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729|回復: 0

[中国方言] 赣南客家方言区普通话声调教学之我见(2)

[複製鏈接]
对酒當歌 發表於 2012-9-4 18:1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 北方教育
2.运用对比朗读。声调教学中朗读训练是教学的主要 手段, 比较朗读法尤其行之有效。①正误对比朗读法。在读 准声母与韵母的前提下, 学生分别用普通话和方言声调朗读 词语和短文。这种正误对比朗读, 可以让学生更清晰地感觉 方音与普通话在声调上的差别, 经过老师的引导, 进一步总 结出方言与普通话的声调对应关系。这样, 学生既有生动的 感性认识又有深刻的理性认识。②调值对比朗读法。调值对 比朗读可以帮助学生有效纠正调值偏误现象, 加速受训者向 目的语普通话过渡。这种对比当重点做好高低对比, 通过高低调值的对比朗 读, 用心感觉声带的松紧度与音高变化的关系, 把握相对音 高; 赣南客家话里有入声, 与普通话比较, 入声字的音长明 显要短促。我们把常用的入声字罗列出来, 教师用普通话朗 读, 学生用方言朗读, 着重比较它们的音长特征, 提示学生 在读这类字时要有意识地把音调的时值拉长。③单音节字调 与连读变调对比朗读。普通话的连读变调规律比较简单, 但也需要反复地对单音节字调与连读变调进行对比朗读, 才可 以找到感觉, 直到养成习惯。  
  3.重视语感培养。  
 传统的语音教学, 比较重视单音节字调的训练, 而不 太注意将声调融入完整的句子和说话的语境之中, 使得声 调的教学缺乏整体性、系统性和连贯性。事实上, 一个人 的普通话水平, 总是在一定的语流中体现出来的, 在现在 的普通话水平测试题中, 朗读与谈话也占了相当的比重。 同时语感训练对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普通话语的声调, 在语 言的连续变化中去感悟声调的变化规律都具有极大的帮助。 因此,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学生对语感的积累。语感 积累的方法主要有: ①听, 听教师范读, 听高品质的音像 材料, 听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和其他层次较高的广播电 视节目。在认真听的基础上, 用心揣摩, 仔细研究。②读, 先跟读、仿读字词句, 后仿读文章。在读文章时, 要求把 握语调、语速、节奏、停顿等因素, 并注意语流音变。③ 说, 说好普通话是学习的目标, 同时说话本身也是培养语 感的重要方法。说话练习往往没有现存的文本可依, 大脑 对语流中字词的声调的分析判断时间更短, 因此, 说话者 一般更容易暴露出问题。他们通过教师点评和自己的反复 练习, 培养语感, 达到纠正方音的目的。学生通过一系列 的语感训练, 逐渐开发和提升语言感知能力, 从而提升学 生学习语言的悟性, 让学生更多的在语感中去体会声调的 变化, 从整体上和动态过程中去把握声调之玄。  
  四、优化语音教学条件, 提高声调教学效果  
  1.利用语音分析软件进行声调教学。到现在为止, 我 区的普通话声调教学和训练, 依然是依靠老师的口头示范; 语音的分析还停留在理论上的描述和手工操作上。如果能 够利用计算机上的语音分析软件进行声调教学, 教师也可 以客观描述声调特征, 并利用计算机准确地给学生示范。 学习者把可凭听觉感知的声调转变成可凭视觉察识的声调, 把过去只能听得见的声音变成如今可看得见的图谱, 再根 据所见, 判断所发声调的正误, 通过反复练习达到正确。 这样效果就会好得多。  
  2.编写具有地方特色的语音教材。现行的普通话语音 教材, 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 声调教学的内容远比 元音、辅音少得多, 自然也比声母、韵母少得多, 不利于 教师强化声调教学。第二, 教材编写未能顾及各地方言实 际, 概括性强而缺乏具体的指导。我们需要抓紧组织科研 力量, 编写出一本专为赣南客家方言区人学习普通话使用 的语音教材。教材有必要突破陈规, 在深入浅出地介绍客 家方言的语音特点时突出声调方面的内容。同时, 还要有 切实可行的声调教学方法, 以满足课内外教学的需要。  
  3.增加声调教学的课时。我们既然认识到了声调教学 的重要性, 但如果我们的教学计划中不能增加声调教学的 课时, 那么强化声调教学的目标就难以实现。增加课时的 途经主要有三条: 一是从声母韵母教学中调剂出时间来补 充声调教学; 二是学校为普通话语音教学这门课程增加课 时数; 三是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开设培训课。 (作者:段福德)



  【参考文献】  


  [1] 谢留文.客家方言语音研究[M].北京: 中国社会 科学出版社, 2003(12) .  
  [2] 刘纶鑫.江西客家方言概况[M].南昌: 江西人民 出版社, 2001(12) .  
  [3] 王群生, 曹艳丽.略论声调在普通话水平测试中的 地位[J].中州学刊, 2002 (4) .  
  [4]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普通话测试中心.普通话 水平测试纲要[M].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5(1)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