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 中医药报 生死中年两不堪,生非容易死非甘。
剧怜病骨如秋鹤,犹吐青丝学晚蚕。
——民国·郁达夫
诗词赏析
人到中年之后,面临许多考验,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挂心、事事缠身。上有老人需要赡养,下有孩子需要抚养,自己还要成就一番事业,有限的精力如何分配,实在是一个无解的难题。如果有一副强壮的身板,还算幸运,如再碰上一身的疾病,那日子之难过就可想而知了。郁达夫诗中所表达的,正是中年人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心态,有时真让人有生死两难的感觉。人毕竟是人,在经过痛苦的思索后,绝大多数人给自己的定位依旧是奋斗,既然“死非甘”,就要“学晚蚕”。
健康话题
中年,是人生的关键阶段,是人生中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黄金时期。这一特点不仅表现在工作上,也同时反映于生理上。事业上的成就与健康上的滑坡往往同时出现,有人把它称为人生中两条不平衡的曲线。
如今,各种条件虽非诗人所处的时代,科学、经济、生活、工作、社会福利等因素都有大的改善,但中年难过、中年早夭的问题仍然非常突出。不少人都注意到了现实生活中的这样一种现象:人在青少年时期身体状况普遍较好,60岁之后也表现出比较平稳的状态,风华正茂的40~60岁之间却是人的多事之秋,不少有成就的科学家英年早逝。
中年是“亚健康”的主力军
中年人养生保健要点:一、心情舒畅,凡事能想得开、放得下,遇事不惊,宠辱不动,心静神安,知足常乐;二、学会放松,劳逸结合,张弛有度;三、适量运动,早宜动,晚宜动,工作空间也要动。运动不拘形式,关键是坚持,收效在长远;四、合理膳食,饮食要全面,荤素构成要合理搭配,注意饮食卫生。
中年人多数表现出“疲劳综合征”,也被称为“亚健康状态”。是指人体的生理状态介于健康与疾病的边缘地带,身体状况虽无器质性改变,但出现明显的功能性改变。它主要表现为周身无力、头痛头晕、两目干涩、耳鸣鼻塞、心悸气短、失眠健忘、尿赤便秘等,使人经常出现力不从心的情况。关于它的病因,专家们认为,主要是因脑疲劳过度造成的。在日本,专家们干脆把人的亚健康状态称为“过劳死”。他们认为,过劳死常发生于三种人群:一是只知消费不知保养的人,二是只知工作不知休息的人,三是具有家族病遗传史的人。
中年疾病容易被忽视
在人的中年阶段,随着亚健康状态的出现和人的生理病理状况的各种复杂变化,许多疾病也会真的向人袭来,最多见的中年期疾病如颈椎病,常常表现为椎间盘突出、关节突增生或肥大等,临床上表现为颈肩部肌肉酸痛、上肢放射痛或活动障碍、手指麻木等。心脑血管病的高发病人群也选中了中年人,这与他们的心脑血管逐渐硬化、管腔变窄、局部血氧供应减少有关。
有研究说,进入中年之后,人的心肌细胞内纤维脂褐素发生沉着,结缔纤维组织增生,心肌逐年变厚。研究结果表明,30岁以后,心肌的重量大约以每年1~1.5克的速度增长,而血输出量平均每年减少约1%。这些因素直接成为心脑疾病的病因,导致相关疾病的发生,表现出心悸心慌、心绞痛、冠心病、脑混沌、记忆力减退、头晕眼花、肌肉酸软、肢体疲劳等连锁症状来。中风也是中年阶段多发病之一,如果一个人经常出现头痛头晕、肢体麻木、舌强脑涨、头重脚轻等症状,平时又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脑动脉硬化等疾病时,就更要警惕中风的发生了。更年期综合征、腰椎病、各种肿瘤等,在人的中年期也表现得比较活跃,都需要引起人们的重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