝置,位在丞相之上。」以傳來世。」帝不納。常自謙無德,每郡國所上,輒抑而不當,故史官罕得記焉。
秋,郡國三蝗。
冬十月辛未,司隷校尉東萊李訢為司徒。
甲申,使司空告祠高廟曰:「高皇帝與羣臣約,非劉氏不王。呂太后賊害三趙,謂高帝子趙幽王友、趙恭王恢、趙隱王如意。專王呂氏,賴社稷之靈,禄、產伏誅,呂產、呂禄,並呂后兄弟子。呂后崩,各擁南北軍,欲為亂,周勃、陳平等誅之。天命幾墜,危朝更安。呂太后不冝配食高廟,同祧至尊。薄太后母德慈仁,薄太后,高帝姬,孝文帝之母。孝文皇帝賢明臨國,子孫賴福,延祚至今。其上薄太后尊號曰高皇后,配食地祇。遷呂太后廟主于園,四時上祭。」園謂塋域也,於中置寑。
十一月甲子晦,日有食之。
是歲,初起明堂、靈臺、辟雍,及北郊兆域。大戴禮云:「明堂者凡九室,一室有四戶八牖,三十六戶,七十二牖。以茅蓋上,上員下方。赤綴戶也,白綴牖也。」禮圖又曰:「建武三十一年,作明堂,上員下方。十二堂法日辰。九室法九州。室八窗,八九七十二,法一時之王。室有十二戶,法陰陽之數。」胡伯始云:「古清廟蓋以茅,今蓋以瓦,下藉茅,存古制也。」漢官儀曰:「明堂四面起土作塹,上作橋,塹中無水。明堂去平城門二里所,天子出,從平城門,先歷明堂,乃至郊祀。」又曰:「辟雍去明堂三百步。車駕臨辟雍,從北門入。三月、九月,皆於中行郷射禮。辟雍以水周其外,以節觀者。諸侯曰泮宮。東西南有水,北無,下天子也。」漢宮閣疏曰:「靈臺高三丈,十二門。天子曰靈臺,諸侯曰觀臺。」漢官儀:「北郊壇在城西北角,去城一里所。為方壇四陛,但有壇祠舍而已。其鼓吹樂及舞人御帳,皆徙南郊之具。地祇位南面西上,高皇后配,西面,皆在壇上。地理羣神從食壇下。南郊焚犢,北郊埋犢。」宣布圖讖於天下。復濟陽、南頓是年傜役。參狼羌寇武都,敗郡兵,隴西太守劉盱遣軍救之,及武都郡兵討叛羌,皆破之。
二年春正月辛未,初立北郊,祀后土。
東夷倭奴國主遣使奉獻。倭在帶方東南大海中,依山島為國。
二月戊戌,帝崩於南宮前殿,年六十二。伏侯古今注曰:「是歲在丁巳。」遺詔曰:「朕無益百姓,皆如孝文皇帝制度,務從約省。文帝葬皆以瓦器,不以金銀銅錫為飾,因其山,不起墳。刺史、二千石長吏皆無離城郭,無遣吏及因郵奏。」說文曰:「郵,境上行書舍也。」
初,帝在兵閒乆,厭武事,且知天下疲秏,思樂息肩。左傳曰:「息肩于晉。」自隴、蜀平後,非儆急,未甞復言軍旅。皇太子甞問攻戰之事,帝曰:「昔衞靈公問陳,孔子不對,此非爾所及。」論語:「衞靈公問陳於孔子。曰:『俎豆之事,則甞聞之矣;軍旅之事,未之學也。』」每旦視朝,日仄乃罷。數引公卿、郎、將講論經理,夜分乃寐。分猶半也。皇太子見帝勤勞不怠,承間諫曰:「陛下有禹湯之明,而失黃老養性之福,黃帝、老子。願頤愛精神,優游自寧。」帝曰:「我自樂此,不為疲也。」雖身濟大業,兢兢如不及,故能明慎政體,緫權綱,量時度力,舉無過事。退功臣而進文吏,戢弓矢而散馬牛,雖道未方古,斯亦止戈之武焉。〕左傳曰:「於文,止戈為武也。」
論曰:皇考南頓君初為濟陽令,以建平元年十二月甲子夜生光武於縣舍,蔡邕光武碑文云:「光武將生,皇考以令舍不顯,開宮後殿居之而生。」有赤光照室中。東觀記曰:「光照堂中,盡明如晝。」欽異焉,使卜者王長占之。長辟左右辟音頻亦反。曰:「此兆吉不可言。」是歲縣界有嘉禾生,一莖九穗,因名光武曰秀。明年,方士有夏賀良者,上言哀帝,云漢家歷運中衰,當再受命。於是改號為太初元年,稱「陳聖劉太平皇帝」,以厭勝之。及王莽篡位,忌惡劉氏,以錢文有金刀,故改為貨泉。或以貨泉字文為「白水真人」。後望氣者蘇伯阿為王莽使至南陽,遙望見舂陵郭,唶曰:唶,歎也,音子夜反。「氣佳哉!鬱鬱葱葱然。」及始起兵還舂陵,遠望舍南,火光赫然屬天,有頃不見。初,道士西門君惠、李守等亦云劉秀當為天子。其王者受命,信有符乎?不然,何以能乗時龍而御天哉!易曰:「時乗六龍以御天。」
贊曰:炎正中微,大盜移國。漢以火德王,故曰炎正。大盜謂王莽篡位也。莊子曰:「田成子一日殺齊君而盜其國,向所謂智者,不反為大盜積者乎?」九縣飆回,三精霧塞。九縣,九州也。飆回謂亂也。三精,日月星也。霧塞言昏昧也。精,或為「象」。人厭淫詐,神思反德。光武誕命,靈貺自甄。誕,大也。書曰:「誕膺天命。」甄,明也。靈貺謂佳氣神光之類也。沈幾先物,深略緯文。幾者,動之微也。物,事也。沈深之幾,先見於事也。謚法:「經緯天地曰文。」尋、邑百萬,貔虎為羣。貔,執夷,虎屬也。書曰:「如虎如貔。」言甚猛勇也。長轂雷野,高鋒彗雲。長轂,兵車。雷野,言其聲盛。淮南子曰:「雷以為車輿。」彗,埽也,音詳銳反。英威旣振,新都自焚。王莽初封為新都侯。史記曰,周武王伐紂,紂衣其寶玉自焚而死。莽雖被殺,滅亡與紂同,故假以言之。虔劉庸、代,紛紜梁、趙。虔、劉,皆殺也。左傳曰:「虔劉我邊垂。」謂公孫述稱帝於庸、蜀,盧芳據代郡也。紛紜,諭亂也。梁謂劉永,趙謂王郎也。三河未澄,四關重擾。三河,河南、河北、河東也。未澄謂朱鮪等據洛陽,未歸光武也。四關謂長安四塞之國。重擾謂更始已定關中,劉盆子入關殺更始,發掘諸陵也。神旌乃顧,遞行天討。周禮曰:「析羽為旌。」稱神者,猶言神兵神筭也。詩云「乃眷西顧」,書云「天討有罪」也。金湯失險,車書共道。前書曰:「金城湯池,不可攻矣。」金以諭堅,湯取其熱。光武所擊,皆失其險固也。禮記曰:「天下車同軌,書同文。」靈慶旣啟,人謀咸贊。靈慶謂符讖也。左傳曰:「天啟之也。」人謀謂羣下勸即尊號也。易曰:「人謀鬼謀,百姓與能。」贊,助也。明明廟謨,赳赳雄斷。詩曰「明明天子」。淮南子曰:「運籌於廟堂之上,決勝千里之外。」赳赳,武貌也。於赫有命,系隆我漢。於赫,歎美之詞,音烏。詩云:「有命旣集。」系猶繫也。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樓主| 休竹客 發表於 2012-6-18 11:38 | 顯示全部樓層
<div class="feature">後漢書   卷二‧帝紀第二 顯宗孝明帝 顯宗孝明皇帝諱莊,謚法曰:「照臨四方曰明。」伏侯古今注曰:「莊之字曰嚴。」光武第四子也。母陰皇后。帝生而豐下,杜預注左傳云:「豐下,蓋面方也。」東觀記云:「帝豐下兌上,項赤色,有似於堯。」十歲能通春秋,光武竒之。建武十五年封東海公,十七年進爵為王,十九年立為皇太子。師事博士桓榮,學通尚書。
中元二年二月戊戌,即皇帝位,年三十。尊皇后曰皇太后。
三月丁卯,葬光武皇帝於原陵。帝王紀曰:「原陵方三百二十步,高六丈,在臨平亭東南,去洛陽十五里。」有司奏上尊廟曰世祖。
夏四月丙辰,詔曰:「予末小子,奉承聖業,夙夜震畏,不敢荒寧。先帝受命中興,德侔帝王,協和萬邦,假於上下,假,至也。音格。懷柔百神,惠於鰥寡。懷,安也。柔,和也。禮曰「凡山林能興雲致雨者皆曰神,有天下者祭百神」,懷柔百神也。書曰:「惠于鰥寡。」朕承大運,繼體守文,創基之主,則尚武功以定禍亂;其次繼體而立者,則守文德。穀梁傳曰:「承明繼體。則守文之君也。」不知稼穡之艱難,懼有廢失。聖恩遺戒,顧重天下,以元元為首。公卿百僚,將何以輔朕不逮?其賜天下男子爵,人二級;前書音義曰:「男子者,謂戶內之長也。」商鞅為秦制爵二十級:一,公士;二,上造;三,簪 4b8d.gif ;四,不更;五,大夫;六,官大夫;七,公大夫;八,公乗;九,五大夫;十,左庶長;十一,右庶長;十二,左更;十三,中更;十四,右更;十五,少上造;十六,大上造;十七,駟車庶長;十八,大庶長;十九,關內侯;二十,徹侯。人賜爵者,有罪得贖,貧者得賣與人。三老、孝悌、力田人三級;三老、孝悌、力田,三者皆郷官之名。三老,高帝置,孝悌、力田,高后置,所以勸導郷里,助成風化也。文帝詔曰:「孝悌,天下之大順也。力田,為生之本也。三老,衆人之師也。其以戶口率置員。」事見前書。爵過公乗,得移與子若同產、同產子;漢制,賜爵自公士已上不得過公乗,故過者得移授也。同產,同母兄弟也。及流人無名數欲自占者人一級;無名數謂無文簿也。占謂自歸首也。鰥、寡、孤、獨、篤 24e07.gif 粟,人十斛。其施刑及郡國徒,在中元元年四月己卯赦前所犯而後捕繫者,悉免其刑。又邊人遭亂為內郡人妻,在己卯赦前,一切遣還邊,恣其所樂。中二千石下至黃綬,漢制,二百石以上銅印黃綬也。貶秩贖論者,悉皆復秩還贖。方今上無天子,下無方伯,公羊傳曰:「上無天子,下無方伯。」此制引以為謙也。若涉淵水而無舟楫。夫萬乗至重而壯者慮輕,帝謙言年尚少壯,思慮輕淺,故須賢人輔弼。實賴有德左右小子。賴,恃也。左右,助也。高密侯禹元功之首,東平王蒼寬博有謀,並可以受六尺之託,臨大節而不撓。六尺謂年十五已下。大節謂大事。撓,屈也。音女孝反。其以禹為太傅,蒼為驃騎將軍。太尉憙告謚南郊,趙憙也。應劭風俗通曰:「禮,臣子無爵謚君父之義也,故羣臣累其功美,葬日,遣太尉於南郊告天而謚之。」司徒訢奉安梓宮,李訢也。梓宮,以梓木為棺。風俗通曰:「宮者,存時所居,縁生事死,因以為名。」司空魴將校復土。馮魴也。將校謂將領五校兵以穿壙也。前書音義曰:「復土,主穿壙填塞事也。言下棺訖,復以土為墳,故言復土。」其封憙為節郷侯,訢為安郷侯,魴為楊邑侯。」
秋九月,燒當羌寇隴西,敗郡兵於允街。允街,縣名也,允音鉛,街音佳,屬金城郡,故城在今涼州昌松縣東南。城臨麗水,一名麗水城。赦隴西囚徒,減罪一等,勿收今年租調。又所發天水三千人,亦復是歲更賦。更謂戍卒更相代也。賦謂雇更之錢也。前書音義曰:「更有三品:有卒更,有踐更。古正卒無常,人皆當迭為之有。一月一更,是為卒更。貧者欲得雇更錢,次直者出錢雇之,月二千,是為踐更,有過更。古者天下人皆當戍邊三日,亦名為更。不可人人自行三日戍,當行者不可往即還,因住一歲,次直者出錢三百雇之,謂之過更。」遣謁者張鴻討叛羌於允吾,允吾,縣名,屬金城郡,故城在今蘭州廣武縣西南。允音沿。吾音牙。鴻軍大敗,戰歿。冬十一月,遣中郎將竇固監捕虜將軍馬武等二將軍討燒當羌。
十二月甲寅,詔曰:「方春戒節,人以耕桑。其勑有司務順時氣,使無煩擾。禮記:「孟春之月,布德和令,行慶施惠。仲春,無作大事,以妨農事。」天下亡命殊死以下,聽得贖論:死罪入縑二十匹,右趾至髡鉗城旦舂十匹,前書音義曰:「右趾謂刖其右足,次刖左足,次劓,次黥,次髡鉗為城旦舂。城旦者,晝日伺寇虜,夜暮築長城。舂者,婦人犯罪,不任軍役之事,但令舂以食徒者。」完城旦舂至司寇作三匹。完者,謂不加髡鉗而築城也。次鬼薪、白粲,次隷臣妾,次司寇作。其未發覺,詔書到先自告者,半入贖。今選舉不實,邪佞未去,權門請託,殘吏放手,放手謂貪縱為非也。百姓愁怨,情無告訴。有司明奏罪名,并正舉者。舉非其人,並正舉主之罪。又郡縣每因徵發,輕為姦利,詭責羸弱,先急下貧。其務在均平,無令枉刻。」
永平元年春正月,帝率公卿已下朝於原陵,如元會儀。漢官儀曰:「古不墓祭。秦始皇起寑於墓側,漢因而不改。諸陵寑皆以晦、望、二十四氣、三伏、社、臘及四時上飯。其親陵所宮人,隨鼓漏理被枕,具盥水,陳莊具。天子以正月上原陵,公卿百官及諸侯王、郡國計吏皆當軒下,占其郡國穀價,四方改易,欲先帝魂魄聞之也。」元會儀見下。
夏五月,太傅鄧禹薨。
戊寅,東海王彊薨,遣司空馮魴持節視喪事,賜升龍旄頭、鑾輅、龍旂。旄頭,見光武紀。鑾,鈴也,在鑣。交龍為旂,唯天子用之,今特賜以葬。
六月乙卯,葬東海恭王。
秋七月,捕虜將軍馬武等與燒當羌戰,大破之。募士卒戍隴右,賜錢人三萬。
八月戊子,徙山陽王荊為廣陵王,遣就國。
是歲,遼東太守祭肜使鮮卑擊赤山烏桓,赤山在遼東西北數千里。大破之,斬其渠帥。越巂姑復夷叛,姑復,縣名。州郡討平之。
二年春正月辛末,宗祀光武皇帝於明堂,帝及公卿列侯始服冠冕、衣裳、玉佩、絇屨以行事。漢官儀曰:「天子冠通天,諸侯王冠遠遊,三公、諸侯冠進賢三梁,卿、大夫、尚書、二千石、博士冠兩梁,二千石已下至小吏冠一梁。天子、公、卿、特進、諸侯祀天地明堂,皆冠平冕,天子十二旒,三公、九卿、諸侯七,其纓各如其綬色,玄衣纁裳。」周禮曰:「王祀昊天上帝則服大裘而冕,祀五帝亦如之。」三禮圖曰:「冕以三十升布漆而為之,廣八寸,長尺六寸,前圜後方,前下後高,有俛伏之形,故謂之冕。欲人之位彌高而志彌下,故以名焉。」董巴輿服志曰:「顯宗初服冕衣裳以祀天地。衣裳以玄上纁下,乗輿備文日月星辰十二章,三公、諸侯用山龍九章,卿已下用華蟲七章,皆五色釆。乗輿刺繡,公卿已下皆織成。陳留襄邑獻之。」徐廣車服注曰:「漢明帝案古禮備其服章,天子郊廟衣皁上絳下,前三幅,後四幅,衣畫而裳繡。」禮記曰:「古之君子必佩玉,君子於玉比德焉。天子佩白玉,公侯佩山玄玉,大夫佩水蒼玉,世子佩瑜玉。」周禮屨人「掌王赤舄青絇」。鄭玄注云:「赤舄,為上冕服之舄也。絇屨,鼻頭以青綵飾之。」絇音劬。三禮圖曰:「屨複下曰舄,其色各隨裳色。」禮畢,登靈臺。使尚書令持節詔驃騎將軍、三公曰:「今令月吉日,宗祀光武皇帝於明堂,以配五帝。五經通義曰:「蒼帝靈威仰,赤帝赤熛怒,黃帝含樞紐,白帝白招矩,黑帝叶光紀。牲幣及玉,各依方色。」禮備法物,樂和八音,詠祉福,舞功德,祉亦福也。詠謂詩云「降福穰穰」之類。景帝詔曰:「歌者所以發德,舞者所以明功。」其班時令,勑羣后。班,布也。時令謂月令也。四時各有令,若有乖舛,必致妖災,故告之。事畢,升靈臺,望元氣,吹時律,觀物變。元氣,天氣也。王者承天心,理禮樂,通上下四時之氣也,故望之焉。時律者,即月令「孟春律中太蔟,仲春律中夾鍾」之類。大戴禮曰:「聖人 229f5.gif 十二管,察八音之清濁,謂之律呂。律呂不正則諸氣不和。」周禮保章氏:「以五雲之色,辨吉凶、水旱、豐荒之祲象。」鄭司農注云:「以二至二分觀雲色,青為蟲,白為喪,赤為兵荒,黑為水,黃為豐。故春秋傳曰:『凡分至啟閉必書雲物,為備故也』。」杜預注云:「物謂氣色災變也。」羣僚藩輔,宗室子孫,衆郡奉計,百蠻貢職,奉計謂計吏也。詩曰「因時百蠻。」百言衆多也。獨言蠻,通四夷。烏桓、濊貊咸來助祭,單于侍子、骨都侯亦皆陪位。斯固聖祖功德之所致也。朕以闇 28e5f.gif ,奉承大業,親執珪璧,恭祀天地。周禮曰:「四圭尺有二寸,以祀天。」又曰:「以蒼璧禮天,以黃琮禮地,以青圭禮東方,以赤璋禮南方,以白琥禮西方,以玄璜禮北方。」仰惟先帝受命中興,撥亂反正,以寧天下,撥,理也。公羊傳曰:「撥亂世反之正,莫近於春秋。」封泰山,建明堂,立辟雍,起靈臺,恢弘大道,被之八極;淮南子曰:「九州之外有八寅,八寅之外有八紘,八紘之外有八極。」而胤子無成康之質,明帝自謂成康之時刑措不用四十餘年。羣臣無呂旦之謀,盥洗進爵,踧踖惟慙。鄭玄注論語云:「踧踖,敬恭貌。」盥音管。素性頑鄙,臨事益懼,故『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坦蕩,明達之貌。戚戚,常憂懼也。其令天下自殊死已下,謀反大逆,皆赦除之。百僚師尹,其勉修厥職,順行時令,敬若昊天,若,順也。以綏兆人。」
三月,臨辟雍,初行大射禮。儀禮曰大射之禮,王將祭射宮,擇士以助祭也。張虎侯、熊侯、豹侯,其制若今之射的矣。謂之為侯者,天子射中之,可以服諸侯也。天子侯中一丈八尺,畫以雲氣焉。王以六耦射三侯,樂以騶虞九節;諸侯以四耦射二侯,樂以貍首七節;孤卿、大夫以三耦射一侯,樂以釆蘋五節;士以二耦射豻侯,樂以釆蘩三節。
秋九月,沛王輔、楚王英、濟南王康、淮陽王延、東海王政來朝。
冬十月壬子,幸辟雍,初行養老禮。詔曰:「光武皇帝建三朝之禮,而未及臨饗。三朝之禮謂中元元年初起明堂、辟雍、靈臺也。眇眇小子,屬當聖業。尚書康王曰:「眇眇予末小子。」孔安國注云:「眇眇猶微微也。」閒暮春吉辰,初行大射;令月元日,東觀記曰:「十月元日。」復踐辟雍。尊事三老,兄事五更,安車輭輪,供綏執授。侯王設醬,公卿饌珍,朕親袒割,執爵而酳。孝經援神契曰:「尊事三老,父象也。」宋均注曰:「老人知天地之事者。」安車,坐乗之車;輭輪,以蒲裹輪。輭音而兖反。三老就車,天子親執綏授之。說文:「綏,車中把也。」五更,老人知五行更代事者。漢官儀曰:「三老、五更,皆取有首妻男女全具者。」續漢志曰:「養三老、五更,先吉日,司徒上太傅若講師故三公人名,用其德行年耆高者,三公一人為三老,次卿一人為五更,皆服絺紵大袍單衣,皁縁領袖中衣,冠進賢,扶玉杖。五更亦如之,不杖。皆齊于太學講堂。其日乗輿先到辟雍禮殿,坐于東廂,遣使者安車迎三老、五更,天子迎于門屏,交拜,導自阼階。三老自賔階升,東面。三公設几杖。九卿正履。天子親袒割俎,執醬而饋,執爵而酳。五更南面,三公進供,禮亦如之。明日皆詣闕謝,以其於己禮太隆也。」醬,醢也。珍謂肴羞之屬,即周禮「八珍」之類。鄭玄注儀禮云:「酳,漱也,所以潔口。」音胤。祝哽在前,祝噎在後。老人食多哽噎,故置人於前後祝之,令其不哽噎也。升歌鹿鳴,下管新宮,鹿鳴,詩小雅篇名也。新宮,小雅逸篇也。升,登也。登堂而歌,所以重人聲也。燕禮曰:「升歌鹿鳴,下管新宮。」八佾具脩,萬舞於庭。佾,列也。謂舞者行列也。左氏傳曰:「天子八佾,諸侯六,大夫四,士二。夫舞,所以節八音而行八風,故自八以下。」萬亦舞也。詩云:「公庭萬舞。」朕固薄德,何以克當?易陳負乗,詩刺彼己,易曰:「負且乗,致寇至。」負也者,小人之事也。乗也者,君子之器也,小人而乗君子之器,盜思奪之矣。詩曰「彼己之子,不稱其服」也。永念慙疚,無忘厥心。三老李躬,年耆學明。五更桓榮,授朕尚書。詩曰:『無德不報,無言不酬。』詩大雅也。其賜榮爵關內侯,食邑五千戶。三老、五更皆以二千石禄養終厥身。其賜天下三老酒人一石,肉四十斤。有司其存耆耋,禮記曰,六十曰耆,七十曰耋。釋名曰:「耆,指也,不從力役,指事使人也。耋, 496b.gif 也。」恤幼孤,惠鰥寡,稱朕意焉。」
中山王焉始就國。
甲子,西巡狩,幸長安,祠高廟,遂有事於十一陵。歷覽館邑,會郡縣吏,勞賜作樂。十一月甲申,遣使者以中牢祠蕭何、霍光。帝謁陵園,過式其墓。東觀漢記曰:「蕭何墓在長陵東司馬門道北百步。」又云:「霍光墓在茂陵東司馬門道南四里。」式,敬也。禮記曰:「行過墓必式。」進幸河東,所過賜二千石、令長已下至於掾史,各有差。續漢志曰:「郡國及縣,諸曹皆置掾史。」癸卯,車駕還宮。
十二月,護羌校尉竇林下獄死。
是歲,始迎氣於五郊。續漢書曰:「迎氣五效之兆。四方之兆各依其位。中央之兆在未,壇皆二尺。立春之日,迎春於東郊,祭青帝句芒,車服皆青,歌青陽,八佾舞雲翹之舞。立夏之日,迎夏於南郊,祭赤帝祝融,車服皆赤,歌朱明,八佾舞雲翹之舞,先立秋十八日,迎黃靈於中兆,祭黃帝后土,車服皆黃,歌朱明,八佾舞雲翹、育命之舞。立秋之日,迎秋於西郊,祭白帝蓐收,車服皆白,歌白藏,八佾舞育命之舞。立冬之日,迎冬於北郊,祭黑帝玄冥,車服皆黑,歌玄冥,八佾舞育命之舞。」少府陰就子豐殺其妻酈邑公主,就坐自殺。酈,縣,屬南陽郡。酈音櫟。
三年春正月癸巳,詔曰:「朕奉郊祀,登靈臺,見史官,正儀度。儀謂渾儀,以銅為之,置於靈臺,王者正天文之器也。度謂日月星辰之行度也。史官即太史,掌天文之官也。夫春者,歲之始也。始得其正,則三時有成。正謂日月五星不失其次也。三時謂春、夏、秋。左傳曰:「務其三時。」比者水旱不節,邊人食寡,政失於上,人受其咎。有司其勉順時氣,勸督農桑,去其螟蜮,以及蝥賊;爾雅曰:「食苗心曰螟,食節曰賊,食根曰蝥。」蜮一名短弧,今之水弩,含沙射人為災。言此者,欲令臣下順時行政,勿侵擾也。詳刑慎罰,明察單辭,單辭猶偏辭也。夙夜匪懈,以稱朕意。」
二月甲寅,太尉趙憙、司徒李訢免。丙辰,左馮翊郭丹為司徒。己未,南陽太守虞延為太尉。
甲子,立貴人馬氏為皇后,皇子炟音丁達反。為皇太子。賜天下男子爵,人二級;三老、孝悌、力田人三級;流人無名數欲占者人一級;鰥、寡、孤、獨、篤、貧不能自存者粟,人五斛。
夏四月辛酉,封皇子建為千乗王,千乗,國名,今青州縣,故城在今淄州高苑北。羨為廣平王。
六月丁卯,有星孛于天船北。天船,星名。續漢志曰:「天船為水,彗出之為大水。是歲,伊、洛水溢到津城門。」伏侯古今注曰:「彗長三尺所,見三十五日乃去。」
秋八月戊辰,改大樂為大予樂。尚書琁機鈐曰「有帝漢出,德洽作樂名予」,故據琁機鈐改之。漢官儀曰:「大予樂令一人,秩六百石。」
壬申晦,日有蝕之。詔曰:「朕奉承祖業,無有善政。日月薄蝕,彗孛見天,水旱不節,稼穡不成,人無宿儲,下生愁墊。儲,積也。墊,溺也,音丁念反。雖夙夜勤思,而智能不逮。昔楚莊無災,以致戒懼;說苑曰:「楚莊王見天不見妖而地不出孽,則禱于山川曰:『天其忘余歟?』此能求過于天,必不逆諫矣。」魯哀禍大,天不降譴。春秋感精符曰:「魯哀公時,政彌亂絕,不日食。政亂之類,當致日食之變,而不應者,譴之何益,告之不悟,故哀公之篇絕無日食之異。」今之動變,儻尚可救。有司勉思厥職,以匡無德。古者卿士獻詩,百工箴諫。國語曰:「天子聽政,公卿至于庶士獻詩,師箴,百工諫,庶人傳語,近臣盡規,而後王斟酌事焉。」其言事者,靡有所諱。」
冬十月,蒸祭光武廟,禮記曰:「冬祭曰蒸。」蒸,衆也。冬物畢成,可祭者衆。初奏文始、五行、武德之舞。前書曰,文始舞者,本舜韶舞也,高祖六年更名曰文始,其舞人執羽籥。五行者,本周舞也,秦始皇二十六年更名曰五行,其舞人冠冕衣服法五行色。武德者,高祖四年作,言行武以除亂也,其舞人執干戚。光武草創,禮樂未備,今始奏之,故云初也。
甲子,車駕從皇太后幸章陵,觀舊廬。十二月戊辰,至自章陵。
是歲,起北宮及諸官府。京師及郡國七大水。
四年春二月辛亥,詔曰:「朕親耕藉田,以祈農事。禮記曰:「天子親耕于東郊,為藉田千畒,冕而朱紘,躬秉耒耜。」五經要義曰:「天子藉田,以供上帝之粢盛,所以先百姓而致孝敬也。藉,蹈也。言親自蹈履于田而耕之。」續漢志云:「正月始耕,旣事,告祠先農。」漢舊儀曰:「先農即神農炎帝也。祠以太牢,百官皆從。皇帝親執耒耜而耕。天子三推,三公五,孤卿七,大夫十二,士庶人終畒。乃致藉田倉,置令丞,以給祭天地宗廟,以為粢盛。」京師冬無宿雪,春不燠沐,燠,暖也,音於六反。沐,潤澤也。言無暄潤之氣也。煩勞羣司,積精禱求。積精猶儲積也。說文云:「告事求福曰禱。」而比再得時雨,宿麥潤澤。其賜公卿半奉。有司勉遵時政,務平刑罰。」
秋九月戊寅,千乗王建薨。
冬十月乙卯,司徒郭丹、司空馮魴免。丙辰,河南尹范遷為司徒,太僕伏恭為司空。
十二月,陵郷侯梁松下獄死。坐縣飛書誹謗。
五年春二月庚戌,驃騎將軍東平王蒼罷歸藩;琅邪王京就國。
冬十月,行幸鄴。與趙王栩會鄴。常山三老言於帝曰:「上生於元氏,願蒙優復。」詔曰:「豐、沛、濟陽,受命所由,加恩報德,適其冝也。今永平之政,百姓怨結,而吏人求復,令人愧笑,重逆此縣之拳拳,重,難也。拳拳猶勤勤也。禮記曰:「得一善則拳拳服膺而不息。」其復元氏縣田租更賦六歲,勞賜縣掾史,及門闌走卒。」侍閤、門闌部署、街里走卒,皆有程品,多少隨所典領。」至自鄴。
十一月,北匈奴寇五原;十二月,寇雲中,南單于擊却之。
是歲,發遣邊人在內郡者,賜裝錢人二萬。
六年春正月,沛王輔、楚王英、東平王蒼、淮陽王延、琅邪王京、東海王政、趙王盱、北海王興、齊王石來朝。
二月,王雒山出寶鼎,「雒」或作「雄」。廬江太守獻之。夏四月甲子,詔曰:「昔禹收九牧之金,鑄鼎以象物,使人知神姦,不逢惡氣。夏禹之時,令遠方圖畫山川竒異之物,使九州之牧貢金鑄鼎以象之,令人知鬼神百物之形狀而備之,故人入山林川澤,魑魅罔兩莫能逢之。惡氣謂罔兩之類。事見左傳。遭德則興,遷于商、周;周德旣衰,鼎乃淪亡。史記曰,周鼎亡入泗水中,秦始皇過彭城,齋戒,欲出周鼎於泗水,使千人沒水求之,不得。祥瑞之降,以應有德。方今政化多僻,何以致茲?易曰鼎象三公,易曰:「鼎折足,覆公餗。」豈公卿奉職得其理邪?太常其以礿祭之日,禮記曰「夏祭曰礿」,音藥。礿,薄也。夏物未成,祭尚薄。陳鼎於廟,以備器用。賜三公帛五十匹,九卿、二千石半之。先帝詔書,禁人上事言聖,而閒者章奏頗多浮詞,自今若有過稱虛譽,尚書皆冝抑而不省,示不為諂子蚩也。」
冬十月,行幸魯,祠東海恭王陵;會沛王輔、楚王英、濟南王康、東平王蒼、淮陽王延、琅邪王京、東海王政。十二月,還,幸陽城,遣使者祠中岳。壬午,車駕還宮。東平王蒼、琅邪王京從駕來朝皇太后。
七年春正月癸卯,皇太后陰氏崩。二月庚申,葬光烈皇后。
秋八月戊辰,北海王興薨。
是歲,北匈奴遣使乞和親。
八年春正月己卯,司徒范遷薨。漢官儀曰,遷字子閭,沛人也。三月辛卯,太尉虞延為司徒,衞尉趙憙行太尉事。
遣越騎司馬鄭衆報使北匈奴。初置度遼將軍,屯五原曼柏。昭帝拜范明友為度遼將軍,至此復置焉。以中郎將吳常行度遼將軍。曼柏,縣,在今勝州銀城縣。
秋,郡國十四雨水。
冬十月,北宮成。
丙子,臨辟雍,養三老、五更。禮畢,詔三公募郡國中都官死罪繫囚,減罪一等,勿笞,詣度遼將軍營,屯朔方、五原之邊縣;妻子自隨,便占著邊縣;占著謂附名籍。父母同產欲相代者,恣聽之。其大逆無道殊死者,一切募下蠶室。亡命者令贖罪各有差。凡徙者,賜弓弩衣粮。
壬寅晦,日有食之,旣。旣,盡也。詔曰:「朕以無德,奉承大業,而下貽人怨,上動三光。日食之變,其災尤大,春秋圖讖所為至譴。春秋感精符曰:「人主含天光,據機衡,齊七政,操八極。」故君明聖,天道得正,則日月光明,五星有度。日明則道正,不明則政亂,故常戒以自勑厲。日食皆象君之進退為盈縮。當春秋撥亂,日食三十六,故曰至譴也。永思厥咎,在予一人。羣司勉修職事,極言無諱。」於是在位者皆上封事,各言得失。宣帝始令羣臣得奏封事,以知下情。封有正有副,領尚書者先發副封,所言不善,屏而不奏;後魏相奏去副封,以防擁蔽。帝覽章,深自引咎,乃以所上班示百官。詔曰:「羣僚所言,皆朕之過。人冤不能理,吏黠不能禁;而輕用人力,繕修宮宇,出入無節,喜怒過差。昔應門失守,關雎刺世;春秋說題辭曰:「人主不正,應門失守,故歌關雎以感之。」宋均注曰:「應門,聽政之處也。言不以政事為務,則有宣淫之心。關雎樂而不淫,思得賢人與之共化,修應門之政者也。」薛君韓詩章句曰:「詩人言雎鳩貞絜慎匹,以聲相求,隱蔽于無人之處。故人君退朝,入于私宮,后妃御見有度,應門擊柝,鼓人上堂,退反宴處,體安志明。今時大人內傾于色,賢人見其萌,故詠關雎,說淑女,正容儀,以刺時。」飛蓬隨風,微子所歎。管子曰:「無儀法程式,飛搖而無所定,謂之飛蓬。飛蓬之閒,明王不聽。」此言「微子」,未詳。永覽前戒,竦然兢懼。徒恐薄德,乆而致怠耳。」
北匈奴寇西河諸郡。
九年春三月辛丑,詔郡國死罪囚減罪,與妻子詣五原、朔方占著,所在死者皆賜妻父若男同產一人復終身;其妻無父兄獨有母者,賜其母錢六萬,又復其口筭。口筭,已見光武紀。
夏四月甲辰,詔郡國以公田賜貧人各有差。令司隷校尉、部刺史歲上墨綬長吏視事三歲已上理狀尤異者各一人,與計偕上。偕,俱也。所徵之人,令與計吏俱上。及尤不政理者,亦以聞。
是歲,大有年。穀梁傳曰:「五穀皆熟,書大有年。」為四姓小侯開立學校,置五經師。袁宏漢紀曰,永平中崇尚儒學,自皇太子、諸王侯及功臣子弟,莫不受經。又為外戚樊氏、郭氏、陰氏、馬氏諸子弟立學,號四姓小侯,置五經師。以非列侯,故曰小侯。禮記曰「庶方小侯」,亦其義也。
十年春二月,廣陵王荊有罪,自殺,國除。
夏四月戊子,詔曰:「昔歲五穀登衍,鄭玄注周禮云:「五穀,黍、稷、麥、麻、也。」登,成也。衍,饒也,音以戰反。今茲蠶麥善收,其大赦天下。方盛夏長養之時,蕩滌宿惡,以報農功。百姓勉務桑稼,以備災害。吏敬厥職,無令愆墯。」
