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樓主: 华军

中国新法家华军——帛书老子注

  [複製鏈接]
 樓主| 华军 發表於 2010-1-6 08:50 | 顯示全部樓層

中国新法家华军——帛书老子注第四十一章

第四十一章

原文:

上士(1)闻道,勤行于其中(2)。中士闻道,若闻(3)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弗笑,不足以为道。是以《建言》(4)有之曰:明道如孛(5),进道如退,夷道如类(6)。上德如谷,大白如辱,广德如不足。建德如偷,质真如渝,大方无隅。大器慢(7)成,大音希声,天(8)象无形,道褒(9)无名。夫唯道,善始且善成。

译文:

上等的“士”,听到了大道的原理,就能勤奋的用大道的原理去实践治国的理想。中等的“士”,听到了大道的原理,好象听懂了,又好象忘记了。 下等的“士”听到了大道的原理,哈哈大笑。不被他嘲笑,“道”也就不是真正的“道”了。所以,《建言》中有这样的说法:明白正确的道,好象是糊涂谬误。向前进取的道,好象是向后退步。平坦的大道,好象崎岖不平。崇高的德,好象空虚的溪谷。最洁白的,好象垢污。广大的德,好象淡薄不足。建树功德,好象偷闲怠惰。质朴的真理,好象背弃。最大的方正,没有棱角。最大的器才,是慢慢成就的。最大的声音,是听不见的。天地运行的规则,是看不见的。道广大无垠,却无法定义。只有道,能够有好的开始,和好的结局。

解说:

《老子》五千言,每一句话,都是从数千年多少圣贤的经验积累中得来的。圣贤与俗人最大的不同,就是能超越事物的局部,去了解它的整体;透过事物的表象,去观察它的实质。所以,很多事情“上士”所看到的,与“下士”看到的是相反的。

老子所讲的话,都必须站在全民族,全天下的角度,才能体悟其真正的伟大之处。对于“下士”来说,真理就是摆在眼前,他也是看不到的。正如商鞅所说:“愚笨的人在办成事情之后还不明白,有智慧的人对没有显露萌芽的事情也能够观察的到。(10)”

老子所讲的无为的大道,让俗人不能了解,所以被认为是谬误。然而,只有君主的无为,退其身,外其身(第七章),才是确保百姓自立自为,推动社会进步的真正原因。

无为而治的大道,是富民强国的坦途。但却又崎岖不平。为什么“坦途”却又有崎岖呢?因为有人人为的制造“崎岖”。

中华上下五千年,最成功最彻底的以法治国,实现无为而治的,只有商鞅一人。西汉前期承袭秦制,抱法处势,开创了“文景之治”。然而独尊儒术之后,礼制逐渐复辟。百家之学尽废,唯存老子《道德经》流传于世,然而却遭严重篡改歪曲,使其成为“恬淡”之学。北宋王安石效法商鞅,以图富国强兵振兴我中华,最后却只能以失败而告终。

老子所处的时代,有更多的有识之士推动这场伟大的革命,而只有商鞅成功了,这也足见实践老子的无为大道是何等的“崎岖”。当然,在三十八章,我们引用荀子的话,讲了秦国的法治大道又是何等的通坦,请参阅第三十八章。

因为“上德不德(第三十八章)”,看不见多少道德教化,所以朝廷好象空虚的溪谷。成就民富国强乃大白之事,而君主无为沉默不争功劳,不露光彩,故称之为“大白如辱”。

君王抱法处势,是以给百姓最大的公平,可称为广布大德。然而百姓看不到君王的“乐善好施”“皇恩浩荡”,故称为“不足”。

君王抱法无为,民富国强,可谓建树大德。然而在百姓看来,君王却好象是偷闲怠惰。

西汉初年,高祖刘邦和称相萧何相继去世,曹参继任称相,刚即位的汉惠帝看到曹丞相一天到晚都请人喝酒聊天,好像根本就不用心为他治理国家似的。于是 提出责问,曹参说道:“请陛下好好地想想,您跟先帝相比,谁更贤明英武呢?”惠帝立即说:“我怎么敢和先帝相提并论呢?”曹参又问:“陛下看我的德才跟萧何相国相比,谁强呢?”汉惠帝笑着说:“我看你好像是不如萧相国。” 曹参接过惠帝的话说:“陛下说得非常正确。既然您的贤能不如先帝,我的德才又比不上萧相国,那么先帝与萧相国在统一天下以后,陆续制定了许多明确而又完备的法令,在执行中又都是卓有成效的,难道我们还能制定出超过他们的法令规章来吗?”接着他又诚恳地对惠帝说:“现在陛下是继承守业,而不是在创业,因此,我们这些做大臣的,就更应该遵照先帝遗愿,谨慎从事,恪守职责。对已经制定并执行过的法令规章,就更不应该乱加改动,而只能是遵照执行。我现在这样照章办事不是很好吗?”汉惠帝听了曹参的解释后说:“我明白了,你不必再说了!”

