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711|回復: 0

[汉语言文学] 经典文言文是中华文化瑰宝

[複製鏈接]
買櫝還珠 發表於 2010-7-15 14:3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来源: 西安晚报
关于今年高考,一篇题为《今年有位古文奇才》的文章引起关注。“这位高考作文通篇用文言文写成,自如运用大量古字的考生到底是谁?记者昨天采访了作文阅卷组组长何永康教授,他对这位考生表示高度赞扬,‘相当难得,前途无量,以他现在的文化修养完全可以被破格录取’,而语文基础知识阅卷组组长、古典文献学专家吴新江也表示在看了这篇‘奇文’后,自己光对字词的注释就写了4页。但由于考卷仍处于加密状态,阅卷老师也不知这位考生到底姓甚名谁。”(2010年6月23日《扬子晚报》) 
学生在高考中用文言文写作文,不仅难倒了阅卷老师,就连阅卷老师请来帮助阅卷的专家,依然不能全懂,查资料注释了4页之多。这启示我们,加强年轻人阅读古典文言文能力的培养,传承传统文化,成了迫在眉睫的事。
许多大作家,都是喜欢阅读古典文言文的,从中汲取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内化为自己的东西,为我所用,加深自己文章的内涵。像当代著名作家贾平凹的文言文造诣就颇深,他善于把一些古雅古朴、韵味十足、文气弥漫的词句运用在自己的作品中,让自己的作品呈现出厚重古朴的古典文学的特质、风格和气质,说白话也古意盎然,用字不多而境界崇高、韵味绵长,一些对字句、四字句,长句与短句错落有致,自然地产生了一种行云流水般的韵感,读来朗朗上口,别有一番动人心扉的韵味,自然而不生硬。对古典文言文的传承与汲取,是贾平凹先生成为当代名家的重要因素之一,也让他的散文具有了有口皆碑的经典性。
古典文言文,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中流传下来,经过大浪淘沙,实在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其文体特征也具有了京剧、水彩画等其它传统文化一样鲜明的表现形式和永不衰败的独特性。《散文》的原主编贾宝泉在《散文拈花灵》一书中讲:“我所喜欢的散文应当像宇宙那样和谐而有序,我们的宇宙是和谐的,有序的,它在寂静中运动着,无言的寂寥里处处宣示着力。我们的散文,也应当是和谐的,运动的,字数虽少,却如同望远镜里的天空,虽然镜筒规定了边际,我们却通过那被限定的视野真实地望见了无垠;宇宙中的每一颗星,都不是可有可无的,它们无论大小远近,都是力的平衡砝码。”古典文言文正是如宇宙那样和谐而有序,在望远镜的镜筒里演绎出了宇宙的无垠,以有限达无限,用有限的词句表达出无穷无尽的内涵和意蕴。文言文的规则和韵律并不像有些人认为的是一种束手脚的障碍,它恰恰成就了文言文的不朽。难怪贾宝泉先生感叹地说,古典文言文是不朽的文字,而现代文仅仅是一种文字的排列组合。古典文言文之所以不朽,还在于他依托于古人俯仰天地,观宇宙之浩瀚,天人合一,物我合一,在人文情怀中,“久久蓄养浩然气,始有笔下风雷生”,应感而发,达到了人、心、手、笔、字、词、句和全文的整体气韵相互贯通为一体,文气酣畅淋漓而读来让人荡气回肠。有些现代文就没有很好地继承古典文言文的这一特质,仅仅是一种文字游戏般的排列组合,谈不上进入了高贵博大的人文境界。继承传统文言文,是创作必不可少的一种修养,贾宝泉先生说:“我们正是从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从当代五光十色的生活中掘取瑰宝,我们所做的事,就是让历史同未来携手。”贾宝泉还说:“作家创作从来不是纯粹意义上的个体劳动,如果不饱经沧桑,如果不经历特殊的有意义的生活,如果不能陪同历史上孤苦的救难者一同受罪,那么,就没有值得记录下来的作品;而饱经沧桑,经历特殊的有意义的生活,同历史上伟大的亡灵一同受苦,这已说明别人参与了你的创造。”贾宝泉还说:“如果你希望你的作品气势恢宏,请去读古文;如果你希望你的作品思想深刻,请去读古文;如果你希望你的作品文字精简,请去读古文;如果你希望你的作品长寿,请去读古文。人欲长寿不能向孩子请教,只能就教于老人,散文欲长寿也须研究古文,向之求解。有些古文历经数十世纪风雨贯通不同时代依然健在,这个事实本身就是答案。优秀古典散文提醒我们,贫气不是幽默,浮躁不等于创作激情,媚俗不等于深入浅出,似通非通不等于句法革新。”
尤其值得深思的是,古人曾以崇高的情怀,静观宇宙万物,问天问地问灵魂,无所不思,思想的累累硕果堪称奇迹,甚至可以说以古典文言文写就的作品中所承载的所思所想,也影响到现代的一些大科学家的思考。传说伟人毛泽东也曾向造原子弹的专家们谈起过古籍中的一些思想,供其参考。可见古典文言文中有多少令人称奇,堪称奇思妙想的成果,可以代代受益无穷。现代西方的成功学中,提出超强记忆就是要把心相显现出来,殊不知中国的老祖宗仅仅以一个“想”字就表明古人早已想到了这些,“想”由“心”和“相”组成,就是要把“心”中所想的“相”呈现出来,化为视觉形象,如放电影一样一幕幕清晰起来。“思”就是在“心”里种“田”……举不胜举,中国的优秀古文化是超前的,是永恒的,是值得终生研习的。(张红华)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