閏月甲午,南巡狩,幸南陽,祠章陵。日北至,北至,夏至也。又祠舊宅。禮畢,召校官弟子作雅樂,奏鹿鳴,校,學也。鹿鳴,詩小雅篇名,宴羣臣嘉賔之詩。帝自御塤篪和之,鄭玄注周禮云:「塤,燒土為之,大如鴈子。」鄭衆曰:「有六孔。」世本曰:「暴辛公作篪,以竹為之,長尺四寸,有八孔。」以娛嘉賔。還,幸南頓,勞饗三老、官屬。
冬十一月,徵淮陽王廷會平輿,縣名,屬汝南郡,故城在今豫州汝陽縣東北。輿音預。徵沛王輔會睢陽。
十二月甲午,車駕還宮。
十一年春正月,沛王輔、楚王英、濟南王康、東平王蒼、淮陽王延、中山王焉、琅邪王京、東海王政來朝。
秋七月,司隷校尉郭霸下獄死。
是歲,漅湖出黃金,漅湖,湖名,音子小反,在今廬州合肥縣東南。廬江太守以獻。時麒麟、白雉、醴泉、嘉禾所在出焉。
十二年春正月,益州徼外夷哀牢王相率內屬,於是置永昌郡,罷益州西部都尉。西南夷傳曰:「罷益州西部所領六縣,合為永昌郡,置哀牢、博南二縣。」去洛陽七千里,在今匡州匡川縣西。
夏四月,遣將作謁者王吳修汴渠,自滎陽至于千乗海口。汴渠即莨蕩渠也。汴自滎陽首受河,所謂石門,在滎陽山北一里。過汴以東,積石為隄,亦號金隄,成帝陽嘉中所作也。
五月丙辰,賜天下男子爵,人二級,三老、孝悌、力田人三級,流民無名數欲占者人一級;鰥、寡、孤、獨、篤、貧無家屬不能自存者粟,人三斛。詔曰:「昔曾、閔奉親,曾參字子輿,閔損字子騫,並孔子弟子,皆有孝行也。竭歡致養,仲尼葬子,有棺無椁。論語曰:「鯉也死,有棺而無椁。」喪貴致哀,禮存寧儉。今百姓送終之制,競為奢靡。生者無擔石之儲,而財力盡於墳土。前書音義曰:「擔音丁濫反。言一石之儲。」方言作「甔」,云「罃也,齊東北海岱之閒謂之甔」。郭璞注曰:「所謂『家無甔石之儲』者也。」埤蒼曰:「大罌也。」字或作「儋」,音丁甘反。伏臘無糟糠,而牲牢兼於一奠。史記曰,秦德公始為伏祠。歷忌曰:「伏者何也?金氣伏藏之日也。四氣代謝,皆以相生。至于立秋,以金代火;金畏于火,故庚日必伏。」月令:「孟冬之月,臘先祖。」說文云:「臘,冬至後祭百神。」始皇更臘曰嘉平。奠,喪祭也。糜破積世之業,以供終朝之費,子孫飢寒,絕命於此,豈祖考之意哉!又車服制度,恣極耳目。田荒不耕,游食者衆。游食謂浮食者。有司其申明科禁,冝於今者,宣下郡國。」
秋七月乙亥,司空伏恭罷。乙未,大司農牟融為司空。
冬十月,司隷校尉王康下獄死。
是歲,天下安平,人無傜役,歲比登稔,百姓殷富,粟斛三十,牛羊被野。
十三年春二月,帝耕於藉田。禮畢,賜觀者食。
三月,河南尹薛昭下獄死。
夏四月,汴渠成。辛巳,行幸滎陽,巡行河渠。乙酉,詔曰:「自汴渠決敗,六十餘歲,王景傳曰,平帝時汴河決壞。加頃年以來,雨水不時,汴流東侵,日月益甚,水門故處,皆在河中,漭瀁廣溢,莫測圻岸,圻, 21447.gif 也。蕩蕩極望,不知綱紀。今兖、豫之人,多被水患,乃云縣官不先人急,好興它役。又或以為河流入汴,幽、兾蒙利,故曰左隄彊則右隄傷,左右俱彊則下方傷,冝任水埶所之,使人隨高而處,公家息壅塞之費,百姓無陷溺之患。議者不同,南北異論,朕不知所從,乆而不決。今旣築隄理渠,絕水立門,河、汴分流,復其舊迹,陶丘之北,漸就壤墳,爾雅曰:「丘再成曰陶丘。」孫炎曰:「形如累兩盂也。」郭璞曰:「今濟陰定陶城中有陶丘也。」尚書曰:「厥土惟黑壤,下土墳壚。」孔安國曰:「無塊曰壤。墳,起也。」故薦嘉玉絜牲,以禮河神。禮記曰:「凡祭玉曰嘉玉。」儀禮曰:「絜牲剛鬣。」東過洛汭,歎禹之績。水北曰汭。洛汭,洛水入河處也。績,功也。河、洛皆禹所加功,故歎之。今五土之冝,反其正色,周禮曰「山林、川澤、丘陵、墳衍、原隰,謂之五土」也。色謂其黃、白、青、黑之類。孔安國曰「水所去,土復其性」也。濵渠下田,賦與貧人,無令豪右得固其利,濵,近也。豪右,大家也。庶繼世宗瓠子之作。」瓠子,隄名也。武帝元封二年,發卒數萬人塞瓠子決河,沈白馬,玉璧,令羣臣皆負薪填河。在今濮州濮陽縣西也。因遂度河,登太行,進幸上黨。壬寅,車駕還宮。
冬十月壬辰晦,日有食之。三公免冠自劾。制曰:「冠履勿劾。災異屢見,咎在朕躬,憂懼遑遑,未知其方。將有司陳事,多所隱諱,使君上壅蔽,下有不暢乎?昔衞有忠臣,靈公得守其位。論語:「孔子曰:『衞靈公無道。』季康子曰:『夫如是,奚其不喪?』孔子曰:『仲叔圉主賔客,祝它主宗廟,王孫賈主軍旅。夫如是,奚其喪?』」今何以和穆陰陽,消伏災譴?刺史、太守詳刑理冤,存恤鰥孤,勉思職焉。」
十一月,楚王英謀反,廢,國除,遷於涇縣,涇縣屬丹陽郡,今宣州縣,故城在縣東。有涇水,出蕪湖,因水立名。所連及死徙者數千人。
是歲,齊王石薨。
十四年春三月甲戌,司徒虞延免,自殺。夏四月丁巳,鉅鹿太守南陽邢穆為司徒。穆字綏公,宛人。
前楚王英自殺。
夏五月,封故廣陵王荊子元壽為廣陵侯。
初作壽陵。
十五年春二月庚子,東巡狩。辛丑,幸偃師。詔亡命自殊死以下贖:死罪縑四十匹,右趾至髡鉗城旦舂十匹,完城旦至司寇五匹;犯罪未發覺,詔書到日自告者,半入贖。徵沛王輔會睢陽。進幸彭城。癸亥,帝耕于下邳。
三月,徵琅邪王京會良成,良成,縣名,屬東海郡,故城在今泗州下邳縣北。徵東平王蒼會陽都,陽都,縣名,屬琅邪郡,故城在今沂州沂水縣南。又徵廣陵侯及其三弟會魯。祠東海恭王陵。還,幸孔子宅,祠仲尼及七十二弟子。孔子宅在今兖州曲阜縣故魯城中歸德門內闕里之中,背洙面泗,矍相圃之東北也。七十二弟子,顏、閔之徒。漢春秋曰:「帝時升廟立,羣臣中庭北面,皆再拜,帝進爵而後坐。」親御講堂,命皇太子、諸王說經。又幸東平。東平,國名,故城在今鄆州東。辛卯,進幸大梁,大梁城,魏惠王所築,故城在今汴州。至定陶,祠定陶恭王陵。恭王,元帝子康。夏四月庚子,車駕還宮。
改信都為樂成國,臨淮為下邳國。封皇子恭為鉅鹿王,黨為樂成王,衍為下邳王,暢為汝南王,昞為常山王,長為濟陰王。濟陰,郡,今曹州。賜天下男子爵,人三級;郎、從官二十歲已上帛百匹,十歲已上二十匹,十歲已下十匹,官府吏五匹,書佐、小史三匹。令天下大酺五日。前書音義曰:「漢律:三人已上無故羣飲,罰金四兩。」今恩詔橫賜,得令聚會飲食五日。酺,布也。言天子布恩於天下。史記:「趙惠文王三年,大赦,置酒大酺五日。」乙巳,大赦天下,其謀反大逆及諸不應宥者,皆赦除之。
冬,車騎校獵上林苑。周禮校人掌王田獵之馬,故曰校獵。謂以木相貫穿為欄校,以遮禽獸。
十二月,遣奉車都尉竇固、駙馬都尉耿秉屯涼州。前書曰,奉車都尉,掌乗輿;駙馬都尉,掌天子之副馬。駙,副也。並武帝置,秩二千石。
十六年春二月,遣太僕祭肜出高闕,高闕,山名,因以名塞,在朔方北。奉車都尉竇固出酒泉,駙馬都尉耿秉出居延,本匈奴地名也,武帝因以名縣,屬張掖郡,在今甘州張掖縣東北。騎都尉來苗出平城,伐北匈奴。竇固破呼衍王於天山,呼衍,匈奴王號。天山即祁連山,一名雪山,今名折羅漢山,在伊州北。祁音時。留兵屯伊吾盧城。本匈奴中地名,旣破呼衍,取其地置冝禾都尉,以為屯田,今伊州細職縣伊吾故城是也。耿秉、來苗、祭肜並無功而還。
夏五月,淮陽王延謀反,發覺。癸丑,司徒邢穆、駙馬都尉韓光坐事下獄死,所連及誅死者甚衆。坐與延同謀。
戊午晦,日有食之。
六月丙寅,大司農西河王敏為司徒。漢官儀曰,敏字叔公,并州隰城人也。
秋七月,淮陽王延徙封阜陵王。阜陵,縣名,屬九江郡,故城在今滁州全椒縣南。
九月丁卯,詔令郡國中都官死罪繫囚減死罪一等,勿笞,詣軍營,屯朔方、敦煌;妻子自隨,父母同產欲求從者,恣聽之;女子嫁為人妻,勿與俱。謀反大逆無道不用此書。
是歲,北匈奴寇雲中,雲中太守廉范擊破之。
十七年春正月,甘露降於甘陵。北海王睦薨。
二月乙巳,司徒王敏薨。三月癸丑,汝南太守鮑昱為司徒。
是歲,甘露仍降,樹枝內附,仍,頻也。內附謂木連理也。前書終軍曰:「衆枝內附,是無外也。」芝草生殿前,神雀五色翔集京師。西南夷哀牢、儋耳、僬僥、槃木、白狼、動黏諸種,前後慕義貢獻;山海經曰:「周僥國在三首國東,為人短小,冠帶,一名僬僥。」國語曰:「僬僥氏三尺,短之至也。」楊浮異物志曰:「儋耳,南方夷,生則鏤其頰,皮連耳匡,分為數支,狀如雞腸,纍纍下垂至肩。」西域諸國遣子入侍。夏五月戊子,公卿百官以帝威德懷遠,祥物顯應,乃並集朝堂,奉觴上壽。壽者人之所欲,故卑下奉觴進酒,皆言上壽。制曰:「天生神物,以應王者;遠人慕化,實由有德。朕以虛薄,何以享斯?唯高祖、光武聖德所被,不敢有辭。其敬舉觴,太常擇吉日策告宗廟。其賜天下男子爵,人二級,三老、孝悌、力田人三級,流人無名數欲占者人一級;鰥、寡、孤、獨、篤、貧不能自存者粟,人三斛;郎、從官視事十歲以上者,帛十匹。中二千石、二千石下至黃綬,貶秩奉贖,在去年以來皆還贖。」
秋八月丙寅,令武威、張掖、酒泉、敦煌及張掖屬國,張掖,郡,故匈奴昆邪王地也。漢官儀曰:「張國臂掖,故曰張掖。」故城在今甘州張掖縣西北。繫囚右趾已下任兵者,任,堪也。皆一切勿治其罪,詣軍營。
冬十一月,遣奉車都尉竇固、駙馬都尉耿秉、騎都尉劉張出敦煌昆侖塞,昆侖,山名,因以為塞,在今肅州酒泉縣西南。山有昆侖之體,故名之。周穆王見西王母于此山,有石室、王母臺。擊破白山虜於蒲類海上,遂入車師。西河舊事曰:「白山冬夏有雪,故曰白山,匈奴謂之天山,過之皆下馬拜焉。去蒲類海百里之內。」初置西域都護、戊己校尉。宣帝初置,鄭吉為都護,護三十六國,秩比二千石。元帝置戊己校尉,有丞、司馬各一人,秩比六百石。戊己,中央也,鎮覆四方,見漢官儀。亦處西域,鎮撫諸國。
是歲,改天水為漢陽郡。
十八年春三月丁亥,詔曰:「其令天下亡命,自殊死已下贖:死罪縑三十匹,右趾至髡鉗城旦舂十疋,完城旦至司寇五匹;吏人犯罪未發覺,詔書到自告者,半入贖。」
夏四月己未,詔曰:「自春已來,時雨不降,宿麥傷旱,秋種未下,政失厥中,憂懼而已。其賜天下男子爵,人二級,及流民無名數欲占者人一級;鰥、寡、孤、獨、篤,貧不能自存者粟,人三斛。理冤獄,録輕繫。二千石分禱五岳四瀆。郡界有名山大川能興雲雨者,周禮:「職方氏掌天下之地。楊州,其山曰會稽,其川曰三江。荊州,其山曰衡山,其川曰江、漢。豫州,其山曰華,其川曰滎、洛。青州,其山曰沂山,其川曰淮、泗。兖州,其山曰岱,其川曰河、泲。雍州,其山曰嶽,其川曰涇、汭。幽州,其山曰醫無閭,其川曰河、泲。兾州,其山曰霍,其川曰漳。并州,其山曰恒,其川曰滹沲。」此謂九州名山大川也。長吏各絜齋禱請,兾蒙嘉澍。」說文曰:「時雨所以澍生萬物。」淮南子曰:「春雨之灌,萬物無地不澍,無物不生。」澍音之戍反。
六月己未,有星孛於太微。
焉耆、龜茲攻西域都護陳睦,悉沒其衆。北匈奴及車師後王圍戊己校尉耿恭。
秋八月壬子,帝崩於東宮前殿。年四十八。遺詔無起寑廟,藏主於光烈皇后更衣別室。禮「藏主於廟」,旣不起寑廟,故藏於后之易衣別室。更,易也。帝初作壽陵,制令流水而已,石椁廣一丈二尺,長二丈五尺,無得起墳。東觀記曰:「陵東北作廡,長三丈,五步出外為小厨,財足祠祀。」萬年之後,埽地而祭,杅水脯糒而已。說文曰:「杅,飲器。」音于。方言曰:「盌謂之 25044.gif 。」說文曰:「糒,乾飰也。」過百日,唯四時設奠,置吏卒數人供給灑埽,勿開修道。敢有所興作者,以擅議宗廟法從事。前書曰:「擅議宗廟者棄市。」
帝遵奉建武制度,無敢違者。後宮之家,不得封侯與政。東觀記曰:「光武閔傷前代權臣太盛,外戚與政,上濁明主,下危臣子,后族陰、郭之家不過九卿,親屬榮位不能及許、史、王氏之半耳。」館陶公主光武女。為子求郎,不許,而賜錢千萬。謂羣臣曰:「郎官上應列宿,出宰百里,史記曰,太微宮後二十五星,郎位也。有非其人,則民受其殃,是以難之。」故吏稱其官,民安其業,遠近肅服,戶口滋殖焉。
論曰:明帝善刑理,法令分明。日晏坐朝,幽枉必達。內外無倖曲之私,在上無矜大之色。斷獄得情,號居前代十二。十斷其二,言少刑也。故後之言事者,莫不先建武、永平之政。而鍾離意、宋均之徒,常以察慧為言,並見本傳。夫豈弘人之度未優乎?
贊曰:顯宗丕承,業業兢兢。危心恭德,政察姦勝。危心言常危懼。姦勝猶勝姦佞。備章朝物,省薄墳陵。朝物謂朝儀文物也。永懷廢典,下身遵道。廢典謂明堂、辟雍之禮,歷漢不行。下身謂進爵授綏之類。登臺觀雲,臨雍拜老。懋惟帝績,增光文考。懋,勉也。書曰:「惟我文考,光于四海。」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樓主| 休竹客 發表於 2012-6-18 11:38 | 顯示全部樓層
<div class="feature">後漢書   卷三‧帝紀第三 肅宗孝章皇帝 肅宗孝章皇帝諱炟,顯宗第五子也。謚法曰:「溫克令儀曰章。」伏侯古今注曰:「炟之字曰著,音丁達反。」母賈貴人。永平三年,立為皇太子。少寬容,好儒術,顯宗器重之。
十八年八月壬子,即皇帝位,年十九。尊皇后曰皇太后。
壬戌,葬孝明皇帝于顯節陵。帝王紀曰:「顯節陵方三百步,高八丈。其地故冨壽亭也,西北去洛陽三十七里。」
冬十月丁未,大赦天下。賜民爵,人二級,為父後及孝悌、力田人三級,脫無名數及流人欲占者人一級,爵過公乗得移與子若同產子;鰥、寡、孤、獨、篤 24e07.gif 、貧不能自存者粟,人三斛。詔曰:「朕以眇身,託于王侯之上,統理萬機,懼失厥中,兢兢業業,未知所濟。深惟守文之主,必建師傅之官。詩不云乎:『不愆不忘,率由舊章。』詩大雅也。鄭玄云:「愆,過也。率,循也。由,用也。言成王之令德,不過誤,不違失,皆循用舊典文章,謂周公之禮法。」行太尉事節郷侯憙三世在位,為國元老;趙憙,光武時為太尉,明帝時行太尉事,故曰三代在位。元,長也。詩曰:「方叔元老。」司空融典職六年,融,牟融。勤勞不怠。其以憙為太傅,融為太尉,並録尚書事。武帝初以張子孺領尚書事。録尚書事由此始。『三事大夫,莫肯夙夜』,小雅之所傷也。詩雨無正之文也。三事,三公也。鄭玄注云:「幽王在外,三公及諸侯隨而行者,皆無復君臣之禮,不肯晨夜省王。」『予違汝弼,汝無靣從』,尚書益稷之文也。孔安國注云:「我違道,汝當以義輔正我,無面從我。」股肱之正義也。羣后百僚勉思厥職,各貢忠誠,以輔不逮。申勑四方,稱朕意焉。」
十一月戊戌,蜀郡太守第五倫為司空。
詔征西將軍耿秉屯酒泉。酒泉,今肅州縣也。前書音義曰:「城下有泉,其味若酒,因名酒泉焉。」遣酒泉太守段彭救戊己校尉耿恭。
甲辰晦,日有食之。於是避正殿,寑兵,不聽事五日。詔有司各上封事。
十二月癸巳,有司奏言:「孝明皇帝聖德淳茂,劬勞日 23173.gif ,日昃,日昳。尚書曰:「文王自朝至于日中昃,不遑暇食。」身御浣衣,食無兼珍。澤臻四表,尚書曰:「光被四表。」遠人慕化,僬僥、儋耳,款塞自至。款,扣。僬僥、儋耳解見明紀。克伐鬼方,鬼方,遠方。易曰:「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開道西域,威靈廣被,無思不服。以烝庶為憂,不以天下為樂。備三雍之敎,躬養老之禮。作登歌,正予樂,愽貫六蓺,周禮保氏敎之六蓺:一曰禮,二曰樂,三曰射,四曰馭,五曰書,六曰數。前書蓺文志曰以禮、樂、春秋、易、詩、書為六蓺。博貫謂究極深幽耳。不舍晝夜。聦明淵塞,著在圖讖。河圖曰:「圖出代,九天開明,受用嗣興,十代以光。」又括地象曰:「十代禮樂,文雅並出。」謂明帝也。至德所感,通於神明。功烈光于四海,仁風行於千載。而深執謙謙,自稱不德,無起寑廟,埽地而祭,除日祀之法,春秋外傳曰:「日祭,月祀,時享。祖禰則日祭,高曾則月祀,三祧則時享。」今此除日祀之法,從時月之祭。省送終之禮,遂藏主於光烈皇后更衣別室。天下聞之,莫不悽愴。陛下至孝烝烝,奉順聖德。臣愚以為更衣在中門之外,處所殊別,冝尊廟曰顯宗,其四時禘祫,於光武之堂,閒祀悉還更衣,續漢書曰:「五年再殷祭,三年一祫,五年一禘。父為昭,南向;子為穆,北向。禘以夏四月,祫以冬十月。禘之為言諦,諦審昭穆尊卑之義。祫者,合也。冬十月五穀成,故骨肉合飲食於祖廟,謂之殷祭。四時正祭外,有五月甞麥,三伏立秋甞粢盛酎,十月甞稻等,謂之閒祀,即各于更衣之殿。更衣者,非正處也。園中有寑,有便殿。寑者,陵上正殿。便殿,寑側之別殿,即更衣也。」共進武德之舞,如孝文皇帝祫祭高廟故事。」前書高廟奏武德、文始、五行之舞。制曰:「可。」
是歲,牛疫。京師及三州大旱,詔勿收兖、豫、徐州田租、芻稾,其以見穀賑給貧人。
建初元年春正月,詔三州郡國:「方春東作,恐人稍受稟,稟,給也。稍,為少。少給之不頓與。徃來煩劇,或妨耕農。其各實覈尤貧者,計所貸并與之。并音必政反。流人欲歸本者,郡縣其實稟,令足還到,聽過止官亭,無雇舍宿。長吏親躬,無使貧弱遺脫,小吏豪右得容姦妄。前書曰,百石已下有斗食佐史之秩,言小吏也。詔書旣下,勿得稽留,刺史明加督察尤無狀者。」無狀謂其罪惡尤大,其狀無可寄言,故云無狀。它皆類此。
丙寅,詔曰:「比年牛多疾疫,墾田減少,穀價頗貴,人以流亡。方春東作,冝及時務。二千石勉勸農桑,弘致勞來。羣公庶尹,各推精誠,專急人事。罪非殊死,須立秋案驗。有司明慎選舉,進柔良,退貪猾,順時令,理冤獄。『五敎在寬』,帝典所美;五敎謂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也。尚書舜典曰:「汝作司徒,敬敷五敎在寬。」『愷悌君子』,大雅所歎。愷,樂;悌,易也。詩大雅泂酌篇曰:「愷悌君子,人之父母。」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
酒泉太守段彭討擊車師,大破之。罷戊己校尉官。
二月,武陵澧中蠻叛。武陵,郡,今澧州。水經曰「澧水出武陵充縣西歷山之北」也。
三月甲寅,山陽、東平地震。己巳,詔曰:「朕以無德,奉承大業,夙夜慄慄,不敢荒寧。孔安國注尚書曰:「不敢荒怠自安寧。」而災異仍見,與政相應。朕旣不明,涉道日寡;又選舉乖實,俗吏傷人,官職秏亂,刑罰不中,可不憂與!昔仲弓季氏之家臣,子游武城之小宰,孔子猶誨以賢才,問以得人。論語,仲弓為季氏宰,問政,子曰:「赦小過,舉賢才。」子游為武城宰,孔子謂之曰:「汝得人焉耳乎?」明政無大小,以得人為本。夫郷舉里選,必累功勞。今刺史、守相不明真偽,茂才、孝廉歲以百數,旣非能顯,而當授之政事,甚無謂也。每尋前世舉人貢士,或起甽畒,不繫閥閱。說文曰:「甽,田中之溝。」音工犬反。史記曰:「明其等曰閥,積其功曰閱。」言前代舉人務取賢才,不拘門地。敷奏以言,則文章可採;明試以功,則政有異迹。敷,陳;奏,進也。令各陳進其言,則知其能否也。尚書曰「敷奏以言,明試以功」,則政之類。文質彬彬,彬彬,雜半之貌。朕甚嘉之。其令太傅、三公、中二千石、二千石、郡國守相舉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之士各一人。」
夏五月辛酉,初舉孝廉、郎中寬愽有謀,任典城者,以補長、相。任,堪使也。典,主也。長謂縣長,相謂侯相。
秋七月辛亥,詔以上林池籞田賦與貧人。籞,禁苑也,音語。前書音義曰:「折竹以繩懸連之,使人不得往來,謂之籞。」
八月庚寅,有星孛于天市。史記曰:「房為天駟,東北曲十二星曰旗,旗中四星曰天市。」
九月,永昌哀牢夷叛。
冬十月,武陵郡兵討叛蠻,破降之。
十一月,阜陵王延謀反,貶為阜陵侯。
二年春三月辛丑,詔曰:「比年陰陽不調,飢饉屢臻。深惟先帝憂人之本,本謂稼穡。詔書曰『不傷財,不害人』,誠欲元元去末歸本。而今貴戚近親,奢縱無度,嫁聚送終,尤為僭侈。有司廢典,莫肯舉察。春秋之義,以貴理賤。今自三公,並冝明糾非法,宣振威風。朕在弱冠,未知稼穡之艱難,區區管窺,豈能照一隅哉!史記扁鵲曰:「以管窺天,以隙視文。」其科條制度所冝施行,在事者備為之禁,先京師而後諸夏。」公羊傳曰:「春秋內中國而外諸夏,內諸侯而外夷狄。王者欲一乎天下,曷以內外之辭言?自近者始也。」
甲辰,罷伊吾盧屯兵。永平十六年置。
永昌、越巂、益州三郡民、夷討哀牢,破平之。
夏四月戊子,詔還坐楚、淮陽事徙者四百餘家,令歸夲郡。
癸巳,詔齊相省冰紈、方空縠、吹綸絮。紈,素也。冰言色鮮潔如冰。釋名曰:「縠,紗也。」方空者,紗薄如空也。或曰空,孔也,即今之方目紗也。綸,似絮而細。吹者,言吹噓可成,亦紗也。前書齊有三服官,故詔齊相罷之。
六月,燒當羌叛,金城太守郝崇討之,敗績,羌遂寇漢陽。秋八月,遺行車騎將軍馬防討平之。
十二月戊寅,有星孛于紫宮。
三年春正月己酉,宗祀明堂。禮畢,登靈臺,望雲物。大赦天下。
三月癸巳,立貴人竇氏為皇后。賜爵,人二級,三老、孝悌、力田人三級,民無名數及流民欲占者人一級;鰥、寡、孤、獨、篤、貧不能自存者粟,人五斛。
夏四月己巳,罷常山呼沲石臼河漕。石臼,河名也,在今定州唐縣東北。時鄧訓上言此漕難成,遂罷之。漕,水運也,音才到反。
行車騎將軍馬防破燒當羌於臨洮。臨洮,縣名,屬隴西郡,即今岷山之州。
閏月,西域假司馬班超擊姑墨,大破之。姑墨,西域國名,去長安八千一百五十里。
冬十二月丁酉,以馬防為車騎將軍。
武陵漊中蠻叛。漊,水名,音婁,源出今澧州崇義縣西北山。
是歲,零陵獻芝草。
四年春二月庚寅,太尉牟融薨。
夏四月戊子,立皇子慶為皇太子。賜爵,人二級,三老、孝悌、力田人三級,民無名數及流人欲自占者人一級;鰥、寡、孤、獨、篤、貧不能自存者粟,人五斛。
己丑,徙鉅鹿王恭為江陵王,汝南王暢為梁王,常山王昞為淮陽王。辛卯,封皇子伉為千乗王,伉音抗。全為平春王。平春,縣,屬江夏郡。
五月丙辰,車騎將軍馬防罷。
甲戌,司徒鮑昱為太尉,南陽太守桓虞為司徒。虞字仲春,馮翊人。
六月癸丑,皇太后馬氏崩。秋七月壬戌,葬明德皇太后。
冬,牛大疫。
十一月壬戌,詔曰:「蓋三代導人,敎學為本。前書曰,三代之道,郷里有敎,夏曰校,殷曰庠,周曰序。漢承暴秦,襃顯儒術,建立五經,為置博士。其後學者精進,雖曰承師,亦別名家。言雖承一師之業,其後觸類而長,更為章句,則別為一家之學。孝宣皇帝以為去聖乆遠,學不厭博,故遂立大、小夏侯尚書,後又立京氏易。大、小夏侯謂夏侯勝、勝從兄子建也。京氏,京房也。至建武中,復置顏氏、嚴氏春秋,大、小戴禮博士。嚴氏謂嚴彭祖。顏氏謂顏安樂。大、小戴,戴德、戴聖也。此皆所以扶進微學,尊廣道蓺也。中元元年詔書,五經章句煩多,議欲減省。至永平元年,長水校尉鯈,樊鯈。奏言先帝大業,當以時施行。欲使諸儒共正經義,頗令學者得以自助。孔子曰:『學之不講,是吾憂也。』又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論語文也。講猶習也。篤,厚也。志,記也。言人能博涉學而後識之,切問於己所未悟之事,近思己所能及之事。好學亦仁之一分,故仁在其中矣。於戲,其勉之哉!」於是下太常,將、大夫、博士、博士屬太常,故云下。議郎、郎官及諸生、諸儒會白虎觀,講議五經同異,使五官中郎將魏應承制問,續漢志曰:「五官中郎將,比二千石。」侍中淳于恭奏,帝親稱制臨決,如孝宣甘露石渠故事,前書:「甘露二年,詔諸儒講五經異同,蕭望之等平奏其議,上親制臨決焉。」又曰:「施讎,甘露中論五經於石渠閣。」三輔故事曰:「石渠閣在未央殿北,藏祕書之所。」作白虎議奏。今白虎通。
是歲,甘露降泉陵、洮陽二縣。二縣屬零陵郡。泉陵城在今永州零陵縣北。洮陽故城在今湘源縣西北。
五年春二月庚辰朔,日有食之。詔曰:「朕新離供養,去年馬太后崩。愆咎衆著,上天降異,大變隨之。詩不云乎:『亦孔之醜。』詩小雅曰:「朔月辛卯,日有食之,亦孔之醜。」孔,甚也。醜,惡也。又乆旱傷麥,憂心慘切。公卿已下,其舉直言極諫、能指朕過失者各一人,遣詣公車,將親覽問焉。其以巖穴為先,前書鄒陽曰:「顯巖穴之士。」勿取浮華。」
甲申,詔曰:「春秋書『無麥苗』,重之也。春秋莊公七年:「秋,大水,無麥苗。」公羊傳曰:「一災不書,待無麥然後書無苗。」何休注曰:「不書穀,至麥苗獨書,人食最重也。」去秋雨澤不適,今時復旱,如炎如焚。炎、焚言熱氣甚。韓詩:「旱魃為虐,如炎如焚。」凶年無時,而為備未至。朕之不德,上累三光,震慄忉忉,痛心疾首。忉音刀。詩曰:「憂心忉忉。」又曰:「疢如疾首。」前代聖君,博思咨諏,咨諏,謀也,音子余反。雖降災咎,輒有開匱反風之應。武王有疾,周公作請命之書,藏於金匱。後管、蔡流言,成王疑周公,天乃大風,禾木盡偃。成王啟金匱,得書,乃郊天謝過,天乃反風起禾。事見尚書。令予小子,徒慘慘而已。其令二千石理冤獄,録輕繫;禱五嶽四瀆,及名山能興雲致雨者,兾蒙不崇朝徧雨天下之報。尚書大傳曰:「五嶽皆觸石出雲,膚寸而合,不崇朝而雨天下。」務加肅敬焉。」
三月甲寅,詔曰:「孔子曰:『刑罰不中,則人無所措手足。』今吏多不良,擅行喜怒,或案不以罪,迫脅無辜,致令自殺者,一歲且多於斷獄,甚非為人父母之意也。書曰:「元后作人父母。」有司其議糾舉之。」
荊、豫諸郡兵討破武陵漊中叛蠻。
夏五月辛亥,詔曰:「朕思遟直士,側席異聞。遲猶希望也,音持二反。側席謂不正坐,所以待賢良也。其先至者,各以發憤吐懣,略聞子大夫之志矣,皆欲置於左右,顧問省納。建武詔書又曰,堯試臣以職,不直以言語筆札。書舜典曰:「朕其試哉。」又曰:「歷試諸難。」札,簡也。今外官多曠,並可以補任。」
戊辰,太傅趙憙薨。
冬,始行月令迎氣樂。東觀記曰:「馬防上言,『聖人作樂,所以宣氣致和,順陰陽也。臣愚以為可因歲首發太蔟之律,奏雅頌之音,以迎和氣。』時以作樂器費多,遂獨行十月迎氣樂也。」
是歲,零陵獻芝草。有八黃龍見於泉陵。伏侯古今注曰:「見零陵泉陵湘水中,相與戲。其二大如馬,有角;六枚大如駒,無角。」西域假司馬班超擊疏勒,破之。
六年春二月辛卯,琅邪王京薨。
夏五月辛酉,趙王盱薨。
六月丙辰,太尉鮑昱薨。
辛未晦,日有食之。
秋七月癸巳,以大司農鄧彪為太尉。
七年春正月,沛王輔、濟南王康、東平王蒼、中山王焉、東海王政、琅邪王宇來朝。
夏六月甲寅,廢皇太子慶為清河王,立皇子肈為皇太子。
己未,徙廣平王羨為西平王。
秋八月,飲酎高廟,禘祭光武皇帝、孝明皇帝。前書高廟飲酎,奏武德、五行之舞。音義云:「正月旦作酒,八月成,名曰酎者,言醇也。」武帝時因八月甞酎,令諸侯出金助祭,所謂酎金也。丁孚漢儀式曰:「九真、交阯、日南者用犀角二,長九寸,若瑇瑁甲一;鬱林用象牙一,長三尺已上,若翠羽各二十,準以當金。」甲辰,詔:「書云『祖考來假』,明哲之祀。假音格。格,至也。尚書夔曰:「於!予擊石拊石,搏拊琴瑟以詠,祖考來格。」言明哲祭祀,則能致祖考之神來至。予末小子,質又菲薄,仰惟先帝烝烝之情,前修禘祭,以盡孝敬。朕得識昭穆之序,寄遠祖之思。今年大禮復舉,加以先帝之坐,言顯宗神坐,今新加之。悲傷感懷。樂以迎來,哀以送徃,雖祭亡如在,而空虛不知所裁,庶或饗之。豈亡克慎肅雍之臣,辟公之相,肅,敬;雍,和;相,助也。詩大雅曰:「有來雍雍,至止肅肅,相維辟公,天子穆穆。」言百辟諸侯來助祭,皆有肅雍之德,無懈慢也。皆助朕之依依。依依,思慕之意。今賜公錢四十萬,卿半之,及百官執事各有差。」