这就是有名的“萧规曹随”的典故。曹参的“偷闲怠惰”,不是没有原则的偷闲,而是抱法处势,无为而治。

法治虽然是实现公平的最好方法,但贵族甚至平民却人人都想自己能逃避于法治之外,这就是质朴的真理,却好象背弃的道理了。

大道的规则是最方正的“东西”,万物皆循道纪。但大道的规则也是没有楞角的“东西”,它不针对任何人,不主动伤害任何人。(第五十八章:方而不割)

前面章节中,老子把天下比喻成“神器”,这里的“大器”也指的是强大的国家,或者说民富国强的伟大事业。这样的事业都是慢慢成就的。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一个政权,都没有能在短时间内强大起来的,所谓的“强大”并不是武力称霸一时的那种强大,而是人民富足、政治清明、天下归附的强大。秦国经商鞅变法,虽然已经成为战国第一强国,但还是经过六代君主不懈的努力坚守法治大道,才成就了统一中国的伟大事业。这也是上下五千年我们中华民族唯一的一次真正成就的“大器”。为中华文明成为四大文明古国当中唯一的没有间断的文明,打下了基础。

老子多次强调行“不言之教”,“稀言自然”,就是不鼓吹德政,以法为教,如曹参一样抱法无为,照章办事。百姓都在遵循着朝廷的法治大道,但却听不到朝廷的声音。故可称为“大音稀声”。

天地运行之“象”,我们看不见,却能领悟其道理。大道无垠,却无法定义,可我们能知道它真实的存在。只有领悟天道,才是开始事业的基础,抱守天道,才是成就事业的根本。

注释:

(1)士,古代男子的美称。学以居位曰士。——《汉书·食货志》;以才智用者谓之士。——《后汉书·仲长统传》;太子晋,胄成人,能治上官,谓之士。——《周书》

(2)帛书甲本全部残毁,乙本为“勤能行之”,流行本为“勤而行之”,此从楚简本。

(3)楚简本为“昏”古同“闻”,帛书乙本及流行本为“存”,从楚简本。

(4)《建言》疑为古籍名,《老子》当中也多处引用古人的言论。高亨说:“建言殆老子所称书名也。《庄子·天下》篇引法言, 《鹖冠子·无权》篇引逸言,《鬼谷子·谋》篇引阴言,《汉书·艺文志》有谰言,可证名书曰言,古人之通例也。”

(5)帛书甲本缺,乙本为“费”,费,散财用也。——《说文》;费,耗也。——《广雅》。 通“悖”。谬误。战而死,而子愠,而犹欲粜,籴仇则愠也,岂不费哉?——《墨子·鲁问》

楚简本为“孛” ,草木茂盛的样子; 慧星的别称;混乱;相冲突。后作“悖”。如:孛沴(悖乱灾变);孛戾(狂悖乖张)。

(6)通“纇”。丝上的疙瘩:“如玉之有瑕,丝之有~。”瑕疵;毛病;缺点:“明月之珠,不能无~。”

(7)帛书甲本缺,乙本为“免”,古同“勉”,据流行本而辨为“晚”。楚简本为“慢”,意思更明确,从楚简本。

(8)楚简本及帛书皆为“天”,流行本为“大”,从楚简本及帛书。

(9)帛书甲本及楚简本皆残毁,乙本为“褒”。流行本为“隐”。从帛书乙本。褒,高大;广大 。如:褒益(增广补益);褒增(夸大增益)

(10)《商君书·更法第一》:愚者暗于成事,知者见于未萌。
 樓主| 华军 發表於 2010-1-6 09:01 | 顯示全部樓層

中国新法家华军——帛书老子注第四十二章

第四十二章

原文: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1)气以为和。天下(2)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自名(3)也。物或损之而益,益之而损。故人之所教,夕(4)议而教人。强梁者不得死,我将以为学(5)父。

译文:

道生出元气,元气又产生阴阳,阴阳相和而生和气,和气生成而万物始创。万物背负阴气而保持着阳气,阴阳二气相冲达到和皆。天下人所厌恶的,是孤、寡、不谷这类事物,但王公以此为自己的称号。事物有时候受减损,反而得到增益,得到增益反而受到减损。所以前人所教的道理,夜晚我仔细审议,再用以教导别人。强横的人不得寿终,这句话,我将作为讲述学问的开始。

解说:

在第二十五章及其它章节中,老子多次讲道“道”是天地万物的本原。在论述宇宙的产生与万物的组成的问题上,我们不妨从东方哲学与西方科学的角度来做一个比较和分析。

在先秦诸子百家中,尤以道家及杂家对此问题所做的阐述最多,意思也大同小异。道家哲学认为宇宙本原由“元气”构成,比如《鹖冠子·泰录》上说:“天地成于元气,万物成于天地”元气即为老子所说的“一”, 《淮南子·诠言训》上说:“洞同天地,浑沌为朴,未造而成物,谓之太一” 。

