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联合早报
日本人和英国人也许很不相同,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两个岛国的人民的命运颇有些相似之处。它们都曾经有过帝国雄心,都对隔海相望的大陆怀着深刻的厌恶,都对孤立主义的“塞壬之歌”(The Siren Song。编按:塞壬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女海妖,经常用她美妙而充满诱惑的歌声引诱水手丧命海上)毫无抵抗力。不幸的是,如今,两国再一次屈服于孤立主义的危险诱惑。
也许地理决定了命运。作为岛民,英国人和日本人对于其大陆邻居(对英国而言是欧洲,对日本而言是中国)总是小心翼翼,而且通常带有自负的优越感。历史上,为了补偿其孤立性,两国均存在强势中央政府,强大的海军,充满活力的企业家精神,生机勃勃的文化和帝国雄心。
如今,日本和英国摆出一副开放社会状,也是全球化进程的利益相关者。其实,两国依然十分内向,沉浸在分离主义的传统文化中。两国都在竭尽所能地阻挠移民进入,英国的方法是文化隔离,日本则是断然拒绝。新世界秩序中的各文明越是相互影响,日本和英国就越想冷眼旁观。
日本兴起“回到江户”热潮
在日本,最能体现孤立主义诱惑的便是最近大行其道的江户时代怀旧热潮。江户时代从1600年开始,到1868年明治天皇打开日本国门为止。“回到江户”已成为日本舆论的主流观点,引发了公众争论,各种写手、专家和历史学家在一旁煽风点火,如东京都副知事猪濑直树就公开指出,日本人在锁国时代比现在快乐得多,完全不必受到追求物质成功和国际地位的困扰。
这种“回到江户”的论调导致年轻一代的日本人拒绝学习外语和出国旅行。事实上,在欧洲、美国和其他地区,20世纪70年代无孔不入的日本旅客已经被中国人和韩国人取代。出国留学的日本人数量处于历史新低水平,而同时韩国人和中国人正在蜂拥而入欧洲和北美的大学。即使在哈佛和牛津这样的世界名校中,日本学生的数量也在日渐减少。
在这方面,英国人像极了日本人:越来越少的年轻人学外语、出国留学,然后沿着传统老路去香港、新加坡和澳大利亚工作。这种“小英格兰”(little England)观念是如此普遍,以至于卡梅伦首相领导的英国政府有意举行公投,让英国人选择是否愿意留在欧盟。为此而举行公投,即使是当年最强烈质疑欧元的前首相撒切尔夫人,也是不敢冒险的。
可能举行公投反映了保守党内的压倒性情绪。保守党有时会把挪威――不加入欧盟,在国际社会中的主要作用是颁发诺贝尔和平奖――当成英国在世界立足的榜样。当然,挪威拥有全世界最高的人均收入。但这并不能成为英国或其他西方国家衡量自己的标准,因为挪威人口稀少、人种单一,而且拥有受到良好管理的大量天然资源。
孤立主义既目光短浅又危险
如果举行公投,那么英国人很可能会离开他们向来就不喜欢的欧盟。这样做可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后果――巩固欧洲大陆的联邦主义,从而加速英国人现在极力阻止的一体化进程。
其实,正当英国急欲退出欧盟之际,爱尔兰、塞尔维亚、土耳其和乌克兰却在想方设法地加入,对时下的欧洲危机视若无睹。此外,尽管欧元区正处于危机,但波兰和其他国家仍然希望在近期加入其中。英国人也许会对欧元――即使被认为是独立货币的瑞士法郎也是与之挂钩――嗤之以鼻,但欧元几乎肯定仍将作为近三亿欧洲人所使用的共同货币。
日本也好,英国也罢,孤立主义不但是目光短浅的选择,也可能非常危险,尤其是日本,因为与其一海之隔的中国正在快速崛起。日本和英国都依赖着全球市场,尽管它们自己可能不愿意承认。孤立主义将导致日、英两国人民无法做好面对竞争的准备,也将导致两国政府被排除在影响全球经济和贸易的决策之外。此外,在恐怖组织威胁与日俱增、中国和俄罗斯雄心与日见长的当下,孤立主义也不能保证国家安全。
日本的江户怀旧热和挪威模式对英国的诱惑,都不是理性选择。这只不过是一种在文化、经济和新兴战略野心等领域都面对全球竞争的背景下,转移国民忧虑的体现而已。
有时,国家和个人一样,在成长后都会产生疲倦感,因此对充满理想激情的青春年华怀念不已,这就是历史学家所谓的周期性“衰落论”现象。叫它做衰落论也好,称之为在历史长河中打盹休息也罢,日本和英国如今的选择只能让它们衰落得更快。
作者Guy Sorman是法国哲学家、经济学家,著有《经济学不说谎》一书
英文原题:Islands of Isolation
版权所有:Project Syndicate, 2012 《联合早报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