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 西安晚报 语言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些陕西人把不标准的普通话叫作 “醋溜”普通话,即虽然发的是普通话的音调,用的却是陕西方言、发音规则以及“生、硬”语气等具有陕西特征的“普通话”。
笔者从小就接受普通话教育,加上很早便开始学习外语,迄今学说普通话已逾50年,且多次登台朗诵,自觉普通话的水平还过得去。但是,一次在郑州火车站,我用普通话向一位工作人员打听事,对方竟从我的口音一下子判定出我是西安人。为什么会这样呢?琢磨许久,我想这主要是因为西安人讲普通话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音调不准。标准普通话与西安话一样,除轻声外,有4个音调,即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即“一、二、三、四声”。一般来说,要把西安话变为普通话,首先要改变音调(或声调),这种变换是有规律可循的。西安话中的一声、三声、四声在普通话中分别是四声、一声和三声,而二声在两种话中基本相同。如西安话把“吃饭”读作“chǐfān”,“喝水”读作“hěshuì”,只要按上述规律变过来就可以了,而“回来”读作“huílái”,不用改变,但要注意后面的“来”字需读作轻声。但是,这个规律只适用一般情况,对于少数字的读音还必须特别对待,如“铁、国、倾、福”等字,就不能按上述规律去套,尤其是“国、福”两个字,按旧诗的韵辙规则,均属仄声,而按新规则应为平声中的阳平,但在西安话中,这两个字仍按旧韵辙规则发音。如果死搬硬套,讲出的普通话就很“醋溜”。
发音不准。此类情况大致可分为三种:1.声母不准,人们常说西安人说话是“千季不分京子且”,就是将“天、地、钉、铁”这4个字的声母“t、d、d、t”变成了“q、j、j、q”,因此这四字也就读成了“qiān、jì、jīng、qiě”,还有将“波”(bō)读成“坡”(pō);2.韵母不准,“白”字读成“béi”,“百”字读成“běi”,“备”字读成“bì”;3.声母韵母均不准,把“熟”(shóu)读成“fú”或“sóu”,“水”(shuǐ)读成“fěi”或“suǐ”。记得上中学时,有位姓田的同学,自报姓名时因为发音不准,被老师写成了“钱”。
将双声母读成单声母。有相当多的双声母字被读成单声母,如“生产”读成“sēng cǎn”,“钟山”读成“zōng sān”、“查处”读成“cácǔ”,有时同为一个读音的两个字读出来却不相同,把“驰”和“迟”分别读作“chí”和“cí”,在“叉车”两字中,“叉”字读成“cā”,而“车”字却读对了,“茶水”读成“cásuǐ”或“cáfěi”,“谗”和“婵”分别读作“cán”和“chán”。
读音无规律。西安话中,有许多字的读音非常无序,因此也无规律可循,一个字在不同场合有不同的发音,如“下”字,在“下雨、下雪”中读“xià”,在“上去下来”中却读“hà”;“闲”字在“休闲、悠闲”中读“xián”,在“说闲话、闲逛”中则读“hán”,“严”字在“严严实实”中读“nián”,在“严格要求”中读作“yán”;“牙”字在“牙齿”中读“niá”,在“道牙”中读作“yá”。
读得出拼不出的音。西安话(尤其是城里和南郊人)中的“我”字最为典型,因为在汉语拼音字母中找不到确切的声母,“我”字常用一个近似发音“è”来替代,而像“出、入、中、朱、垂、维”等许多西安话中发音独特的字,几乎都是上牙齿咬下嘴唇,气从牙缝中使劲挤出时发的音,所不同的是,有的字在发出声音之前牙齿迅速离开下嘴唇,如“中、垂”等,而其他字则牙齿一直咬住不放。如“如、入和维”等个别字可以借用英语音标中的辅音字母“v”帮助拼作“vú、vǔ、véi”,但对其中的大多数却无能为力。而西安远郊及各县这类字的发音还是可以拼出来的,并且有一定的规律可以遵循,如“出、中、庄”等字,在关中西部的发音为“chī、zhēng、zhāng”,在关中东部及西安远郊则读作“cū、zōng、zuāng”。
矫枉过正。一些人在说话时特别注意纠正了“千季不分京子且”这类发音,但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所以发音时没有严格区分哪些音该纠正,哪些不该纠正,而是一概将声母“q、j”的变成了“t、d”,结果把“骑马、骑车”的“骑”读成了“tí”,把季节的“季”也读成“dì”,还把“经验、精神”的“jīng”,读成“dīng”。这种矫枉过正的现象,就是孔子说的“过犹不及”。当年在部队时,曾有位西安的战友,就错把“能见度”读成了“能电度”。
照搬土语。西安的历史文化沉淀深厚,古人曾经使用的一些词汇至今仍在使用。西安话中不少土话所表达的意思,是别的词汇无法替代的,这反而成了西安人讲好普通话的一大障碍。如西安话把不畅快、不舒展或憋屈说成“瞀乱”,把不断张罗、折腾说成“撩乱”,把烦恼、不舒服说成“泼烦”,把吃或者打、揍说成“A”,把好说成“弧保亚党伞邦牛gá)”,还有别处已经不再用的“辄”字,仍然用来表示“总或经常”的意思。有人往往将上述这些土话不加翻译,直接搬来夹杂在普通话中间,不光生硬,而且外人根本无法理解,进而更增加了自己普通话的“醋溜”程度。
国家一再提倡讲普通话,而且规定国家公务员要讲普通话,目的就是要在全社会形成说普通话的良好风气。而且,这一点对将西安建设成为国际化大都市,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其实,学习普通话并不难,这里有几个窍门可供参考,即养成常查字典的习惯;不耻下问,多向他人请教;多听广播,多看电视,学习播音员的吐字和发音。
(作者:李生海 西安市雁塔区委党校干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