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993|回復: 0

韩方明:中国应是一个具有道德感召力的大国

[複製鏈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延章 發表於 2012-7-3 02:3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韩方明] (2012-05-09)
  (联合早报专稿)中国已然在崛起,但其国际身份却受到正负两方面的争议——无论是在政治影响力、经济竞争力、形象亲和力和道义感召力等方面,都更受国际社会的关注。
  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中国仍有很多疑惑尚待找寻答案:中国的软实力在哪?核心价值观是否与国际社会趋同?为什么经济总量已是全球第二,已差不多是是世界上最大的债主,可还是被认为是一个"二等国家"?金钱究竟能不能表达中国的实力?
  一个成熟的民族,绝不会为成就所陶醉,面向现实和未来,看到更多差距,才能激发出奋起直追的勇气和力量。
  今年"两会"上的舆论,已经确信中国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有了继续推进改革的共识,但前行的道路并不平坦。许多人认为,当前改革面临三重困境:协调利益分配难、推动政策落实难、很多问题久拖不决且矛盾重重。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经济社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仍然需要通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来解决。
  然而,宪政制度中的民众和政府原本就是一对矛盾体,相互之间不能完全认同:站在政府角度和民众角度就会有两种不同的观点:站在民众角度,认为大国不如强国,强大的国家就要让民众生活富足,就要优先加强民众的福利,让平民百姓有尊严和幸福感;在政府角度,为了国际关系和种种外交利益或所谓的国家利益,理应置于民生利益之上,因此需要大把使银子支援外国,寻求政治支持。窃以为,两者不可偏废,且应以民众生活水平为重,真正以人为本,通过民主方式的沟通找到共同的目标,达成相互的理解和共识,比如以人为本、共同富裕、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团结和谐、开放包容等等。现代民主制度的目标恰恰就是为了实现这个目的。
大国须有道德感召力
  古人云:"道德不厚者不可使民;政教不顺者,不可烦大臣"。道德力是和谐社会的基石,既是维国之力、兴邦之力、安民之力,同时也是成功之力、共生之力。
  "道德力"原指某人以其高尚的道德品质、崇高的人格、美和善的道德行为吸引、感召、影响社会其他成员的一种能力。一个人可以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表现出高尚道德品质及崇高的道德人格,引起人们对他的信任、赞誉、钦佩。笔者最近访问英国,在丘吉尔庄园看到这位伟人的一句话说:"一个伟大的国度,一定也是一个道德的国度"。一个国家的道德感召力不仅是要对外,更重要是要对国内的民众有感召力,能够获得民众的信任和支持,只有这样,政府所制定的政策和制度,才能被民众接受而且尊重和遵守。与此相应地,国内的民众才会出于内心的承认和接受,主动自觉地对外展示作为中国人的自豪和骄傲。
  道德感召力是化解社会矛盾甚至国际矛盾的润滑剂。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各种社会矛盾进一步凸显,民众维护自身利益的意识增强,利益诉求增多。政府尽管在竭尽全力推动社会各项事业前进,但民众理所应当地对政府要求和期待更高。
  短板理论告诉我们,一个组织是否强大,关键是看他最缺陷的地方并且是否有弥补的方法。一个社会,其民众对政府的要求,不仅是看它做了多少好事,而是看它做得最糟糕的那些事。"一美遮百丑"的说法最终都是站不住脚的,若期冀"以钞票换选票",最终是行不通的。
  1840年的中国GDP是大英帝国的六倍,天下第一,但中国社会却开始走下坡路。如今尽管中国的经济总量也是天下第二,但人均收入仍低于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水平。
  归根结底,道德应落实为民众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和价值判断,而不是停留在标语和口号上面。
  多年来中国到国外拉关系说好话,大把撒银子,满世界找市场,却忽视了国内市场的开发和拉动。福特汽车最初的成功,就是生产让自己的每位员工都能买得起的优质小轿车,但中国生产的很多东西却让很多民众消费不起,只能依赖外国市场。
  要让中国成为一个受国际社会尊重的大国,首先让中国的各级政府成为受国内民众尊重和信赖的政府。
  窃以为,不论对内对外,在国际关系中中国不应扮演强势的角色,不能因为暂时在经济总量上占据优势而摆出趾高气昂的姿态;在国内,对待民众更是不能用强势政府的态度。要改变以往那种忽视个人权利,强求个人服从集体,集体服从国家的做法,这要从根本上改变观念:最大限度、最大范围地实施民主,倾听全社会各阶层的利益诉求,平衡各种关系,调动一切积极的力量,达成新的适应中国目前发展阶段的改革共识,积极稳妥地深化推进改革。
  作者是中国全国政协外委会副主任、外交与国际关系智库察哈尔学会主席,以上个人观点不代表任何机构团体
《联合早报网》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