九月甲戌,幸偃師,東涉卷津,卷,縣名,屬河南郡也。卷音丘權反。至河內。下詔曰:「車駕行秋稼,觀收穫,因涉郡界。皆精騎輕行,無它輜重。不得輒修道橋,遠離城郭,遣吏逢迎,刺探起居,刺探謂候伺也。探音湯勘反。出入前後,以為煩擾。動務省約,但患不能脫粟瓢飲耳。晏子相齊,食脫粟之飯。孔子曰,顏回一瓢飲。所過欲令貧弱有利,無違詔書。」遂覽淇園。前書音義曰:「淇園,衞之苑也。」己酉,進幸鄴,勞饗魏郡守令已下,至于三老、門闌、走卒,賜錢各有差。勞賜常山、趙國吏人,復元氏租賦三歲。辛卯,車駕還宮。詔天下繫囚減死一等,勿笞,詣邊戍;妻子自隨,占著所在;父母同產欲相從者,恣聽之;有不到者,皆以乏軍興論。軍興而致闕乏,當死刑也。及犯殊死,一切募下蠶室;其女子宮。繫囚鬼薪、白粲已上,前書曰:「鬼薪、白粲已上,皆三歲刑也。男子為鬼薪,取薪以給宗廟。女子為白粲,使擇米白粲粲然。」皆減本罪各一等,輸司寇作。亡命贖:死罪入縑二十匹,右趾至髡鉗城旦舂十匹,完城旦至司寇三匹,吏人有罪未發覺,詔書到自告者,半入贖。
冬十月癸丑,西巡狩,幸長安。丙辰,祠高廟,遂有事十一陵。遣使者祠太上皇於萬年,太上皇,高祖父也,名煓,音它官反,一名執嘉。三輔黃圖曰,高祖初都櫟陽,太上皇崩,葬櫟陽北原陵,號萬年,仍分置萬年縣,在今櫟陽東北,故就祭祀焉。以中牢祠蕭何、霍光。進幸槐里。岐山得銅器,形似酒罇,獻之。又獲白鹿。帝曰:「上無明天子,下無賢方伯。已見明帝紀。『人之無良,相怨一方。』詩小雅也。良,善也。言王者所為無有善者,各相與於一方而怨之。義見韓詩。斯器亦曷為來哉?」公羊傳曰:「孔子抱麟而泣曰:『孰為來哉?孰為來哉?』」又幸長平,御池陽宮,前書音義曰:「長平阪在池陽南,有長平觀,去長安五十餘里。」東至高陵,造舟於涇而還。造,至也。謂次比舟,令相至為橋而度也。爾雅曰:「天子造舟,諸侯維舟,大夫方舟,士特舟。」每所到幸,輒會郡縣吏人,勞賜作樂。十一月,詔勞賜河東守、令、掾以下。十二月丁亥,車駕還宮。
是歲,京師及郡國螟。
八年春正月壬辰,東平王蒼薨。三月辛卯,葬東平憲王,賜鑾輅、龍旂。
夏六月,北匈奴大人率衆款塞降。
冬十二月甲午,東巡狩,幸陳留、梁國、淮陽、潁陽。戊申,車駕還宮。
詔曰:「五經剖判,去聖彌遠,章句遺辭,乖疑難正,恐先師微言將遂廢絕,非所以重稽古,求道真也。其令羣儒選高才生,受學左氏、穀梁春秋、古文尚書、毛詩,以扶微學,廣異義焉。」
是歲,京師及郡國螟。
元和元年春正月,中山王焉來朝。日南徼外蠻夷獻生犀、白雉。劉欣明交州記曰:「犀,其毛如豕,蹏有三甲,頭如馬,有三角,鼻上角短,額上、頭上角長。」異物志曰:「角中特有光耀,白理如線,自本達末則為通天犀。」
閏月辛丑,濟陰王長薨。
二月甲戌,詔曰:「王者八政,以食為本,尚書洪範八政,一曰食,是為政本。故古者急耕稼之業,致耒耜之勤,耒耜,農器也。耒,其柄;耜,其刃。節用儲蓄,以備凶災,是以歲雖不登而人無飢色。自牛疫已來,穀食連少,良由吏敎未至,刺史、二千石不以為負。負猶憂也。其令郡國募人無田欲徙它界就肥饒者,恣聽之。到在所,賜給公田,為雇耕傭,賃種 2970b.gif ,糧也,古餉字,音式上反。貰與田器,勿收租五歲,除筭三年。其後欲還本郷者,勿禁。」
夏四月己卯,分東平國,封憲王蒼子尚為任城王。
六月辛酉,沛王輔薨。
秋七月丁未,詔曰:「律云『掠者唯得榜、笞、立』。蒼頡篇曰:「掠,問也。」廣雅曰:「榜,擊也,音彭。」說文曰:「笞,擊也。」立謂立而考訊之。又令丙,箠長短有數。令丙為篇之次也。前書音義曰:「令有先後,有令甲,令乙,令丙。」又景帝,京師定箠令,箠長五尺,本大一寸,其竹也末薄半寸,其平去節,故曰長短有數也。自徃者大獄已來,掠考多酷,鉆鑽之屬,大獄謂楚王英等事也。鉆音其廉反。說文曰:「鉆,銸也。」國語曰:「中刑用鑽鑿。」皆謂慘酷其肌膚也。慘苦無極。念其痛毒,怵然動心。書曰『鞭作官刑』,豈云若此?孔安國注尚書曰:「以鞭為理官事之刑。」冝及秋冬理獄,明為其禁。」
八月甲子,太尉鄧彪罷,大司農鄭弘為太尉。
癸酉,詔曰:「朕道化不德,吏政失和,元元未諭,抵罪於下。寇賊爭心不息,邊野邑屋不修。「修」或作「充」。永惟庶事,思稽厥衷,與凡百君子,共弘斯道。中心悠悠,將何以寄?其改建初九年為元和元年。郡國中都官繫囚減死一等,勿笞,詣邊縣;妻子自隨,占著在所。其犯殊死,一切募下蠶室;其女子宮。繫囚鬼薪、白粲以上,皆減本罪一等,輸司寇作。亡命者贖,各有差。」
丁酉,南巡狩,詔所經道上,郡縣無得設儲跱。儲,積也。跱,具也。言不預有蓄備。命司空自將徒支柱橋梁。柱音竹主反。有遣使奉迎、探知起居,二千石當坐。其賜鰥、寡、孤、獨、不能自存者粟,人五斛。
九月乙未,東平王忠薨。
辛丑,幸章陵,祠舊宅園廟,見宗室故人,賞賜各有差。冬十月己未,進幸江陵,詔廬江太守祠南嶽,又詔長沙、零陵太守祠長沙定王、舂陵節侯、鬱林府君。還,幸宛。十一月己丑,車駕還宮,賜從者各有差。
十二月壬子,詔曰:「書云:『父不慈,子不祗,兄不友,弟不恭,不相及也。』祗,敬也。左傳胥臣云:「康誥曰:『父不慈,子不祗,兄不友,弟不恭,不相及也。』」今康誥之言,事同而文異。徃者妖言大獄,所及廣遠,一人犯罪,禁至三屬,即三族也。謂父族、母族及妻族。莫得垂纓仕宦王朝。如有賢才而沒齒無用,朕甚憐之,非所謂與之更始也。諸以前妖惡禁錮者,一皆蠲除之,左傳曰:「以重幣錮之。」杜預注曰:「禁錮勿令仕也。」以明弃咎之路,但不得在宿衞而已。」
二年春正月乙酉,詔曰:「令云『人有產子者復,勿筭三歲』。今諸懷 2171f.gif ,孕也。」賜胎養穀人三斛,復其夫,勿筭一歲,著以為令。」又詔三公曰:「方春生養,萬物莩甲,前書音義曰:「莩,葉裏白皮也。」易曰「百果甲坼」也。冝助萌陽,以育時物。其令有司,罪非殊死且勿案驗,及吏人條書相告不得聽受,條,事條也。兾以息事寧人,敬奉天氣。立秋如故。夫俗吏矯飾外貌,似是而非,揆之人事則恱耳,論之陰陽則傷化,朕甚饜之,甚苦之。安靜之吏,悃愊無華,說文云:「悃愊,至誠也。」悃音苦本反。愊音孚逼反。日計不足,月計有餘。莊子曰:「有庚桑子者,偏得老聃之道,以居 37ea.gif 壘之人相與云:『庚桑子之始來,吾洒然異之;今吾日計之不足,歲計之有餘,庶幾其聖人乎?』」如襄城令劉方,方字伯況,平原人。吏人同聲謂之不煩,雖未有它異,斯亦殆近之矣。閒勑二千石各尚寬明,而今富姦行賂於下,貪吏枉法於上,使有罪不論而無過被刑,甚大逆也。夫以苛為察,以刻為明,以輕為德,以重為威,四者或興,則下有怨心。吾詔書數下,冠蓋接道,而吏不加理,人或失職,其咎安在?勉思舊令,稱朕意焉。」
二月甲寅,始用四分歷。續漢書曰:「時待詔張盛、京房、鮑業等以四分歷請與待詔楊岑等共課歲餘,盛等所中多,四分之歷始頗施行。」
詔曰:「今山川鬼神應典禮者,尚未咸秩。咸,皆也。秩,序也。言山川之神尚未次序而祭之。書曰:「咸秩無文。」其議增修羣祀,以祈豐年。」
丙辰,東巡狩。己未,鳳皇集肥城。肥城,縣名,屬太山郡,故城在今濟州平陰縣東南。乙丑,帝耕於定陶。詔曰:「三老,尊年也。孝悌,淑行也。力田,勤勞也。國家甚休之。其賜帛人一匹,勉率農功。」使使者祠唐堯於成陽靈臺。成陽,縣,屬濟陰郡。郭縁生述征記曰:「成陽縣東南有堯母慶都墓,上有祠廟。堯母陵俗亦名靈臺大母。」辛未,幸太山,柴告岱宗。有黃鵠三十從西南來,經祠壇上,東北過于宮屋,翱翔升降。進幸奉高。壬申,宗祀五帝于汶上明堂。前書曰:「濟南人公玉帶上黃帝時明堂圖,中有一殿,四面無壁,以茅蓋,通水,水圜宮垣為複道;上有樓,從西南入,名曰崐崘,以拜祀上帝。於是上作明堂於汶上,如帶圖焉。」汶水出太山朱虛縣萊蕪山。癸酉,告祠二祖、四宗,二祖謂高祖、世祖。四宗謂文帝為太宗,武帝為世宗,宣帝為中宗,明帝為顯宗。大會外內羣臣。丙子,詔曰:「朕巡狩岱宗,柴望山川,告祀明堂,以章先勳。其二王之後,禮記曰:「存二王之後,尊賢不過二代。」公羊傳曰:「存二王之後,所以通三正也。」漢之二王,殷、周之後也。先聖之胤,東觀記曰:「孔子後襃成侯等咸來助祭。」東后蕃衞,東后謂東方國君也。諸侯為天子藩屏,故曰藩衞。伯父伯兄,仲叔季弟,幼子童孫,尚書呂刑文。皆天子同姓諸侯,有父叔兄弟子孫列者,故緫而言之。百僚從臣,宗室衆子,要荒四裔,要、荒,二服名。要服去王城二千里,荒服去王城二千五百里。要者,言可要束以文敎。荒者,言其荒忽無常也。裔,遠也。謂荒服之外也。沙漠之北,葱領之西,西河舊事曰:「葱領,山名,在敦煌西。其山高大多葱,故以為名焉。」冒耏之類,字書曰:「耏,多須貌,音而。」言須鬢多,蒙冒其面。或曰,西域人多著冒而須長,故舉以為言也。跋涉懸度,草行曰跋,水行曰涉。左傳子太叔曰:「跋涉山川。」西域傳曰:「懸度者,石山也。溪谷不通,以繩索相引而度,去陽關五千八百五十里。」陵踐阻絕,駿奔郊畤,駿,疾也,音俊。尚書「駿奔走」。在廟郊畤,祭天處也。前書音義曰:「畤,神靈之居止者。」咸來助祭。祖宗功德,延及朕躬。予一人空虛多疚,纂承尊明,疚,病也。纂,繼也。盥洗享薦,慙愧祗慄。詩不云乎:『君子如祉,亂庶遄已。』詩小雅。遄,速也。已,止也。祉,福也。鄭玄注云:「福者,福賢者,謂爵禄之也。如此,則亂亦庶幾可疾止也。」歷數旣從,靈燿著明,歷數旣從,謂行四分歷也。靈燿著明,謂日月貞明。亦欲與士大夫同心自新。其大赦天下。諸犯罪不當得赦者,皆除之。復博、奉高、嬴,無出今年田租、芻稾。」戊寅,進幸濟南。濟南,縣名,故城在今淄州長山縣西北。三月己丑,進幸魯,祠東海恭王陵。庚寅,祠孔子於闕里,及七十二弟子,賜襃成侯及諸孔男女帛。壬辰,進幸東平,祠憲王陵。陵在今鄆州須昌縣東。甲午,遣使者祠定陶太后、恭王陵。太后即元帝傅昭儀也。定陶恭王康,其陵在今曹州濟陰縣北。乙未,幸東阿,北登太行山,至天井關。在今澤州晉城縣南,今太行山上,關南有天井泉三所也。夏四月乙巳,客星入紫宮。乙卯,車駕還宮。庚申,假于祖禰,假,至也,音格。禰,父廟。易曰:「王假有廟。」告祠高廟。
五月戊申,詔曰:「乃者鳳皇、黃龍、鸞鳥比集七郡,孫柔之瑞應圖曰:「鸞鳥者,赤神之精,鳳皇之佐。雞身赤尾,色亦被五彩,鳴中五音。人君進退有度,親疏有序,則至也。」比,頻也。或一郡再見,及白烏、神雀、甘露屢臻。祖宗舊事,或班恩施。武帝時芝草生于甘泉宮,宣帝時嘉穀玄稷降于郡國,神雀仍集,皆大赦天下。其賜天下吏爵,人三級;高年、鰥、寡、孤、獨帛,人一匹。經曰:「無侮鰥寡,惠此煢獨。』加賜河南女子百戶牛酒,前書音義:「蘇林曰,男賜爵,女子賜牛酒。姚察云,女子謂賜爵者之妻。」史記封禪書:「百戶牛一頭,酒十石。」臣賢案:此女子百戶,若是戶頭之妻,不得更稱為戶;此謂女戶頭,即今之女戶也。天下稱慶,恩當普洽,所以男戶賜爵,女子賜牛酒。令天下大酺五日。賜公卿已下錢帛各有差;及洛陽人當酺者布,戶一匹,城外三戶共一匹。賜博士員弟子見在太學者布,人三匹。令郡國上明經者,口十萬以上五人,不滿十萬三人。」
改廬江為六安國,江陵復為南郡。建初四年改為江陵國,今又復之。徙江陵王恭為六安王。
秋七月庚子,詔曰:「春秋於春每月書『王』者,重三正,慎三微也。三正謂天、地、人之正。所以有三者,由有三微之月,王者所當奉而成之。禮緯曰:「正朔三而改,文質再而復。三微者,三正之始,萬物皆微,物色不同,故王者取法焉。十一月,時陽氣始施於黃泉之下,色皆赤。赤者陽氣,故周為天正,色尚赤。十二月,萬物始牙而色白。白者陰氣,故殷為地正,色尚白。十三月,萬物莩甲而出,其色皆黑,人得加功展業,故夏為人正,色尚黑。」尚書大傳曰:「夏十三月為正,平旦為朔。殷以十二月為正,雞鳴為朔。周以十一月為正,夜半為朔。」必以三微之月為正者,當爾之時,物皆尚微,王者受命,當扶微理弱,奉成之義也。律十二月立春,不以報囚。報猶論也。立春陽氣至,可以施生,故不論囚。月令冬至之後,有順陽助生之文,月令仲冬:「是月也,日短至,陰陽爭,諸生蕩,君子身欲寧,事欲靜,以待陰陽之所定也。」而無鞠獄斷刑之政。朕咨訪儒雅,稽之典籍,以為王者生殺,冝順時氣。其定律,無以十一月、十二月報囚。」
九月壬辰,詔:「鳳皇、黃龍所見亭部無出二年租賦。東觀記曰:「鳳皇見肥城句窳亭槐樹上。」古今注云:「黃龍見洛陽元延亭部。」窳音庾。加賜男子爵,人二級;先見者帛二十匹,近者三匹,太守三十匹,令、長十五匹,丞、尉半之。詩云:『雖無德與汝,式歌且舞。』詩小雅也。取雖無大德,要有喜恱之心,欲歌舞也。式,用也。它如賜爵故事。」
丙申,徵濟南王康、中山王焉會烝祭。
冬十一月壬辰,日南至,初閉關梁。易曰:「先王以至日閉關,商旅不行。」王弼注曰:「冬至陰之復,夏至陽之復,故為復即至於寂然大靜,先王則天地而行者也。」
三年春正月乙酉,詔曰:「蓋君人者,視民如父母,有憯怛之憂,有忠和之敎,匍匐之救。周禮:「郷司徒以郷三物敎萬民,一曰六德,謂智、仁、聖、義、忠、和。」詩鄁風曰:「凡民有喪,匍匐救之。」其嬰兒無父母親屬,及有子不能養食者,稟給如律。」
丙申,北巡狩,濟南王康、中山王焉、西平王羨、六安王恭、樂成王黨、淮陽王昞、任城王尚、沛王定皆從。辛丑,帝耕于懷。
二月壬寅,告常山、魏郡、清河、鉅鹿、平原、東平郡太守、相曰:「朕惟巡狩之制,以宣聲敎,考同遐迩,解釋怨結也。今『四國無政,不用其良』,詩小雅曰:「日月告凶,不用其行。四國無政,不用其良。」言四方之國無政者,由天子不用善人也。駕言出游,欲親知其劇易。前祠園陵,遂望祀華、霍,華、霍,山名也。在今廬江灊縣西南,亦名天柱山。爾雅曰華山為西嶽,霍山為南嶽。東祡岱宗,為人祈福。今將禮常山,遂徂北土,歷魏郡,經平原,升踐隄防,詢訪耆老,咸曰『徃者汴門未作,深者成淵,淺則泥塗』。追惟先帝勤人之德,謂永平十二年修汴渠。厎績遠圖,復禹弘業,尚書曰:「覃懷厎績。」孔安國注云:「厎,置;績,功也。」遠圖猶長筭也。言能復禹為理水之大功。聖跡滂流,至于海表。不克堂構,朕甚慙焉。尚書曰:「若考作室,旣厎法,厥子乃不肯堂,矧肯構。」月令,孟春善相丘陵土地所冝。月令:「孟春之月,善相丘陵、阪險、原隰土地所冝,五穀所殖,以敎導人,必躬親之,田事旣飭。」今肥田尚多,未有墾闢。其悉以賦貧民,給與糧種,務盡地力,勿令游手。所過縣邑,聽半入今年田租,以勸農夫之勞。」
乙丑,勑侍御史、司空曰:「方春,所過無得有所伐殺。車可以引避,引避之;騑馬可輟解,輟解之。夾轅者為服馬,服馬外為騑馬。詩云:『敦彼行葦,牛羊勿踐履。』詩大雅云。鄭玄注云:「敦敦然道旁之葦,牧牛羊者無使踐履折傷之,況於人乎!」禮,人君伐一草木不時,謂之不孝。禮記孔子曰:「伐一樹,殺一獸,不以其時,非孝也。」俗知順人,莫知順天。其明稱朕意。」
戊辰,進幸中山,遣使者祠北嶽,出長城。史記,蒙恬為秦築長城,西自臨洮,東至海。癸酉,還幸元氏,祠光武、顯宗於縣舍正堂;明日又祠顯宗于始生堂,明帝生于常山元氏傳舍也。皆奏樂。三月丙子,詔高邑令祠光武於即位壇。復元氏七年傜役。己卯,進幸趙。庚辰,祠房山於靈壽。靈壽,縣名,屬常山郡,今恒州縣也。房山在今恒州房山縣西北,俗名王母山,上有王母祠。辛卯,車駕還宮。賜從行者各有差。
夏四月丙寅,太尉鄭弘免,大司農宋由為太尉。由字叔路,長安人。
五月丙子,司空弟五倫罷,太僕袁安為司空。
秋八月乙丑,幸安邑,觀鹽池。許慎云:「河東鹽池,袤五十一里,廣七里,周百一十六里。」今蒲州虞郷縣西。九月,至自安邑。
冬十月,北海王基薨。
燒當羌叛,寇隴西。
是歲,西域長史班超擊斬疏勒王。
章和元年春三月,護羌校尉傅育追擊叛羌,戰歿。
夏四月丙子,令郡國中都官繫囚減死一等,詣金城戍。
六月戊辰,司徒桓虞免。癸卯,司空袁安為司徒,光禄勳任隗為司空。桓虞字仲春,馮翊萬年人。隗字仲和,南陽宛人。
秋七月癸卯,齊王晃有罪,貶為蕪湖侯。蕪湖,縣名,屬丹陽,故城在今宣州當塗縣東南。壬子,淮陽王昞薨。
鮮卑擊破北單于,斬之。
燒當羌寇金城,護羌校尉劉盱討之,斬其渠帥。
壬戌,詔曰:「朕聞明君之德,啟迪鴻化,緝熙康乂,光照六幽,緝熙,光明也。六幽謂六合幽隱之處也。訖惟人靣,靡不率俾,仁風翔于海表,威霆行乎鬼區。鬼區即鬼方。然後敬恭明祀,膺五福之慶,獲來儀之貺。尚書五福:一曰壽,二曰冨,三曰康寧,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終命。來儀謂鳳也。書曰:「鳳皇來儀。」朕以不德,受祖宗弘烈。乃者鳳皇仍集,麒麟並臻,甘露宵降,嘉穀滋生,芝草之類,歲月不絕。朕夙夜祗畏上天,無以彰于先功。今改元和四年為章和元年。」
秋,令是月養衰老,授几杖,行糜粥飲食。月令仲秋之令。其賜高年二人共布帛各一匹,以為醴酪。死罪囚犯法在丙子赦前而後捕繫者,皆減死,勿笞,詣金城戍。
八月癸酉,南巡狩。壬午,遣使者祠昭靈后於小黃園。小黃,縣,屬陳留郡,故城在今汴州陳留縣東北。漢舊儀曰:「昭靈后,高祖母,起兵時死小黃北,後為作園廟于小黃柵。」陳留風俗傳曰:「沛公起兵野戰,喪皇妣于黃郷。天下平定。乃使使者以梓宮招魂幽野,於是丹蛇在水,自洒濯之,入于梓宮,其浴處有遺髮,故謚曰昭靈夫人。」甲申,徵任城王尚會睢陽。戊子,幸梁。己丑,遣使祠沛高原廟,豐枌榆社。前書音義曰:「枌,白榆。高祖里社在豐縣東北十五里。」原廟,解見光武紀。乙未,幸沛,祠獻王陵,徵會東海王政。乙未晦,日有食之。九月庚子,幸彭城,東海王政、沛王定、任城王尚皆從。辛亥,幸壽春。壬子,詔郡國中都官繫囚減死罪一等,詣金城戍;犯殊死者,一切募下蠶室;其女子宮;繫囚鬼薪、白粲已上,減罪一等,輸司寇作。亡命者贖:死罪縑二十匹,右趾至髡鉗城旦舂七匹,完城旦至司寇三匹;吏民犯罪未發覺,詔書到自告者,半入贖。復封阜陵侯延為阜陵王。己未,幸汝陰。縣名,屬汝南郡,今潁川縣。冬十月丙子,車駕還宮。
北匈奴屋蘭儲等率衆降。
是歲,西域長史班超擊莎車,大破之。月氏國遣使獻扶拔、師子。扶拔,似麟無角。拔音步末反。
二年春正月,濟南王康、阜陵王延、中山王焉來朝。
壬辰、帝崩於章德前殿,年三十三。遺詔無起寑廟,一如先帝法制。
論曰:魏文帝稱「明帝察察,章帝長者」。以上華嶠之辭。章帝素知人厭明帝苛切,事從寬厚。感陳寵之義,除慘獄之科。寵時為尚書,以吏政嚴切,乃上書除慘酷之科五十餘條,具本傳也。深元元之愛,著胎養之令。元和二年令,諸懷姙者賜穀,人三斛。奉承明德太后,盡心孝道。割裂名都,以崇建周親。周,至也。平傜簡賦,而人賴其慶。又體之以忠恕,文之以禮樂。故乃蕃輔克諧,羣后德讓。謂之長者,不亦冝乎!在位十三年,郡國所上符瑞,合於圖書者數百千所。烏呼懋哉!懋,美也。
贊曰:肅宗濟濟,天性愷悌。於穆后德,諒惟淵體。於穆,歎美也。尚書曰「齊聖廣淵」也。左右蓺文,斟酌律禮。蓺文謂諸儒講五經同異,帝親稱制論決也。律謂詔云「立春不以報囚」也。禮謂修禘祫,登靈臺之屬。思服帝道,弘此長懋。儒館獻歌,戎亭虛候。獻歌謂崔駰游太學時上四巡等頌。氣調時豫,憲平人富。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樓主| 休竹客 發表於 2012-6-18 11:38 | 顯示全部樓層
<div class="feature">後漢書   卷四‧帝紀第四 孝和 孝殤皇帝 孝和皇帝諱肈,謚法曰:「不剛不柔曰和。」伏侯古今注曰:「肈之字曰始。肈音兆」臣賢案:許慎說文「肈音大可反,上諱也」。但伏侯、許慎並漢時人,而帝諱不同,蓋應別有所據。肅宗第四子也。母梁貴人,為竇皇后所譖,憂卒,竇后養帝以為己子。建初七年,立為皇太子。
章和二年二月壬辰,即皇帝位,年十歲。尊皇后曰皇太后,太后臨朝。
三月丁酉,改淮陽為陳國,今陳州。楚郡為彭城國,今徐州。西平并汝南郡,西平,縣,故柏子國也。在今豫州吳房縣西北。六安復為廬江郡。即今廬州廬江縣西故舒城是。遺詔徙西平王羨為陳王,六安王恭為彭城王。
癸卯,葬孝章皇帝于敬陵。在洛陽城東南三十九里。古今注曰:「陵周三百步,高六丈二尺。」
庚戌,皇太后詔曰:「先帝以明聖,奉承祖宗至德要道,天下清靜,庶事咸寧。今皇帝以幼年,煢煢在疚,疚,病也。煢煢然在憂病之中也。「煢」或作「嬛」。詩周頌云:「嬛嬛在疚。」朕且佐助聽政。外有大國賢王並為蕃屏,內有公卿大夫統理本朝,恭己受成,夫何憂哉!孔子曰:「舜何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尚書曰:「予小子垂拱仰成。」然守文之際,必有內輔以參聽斷。侍中憲,朕之元兄,行能兼備,忠孝尤篤,先帝所器,親受遺詔,當以舊典輔斯職焉。憲固執謙讓,節不可奪。今供養兩宮,兩宮謂帝宮、太后宮。宿衞左右,厥事已重,亦不可復勞以政事。故太尉鄧彪,元功之族,三讓彌高,元功謂高密侯禹也。彪父邯,中興初有功,封鄳侯。父卒,彪讓國異母弟鳳。論語孔子曰:「太伯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鄭玄注云:「太伯,周太王之長子,欲讓其弟季歷。太王有疾,太伯因適吳、越採藥,太王薨而不返,季歷為喪主,一讓也。季歷赴之,不來奔喪,二讓也。終喪之後,遂斷髮文身,三讓也。」彪讓封弟,故以比之。鄳音莫杏反。海內歸仁,為羣賢首,先帝襃表,欲以崇化。今彪聦明康彊,可謂老成黃耇矣。老成言老而有成德也。詩大雅曰:「雖無老成人。」黃謂髮落更生黃者。耇亦老也。詩序曰:「外尊事黃耇。」其以彪為太傅,賜爵關內侯,録尚書事,百官緫己以聽,古者君在諒闇,百官緫己之職事以聽於冢宰。録尚書事則冢宰之任也。朕庶幾得專心內位。於戲!羣公其勉率百僚,各修厥職,愛養元元,綏以中和,稱朕意焉。」
辛酉,有司上奏:「孝章皇帝崇弘鴻業,德化普洽,垂意黎民,留念稼穡。文加殊俗,武暢方表,界惟人面,無思不服。巍巍蕩蕩,莫與比隆。「巍巍乎其有成功,蕩蕩乎人無能名焉。」孔子美帝堯之詞,見論語。周頌曰:『於穆清廟,肅雝顯相。』清廟,文王廟也。於穆,歎美之詞,言助祭者禮儀敬且和也。請上尊廟曰肅宗,共進武德之舞。」制曰:「可。」
癸亥,陳王羨、彭城王恭、樂成王黨、下邳王衍、梁王暢始就國。建初三年,章帝不忍與諸王乖離,皆留京師,今遣之國。
夏四月丙子,謁高廟。丁丑,謁世祖廟。
戊寅,詔曰:「昔孝武皇帝致誅胡、越,故權收鹽鐵之利,武帝使孔僅、東郭咸陽乗傳舉行天下鹽鐵,作官府收利,私家更不得鑄鐵煑鹽。以奉師旅之費。自中興以來,匈奴未賔,永平末年,復修征伐。先帝即位,務休力役,然猶深思遠慮,安不忘危,探觀舊典,復收鹽鐵,欲以防備不虞,寧安邊境。而吏多不良,動失其便,以違上意。先帝恨之,故遺戒郡國罷鹽鐵之禁,縱民煑鑄,入稅縣官如故事。前書音義曰:「縣官謂天子。」其申勑刺史、二千石,奉順聖旨,勉弘德化,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
五月,京師旱。詔長樂少府桓郁侍講禁中。長樂宮之少府也。郁,桓榮子也。
冬十月乙亥,以侍中竇憲為車騎將軍,伐北匈奴。
安息國遣使獻師子、扶拔。扶拔,解見章紀。
永元元年春三月甲辰,初令郎官詔除者得占丞、尉,以比秩為真。漢官儀曰:「羽林郎出補三百石丞、尉自占。丞、尉,小縣丞尉三百石,其次四百石,比秩為真,皆所以優之。」
夏六月,車騎將軍竇憲出雞鹿塞,今在朔方窳渾縣北。闞駰十三州志云:「窳渾縣有大道,西北出雞鹿塞。」窳音羊主反。度遼將軍鄧鴻出棝陽塞,棝陽,縣,屬九原郡,故城在今勝州銀城縣界。棝音固。南單于出滿夷谷,滿夷谷,闕。與北匈奴戰於稽落山,大破之,追至和渠北鞮海。竇憲遂登燕然山,刻石勒功而還。北單于遣弟右溫禺鞮王奉奏貢獻。鞮音丁兮反。
秋七月乙未,會稽山崩。
閏月丙子,詔曰:「匈奴背叛,為害乆遠。賴祖宗之靈,師克有捷,醜虜破碎,遂掃厥庭,詩曰:「仍執醜虜。」庭謂單于所常居也。役不再籍,猶言不籍再舉。萬里清蕩,非朕小子眇身所能克堪。有司其案舊典,告類薦功,以章休烈。」類,祭天也。書曰:「類于上帝。」薦,進也,以功進告於天。
九月庚申,以車騎將軍竇憲為大將軍,以中郎將劉尚為車騎將軍。
冬十月,令郡國 38ae.gif 刑輸作軍營。其徙出塞者,刑雖未竟,皆免歸田里。
庚子,阜陵王延薨。
是歲,郡國九大水。
二年春正月丁丑,大赦天下。
二月壬午,日有食之。東觀記曰:「史官不覺,涿郡言之。」
己亥,復置西河、上郡屬國都尉官。前書西河郡美稷縣、上郡龜茲縣並有屬國都尉,其秩比二千石。十三州志曰:「典屬國,武帝置,掌納匈奴降者也,哀帝省并大鴻臚。」故今復置之。
夏五月庚戌,分太山為濟北國,分樂成、涿郡、勃海為河閒國。丙辰,封皇弟壽為濟北王,開為河閒王,淑為城陽王,紹封故淮陽王昞子側為常山王。賜公卿以下至佐史錢布各有差。
己未,遣副校尉閻磐討北匈奴,取伊吾盧地。
丁卯,紹封故齊王晃子無忌為齊王,北海王睦子威為北海王。
車師前後王並遣子入侍。車師有後王、前王,前王即後王之子,其庭相去五百里。
月氏國遣兵攻西域長史班超,超擊降之。
六月辛卯,中山王焉薨。
秋七月乙卯,大將軍竇憲出屯涼州。九月,北匈奴遣使稱臣。
冬十月,遣行中郎將班固報命南單于。遣左谷蠡王師子出雞鹿塞,左谷蠡,匈奴王號,師子其名也。谷音鹿。蠡音離。擊北匈奴於河雲北,大破之。
三年春正月甲子,皇帝加元服,元,首也。謂加冠於首。儀禮:「冠者先筮日,後筮賔。」東觀記曰:「時太后詔袁安為賔,賜束帛、乗馬。」賜諸侯王、公、將軍、特進、漢官儀曰:「諸侯功德優盛,朝廷所敬異者,賜位特進,在三公下。」中二千石、列侯、宗室子孫在京師奉朝請者黃金,奉朝請,無員,三公、外戚、宗室、諸侯多奉朝請。漢律:「春曰朝,秋曰請。」將、大夫、郎吏、從官帛。將謂五官及左右郎將也。大夫謂光禄、太中、中散、諫議大夫也。十三州志曰:「大夫皆掌顧問、應對、言議。夫之言扶也,言能扶持君父也。」賜民爵及粟帛各有差,大酺五日。郡國中都官繫囚死罪贖縑,至司寇及亡命,各有差。庚辰,賜京師民酺,布兩戶共一匹。
二月,大將軍竇憲遣左校尉耿夔出居延塞,居延,縣,屬張掖郡,居延澤在東北。武帝使伏波將軍路博德築遮虜障於居延城。圍北單于於金微山,大破之,獲其母閼氏。閼氏,匈奴后之號也,音焉支。
夏六月辛卯,尊皇太后母比陽公主東海恭王彊女。為長公主。
辛丑,阜陵王种薨。阜陵王延之子。
冬十月癸未,行幸長安。詔曰:「北狄破滅,名王仍降,仍,頻也。西域諸國,納質內附,豈非祖宗迪哲重光之鴻烈歟?迪,蹈也。言由祖宗蹈履明智,有重光累聖之德,成此大業也。書曰「茲四人迪哲」,又曰「宣重光」也。寤寐歎息,想望舊京。其賜行所過二千石長吏已下及三老、官屬錢帛,各有差;鰥、寡、孤、獨、篤 24e07.gif 、貧不能自存者粟,人三斛。」
十一月癸卯,祠高廟,遂有事十一陵。詔曰:「高祖功臣,蕭、曹為首,有傳世不絕之義。曹相國後容城侯無嗣。朕望長陵東門,見二臣之壠,東觀記曰:「蕭何墓在長陵東司馬門道北百步。」廟記云:「曹參冢在長陵旁道北,近蕭何冢。」循其遠節,每有感焉。忠義獲寵,古今所同。可遣使者以中牢祠,大鴻臚求近親冝為嗣者,須景風紹封,以章厥功。」續漢志曰:「大鴻臚掌封拜諸侯及其嗣。」春秋考異郵曰:「夏至四十五日,景風至,則封有功也。」
十二月,復置西域都護、騎都尉、戊己校尉官。
庚辰,至自長安,減刑徒從駕者刑五月。
四年春正月,北匈奴右谷蠡王於除鞬自立為單于,款塞乞降。於除鞬,其名也。鞬音九言反。遣大將軍左校尉耿夔授璽綬。東觀記曰:「賜玉具劔,羽蓋車一駟,中郎將持節衞護焉。」
三月癸丑,司徒袁安薨。閏月丁丑,太常丁鴻為司徒。
夏四月丙辰,大將軍竇憲還至京師。
六月戊戌朔,日有食之。丙辰,郡國十三地震。
竇憲潛圖弒逆。庚申,幸北宮。詔收捕憲黨射聲校尉郭璜,郭況子也。東觀記曰「璜」作「瑝」,音同。璜子侍中舉,衞尉鄧疊,疊弟步兵校尉磊,皆下獄死。使謁者僕射續漢書曰「謁者僕射一人,秩千石,為謁者臺率,主謁者。天子出,奉引」也。收憲大將軍印綬,遣憲及弟篤、景就國,到皆自殺。
是夏,旱,蝗。
