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959|回復: 0

[國學灌水] 苏东坡善睡免死?(图)

[複製鏈接]
酒滿茶半 發表於 2012-9-14 19:4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 北京青年报
2012914114829757.jpg

    北京青年报原声讲堂版《苏东坡旷达背后是坚毅》,文情并茂,但有一节标题:“敢于睡觉――善于睡觉使他躲过一劫”,令笔者生疑。

    这一段说的是苏轼因诗下狱,朝中大臣主张治罪和营救的双方争论激烈,宋神宗犹豫不决,就派一小太监去探监,见东坡鼾声如雷,小太监推醒他说“恭喜学士”,然后回报神宗,认为苏轼心中无鬼,赦免了吧。这个故事颇富戏剧性,可惜于理不合,于史无据。

    第一手史料当然是苏轼的狱中诗:《予以事系御史台狱,狱吏稍见侵,自度不能堪,死狱中,不得一别子由,故和二诗授狱卒梁成,以遗子由》。子由是其弟苏辙,梁成是同情他的狱卒,诗中述及当时的心情是:“梦绕云山心似鹿,魂惊汤火命如鸡。”即俗语所说胸中像揣个小鹿,心惊肉跳。述及他怀念的是:“眼中犀角真吾子,身后牛衣愧老妻”,“百年未了先偿债,十口无归更累人”,即觉愧对妻儿弟弟,并对夙志未偿身先死表示遗憾。

    苏轼诗中描述的时间是“柏台霜气夜凄凄,风动琅月向低”,柏台即御史台,“月向低”表明已是深夜,即是说彻夜难眠。诗中涉及当时的环境是“狱吏稍见侵”,但时人记载要严重得多:“诟辱通宵不忍闻”,也表明是彻夜。

    试想,在这种气氛和心情下,如果有个生人来,即所谓的小太监,苏轼一定会像司马迁所说那样“见狱吏则头枪地,视徒隶则心惕息”,警惕恐惧,反复猜测,哪里可能鼾声如雷呢?更何况,这样重大的决定――一个大臣的生死,小太监怎能,或怎敢事先泄露天机呢?故此说于理不合。

    苏轼获释有三个原因:

    一,宋以文立国,祖训是“不杀大臣及言事官”。甚至宋徽宗已被金人虏至北方,还专托使臣返告已南渡的高宗。所以秦桧能杀岳飞,却不能杀胡铨(胡铨曾上书请斩秦桧)。

    二,已成为祖母的太皇太后告诉神宗,当年苏轼兄弟中进士,仁宗看到试卷高兴地说:“朕今日为子孙得两宰相矣。”她让神宗善待苏轼。而神宗也很喜苏文,称之为天下奇才。对于被说成是苏轼罪证的诗“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惟有蛰龙知”,神宗说,彼自咏桧,与我何干?

    三,朝中大臣如吴充、范镇等上书营救,特别是苏轼做过地方官的杭州、湖州百姓,怀念他的政绩,自发地为他做解厄道场累月,反应强烈。

    于是,在系狱130天后苏轼被释,降职下放为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署公文。初到时他还是心有余悸的――“他时夜雨困移床,坐厌愁声点客肠”(《南堂》五首),这和狱中诗“他年夜雨独伤神”是同一机杼。只是后来他得朋友帮助,在城东东坡,开荒躬耕,写经参禅,与渔樵释道游,自号东坡居士,才逐渐旷达,写出传诵千古的前后《赤壁赋》、《念奴娇・大江东去》等。

    但苏轼善睡免死的传说是怎么来的呢?笔者猜想,或与他的几首词有关。

    黄州地近长江,一次苏轼和客人夜饮江上,写出一首《临江仙》,结韵为“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高唱数遍后散去。翌日,传说他夜作此词后挂冠服于江边,乘舟长啸走了。知州徐君猷大惊,以为失却罪人,急往看视,则东坡鼾声如雷,还未醒呢!此事也传到了皇帝耳中。神宗还从太监处得到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读到“只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时说:“苏轼终是爱君。”于是命苏轼移汝州,稍稍改善了待遇。这些和前面传说的许多环节相似:鼾声如雷、探视、太监传讯、皇帝从宽处理等等。而后者有词为证,于史有据,很可能衍成前者的传闻。

    苏轼是一代风流人物,逸事传闻当时已很多,但不免鱼龙混杂,治史者不可不慎为选择。到了后代,则更多杜撰,如《三言二拍》中的东坡故事都是。

        来源:北京青年报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