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中國國學網 贛語的共同點是:古代的全濁聲母今讀塞音、塞擦音時,為送氣的清音,無論平仄,如『陪伴、停電、存在、沉重、強健』這幾個詞,贛語統統都是送氣的清聲母,而普通話卻是前一字送氣,後一字不送氣,吳語(如上海話和上饒話)則都是[d b dz d ]一類的濁聲母。
古代的遇攝三等魚韻字、流攝一等字、臻攝開口一等字、曾攝一等字和梗攝開口二等文讀字,許多地方主要元音是[ε](或相近的[e、]),如南昌市:鋸 kiεl狗kiεul根kiεnl燈tεnl耕kiεn 。
梗攝字一般都有文白兩讀。這裏說的文白兩種讀法,是從一批字的系統上來看的,而不着眼於某一個字有幾種不同的讀音。來歷相同的一批字,在書面語或新詞語中,有一套讀音形成相同的語音特點,而在日常口語中,在那些天天使用的最基本的詞語中,這些字又有另一套讀音,形成另外一種相同的語音特點。前者我們叫『文讀』,後者我們叫『白讀』。文白異讀是就一批字來說的。其中的某一個字,可能是既有文讀音,又有白讀音;也可能是只有文讀音,沒有白讀音;或者反過來,只有白讀音,沒有文讀音。如南昌的梗攝字:
省 青 影 生 平
文讀 sεn省市 t「in青年 in電影 sεn學生 p「in和平
白讀 saη節省 t「iaη青菜 iaη影子 saη生熟 p「iaη平地
影母字開口呼多讀[η]聲母,不讀零聲母,如南昌市:安ηon襖ηau愛ηai鴉ηa『大小』的『大』讀[ai]韻母,來自蟹攝徒蓋切。普通話讀[a]韻母,來自果攝唐佐切。南昌方言把母親的姐姐叫『[t「o]娘』,撫州方言把板栗叫『[ho]栗』,這裏的[t「o]和[ho]才是來自唐佐切的『大』字,也就是普通話的[ta]。
『菜梗』的『梗』字絕大多數地方有[u]介音,而普通話讀[kη],沒有[u]介音,如:
南昌kuaη 萍鄉ku? 彭澤kuan
『搬班』兩字韻母不同,『官關』兩字大部分地方韻母也不相同。這兩對字在古代韻母不同,普通話變得相同了,而贛語中還保留着不同的特點,如:
南昌 吉安市 撫州 宜春
搬 pon pon pon pon
班 pan pan pan pan
官 kuon kuon kuon kuon
關 kuan kuan kuan kuan
除吉安、萍鄉一帶無入聲之外,全省其他地方的贛語及其他方言基本上都有入聲。古代的入聲字在吉安、萍鄉一帶的基本情況是:古清聲母字今讀陰平,古全濁聲母字今讀去聲,次濁聲母字有的讀陰平,有的讀去聲。
詞彙方面:太陽叫『日頭』或『熱頭』(有的地方『日熱』讀音不分)。下雨說『落雨』。站立大部分地方說『』(讀如『技』,有的地方讀如『欺』)。坐着喝茶,說『坐到吃茶』。交合說『戳』。第三人稱代詞說『渠』。我的說『我個』。
江西省內的贛語區可分為昌靖片、宜瀏片、吉茶片、撫廣片和鷹弋片。
昌靖片:包括南昌市、南昌、新建、安義、永修、修水、德安、星子、都昌、湖口、高安市、奉新、靖安、武寧等市縣。湖南省平江也屬此片。
昌靖片有三個主要特點:
第一,入聲分陰陽,陰入調值高,陽入調值低。(三個縣例外:修水入聲不分陰陽。星子入聲限於古入聲清聲母字和次濁聲母字,古全濁聲母字今歸陽去。湖口無入聲,古入聲字今歸去聲)。如南昌市:
百 白綠 六
陰入 陽入 陰入 陽入
第二,去聲分陰陽,如南昌市,陰去45調,陽去11調:
旦蛋凍洞半伴
第三,聲母送氣影響調類分化。高安市、奉新、靖安、武寧這四地例外。聲母送氣影響調類分化,這一現象在全國的漢語方言中並不多見,如:普通話,銅、農,兩字一個送氣,一個不送氣,兩字聲調仍然相同。再、菜,兩個字一個不送氣,一個送氣,兩字聲調仍然相同,但在南昌話中,銅,農,由於銅字送氣,農字不送氣,兩字聲調不同;再,菜,再字不送氣,菜字送氣,兩字聲調不同,菜字變成上聲,與『彩』字相同。
聲母送氣影響調類分化,各地具體情況不盡相同,這裏不作詳述。
武寧保留較完整的濁塞音塞擦音聲母,在贛語中屬於個別例外,與吳語和湘語的一些地方類似。
星子、都昌、湖口、武寧靠近九江官話區,受官話影響,說『喝茶』不說『吃茶』。湖口說『站』不說『』。修水靠近銅鼓客家話區,說『熱頭』不說『日頭』。其他地方都說『吃茶』、『』和『日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