秋七月己丑,太尉宋由坐黨憲自殺。
八月辛亥,司空任隗薨。任光子也。
癸丑,大司農尹睦為太尉,録尚書事。録謂緫領之也。録尚書自牟融始也。
丁巳,賜公卿以下至佐史錢穀各有差。
冬十月己亥,宗正劉方為司空。
十二月壬辰,詔:「今年郡國秋稼為旱蝗所傷,其什四以上勿收田租、芻稾;有不滿者,以實除之。」所損十不滿四者,以見損除也。
武陵零陵澧中蠻叛。燒當羌寇金城。
五年春正月乙亥,宗祀五帝於明堂,遂登靈臺,望雲物。大赦天下。
戊子,千乗王伉薨。
辛卯,封皇弟萬歲為廣宗王。廣宗,縣名,今貝州宗城縣。隋帝諱廣,故改為宗城。
二月戊戌,詔有司省減內外廄及涼州諸苑馬。說文曰:「廄,馬舍也。」漢官儀曰:「未央大廄,長樂、承華等廄令,皆秩六百石。」又云:「牧師諸菀三十六所,分置西北邊,分養馬三十萬頭。」自京師離宮果園上林廣成囿悉以假貧民,恣得采捕,不收其稅。
丁未,詔曰:「去年秋麥入少,恐民食不足。其上尤貧不能自給者戶口人數。往者郡國上貧民,以衣履釜鬵為貲,而豪右得其饒利。鬵音尋。方言曰:「甑,自關而東謂之鬵。」貧人旣計釜甑以為資財,懼於役重,多即賣之,以避科稅。豪冨之家乗賤買,故得其饒利。詔書實覈,說文云:「覈,考實事也。」欲有以益之,而長吏不能躬親,反更徵召會聚,令失農作,愁擾百姓。若復有犯者,二千石先坐。」
甲寅,太傅鄧彪薨。
戊午,隴西地震。
三月戊子,詔曰:「選舉良才,為政之本。科別行能,必由郷曲。周禮:「郷大夫掌其郷之政敎,考其德行,察其道蓺,三年而舉賢能者於王。」而郡國舉吏,不加簡擇,故先帝明勑在所,令試之以職,乃得充選。漢官儀曰:「建初八年十二月己未,詔書辟士四科:一曰德行高妙,志節清白;二曰經明行脩,能任博士;三曰明曉法律,足以決疑,能案章覆問,文任御史;四曰剛毅多略,遭事不惑,明足照姦,勇足決斷,才任三輔令。皆存孝悌清公之行。自今已後,審四科辟召,及刺史、二千石察舉茂才尤異孝廉吏,務實校試以職。有非其人,不習曹事,正舉者故不以實法。」又德行尤異,不須經職者,別署狀上。而宣布以來,出入九年,二千石曾不承奉,恣心從好,司隷、刺史訖無糾察。訖,竟也。今新蒙赦令,且復申勑,後有犯者,顯明其罰。在位不以選舉為憂,督察不以發覺為負,負亦憂也。非獨州郡也。是以庶官多非其人。下民被姦邪之傷,由法不行故也。」
庚寅,遣使者分行貧民,舉實流宂,宂,散也。流散者舉案其實而給之。開倉賑稟三十餘郡。
夏四月壬子,封阜陵王种兄魴為阜陵王。种無嗣,故以魴襲也。
六月丁酉,郡國三雨雹。東觀記曰:「大如鴈子。」
秋九月辛酉,廣宗王萬歲薨,無子,國除。
匈奴單于於除鞬叛,遣中郎將任尚討滅之。
壬午,令郡縣勸民蓄蔬食以助五穀。蓄,積也。其官有陂池,令得采取,勿收假稅二歲。假猶租賃。
冬十月辛未,太尉尹睦薨。漢官儀曰:「睦字伯師,鞏人。」十一月乙丑,太僕張酺為太尉。
是歲,武陵郡兵破叛蠻,降之。護羌校尉貫友討燒當羌,羌乃遁去。南單于安國叛,骨都侯喜斬之。
六年春正月,永昌徼外夷遣使譯獻犀牛、大象。
己卯,司徒丁鴻薨。
二月乙未,遣謁者分行稟貸三河、兖、兾、青州貧民。
許陽侯馬光自殺。東觀記曰:「光前坐黨附竇憲,歸國,為憲客奴所誣告,乃自殺。」
丁未,司空劉方為司徒,太常張奮為司空。
三月庚寅,詔流民所過郡國皆實稟之,其有販賣者勿出租稅,漢循周法,商賈有稅,流人販賣,故矜免之。又欲就賤還歸者,復一歲田租、更賦。復音福。
丙寅,詔曰:「朕以眇末,承奉鴻烈。陰陽不和,水旱違度,濟河之域,凶饉流亡,尚書曰「濟河惟兖州」,言東南據濟,西北距河。而未獲忠言至謀,所以匡救之策。寤寐永歎,用思孔疚。孔,甚也。疚,病也。詩云:「憂心孔疚。」惟官人不得於上,黎民不安于下,有司不念寬和,而競為苛刻,覆案不急,以妨民事,不急謂非要。甚非所以上當天心,下濟元元也。思得忠良之士,以輔朕之不逮。其令三公、中二千石、二千石、內郡守相舉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之士各一人。昭巖穴,披幽隱,遣詣公車,前書音義曰:「公車,署名也,公車所在,故以名焉。」漢官儀曰:「公車令一人,秩六百石,掌殿門。諸上書詣闕下者,皆集奏之;凡所徵召,亦緫領之。」朕將悉聽焉。」帝乃親臨策問,選補郎吏。
夏四月,蜀郡徼外羌率種人遣使內附。
五月,城陽王淑薨。無子,國除。章帝子也。
六月己酉,初令伏閉盡日。漢官舊儀曰:「伏日萬鬼行,故盡日閉,不干它事。」
秋七月,京師旱。詔中都官徒各除半刑,讁其未竟,五月已下皆免遣。丁巳,幸洛陽寺,寺,官舍也。風俗通云:「寺,嗣也。理事之吏,嗣續於其中。」録囚徒,舉冤獄。收洛陽令下獄抵罪,司隷校尉、河南尹皆左降。未及還宮而澍雨。
西域都護班超大破焉耆、尉犂,斬其王。自是西域降服,納質者五十餘國。
南單于安國從弟子逢侯率叛胡亡出塞。九月癸丑,以光禄勳鄧鴻行車騎將軍事,與越騎校尉馮柱、行度遼將軍朱徽、使匈奴中郎將杜崇討之。冬十一月,護烏桓校尉任尚率烏桓、鮮卑,大破逢侯,闞駰十三州志曰:「護烏丸,擁節,秩比二千石,武帝置,以護內附烏丸,旣而并於匈奴中郎將。中興初,班彪上言冝復此官,以招附東胡,乃復更置焉。」馮柱遣兵追擊。復破之。
詔以勃海郡屬兾州。
武陵漊中蠻叛,郡兵討平之。
七年春正月,行車騎將軍鄧鴻、度遼將軍朱徽、中郎將杜崇皆下獄死。時南單于安國與崇不相平,乃上書告崇。崇令斷其章,縁此驚叛,安國卒見殺。帝後知之,皆徵下獄。
夏四月辛亥朔,日有食之。帝引見公卿問得失,令將、大夫、御史、謁者、博士、議郎、郎官會廷中,各言封事。十三州志曰:「侍御史,周官,即柱下史。秩六百石,掌注記言行,糾諸不法,員十五人。出有所案,則稱使者焉。謁者,秦官也。員七十人,皆選孝廉年未五十,曉解儐贊者。歲盡拜縣令、長及都官府丞、長史。博士,秦官。博通古今,秩皆六百石。孝武初置五經博士,後稍增至十四員。取聦明威重者一人為祭酒,主領焉。議郎、郎官,皆秦官也。冗無所掌,秩六百石或四百石。」詔曰:「元首不明,化流無良,政失於民,讁見于天。讁,譴責也。禮曰:「陽事不得,讁見于天,日為之食。」深惟庶事,五敎在寬,是以舊典因孝廉之舉,以求其人。武帝元光元年,董仲舒初開其議,詔郡國舉孝廉各一人。有司詳選郎官寬博有謀才任典城者三十人。」任,堪也,音仁林反。旣而悉以所選郎出補長、相。長,縣長;相,侯相也。十三州志云:「縣為侯邑,則令、長為相,秩隨令、長本秩。」
五月辛卯,改千乗國為樂安國。千乗故城在今淄州高苑縣北。樂安故城在今青州博昌縣南。
六月丙寅,沛王定薨。
秋七月乙巳,易陽地裂。易陽,縣,在易水之陽,今易州也。九月癸卯,京師地震。
八年春二月己丑,立貴人陰氏為皇后。賜天下男子爵,人二級,三老、孝悌、力田三級,民無名數及流民欲占者一級;鰥、寡、孤、獨、篤、貧不能自存者粟,人五斛。
夏四月癸亥,樂成王黨薨。
甲子,詔賑貸并州四郡貧民。
五月,河內、陳留蝗。
南匈奴右溫禺犢王叛,為寇。秋七月,行度遼將軍龐奮、越騎校尉馮柱追討之,斬右溫禺犢王。
車師後王叛,擊其前王。
八月辛酉,飲酎。詔郡國中都官繫囚減死一等,詣敦煌戍。其犯大逆,募下蠶室;其女子宮。自死罪已下,至司寇及亡命者入贖,各有差。
九月,京師蝗。吏民言事者,多歸責有司。詔曰:「蝗蟲之異,殆不虛生,禮記月令曰:「孟夏行春令,則蝗蟲為災。」洪範五行傳曰:「貪利傷人,則蝗蟲損稼。」萬方有罪,在予一人,而言事者專咎自下,非助我者也。朕寤寐恫矜,思弭憂釁。尚書曰:「恫矜乃身。」孔安國注曰:「恫,痛也。矜,病也。言如痛病在身,欲除之也。」矜音古頑反。昔楚嚴無灾而懼,解見明紀。成王出郊而反風。成王疑周公,天乃大風,禾則盡偃;王乃出郊祭,天乃反風起禾。事見尚書。將何以匡朕不逮,以塞灾變?百僚師尹勉修厥職,刺史、二千石詳刑辟,理冤虐,恤鰥寡,矜孤弱,思惟致灾興蝗之咎。」
庚子,復置廣陽郡。高帝時燕國也,昭帝元鳳元年為廣陽郡,宣帝本始元年更為國也。
冬十月乙丑,北海王威有罪自殺。北海,郡,今青州縣。
十二月辛亥,陳王羨薨。
丁巳,南宮宣室殿火。
九年春正月,永昌徼外蠻夷及撣國重譯奉貢。撣音擅。東觀記作「擅」,俗本以「禪」字相類或作「禪」者,誤也。說文曰:「譯,傳四夷之語也。」
三月庚辰,隴西地震。
癸巳,濟南王康薨。
西域長史王林擊車師後王,斬之。
夏四月丁卯,封樂成王黨子巡為樂成王。
六月,蝗、旱。戊辰,詔:「今年秋稼為蝗蟲所傷,皆勿收租、更、芻稾;若有所損失,以實除之,餘當收租者亦半入。其山林饒利,陂池漁採,以贍元元,勿收假稅。」秋七月,蝗蟲飛過京師。
八月,鮮卑寇肥如,肥如,縣,屬遼西郡。前書音義曰:「肥子奔燕,封於此。」今平州也。遼東太守祭參下獄死。東觀記曰:「鮮卑千餘騎攻肥如城,殺略吏人,祭參坐沮敗,下獄誅。」
閏月辛巳,皇太后竇氏崩。丙申,葬章德皇后。
燒當羌寇隴西,殺長吏,遣行征西將軍劉尚、越騎校尉趙世等討破之。
九月庚申,司徒劉方策免,自殺。
甲子,追尊皇妣梁貴人為皇太后。冬十月乙酉,改葬恭懷梁皇后于西陵。謚法曰:「正德美容曰恭,執義揚善曰懷。」東觀記曰:「改殯承光宮,儀比敬園。初,后葬有闕,竇后崩後,乃議改葬。」
十一月癸卯,光禄勳河南呂蓋為司徒。蓋字君上,宛陵人也。十二月丙寅,司空張奮罷。壬申,太僕韓稜為司空。
己丑,復置若盧獄官。前書曰,若盧獄屬少府。漢舊儀曰「主鞫將相大臣」也。
十年春三月壬戌,詔曰:「隄防溝渠,所以順助地理,通利壅塞。禮記月令曰:「季春之月,修利隄防,導達溝瀆,開通道路,無有障塞。」今廢慢懈,不以為負。刺史、二千石其隨冝疏導。勿因縁妄發,以為煩擾,將顯行其罰。」
夏五月,京師大水。東觀記曰:「京師大雨,南山水流出至東郊,壞人廬舍。」
秋七月己巳,司空韓稜薨。八月丙子,太常太山巢堪為司空。堪字次郎,太山南城人。
九月庚戌,復置廩犧官。漢官儀曰「廩犧令一人,秩六百石」也。
冬十月,五州雨水。
十二月,燒當羌豪迷唐等率種人詣闕貢獻。
戊寅、梁王暢薨。
十一年春二月,遣使循行郡國,稟貸被灾害不能自存者,令得漁采山林池澤,不收假稅。
丙午,詔郡國中都官徒及篤老小女徒各除半刑,其未竟三月者,皆免歸田里。
夏四月丙寅,大赦天下。
己巳,復置右校尉官。東觀記曰:「置在西河鵠澤縣。」
秋七月辛卯,詔曰:「吏民踰僭,厚死傷生,是以舊令節之制度。頃者貴戚近親,百僚師尹,莫肯率從,有司不舉,怠放日甚。又商賈小民,或忘法禁,竒巧靡貨,流積公行。其在位犯者,當先舉正。巿道小民,但且申明憲綱,勿因科令,加虐羸弱。」
十二年春二月,旄牛徼外白狼、貗薄夷率種人內屬。闞駰十三州志曰:「旄牛縣屬蜀郡。」前書曰,旄牛所出,歲貢其尾,以為節旄。
詔貸被灾諸郡民種糧。賜下貧、鰥、寡、孤、獨、不能自存者,及郡國流民,聽入陂池漁采,以助蔬食。
三月丙申,詔曰:「比年不登,百姓虛匱。匱,乏也。京師去冬無宿雪,以其經冬,故言宿也。今春無澍雨,黎民流離,困於道路。朕痛心疾首,靡知所濟。『瞻仰昊天,何辜今人?』詩大雅周宣王遇旱之詩。言今人何罪,而天令饑饉乎?三公朕之腹心,而未獲承天安民之策。數詔有司,務擇良吏。今猶不改,競為苛暴,侵愁小民,以求虛名,委任下吏,假埶行邪。是以令下而姦生,禁至而詐起。董仲舒曰:「法出而姦生,令下而詐起。」巧法析律,飾文增辭,禮記王制曰「析言破律」也。貨行於言,罪成乎手,朕甚病焉,公卿不思助明好惡,將何以救其咎罰?咎罰旣至,復令灾及小民。若上下同心,庶或有瘳。其賜天下男子爵,人二級,三老、孝悌、力田三級,民無名數及流民欲占者人一級;鰥、寡、孤、獨、篤、貧不能自存者粟,人三斛。」
壬子,賜博士員弟子在太學者布,人三匹。武帝時置博士弟子,太常擇人年十八以上,儀狀端正者補焉。昭帝增員滿百人,宣帝倍之,元帝更設員千人,成帝更增員三千人。
夏四月,日南象林蠻夷反,象林,縣,屬日南郡,今鬱林州。郡兵討破之。
閏月,脤貸敦煌、張掖、五原民下貧者穀。
戊辰,秭歸山崩。秭歸,縣,屬南郡,古之夔國,今歸州也。袁山松曰:「屈原此縣人,旣被流放,忽然蹔歸,其姊亦來,因名其地為秭歸。」秭亦姊也。東觀記曰:「秭歸山高四百餘丈,崩填谿水,厭殺百餘人。」
六月,舞陽大水,賜被水灾尤貧者穀,人三斛。
秋七月辛亥朔,日有食之。
九月戊午,太尉張酺免。丙寅,大司農張禹為太尉。
冬十一月,西域蒙竒、兜勒二國遣使內附,賜其王金印紫綬。
是歲,燒當羌復叛。
十三年春正月丁丑,帝幸東觀,覽書林,閱篇籍,博選術蓺之士以充其官。
二月,任城王尚薨。
丙午,賑貸張掖、居延、朔方、日南貧民及孤、寡、羸弱不能自存者。
秋八月,詔象林民失農桑業者,賑貸種糧,稟賜下貧穀食。
己亥,北宮盛饌門閣火。
護羌校尉周鮪擊燒當羌,破之。
荊州雨水。九月壬子,詔曰:「荊州比歲不節,今茲淫水為害,淮南子曰:「女媧積蘆灰以止淫水。」高誘注云:「平地出水為淫水。」餘雖頗登,而多不均浹,浹,洽。深惟四民農食之本,慘然懷矜。其令天下半入今年田租、芻稾;有冝以實除者,如故事。貧民假種食,皆勿收責。」
冬十一月,安息國遣使獻師子及條枝大爵。西域傳曰:「安息國居和犢城,去洛陽二萬五千里。條枝國臨西海,出師子、大雀。」郭義恭廣志曰:「大爵,頸及身膺蹄都似橐駝,舉頭高八九尺,張翅丈餘,食大麥,其卵如甕,即今之駝鳥也。」
丙辰,詔曰:「幽、并、涼州戶口率少,邊役衆劇,束脩良吏,進仕路狹。撫接夷狄,以人為本。其令縁邊郡口十萬以上歲舉孝廉一人,不滿十萬二歲舉一人,五萬以下三歲舉一人。」
鮮卑寇右北平,遂入漁陽,漁陽太守擊破之。
戊辰,司徒呂蓋罷。十二月丁丑,光禄勳魯恭為司徒。
辛卯,巫蠻叛,寇南郡。巫,縣,屬南郡,故城在今夔州巫山縣也。
十四年春二月乙卯,東海王政薨。
繕修故西海郡,平帝時金城塞外羌獻地,以為西海郡也。光武建武中省金城入隴西郡,至是復繕修之。金城即今蘭州縣也。徙金城西部都尉以戍之。
三月戊辰,臨辟雍,饗射,大赦天下。
夏四月,遣使者督荊州兵討巫蠻,破降之。
庚辰,賑貸張掖、居延、敦煌、五原、漢陽、會稽流民下貧穀,各有差。
五月丁未,初置象林將兵長史官。闞駰十三州志曰:「將兵長史居在日南郡,又有將兵司馬,去雒陽九千六百三十里。」
六月辛卯,廢皇后陰氏,后父特進綱自殺。
秋七月甲寅,詔復象林縣更賦、田租、芻稾二歲。
壬子,常山王側薨。
是秋,三州雨水。冬十月甲申,詔:「兖、豫、荊州今年水雨淫過,多傷農功。其令被害什四以上皆半入田租、芻稾;其不滿者,以實除之。」
辛卯,立貴人鄧氏為皇后。
丁酉,司空巢堪罷。十一月癸卯,大司農徐防為司空。
是歲,初復郡國上計補郎官。上計,今計吏也。前書音義曰:「舊制,使郡丞奉歲計,武帝元朔中令郡國舉孝廉各一人與計偕,拜為郎中。」中廢,今復之。
十五年春閏月乙未,詔流民欲還歸本而無糧食者,過所實稟之,疾病加致醫藥;其不欲還歸者,勿強。
二月,詔稟貸潁川、汝南、陳留、江夏、梁國、敦煌貧民。前書音義曰:「陳留本鄭邑也,後為陳所并,故曰陳留。」今汴州縣也。江夏郡,高帝置。沔水自江別至南郡華容為夏水,過郡入江,故曰江夏。
夏四月甲子晦,日有食之。五月戊寅,南陽大風。
六月,詔令百姓鰥寡漁采陂池,勿收假稅二歲。
秋七月丙寅,濟南王錯薨。錯音七故反。
復置涿郡故安鐵官。續漢書曰:「其郡縣有鹽官、鐵官者,隨事廣狹,置令、長及丞,秩次皆如縣也。」
九月壬午,南巡狩,清河王慶、濟北王壽、河閒王開並從。賜所過二千石長吏以下、三老、官屬及民百年者錢布,各有差。是秋,四州雨水。冬十月戊申,幸章陵,祠舊宅。癸丑,祠園廟,會宗室於舊廬,勞賜作樂。戊午,進幸雲夢,臨漢水而還。雲夢,今安州縣也,即在雲夢澤中。十一月甲申,車駕還宮,賜從臣及留者公卿以下錢布,各有差。
十二月庚子,琅邪王宇薨。
有司奏,以為夏至則微陰起,靡草死,可以決小事。禮記月令曰:「孟夏之月,靡草死,麥秋至,斷薄刑,決小罪。」鄭玄注云:「靡草,薺、亭歷之屬。」臣賢案:五月一陰爻生,可以言微陰,今月令云「孟夏」,乃是純陽之月;此言「夏至」者,與月令不同。
是歲,初令郡國以日北至案薄刑。
十六年春正月己卯,詔貧民有田業而以匱乏不能自農者,貸種糧。
二月己未,詔兖、豫、徐、兾四州比年雨多傷稼,禁沽酒。夏四月,遣三府掾分行四州,貧民無以耕者,為雇犂牛直。
五月壬午,趙王商薨。
秋七月,旱。戊午,詔曰:「今秋稼方穗而旱,雲雨不霑,疑吏行慘刻,不宣恩澤,妄拘無罪,幽閉良善所致。其一切囚徒於法疑者勿決,以奉秋令。禮記月令曰:「孟秋之月,命有司修法制,繕囹圄,具桎梏,斷薄刑,決小罪。」方察煩苛之吏,顯明其罰。」
辛酉,司徒魯恭免。庚午,光禄勳張酺為司徒。
辛巳,詔令天下皆半入今年田租、芻稾;其被灾害者,以實除之。貧民受貸種糧及田租、芻稾、皆勿收責。
八月己酉,司徒張酺薨。冬十月辛卯,司空徐防為司徒,大鴻臚陳寵為司空。
十一月己丑,行幸緱氏,登百岯山,即柏岯山也,在洛州緱氏縣南。爾雅云「山一成曰岯」,東觀記作「坯」,並音平眉反,流俗本或作「杯」者,誤也。賜百官從臣布,各有差。
北匈奴遣使稱臣貢獻。
十二月,復置遼東西部都尉官。西部都尉,安帝時以為屬國都尉,在遼東郡昌黎城也。
元興元年春正月戊午,引三署郎召見禁中,漢官儀:「三署謂五官署也,左、右署也,各置中郎將以司之。郡國舉孝廉以補三署郎,年五十以上屬五官,其次分在左、右署,凡有中郎、議郎、侍郎、郎中四等,無員。」禁中者,門戶有禁,非侍御者不得入,故謂禁中。選除七十五人,補謁者、長、相。
高句驪寇郡界。
夏四月庚午,大赦天下,改元元興。宗室以罪絕者,悉復屬籍。
五月癸酉,雍地裂。東觀記曰「右扶風雍地裂」,流俗本「雍」下有「州」者,誤也。
秋九月,遼東太守耿夔擊貊人,破之。
冬十二月辛未,帝崩于章德前殿,年二十七。立皇子隆為皇太子。賜天下男子爵,人二級,三老、孝悌、力田人三級,民無名數及流民欲占者人一級;鰥、寡、孤、獨、篤、貧不能自存者粟,人三斛。
自竇憲誅後,帝躬親萬機。每有灾異,輒延問公卿,極言得失。前後符瑞八十一所,自稱德薄,皆抑而不宣。舊南海獻龍眼、荔支,十里一置,五里一候,南海,郡,秦置,今廣州縣也。廣雅曰:「益智,龍眼也。」交州記曰:「龍眼樹高五六丈,似荔支而小。」廣州記曰:「子似荔支而員,七月熟。荔支樹高五六丈,大如桂樹,實如雞子,甘而多汁,似安石榴。有甜醋者,至日禺中,翕然俱赤,即可食。」置謂驛也。奔騰阻險,死者繼路。時臨武長汝南唐羌,縣接南海,臨武,縣,屬桂陽郡,今郴州縣也。乃上書陳狀。帝下詔曰:「遠國珍羞,本以薦奉宗廟。苟有傷害,豈愛民之本。其勑太官勿復受獻。」由是遂省焉。謝承書曰:「唐羌字伯游,辟公府,補臨武長。縣接交州,舊獻龍眼、荔支及生鮮,獻之,驛馬晝夜傳送之,至有遭虎狼毒害,頓仆死亡不絕。道經臨武,羌乃上書諫曰:『臣聞上不以滋味為德,下不以貢膳為功,故天子食太牢為尊,不以果實為珍。伏見交阯七郡獻生龍眼等,鳥驚風發。南州土地,惡蟲猛獸不絕於路,至於觸犯死亡之害。死者不可復生,來者猶可救也。此二物升殿,未必延年益壽。』帝從之。章報,羌即棄官還家,不應徵召,著唐子三十餘篇。」
論曰:自中興以後,逮于永元,雖頗有張,而俱存不擾,是以齊民歲增,聞土世廣。齊,平也。偏師出塞,則漠北地空;都護西指,則通譯四萬。西域傳曰:「班超定西域五十餘國,皆降服,西至海瀕,四萬里,皆重譯貢獻。」豈其道遠三代,術長前世?將服叛去來,自有數也?
孝殤皇帝諱隆,謚法曰:「短折不成曰殤。」古今注曰:「隆之字曰盛。」和帝少子也。元興元年十二月辛未夜,即皇帝位,時誕育百餘日。誕,大也。詩大雅:「誕彌厥月,先生如達。」鄭玄注云:「大矣后稷之在其母懷也,終人道十月而生。」詩又云:「載生載育。」育,長也,達音它末反。尊皇后曰皇太后,太后臨朝。儀見皇后紀。
北匈奴遣使稱臣,詣敦煌奉獻。
延平元年春正月辛卯,太尉張禹為太傅。司徒徐防為太尉,參録尚書事,百官緫己以聽。封皇兄勝為平原王。癸卯,光禄勳梁鮪為司徒。漢官儀曰:「鮪字伯元,河東平陽人也。」
三月甲申,葬孝和皇帝于慎陵,在洛陽東南三十里。俗本作「順」者,誤。尊廟曰穆宗。
丙戌,清河王慶、濟北王壽、河間王開、常山王章始就國。
夏四月庚申,詔罷祀官不在祀典者。東觀記曰:「鄧太后雅性不好淫祀。」
鮮卑寇漁陽,漁陽太守張顯追擊,戰沒。
丙寅,以虎賁中郎將鄧隲為車騎將軍。
司空陳寵薨。
五月辛卯,皇太后詔曰:「皇帝幼冲,承統鴻業,朕且權佐助聽政,兢兢寅畏,寅,敬也。不知所濟。深惟至治之本,道化在前,刑罰在後。將稽中和,廣施慶惠,與吏民更始。其大赦天下。自建武以來諸犯禁錮,詔書雖解,有司持重,多不奉行,其皆復為平民。」
壬辰,河東垣山崩。垣,縣,今絳州縣也。古今注曰:「山崩長七丈,廣四丈。」
六月丁未,太常尹勤為司空。
郡國三十七雨水。己未,詔曰:「自夏以來,陰雨過節,煗氣不效,效猶驗也。將有厥咎。寤寐憂惶,未知所由。昔夏后惡衣服,菲飲食,孔子曰『吾無閒然』。菲,薄也。閒,非也。今新遭大憂,且歲節未和,徹膳損服,庶有補焉。其減太官、導官、尚方、內署諸服御珍膳靡麗難成之物。」太官令,周官也,秩千石,典天子厨膳。導官,掌擇御米。導,擇也。尚方,掌作御刀劔諸器物;內署,掌內府衣物。秩皆六百石。並見續漢書。
丁卯,詔司徒、大司農、長樂少府曰:「朕以無德,佐助統政,夙夜經營,懼失厥衷。思惟治道,由近及遠,先內後外。自建武之初以至于今,八十餘年,宮人歲增,房御彌廣。又宗室坐事沒入者,猶託名公族,甚可愍焉。今悉免遣,及掖庭宮人,皆為庶民,以抒幽隔鬱滯之情。抒,舒也,食汝反。諸官府、郡國、王侯家奴婢姓劉及疲羸老,皆上其名,務令實悉。」
秋七月庚寅,勑司隷校尉、部刺史秦有監御史,監諸郡,漢興省之,但遣丞相史分刺諸州,無有常官。孝武帝初置刺史十三人,秩六百石;成帝更為牧,秩二千石。建武十八年復為刺史,十二人,各主一州,其一州屬司隷校尉。諸州常以八月巡行所部郡國,録囚徒,考殿最。初歲盡詣京都奏事,中興但因計吏。見續漢書。曰:「夫天降灾戾,應政而至。閒者郡國或有水灾,妨害秋稼。朝廷惟咎,憂惶悼懼。而郡國欲獲豐穰虛飾之譽,遂覆蔽灾害,多張墾田,不揣流亡,揣音初委反。競增戶口,掩匿盜賊,令姦惡無懲,署用非次,選舉乖冝,貪苛慘毒,延及平民。平民謂善人也。書曰:「延及于平人。」刺史垂頭塞耳,阿私下比,『不畏于天,不愧于人』。詩小雅也。假貸之恩,不可數恃,自今以後,將糾其罰。二千石長吏其各實覈所傷害,為除田租、芻稾。」
八月辛亥,帝崩。癸丑,殯于崇德前殿。年二歲。
贊曰:孝和沈烈,率由前則。王赫自中,賜命彊慝。慝,惡也。謂誅竇憲等。抑沒祥符,登顯時德。謂用鄧彪等委政也。殤世何早,平原弗克。平原王勝固以疾不得立也。左傳曰:「弗克負荷。」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樓主| 休竹客 發表於 2012-6-18 11:38 | 顯示全部樓層
<div class="feature">後漢書   卷五‧帝紀第五 孝安皇帝 恭宗孝安皇帝諱祜,謚法曰:「寬容和平曰安。」伏侯古今注曰:「祜之字曰福。」肅宗孫也。父清河孝王慶,母左姬。帝自在邸第,倉頡篇曰:「邸,舍也。」說文云:「屬國之舍也。」前書音義曰:「第謂有甲乙之次第。」數有神光照室,又有赤蛇盤於牀笫之閒。笫,床簀也。年十歲,好學史書,史書者,周宣王太史籀所作之書也。凡五十五篇,可以敎童幼。和帝稱之,數見禁中。
延平元年,慶始就國,鄧太后特詔留帝清河邸。
八月,殤帝崩,太后與兄車騎將軍鄧隲定策禁中。其夜,使隲持節,以王青蓋車迎帝,齋于殿中。續漢志曰:「皇太子、皇子皆安車,朱班輪,青蓋金華蚤。皇子為王,錫以乗之,故曰王青蓋車。皇孫則綠車。」皇太后御崇德殿,百官皆吉服,洛陽南宮有崇德殿。不可以凶事臨朝,故吉服也。羣臣陪位,引拜帝為長安侯。不即立為天子而封侯者,不欲從微即登皇位。皇太后詔曰:「先帝聖德淑茂,早弃天下。朕奉皇帝,夙夜瞻仰日月,兾望成就。豈意卒然顛沛,天年不遂,悲痛斷心。朕惟平原王素被痼疾,念宗廟之重,思繼嗣之統,唯長安侯祜質性忠孝,小心翼翼,翼翼,敬慎也。詩曰:「惟此文王,小心翼翼。」能通詩、論,篤學樂古,仁惠愛下。年已十三,有成人之志。親德係後,莫冝於祜。係即繼也。禮『昆弟之子猶己子』;禮記檀弓之文。春秋之義,為人後者為之子,不以父命辭王父命。為人後者謂出繼於人也。王父謂祖也。穀梁傳曰,衞靈公廢太子蒯聵,立孫,輒不受父之命,而受王父命。其以祜為孝和皇帝嗣,奉承祖宗,案禮儀奏。」又作策命曰:「惟延平元年秋八月癸丑,皇太后曰:咨長安侯祜:孝和皇帝懿德巍巍,光于四海;大行皇帝不永天年。前書音義曰:「禮有大行人、小行人,主謚號官也。」韋昭云:「大行者,不反之辭也。天子崩,未有謚,故稱大行也。」穀梁傳曰:「大行受大名。」風俗通曰:「天子新崩,未有謚,故且稱大行皇帝。」義兩通。朕惟侯孝章帝世嫡皇孫,謙恭慈順,在孺而勤,孺,幼也。或作「在孺 353b.gif 勤」。冝奉郊廟,承統大業。今以侯嗣孝和皇帝後。其審君漢國,允執其中『一人有慶,萬民賴之。』皇帝其勉之哉!」讀策畢,太尉奉上璽綬,即皇帝位,年十三。太后猶臨朝。公羊傳曰:「猶者,可止之辭也。」
九月庚子,謁高廟。辛丑,謁光武廟。
六州大水。己未,遣謁者分行虛實,舉灾害,賑乏絕。
丙寅,葬孝殤皇帝于康陵。陵在慎陵塋中庚地,高五丈五尺,周二百八步。
乙亥,隕石于陳留。
西域諸國叛,攻都護任尚,遣副校尉梁慬救尚,慬音勤。擊破之。
冬十月,四州大水,雨雹。詔以宿麥不下,宿,舊也。麥必經年而熟,故稱宿。賑賜貧人。
十二月甲子,清河王薨,使司空持節弔祭,車騎將軍鄧隲護喪事。
乙酉,罷魚龍曼延百戲。漢官典職曰:「作九賔樂。舍利之獸從西方來,戲于庭,入前殿,激水化成比目魚,嗽水作霧,化成黃龍,長八丈,出水遨戲於庭,炫燿日光。」曼延者,獸名也。張衡西京賦所云「巨獸百尋,是為曼延」。音以戰反。
永初元年春正月癸酉朔,大赦天下。
蜀郡徼外羌內屬。東觀記曰:「徼外羌龍橋等六種慕義降附。」
戊寅,分犍為南部為屬國都尉。
稟司隷、兖、豫、徐、兾、并州貧民。司隷,領河南、河內、河東、弘農,都於洛陽。魏末因為司州。
二月丙午,以廣成游獵地廣城,苑名,在汝州西。及被灾郡國公田假與貧民。
丁卯,分清河國封帝弟常保為廣川王。廣川,縣,屬信都國,故城在今兾州棗彊縣東北。
庚午,司徒梁鮪薨。
三月癸酉,日有食之。詔公卿內外衆官、郡國守相,舉賢良方正、有道術之士,明政術、達古今、能直言極諫者,各一人。
己卯,永昌徼外僬僥種夷貢獻內屬。
甲申,葬清河孝王,贈龍旗、虎賁。
夏五月甲戌,長樂衞尉魯恭為司徒。前書曰「衞尉,秦官,掌宮門衞屯兵」也。長樂、建章、甘泉宮,皆隨所掌以為官名,秩中二千石也。
丁丑,詔封北海王睦孫壽光侯普為北海王。
九真徼外夜郎蠻夷舉土內屬。九真,郡名,今愛州縣。
六月戊申,爵皇太后母陰氏為新野君。
丁巳,河東地陷。
壬戌,罷西域都護。
先零種羌叛,斷隴道,大為寇掠,遣車騎將軍鄧隲、征西校尉任尚討之。丁卯,赦除諸羌相連結謀叛逆者罪。
秋九月庚午,詔三公明申舊令,禁奢侈,無作浮巧之物,殫財厚葬。
是日,太尉徐防免。以灾異屢見也。辛未,司空尹勤免。以水雨漂流也。
癸酉,調揚州五郡租米,五郡謂九江、丹陽、廬江、吳郡、豫章也。揚州領六郡,會稽最遠,蓋不調也。贍給東郡、濟陰、陳留、梁國、下邳、山陽。
丁丑,詔曰:「自今長吏被考竟未報,考謂考問其狀也。報謂斷決也。自非父母喪無故輒去職者,劇縣十歲、平縣五歲以上,乃得次用。」
