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原文:
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1)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2),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3)。
译文:
不以上贤的方法来选拔官吏,这样人们就不会在君主面前争宠。不看重贵重的物品,使人们不会来盗窃。不显现自己的欲望,使人们不乱为。所以圣人治国,应当虚怀若谷,只求腹内充实,降低自己的志向,只求强健自己的筋骨,保障自己的身体健康。常使人们不知道君主的想法和欲求,就使下边的人懂得不敢的道理,不妄为,那么天下就没有治理不好的。
解说:
治理国家最实际的问题就是如何选拔官吏,真正为国家做事的就是官吏,君主如果根据个人的判断来举荐人才,人们就会伪饰贤能沽名钓誉。东汉时期,朝廷推崇举孝廉制度,于是,已经废除了三百年的守孝制度又复活了。山东有个叫赵宣的人,据说他是个大孝子,曾在墓道内为死去的双亲服丧二十余年。根据礼教,在守孝期间必须斋戒沐浴,独居静处,绝对不许过夫妻生活。人们见他久处墓室,认为孝心可嘉,便有许多人宣扬他的孝行。乡邑及州郡皆礼请表彰,赵宣因而名声大振。后来乐安太守陈蕃亲自查访,这才发现赵宣在墓道内守丧期间不但与妻子同居,而且已经生了五个孩子。陈蕃认为赵宣在服丧期间同房孕子实属男盗女娼、大逆不道,于是把赵宣治罪并加以惩罚(4)。
韩非子说:倘若任用贤人,那么臣下就会假借贤名来协迫君主,倘若随意乱用人才,事情就会败坏而不成功。因此君主爱好贤才,群臣便会掩饰自己的行为而迎合君主的喜好,这样群臣的真实情况就无法分辨出来(5)。
所以,君主的好恶不显露于形色,才能见到臣子们真实的一面,君主掩饰个人的智巧与成见,(使臣子们不知道他的想法和欲求),臣子们就会自知谨慎地工作,不敢做乱了。群臣各尽其职,百官都有固定的法度,君主根据臣子的功劳与能力使用他们,这就叫做遵守常规办事。所以说,清静啊,君王好像没有处在君位上,虚无啊,臣民没有谁能确定他的所在。君主在上无为而治,大臣们在下面诚惶诚恐的尽职(6)。如此,天下怎么会治理不好呢?
《商君书·禁史》讲道:“遗贤去智,治之数也。”这里的“遗贤”与老子的“不上贤”是相同的意思,“去智”与老子的“绝智”(第十九章)也是一样的道理。
我在这里不得不谈一下《宋徽宗御注道德经》,读到此章,真令在下感到震惊。在注解“不尚贤,使民不争。”一句时,宋徽宗写道:“尚贤则多知(智),至於天下大骇,儒墨毕起。”让我想起韩非子那句名言:“儒以文乱法,侠以武范禁。”倘若尚贤,法治何在?徽宗皇帝的见解简直在唐玄宗与明太祖所注《道德经》之上,而另人不解的是,他却落得一个家国不保,身陷囹圄的境地。看来光有认识还是不行的,还要有更强的行动能力。正如王守仁所说的:“知行合一”啊!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君主不看重难得之货,下边的人就不偷东西了”,这似乎有点不着边迹,其实这里老子反对的是假借为领导做事,盗窃国家人民的物品。臣下妄为,都要得到君主的庇护,要想得到君主的庇护就得投其所好,要想投其所好,哪来的东西“投”?只有“偷”国家了。君主没有爱好不看中“难得之货”,臣下就无从下手了。
所谓虚心实腹,弱智强骨,很显然是针对君主的。有些注家认为是针对百姓,这是经不起推敲的。前面不上贤、不贵难得之货、不见可欲是指君主,因为与之相对的是使民不争、使民不为盗、使民不乱。后面所以圣人治国……,显然是总结前面,虚其心对应不上贤、不贵难得之货,弱其志是对应不见可欲。前面君主不见可欲,才使民无知无欲,才“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在《老子》第十二章有“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也证明“实腹”指的是圣人自己而不是百姓。
注释:
(1)通行本此处多一“心”,甲乙本均无。从帛书本
(2)志,意愿;理想;志向;志趣
(3)甲本残缺,据乙本补。通行本作“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4)《后汉书·陈蕃传》:民有赵宣葬亲而不闭埏隧,因居其中,行服二十余年,乡邑称孝,州郡数礼请之。郡内以荐(陈)蕃,蕃与相见,问及妻子,而宣五子皆服中所生。蕃大怒曰:“圣人制礼,圣者俯就,不肖企及。且祭不欲数,以其易黩故也。况乃寝宿冢藏,而孕育其中,诳时惑众,诬污鬼神乎?”遂致其罪。
(5)《韩非子·二柄》:任贤,则臣将乘于贤以劫其君;妄举,则事沮不胜。故人主好贤,则群臣饰行以要群欲,则是群臣之情不效;
(6)《韩非子·主道》:故曰:“去好去恶,臣乃见素;去愚去智,臣乃自备。”故有智而不以虑,使万物知其处;有贤而不以行,观臣下之所因;有勇而不以怒,使群臣尽其武。是故去智而有明,去贤而有功,去勇而有强。群臣守职,百官有常,因能而使之,是谓习常。故曰:“寂乎其无位而处,谬乎莫得其所。”明君无为于上,群臣竦惧乎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