“元气”是一种混沌之“气”,这里的“气”并非我们现代人物理学中所讲的气体的“气”,它是一个概念而已。“元气”产生之后,再转化为阴、阳二“气”,老子说:“二生三,三生万物。”此“三”是指阴阳结合的产物,或者说叫做阴阳之外的第三种事物。

中国哲学早就认为,凡万事万物,皆由阴阳相合而成——阴阳结合,才生化万物。没有哪个事物是纯阴或者纯阳的。这就是天道原理,从此推演出来的人道原理,也就是《老子》五千言所谆谆教导我们的内容。

那么西方科学所揭示的宇宙本原是什么样子的呢?

我们在上中学的时候,也学到了一些基本的常识,比如物质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质子和电子组成的。

今天,人类社会已进入高度发达的文明时代,我们的视线超越了以光年计算的遥远星系,同时又接近了比原子核还要小的“夸克”距离。

在第二十五章,我们简单介绍了伟大的物理学家斯蒂芬·威廉·霍金的《时间简史》,根据霍金的宇宙论,宇宙起源于两百亿年前的大统一状态,而在这之前宇宙是什么东西无从知晓,我们可不可以称之为“道”呢?其实叫什么并不重要,正所谓“道可道,非恒道”。

“大统一状态”是一个混沌的状态,我们可不可以称为“一”呢?大爆炸发生一秒钟以后,宇宙的温度降低到100亿度,是太阳中心温度的一千倍,宇宙中产生了光子、电子以及中微子等微小的粒子,我们通常将带负电的电子称为阴性粒子。

大爆炸发生大约100秒以后,宇宙的温度降到10亿度以下,质子和中子开始产生并形成原子核。我们通常将带正电的原子核称为阳性粒子。

在大爆炸发生几个钟头以后,原子核的产生就停止了,此后的一百万年仅仅只是继续膨胀,没有发生什么事,当宇宙的温度降低到几千度以下,原子核与电子不再有足够的能量抵抗它们之间的电磁吸引力,它们就开始结合,形成原子。

直到后来,宇宙的温度持续下降,原子组成星云,并逐渐聚集。在巨大的引力、压力之下,星云内部的温度逐渐上升到千万度以上,氢原子开始聚变,太阳产生了。而地球及其它行星或是由超新星大爆炸产生的重原素的再聚集而成,或是由没有足够的引力不能产生核聚变的小块星云组成。

总而言之,阴阳结合的“原子”构成了有形的万物。(请参阅斯蒂芬·威廉·霍金的《时间简史·宇宙的起源与命运》)

令我感兴趣的是,霍金这个伟大的科学家在阐述他的宇宙科学时,多次引入上帝创世说。对于西方人来说,虽然马克思在19世纪就开始宣扬他的无神论,但实际上,要想改变一个文明的思维方式是很困难的,几千年乃至几万年形成的思维方式也绝不会几代人就能改变的。

霍金认为如果宇宙有起点,那么就应当有一个神来启动它。而关于万物运行,我们再也看不出启动宇宙进程的“神”的痕迹,霍金的解释是,这个神在启动了宇宙进程后,就不再干涉宇宙的运行。这与老子所讲的无为的“道”有什么区别呢?

而流行本《老子》在第二十五章中有一句:“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怠,可以为天地母。”似乎比霍金更肯定,宇宙是循环的,不须要谁来启动它。虽然这句“周行而不怠”在帛书和楚简《老子》中没有,但其意是与《老子》相符合的,老子所说的:“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也即为此意。

《老子》本是无章节的,况且流行本不但对《老子》原文改动甚大,还将原章节的顺序做了调整。我们为了适应人们对《老子》章节的习惯,所以仍以流行本的章节进行排序。

天下之所恶……一句,显然与上一句的关联并不直接,我们也没有必要牵强附会的理解。这一句的意思是与下一句“物或损之而益,益之而损”相呼应的。

《孟子》当中有这样一段话:“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抛开儒家的天命学说,这段话是很有道理的,人在逆境当中,身心得以锻炼,能力得以“增益”,超越常人,这也是成就事业的资本。也即是所谓的“损之而益”。

反过来说,人如果在顺境中,或者说是人为的顺境中(父母为儿女创造的顺境),就会损害他们的认知和创造能力,韩非子说:“母亲对子女厚爱,子女多数变坏,这是滥用慈爱的后果啊!”(6)老子也讲道:“甚爱必大费,厚藏必多亡。(第四十四章)”这就是“益之而损”的道理了。

