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 北方教育 其次,從感情和意志心理看,漢民族表情達意比較含蓄,習慣於間接表達。西方民族感情外露,往往喜歡直率表達。由於信息交流的同時必然伴有感情交流,中西民族的感情表達差異常常是導致漢語學習者語用失誤或產生語言交際障礙的主要原因。
再次,中國傳統哲學塑造了漢民族重視和諧、注重二元統一的心理,因而遇事多考慮以協調的方式來處理矛盾,適可而止。西方傳統哲學則強調二元的並存與對立,因而形成了不刻意迴避矛盾的意志心理,於是往往表現出不易屈服、堅持到底的意志力。所以,西方的漢語學習者在接觸到一些語篇時,常常覺得中國人模稜兩可的態度難以理解,造成漢語學習上的問題。
最後,從性格上看,漢民族總體屬於內向型,求穩求和,知足常樂,具有寬厚、圓融的特徵;西方民族總體屬於外向型,強調個人至上,具有開拓冒險精神與競爭意識,自信心強。這種個性可能使部分學生產生在學習中急於求成,盲目運用語言知識的現象。當然,積極主動、外向大膽的性格也有助於他們克服心理障礙,採取主動措施彌補自己語言能力的不足。
所以,在漢語教學過程中,首先應該考慮的是調整西方學習者的心理態度。由於民族心理的差異,會造成語言底層衝突,進而形成語言表層的諸多問題。因此教師首先要鼓勵漢語學習者從自身的心理態度出發,在心理上接受漢族文化。語言學習者固然不能消除本民族文化習慣和心理模式的影響,但有必要在學習過程中儘量多地了解中國文化,形成一套漢化的心理模式。其次是加大漢語言材料的輸人量,尤其是那些關係到語言底層的文化內涵和心理差異的語言材料,在教學過程中不要有意迴避,反而應該儘量輸人,並且儘量使輸人的材料與自然習得語言的材料一致,以便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加深對漢語文化的理解。這樣,由於有語境的參與,學習者可以發現與母語社會不同的語用規則,反過來又促進對漢語的正確理解。最後,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的差異,允許甚至鼓勵西方漢語學習者在自身文化環境中理解漢語文化,在文化的衝突中深化對漢語言的理解,這樣才能更好地將漢民族的文化傳到世界各地。
三、跨文化傳播背景下的微觀人際交流是漢語教學的重要方式
跨文化傳播屬於傳播學的一個分支,它是在20世紀70年代末始於美國的一個新的獨立的學科,那個時候的跨文化傳播主要是以不同國家的政治和經濟傳播爲主體。在我國,跨文化傳播形成於20世紀的80年代後期,其中代表性的著作有胡仲文主編的【跨文化交際與英語學習】。當時中國經濟落後於發達國家,全國掀起一股向西方先進國家學習的熱潮,英語在當時備受歡迎,出國留學也被很多人視爲一種理想和奮鬥的目標。人際交流是指個人與個人的信息交流,它包括個人與個人之間的面對面的和非面對面的信息交流。
將自己民族的優秀文化通過正確合理的方式傳達給非本民族的其他人,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文化是一個民族的象徵,每一個國家或民族都有本民族的文化,宏觀跨文化傳播背景下進行人際交流是漢語、漢文化傳播的重要方式。中國早在西漢的時候,漢武帝派遣使者張賽出使西域就是進行跨文化交流的一個很好的見證,到了強盛時期的唐朝,唐朝和其他民族互派大使進行經濟、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有的還互相通婚以示友好,唐朝將自己的文化、禮樂制度傳播到異域民族,其他民族在吸收和接受了先進的唐文化的同時,也將本民族的文化傳到了唐朝。
文化本身存在差異,在進行文化交流時,正確的人際交流方式將會促進文化傳播。首先,無論是傳播者還是接受者,都應該承認不同文化群體的個體差異,世上沒有完全相同的人,即使是雙胞胎,在同一語境下,他們也會體現不同的個體特徵,更別說是在不同語境下的不同的人,必然也會存在差異。其次,傳播者在傳播本民族文化之前,應熟悉和了解傳播對象的文化特徵,在美國,兩個人互相見面打招呼是彼此擁抱或親吻臉龐;而在中國,兩個人打招呼是:『你好』或互相握手。承認這種文化差異,更要能尊重它們的不同。『和而不同』用在不同文化的群體身上是非常合適的。
文化傳播以語言傳播爲基礎,沒有語言,文化傳播便失去了傳播的載體;文化傳播又不是單一的傳播,不可忽視傳播者和接受者的文化差異和個體差異,必須了解他們不同的心理特徵;文化傳播展示著人與人的溝通和交流,不同國家、不同民族的人進行交流時,更需要了解本民族之外的文化。因此,文化傳播是國家之間、民族之間及群體之間進行友好交際的重要因素,任何一種語言傳播都離不開本民族文化傳播,二者緊密相連。作爲一名漢語教師在教好漢語的同時,更要向外國學生傳播中國文化。(作者:詹海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