壬午,詔太僕、少府減黃門鼓吹,以補羽林士;漢官儀曰:「黃門鼓吹百四十五人。羽林左監主羽林八百人,右監主九百人。」廄馬非乗輿常所御者,皆減半食;乗輿,天子所乗車輿也。不敢斥言尊者,故稱乗輿。見蔡邕獨斷。諸所造作,非供宗廟園陵之用,皆且止。
丙戌,詔死罪以下及亡命贖,各有差。
庚寅,太傅張禹為太尉,太常周章為司空。漢官儀曰:「章字次叔,荊州隨縣人也。」
冬十月,倭國遣使奉獻。倭國去樂浪萬二千里,男子黥面文身,以其文左右大小別尊卑之差。見本傳。
辛酉,新城山泉水大出。東觀記曰:「突壞人田,水深三丈。」
十一月丁亥,司空周章密謀廢立,策免,自殺。
戊子,勑司隷校尉、兾并二州刺史:「民訛言相驚,弃捐舊居,老弱相攜,窮困道路。其各勑所部長吏,躬親曉喻。若欲歸本郡,在所為封長檄;不欲,勿強。」封謂印封之也。長檄猶今長牒也。欲歸者,皆給以長牒為驗。強音其兩反。
十二月乙卯,潁川太守張敏為司空。
是歲,郡國十八地震;四十一雨水,或山水暴至;二十八大風,雨雹。
二年春正月,稟河南、下邳、東萊、河內貧民。古今注曰:「時州郡大飢,米石二千,人相食,老弱相棄道路。」
車騎大將軍鄧隲為種羌所敗於兾西。續漢書曰:「種羌九千餘戶,在隴西臨洮谷。」兾,縣,屬天水郡也。
二月乙丑,遣光禄大夫樊準、呂倉分行兾兖二州,稟貸流民。
夏四月甲寅,漢陽城中火,燒殺三千五百七十人。
五月,旱。丙寅,皇太后幸洛陽寺及若盧獄,録囚徒,賜河南尹、廷尉、卿及官屬以下各有差,即日降雨。
六月,京師及郡國四十大水,大風,雨雹。東觀記曰:「雹大如芋魁、雞子,風拔樹發屋。」
秋七月戊辰,詔曰:「昔在帝王,承天理民,莫不據琁機玉衡,以齊七政。孔安國尚書注曰,琁,美玉也。以琁為機,以玉為衡,玉者正天文之器也。七政,日月五星,各異其政制。即今之渾儀。朕以不德,遵奉大業,而陰陽差越,變異並見,萬民飢流,羌貊叛戾。夙夜克己,憂心京京。詩小雅曰:「憂心京京。」爾雅曰:「京京,憂也。」閒令公卿郡國舉賢良方正,遠求博選,開不諱之路,兾得至謀,以鑒不逮,而所對皆循尚浮言,無卓爾異聞。卓爾,高遠之貌也。論語曰:「如有所立卓爾。」其百僚及郡國吏人,有道術明習灾異陰陽之度琁機之數者,各使指變以聞。二千石長吏明以詔書,博衍幽隱,衍猶引也。朕將親覽,待以不次,兾獲嘉謀,以承天誡。」
閏月辛丑,廣川王常保薨,無子,國除。
癸未,蜀郡徼外羌舉土內屬。東觀記曰:「徼外羌薄申等八種舉衆降。」
九月庚子,詔王主官屬墨綬下至郎、謁者,續漢書曰:「王國有中大夫,秩比六百石。謁者,比四百石。郎中,二百石。」其經明任博士,居郷里有廉清孝順之稱,才任理人者,國相歲移名,與計偕上尚書,公府通調,令得外補。移,書也。調,選也。
冬十月庚寅,稟濟陰、山陽、玄菟貧民。
征西校尉任尚與先零羌戰于平襄,尚軍敗績。平襄,縣,屬天水郡,故襄戎邑也。
十一月辛酉,拜鄧隲為大將軍,徵還京師,留任尚屯隴右。先零羌滇零稱天子於北地,滇零,羌名,音丁田反。遂寇三輔,東犯趙、魏,南入益州,殺漢中太守董炳。
十二月辛卯,稟東郡、鉅鹿、廣陽、安定、定襄、沛國貧民。
廣漢塞外參狼羌降,分廣漢北部為屬國都尉。
是歲,郡國十二地震。
三年春正月庚子,皇帝加元服。元服謂加冠也。士冠禮曰:「令月吉辰,加爾元服。」鄭玄云:「元,首也。」大赦天下。賜王、主、貴人、公、卿以下金帛各有差;男子為父後,及三老、孝悌、力田爵,人二級,流民欲占者人一級。
遣騎都尉任仁討先零羌,不利,羌遂破沒臨洮。縣名,屬隴西郡。
高句驪遣使貢獻。
三月,京師大飢,民相食。壬辰,公卿詣闕謝。詔曰:「朕以幼冲,奉承鴻業,不能宣流風化,而感逆陰陽,至令百姓飢荒,更相噉食。永懷悼歎,若墜淵水。咎在朕躬,非羣司之責,而過自貶引,重朝廷之不德。貶引謂貶損引過也。重音直用反。其務思變復,以助不逮。」癸巳,詔以鴻池假與貧民。續漢書曰:「鴻池在洛陽東二十里。」假,借也。令得漁采其中。
壬寅,司徒魯恭免。夏四月丙寅,大鴻臚九江夏勤為司徒。勤字伯宗,壽春人也。
三公以國用不足,奏令吏人入錢穀,得為關內侯、虎賁羽林郎、五大夫、官府吏、緹騎、營士各有差。續漢志曰:「執金吾,緹騎二百人。」緹,赤黃色。營士謂五校營士也。漢官儀曰「屯騎、越騎、步兵、射聲各領士七百人。長水領士千三百六十七人」也。
己巳,詔上林、廣成苑可墾闢者,賦與貧民。
甲申,清河王虎威薨。五月丙申,封樂安王寵子延平為清河王。
丁酉,沛王正薨。
癸丑,京師大風,
六月,烏桓寇代郡、上谷、涿郡。
秋七月,海賊張伯路等寇略縁海九郡,遣侍御史龐雄督州郡兵討破之。
庚子,詔長吏案行在所,皆令種宿麥蔬食,務盡地力,其貧者給種餉。
九月,鴈門烏桓及鮮卑叛,敗五原郡兵於高渠谷。東觀記曰:「戰九原高梁谷。」渠梁相類,必有誤也。
冬十月,南單于叛,圍中郎將耿种於美稷。十一月,遣行車騎將軍何熙討之。
十二月辛酉,郡國九地震。乙亥,有星孛于天苑。天苑,星名。
是歲,京師及郡國四十一雨水雹。續漢書曰「雹大如鴈子」也。并涼二州大飢,人相食。
四年春正月元日,會,徹樂,不陳充庭車。每大朝會,必陳乗輿法物車輦於庭,故曰充庭車也。以年飢,故不陳。
辛卯,詔以三輔比遭寇亂,人庶流冗,除三年逋租、過更、口筭、芻稾;前書音義曰:「天下人皆戍邊三日。不可人人自行,行者自戍三日,不可往便還,因便住一歲。諸不行者,出錢三百入官,官以給戍者。言過其本更之日,故曰過更。」又曰:「人年十五至五十六,出賦錢,人百二十為一筭。」稟上郡貧民各有差。
海賊張伯路復與勃海、平原劇賊劉文河、周文光等攻厭次,殺縣令,遣御史中丞王宗督青州刺史法雄討破之。
度遼將軍梁慬、遼東太守耿夔討破南單于於屬國故城。
丙午,詔減百官及州郡縣奉各有差。
二月丁巳,稟九江貧民。
南匈奴寇常山。
乙丑,初置長安、雍二營都尉官。漢官儀曰:「京兆虎牙、扶風都尉以涼州近羌,數犯三輔,將兵衞護園陵。扶風都尉居雍縣。故俗人稱雍營焉。」西羌傳云:「虎牙都尉居長安。」
乙亥,詔自建初以來,諸祅言它過坐徙邊者,各歸本郡;其沒入官為奴婢者,免為庶人。
詔謁者劉珍及五經博士,校定東觀五經、諸子、傳記、百家蓺術,整齊脫誤,是正文字。洛陽宮殿名曰:「南宮有東觀。」前書曰「凡諸子百八十九家」,言百家,舉全數也。
三月,南單于降。
先零羌寇襃中,縣名,屬漢中郡,今梁州襃城縣。漢中太守鄭勤戰歿。徙金城郡都襄武。襄武,縣名,屬隴西郡,今渭州縣。
戊子,杜陵園火。癸巳,郡國九地震,夏四月,六州蝗。東觀記曰:「司隷、豫、兖、徐、青、兾六州。」丁丑,大赦天下,秋七月乙酉,三郡大水。
己卯,騎都尉任仁下獄死,
九月甲申,益州郡地震。
冬十月甲戌,新野君陰氏薨,東觀記曰:「新野君薨,贈以玄玉赤紱,賻錢三千萬,布三萬匹。」使司空持節護喪事。
大將軍鄧隲罷。
五年春正月庚辰朔,日有食之。丙戌,郡國十地震。
己丑,太尉張禹免。甲申,光禄勳李脩為太尉。漢官儀曰:「脩字伯游,豫州襄城人也。」
二月丁卯,詔省減郡國貢獻太官口食。
先零羌寇河東,遂至河內。
三月,詔隴西徙襄武,安定徙美陽,安定,郡,今涇州也。美陽,縣,故城在今武功縣北。北地徙池陽,北地,郡,今寧州也。池陽,縣,故城在今涇陽縣北也。上郡徙衙。上郡,今綏州也。衙,縣,故城在同州白水縣東北。左傳曰「秦晉戰于彭衙」,即此也。
夫餘夷犯塞,殺傷吏人。
閏月丁酉,赦涼州河西四郡。
戊戌,詔曰:「朕以不德,奉郊廟,承大業,不能興和降善,為人祈福。灾異蜂起,寇賊縱橫,夷狄猾夏,猾,亂也。夏,華夏也。戎事不息,百姓匱乏,疲於徵發。重以蝗蟲滋生,害及成麥,秋稼方收,甚可悼也。朕以不明,統理失中,亦未獲忠良以毗闕政。傳曰:『顛而不扶,危而不持,則將焉用彼相矣。』公卿大夫將何以匡救,濟斯艱戹,承天誡哉?蓋為政之本,莫若得人,襃賢顯善,聖制所先。『濟濟多士,文王以寧。』詩大雅之詞也。思得忠良正直之臣,以輔不逮。其令三公、特進、侯、中二千石、二千石、郡守、諸侯相舉賢良方正、有道術、達於政化、能直言極諫之士各一人,及至孝與衆卓異者,并遣詣公車,朕將親覽焉。」
六月甲辰,樂成王巡薨。
秋七月己巳,詔三公、特進、九卿、校尉,九卿,奉常、光禄、衞尉、太僕、鴻臚、廷尉、少府、宗正、司農。校尉謂城門、屯騎、越騎、步兵、長水、胡騎等。舉列將子孫明曉戰陳任將帥者。
九月,漢陽人杜琦、王信叛,東觀記曰:「琦自稱安漢將軍。」與先零諸種羌攻陷上邽城。十二月,漢陽太守趙博遣客刺殺杜琦。東觀記曰:「漢陽故吏杜習手刺殺之。」
是歲,九州蝗,郡國八雨水。
六年春正月庚申,詔越巂置長利、高望、始昌三苑,又令益州郡置萬歲苑,犍為置漢平苑。犍為,郡名。前書音義曰:「故夜郎國也。」故城在今眉州隆山縣西北也。
三月,十州蝗。
夏四月乙丑,司空張敏罷。
己卯,太常劉愷為司空。
五月,旱。
丙寅,詔令中二千石下至黃綬,一切復秩還贖,賜爵各有差。
戊辰,皇太后幸雒陽寺,録囚徒,理冤獄。
六月壬辰,豫章、員谿、原山崩。員谿闕。
辛巳,大赦天下。
遣侍御史唐喜討漢陽賊王信,破斬之。續漢志曰:「傳信首詣洛陽,梟穀城門外。」
冬十一月辛丑,護烏桓校尉吳祉下獄死。
是歲,先零羌滇零死,子零昌復襲偽號。
七年春正月庚戌,皇太后率大臣命婦謁宗廟。喪服傳曰:「命夫者,其男子之為大夫也。命婦者,其大夫之妻也。」臣賢案:東觀、續漢、袁山松、謝沈書、古今注皆云「六年正月甲寅,謁宗廟」,此云「七年庚戌」,疑紀誤也。
二月丙午,郡國十八地震。
夏四月乙未,平原王勝薨。
丙申晦,日有食之。五月庚子,京師大雩。左傳曰:「龍見而雩。」杜預注云:「謂建巳之月。龍星角、亢見東方。雩,遠也,遠為百穀求膏雨。」周禮司巫職曰:「若國大旱,則帥巫而舞雩。」鄭玄注云:「雩,吁也,嗟而求雨。」
秋,護羌校尉侯霸、騎都尉馬賢破先零羌。
八月丙寅,京師大風,蝗蟲飛過洛陽。詔賜民爵。郡國被蝗傷稼十五以上,勿收今年田租;不滿者,以實除之。
九月,調零陵、桂陽、丹陽、豫章、會稽租米,零陵,郡名,今永州縣也。丹陽,郡名,今潤州江寧縣也。餘並見上。賑給南陽、廣陵、下邳、彭城、山陽、廬江、九江飢民;又調濵水縣穀輸敖倉。詩曰「薄狩於敖」,即此地。秦於此築太倉,亦曰敖庾,在今鄭州滎陽縣西北。東觀記曰:「濵水縣彭城、廣陽、廬江、九江穀九十萬斛,送敖倉。」
元初元年春正月甲子,改元元初。賜民爵,人二級,孝悌、力田人三級,爵過公乗,得移與子若同產、同產子,民脫無名數及流民欲占者人一級;鰥、寡、孤、獨、篤 24e07.gif 不能自存者穀,人三斛,貞婦帛,人一匹。
二月己卯,日南地坼。東觀記曰:「坼長百八十二里,廣五十六里。」三月癸酉,日有食之。
夏四月丁酉,大赦天下。
京師及郡國五旱、蝗。
詔三公、特進、列侯、中二千石、二千石、郡守舉敦厚質直者,各一人。
五月,先零羌寇雍城。
六月丁巳,河東地陷。
秋七月,蜀郡夷寇蠶陵,殺縣令。蠶陵,縣,屬蜀郡,故城在今翼州翼水縣西。有蠶陵山,因以為名焉。
九月乙丑,太尉李脩罷。
先零羌寇武都、漢中,絕隴道。
辛未,大司農山陽司馬苞為太尉。謝承書曰:「苞字仲成,東緍人也。」
冬十月戊子朔,日有食之。
先零羌敗涼州刺史皮陽於狄道。
乙卯,詔除三輔三歲田租、更賦、口筭。解見光武紀也。
十一月。是歲,郡國十五地震。
二年春正月,詔稟三輔及并、涼六郡流冗貧人。
蜀郡青衣道夷奉獻內屬。青衣道,縣名,在大江、青衣二水之會,今嘉州龍遊縣也。東觀記曰:「青衣蠻夷堂律等歸義。」
修理西門豹所分漳水為支渠,以溉民田。史記曰:「西門豹為鄴令,發人鑿十二渠,引水灌田。」所鑿之渠,在今相州鄴縣西也。
二月戊戌,遣中謁者收葬京師客死無家屬及棺椁朽敗者,皆為設祭;其有家屬,尤貧無以葬者,賜錢人五千。
辛酉,詔三輔、河內、河東、上黨、趙國、太原各修理舊渠,通利水道,以溉公私田疇。前書音義曰:「美田曰疇。」
三月癸亥,京師大風。
先零羌寇益州,遣中郎將尹就討之。
夏四月丙午,立貴人閻氏為皇后。
五月,京師旱,河南及郡國十九蝗。甲戌,詔曰:「朝廷不明,庶事失中,灾異不息,憂心悼懼。被蝗以來,七年于茲,而州郡隱匿,裁言頃畒。「裁」與「纔」同,古字通。今羣飛蔽天,為害廣遠,所言所見,寧相副邪?三司之職,內外是監,旣不奏聞,又無舉正。天灾至重,欺罔辠大。今方盛夏,且復假貸,以觀厥後。假貸猶寬容也。盛夏不可即加刑罰,故且寬容。其務消救灾眚,安輯黎元。」
六月丙戌,太尉司馬苞薨。謝承書曰:「苞為太尉,常食麤飯,著布衣,妻子不歷官舍。會司徒楊震為樊豐等所譖,連及苞,苞乞骸骨,未見聽,以疾薨也。」
洛陽新城地裂。
秋七月辛巳,太僕太山馬英為太尉。英字文思,兖州蓋縣人也。
八月,遼東鮮卑圍無慮縣。屬遼東郡。慮音閭。有醫無閭山,因以為名焉。九月,又攻夫犂營,殺縣令。夫犂,縣名,屬遼東屬國。
壬午晦,日有食之。
冬十月,遣中郎將任尚屯三輔。
詔郡國中都官繫囚減死一等。勿笞,詣馮翊、扶風屯,妻子自隨,占著所在;女子勿輸。不輸作也。亡命死辠以下贖,各有差。其吏人聚為盜賊,有悔過者,除其罪。
乙未,右扶風仲光、安定太守杜恢、京兆虎牙都尉耿溥與先零羌戰於丁奚城,東觀記曰「至北地靈州丁奚城」也。光等大敗,並沒。左馮翊司馬鈞下獄,自殺。東觀記曰「安定太守杜恢與鈞等并威擊羌,恢乗勝深入,為虜所害,鈞擁兵不救,收鈞下獄」也。
十一月庚申,郡國十地震。
十二月,武陵澧中蠻叛,州郡擊破之。東觀記曰:「蠻田山、高少等攻城,殺長吏。州郡募五里蠻夷、六亭兵追擊,山等皆降。賜五里、六亭渠率金帛各有差。」
己酉,司徒夏勤罷。庚戍,司空劉愷為司徒,光禄勳袁敞為司空。
三年春正月甲戌,修理太原舊溝渠,溉灌官私田。酈元水經注曰:「昔智伯遏晉水以灌晉陽,後人踵其遺迹,蓄以為沼,分為二派,北瀆即智氏故渠也。其瀆乗高,東北注入晉陽城,以溉灌,東南出城注於汾水。」今所修溝渠即謂此。
東平陸上言木連理。東平陸,縣名,古厥國也,屬東平國,今兖州平陸縣也。序例曰:「凡瑞應,自和帝以上,政事多美,近於有實,故書見於某處。自安帝以下,王道衰缺,容或虛飾,故書某處上言也。」
蒼梧、鬱林、合浦蠻夷反叛,蒼梧,郡,今梧州縣也。合浦,郡,今廉州縣也。二月,遣侍御史任逴督州郡兵討之。逴音丁角反。
郡國十地震。三月辛亥,日有食之。
丙辰,赦蒼梧、鬱林、合浦、南海吏人為賊所迫者。
夏四月,京師旱。
五月,武陵蠻復叛,州郡討破之。
癸酉,度遼將軍鄧遵率南匈奴擊先零羌於靈州,破之。靈州,縣名,屬北地郡,故城在今慶州馬領縣西北。
越巂徼外夷舉種內屬。
六月,中郎將任尚遣兵擊破先零羌於丁奚城。
秋七月,武陵蠻復叛,州郡討平之。
緱氏地坼。
九月辛巳,趙王宏薨。
冬十一月,蒼梧、鬱林、合浦蠻夷降。
丙戌,初聽大臣、二千石、刺史行三年喪。文帝遺詔以日易月,於後大臣遂以為常,至此復遵古制也。
癸卯,郡國九地震。
十二月丁巳,任尚遣兵擊破先零羌於北地。
四年春二月乙巳朔,日有食之。乙卯,大赦天下。壬戌,武庫灾。
夏四月戊申,司空袁敞薨。
己巳,鮮卑寇遼西,遼西郡兵與烏桓擊破之。遼西,郡,故城在今平州東陽樂城是。
五月丁丑,太常李郃為司空。
六月戊辰,三郡雨雹。
秋七月辛丑,陳王鈞薨。
京師及郡國十雨水。詔曰:「今年秋稼茂好,垂可收穫,而連雨未霽,霽,雨止也。懼必淹傷。夕惕惟憂,思念厥咎。夫霖雨者,人怨之所致。左傳曰:「凡雨三日以上為霖。」京房別對灾異曰:「人勞怨苦,雨水絕道。」其武吏以威暴下,文吏妄行苛刻,郷吏因公生姦,為百姓所患苦者,有司顯明其罰。又月令『仲秋養衰老,授几杖,行糜粥。』。鄭玄注云:「助老氣也。行猶賜也。」方今案比之時,東觀記曰:「方今八月案比之時。」謂案驗戶口,次比之也。郡縣多不奉行。雖有糜粥,穅秕相半,長吏怠事,莫有躬親,甚違詔書養老之意。其務崇仁恕,賑護寡獨,稱朕意焉。」
九月,護羌校尉任尚使客刺殺叛羌零昌。
冬十一月己卯,彭城王恭薨。
十二月,越巂夷寇遂乆,殺縣令。遂乆,縣,屬越巂郡。
甲子,任尚及騎都尉馬賢與先零羌戰于富平上河,大破之。富平,縣,屬北地郡,故城在今靈州回樂縣西南。酈元水經注曰:「河水於此有上河之名也。」虔人羌率衆降,虔人,羌號也。東觀記曰:「虔人種羌大豪恬狼等詣度遼將軍降。」隴右平。
是歲,郡國十三地震。
五年春正月,越巂夷叛。
二月壬戌,中山王憲薨。
三月,京師及郡國五旱,詔稟遭旱貧人。
夏六月,高句驪與穢貊寇玄菟。郡名,在遼東。
秋七月,越巂蠻夷及旄牛豪叛,殺長吏。旄牛,縣,屬蜀郡。華陽國志曰在邛崍山表也。
丙子,詔曰:「舊令制度,各有科品,漢令今亡。欲令百姓務崇節約。遭永初之際,人離荒戹,朝廷躬自菲薄,去絕奢飾,食不兼味,衣無二綵。比年雖獲豐穰,尚乏儲積,而小人無慮,不圖乆長,嫁娶送終,紛華靡麗,至有走卒奴婢被綺縠,著珠璣。綺,文繒;縠,紗也。璣,珠不圓者也。京師尚若斯,何以示四遠?設張法禁,懇惻分明,而有司惰任,訖不奉行。秋節旣立,鷙鳥將用,鷙鳥謂鷹鸇之類也。廣雅曰:「鷙,執也。以其能服執衆鳥。」月令:「孟秋,鷹乃祭鳥,始用行戮。」言有司怠惰,不遵法令,將欲糾其罪,順秋行誅,同鷹鸇之鷙擊也。且復重申,以觀後效。」
八月丙申朔,日有食之。
鮮卑寇代郡,殺長吏。冬十月,鮮卑寇上谷。
十二月丁巳,中郎將任尚有辠,弃市。
是歲,郡國十四地震。
六年春二月乙巳,京師及郡國四十二地震,或坼裂,水泉涌出。
壬子,詔三府選掾屬高第,能惠利牧養者各五人,光禄勳與中郎將選孝廉郎寬博有謀,清白行高者五十人,出補令、長、丞、尉。
乙卯,詔曰:「夫政,先京師,後諸夏。月令仲春『養幼小,存諸孤』,季春『賜貧窮,賑乏絕,省婦使,表貞女』,所以順陽氣,崇生長也。鄭玄云:「婦使謂組紃之事」其賜人尤貧困、孤弱、單獨穀,人三斛;貞婦有節義十斛,甄表門閭,旌顯厥行。」節謂志操。義謂推讓。甄,明也。旌,章也。里門謂之閭。旌表者,若今樹闕而顯之。
三月庚辰,始立六宗,祀於洛城西北。續漢志曰:「元初六年,以尚書歐陽家說,謂六宗者,在天地四方之中,為上下四方之宗,以元始中故事,謂六宗易六子之氣,日、月、雷公、風伯、山、澤者,非也,乃更六宗,祠於戌亥之地,禮比大社也。」
夏四月,會稽大疫,遣光禄大夫將大醫循行疾病,賜棺木,漢官儀:「大醫令一人,秩六百石。」除田租、口賦。
沛國、勃海大風,雨雹。五月,京師旱。
六月丁丑,樂成王賔薨。丙戌,平原王得薨。
秋七月,鮮卑寇馬城,搜神記曰:「昔秦人築城於武周塞以備胡,將成而崩者數矣。有馬馳走,周旋反覆,父老異之,因依以築城,城乃不崩,遂以名焉。」其故城,今朔州也。度遼將軍鄧遵率南單于擊破之。
九月癸巳,陳王竦薨
十二月戊午朔,日有食之,旣。郡國八地震。
是歲,永昌、益州蜀郡夷叛,與越雟夷殺長吏,燔城邑,益州刺史張喬討破降之。
永寧元年春正月甲辰,任城王安薨。三月丁酉,濟北王壽薨。
車師後王叛,殺部司馬。
沈氐羌寇張掖。沈氐,羌號也。續漢志曰「羌在上郡西河者,號沈氐」也。
夏四月丙寅,立皇子保為皇太子,改元永寧,大赦天下。賜王、主、三公、列侯下至郎吏、從官金帛;又賜民爵及布粟各有差。
己巳,紹封陳王羨子崇為陳王,濟北王子萇為樂成王,河閒王子翼為平原王。
壬午,琅邪王壽薨。
六月,沈氐種羌叛,寇張掖,護羌校尉馬賢討沈氐羌,破之。
秋七月乙酉朔,日有食之。
冬十月己巳,司空李郃免。癸酉,衞尉廬江陳襃為司空。襃字伯仁,舒縣人也。
自三月至是月,京師及郡國三十三大風,雨水。
十二月,永昌徼外撣國遣使貢獻。撣音擅。
戊辰,司徒劉愷罷。
遼西鮮卑降。
癸酉,太常楊震為司徒。
是歲,郡國二十三地震。夫餘王遣子詣闕貢獻。燒當羌叛。
建光元年春正月,幽州刺史馮煥率二郡太守討高句驪、穢貊,不克。
二月癸亥,大赦天下。賜諸園貴人、謂宮人無子守園陵者也。王、主、公、卿以下錢布各有差。以公、卿、校尉、尚書子弟一人為郎、舍人。
三月癸巳,皇太后鄧氏崩。丙午,葬和熹皇后。
丁未,樂安王寵薨。
戊申,追尊皇考清河孝王曰孝德皇,皇妣左氏曰孝德皇后,祖妣宋貴人曰敬隱皇后。
夏四月,穢貊復與鮮卑寇遼東,遼東太守蔡諷追擊,戰歿。
丙辰,以廣川并清河國。
丁巳,尊孝德皇元妃耿氏為甘陵大貴人。甘陵,孝德皇后之陵也,因以為縣,今貝州清河縣東也。
甲子,樂成王萇有罪,廢為臨湖侯。續漢書曰「坐輕慢不孝」,故貶。臨湖,縣名,屬廬江郡也。
己巳,令公、卿、特進、侯、中二千石、二千石、郡國守相,舉有道之士各一人。賜鰥、寡、孤、獨、貧不能自存者糓,人三斛。
甲戌,遼東屬國都尉龐奮,承偽璽書殺玄菟太守姚光。
五月庚辰,特進鄧隲及度遼將軍鄧遵,並以譖自殺。乳母王聖與中黃門李閏等誣告尚書鄧訪等謀廢立,宗族皆免官,隲與遵皆自殺。
丙申,貶平原王翼為都郷侯。
秋七月己卯,改元建光,大赦天下。
壬寅,太尉馬英薨。
八月,護羌校尉馬賢討燒當羌於金城,不利。
甲子,前司徒劉愷為太尉。
鮮卑寇居庸關,九月,雲中太守成嚴擊之,戰歿。鮮卑圍烏桓校尉於馬城,度遼將軍耿夔救之。
戊子,幸衞尉馮石府。續漢書曰:「賜賞寶劔、玉玦、雜繒布等。」
是秋,京師及郡國二十九雨水。
冬十一月己丑,郡國三十五地震,或坼裂。詔三公以下,各上封事陳得失。遣光禄大夫案行,賜死者錢,人二千。除今年田租。其被灾甚者,勿收口賦。
鮮卑寇玄菟。
庚子,復斷大臣二千石以上服三年喪。
癸卯,詔三公、特進、侯、卿、校尉,舉武猛堪將帥者各五人。
丙午,詔京師及郡國被水雨傷稼者,隨頃畒減田租。
甲子,初置漁陽營兵。伏侯古今注曰「置營兵千人」也。
冬十二月,高句驪、馬韓、穢貊圍玄菟城,夫餘王遣子與州郡并力討破之。
延光元年春二月,夫餘王遣子將兵救玄菟,夫餘王子,尉仇台也。擊高句驪、馬韓、穢貊,破之,遂遣使貢獻。
三月丙午,改元延光。大赦天下。還徙者,復戶邑屬籍。賜民爵及三老、孝悌、力田,人二級;加賜鰥、寡、孤、獨、篤、貧不能自存者粟,人三斛;貞婦帛,人二匹。
夏四月癸未,京師郡國二十一雨雹。
癸巳,司空陳襃免。
五月庚戌,宗正彭城劉授為司空。漢官儀曰:「宗正卿,秩中二千石。」授字孟春,徐州武原人也。
己巳,改樂成國為安平,封河閒王開子得為安平王。
六月,郡國蝗。秋七月癸卯,京師及郡國十三地震。
高句驪降。
虔人羌叛,攻穀羅城,穀羅屬西河郡。度遼將軍耿夔討破之。
八月戊子,陽陵園寑火。景帝陵也。辛卯,九真言黃龍見無功。無功,縣,屬九真郡。
己亥,詔三公、中二千石,舉刺史、二千石、令、長、相,視事一歲以上至十歲,清白愛利,能勑身率下,防姦理煩,有益於人者,無拘官簿。清白謂貞正也。愛利謂愛人而利之也。無拘官簿謂受超遷之,不拘常牒也。刺史舉所部,郡國太守相舉墨綬,隱親悉心,勿取浮華。墨綬謂令、長之屬也。隱親猶親自隱也。悉,盡也。言令三公以下各舉所知,皆隱審盡心,勿取浮華不實者。
九月甲戌,郡國二十七地震。
冬十月,鮮卑寇鴈門、定襄。十一月,鮮卑寇太原。
燒當羌豪降。
十二月,九真徼外蠻夷貢獻內屬。
是歲,京師及郡國二十七雨水,大風,殺人。詔賜壓溺死者年七歲以上錢,人二千;其壞敗廬舍、失亡穀食,粟,人三斛;又田被淹傷者,一切勿收田租;若一家皆被灾害而弱小存者,郡縣為收斂之。虔人羌反,攻穀羅城,度遼將軍耿夔討破之。
二年春正月,旄牛夷叛,寇靈關,殺縣令。靈關,道,屬越雟郡。益州刺史蜀郡西部都尉討之。
詔選三署郎三署,解見和帝紀。及吏人能通古文尚書、毛詩、穀梁春秋各一人。
丙辰,河東、潁川大風。夏六月壬午,郡國十一大風。九真言嘉禾生。東觀記曰:「禾百五十六本,七百六十八穗。」
丙申,北海王普薨。
秋七月,丹陽山崩。
八月庚午,初令三署郎通達經術任牧民者,視事三歲以上,皆得察舉。
九月,郡國五雨水。
冬十月辛未,太尉劉愷罷。甲戌,司徒楊震為太尉,光禄勳東萊劉熹為司徒。熹字季明,青州長廣人也。
十一月甲辰,校獵上林苑。
鮮卑敗南匈奴於曼柏。
是歲,分蜀郡西部為屬國都尉。京師及郡國三地震。
三年春二月丙子,東巡狩。丁丑,告陳留太守,祠南頓君、光武皇帝于濟陽,復濟陽今年田租、芻稾。庚寅,遣使者祠唐堯於成陽。古成伯國也,故城在今濮州雷澤縣北。述征記云:「成陽東南有堯冢。」
戊子,濟南上言,鳳皇集臺縣丞霍收舍樹上。臺縣屬濟南郡,故城在今齊州平陵縣北。賜臺長帛五十匹,丞二十匹,尉半之,吏卒人三匹。鳳皇所過亭部,無出今年田租。賜男子爵,人二級。辛卯,幸太山,柴告岱宗。太山,王者告代之處,為五岳之宗,故曰岱宗。燔柴以告天。齊王無忌、北海王普、樂安王延來朝。壬辰,宗祀五帝于汶上明堂。癸巳,告祀二祖、六宗,二祖,高祖、光武也。六宗謂孝文曰太宗,孝武曰代宗,孝宣曰中宗,孝元曰高宗,孝明曰顯宗,孝章曰肅宗。勞賜郡縣,作樂。
三月甲午,陳王崇薨。戊戌,祀孔子及七十二弟子於闕里,自魯相、令、丞、尉及孔氏親屬、婦女、諸生悉會,賜襃成侯以下帛各有差。還,幸東平,至東郡,歷魏郡、河內。壬戌,車駕還京師,幸太學。是日,太尉楊震免。
夏四月乙丑,車駕入宮。假于祖禰。假音格。格,至也。壬戌,沛國言甘露降豐縣。戊辰,光禄勳馮石為太尉。
五月,南匈奴左日逐王叛,使匈奴中郎將馬翼討破之。
日南徼外蠻夷內屬。
六月,鮮卑寇玄菟。
庚午,閬中山崩。閬中,縣,屬巴郡,臨閬中水,因以為名,今隆州縣也。辛未,扶風言白鹿見雍。
辛巳,遣侍御史分行青兾二州灾害,督録盜賊。
秋七月丁酉,初復右校令、左校丞官。續漢志曰:「將作大匠屬官有左右校,皆有令、丞。」中興未置,今始復。
日南徼外蠻豪帥詣闕貢獻。
馮翊言甘露降頻陽、衙。頻陽,縣,故城在今雍州美原縣西南。衙見上。潁川上言木連理。白鹿、麒麟見陽翟。
鮮卑寇高柳。
梁王堅薨。明帝孫,節王暢之子也。
八月辛巳,大鴻臚耿寶為大將軍。
戊子,潁川上言麒麟一、白虎二見陽翟。
九月丁酉,廢皇太子保為濟陰王。常侍江京等譖之也。
乙巳,詔郡國中都官死辠繫囚減罪一等,詔敦煌、隴西及度遼營;漢官儀曰「度遼將軍屯五原曼柏縣」也。其右趾以下及亡命者贖,各有差。
辛亥,濟南上言黃龍見歷城。歷城,縣,屬濟南國,今齊州縣也。庚申晦,日有食之。
冬十月,行幸長安。壬午,新豐上言鳳皇集西界亭。今新豐縣西南有鳳皇原,俗傳云即此時鳳皇所集之處也。丁亥,會三輔守、令、掾史於長安,作樂。閏月乙未,祠高廟,遂有事十一陵,歷觀上林、昆明池。遣使者祠太上皇于萬年,以中牢祠蕭何、曹參、霍光。十一月乙丑,至自長安。
十二月乙未,琅邪言黃龍見諸縣。諸,縣名,故城在今密州諸城縣西南。
是歲,京師及諸郡國二十三地震;三十六雨水,疾風,雨雹。
四年春正月壬午,東郡言黃龍二、麒麟一見濮陽。縣名,屬東郡,即古昆吾國,帝顓頊之墟,今濮州縣。
二月乙亥,下邳王衍薨。
甲辰,南巡狩。
三月戊午朔,日有食之。
庚申,幸宛,帝不豫。辛酉,令大將軍耿寶行太尉事。祠章陵園廟,告長沙、零陵太守,祠定王、節侯、鬱林府君。乙丑,自宛還。丁卯,幸葉,帝崩于乗輿,年三十二。祕不敢宣,所在上食問起居如故。庚午,還宮。辛未夕,乃發喪。尊皇后為皇太后。太后臨朝,以后兄大鴻臚閻顯為車騎將軍,定策禁中,立章帝孫濟北惠王壽子北郷侯懿。東觀記及續漢書並曰「北郷侯犢」,今作「懿」,蓋二名。
甲戌,濟南王香薨。光武曾孫簡王錯之子也。
乙酉,北郷侯即皇帝位。
夏四月丁酉,太尉馮石為太傅,石字次初,荊州湖陽人也,馮魴之孫。司徒劉熹為太尉,參録尚書事;前司空李郃為司徒。
辛卯,大將軍耿寶、中常侍樊豐、侍中謝惲、周廣、乳母野王君王聖,坐相阿黨,豐、惲、廣下獄死,寶自殺,聖徙鴈門。
己酉,葬孝安皇帝于恭陵。在今洛陽東北二十七里。伏侯古今注曰「陵山周二百六十丈,高十五丈」也。廟曰恭宗。
六月乙巳,大赦天下。詔先帝巡狩所幸,皆半入今年田租。