老子所讲的这些道理,并不是他一人之智慧,他也多处引用前人的话,比如第二十二章:“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语哉?诚全归之。”第五十七章:“故圣人云‘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欲不欲而民自朴’”。第六十九章:“用兵有言曰‘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等等。所以在这里,老子说别人教给他的,他晚上再仔细审议斟酌,再用以教导别人。他把“强梁者不得其死”当成教导别人时最先要讲的,是因为他要教导的对象是君王。所以他教导君王要虚怀若谷,以贱为本(第三十九章)。以贱为本也是“损之而益”的开始,是对君王有好处的。

注释:

(1)冲,调和。《淮南子·诠言训》:“聪明虽用,必反诸神,谓之太冲。” 高诱 注:“冲,调也。” 晋 傅元 《傅子·检商贾》:“夫商贾者,所以冲盈虚而权天地之利,通有无而一四海之财。”《庄子·应帝王》:“吾乡示之以太冲莫胜,是殆见吾衡气机也。”

(2)“天下”二字通行本與乙本均作“人”。从甲本。

(3)“自名也”通行本作“称”

(4)帛书甲本作“夕”,乙本辨为“亦”。通行本为“人之所教,我亦教之。”从帛书甲本。

(5)帛书甲乙本皆辨为“学”,通行本作“教”,此处应为“讲学”之意 ;学,教也。——《广雅》;叔仲皮学子柳。——《礼记》;此处之“学”通行本虽作“教”,但意思是相同的,而后面第六十四章中的“教不教”通行本改为“学不学”其意思就变得不通顺了。

(6)《韩非子·六反》:故母厚爱处,子多败,推爱也;
 樓主| 华军 發表於 2010-1-13 12:11 | 顯示全部樓層

中国新法家华军——帛书老子注第四十三章

第四十三章

原文:

天下之至柔,驰骋于(1)天下之至坚。无有入于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也。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能及之矣。

译文:

天下最柔软的(道),能驰骋于天下最坚硬的物体之中。无形的(道),可以进入没有间隙的物体之中。我由此而知道无为的好处。行不言之教,无为而治的好处,天下很少有人能够明了的。

解说:

注家多引用水来比喻天下之至柔之物,应该是比较恰当的。不过老子此处所讲的是“道”,“水”只能是与“道”的属性相似而已。

水可以摧毁坚固的东西,但并不是“驰骋”其中,水可以无孔不入,但并不是入于“无间”。“道”是直到现代也无法准确定义的东西,我免强用“中微子”来做个比喻吧。

中微子是组成自然界的最基本的粒子之一,中微子不带电,自旋为1/2,质量非常轻(小于电子的百万分之一),以接近光速运动。粒子物理的研究结果表明,构成物质世界的最基本的粒子有12种,包括6种夸克(上、下、奇异、粲、底、顶),3种带电轻子(电子、缪子和陶子)和3种中微子(电子中微子,缪中微子和陶中微子)。中微子是1930年德国物理学家泡利为了解释贝塔衰变中能量似乎不守恒而提出的,五十年代才被实验观测到。

中微子只参与非常微弱的弱相互作用,具有最强的穿透力。穿越地球直径那么厚的物质,在100亿个中微子中只有一个会与物质发生反应,因此中微子的检测非常困难。正因为如此,在所有的基本粒子,人们对中微子了解最晚,也最少。实际上,大多数粒子物理和核物理过程都伴随着中微子的产生,例如核反应堆发电(核裂变)、太阳发光(核聚变)、天然放射性(贝塔衰变)、超新星爆发、宇宙射线等等。宇宙中充斥着大量的中微子,大部分为宇宙大爆炸的残留,大约为每立方厘米100个。

我在此引用中微子,与注家引用“水”的意思是一样的,只是说明中微子的属性与“道”相似而已。大道无所不在,充斥宇宙,出于无有,入于无间。不是水和中微子可以准确比拟的。

我们再用水来做个比喻,鱼儿遨游于大海,是因为水给了它空间与浮力,鱼儿有生命,还是因为它体内充满了水。由此,水对于生命的好处(益)可见一斑。

天地为道所化,万物为道所育。并且置身于大道,循环往复,遵循着大道的法则运行。

治理国家处无为之势,行不言之教,就是为百姓创造自富自为的条件,也就是对百姓最大的益处。

《管子》上面说:“所以,善治国者,掌握住利源之所在,人民就自然羡慕而甘心接受;无需推动,他们也会前进;无需引导,他们也会跟来;不烦民又不扰民,而人民自富。这就象鸟孵卵一样,不见其形,不闻其声,小鸟就破巢而出了。”(2)

君主抱法处势,无为而治。却能使强横之人无从侵扰百姓之利,就是“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至坚。”的道理。法律是无形的,而如果触犯法律,又没有人能够逃避,正如老子所说:“天网恢恢,疏而不失。(第七十三章)”这即是“无有入于无间”之道。百姓有法可循,事皆自治,朝廷不用天天宣传道德仁义(不言之教),却能实现国家的强大和人民的富足。正如《商君书》所说:“明刑之犹至于无刑也,明教之犹至于无教也。”(3)

