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762|回復: 0

[汉语言文学] 浅谈影响先行词认知状态的因素(1)

[複製鏈接]
家邻 發表於 2012-8-16 17:5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 中国语文网
摘 要:根据认知语言学的观点,语言既是认知的结果也是认知的反映。因此,通过分析语篇回指环境能够获知影响先行词认知状态的要素。汉语语料的研究与分析表明,先行词和回指语之间的修辞结构距离、小句线性距离、名词间隔距离,以及先行词所承担的句法功能和它的生命度是影响先行词认知状态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认知状态 语篇距离 句法功能 生命度  
  一、引言  
  近三十年来,国内外语言学家分别从不同的视角对篇章回指现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了自己的描写方法和解释模式。其中以Ariel(1990)、Gundel(1993),Kibrik(1996)、Tomlin(2007)等学者为代表的认知激活模式有较强的解释力。该模式主张回指语的编码形式主要取决于先行词所指称的对象在交际者大脑记忆系统中的认知状态。认知激活模式主要研究以下内容:认知状态的分类;建立指称语同认知状态的对应关系;探讨影响先行词认知状态的语篇因素。其中,第三个问题是认知激活模式的重要理论前提,是研究者始终绕不开的一个问题,Ariel的可及性理论和Kibrik的认知状态计算模型都对该问题进行了研究。本文先简述以上两位学者的相关研究,然后结合汉语实际,探讨汉语中影响先行词认知状态的因素。  
  二、Ariel和Kibrik对影响先行词认知状态因素的研究  
  (一)Ariel关于影响先行词可及性的四种因素  
  Ariel(1988)从认知角度研究先行词的可及性,认为说话者使用回指语指称语篇中提及的某一对象时,不同的回指语标示了它不同的可及性,也就是标示了指称对象在交际者记忆系统中的激活程度。Ariel结合英语语料的分析,提出影响先行词可及性的四种因素:间隔距离、竞争度、显着性和一致性。  
  间隔距离指语篇中先行词与回指语之间间隔的语言单位的距离。Ariel确定先行词在同一句、前一句、同一段、前一段等四种间隔距离,语料分析表明间隔距离越大,先行词的可及性越低。竞争度指在回指语出现之前,语篇中可竞争为先行词的名词的数量。竞争先行词的名词的数量越多,先行词的可及性越低。显着性指先行词在句子或语篇中的显着程度,主要指先行词是不是段落的主题或者句子的话题,显着程度越高可及性越高。一致性指先行词是否与回指语处在同一个认知框架/世界/观点/语篇片段或段落中。Ariel认为语篇表达的一致性被破坏,先行词的可及性会大大降低。  
  Ariel提出的四种因素还存在一些缺陷。首先,如她自己所说,她提出的影响先行词可及性的四种因素不是绝对的,还可能存在其他起作用的因素。其次,就这四种因素来说,许余龙(2004)曾指出Ariel将是否跨句和跨段作为衡量篇章间隔距离的标准有局限性,因为有时虽然跨段,实际上先行词和回指语的距离比“同段内”还短。  
  (二)Kibrik关于影响先行词认知状态因素的计算模型  
  Kibrik(1996)在分析俄语语料的基础上,提出指称语选择的数学模型。Kibrik认为影响回指语选择的最重要因素是指称对象在记忆系统中的认知状态,并且采用数学方法计算先行词的激活程度。他提出七种影响先行词认知状态的因素,并赋予它们相应的正负数值,正值提高认知激活程度,负值降低认知激活程度。具体情况  
  1.修辞结构距离的数值为0.7、0.4、0、-0.3,随着修辞结构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2.先行词的句法和语义角色的数值分别为0.4、0.3、0.2、0,既是主语又是施事角色时值最大。  
  3.人物重要性的数值为0.3、0.2、0,指称的人物首次提及时值最大。  
  4.先行词生命度的数值为0.2、0.1、0,指称人类时值最大。  
  5.线性距离的数值为-0.5~0,随着距离的增加数值逐次递减0.1。  
  6.段落距离的数值为0、-0.2、-0.4,随着距离的增加数值逐次递减0.2。  
  7.先行词和回指语指称的对象是否完全等同的数值为0、-0.2,等同时为0,不完全等同时为-0.2。  
  Kibrik通过计算得出如下结论:当激活总和为0.1~0.3时,只能使用名词回指;当激活总和为0.4~0.6时,多数用名词回指,少数用代词回指;当激活总和为0.7~0.9时,名词和代词回指均可;当激活总和为1时,只能使用代词回指。  
  Kibrik的分析方法也存在缺陷。首先,赋值的方法有局限性,如何科学合理地分配好各种影响因素的权重和分值是巨大的挑战。其次,从名词和代词回指的激活总和在0.4~0.9之间来看,该模型较弱的区分性将影响它的解释力度。最后,影响激活状态的各种因素在发挥作用时,不一定是简单的相加求和关系。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