秋七月,西域長史班勇西域都護之長史也。擊車師後王,斬之。
丙午,東海王肅薨。
冬十月丙午,越巂山崩。
辛亥,少帝薨。
是冬,京師大疫。
論曰:孝安雖稱尊享御,而權歸鄧氏,至乃損徹膳服,克念政道。然令自房帷,威不逮遠,始失根統,歸成陵敝。遂復計金授官,永初元年,令吏人入錢穀得至關內侯也。移民逃寇,羌旣轉盛,詔隴西徙襄武,安定徙美陽,北地徙池陽。推咎台衡,以荅天眚。台謂三台,三公象也。衡,平也,言天下所取平。伊尹為阿衡,即其義也。旣云哲婦,亦「惟家之索」矣。哲,智也。索,盡也。謂鄧后專制國柄也。詩曰:「哲夫成城,哲婦傾城。」書曰:「牝雞之晨,惟家之索。」
贊曰:安德不升,秕我王度。秕,穀不成也。諭政敎之穢。左傳祈招之詩曰:「思我王度。」降奪儲嫡,開萌邪蠹。儲嫡謂太子也。邪蠹謂江京等也。馮石承歡,楊公逢怒。續漢志曰「上賜衞尉馮石寶劔、玉玦、雜繒布等」,故曰承歡也。楊公,楊震。逢怒謂樊豐等譖震,云有恚恨心,帝免之。彼日而微,遂祲天路。日,君道也。微,不明也。祲,陰陽相侵之氣也。詩曰:「彼月而微。此日而微。」言君道闇亂,政化陵遲,漢祚衰微,自此而始,故言遂祲天路也。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樓主| 休竹客 發表於 2012-6-18 11:38 | 顯示全部樓層
<div class="feature">後漢書   卷六‧帝紀第六 孝順 孝沖 孝質皇帝 孝順皇帝諱保,謚法曰:「慈和徧服曰順。」伏侯古今注曰:「保之字曰守。」安帝之子也。母李氏,為閻皇后所害。永寧元年,立為皇太子。延光三年,安帝乳母王聖、大長秋江京、前書曰:「長秋,皇后官,本秦官將行也,景帝更名大長秋。或用中人,或用士人。秩二千石。」中興常用宦者。中常侍樊豐譖太子乳母王男、廚監邴吉,殺之,太子數為歎息。王聖等懼有後禍,遂與豐、京共搆陷太子,太子坐廢為濟陰王。明年三月,安帝崩,北郷侯立,濟陰王以廢黜,不得上殿親臨梓宮,悲號不食,內外羣僚莫不哀之。及北郷侯薨,車騎將軍閻顯及江京,與中常侍劉安、陳達等白太后,祕不發喪,而更徵立諸國王子,乃閉宮門,屯兵自守。
十一月丁巳,京師及郡國十六地震。是夜,中黃門孫程等十九人十九人,見孫程傳。共斬江京、劉安、陳達等,迎濟陰王於德陽殿西鍾下,漢官儀曰「崇賢門內德陽殿」也。即皇帝位,年十一。近臣尚書以下,從輦到南宮,登雲臺,召百官。尚書令劉光等奏言:「孝安皇帝聖德明茂,早弃天下。陛下正統,當奉宗廟,而姦臣交搆,遂令陛下龍潛蕃國,從太子廢為王,故曰龍潛蕃國。羣僚遠近莫不失望。天命有常,北郷不永,漢德盛明,福祚孔章。孔,甚也。章,明也。近臣建策,左右扶翼,內外同心,稽合神明。陛下踐祚,奉遵鴻緒,為郊廟主,承續祖宗無窮之烈,上當天心,下猒民望。而即位倉卒,典章多缺,請條案禮儀,分別具奏。」制曰:「可。」乃召公卿百僚,使虎賁、羽林士屯南、北宮諸門。漢官儀曰:「書稱『虎賁三百人』,言其猛怒如虎之奔赴也。孝武建元三年初置期門,平帝元始元年更名虎賁郎。」又:「武帝太初元年初置建章營騎,後更名羽林。以天有羽林之星,故取名焉。又取從軍死事之子孫養羽林官,敎以五兵,號曰羽林孤兒。光武中興,以征伐之士勞苦者為之,故曰羽林士。」閻顯兄弟聞帝立,率兵入北宮,尚書郎鎮與交鋒刃,遂斬顯弟衞尉景。戊午,遣使者入省,奪得璽綬,乃幸嘉德殿,遣侍御史持節收閻顯及其弟城門校尉耀、執金吾晏,並下獄誅。己未,開門,罷屯兵。壬戌,詔司隷校尉:「惟閻顯、江京近親當伏辜誅,其餘務崇寬貸。」壬申,謁高廟。癸酉,謁光武廟。
乙亥,詔益州刺史罷子午道,通襃斜路。子午道,平帝時王莽通之。三秦記曰,子午,長安正南。山名秦領谷,一名樊川。襃斜,漢中谷名。南谷名襃,北谷名斜,首尾七百里。
己卯,葬少帝以諸王禮。司空劉授免。東觀記曰:「以阿附惡逆,辟召非其人,策罷。」賜公卿以下錢穀各有差。十二月甲申,以少府河南陶敦為司空。敦字文理,京縣人也。
其令郡國守相視事未滿歲者,一切得舉孝廉吏。漢法,視事滿歲乃得舉。今帝新即位,施恩惠,雖未滿歲,得令舉人。
癸卯,尚書奏請下有司,收還延光三年九月丁酉以皇太子為濟陰王詔書。奏可。
京師大疫。
辛亥,詔公卿、郡守、國相,舉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之士各一人。尚書令以下從輦幸南宮者,皆增秩賜布各有差。
永建元年春正月甲寅,詔曰:「先帝聖德,享祚未永,早弃鴻烈。姦慝縁閒,人庶怨讟,上干和氣,疫癘為災。朕奉承大業,未能寧濟。蓋至理之本,稽私德惠,蕩滌宿惡,與人更始,其大赦天下。賜男子爵,人二級,為父後、三老、孝悌、力田三級,流民欲自占者一級;鰥、寡、孤、獨、篤 24e07.gif 、貧不能自存者粟,人五斛;貞婦帛,人三匹。坐法當徙,勿徙;亡徒當傳,勿傳。徒囚逃亡當傳捕者,放之勿捕。宗室以罪絕,皆復屬籍。其與閻顯、江京等交通者,悉勿考。勉修厥職,以康我民。」
辛未,皇太后閻氏崩。
辛巳,太傅馮石、太尉劉熹、司徒李郃免。馮石字次初。東觀記曰:「馮、劉以阿黨權貴,李郃以人多疾疫免。」
二月甲申,葬安思皇后。
丙戌,太常桓焉為太傅;大鴻臚朱寵為太尉,參録尚書事;長樂少府九江朱倀為司徒。朱寵字仲威,京兆杜陵人。朱倀字孫卿,壽春人也。倀音丑良反。賜百官隨輦宿衞及拜除者布各有差。
隴西鍾羌叛,護羌校尉馬賢討破之。
夏五月丁丑,詔幽、并、涼州刺史,使各實二千石以下至黃綬,實謂驗實之也。二千石,太守也。黃綬,丞、尉也。前書曰「比二百石以上,銅印黃綬」也。年老劣弱不任軍事者,上名。嚴勑障塞,繕設屯備,立秋之後,簡習戎馬。
六月己亥,封濟南王錯子顯為濟南王。
秋七月庚午,衞尉來歷為車騎將軍。
八月,鮮卑寇代郡,代郡太守李超戰歿。
九月辛亥,初令三公、尚書入奏事。
冬十月辛巳,詔減死罪以下徙邊;其亡命贖,各有差。
丁亥,司空陶敦免。
鮮卑犯邊。庚寅,遣黎陽營兵出屯中山北界。告幽州刺史,其令縁邊郡增置步兵,列屯塞下。調五營弩師,郡舉五人,令敎習戰射。調,選也。五營,五校也,謂長水、步兵、射聲、胡騎、車騎等五校尉也。
壬寅,廷尉張皓為司空。
甲辰,詔以疫癘水潦,令人半輸今年田租;傷害什四以上,勿收責;不滿者,以實除之。
十二月辛巳,賜王、主、貴人、公卿以下布各有差。
二年春正月戊申,樂安王鴻來朝。
丁卯,常山王章薨。
二月,鮮卑寇遼東、玄菟。
甲辰,詔稟貸荊、豫、兖、兾四州流冗貧人,所在安業之;疾病致醫藥。
護烏桓校尉耿曄率南單于擊鮮卑,破之。
三月,旱,遣使者録囚徒。
疏勒國遣使奉獻。
夏六月乙酉,追尊謚皇妣李氏為恭愍皇后,葬于恭北陵。
西域長史班勇、敦煌太守張朗討焉耆、尉犂、危須三國,破之;並遣子貢獻。
秋七月甲戌朔,日有食之。
壬午,太尉朱寵、司徒朱倀罷。庚子,太常劉光為太尉,録尚書事;光禄勳許敬為司徒。劉光字仲遼,即太尉劉矩之弟。許敬字鴻卿,平輿人。
辛丑,下邳王成薨。
三年春正月丙子,京師地震,漢陽地陷裂。甲午,詔實覈傷害者,賜年七歲以上錢,人二千;一家被害,郡縣為收斂。乙未,詔勿收漢陽今年田租、口賦。
夏四月癸卯,遣光禄大夫案行漢陽及河內、魏郡、陳留、東郡,稟貸貧人。
六月,旱。遣使者録囚徒,理輕繫。
甲寅,濟南王顯薨。
秋七月丁酉,茂陵園寑灾,帝縞素避正殿。爾雅曰「縞,皓也」,繒之精白者曰縞。辛亥,使太常王龔持節告祠茂陵。
九月,鮮卑寇漁陽。
冬十二月己亥,太傅桓焉免。東觀記曰:「無清介辟召,策罷。」
是歲,車騎將軍來歷罷。
四年春正月丙寅,詔曰:「朕託王公之上,涉道日寡,政失厥中,陰陽氣隔,寇盜肆暴,庶獄彌繁,憂悴永歎,疢如疾首。詩云:『君子如祉,亂庶遄已。』解見章紀。三朝之會,朔旦立春,嘉與海內洗心自新。其赦天下。從甲寅赦令已來復秩屬籍,三年正月已來還贖。其閻顯、江京等知識婚姻禁錮,一原除之。妻父曰婚,壻父曰姻。一猶皆也。務崇寬和,敬順時令,遵典去苛,以稱朕意。」
丙子,帝加元服。冠也。賜王、主、貴人、公卿以下金帛各有差。賜男子爵及流民欲占者人一級,為父後、三老、孝悌、力田人二級;鰥、寡、孤、獨、篤不能自存帛,一匹。
二月戊戌,詔以民入山鑿石,發洩藏氣,勑有司檢察所當禁絕,如建武、永平故事。
夏五月壬辰,詔曰:「海內頗有灾異,朝廷修政,太官減膳,珍玩不御。而桂陽太守文礱,音力公反。不惟竭忠,宣暢本朝,而遠獻大珠,以求幸媚,今封以還之。」
五州雨水。秋八月庚子,遣使實覈死亡,收斂稟賜。
丁巳,太尉劉光、司空張皓免。東觀記曰:「以陰陽不和,乆託病,策罷。」
九月,復安定、北地、上郡歸舊土。安帝永初五年徙,今復之。
癸酉,大鴻臚龐參為太尉,録尚書事。太常王龔為司空。
冬十一月庚辰,司徒許敬免。東觀記曰:「為陵轢使官策罷,以千石禄終身。」
鮮卑寇朔方。
十二月乙卯,宗正劉崎為司徒。崎字叔峻,華陰人也。
是歲,分會稽為吳郡。拘彌國遣使貢獻。
五年春正月,疏勒王遣侍子,及大宛、莎車王皆奉使貢獻。
夏四月,京師旱。辛巳,詔郡國貧人被灾者,勿收責今年過更。京師及郡國十二蝗。
冬十月丙辰,詔郡國中都官死罪繫囚皆減罪一等,詣北地、上郡、安定戍。
乙亥,定遠侯班始坐殺其妻陰城公主,腰斬,始,班超孫也,尚順帝姑陰城公主。東觀記曰:「陰城公主名賢得。」同產皆弃市。
六年春二月庚午,河閒王開薨。
三月辛亥,復伊吾屯田,章帝建初二年罷也。復置伊吾司馬一人。
秋九月辛巳,繕起太學。
護烏桓校尉耿曄遣兵擊鮮卑,破之。
丁酉,于闐王遣侍子貢獻。
冬十一月辛亥,詔曰:「連年灾潦,兾部尤甚。比蠲除實傷,贍恤窮匱,而百姓猶有弃業,流亡不絕。疑郡縣用心怠惰,恩澤不宣。易美『損上益下』,書稱『安民則惠』。易益卦曰:「損上益下,人恱無疆。」惠,愛也。尚書曰:「安人則惠,黎人懷之。」其令兾部勿收今年田租、芻稾。」
十二月,日南徼外葉調國、撣國遣使貢獻。東觀記曰:「葉調國王遣使師會詣闕貢獻,以師會為漢歸義葉調邑君,賜其君紫綬,及撣國王雍田亦賜金印紫綬。」撣音擅。
壬申,客星出牽牛。
于闐王遣侍子詣闕貢獻。
陽嘉元年春正月乙巳,立皇后梁氏。賜爵,人二級,三老、孝悌、力田三級,爵過公乗,得移與子若同產、同產子,民無名數及流民欲占著者人一級;鰥、寡、孤、獨、篤、貧不能自存者粟,人五斛。
二月,海賊曾旌等寇會稽,殺句章、鄞、鄮三縣長,三縣皆屬會稽郡。鄮縣今越州縣也。句章故城在今鄮縣西。鄞故城在鄮縣東南。鄞音銀。鄮音茂。攻會稽東部都尉。詔縁海縣各屯兵戍。
丁巳,皇后謁高廟、光武廟,詔稟甘陵貧人,大小口各有差。
京師旱。庚申,勑郡國二千石各禱名山岳瀆,遣大夫、謁者詣嵩高、首陽山,并祠河、洛,請雨。首陽山在洛陽東北也。戊辰,雩。
以兾部比年水潦,民食不贍,詔案行稟貸,勸農功,賑乏絕。
甲戌,詔曰:「政失厥和,陰陽隔并,冬鮮宿雪,春無澍雨。分禱祈請,靡神不禜。說文曰:「禜,設綿蕞為營,以祈水旱。」禜音詠。詩曰:「靡神不舉。」深恐在所慢違『如在』之義,論語曰:「祭神如神在。」今遣侍中王輔等,持節分詣岱山、東海、滎陽、河、洛,盡心祈焉。」濟水,四瀆之一,至河南溢為滎澤,故於滎陽祠焉。
三月,楊州六郡妖賊章河等寇四十九縣,殺傷長吏。
庚寅,帝臨辟雍饗射,大赦天下,改元陽嘉。詔宗室絕屬籍者,一切復籍;稟兾州尤貧民,勿收今年更、租、口賦。
夏五月戊寅,阜陵王恢薨。
秋七月,史官始作候風地動銅儀。時張衡為太史令,作之。
丙辰,以太學新成,試明經下第者補弟子,增甲、乙科員各十人。前書音義曰:「甲科謂作簡策難問,列置案上,在試者意投射取而荅之,謂之射策。上者為甲,次為乙。若録政化得失,顯而問之,謂之對策也。」除郡國耆儒九十人補郎、舍人。
九月,詔郡國中都官繫囚皆減死一等,亡命者贖,各有差。
鮮卑寇遼東。
冬十一月甲申,望都、蒲陰狼殺女子九十七人,望都,縣名,屬中山國,今定州縣也。章帝改曲逆為蒲陰,亦屬中山,與望都相近,故城在今定州北。東觀記亦作「蒲」,本多作「滿」,滿字者誤也。東觀又云:「為不祠北岳所致。詔曰『政失厥中,狼災為應,至乃殘食孤幼。博訪其故,山岳尊靈,國所望秩,而比不奉祠,淫刑放濫,害加孕婦』也。」詔賜狼所殺者錢,人三千。
辛卯,初令郡國舉孝廉,限年四十以上,諸生通章句,文吏能牋奏,乃得應選;其有茂才異行,若顏淵、子竒,不拘年齒。史記曰:「顏回,魯人,好學,年二十九髮盡白,早死。」新序曰:「子竒年十八,齊君使之化阿。至阿,鑄其庫兵以為耕器,出倉廩以賑貧窮,阿縣大化。」
十二月丁未,東平王敞薨。
庚戌,復置玄菟郡屯田六郡。
閏月丁亥,令諸以詔除為郎,年四十以上課試如孝廉科者,得參廉選,歲舉一人。
戊子,客星出天苑。
辛卯,詔曰:「閒者以來,吏政不勤,故灾咎屢臻,盜賊多有。退省所由,皆以選舉不實,官非其人,是以天心未得,人情多怨。書歌股肱,詩刺三事。尚書益稷篇帝作歌曰:「元首明哉!股肱良哉!」詩小雅曰「三事大夫,莫肯夙夜。邦君諸侯,莫肯朝夕」也。今刺史、二千石之選,歸任三司。三司,三公也,即太尉、司空、司徒也。歸猶委任也。其簡序先後,精覈高下,歲月之次,文武之冝,務存厥衷。」
庚子,恭陵百丈廡灾。恭陵,安帝陵也。廡,廊屋也。說文曰「堂下周屋曰廡」也。
是歲,起西苑,修飾宮殿。
二年春二月甲申,詔以吳郡、會稽飢荒,貸人種糧。
三月,使匈奴中郎將王稠率左骨都侯等擊鮮卑,破之。
辛酉,除京師耆儒年六十以上四十八人補郎、舍人及諸王國郎。
夏四月,復置隴西南部都尉官。武帝元朔四年,初置南部都尉於隴西臨洮縣,中興以來廢,至此復置之也。
己亥,京師地震。五月庚子,詔曰:「朕以不德,統奉鴻業,無以奉順乾坤,協序陰陽,灾眚屢見,咎徵仍臻。地動之異,發自京師,矜矜祗畏,不知所裁。羣公卿士將何以匡輔不逮,奉荅戒異?異不空設,必有所應,其各悉心直言厥咎,靡有所諱。」
戊午,司空王龔免。六月辛未,太常魯國孔扶為司空。扶字仲淵。
疏勒國獻師子、封牛。東觀記曰:「疏勒王盤遺使文時詣闕。」師子似虎,正黃,有叙耏,尾端茸毛大如斗。封牛,其領上肉隆起若封然,因以名之,即今之峰牛。
丁丑,洛陽地陷。是月,旱。
秋七月己未,太尉龐參免。八月己巳,大鴻臚沛國施延為太尉。延字君子,蘄縣人也。
鮮卑寇代郡。
冬十月庚午,行禮辟雍,奏應鍾,始復黃鍾,作樂器隨月律。子為黃鍾,律長九寸,聲有輕重長短,度量皆出黃鍾。隨月律謂月令「正月律中太蔟,二月律中夾鍾,三月律中姑洗,四月律中仲呂,五月律中蕤賔,六月律中林鍾,七月律中夷則,八月律中南呂,九月律中無射,十月律中應鍾,十一月律中黃鍾,十二月律中大呂」。東觀記曰:「元和以來,音戾不調,修復如舊典。」蔟音湊。
三年春二月己丑,詔以乆旱,京師諸獄無輕重皆且勿考竟,須得澍雨。
三月庚戌,益州盜賊劫質令長,殺列侯。
夏四月丙寅,車師後部司馬率後部王加特奴等掩擊匈奴,大破之,獲其季母。
五月戊戌,制詔曰:「昔我太宗,丕顯之德,假于上下,儉以恤民,政致康乂。朕秉事不明,政失厥道,天地譴怒,大變仍見。春夏連旱,寇賊彌繁,元元被害,朕甚愍之。嘉與海內洗心更始。其大赦天下,自殊死以下謀反大逆諸犯不當得赦者,皆赦除之。賜民年八十以上米一斛,肉二十斤,酒五斗;九十以上加賜帛,人二匹,絮三斤。」
秋七月庚戌,鍾羌寇隴西、漢陽。冬十月,護羌校尉馬續擊破之。
十一月壬寅,司徒劉崎、司空孔扶免。乙巳,大司農南郡黃尚為司徒,光禄勳河東王卓為司空。黃尚字伯,河南郡邔人也。王卓字仲遼,河東解人也。邔音求紀反。
丙午,武都塞上屯羌及外羌攻破屯官,驅略人畜。
四年春二月丙子,初聽中官得以養子為後,世襲封爵。
自去冬旱,至于是月。
謁者馬賢擊鍾羌,大破之。
夏四月甲子,太尉施延免。東觀記曰「以選舉貪污策罷」也。戊寅,執金吾梁商為大將軍,前太尉龐參為太尉。
六月己未,梁王匡薨。秋七月己亥,濟北王登薨。
閏月丁亥朔,日有食之。
冬十月,烏桓寇雲中。十一月,圍度遼將軍耿曄於蘭池,續漢志曰:「雲中郡沙南縣有蘭池城。」發諸郡兵救之,烏桓退走。
十二月甲寅,京師地震。
永和元年春正月,夫餘王來朝。
乙卯,詔曰:「朕秉政不明,灾眚屢臻。典籍所忌,震食為重。今日變方遠,地搖京師,東觀記曰:「陽嘉四年詔曰『朕以不德,讁見于天,零陵言日食,京師不覺』。」故此言日變方遠。咎徵不虛,必有所應。羣公百僚其各上封事,指陳得失,靡有所諱。」
己巳,宗祀明堂,登靈臺,改元永和,大赦天下。
秋七月,偃師蝗。
冬十月丁亥,承福殿火,帝避御雲臺。
十一月丙子,太尉龐參罷。
十二月,象林蠻夷叛。
乙巳,以前司空王龔為太尉。
二年春正月,武陵蠻叛,圍充縣,又寇夷道。充縣屬武陵郡,故城在澧州崇義縣東北。充音衝。夷道屬南郡也。
二月,廣漢屬國都尉擊破白馬羌。
武陵太守李進擊叛蠻,破之。
三月辛亥,北海王翼薨。
乙卯,司空王卓薨。丁丑,光禄勳馮翊郭虔為司空。虔字君賢,池陽人。
夏四月丙申,京師地震。
五月,日南叛蠻攻郡府。
秋七月,九真、交阯二郡兵反。
八月庚子,熒惑犯南斗。熒惑,火星也。南斗,北方之宿也。前書音義曰:「犯謂七寸內光芒相及。」
江夏盜賊殺邾長。邾,縣,屬江夏郡,故城在今復州竟陵縣東。邾音朱。
冬十月甲申,行幸長安,所過鰥、寡、孤、獨、貧不能自存者賜粟,人五斛。庚子,幸未央宮,會三輔郡守、都尉及官屬,勞賜作樂。十一月丙午,祠高廟。丁未,遂有事十一陵。丁卯,京師地震。十二月乙亥,至自長安。
三年春二月乙亥,京師及金城、隴西地震,二郡山岸崩,地陷。戊子,太白犯熒惑。
夏四月,九江賊蔡伯流寇郡界,及廣陵,殺江都長。
戊戌,遣光禄大夫案行金城、隴西,賜壓死者年七歲以上錢,人二千;一家皆被害,為收斂之。除今年田租,尤甚者勿收口賦
閏月,蔡伯流等率衆詣徐州刺史應志降。續漢書曰:「志字仲節,汝南南頓人也。曾祖父順。」
己酉,京師地震。
五月,吳郡丞羊珍反,攻郡府,太守王衡破斬之。
六月辛丑,琅邪王遵薨。
九真太守祝良、交阯刺史張喬慰誘日南叛蠻,降之,嶺外平。續漢書曰:「祝良字邵卿,長沙臨湘人。」
秋七月丙戌,濟北王多薨。
八月己未,司徒黃尚免。九月己酉,光禄勳長沙劉壽為司徒。壽字伯長,臨湘人也。
丙戌,令大將軍、三公各舉故刺史、二千石及見令、長、郎、謁者、四府掾屬剛毅武猛有謀謨任將帥者各二人,特進、卿、校尉各一人。
冬十月,燒當羌寇金城,護羌校尉馬賢擊破之,羌遂相招而叛。
十二月戊戌朔,日有食之。
四年春正月庚辰,中常侍張逵、蘧政、楊定等有罪誅,事見梁商傳也。連及弘農太守張鳳、安平相楊皓,下獄死。
三月乙亥,京師地震。
夏四月癸卯,護羌校尉馬賢討燒當羌,大破之。
戊午,大赦天下。賜民爵及粟帛各有差。
五月戊辰,封故濟北惠王壽子安為濟北王。
秋八月,太原郡旱,民庶流冗。癸丑,遣光禄大夫案行稟貸,除更賦。
冬十月戊午,校獵上林苑,歷函谷關而還。十一月丙寅,幸廣成苑。
五年春二月戊申,京師地震。
夏四月庚子,中山王弘薨。
南匈奴左部句龍大人吾斯、車紐等叛,圍美稷。美稷,縣,屬西河郡也。
五月,度遼將軍馬續討吾斯、車紐,破之,使匈奴中郎將陳龜迫殺南單于。
己丑晦,日有食之。
且凍羌寇三輔,殺令長。且音子余反。
丁丑,令死罪以下及亡命贖,各有差。
九月,令扶風、漢陽築隴道塢三百所,置屯兵。
辛未,太尉王龔罷。
且凍羌寇武都,燒隴關。隴山之關也,今名大震關,在今隴州源縣西也。
壬午,太常桓焉為太尉。
丁亥,徙西河郡居離石,離石,縣名,在郡南五百九里,西河本都平定縣,至此徙於離石。上郡居夏陽,朔方居五原。
句龍吾斯等東引烏桓,西收羌胡,寇上郡,立車紐為單于。冬十一月辛巳,遣使匈奴中郎將張耽擊破之,車紐降。
六年春正月丙子,征西將軍馬賢與且凍羌戰于射姑山,賢軍敗沒,安定太守郭璜下獄死。
詔貸王、侯國租一歲。
閏月,鞏唐羌寇隴西,遂及三輔。
二月丁巳,有星孛于營室。
三月,武都太守趙冲討鞏唐羌,破之。
庚子,司空郭虔免。
丁巳,河閒王政薨。
丙午,太僕趙戒為司空。戒字志伯,蜀郡成都人也。
夏五月庚子,齊王無忌薨。
使匈奴中郎將張耽大破烏桓、羌胡於天山。東觀記曰:「耽將吏兵,繩索相懸,上通天山。」
鞏唐羌寇北地。
秋七月甲午,詔假民有貲者戶錢一千。
八月丙辰,大將軍梁商薨;壬戌,河南尹梁兾為大將軍。
九月,諸種羌寇武威。
辛亥晦,日有食之。
冬十月癸丑,徙安定居扶風,北地居馮翊。
十一月庚子,以執金吾張喬行車騎將軍事,將兵屯三輔。
漢安元年春正月癸巳,宗祀明堂,大赦天下,改元漢安。
二月丙辰,詔大將軍、公卿舉賢良方正、能探賾索隱者各一人。賾,幽深也。索,求也。
秋七月,始置承華廄。東觀記曰:「時以遠近獻馬衆多,園廄充滿,始置承華廄令,秩六百石。」
八月,南匈奴左部大人句龍吾斯與薁鞬臺耆等反叛。薁音於六反。鞬音居言反。
丁卯,遣侍中杜喬、光禄大夫周舉、守光禄大夫郭遵、馮羨、欒巴、張綱、周栩、劉班等八人分行州郡,班宣風化,舉實臧否。
九月庚寅,廣陵盜賊張嬰等寇郡縣。
冬十月辛未,太尉桓焉、司徒劉壽免。甲戌,行車騎將軍張喬罷。十一月壬午,司隷校尉趙峻為太尉,大司農胡廣為司徒。峻字伯師,下邳徐人也。
癸卯,詔大將軍、三公選武猛試用有效驗任為將校者各一人。
是歲,廣陵賊張嬰等詣太守張綱降。
二年春二月丙辰,鄯善國遣使貢獻。
夏四月庚戌,護羌校尉趙冲與漢陽太守張貢擊燒當羌於參 470c.gif 音力全反。
六月乙丑,熒惑犯鎮星。
丙寅,立南匈奴守義王兜樓儲為南單于。
冬十月辛丑,令郡國中都官繫囚殊死以下出縑贖,各有差;其不能入贖者,遣詣臨羌縣居作二歲。
甲辰,減百官奉。丙午,禁沽酒,又貸王、侯國租一歲。
閏月,趙冲擊燒當羌於河陽,破之。阿陽,縣,屬天水郡,故城在今秦州隴城縣西北。
十一月,使匈奴中郎將馬寔遣人刺殺句龍吾斯。
十二月,楊、徐盜賊攻燒城寺,殺略吏民。
是歲,涼州地百八十震。
建康元年春正月辛丑,詔曰:「隴西、漢陽、張掖、北地、武威、武都,自去年九月已來,地百八十震,山谷坼裂,壞敗城寺,殺害民庶。夷狄叛逆,賦役重數,內外怨曠,惟咎歎息。其遣光禄大夫案行,宣暢恩澤,惠此下民,勿為煩擾。」
三月庚子,沛王廣薨。
領護羌校尉衞琚追討叛羌,破之。琚音居。
南郡、江夏盜賊寇掠城邑,州郡討平之。
夏四月,使匈奴中郎將馬寔擊南匈奴左部,破之,於是胡羌、烏桓悉詣寔降。
辛巳,立皇子炳為皇太子,改年建康,大赦天下。賜人爵各有差。
秋七月丙午,清河王延平薨。
八月,楊、徐盜賊范容、周生等寇掠城邑,遣御史中丞馮赦督州郡兵討之。
庚午,帝崩于玉堂前殿,時年三十。遺詔無起寑廟,斂以故服,珠玉玩好皆不得下。
論曰:古之人君,離幽放而反國祚者有矣,莫不矯鑒前違,審識情偽,無忘在外之憂,離,遭也。矯,正也。左傳曰:「晉侯在外十九年矣,險阻艱難備甞之矣,人之情偽盡知之矣。」故能中興其業。觀夫順朝之政,殆不然乎?何其傚僻之多與?殆,近也。言順帝傚前之僻,不能改正也。
孝沖皇帝諱炳,謚法曰:「幼少在位曰沖。」司馬彪曰:「沖幼早夭,故謚曰沖。」伏侯古今注曰:「炳之字曰明。」順帝之子也。母曰虞貴人。
建康元年立為皇太子,其年八月庚午,即皇帝位,年二歲。尊皇后曰皇太后。太后臨朝。
丁丑,以太尉趙峻為太傅;大司農李固為太尉,參録尚書事。
九月丙午,葬孝順皇帝于憲陵,在洛陽西十五里,陵高八丈四尺,周三百步。廟曰敬宗。
是日,京師及太原、鴈門地震,三郡水涌土裂。
庚戌,詔三公、特進、侯、卿、校尉,舉賢良方正、幽逸修道之士各一人,百僚皆上封事。
己未,九江太守丘騰有罪,下獄死。東觀記曰「騰知罪法深大,懷挾姦巧,稽留道路,下獄死」也。
楊州刺史尹耀、九江太守鄧顯討賊范容等於歷陽,軍敗,耀、顯為賊所歿。
冬十月,日南蠻夷攻燒城邑,交阯刺史夏方招誘降之。
壬申,常山王儀薨。
己卯,零陵太守劉康坐殺無辜,下獄死。
十一月,九江盜賊徐鳳、馬勉等稱「無上將軍」,攻燒城邑。
己酉,令郡國中都官繫囚減死一等,徙邊;謀反大逆,不用此令。
十二月,九江賊黃虎等攻合肥。
是歲,羣盜發憲陵。護羌校尉趙沖追擊叛羌於鸇陰河,戰歿。涼州姑臧縣東南有鸇陰縣故城,因水以為名。
永嘉元年春正月戊戌,帝崩于玉堂前殿,年三歲。清河王蒜徵至京師。
孝質皇帝諱纘,謚法:「忠正無邪曰質。」古今注曰:「纘之字曰繼。」肅宗玄孫。曾祖父千乗貞王伉,祖父樂安夷王寵,父勃海孝王鴻,母陳夫人。沖帝不豫,大將軍梁兾徵帝到洛陽都亭。及沖帝崩,皇太后與兾定策禁中,丙辰,使兾持節,以王青蓋車迎帝入南宮。丁巳,封為建平侯,其日即皇帝位,年八歲。
己未,葬孝冲皇帝于懷陵。在洛陽西北十五里,伏侯古今注曰:「高四丈六尺,周百八十三步。」
廣陵賊張嬰等復反,攻殺堂邑、江都長。堂邑,縣,屬廣陵郡,今揚州六合縣也。九江賊徐鳳等攻殺曲陽、東城長。曲陽,縣,屬九江郡,在淮曲之陽,故城在今豪州定遠縣西北。東城,縣,故城在定遠縣東南也。
甲申,謁高廟,乙酉,謁光武廟。
二月,豫章太守虞續坐贓,下獄死。
乙酉,大赦天下,賜人爵及粟帛各有差。還王侯所削戶邑。
彭城王道薨。
叛羌詣左馮翊梁並降。
三月,九江賊馬勉稱「黃帝」。九江都尉滕撫討馬勉、范容、周生、大破斬之。東觀記曰:「傳勉頭及所帶玉印、鹿皮冠、黃衣詣洛陽,詔懸夏城門外,章示百姓。」
夏四月壬申,雩。
庚辰,濟北王安薨。
丹陽賊陸宮等圍城,燒亭寺,丹陽太守江漢擊破之。
五月甲午,詔曰:「朕以不德,託母天下,布政不明,每失厥中。自春涉夏,大旱炎赫,憂心京京,爾雅曰:「京京,憂也。」故得禱祈明祀,兾蒙潤澤。前雖得雨,而宿麥頗傷;比日陰雲,還復開霽。寤寐永歎,重懷慘結。寤,覺也。寐,卧也。詩曰:「寤寐永歎,唯憂用老。」將二千石、令長不崇寬和,暴刻之為乎?其令中都官繫囚罪非殊死考未竟者,一切任出,以須立秋。任,保也。郡國有名山大澤能興雲雨者,二千石長吏各絜齊請禱,竭誠盡禮。又兵役連年,死亡流離,或支骸不斂,或停棺莫收,朕甚愍焉。昔文王葬枯骨,人賴其德。呂氏春秋曰:「周文王使人掘地,得死人骸。文王曰:『更葬之。』吏曰:『此無主。』文王曰:『有天下者,天下之主,今我非其主邪?』遂令吏以衣棺葬之。天下聞之,曰:『文王賢矣。澤及枯骨,又況人乎!』」今遣使者案行,若無家屬及貧無資者,隨冝賜卹,以慰孤魂。」
是月,下邳人謝安應募擊徐鳳等,斬之。
丙辰,詔曰:「孝殤皇帝雖不永休祚,而即位踰年,君臣禮成。孝安皇帝承襲統業,而前世遂令恭陵在康陵之上,先後相踰,失其次序,非所以奉宗廟之重,垂無窮之制。昔定公追正順祀,春秋善之。魯閔公立二年而薨,次僖公立,僖雖是閔庶兄,然甞為閔臣,位次當在閔下。後文公即位,乃進僖公神位居閔之上,左傳曰:「躋僖公,逆祀也。」定公八年經書「從祀先公」。從,順也。順祀謂退僖神位於閔下。穀梁曰:「從祀先公,貴正也。」其令恭陵次康陵,憲陵次恭陵,以序親秩,為萬世法。」
六月,鮮卑寇代郡。
秋七月庚寅,阜陵王代薨。
廬江盜賊攻尋陽,又攻盱台,音吁夷,今楚州縣也。滕撫遣司馬王章擊破之。
九月庚戌,太傅趙峻薨。
冬十一月己丑,南陽太守韓昭坐贓下獄死。東觀記曰:「強賦一億五千萬,檻車徵下獄。」
丙午,中郎將滕撫擊廣陵賊張嬰,破之。
丁未,中郎將趙序坐事弃巿。東觀記曰:「取錢縑三百七十五萬。」
歷陽賊華孟自稱「黑帝」,攻殺九江太守楊岑,滕撫率諸將擊孟等,大破斬之。