事实证明,懂得无为之益的人的确是少之又少,上下五千年,也只有老子和商鞅这样的思想巨人,才是真正的大道的传承者。可叹我中华大道被腐儒俗子篡改歪曲,以至中华文明的沉沦衰落。

注释:

(1)通行本少一个“于”字,所以将“驰骋”注解为“驱使”。此处有于字,说明是“道”在至坚之物中“驰骋”之意。

(2)《管子·禁藏》:故善者势利之在,而民自美安,不推而往,不引而来,不烦不扰,而民自富。如鸟之覆卵,无形无声,而唯见其成。

(3)《商君书·赏刑》:严明的刑法到一定时候就可以不用刑罚,修明教育到了一定程度就可以不用教化。
 樓主| 华军 發表於 2010-1-13 12:14 | 顯示全部樓層

中国新法家华军——帛书老子注第四十四章

第四十四章

原文: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1)?得与亡孰病(2)?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译文:

声名和生命相比哪一样更值得珍爱?身体与财货比起来哪一样更值得重视?得到与失去哪样更令人担忧呢?过分的仁爱就必定要付出更多的代价。过于积敛财富,必定会遭致惨重的损失。所以,知道什么是足够,就不会受到屈辱。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停止,就不会有危险。这样就可以长治久安。

解说:

谁都知道身体是世界上最保贵的东西,谁都想得到更多失去更少。但人们却往往不懂得“得”与“失”之间相互转化的道理。

韩非子说:“母亲对孩子的爱比父亲深一倍,父亲的命令在孩子那里得以十倍的施行。(3)”这不是因为母亲要孩子做的事情比父亲的要求难做。而是因为人的本性是“不知足”,安逸与享受的欲望没有尽头,所以只有用威严和利益才能使人行动起来,母亲如此仁爱,自然没有威严,那么只有利益才能令孩子行动了(费)。再说如果过于仁爱,孩子的欲望无度的膨胀,又想安逸又想享受,就必然会走上犯罪的道路,到时岂不是更要“破费”了?因此老子称为“甚爱必大费”。

老子讲的主要是针对治国,所以君主治国如果不以法度为准,而滥用仁爱,法令就难以畅通。国家如同一盘散沙,如果遭遇战争,无力组织人民来抵御外敌,这就等于把百姓的性命直接出卖给敌人,这样的“仁爱”实际上就是残忍。也必将造成国家和人民的财产生命的巨大损失。

“多藏必厚亡”与上面讲的“甚爱必大费”道理是相同的,老子反对的是私爱的滥用,而不是反对大公无私的爱,后面第六十七章所讲的“吾有三宝,一曰慈,一曰俭,一曰不敢为天下先”,其中的“慈”就是大公无私之爱。“多藏必厚亡”反对的仍然是私人贪婪欲望,而第六十七章所讲的“俭”就是老子所推崇的,“俭”即是节约,节约即是对将来的储备。第五十九章所讲的:“夫唯穑,是谓早备”,也是储备之意,看来老子反对的是个人贪欲,推崇的是国家的积蓄。而有的人认为老子所说的话前后有矛盾,那是人不能分清“公”与“私”的缘故,不明“公”“私”,难通大道。《商君书》曰:公私之交,存亡之本也。

老子说的没错,知足是很容易的事,从身体的条件上很容易做到,但从精神上却很难做到,所以老子在第七十章说:“吾言甚易知,甚易行,而人莫之能知,莫之能行也。”所以,知足之人,才真正的行于大道。满足之人,只是苟安度日而已。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短短的一句话,其蕴含的道理却是无穷的,用语言也无法祥尽的描述。 多数注家从各人的角度来讲解“知足”,但我觉得更应该从更大的角度来讲解一下“知足”。

两千二百年前,秦始皇大帝兵吞六国统一中国,而北方的游牧民族——匈奴,成了秦帝国最大的敌人。为了巩固北方边境的安全,秦始皇大帝决定北击匈奴。大将蒙恬帅军30万挺进大漠,一战定乾坤,占据河套。匈奴远遁漠北。但秦始皇大帝并没有命令蒙恬继续进攻,而是修筑长城,取守势。使中国度过了重新分裂的危险期,把统一的文明深深烙印在中华人的血液中。虽然很不幸,十五年之后由于二世的昏庸更法,赵高奸臣乱国,秦帝国灭亡了。但统一的中国却成为千百年来无数英雄为之奋斗的目标,统一也成了东亚大陆的常态。这里面有着中华人的智慧。国内刚刚统一,政治局势尚不稳定。人民刚从战火中解脱出来,需要修养生息。大漠环境恶劣,秦军步兵不适合在荒漠中长途奔袭,战争消耗巨大。我在这里只是简要的讲一下最重要的原因。不过话虽简单,把握却是难事。最后盖括为一句话,那就是——知止则不殆。

