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240|回復: 0

[國學灌水] 牛奶里的近代史 曾经有一种爱国叫喝牛奶(1)

[複製鏈接]
阿土伯呀 發表於 2012-7-5 19:5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 t望东方周刊
想象一下这个壮观的场面吧:10万头小母牛从乌拉圭、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港口出发,登上巨大的多层运牛船,朝中国驶来――近日有媒体报道说,今年将有多达10万头外国小母牛会漂洋过海落户中国。
这桩堪称史上规模最大的全球调运奶牛行动,据悉是为了满足国内对牛奶不断上升的需求,也是重塑国内乳品行业的一项举措。
据世界贸易信息服务机构提供的最新数据显示:自2009年以来,我国共进口近25万头活小母牛(即还未繁殖过下一代的母牛)。仅2011年,我国就斥资超过2.5亿美元,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进口了10万头国外小母牛;而今年1~4月,我国已进口27519头小母牛,同比增长8.32%。
进口奶牛数量激增的背后,是中国实现奶业大国之梦的步伐。历史上,中国从未停止过从国外进口奶牛。
从水牛到荷斯坦牛
1834年的上海,开埠通商,各国侨民纷涌至此,当时饮用牛奶已经成为欧洲和美国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习惯,而上海本地却还没有专门的乳用牛种。
江南一带,农业一直以种植业为主,畜牧仅占很小的比重,牛基本用作耕地,且多为水牛。只有一种浦东的本地黄牛,乡人称之为“荡脚牛”。为了满足侨民喝牛奶的习惯,当时的人们只能以水牛挤奶,再经过稀释、过滤蒸煮,而后饮用,聊以应急。这成为上海乳业史的发端。
据史料记载,当时的北京、香港、台湾等地都有类似以耕牛榨乳取用的历史,温州部分地区甚至到了上世纪80年代,仍有人用水牛挤乳这种古老的方式供自家食用,或在农村集市上零售。
而黄牛和水牛乳的脂肪率都相对比较高,不太容易消化。
1869年,苏伊士运河通航,原产于英国的爱尔夏牛,远渡重洋,成为首批进入上海滩的乳用型牛种;随后,原产于法国东南部的红白花牛也被法国侨民带入上海;到了1901年,上海徐家汇天主堂修女院将一种荷兰产的“黑白花奶牛”引入沪上,这种牛也被称作荷斯坦牛(Holstein-Friesian),是后来的上海荷斯坦奶牛的原始种群。荷兰奶牛即使在今天,仍是世界上单产最高、饲养数量最多的奶牛。
上世纪20年代起,上海奶牛业进入兴旺时期,沪上中外商人纷纷从日本、英国、法国、丹麦、美国、加拿大等国成批进口奶牛,掀起了进口奶牛的第一波高潮。
据史料记载,1938~1942年,上海从日本和香港引入三批奶牛,总计332头,其中荷兰牛就有245头。1946~1949年,又分别从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加拿大引进三批奶牛,共381头,其中荷兰牛277头。1958年一份资料披露,上海市牛奶公司5558头奶牛中,“黑白花奶牛”已经占据了69%的比例。1968年后迄今,从国内外引入上海的种公牛、后备公牛、冻精或胚胎,几乎清一色的全是荷斯坦牛。
上海奶业协会提供的资料表明,20世纪末上海逐渐形成了奶牛高产核心群。1994~2008年,上海从加拿大、美国、德国先后引进了一批堪称全球一流的荷斯坦北美品系与德国品系奶牛种质,从而成为我国优秀奶牛重要的生产供应基地及推广服务中心,同时也成为稳定的供应优质奶源的重要生产基地之一。

        来源:t望东方周刊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