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055|回覆: 0

[漢語言文學] 漫談方言與普通話:說說西安人的"醋熘"普通話

[複製鏈接]
開元之治 發表於 2010-11-25 14:3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西安晚報
語言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些陝西人把不標準的普通話叫作 『醋溜』普通話,即雖然發的是普通話的音調,用的卻是陝西方言、發音規則以及『生、硬』語氣等具有陝西特徵的『普通話』。


    筆者從小就接受普通話教育,加上很早便開始學習外語,迄今學說普通話已逾50年,且多次登台朗誦,自覺普通話的水平還過得去。但是,一次在鄭州火車站,我用普通話向一位工作人員打聽事,對方竟從我的口音一下子判定出我是西安人。為什麼會這樣呢?琢磨許久,我想這主要是因為西安人講普通話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音調不准。標準普通話與西安話一樣,除輕聲外,有4個音調,即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即『一、二、三、四聲』。一般來說,要把西安話變為普通話,首先要改變音調(或聲調),這種變換是有規律可循的。西安話中的一聲、三聲、四聲在普通話中分別是四聲、一聲和三聲,而二聲在兩種話中基本相同。如西安話把『吃飯』讀作『chǐfān』,『喝水』讀作『hěshuì』,只要按上述規律變過來就可以了,而『回來』讀作『huílái』,不用改變,但要注意後面的『來』字需讀作輕聲。但是,這個規律只適用一般情況,對於少數字的讀音還必須特別對待,如『鐵、國、傾、福』等字,就不能按上述規律去套,尤其是『國、福』兩個字,按舊詩的韻轍規則,均屬仄聲,而按新規則應為平聲中的陽平,但在西安話中,這兩個字仍按舊韻轍規則發音。如果死搬硬套,講出的普通話就很『醋溜』。


    發音不準。此類情況大致可分為三種:1.聲母不准,人們常說西安人說話是『千季不分京子且』,就是將『天、地、釘、鐵』這4個字的聲母『t、d、d、t』變成了『q、j、j、q』,因此這四字也就讀成了『qiān、jì、jīng、qiě』,還有將『波』(bō)讀成『坡』(pō);2.韻母不准,『白』字讀成『béi』,『百』字讀成『běi』,『備』字讀成『bì』;3.聲母韻母均不准,把『熟』(shóu)讀成『fú』或『sóu』,『水』(shuǐ)讀成『fěi』或『suǐ』。記得上中學時,有位姓田的同學,自報姓名時因為發音不準,被老師寫成了『錢』。


    將雙聲母讀成單聲母。有相當多的雙聲母字被讀成單聲母,如『生產』讀成『sēng cǎn』,『鐘山』讀成『zōng sān』、『查處』讀成『cácǔ』,有時同為一個讀音的兩個字讀出來卻不相同,把『馳』和『遲』分別讀作『chí』和『cí』,在『叉車』兩字中,『叉』字讀成『cā』,而『車』字卻讀對了,『茶水』讀成『cásuǐ』或『cáfěi』,『讒』和『嬋』分別讀作『cán』和『chán』。
讀音無規律。西安話中,有許多字的讀音非常無序,因此也無規律可循,一個字在不同場合有不同的發音,如『下』字,在『下雨、下雪』中讀『xià』,在『上去下來』中卻讀『hà』;『閒』字在『休閒、悠閒』中讀『xián』,在『說閒話、閒逛』中則讀『hán』,『嚴』字在『嚴嚴實實』中讀『nián』,在『嚴格要求』中讀作『yán』;『牙』字在『牙齒』中讀『niá』,在『道牙』中讀作『yá』。


    讀得出拼不出的音。西安話(尤其是城裡和南郊人)中的『我』字最為典型,因為在漢語拼音字母中找不到確切的聲母,『我』字常用一個近似發音『è』來替代,而像『出、入、中、朱、垂、維』等許多西安話中發音獨特的字,幾乎都是上牙齒咬下嘴唇,氣從牙縫中使勁擠出時發的音,所不同的是,有的字在發出聲音之前牙齒迅速離開下嘴唇,如『中、垂』等,而其他字則牙齒一直咬住不放。如『如、入和維』等個別字可以借用英語音標中的輔音字母『v』幫助拼作『vú、vǔ、véi』,但對其中的大多數卻無能為力。而西安遠郊及各縣這類字的發音還是可以拼出來的,並且有一定的規律可以遵循,如『出、中、莊』等字,在關中西部的發音為『chī、zhēng、zhāng』,在關中東部及西安遠郊則讀作『cū、zōng、zuāng』。


    矯枉過正。一些人在說話時特別注意糾正了『千季不分京子且』這類發音,但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所以發音時沒有嚴格區分哪些音該糾正,哪些不該糾正,而是一概將聲母『q、j』的變成了『t、d』,結果把『騎馬、騎車』的『騎』讀成了『tí』,把季節的『季』也讀成『dì』,還把『經驗、精神』的『jīng』,讀成『dīng』。這種矯枉過正的現象,就是孔子說的『過猶不及』。當年在部隊時,曾有位西安的戰友,就錯把『能見度』讀成了『能電度』。


    照搬土語。西安的歷史文化沉澱深厚,古人曾經使用的一些詞彙至今仍在使用。西安話中不少土話所表達的意思,是別的詞彙無法替代的,這反而成了西安人講好普通話的一大障礙。如西安話把不暢快、不舒展或憋屈說成『瞀亂』,把不斷張羅、折騰說成『撩亂』,把煩惱、不舒服說成『潑煩』,把吃或者打、揍說成『A』,把好說成『弧保亞黨傘邦牛gá)』,還有別處已經不再用的『輒』字,仍然用來表示『總或經常』的意思。有人往往將上述這些土話不加翻譯,直接搬來夾雜在普通話中間,不光生硬,而且外人根本無法理解,進而更增加了自己普通話的『醋溜』程度。
國家一再提倡講普通話,而且規定國家公務員要講普通話,目的就是要在全社會形成說普通話的良好風氣。而且,這一點對將西安建設成為國際化大都市,有着十分重要的意義。其實,學習普通話並不難,這裡有幾個竅門可供參考,即養成常查字典的習慣;不恥下問,多向他人請教;多聽廣播,多看電視,學習播音員的吐字和發音。


(作者:李生海 西安市雁塔區委黨校幹部)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