在欧洲,拿破仑和希特勒都曾经几乎统一了欧洲大陆,但他们不知道什么时候应该把战争停下来,不知道如何化解国内民众的矛盾。最终不能实现统一的梦想。

还应当注意到的是,秦国的过早灭亡(没能长久),是因为二世之朝背离了抱法处势的大道,而不是因为秦始皇的什么举措。至于修筑秦始皇陵墓的滥用民力,也是自二世执政之后陡增的。当然,此一项举措仍然不是秦灭亡的关键。秦亡最大的原因还是复辟势力的反扑,和二世的昏庸无能以及赵高这样的无德无才之人的祸害。

注释:

(1)重,与“轻”相对 。士亦以此多之。——《汉书·灌夫传》。注:“犹重之。”

(2)病,担心,忧虑。君子病无能焉。——《论语·卫灵公》

(3)《韩非子·六反》:母之爱子也倍父,父令之行于子十母。
 樓主| 华军 發表於 2010-1-13 12:20 | 顯示全部樓層

中国新法家华军——帛书老子注第四十五章

第四十五章

原文:

大成若缺,其用不敝。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巧若拙,大成如诎(1),大直若屈。躁胜寒,静胜炅。清静,可以为天下正(2)。

译文:

大的成就,好象是有缺陷。它的作用不是弊端。大的盈满,好象是空虚。它的作用不会穷尽。大的巧妙,好象是笨拙。大的成功,好象言语迟钝。大的正直,好象是委屈。急速运动可以战胜寒冷。平静可以战胜炎热。清静无为,可以端正天下。

解说:

天地成就万物,但也有碰撞、火山、地震等非常的情况(缺)发生。但是这些活动也是成就万物的一部分。根据现代地球物理学的研究,正是由于火山的喷发,才形成了地球上的原始大气层和原始海洋。正是由于来自太空的陨石的撞击和辐射,以及地壳的运动,才使生命的奇迹在地球上发生。天地的这种“缺陷”在受到伤害的个体的生命看来,是有害的。但对于全体的万物来说,却是完美的(大成)。

天地星辰,看似都飘浮于无限的虚空之中。而无所不在的道,却充盈其中。大道视之不见,但它的作用却是无穷无尽。现代宇宙学中,暗物质与暗能量占有宇宙中90%以上的物质含量,而其中均匀的分布于宇宙中的暗能量占到73%。暗能量是一种不可见的、能推动宇宙运动的能量,宇宙中所有的恒星和行星的运动皆是由暗能量来推动的(3)。

我不知道老子在两千年前,是如何了解宇宙的本原的。但用现代宇宙学来解释老子这句话,却是的的确确的恰当。这是一个多么伟大的宇宙观啊!

前面两句老子讲述天道原理,后面的“大巧若拙,大成如诎,大直若屈。”用以表达由天道推演的人道原理。

大道看似残缺,却能成就最大的功业。看似空虚,却有着源源不断的能量。君王的“无为”从大的角度来看,成就了大的功业。但从个人的角度来看,也会呈现出残缺(世人之悲欢离合并不完全在于社会的公平,与个人的努力。纷争也常在人们中间发生。)世界上不会有尽善尽美的事物。我想老子所喻意的君王的“缺”一定还有一层意思,那就是在儒家看来,君王不在前面做表帅,不显露自己的功德,算是一个很大的缺陷了。

前面(第五章)我引用韩非的话做个解说,君王不显露自己的智巧(拙),抱法处势,才能发挥臣下与百姓的能力(4)。这才是最大的智巧。百姓自富自为,也成就了君王的功业。而百姓却以为君王好象什么都不会说(诎),这就是所谓的不言之教。君王不妄为不擅断,国家的利益得以伸展,而百姓看来君王却好象是委曲了自己(屈)。

急速运动可以战胜寒冷。而寒冷退去,就会向炎热发展。平静又可以战胜炎热。那么是不是平静能够取代躁动呢?显然不是。中华的思维方式,就是没有绝对的对立。万事万物皆相生相克,相反相成。

懂得其中的道理,才能得出“大成若缺,大盈若冲,大巧若拙,大成如诎,大直若屈”的道理。在其它章节中,这种相反相成的道理也是随处可见。这里就不再一一列举了。所以老子用最简捷的话来表达道的性质就是:“反也者,道之动也。”

而最后的“清静,可以为天下正。”的“静”与“静胜炅”的“静”有所不同,前者的“静”是一种动态的静,我在这里还得用王守仁的话“我心不动,随机而行”来做比喻。而后者的“静”是静态的,平静的“静”。

君王的清静无为,不是“死”的无为,什么也不做的无为。而是抱法处势的无为。只有抱法处势,天下才能有公正,百姓才能得以安定。

注释:

(1)通行本作“大辯若訥”,帛本作“大贏如绌”。 楚简本为“大成如诎”。诎,嘴笨:“辩于心而~于口”。虽然与首句“大成若缺”有所重复,而且意思不同,但由于甲、乙本之字辩识有岐,不如楚简本意思清淅,故从楚简本。

(2)此句楚简本为“噪胜苍,青胜然,清清为天下定。”意思及字词之通假辨识分岐极大,故从帛书甲本。

(3)关于暗物质和暗能量的客观存在性57年诺贝尔奖得主李政道先生在他所著的《物理学的挑战》中已经详细而全面的论证了。大家也可以搜索百度词条等相关信息来了解。

(4)《韩非子·用人》:“君人能去贤巧之所不能,守中拙之所万不失,则人力尽而功名立。”
 樓主| 华军 發表於 2010-1-19 16:36 | 顯示全部樓層

中国新法家华军——帛书老子注第四十六章

第四十六章

原文:

天下有道,却走马(1)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罪莫厚乎甚欲(2),咎(3)莫险(4)乎欲得。祸莫大乎不知足。知足为足(5),此恒足矣(6)。

译文:

若大道行于天下,战马退役用来耕地积肥。若大道不得以实行,军马就在郊外野地产下幼崽。罪恶没有比贪欲无度更深重的了。过失没有比贪得无厌更危险的了。祸没有比不知足更大的了。把知足当做自己的基础,这才是长久的基础啊!

解说:

国家政治清明,法令通行,人民才能安居乐业,这样的“大治”之世,在老子的时代称为“天下有道”。正如《管子·法法》中所讲的:“明王在上,道法行于国。”

只读儒书是不会了解中华原文明中“道”与“法”的不可分割的关系的。用清末民初著名学者张尔田的话说:“法无道则失本,道无法则不行。(7)”这是他一生研究中国古文明所得到的精髓。

管子相齐而齐国霸,商君相秦而秦国王。读了《管子》与《商君书》再读《帛书老子》才能明白,两位伟大的政治家实践的就是“道法”治国。而商鞅站在管子等前人的肩膀上,比管子做的更彻底更完善,也就打下了统一中国的基础。

老子多次讲道“兵者,不祥之器,不得已而为之。” “善者果而已矣”“果而不得已,是谓果而不强。”《黄帝四经·称》也讲道:“不执偃兵,不执用兵。兵者不得已而行。”就是说:“不要放弃武力,也不穷兵黩武。兵戈之事乃不得已而为之。”

兵戈之事少,或者有战事也能速战速决(果而已矣)。战马的就退股而用做耕田。兵戈之事多,多是由于君主的“甚欲”“欲得”和“不知足”,老子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欲望无度,就不会知止。不知止,战争就久拖不下。军中的战马常年生活于战场,只能在郊野交配,产下幼崽。

老子多次告诫君主要“知足”,注家多引为“满足”。我之所以不敢苟同,实是因为满足难与《老子》全文所贯通。 在本章最后,老子说:“知足为足,此恒足矣。”其第二个“足”的意思不再是形容词,而是一个名词。当为“起点、基础”之意。“知足”这种境界,才是取天下的根本。老子在五十七章讲道:“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满足现状,又何谈取天下呢?难怪后世,中国连守土都难得,亡国而不知所宗,复国而大道不行。

注释:

(1)却,节欲也。――《说文》。按:“退也”。走马,善跑的马,喻指战马。

(2)帛书与流行本皆为“罪莫大于可欲” ,楚简本为“罪莫厚乎甚欲”,从楚简本。

(3)咎,过失;罪责:咎由自取;引咎自责。

(4)帛书甲乙本皆为“憯” ,古同“惨”。万分悲怜,凄惨。 憯,痛也。――《说文》。通行本为“大”。楚简本为“险”。并且与帛书、流行本顺序有所差别。从楚简本。

(5)足,脚。支撑器物的脚,引伸为起点、支撑点、基础。

(6)帛书为“故,知足之足,恒足矣。”流行本改“恒”为“常”。楚简本为“知足为足,此恒足矣。”意思更明确,从楚简本。

(7)(张尔田《史微·卷二·原法》:\"盖道家君人南面之内术,而法家则君人南面之外术也。法无道则失本,道无法则不行。\"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1月,第39页)
 樓主| 华军 發表於 2010-1-19 16:40 | 顯示全部樓層

中国新法家华军——帛书老子注第四十七章

第四十七章

原文:

不出于户,以知天下。不窥于牖,以知天道。其出也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1),弗为而成。

译文:

不用走出家门,就可以知道天下的情况。不用从窗户向外观察,就可以了解天道法则。不见天道之人,出去的越远,他对整个世界的本来面目了解的越少。所以圣人不用出行而能知天下,不用眼睛去看而能名天道,不妄为而能成大功。

解说:

宋朝学者刘彝曾经说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成为很多有志之士的人生信条。而从老子本章的话看来,好多人认为老子的思想与积极的进取精神相反,主张的是不问世事闭门自修。