本初元年春正月丙申,詔曰:「昔堯命四子,以欽天道,四子謂羲仲、羲叔、和仲、和叔也。尚書曰:「乃命羲、和,欽若昊天。」鴻範九疇,休咎有象。尚書曰:「天乃錫禹洪範九疇。」孔安國注云:「洪,大也。範,法也。疇,類也。言天與禹,洛出書,神龜負文而出,列於背,有數至于九,禹遂因而第之,以成九類。」其八曰庶徵,有休徵、咎徵之應。休,美也。咎,惡也。徵,驗也。人君行善政,則百穀用成,家用平康,是休徵也。政有乖失,則百穀用不成,家用不寧,是咎徵也。休之與咎,皆象人君之政,故言「休咎有象」也。「象」或作「家」。夫瑞以和降,異因逆感,禁微應大,前聖所重。言君政純和則瑞氣降,若逆時令則災異感。所禁雖微,其應乃大。前聖所重,即謂唐堯欽若昊天,箕子休咎之應。頃者,州郡輕慢憲防,競逞殘暴,造設科條,陷入無罪。或以喜怒驅逐長吏,恩阿所私,罰枉仇隙,至令守闕訴訟,前後不絕。送故迎新,人離其害,怨氣傷和,以致灾眚。書云:『明德慎罰。』眚,過也。「明德慎罰」,尚書康誥之言。方春東作,育微敬始。其勑有司,罪非殊死,且勿案驗,以崇在寬。」言東作之時,須育養細微,敬事之始。禮記月令:「孟春之月,無殺蟲胎夭飛鳥,無麛無卵。慶賜遂行,無有不當。」書曰:「敬敷五敎,五敎在寬。」
壬子,廣陵太守王喜坐討賊逗留,下獄死。
二月庚辰,詔曰:「九江、廣陵二郡數離寇害,殘夷最甚。謂比年張嬰寇廣陵,華孟寇九江也。生者失其資業,死者委尸原野。昔之為政,一物不得其所,若己為之,尚書曰:「一夫弗獲,則曰時予之辜。」況我元元,嬰此困毒。方春戒節,賑濟乏戹,掩骼埋胔之時。月令:「孟春之月,行慶施惠,下及兆人。」又曰:「掩骼埋胔。」鄭玄注曰:「為死氣逆生氣也。」骨枯曰骼,肉腐曰胔。其調比郡見穀,出稟窮弱,收葬枯骸,務加理卹,以稱朕意。」
夏四月庚辰,令郡國舉明經,年五十以上、七十以下詣太學。自大將軍至六百石,皆遣子受業,歲滿課試,以高第五人補郎中,次五人太子舍人。又千石、六百石、四府掾屬、三署郎、四姓小侯先能通經者,各令隨家法,四府掾屬謂大將軍府掾屬二十九人,太尉府掾屬二十四人,司徒府三十一人,司空府二十九人。漢官:「左、右中郎將,皆秦官也,比二千石,三署郎皆屬焉。」三署謂五官署,左、右署也。儒生為詩者謂之詩家,禮者謂之禮家,故言各隨家法也。四姓小侯,解見明紀也。其高第者上名牒,當以次賞進。
五月庚寅,徙樂安王為勃海王。
海水溢。戊申,使謁者案行,收葬樂安、北海人為水所漂沒死者,又稟給貧羸。
庚戌,太白犯熒惑。
六月丁巳,大赦天下,賜民爵及粟帛各有差。
閏月甲申,大將軍梁兾潛行鴆弒,帝崩于玉堂前殿,年九歲。
丁亥,太尉李固免。戊子,司徒胡廣為太尉,司空趙戒為司徒,與梁兾參録尚書事。太僕袁湯為司空。
贊曰:孝順初立,時髦允集。爾雅曰:「髦,俊也。」郭璞注曰:「士中之俊,猶毛中之髦。」時張皓、王龔、龐參、張衡、李郃、李固、黃瓊之儔也。匪砥匪革,終淪嬖習。砥,礪也。革,改也。淪,沒也。言順帝初升天位,又羣賢緫集,不能因茲自礪,改革前非,而終溺於私嬖近習也。謂封孫程等十九人為侯,又詔中官養子,聽襲封爵之類。保阿傳土,后家世及。保,安也。阿,倚也。言可依倚以取安,傅姆之類也。傳土謂阿母山陽君宋娥更相貨賂,求增邑土也。后家謂拜后父梁商為大將軍,商薨,仍拜子兾為大將軍,弟不疑為河南尹。沖夭未識,質弒以聦。陵折在運,天緒三終。言陵遲夭折,在於時運,所以天之胤緒,頻致三終也。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樓主| 休竹客 發表於 2012-6-18 11:38 | 顯示全部樓層
<div class="feature">後漢書   卷七‧帝紀第七 孝桓皇帝 孝桓皇帝諱志,謚法曰:「克敵服遠曰桓。」志之字曰意。肅宗曾孫也。祖父河閒孝王開,父蠡吾侯翼,順帝時,開上書,願分蠡吾縣以封翼,帝許之。蠡吾故城在今瀛州博野縣西。蠡音禮。母匽氏。諱明,本蠡吾侯之媵妾。史記曰,匽姓,咎繇之後也。匽音偃。翼卒,帝襲爵為侯。
本初元年,梁太后徵帝到夏門亭,洛陽城北面西頭門也,門外有萬壽亭。將妻以女弟。妻音七計反。會質帝崩,太后遂與兄大將軍兾定策禁中,閏月庚寅,使兾持節,以王青蓋車續漢志曰:「皇太子、皇子皆安車,朱班輪,青蓋,金華蚤。」故曰王青蓋車也。迎帝入南宮,其日即皇帝位,時年十五。太后猶臨朝政。東觀記曰:「太后御却非殿。」
秋七月乙卯,葬孝質皇帝于靜陵。在洛陽東南三十里,陵高五丈五尺,周百三十八步。
齊王喜薨。
辛巳,謁高廟、光武廟。
丙戌,詔曰:「孝廉、廉吏皆當典城牧民,禁姦舉善,興化之本,恒必由之。詔書連下,分明懇惻,而在所翫習,遂至怠慢,選舉乖錯,害及元元。頃雖頗繩正,猶未懲改。方今淮夷未殄,軍師屢出,本初元年,廬江賊攻盱台,廣陵賊張嬰等殺江都長。盱台、江都並近淮,故言淮夷。時中郎將滕撫屢擊破之,其餘衆猶未殄也。百姓疲悴,困於徵發。庶望羣吏,惠我勞民,蠲滌貪穢,以祈休祥。其令秩滿百石,十歲以上,有殊才異行,乃得參選。臧吏子孫,不得察舉。杜絕邪偽請託之原,令廉白守道者得信其操。信音申,古字通。各明守所司,將觀厥後。」
九月戊戌,追尊皇祖河閒孝王曰孝穆皇,夫人趙氏曰孝穆皇后,皇考蠡吾侯曰孝崇皇。冬十月甲午,尊皇母匽氏為孝崇博園貴人。博本漢蠡吾縣之地也。帝旣追尊父為孝崇皇,其陵曰博陵,置園廟焉,故曰博園,在今瀛州博野縣西。貴人位次皇后,金印紫綬。
建和元年春正月辛亥朔,日有食之。詔三公、九卿、校尉各言得失。
戊午,大赦天下。賜吏更勞一歲;男子爵,人二級,為父後及三老、孝悌、力田人三級;鰥、寡、孤、獨、篤 24e07.gif 、貧不能自存者粟,人五斛;貞婦帛,人三匹。灾害所傷什四以上,勿收田租;其不滿者,以實除之。
二月,荊揚二州人多餓死,遣四府掾分行賑給。
沛國言黃龍見譙。
夏四月庚寅,京師地震。詔大將軍、公、卿、校尉舉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者各一人。又命列侯、將、大夫、御史、謁者、千石、六百石、將謂五官、左、右、虎賁、羽林中郎將也。大夫謂光禄大夫、太中大夫、中散大夫、諫議大夫。博士、議郎、郎官各上封事,指陳得失。博士掌通古今,比六百石。議郎比六百石。郎官謂三中郎將下之屬官也。有中郎、侍郎、郎中。又詔大將軍、公、卿、郡、國舉至孝篤行之士各一人。
壬辰,詔州郡不得迫脅驅逐長吏。長吏臧滿三十萬而不糾舉者,刺史、二千石以縱避為罪。若有擅相假印綬者,與殺人同弃巿論。
丙午,詔郡國繫囚減死罪一等,勿笞。唯謀反大逆,不用此書。又詔曰:「比起陵塋,作靜陵也。彌歷時歲,力役旣廣,徒隷尤勤。頃雨澤不沾,密雲復散,儻或在茲。易曰:「密雲不雨,自我西郊。」其令徒作陵者減刑各六月。」
是月,立阜陵王代兄勃遒亭侯便為阜陵王。便,光武玄孫也,阜陵王恢之子,以順帝陽嘉中封為遒亭侯,今改封也,遒音子由反。本傳作「便親」,紀傳不同,蓋有誤。
郡國六地裂,水涌井溢。續漢志曰:「水溢壞城寺室屋,殺人。時梁太后攝政,兄兾枉殺李固、杜喬。」芝草生中黃藏府。漢官儀曰:「中黃藏府掌中幣帛金銀諸貨物」也。
六月,太尉胡廣罷,大司農杜喬為太尉。
秋七月,勃海王鴻薨,章帝曾孫也,樂安夷王寵之子,質帝之父也。梁太后改封勃海。立帝弟蠡吾侯悝為勃海王。
乙未,立皇后梁氏。
九月丁卯,京師地震。
太尉杜喬免,冬十月,司徒趙戒為太尉,戒字志伯,蜀郡人也。司空袁湯為司徒,前太尉胡廣為司空。
十一月,濟陰言有五色大鳥見于巳氏。續漢志曰:「時以為鳳皇。政旣衰缺,梁兾專權,皆羽孽也。」巳氏,縣名,屬濟陰郡,故城在今宋州楚丘縣也,古戎州巳氏之邑也。
戊午,減天下死罪一等,戍邊。
清河劉文反,殺國相射暠,欲立清河王蒜為天子;事覺伏誅。蒜坐貶為尉氏侯,徙桂陽,自殺。尉氏,縣,屬陳留郡,今汴州縣也。
前太尉李固、杜喬皆下獄死。續漢志曰:「順帝之末,京都童謠曰:『直如弦,死道邊;曲如鉤,反封侯。』曲如鉤謂梁兾、胡廣等。直如弦謂李固等。」
陳留盜賊李堅自稱皇帝,伏誅。東觀記曰江舍及李堅等。
二年春正月甲子,皇帝加元服。庚午,大赦天下。賜河閒、勃海二王黃金各百斤,河閒王建,勃海王悝。彭城諸國王各五十斤;彭城王定。公主、大將軍、三公、特進、侯、中二千石、二千石、將、大夫、郎吏、從官、四姓及梁鄧小侯、諸夫人以下帛,各有差。年八十以上賜米、酒、肉,九十以上加帛二匹,綿三斤。
三月戊辰,帝從皇太后幸大將軍梁兾府。
白馬羌寇廣漢屬國,殺長吏,益州刺史率板楯蠻討破之。板楯,西南蠻之號。
夏四月丙子,封帝弟顧為平原王,奉孝崇皇祀。尊孝崇皇夫人馬氏為孝崇園貴人。
嘉禾生大司農帑藏。說文曰:「帑者,金布所藏之府也。」帑,佗朗反。五月癸丑,北宮掖廷中德陽殿及左掖門火,車駕移幸南宮。
六月,改清河為甘陵,立安平王得子經侯理為甘陵王。安平,今定州縣也。經,今貝州經城縣。
秋七月,京師大水。河東言木連理。
冬十月,長平陳景自號「黃帝子」,署置官屬,又南頓管伯亦稱「真人」,並圖舉兵,悉伏誅。
三年春三月甲申,彭城王定薨。
夏四月丁卯晦,日有食之。續漢志曰:「在東井二十三度。東井主法,梁太后枉殺公卿,犯天法也。」五月乙亥,詔曰:「蓋聞天生蒸民,不能相理,為之立君,使司牧之。君道得於下,則休祥著乎上;庶事失其序,則咎徵見乎象。已上略成帝詔詞。閒者,日食毀缺,陽光晦暗,朕祗懼潛思,匪遑啟處。遑,暇也。啟,跪也。詩小雅曰:「王事靡盬,不遑啟處。」傳不云乎:『日食修德,月食修刑。』公羊傳之文也。昔孝章帝愍前世禁徙,故建初之元,並蒙恩澤,流徙者使還故郡,沒入者免為庶民。先皇德政,可不務乎!其自永建元年迄乎今歲,凡諸妖惡,支親從坐,及吏民減死徙邊者,悉歸本郡;唯沒入者不從此令。」
六月庚子,詔大將軍、三公、特進、侯,其與卿、校尉舉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之士各一人。
乙卯,震憲陵寑屋。秋七月庚申,廉縣雨肉。續漢志曰:「肉似羊肺,或大如手。」五行傳云:「棄法律,逐功臣,時則有羊禍,時則有赤眚赤祥。」是時梁太后攝政,兄兾專權,枉誅李固、杜喬、天下冤之。廉縣屬北地郡也。八月乙丑,有星孛于天巿。前書曰:「旗星中四星,名曰天巿。」京師大水。九月己卯,地震。庚寅,地又震。詔死罪以下及亡命者贖,各有差。郡國五山崩。
冬十月,太尉趙戒免。司徒袁湯為太尉,大司農河內張歆為司徒。歆字敬讓。
十一月甲申,詔曰:「朕攝政失中,灾眚連仍,三光不明,陰陽錯序。監寐寤歎,疢如疾首。監寐言雖寑而不寐也。寤,覺也。今京師廝舍,死者相枕,廝舍,賤役人之舍。郡縣阡陌,處處有之,甚違周文掩胔之義。其有家屬而貧無以葬者,給直,人三千,喪主布三匹;若無親屬,可於官壖地葬之,壖,官之餘地也。前書音義曰:「壖,城郭旁地。」音奴喚、而戀二反。表識姓名,為設祠祭。又徒在作部,疾病致醫藥,死亡厚埋藏。民有不能自振及流移者,稟穀如科。州郡檢察,務崇恩施,以康我民。」
和平元年春正月甲子,大赦天下,改元和平。
己丑,詔曰:「曩者遭家不造,先帝早世。謂順帝崩也。詩周頌曰:「閔予小子,遭家不造。」鄭玄注云:「造,成也。言成王遭武王崩,家道未成。」永惟大宗之重,深思嗣續之福,詢謀台輔,稽之兆占。旣建明哲,克定統業,天人協和,萬國咸寧。元服已加,將即委付,而四方盜竊,頗有未靜,故假延臨政,以須安謐。幸賴股肱禦侮之助,殘醜消蕩,謂建和二年長安陳景反,南頓管伯等謀反,並伏誅。民和年稔,普天率土,遐邇洽同。遠覽『復子明辟』之義,尚書曰:「周公曰『朕復子明辟』。」復,還也。子謂成王也。辟,君也。謂周公攝政已乆,故復還明君之政於成王;今太后亦還政於帝也。近慕先姑歸授之法,先姑謂安帝閻皇后也。爾雅曰「婦人謂夫之父曰舅,夫之母曰姑。在則曰君舅、君姑,歿則曰先舅、先姑」也。及今令辰,皇帝稱制。羣公卿士,虔恭爾位,戮力一意,勉同斷金。金者,剛之物也。言人能同心,則其利可以斷之也。易曰:「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展也大成』,則所望矣。」詩小雅曰:「允矣君子,展也大成。」鄭玄注云:「允,信也。展,誠也。大成謂致太平也。」言誠能致太平,是所望也。
二月扶風妖賊裴優自稱皇帝,伏誅。裴,姓;優,名也。風俗通曰:「裴,伯益之後。」
甲寅,皇太后梁氏崩。
三月,車駕徙幸北宮。
甲午,葬順烈皇后。
夏五月庚辰,尊博園匽貴人曰孝崇皇后。
秋七月,梓潼山崩。梓潼,縣,屬廣漢郡,今始州縣也,有梓潼水。
冬十一月辛巳,減天下死罪一等,徙邊戍。
元嘉元年春正月,京師疾疫,使光禄大夫將醫藥案行。
癸酉,大赦天下,改元元嘉。
二月,九江、廬江大疫。
甲午,河閒王建薨。夏四月己丑,安平王得薨。河閒孝王開之子,初為樂成王,後改曰安平。
京師旱。任城、梁國飢,民相食。
司徒張歆罷,光禄勳吳雄為司徒。
秋七月,武陵蠻叛。
冬十月,司空胡廣罷。
十一月辛巳,京師地震。
閏月庚午,任城王崇薨。太常黃瓊為司空。
二年春正月,西城長史王敬為于窴國所殺。敬殺于窴王建,故國人殺之。
丙辰,京師地震。
夏四月甲寅,孝崇皇后匽氏崩。庚午,常山王豹薨。五月辛卯,葬孝崇皇后于博陵。
秋七月庚辰,日有食之。八月,濟陰言黃龍見句陽,縣名,屬濟陰郡,左傳曰「盟于句瀆之丘」是也,故城在今曹州乗氏縣北,一名穀丘。金城言黃龍見允街。允街,縣名,屬金城郡,音縁皆。冬十月乙亥,京師地震。
十一月,司空黃瓊免。十二月,特進趙戒為司空。
右北平太守和旻坐臧,下獄死。
永興元年春二月,張掖言白鹿見。
三月丁亥,幸鴻池。
夏五月丙申,大赦天下,改元永興。
丁酉,濟南王廣薨,無子,國除。
秋七月,郡國三十二蝗。河水溢。百姓飢窮,流冗道路,至有數十萬戶,兾州尤甚。詔在所賑給乏絕,安慰居業。
冬十月,太尉袁湯免,太常胡廣為太尉。司徒吳雄罷,司空趙戒免;以太僕黃瓊為司徒,光禄勳房植為司空。
十一月丁丑,詔減天下死罪一等,徙邊戍。
是歲,武陵太守應奉招誘叛蠻,降之。
二年春正月甲午,大赦天下。
二月辛丑,初聽刺史、二千石行三年喪服。
癸卯,京師地震,詔公、卿、校尉舉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者各一人。詔曰:「比者星辰謬越,坤靈震動,灾異之降,必不空發。勑己修政,庶望有補。其輿服制度有踰侈長飾者,皆冝損省。長音直亮反。郡縣務存儉約,申明舊令,如永平故事。」
六月,彭城泗水增長逆流。張衡對策曰:「水者,五行之首。逆流者,人君之恩不能下及,而敎逆也。」詔司隷校尉、部刺史曰:「蝗灾為害,水變仍至,五穀不登,人無宿儲。其令所傷郡國種蕪菁以助人食。」
京師蝗。東海朐山崩。朐,山名也,在今海州朐山縣南。
九月丁卯朔,日有食之。詔曰:「朝政失中,雲漢作旱,雲漢,詩大雅篇名也。周宣王時大旱,故作詩曰:「倬彼雲漢,昭回于天。」鄭玄注云:「雲漢,天河也。倬然轉運於天。時旱渴雨,故宣王夜視天河,望其候焉。」川靈涌水,蝗螽孳蔓,殘我百穀,太陽虧光,飢饉荐臻。其不被害郡縣,當為飢餒者儲。天下一家,趣不糜爛,則為國寶。其禁郡國不得賣酒,祠祀裁足。」
太尉胡廣免,司徒黃瓊為太尉。閏月,光禄勳尹頌為司徒。頌字公孫,鞏人。
減天下死罪一等,徙邊戍。
蜀郡李伯詐稱宗室,當立為「太初皇帝」,伏誅。
冬十一月甲辰,校獵上林苑,遂至函谷關,賜所過道傍年九十以上錢,各有差。
太山、琅邪賊公孫舉等反叛,殺長吏。
永壽元年春正月戊申,大赦天下,改元永壽。
二月,司隷、兾州飢,人相食。司隷,州,即洛陽。勑州郡賑給貧弱。若王侯吏民有積穀者,一切貣十分之三,貣音吐得反,又音徒得反。以助稟貸;其百姓吏民者,以見錢雇直。雇猶酬也。王侯須新租乃償。須,待也。
夏四月,白烏見齊國。
六月,洛水溢,壤鴻德苑。續漢志曰:「水溢至津城門,漂流人物。時梁兾專政,疾害忠良,威權震主,後遂誅滅也。」南陽大水。
司空房植免,太常韓縯為司空。縯音翼善反。
詔太山、琅邪遇賊者,勿收租、賦,復更、筭三年。又詔被水死流失屍骸者,令郡縣鉤求收葬;及所唐突壓溺物故,七歲以上賜錢,人二千。壞敗廬舍,亡失穀食,尤貧者稟,人二斛。
巴郡、益州郡山崩。益州,郡名也,武帝置。諸本無「郡」字者,誤也。
秋七月,初置太山、琅邪都尉官。漢官儀曰:「秦郡有尉一人,典兵禁,捕盜賊,景帝更名都尉,建武七年省,唯邊郡往往置都尉及屬國都尉。」今二郡寇賊不息,故置。
南匈奴左臺、且渠伯德等叛,寇美稷,美稷,西河縣也。安定屬國都尉張奐討除之。
二年春正月,初聽中官得行三年服。中官,常侍以下。
二月甲申,東海王臻薨。
三月,蜀郡屬國夷叛。
秋七月,鮮卑寇雲中。太山賊公孫舉等寇青、兖、徐三州,遣中郎將段熲討,破斬之。
冬十一月,置太官右監丞官。漢官儀太官右監丞,秩比六百石也。
十二月,京師地震。
三年春正月己未,大赦天下。
夏四月,九真蠻夷叛,太守兒式討之,戰歿;遣九真都尉魏朗擊破之。復屯據日南。
閏月庚辰晦,日有食之。
六月,初以小黃門為守宮令,置冗從右僕射官。漢官儀曰:「守宮令一人,黃門冗從僕射一人,並秩六百石」也。
京師蝗。秋七月,河東地裂。
冬十一月,司徒尹頌薨。
長沙蠻叛,寇益陽。縣名,屬長沙國,在益水之陽,今潭州縣也,故城在縣東。
司空韓縯為司徒,太常北海孫朗為司空。朗字代平。
延熹元年春三月己酉,初置鴻德苑令。漢官儀曰:「苑令一人,秩六百石。」
夏五月己酉,大會公卿以下,賞賜各有差。
甲戌晦,日有食之。京師蝗。
六月戊寅,大赦天下,改元延熹。
丙戌,分中山置博陵郡,以奉孝崇皇園陵。博陵郡,故城在今瀛州博野縣也。後徙安平。大雩。
秋七月己巳,雲陽地裂。
甲子,太尉黃瓊免,太常胡廣為太尉。
冬十月,校獵廣成,遂幸上林苑。
十二月,鮮卑寇邊,使匈奴中郎將張奐率南單于擊破之。
二年春二月,鮮卑寇鴈門。
己亥,阜陵王便薨。
蜀郡夷寇蠶陵,殺縣令。
三月,復斷刺史、二千石行三年喪。
夏,京師雨水。
六月,鮮卑寇遼東。
秋七月,初造顯陽苑,置丞。
丙午,皇后梁氏崩。乙丑,葬懿獻皇后于懿陵。
大將軍梁兾謀為亂。八月丁丑,帝御前殿,詔司隷校尉張彪將兵圍兾第,收大將軍印綬,兾與妻皆自殺。衞尉梁淑、河南尹梁胤、屯騎校尉梁讓、越騎校尉梁忠、長水校尉梁戟等,及中外宗親數十人,皆伏誅。太尉胡廣坐免。司徒韓縯、司空孫朗下獄。東觀記曰:「並坐不衞宮,止長壽亭,減死一等,以爵贖之。」
壬午,立皇后鄧氏,追廢懿陵為貴人冢。詔曰:「梁兾姦暴,濁亂王室。孝質皇帝聦敏早茂,兾心懷忌畏,私行殺毒。永樂太后親尊莫二,和平元年有司奏,太后所居皆以永樂為稱,置官屬太僕、少府焉。兾又遏絕,禁還京師,謂太后常居博園,不得在洛陽。使朕離母子之愛,隔顧復之恩。禍害深大,罪釁日滋。賴宗廟之靈,及中常侍單超、徐璜、具瑗、左悺、說文曰:「悹,憂也。」音工奐反。今作心旁官,即「悹」字也,今相傳音綰。唐衡、尚書令尹勳等激憤建策,內外協同,漏刻之閒,桀逆梟夷。梟,縣首於木也。斯誠社稷之祐,臣下之力,冝班慶賞,以酬忠勳。其封超等五人為縣侯,勳等七人為亭侯。」五縣侯謂單超新豐侯、徐璜武原侯、具瑗東武陽侯、左悺上蔡侯、唐衡汝陽侯。七亭侯謂尹勳冝陽都郷、霍諝鄴都亭、張敬山陽西郷、歐陽參脩武仁亭、李瑋冝陽金門、虞放冤句呂都亭、周永下邳高遷郷。於是舊故恩私,多受封爵。
大司農黃瓊為太尉,光禄大夫中山祝恬為司徒,恬字伯休,盧奴人。大鴻臚梁國盛允為司空。允字伯代。初置祕書監官。漢官儀:「祕書監一人、秩六百石。」
冬十月壬申,行幸長安。乙酉,幸未央宮。甲午,祠高廟。十一月庚子,遂有事十一陵。
壬寅,中常侍單超為車騎將軍。
十二月己巳,至自長安,賜長安民粟人十斛,園陵人五斛,行所過縣三斛。
燒當等八種羌叛,寇隴右,護羌校尉段熲追擊於羅亭,破之。東觀記曰追到積石山,即與羅亭相近,在今鄯州也。
天竺國來獻。
三年春正月丙申,大赦天下。
丙午,車騎將軍單超薨。
閏月,燒何羌叛,寇張掖,護羌校尉段熲追擊於積石,大破之。積石山在今鄯州龍支縣南,即禹貢云「導河積石」是也。
白馬令李雲坐直諫,下獄死。
夏四月,上郡言甘露降。五月甲戌,漢中山崩。
六月辛丑,司徒祝恬薨。秋七月,司空盛允為司徒,太常虞放為司空。放字子仲,陳留人也。
長沙蠻寇郡界。
九月,太山、琅邪賊勞丙等復叛,寇掠百姓,遣御史中丞趙某史闕名也。持節督州郡討之。
丁亥,詔無事之官權絕奉,豐年如故。
冬十一月,日南蠻賊率衆詣郡降。
勒姐羌圍允街,勒姐,羌號也。姐音子野反。段熲擊破之。
太山賊叔孫無忌攻殺都尉侯章。十二月,遣中郎將宗資討破之。
武陵蠻寇江陵,車騎將軍馮緄討,皆降散。荊州刺史度尚討長沙蠻,平之。
四年春正月辛酉,南宮嘉德殿火。戊子,丙署火。丙署,署名也。續漢志曰:「丙署長七人,秩四百石,黃綬,宦者為之,主中宮別處。」大疫。二月壬辰,武庫火。
司徒盛允免,大司農种暠為司徒。三月,省冗從右僕射官。永壽三年置。太尉黃瓊免。夏四月,太常劉矩為太尉。
甲寅,封河閒王開子博為任城王。
五月辛酉,有星孛于心。丁卯,原陵長壽門火。己卯,京師雨雹。東觀記曰大如雞子。續漢志曰:「誅殺過差,寵小人」也。六月,京兆、扶風及涼州地震。庚子,岱山及博尤來山並穨裂。博,今博城縣也。太山有徂來山,一名尤來。
己酉,大赦天下。
司空虞放免,前太尉黃瓊為司空。
犍為屬國夷寇鈔百姓,益州刺史山昱擊破之。
零吾羌與先零諸種並叛,寇三輔。
秋七月,京師雩。
減公卿以下奉,貣王侯半租。占賣關內侯、虎賁、羽林、緹騎營士、五大夫錢各有差。
九月,司空黃瓊免,大鴻臚劉寵為司空。
冬十月,天竺國來獻。
南陽黃武與襄城惠得、昆陽樂季訞言相署,皆伏誅。
先零沈氐羌與諸種羌寇并涼二州,十一月,中郎將皇甫規擊破之。
十二月,夫餘王遣使來獻。
五年春正月,省太官右監丞。永壽三年置。
壬午,南宮丙署火。
三月,沈氐羌寇張掖、酒泉。
壬午,濟北王次薨。
夏四月,長沙賊起,寇桂陽、蒼梧。東觀記曰:「時攻沒蒼梧,取銅虎符,太守甘定、刺史侯輔各奔出城。」桂陽,郡,在桂水之陽,今連州縣。
驚馬逸象突入宮殿。乙丑。恭陵東闕火。安帝陵也。戊辰,虎賁掖門火。己巳,太學西門自壞。五月,康陵園寑火。殤帝陵也。
長沙、零陵賊起,攻桂陽、蒼梧、南海、交阯,遣御史中丞盛脩督州郡討之,不克。
乙亥,京師地震。詔公、卿各上封事。甲申,中藏府承禄署火。秋七月己未,南宮承善闥火。爾雅曰:「宮中門謂之闈。」廣雅曰:「闈謂之闥。」
鳥吾羌寇漢陽、隴西、金城,諸郡兵討破之。
八月庚子,詔減虎賁、羽林住寺不任事者半奉,勿與冬衣;東觀記曰:「以京師水旱疫病,帑藏空虛,虎賁、羽林不任事者住寺,減半奉。」據此,謂簡選疲弱不勝軍事者,留住寺也。其公卿以下給冬衣之半。
艾縣賊焚燒長沙郡縣,寇益陽,殺令。東觀記曰:「時賊乗刺史車,屯據臨湘,居太守舍。賊萬人以上屯益陽,殺長吏。」艾,縣名,屬豫章郡,故城在今洪州建昌縣。又零陵蠻亦叛,寇長沙。
己卯,罷琅邪都尉官。永壽元年置。
冬十月,武陵蠻叛,寇江陵,南郡太守李肅坐奔北弃市;辛丑,以太常馮緄為車騎將軍,討之。假公卿以下奉。又換王侯租以助軍糧,出濯龍中藏錢還之。十一月,馮緄大破叛蠻於武陵。
京兆虎牙都尉宗謙坐臧,下獄死。京兆虎牙都尉屯長安,見西羌傳。
滇那羌寇武威、張掖、酒泉。
太尉劉矩免,太常楊秉為太尉。
六年春二月戊午,司徒种暠薨。
三月戊戌,大赦天下。
衞尉潁川許栩為司徒。栩字季闕,郾人。
夏四月辛亥,康陵東署火。
五月,鮮卑寇遼東屬國。
秋七月甲申,平陵園寑火。平陵,昭帝陵也。
桂陽盜賊李研等寇郡界。
武陵蠻復叛,太守陳奉與戰,大破降之。
隴西太守孫羌討滇那羌,破之。
八月,車騎將軍馮緄免。
冬十月丙辰,校獵廣成,遂幸函谷關、上林苑。
十一月,司空劉寵免。
南海賊寇郡界。
十二月,衞尉周景為司空。
七年春正月庚寅,沛王榮薨。
三月癸亥,隕石于鄠。
夏四月丙寅,梁王成薨。
五月己丑,京師雨雹。
秋七月辛卯,趙王乾薨。
野王山上有死龍。
荊州刺史度尚擊零陵、桂陽盜賊及蠻夷,大破平之。
冬十月壬寅,南巡狩。庚申,幸章陵,祠舊宅,遂有事于園廟,賜守令以下各有差。戊辰,幸雲夢,臨漢水;還,幸新野,祠湖陽、新野公主、魯哀王、壽張敬侯廟。光武姊湖陽長公主,新野長公主,兄魯哀王,舅壽張敬侯樊重,並光武時立廟。
護羌校尉段熲擊當煎羌,破之。
十二月辛丑,車駕還宮。
八年春正月,遣中常侍左悺之苦縣,祠老子。史記曰:「老子者,楚苦縣厲郷曲仁里人也。名耳,字聃,姓李氏。為周守藏吏。」有神廟,故就祠之。苦縣屬陳國,故城在今亳州谷陽縣也。苦音戶,又如字。
勃海王悝謀反,降為癭陶王。癭陶,縣,屬鉅鹿郡,故城在今趙州癭陶縣西南。
丙申晦,日有食之。詔公、卿、校尉舉賢良方正。
己酉,南宮嘉德署黃龍見。千秋萬歲殿火。
太僕左稱有辠自殺。
癸亥,皇后鄧氏廢。河南尹鄧萬世、鄧后之叔父。虎賁中郎將鄧會下獄死。鄧后之兄子。
護羌校尉段熲擊 4350.gif 姐羌,破之。
三月辛巳,大赦天下。
夏四月甲寅,安陵園寢火。惠帝陵也。
丁巳,壞郡國諸房祀。房謂祠堂也。王渙傳曰:「時唯密縣存故太傅卓茂廟,洛陽留令王渙祠。」
濟陰、東郡、濟北河水清。
五月壬申,罷太山都尉官。永壽元年置。丙戌,太尉楊秉薨。
丙辰,緱氏地裂。
桂陽胡蘭、朱蓋等復反,攻沒郡縣,轉寇零陵,零陵太守陳球拒之;遣中郎將度尚、長沙太守抗徐等擊蘭、蓋,大破斬之。謝承書曰:「抗徐字伯徐,丹陽人。少為郡佐史,有膽智策略,三府表徐有將率之任,特遷長沙太守。」風俗通曰:「衞大夫三抗之後,漢有抗喜,為漢中太守。」蒼梧太守張叙為賊所執,又桂陽太守任胤背敵畏儒,皆弃市。
閏月甲午,南宮長秋和歡殿後鉤楯、掖庭、朔平署火。長秋,宮名。漢官曰:「朔平署司馬一人。」
六月,段熲擊當煎羌於湟中,大破之。湟,水名,在今鄯州湟水縣。
秋七月,太中大夫陳蕃為太尉。
八月戊辰,初令郡國有田者畒斂稅錢。畒十錢也。
九月丁未,京師地震。
冬十月,司空周景免,太常劉茂為司空。茂字叔盛,彭城人也。
辛巳,立貴人竇氏為皇后。
勃海妖賊蓋登等蓋音古盍反。稱「太上皇帝」,有玉印、珪、璧、鐵券,相署置,皆伏誅。續漢書曰:「時登等有玉印五,皆如白石,文曰『皇帝信璽』、『皇帝行璽』,其三無文字。璧二十二,珪五,鐵券十一。開王廟,帶王綬,衣絳衣,相署置也。」
十一月壬子,德陽殿西閤、黃門北寺火,延及廣義、神虎門,燒殺人。廣義、神虎,洛陽宮西門也,在金商門外。袁山松書曰:「是時連月火灾,諸宮寺或一日再三發。又夜有訛言,擊鼓相驚。陳蕃等上疏諫曰『唯善政可以已之』,書奏不省。」
使中常侍管霸之苦縣,祠老子。
九年春正月辛亥朔,日有食之。詔公、卿、校尉、郡國舉至孝。
沛國戴異得黃金印,無文字,遂與廣陵人龍尚等共祭井,作符書,稱「太上皇」,伏誅。東觀記曰:「戴異鉏田得金印,到廣陵以與龍尚。」
己酉,詔曰:「比歲不登,民多飢窮,又有水旱疾疫之困。盜賊徵發,南州尤甚。謂長沙、桂陽、零陵等郡也,並屬荊州。灾異日食,譴告累至。政亂在予,仍獲咎徵。其令大司農絕今歲調度徵求,及前年所調未畢者,勿復收責。其灾旱盜賊之郡,勿收租,餘郡悉半入。」
三月癸巳,京師有火光轉行,人相驚譟。
司隷、豫州飢死者什四五,至有滅戶者,遣三府掾賑稟之。
陳留太守韋毅坐臧自殺。
夏四月,濟陰、東郡、濟北、平原河水清。
司徒許栩免。五月,太常胡廣為司徒。
六月,南匈奴及烏桓、鮮卑寇縁邊九郡。
秋七月,沈氐羌寇武威、張掖。詔舉武猛,三公各二人,卿、校尉各一人。
太尉陳蕃免。
庚午,祠黃、老於濯龍宮。
遣使匈奴中郎將張奐擊南匈奴、烏桓、鮮卑。
九月,光禄勳周景為太尉。
南陽太守成瑨、太原太守劉質,並以譖弃市。時小黃門趙津犯法,質考殺之,宦官怨恚,有司承旨奏質等。
司空劉茂免。
大秦國王遣使奉獻。時國王安敦獻象牙、犀角、瑇瑁等。
冬十二月,洛城傍竹柏枯傷。
