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凤凰网 然而,郑和病死于故里,明朝廷的海洋政策急剧逆转,从此将近在咫尺的制海权拱手。民族国家与海洋权益意识的缺失,造成了帝国对海外利益的自动放弃。
失去了马六甲的中国,使帝国最南端的海上大门大开,从此无法阻挡西方殖民者的东来。台湾学者张存武曾说过,葡人之东来才是中国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
海水到处有华人--马六甲的守望
2008年7月7日,马六甲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里。这意味着国际社会对马六甲历史意涵与文化遗产的认同,同时也让世人有机会更深入了解这个处在海上十字路口,数百年来不断融合各种文化的历史名城。
文/国家历史特约莫家浩
要说马六甲,必须从海说起。
马六甲地处马来半岛的中南端,西临连接东西大洋的马六甲海峡,从地图上看,恰好位于这条狭长水道的\"腰眼\"。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令马六甲最迟在十四世纪前期便已经成为海峡一带众多贸易站的一员。1349年成书的《岛夷志略》记载了这个当时仍被称为\"无枝拔\"、盛产\"花斗锡、铅、绿毛狗\"的商埠。
作为一个新兴起的贸易中心,马六甲得到当时明朝永乐皇帝的高度重视,1403年永乐登基,派遣尹庆出使当时几个著名的南海国家,其中便包括马六甲在内。
马六甲与中国的密切关系一直持续到1435年,在此之前,马六甲是郑和船队下西洋的中转基地。根据马欢的《瀛涯胜览》叙述,当时郑和船队在马六甲建立了专属的营地和囤积货物钱粮的仓库。其地点据说至今仍找得到,那便是位于马六甲市西南的三保山。
三 保山其实是两座连绵的矮丘,总面积约25公顷,是马来西亚现存最早的华人墓地。山上遍布的一万两千座古墓中,有不少还是明代古迹。这座历史悠久的坟山在上个世纪80年代差点因政府征用而铲平,最后在马六甲华人社会的竭力抗争下保存下来,如今是当地居民清早晨练与黄昏散步的地方。
三保山脚下有一所供奉三保太监郑和的保山亭,当地人干脆称之为三保庙。庙内还有两口相传为郑和船队将士所挖掘的三保井。这口古井的来历还有另一种说法:相传在马六甲王朝苏丹芒速沙统治期间,明朝皇帝曾经将一名公主赐嫁予苏丹,苏丹将公主及随行的500名女婢安顿在三保山上,这口井正是由苏丹与公主所掘。
定居者的身影
无论汉丽宝是否真的是明朝公主,历史与传说的背后都说明了早期马来社会与华人移民的交融情况。其实,早在13世纪初,马六甲便已经有华人定居者的踪影。同样跟随郑和下西洋的费信,在他的《星槎胜览》中就说到当时马六甲居民\"身肤黑漆,间有白者,唐人种也。\"这些\"唐人种\",无疑就是早期迁居南洋的华人了。之后在葡萄牙人绘制的一份1613年马六甲地图中便清楚标明了\"中国村\"、\"中国溪\"等地名。
自从1511年葡萄牙人占领马六甲后不久,便为了方便管理当地各族裔社群,开始推行\"甲必丹制度\"(Kapitan System),委任社群中的有力人士出任该社群领袖(即甲必丹)。1641年,荷兰人占领马六甲并延续了甲必丹制度。
1824年,英国东印度公司正式取代荷兰人成为马六甲的殖民宗主,并且取消了在马六甲延用了200余年的甲必丹制度。英国人治下的马六甲,地位显然不及当时刚刚兴起的槟榔屿与新加坡。
从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初,这两个英国殖民地的蓬勃发展从马六甲吸走了大量劳动力与资本,使这座古城在时代洪流中渐渐被抛在后头。马六甲海峡一带形成的早期华人社群,在学术上被统称为土生华人(Peranakan)或海峡华人(Strait Chinese)。
在英国海峡殖民地当中,马六甲的海峡华人社群历史无疑是最悠久的,其独特的文化传统至今保存下来,成为海外华人社会中特殊的文化现象。
漂离海外的华人社会
在海峡华人社会中,男性被称为QQ(baba),女性则被称为娘惹(nyonya)。他们所说的语言乍听之下有点像马来语,同时又有许多貌似闽南方言的词汇。这是因为早期移民当中以闽南籍居多,长期处在马来语环境里也使得他们的下一代在语言上逐渐被同化,最后演变成独树一格的QQ马来话。
若想更直观地了解海峡华人的文化融合现象,不妨试试品尝马六甲的娘惹美食。经过几百年的文化交融过程,土生华人在烹煮食物时,巧妙地运用了南洋的马来式调味料,糅合中国式的烹调法,味道以酸辣为主,酸中带辣,辣中带甜,令人回味无穷。
在马六甲,每一户海峡华人家庭都有自己的拿手好菜,但对于其文化传统的坚持却往往表现出一致的固执。以服装为例,早年的娘惹爱穿具有马来风格、色彩鲜艳款式花俏的丝织上衣与马来围裙,搭配各式精美的针绣手提袋和镶珠鞋。如果有幸成为新娘,婚礼上的娘惹礼服却必然是一套恪守中国传统的凤冠霞披,婚礼前后的礼数规矩,举凡过文定、过大礼、择吉日、迎亲拜天地等诸多细节,无论如何繁琐,都不敢恣意疏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