老子在下一章就讲道:“为学者日益,闻道者日损。”,很明显,老子是主张积极的学习的,而本章的意思是“为道”者应当所修养的一种“心术”。

道,是眼静不能看到的,耳朵不能听到的,手也不能捕捉到的。那么岂是行万里路就能得到的呢?正如《管子·内业》中讲的:“道也者,口之所不能言也,目之所不能视也,耳之所不能听也,所以修心而正形也。”

老子多次讲:处静、知足、无为,这都是修身之基础,修身是为什么呢?取天下也。(第四十八章:无为而无不为。将欲取天下也,恒无事,及其有事也,又不足以取天下矣)

所谓的“不出于户”对于行道者来说,并不意味着孤陋寡闻。三国时代,诸葛亮在隆中参加农业劳动,俨然一个不出于户的田园诗人。然而其内心深处却怀有鲲鹏之志,为刘备三顾茅庐所感动,出语惊人,一篇《隆中对》未出茅庐,先定三分天下。

而诸葛亮后来六出岐山最终未能统一天下,实乃“有事”也。要统一天下,先明必然之理,不可强求。故道理修于内,大业成于外。

大道无所不在,其真理存在于任何一个角落。正如《管子·内业》中所说:“道满天下,普在民所,民不能知也。”领悟大道的法则,不在于出行的远近。

拿人类对生命的了解来说,要搞清楚生命的起源,并非探索地外文明才能解开。当我们的科技,发展到可以观察我们身边微观世界里的一个DNA序列的时候,反而离解开生命之迷更近了。因为我们自己的身体里,就存在着生命起源的密码。

体察万物,治理国家,不失根本才能知天下、名天道、成大功。

注释:

(1)名,通“明”。明白 。
 樓主| 华军 發表於 2010-1-19 16:44 | 顯示全部樓層

中国新法家华军——帛书老子注第四十八章

第四十八章

原文:

为学者日益,为(1)道者日损。损之又损(2),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将欲取天下也,恒无事(3),及(4)其有事也,又不足以取天下矣。

译文:

从事学习的人,每天的知识都有所增益,实践大道法则的人,每天的欲望都有所减少。减少再减少,而达到无为的境界,无为而无所不为。将要取得天下,总是以无事,待到有事了,就不足以取天下了。

解说:

关于很多注家把老子说成是遁世避战,只知出世修行,不尚学习开智的人,我已在前面章节做了一些论述。本章亦是一个关键章节。

本章明确表明了从事学习的人,要每天都求有所长进,用毛泽东的话说就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某些注家为了迎合第二十章所讲的“绝学无忧”,而牵强附会的注解为“统治者的‘自以为是’一天比一天在增加”。

“为学”与“为道”其实是两码事,并无矛盾。关于“为学日益”与“绝学无忧”的区别,我在第二十章做了注解,请参阅第二十章。

整部《老子》都贯穿着教导君王要“节制欲望,不妄为”的思想,本章所讲的“损”,要损的只能是君王的私欲,也只有去除私欲,才能不妄为,才能做到无为。

君王去除私欲,在上面无为而治,百官各有常法可依,百姓各有常法可循,自富自为。万事成就,当然就是无为而无不为了。

关于以无事取天下,腐儒望文生意的乱解,篡改道家哲学,实是我中华之大不幸。

根据儒家“内圣外王”的理论认为,自己什么事都不做,不招惹任何人(这就是儒生理解的无为),以德服人,正心修善,广施仁义。就可以使天下归服。事实上这种事历史上从没有发生过。

不用说中国的历史,纵观世界历史,也从没有哪个国家的统治者自愿归顺于它国,即使这个国家是如何如何的仁义。万国来朝的盛世,从来都是强大的国力支撑起来的。

老子之所以说:“将欲取天下也,恒无事。”是因为老子看到了以武力强霸天下的办法只能一时行动,任何一个国家在当时都没有能力常久的作战,用武力统一天下。如果强行为之,即使是强国,也只能是吞灭了几个国家,而国力大损,甚至被周边的强国坐收渔翁之利给消灭。

有此认识者,不单只有老子这样的伟大的思想家。伟大的军事家孙武也有与老子相似的话,他讲道:“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5)意思很明确,就是用兵致胜之要点,在于胜已。自己国家的政治清明,人民富裕,军队纪律严明,法令通行,才是取天下的根本。不玄耀武力,即是无事。有战事发生,不得已而战,战胜适可而止,才能逐步的取得天下。

注释:

(1)为,甲本残缺,乙本作“闻”。通行本作“为”,与《楚简本》同。从楚简本及通行本。

(2)魏源《老子本义》注曰:“为道所以去妄。故日损。”

(3)通行本此句作“故取天下常以无事”。恒,通行本为“常”。

(4)及,至,达到。 待,等到。

(5)《孙子兵法·军形第四》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