光禄勳汝南宣酆為司空。酆字伯應,封東陽亭侯。
南匈奴、烏桓率衆詣張奐降。
司隷校尉李膺等二百餘人受誣為黨人,並坐下獄,書名王府。河內牢脩告之,事具劉淑傳。
永康元年春正月,先零羌寇三輔,中郎將張奐破平之。當煎羌寇武威,護羌校尉段熲追擊於鸞鳥,大破之。鸞鳥,縣名,屬武威郡。鸞音雚。西羌悉平。
夫餘王寇玄菟,太守公孫域與戰,破之。
夏四月,先零羌寇三輔。
五月丙申,京師及上黨地裂。
廬江賊起,寇郡界。
壬子晦,日有食之。詔公、卿、校尉舉賢良方正。
六月庚申,大赦天下,悉除黨錮,改元永康。時李膺等頗引宦者子弟,宦官多懼,請帝以天時當赦,帝許之,故除黨錮也。
丙寅,阜陵王統薨。
秋八月,魏郡言嘉禾生,甘露降。巴郡言黃龍見。續漢志曰:「時人欲就沲浴,見沲水濁,因戲相恐:『此中有黃龍。』語遂行人聞郡,欲以為美,故上言之,時史以書帝紀。桓帝政化衰缺,而多言瑞應,皆此類也。先儒言瑞興非時,則為妖孽,而人言生龍,皆龍孽也。」
六州大水,勃海海溢。詔州郡賜溺死者七歲以上錢,人二千;一家皆被害者,悉為收斂;其亡失穀食,稟人三斛。
冬十月,先零羌寇三輔,使匈奴中郎將張奐擊破之。
十一月,西河言白菟見。
十二月壬申,復癭陶王悝為勃海王。
丁丑,帝崩于德陽前殿,年三十六。戊寅,尊皇后曰皇太后,太后臨朝。
是歲,復博陵、河閒二郡,比豐、沛。
論曰:前史稱桓帝好音樂,善琴笙。前史謂東觀記。飾芳林而考濯龍之宮,薛綜注東京賦云:「濯龍,殿名。芳林謂兩旁樹木蘭也。」考,成也。旣成而祭之。左傳曰「考仲子之宮」也。設華蓋以祠浮圖、老子,浮圖,今佛也。續漢志曰:「祠老子於濯龍宮,文罽為壇,飾淳金鉛器,設華蓋之坐,用郊天樂。」斯將所謂「聽於神」乎!左傳曰:「史嚚曰:『國將興,聽於人;將亡,聽於神。』」及誅梁兾,奮威怒,天下猶企其休息。而五邪嗣虐,流衍四方。五邪謂單超、徐璜、左悺、唐衡、具瑗也。自非忠賢力爭,屢折姦鋒,忠賢謂李膺、陳蕃、竇武、黃瓊、朱穆、劉淑、劉陶等,各上書極諫,以折宦官等姦謀之鋒也。雖願依斟流彘,亦不可得已。帝王紀曰:「夏帝相為羿所逐,相乃都商丘,依同姓諸侯斟灌、斟尋氏。」史記曰:「周厲王好利暴虐,周人相與畔,而襲厲王,王出奔于彘。」言帝寵幸宦豎,令執威權,賴忠臣李膺等竭力諫爭,以免篡弒之禍。不然,則雖願如夏相依斟,周王流彘,不可得也。斟灌、斟尋,國,故城在今青州。彘,晉地也。
贊曰:桓自宗支,越躋天禄。越謂非次也。躋,升也。天禄,天位也。左傳子家羈曰:「天禄不再。」政移五倖,刑淫三獄。倖,佞也。淫,濫也。五倖即上「五邪」也。三獄謂李固、杜喬,李雲、杜衆,成瑨、劉質也。傾宮雖積,皇身靡續。帝王紀曰:「紂多發美女以充傾宮之室,婦人衣綾紈者三百餘人。」據桓帝納三皇后,又博採宮女五六千人,並無子也。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樓主| 休竹客 發表於 2012-6-18 11:38 | 顯示全部樓層
<div class="feature">後漢書   卷八‧帝紀第八 孝靈皇帝 孝靈皇帝諱宏,謚法曰:「亂而不損曰靈。」伏侯古今注曰宏之字曰大。肅宗玄孫也。曾祖河閒孝王開,祖淑,父萇。世封解瀆亭侯,淑以河閒王子封為解瀆亭侯,萇襲父封,故言世封也。解瀆亭在今定州義豐縣東北也。帝襲侯爵。母董夫人。桓帝崩,無子,皇太后與父城門校尉竇武定策禁中,使守光禄大夫劉儵持節,將左右羽林至河閒奉迎。續漢志曰:「桓帝之初,京都童謠曰:『城上烏,尾畢逋,父為吏,子為徒。一徒死,百乗車。車班班,入河閒。河閒奼女工數錢,以錢為室金為堂,石上慊慊舂黃梁。梁下有懸鼓,我欲擊之丞卿怒。』『城上烏』者,處高獨食,不與下共,謂人主多聚斂也。『父為吏,子為徒』者,言蠻夷叛逆,父旣為軍吏,子弟又為卒徒往擊之也。『一徒死,百乗車』者,言前一人討胡旣死矣,後又遣百乗車往也。『車班班』者,言乗輿班班入河閒迎靈帝也。『奼女數錢』,言帝旣立,其母永樂太后好聚金以為堂室也。『石上慊慊』者,言太后雖積金錢,猶慊慊常若不足,使人舂黃粱而食之也。『我欲擊之』者,言太后敎帝使賣官受錢,天下忠篤之士怨望,欲擊鼓求見卿,懸鼓者復怒而止我也。」
建寧元年春正月壬午,城門校尉竇武為大將軍。己亥,帝到夏門亭,東觀記曰:「到夏門外萬壽亭,羣臣謁見。」使竇武持節,以王青蓋車迎入殿中。庚子,即皇帝位,年十二。改元建寧。以前太尉陳蕃為太傅,與竇武及司徒胡廣參録尚書事。
使護羌校尉段熲討先零羌。
二月辛酉,葬孝桓皇帝于宣陵,在洛陽東南三十里,高十二丈,周三百步。廟曰威宗。
庚午,謁高廟。辛未,謁世祖廟。大赦天下。賜民爵及帛各有差。
段熲大破先零羌於逢義山。山在今原州高平縣。「逢」一作「途」。
閏月甲午,追尊皇祖為孝元皇,夫人夏氏為孝元皇后,考為孝仁皇,夫人董氏為慎園貴人。慎園在今瀛州樂壽縣東南,俗呼為二皇陵。
夏四月戊辰,太尉周景薨。司空宣酆免,長樂衞尉王暢為司空。
五月丁未朔,日有食之。詔公卿以下各上封事,及郡國守相舉有道之士各一人;又故刺史、二千石清高有遺惠,為衆所歸者,皆詣公車。
太中大夫劉矩為太尉。
六月,京師雨水。
秋七月,破羌將軍段熲復破先零羌於涇陽。涇陽,縣名,屬安定,故城在今原州平涼縣南也。
八月,司空王暢免,宗正劉寵為司空。
九月丁亥,中常侍曹節矯詔誅太傅陳蕃、大將軍竇武及尚書令尹勳、侍中劉瑜、屯騎校尉馮述,皆夷其族。皇太后遷于南宮。太后與竇武密謀欲誅曹節,今武等旣誅,故太后被遷。司徒胡廣為太傅,録尚書事。司空劉寵為司徒,大鴻臚許栩為司空。
冬十月甲辰晦,日有食之。令天下繫囚罪未決入縑贖,各有差。
十一月,太尉劉矩免,太僕沛國聞人襲為太尉。姓聞人,名襲,字定卿。風俗通曰:「少正卯,魯之聞人,其後氏焉。」
十二月,鮮卑及濊貊寇幽并二州。
二年春正月丁丑,大赦天下。
三月乙巳,尊慎園董貴人為孝仁皇后。續漢志曰:「置永樂宮,儀如桓帝尊匽貴人之禮。」
夏四月癸巳,大風,雨雹。詔公卿以下各上封事。
五月,太尉聞人襲罷,司空許栩免。六月,司徒劉寵為太尉,太常許訓為司徒,訓字季師,平輿人。太僕長沙劉囂為司空。囂字重寧。
秋七月,破羌將軍段熲大破先零羌於射虎塞外谷,東羌悉平。
九月,江夏蠻叛,州郡討平之。
丹陽山越賊圍太守陳夤,夤擊破之。
冬十月丁亥,中常侍侯覽諷有司奏前司空虞放、太僕杜密、長樂少府李膺、司隷校尉朱瑀、潁川太守巴肅、沛相荀翌、河內太守魏朗、山陽太守翟超皆為鉤黨,下獄,鉤謂相牽引也。事具劉淑、李膺傳。死者百餘人,妻子徙邊,諸附從者錮及五屬。五屬謂五服內親也。制詔州郡大舉鉤黨,於是天下豪桀及儒學行義者,一切結為黨人。續漢志曰:「建寧中,京都長者皆以葦方笥為裝具,時有識者竊言,葦笥郡國讞篋也。後黨人禁錮,會赦,有疑者皆讞廷尉,人名悉入方笥中。」
庚子晦,日有食之。
十一月,太尉劉寵免,太僕郭禧為太尉。字公房,扶溝人也。禧音僖。
鮮卑寇并州。
是歲,長樂太僕曹節為車騎將軍,百餘日罷。
三年春正月,河內人婦食夫,河南人夫食婦。
三月丙寅晦,日有食之。
夏四月,太尉郭禧罷,太中大夫聞人襲為太尉。秋七月,司空劉囂罷。八月,大鴻臚橋玄為司空。
九月,執金吾董寵下獄死。
冬,濟南賊起,攻東平陵。東平陵,縣名,屬濟南國,故城在今濟州東。
鬱林烏滸民相率內屬。烏滸,南方夷號也。廣州記曰:「其俗食人,以鼻飲水,口中進噉如故。」
四年春正月甲子,帝加元服,大赦天下。賜公卿以下各有差,唯黨人不赦。
二月癸卯,地震,海水溢,河水清。
三月辛酉朔,日有食之。
太尉聞人襲免,太僕李咸為太尉。字元卓,汝南西平人。
詔公卿至六百石各上封事。
大疫,使中謁者巡行致醫藥。
司徒許訓免,司空橋玄為司徒。夏四月,太常來豔為司空。豔字季德,南陽新野人。
五月,河東地裂,雨雹,山水暴出。
秋七月,司空來豔免。
癸丑,立貴人宋氏為皇后。執金吾宋酆女,前年入掖庭為貴人。
司徒橋玄免。太常宗俱為司空,俱字伯儷,南陽安衆人。前司空許栩為司徒。
冬,鮮卑寇并州。
熹平元年春三月壬戌,太傅胡廣薨。
夏五月己巳,大赦天下,改元熹平。
長樂太僕侯覽有罪,自殺。
六月,京師雨水。
癸巳,皇太后竇氏崩。秋七月甲寅,葬桓思皇后。
宦官諷司隷校尉段熲捕繫太學諸生千餘人。時有人書朱雀闕云「天下大亂,公卿皆尸禄」故捕之。事見宦者傳。冬十月,渤海王悝被誣謀反,丁亥,悝及妻子皆自殺。
十一月,會稽人許生自稱「越王」,寇郡縣,東觀記曰:「會稽許昭聚衆自稱大將軍,立父生為越王,攻破郡縣。」遣楊州刺史臧旻、丹陽太守陳夤討破之。
十二月,司徒許栩罷,大鴻臚袁隗為司徒。
鮮卑寇并州。
是歲,甘陵王恢薨。
二年春正月,大疫,使使者巡行致醫藥。
丁丑,司空宗俱薨。
二月壬午,大赦天下。
以光禄勳楊賜為司空。
三月,太尉李咸免。夏五月,以司隷校尉段熲為太尉。
沛相師遷坐誣罔國王,下獄死。國王,陳愍王寵也。臣賢案:陳敬王傳云「國相師遷」。又東觀記曰「陳行相師遷奏,沛相魏愔,前為陳相,與陳王寵交通」。明魏愔為沛相,此言師遷為沛相,蓋誤也。
六月,北海地震。東萊,北海海水溢。續漢志曰:「時出大魚二枚,各長八九丈,高二丈餘。」
秋七月,司空楊賜免,太常潁川唐珍為司空。
冬十二月,日南徼外國重譯貢獻。
太尉段熲罷。
鮮卑寇幽并二州。
癸酉晦,日有食之。
三年春正月,夫餘國遣使貢獻。
二月己巳,大赦天下。
太常陳耽為太尉。耽字漢公,東海人也。
三月,中山王暢薨,無子,國除。
夏六月,封河閒王利子康為濟南王,奉孝仁皇祀。
秋,洛水溢。
冬十月癸丑,令天下繫囚罪未決,入縑贖。
十一月,楊州刺史臧旻率丹陽太守陳寅,大破許生於會稽,斬之。
任城王博薨。
十二月,鮮卑寇北地,北地太守夏育追擊破之。鮮卑又寇并州。
司空唐珍罷,永樂少府許訓為司空。
四年春三月,詔諸儒正五經文字,刻石立于太學門外。
封河閒王建孫佗為任城王。建,桓帝弟也。
夏四月,郡國七大水。
五月丁卯,大赦天下。
延陵園灾,成帝陵也,在今咸陽縣西。遣使者持節告祠延陵。
鮮卑寇幽州。
六月,弘農、三輔螟。
遣守宮令之鹽監,穿渠為民興利。前書地理志及續漢郡國志並無監,今蒲州安邑西南有鹽池。
令郡國遇災者,減田租之半;其傷害十四以上,勿收責。
冬十月丁巳,令天下繫囚罪未決,入縑贖。
拜沖帝母虞美人為憲園貴人,順帝虞美人也。憲園在洛陽東北。質帝母陳夫人為渤海孝王妃。渤海孝王鴻之夫人也。
改平準為中準,漢官儀曰:「平準令一人,秩六百石也。」使宦者為令,列於內署。自是諸署悉以閹人為丞、令。
五年夏四月癸亥,大赦天下。
益州郡夷叛,太守李顒討平之。
復崇高山名為嵩高山。前書武帝祠中嶽,改嵩高為崇高。東觀記曰:「使中郎將堂谿典請雨,因上言改之,名為嵩高山。」
大雩。使侍御史行詔獄亭部,理冤枉,原輕繫,休囚徒。
五月,太尉陳耽罷,司空許訓為太尉。
閏月,永昌太守曹鸞坐訟黨人,弃市。訟謂申理之也。其言切直,帝怒,檻車送槐里獄掠殺之也。詔黨人門生故吏父兄子弟在位者,皆免官禁錮。
六月壬戌,太常南陽劉逸為司空。逸字大過,安衆人。
秋七月,太尉許訓罷,光禄勳劉寬為太尉。
冬十月壬午,御殿後槐樹自拔倒豎。
司徒袁隗罷。十一月丙戌,光禄大夫楊賜為司徒。
十二月,甘陵王定薨。
試太學生年六十以上百餘人,除郎中、太子舍人至王家郎、郡國文學吏。漢官儀曰:「太子舍人、王家郎中並秩二百石,無員。」
是歲,鮮卑寇幽州。沛國言黃龍見譙。
六年春正月辛丑,大赦天下。
二月,南宮平城門及武庫東垣屋自壞。平城門,洛陽城南門也。蔡邕曰:「平城門,正陽之門,與宮連,郊祀法駕所從出,門之最尊者。」武庫,禁兵所藏。東垣,庫之外障。易傳曰:「小人在位,厥妖城門自壞。」
夏四月,大旱,七州蝗。
鮮卑寇三邊。謂東、西與北邊。
市賈民為宣陵孝子者數十人,皆除太子舍人。
秋七月,司空劉逸免,衞尉陳球為司空。
八月,遣破鮮卑中郎將田晏出雲中,使匈奴中郎將臧旻與南單于出鴈門,護烏桓校尉夏育出高柳,並伐鮮卑,晏等大敗。
冬十月癸丑朔,日有食之。
太尉劉寬免。
帝臨辟雍。
辛丑,京師地震。
辛亥,令天下繫囚罪未決,入縑贖。
十一月,司空陳球免。十二月甲寅,太常河南孟戫為太尉。戫字叔達,音乙六反。庚辰,司徒楊賜免。太常陳耽為司空。
鮮卑寇遼西。
永安太僕王旻下獄死。永安宮之太僕也。
光和元年春正月,合浦、交阯烏滸蠻叛,招引九真、日南民攻沒郡縣。
太尉孟戫罷。
二月辛亥朔,日有食之。
癸丑,光禄勳陳國袁滂為司徒。滂字公喜。
己未,地震。
始置鴻都門學生。鴻都,門名也,於內置學。時其中諸生,皆勑州、郡、三公舉召能為尺牘辭賦及工書鳥篆者相課試,至千人焉。
三月辛丑,大赦天下,改元光和。
太常常山張顥為太尉。顥字智明。搜神記曰:「顥為梁相,新雨後,有鵲飛翔近地,令人擿之,墯地化為圓石,顥命椎破,得一金印,文曰『忠孝侯印』。」
夏四月丙辰,地震。
侍中寺雌雞化為雄。
司空陳耽免,太常來豔為司空。
五月壬午,有白衣人入德陽殿門,亡去不獲。東觀記曰:「白衣人言『梁伯夏敎我上殿』,與中黃門桓賢語,因忽不見。」六月丁丑,有黑氣墯所御溫德殿庭中。東觀記曰:「墯所御溫明殿庭中,如車蓋隆起,奮迅,五色,有頭,體長十餘丈,形貌似龍。」秋七月壬子,青虹見御坐玉堂後殿庭中。洛陽宮殿名,南宮有玉堂前、後殿。據楊賜傳,云墯嘉德殿前。八月,有星孛于天巿。
九月,太尉張顥罷,太常陳球為太尉。司空來豔薨。冬十月,屯騎校尉袁逢為司空。
皇后宋氏廢,后父執金吾酆下獄死。
丙子晦,日有食之。
十一月,太尉陳球免。十二月丁巳,光禄大夫橋玄為太尉。
是歲,鮮卑寇酒泉。京師馬生人。京房易傳曰:「諸侯相伐,厥妖馬生人。」初開西邸賣官,自關內侯、虎賁、羽林,入錢各有差。山陽公載記曰:「時賣官,二千石二千萬,四百石四百萬,其以德次應選者半之,或三分之一,於西園立庫以貯之。」私令左右賣公卿,公千萬,卿五百萬。
二年春,大疫,使常侍、中謁者巡行致醫藥。
三月,司徒袁滂免,大鴻臚劉郃為司徒。郃字季承。乙丑,太尉橋玄罷,太中大夫段熲為太尉。
京兆地震。
司空袁逢罷,太常張濟為司空。濟字元江,細陽人。
夏四月甲戌朔,日有食之。
辛巳,中常侍王甫及太尉段熲並下獄死。
丁酉,大赦天下,諸黨人禁錮小功以下皆除之。時上禄長和海上言:「黨人錮及五族,有乖典訓。」帝從之。
東平王端薨。
五月,衞尉劉寬為太尉。
秋七月,使匈奴中郎將張脩有罪,下獄死。時張脩擅斬單于呼微,更立羌渠為單于,故坐死。
冬十月甲申,司徒劉郃、永樂少府陳球、衞尉陽球、步兵校尉劉納謀誅宦者,事泄,皆下獄死。
巴郡板楯蠻叛,遣御史中丞蕭瑗督益州刺史討之,不剋。
十二月,光禄勳楊賜為司徒。
鮮卑寇幽并二州。
是歲,河閒王利薨。洛陽女子生兒,兩頭四臂。京房易傳曰:「二首,下不一也,厥妖人生兩頭。」
三年春正月癸酉,大赦天下。
二月,公府駐駕廡自壞。公府,三公府也。駐駕,停車處也。廡,廊屋也,音無禹反。續漢志云:「南北四十餘閒壞。」
三月,梁王元薨。
夏四月,江夏蠻叛。
六月,詔公卿舉能通尚書、毛詩、左氏、穀梁春秋各一人,悉除議郎。
秋,表是地震,涌水出。表是,縣,屬酒泉郡,故城在今甘州張掖縣西北也。
八月,令繫囚罪未決,入縑贖,各有差。
冬閏月,有星孛于狼、弧。二星名也。
鮮卑寇幽、并二州。
十二月己巳,立貴人何氏為皇后。南陽宛人也,車騎將軍何貢女也。
是歲,作罼圭、靈昆苑。罼圭苑有二,東罼圭苑周一千五百步,中有魚梁臺,西罼圭苑周三千三百步,並在洛陽宣平門外也。
四年春正月,初置騄驥廄丞,領受郡國調馬。騄驥,善馬也。調謂徵發也。豪右辜搉,馬一匹至二百萬。前書音義曰:「辜,障也。搉,專也。謂障餘人賣買而自取其利。」
二月,郡國上芝英草。夏四月庚子,大赦天下。
交阯刺史朱儁討交阯、合浦烏滸蠻,破之。
六月庚辰,雨雹。續漢書曰:「雹大如雞子。」秋七月,河南言鳳皇見新城,羣鳥隨之;賜新城令及三老、力田帛,各有差。
九月庚寅朔,日有食之。
太尉劉寬免,衞尉許戫為太尉。
閏月辛酉,北宮東掖庭永巷署災。永巷,宮中署名也。漢官儀曰:「令一人。宦者為之,秩六百石,掌宮婢侍使。」
司徒楊賜罷。冬十月,太常陳耽為司徒。
鮮卑寇幽并二州。
是歲帝作列肆於後宮,使諸釆女販賣,更相盜竊爭鬬。帝著商估服,飲宴為樂。又於西園弄狗,著進賢冠,帶綬。三禮圖曰:「進賢冠,文官服之,前高七寸,後高三寸,長八寸。」續漢志曰:「靈帝寵用便嬖子弟,轉相汲引,賣關內侯直五百萬。令長強者貪如豺狼,弱者略不類物,實狗而冠也。」昌邑王見狗冠方山冠,龔遂曰:「王之左右皆狗而冠。」又駕四驢,帝躬自操轡,驅馳周旋,京師轉相放效。續漢志曰:「驢者乃服重致遠,上下山谷,野人之所用耳,何有帝王君子而驂駕之乎!天意若曰,國且大亂,賢愚倒植,凡執政者皆如驢也。」
五年春正月辛未,大赦天下。
二月,大疫。
三月,司徒陳耽免。
夏四月,旱。
太常袁隗為司徒。
五月庚申,永樂宮置灾。續漢志曰:「德陽前殿西北入門內永樂太后宮署灾。」
秋七月,有星孛于太微。
巴郡板楯蠻詣太守曹謙降。
癸酉,令繫囚罪未決,入縑贖。
八月,起四百尺觀於阿亭道。
冬十月,太尉許戫罷,太常楊賜為太尉。
校獵上林苑,歷函谷關,遂巡狩于廣成苑。十二月,還,幸太學。
六年春正月,日南徼外國重譯貢獻。
二月,復長陵縣,比豐、沛。三月辛未,大赦天下。
夏,大旱。
秋,金城河水溢。五原山岸崩。
始置圃囿署,以宦者為令。
冬,東海、東萊、琅邪井中冰厚尺餘。
大有年。
中平元年春二月,鉅鹿人張角自稱「黃天」,其部師有三十六萬,皆著黃巾,同日反叛。續漢書曰:「三十六萬餘人。」安平、甘陵人各執其王以應之。安平王續、甘陵王忠。
三月戊申,以河南尹何進為大將軍,將兵屯都亭。置八關都尉官。都亭在洛陽。八關謂函谷、廣城、伊闕、大谷、轘轅、旋門、小平津、孟津也。壬子,大赦天下黨人,還諸徙者,時中常侍呂彊言於帝曰:「黨錮乆積,若與黃巾合謀,悔之無救。」帝懼,皆赦之。唯張角不赦。詔公卿出馬、弩,舉列將子孫及吏民有明戰陣之略者,詣公車。遣北中郎將盧植討張角,左中郎將皇甫嵩、右中郎將朱儁討潁川黃巾。庚子,南陽黃巾張曼成攻殺郡守褚貢。
夏四月,太尉楊賜免,太僕弘農鄧盛為太尉。盛字伯能。司空張濟罷,大司農張溫為司空。
朱儁為黃巾波才所敗。
侍中向栩、張鈞坐言宦者,下獄死。時鈞上書曰:「今斬常侍,懸其首於南郊以謝天下,即兵自消也。」帝以章示常侍,故下獄也。
汝南黃巾敗太守趙謙於邵陵。邵陵,縣名,屬汝南郡,故城在今豫州郾城縣東。廣陽黃巾殺幽州刺史郭勳及太守劉衞。
五月,皇甫嵩、朱儁復與波才等戰於長社,大破之。長社,今許州縣也,故城在長葛縣西。
六月,南陽太守秦頡擊張曼成,斬之。
交阯屯兵執刺史及合浦太守來達,自稱「柱天將軍」,遣交阯刺史賈琮討平之。
皇甫嵩、朱儁大破汝南黃巾於西華。西華,縣,屬汝南郡,故城在今陳州項城縣西。詔嵩討東郡,朱儁討南陽。盧植破黃巾,圍張角於廣宗。宦官誣奏植,抵罪。植連破張角,垂當拔之,小黃門左豐言於帝曰:「盧中郎固壘息軍,以待天誅。」帝怒,遂檻車徵植,減死一等。遣中郎將董卓攻張角,不剋。
洛陽女子生兒,兩頭共身。續漢志曰:「上西門外女子生兒,兩頭,異肩共胸,以為不祥,墮地棄之。其後政在私門,上下無別,二頭之象。」
秋七月,巴郡妖巫張脩反,寇郡縣。劉艾紀曰:「時巴郡巫人張脩療病,愈者雇以米五斗,號為『五斗米師』。」
河南尹徐灌下獄死。
八月,皇甫嵩與黃巾戰於倉亭,獲其帥。其帥,卜已也。倉亭在東郡。
乙巳,詔皇甫嵩北討張角。
九月,安平王續有罪誅,國除。
冬十月,皇甫嵩與黃巾賊戰於廣宗,獲張角弟梁。角先死,乃戮其屍。發棺斷頭,傳送馬市。以皇甫嵩為左車騎將軍。十一月,皇甫嵩又破黃巾于下曲陽,斬張角弟寶。
湟中義從胡北宮伯玉與先零羌叛,以金城人邊章、韓遂為軍帥,攻殺護羌校尉伶徵、金城太守陳懿。伶,姓也,周有大夫伶州鳩。
癸巳,朱儁拔宛城,斬黃巾別帥孫夏。
詔減太官珍羞,御食一肉;廄馬非郊祭之用,悉出給軍。
十二月己巳,大赦天下,改元中平。
是歲,下邳王意薨,無子,國除。郡國生異草,備龍蛇鳥獸之形。風俗通曰:「亦作人狀,操持兵弩,一一備具。」續漢志曰:「龍蛇鳥獸,其狀毛羽頭目足翅皆具。是歲黃巾賊起,漢遂微弱。」
二年春正月,大疫。
琅邪王據薨。
二月己酉,南宮大灾,火半月乃滅。續漢志曰:「時燒靈臺殿、樂成殿,延及北闕度道,西燒嘉德、和驩殿。」己亥,廣陽門外屋自壞。洛陽城西面南頭門也。
稅天下田,畒十錢。以修宮室。
黑山賊張牛角等十餘輩並起,所在寇鈔。
司徒袁隗免。三月,廷尉崔烈為司徒。
北宮伯玉等寇三輔,遣左車騎將軍皇甫嵩討之,不剋。
夏四月庚戌,大風,雨雹。
五月,太尉鄧盛罷,太僕河南張延為太尉。延字公威,歆之子。
秋七月,三輔螟。
左車騎將軍皇甫嵩免。八月,以司空張溫為車騎將軍,討北宮伯玉。九月,特進楊賜為司空。冬十月庚寅,司空楊賜薨,光禄大夫許相為司空。相字公弼,平輿人,許訓之子。
前司徒陳耽、諫議大夫劉陶坐直言,下獄死。
十一月,張溫破北宮伯玉於美陽,因遣盪寇將軍周慎追擊之,圍榆中;縣名,故城在今蘭州金城縣東也。又遣中郎將董卓討先零羌。慎、卓並不克。
鮮卑寇幽、并二州。
是歲,造萬金堂於西園。洛陽民生兒,兩頭四臂。
三年春二月,江夏兵趙慈反,殺南陽太守秦頡。
庚戌,大赦天下。
太尉張延罷。車騎將軍張溫為太尉,中常侍趙忠為車騎將軍。
復修玉堂殿,鑄銅人四,黃鍾四,其音中黃鍾也。子為黃鍾。及天禄、蝦蟆,又鑄四出文錢。天禄,獸也。時使掖廷令畢嵐鑄銅人,列於倉龍、玄武闕外,鍾懸於玉堂及雲臺殿前,天禄、蝦蟆吐水於平門外。事具宦者傳。案:今鄧州南陽縣北有宗資碑,旁有兩石獸,鐫其膊一曰天禄,一曰辟邪。據此,即天禄、辟邪並獸名也。漢有天禄閣,亦因獸以立名。
五月壬辰晦,日有食之。
六月,荊州刺史王敏討趙慈,斬之。
車騎將軍趙忠罷。
秋八月,懷陵上有雀萬數,悲鳴,因鬬相殺。懷陵,沖帝陵也。續漢志曰:「天戒若曰:諸懷爵禄而尊厚者,還自相害也。」
冬十月,武陵蠻叛,寇郡界,郡兵討破之。
前太尉張延為宦人所譖,下獄死。
十二月,鮮卑寇幽并二州。
四年春正月己卯,大赦天下。
二月,滎陽賊殺中牟令。中牟,今鄭州縣。劉艾紀曰:「令落皓及主簿潘業,臨陣不顧,皆被害。」
己亥,南宮內殿罘罳自壞。前書音義曰:「罘罳,連闕曲閣也,音浮思。」
三月,河南尹何苗討滎陽賊,破之,拜苗為車騎將軍。
夏四月,涼州刺史耿鄙討金城賊韓遂,鄙兵大敗,遂寇漢陽,漢陽太守傅燮戰沒。扶風人馬騰、漢陽人王國並叛,寇三輔。
太尉張溫免,司徒崔烈為太尉。五月,司空許相為司徒,光禄勳沛國丁宮為司空。宮字元雄。
六月,洛陽民生男,兩頭共身。劉艾紀曰「上西門外劉倉妻生」也。
漁陽人張純與同郡張舉舉兵叛,攻殺右北平太守劉政、遼東太守楊終、護烏桓校尉公綦稠等。舉兵自稱天子,寇幽、兾二州。
秋九月丁酉,令天下繫囚罪未決,入縑贖。
冬十月,零陵人觀鵠自稱「平天將軍」,觀,姓;鵠,名。寇桂陽,長沙太守孫堅擊斬之。
十一月,太尉崔烈罷,大司農曹嵩為太尉。
十二月,休屠各胡叛。
是歲,賣關內侯,假金印紫綬,傳世,入錢五百萬。
五年春正月,休屠各胡寇西河,殺郡守邢紀。
丁酉,大赦天下。
二月,有星孛于紫宮。
黃巾餘賊郭大等起於西河白波谷,寇太原、河東。
三月,休屠各胡攻殺并州刺史張懿,遂與南匈奴左部胡合,殺其單于。
夏四月,汝南葛陂黃巾攻沒郡縣。葛陂在今豫州新蔡縣西北。
太尉曹嵩罷。五月,永樂少府樊陵為太尉。陵字德雲,胡陽人也。
六月丙寅,大風。
太尉樊陵罷。
益州黃巾馬相攻殺刺史郗儉,自稱天子,又寇巴郡,殺郡守趙部,益州從事賈龍擊相,斬之。
郡國七大水。
秋七月,射聲校尉馬日磾為太尉。
八月,初置西園八校尉。樂資山陽公載記曰:「小黃門蹇碩為上軍校尉,虎賁中郎將袁紹為中軍校尉,屯騎校尉鮑鴻為下軍校尉,議郎曹操為典軍校尉,趙融為助軍左校尉,馮芳為助軍右校尉,諫議大夫夏牟為左校尉,淳于瓊為右校尉:凡八校,皆統於蹇碩。」
司徒許相罷,司空丁宮為司徒。光禄勳南陽劉弘為司空。字子高,安衆人。衞尉董重為票騎將軍。
九月,南單于叛,與白波賊寇河東。遣中郎將孟益率騎都尉公孫瓉討漁陽賊張純等。
冬十月,壬午,御殿後槐樹自拔倒豎。青、徐黃巾復起,寇郡縣。
甲子,帝自稱「無上將軍」,燿兵於平樂觀。平樂觀在洛陽城西。
十一月,涼州賊王國圍陳倉,右將軍皇甫嵩救之。
遣下軍校尉鮑鴻討葛陂黃巾。
巴郡板楯蠻叛,遣上軍別部司馬趙瑾討平之。
公孫瓉與張純戰於石門,大破之。時烏桓反叛,與賊張純等攻薊中,故瓉追擊之。石門,山名也,在今營州西南。
是歲,改刺史,新置牧。
六年春二月,左將軍皇甫嵩大破王國於陳倉。
三月,幽州牧劉虞購斬漁陽賊張純。
下軍校尉鮑鴻下獄死。
夏四月丙午朔,日有食之。
太尉馬日磾免,幽州牧劉虞為太尉。
丙辰,帝崩于南宮嘉德殿,年三十四。戊午,皇子辯即皇帝位,年十七。尊皇后曰皇太后,太后臨朝。大赦天下,改元為光喜。封皇弟協為渤海王。後將軍袁隗為太傅,與大將軍何進參録尚書事。上軍校尉蹇碩下獄死。時蹇碩謀欲立渤海王協,發覺。五月辛巳,票騎將軍董重下獄死。董重,孝仁皇后之兄子也。六月辛亥,孝仁皇后董氏崩。
辛酉,葬孝靈皇帝于文陵。在洛陽西北二十里,陵高十二丈,周回三百步。
雨水。
秋七月,甘陵王忠薨。
庚寅,孝仁皇后歸葬河閒慎陵。
徙渤海王協為陳留王。司徒丁宮罷。
八月戊辰,中常侍張讓、段珪等殺大將軍何進,於是虎賁中郎將袁術燒東西宮,攻諸宦者。庚午,張讓、段珪等劫少帝及陳留王幸北宮德陽殿。何進部曲將吳匡與車騎將軍何苗戰於朱雀闕下,苗敗斬之。辛未,司隷校尉袁紹勒兵收偽司隷校尉樊陵、河南尹許相及諸閹人,無少長皆斬之。讓、珪等復劫少帝、陳留王走小平津。小平津在今鞏縣西北。續漢志曰:「時京師童謠曰『侯非侯,王非王,千乗萬騎上北邙。』案獻帝未有爵號,為段珪等所執,公卿百官皆隨其後,到河上乃得還。」尚書盧植追讓、珪等,斬數人,其餘投河而死。獻帝春秋曰:「河南中部掾閔貢見天子出,率騎追之,北到河上。天子飢渴,貢宰羊進之,厲聲責讓等曰:『君以閹宦之隷,刀鋸之殘,越從洿泥,扶侍日月,賣弄國恩,階賤為貴,劫迫帝主,蕩覆王室,假息漏刻,遊魂河津。自亡新以來,姦臣賊子未有如君者。今不速死,吾射殺汝。』讓等惶怖,叉手再拜叩頭,向天子辭曰:『臣等死,陛下自愛。』遂投河而死。」帝與陳留王協夜步逐熒光行數里,得民家露車,共乗之。
辛未,還宮。大赦天下,改光喜為昭寧。
并州牧董卓殺執金吾丁原。司空劉弘免,董卓自為司空。
九月甲戌,董卓廢帝為弘農王。
自六月雨,至于是月。
論曰:秦本紀說趙高譎二世,指鹿為馬,史記曰,趙高欲為亂,恐羣臣不聽,乃先設驗。持鹿獻胡亥曰:「馬也。」胡亥曰:「丞相誤也。」以問羣臣,左右或言馬,或言鹿者高皆陰法中之,自此左右不敢言之也。而趙忠、張讓亦紿靈帝不得登高臨觀,時宦官並起第宅,擬則宮室。帝甞登永安候臺,宦官恐望見之,乃使趙忠等諫曰:「人君不當登高,登高則百姓散離。」自是不敢復登臺榭。見宦者傳。故知亡敝者同其致矣。然則靈帝之為靈也優哉!
贊曰:靈帝負乗,委體宦孽。易曰:「負且乗,致寇至。」言帝以小人而乗君子之器。徵亡備兆,小雅盡缺。詩小雅曰:「小雅廢,則四夷交侵,中國微矣。」缺亦廢也。麋鹿霜露,遂棲宮衞。史記曰,伍子胥諫吳王,吳王不聽,子胥曰:「臣今見麋鹿遊于姑蘇之臺,官中生荊棘,露沾衣也。」言帝為政貪亂,任寄不得其人,尋以獻帝遷播,洛陽丘墟,故麋鹿棲宮衞也。衞,協韻音于別反。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