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513|回復: 0

吉林白城双塔遗址发现万年前后陶器

[複製鏈接]
買櫝還珠 發表於 2012-9-17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来源: 中国文物信息网

    迄今为止,我国的岭南、长江中下游、华北、黄河下游地区及境外的日本列岛、俄罗斯远东和东西伯利亚都相继发现有万年前后甚至更早的陶器实物,而地处东北亚核心区域的我国东北地区,由于以往工作开展的有限,在相当长时间内缺乏早期陶器的发现和验证,致使对早期陶器的出现机制、发展阶段、地域分布、形制特征及区域交流等相关问题的研究难以深入。2007年吉林白城双塔遗址的发掘及一期遗存的年代测定,填补了早期陶器在地域分布上的一项重要空白。


    双塔遗址位于白城洮北区德顺蒙古族乡双塔村三社北侧一条东西向延伸的漫岗上,范围东西长约1200米,南北宽约200米。海拔高程149米,遗址高于周围地表约5~6米。
    该遗址于1960年文物普查时发现,此后又经多次复查(陈相伟、李殿福主编:《洮安县文物志》,1982年。P12―15;吉林省文物工作队:《吉林洮安县双塔屯原始文化遗址调查》,《考古》1983年第12期)。2007年8~10月,由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与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合作,对该遗址西部暴露有古墓葬的范围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布方区域以一条南北向沙沟为界分为两个地点,实际发掘面积1419平方米。两个地点的地层堆积基本一致。第1层为灰褐色沙质表土。第2层为黑灰色沙质土,质地致密,较硬,厚薄不一,在低洼地段有较厚的沉积。第3层为黄褐色沙质土,质地松软,仅分布在局部区域。
    出土遗存可分三个时期(王立新:《双塔遗址》,《田野考古集萃―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成立二十五周年纪念》,文物出版社,2008年11月。王立新、金旭东、段天Z、汤卓炜:《白城市双塔新石器时代和东周时期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2008)》文物出版社,2009年)。第一期以两地点的第2、3层及这两层下开口的单位为代表。遗迹包括6座灰坑、1座墓葬、2条灰沟、14个柱洞,以及位于第2层中的2个陶片堆积层。第二期与第三期遗存主要为墓葬,均开口于第I、Ⅱ地点的第1层下,打破第2层。
    从遗存的面貌与特征来看,三期遗存分属三种不同的考古学文化。其中第二期的4座墓葬,皆偏短的长方形土坑竖穴墓,单人仰身叠肢葬,头向西北。随葬品有拍印麻点纹陶杯、兽面纹玉佩、玉环等,年代大体相当于红山文化时期,但从墓葬形制、葬式和随葬陶器特点来看,应属于与红山文化性质有别的一种新的考古学文化。第三期遗存的25座墓葬,皆长方形土坑竖穴墓,既有单人葬,又有双人或三人的合葬,多仰身直肢,头向西北。随葬品有罐、壶、钵等陶器,铜刀、铜锥、纺轮、骨镞等工具或武器,耳环、铜泡、铃形饰等服饰品,形制、风格均与汉书二期文化同类器类同,年代约当春秋晚期至战国。


 

    双塔一期的灰坑有圆形或椭圆形的锅底状坑和直壁坑。有的坑底有灰白色钙质层并遗有大量鱼骨,似为鱼窖。
    所发现的灰沟ⅡG3位于第Ⅱ地点发掘区的东部,分南、北两段。均开口于第2层下,打破生土层,二者走向一致,为东北―西南向,截面皆近倒梯形。沟口宽2.4~3.1米、沟底宽1.6~2.8米、存深1.2~1.6米。南北两段之间有宽约3.2米的平展生土梁相隔,似为沟内沟外的通道。两段沟内堆积皆为黄褐色细沙土,土质松软,出有大量动物骨骼、鱼骨、蚌壳及少量陶片。以柱洞为代表的第一期居住性质的遗存主要分布在此沟以东,表明此沟很可能是第一期遗存所属聚落的一条防御性的围沟。
    2处陶片堆积层是此次发掘所遇到的一类特殊遗迹现象,皆存在于第Ⅱ地点发掘区第2层即黑沙土层中。其中ⅡC1位于ⅡT104西部的第2层中,距第2层层面深约0.4米。为小范围集中堆积的陶片和黑灰色烧土,平面形状不规则。长2.1米、宽1.3米、厚约0.02~0.1米。陶片大小不一,部分位置相邻的陶片可拼对。器形有瓮、筒形罐等,至少包括了3个个体。由发掘区内第2层的土质土色、堆积性状及包含物的磨蚀程度看,此层堆积很可能是在强风沙作用下逐渐形成的。陶片堆积层的存在表明,至少在该处第2层的形成过程中曾经存在过与人类活动相关的遗迹或层面,但由于风沙层的自身特点,使得单纯依据土质土色很难再将这一层面在第2层中区分出来,由此形成了陶片堆积层“包含”在第2层中的特殊现象。
    ⅡM10是可归入第一期的唯一一座墓葬。开口于IIT111第2层下,打破生土层。墓口形近椭圆形,弧壁,墓底头端略低。墓内填土为夹杂灰斑的黄沙土。墓向318°。单人俯身屈肢葬,面向下。人骨保存较差。部分骨骼缺失。墓主人男性,50岁以上。左股骨下压1件骨锥,头顶旁有少量已破碎的蚌片。墓圹长径约1.25米、短径约0.7米、存深0.08~0.2米。
    一期陶器多为夹蚌粉的黄褐色或灰褐色沙质陶。火候普遍不高,陶质比较疏松。可辨器型有筒形罐、鼓腹罐、敛口罐、瓮、盆、盂、豆、碗、、杯等。仅2件陶器可复原。筒形罐、瓮等形体较大的陶器,器表多见明显的泥圈套接法制作留下的痕迹。部分小型陶器为捏制而成。陶器器壁多厚薄不均(最厚者可达2.6厘米),器表凹凸不平,器形不甚规整,显示出较为原始的制作水平。器表以素面为主,部分罐、瓮类器于近口部饰1~5周不等的附加堆纹条带,少量还以横向、竖向或斜向附加堆纹条带构成几何状图案。平行的堆纹条带间距疏密不等,堆纹截面多较圆钝,有少量截面近三角形,外缘较锐。部分附加堆纹条带及器物的唇面上有戳印纹或按压的指窝纹。少数器物的器底有制作过程中遗留下来的席纹痕迹。此外还发现有刻画人面纹和堆塑人面纹陶片。
    出土石器以细石器为多,有刮削器、尖状器、石镞及细石叶、石片、石核等,但缺乏定型化程度较高的细石器制品。磨制石器有较多砺石和少量石磨盘、石磨棒及个别斧、锛。地层和遗迹单位中还出土有大量野生哺乳动物与鸟类骨骼、蚌壳、鱼骨等。


 

    双塔一期遗存是此次发掘所取得的一项重要收获。从目前来看,该期遗存陶器群的面貌特征不同于以往嫩江中下游地区所辨识出来的任何一种新石器时代遗存。这类遗存的陶器无论在质地、火候、器型,还是在制作技术等各方面都显示出明显的原始性,甚至可以说是迄今东北地区所见制陶技术最为原始的一类遗存。齐齐哈尔昂昂溪区滕家岗子遗址1980年和2010年发掘的部分遗存与此类同(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发掘资料)。该遗址1980年的发掘资料迄今未系统报道,其中已发表的1件器表堆塑鱼鹰的陶器腹部残片,系夹蚌黄褐陶,器壁厚薄不均,器表凹凸不平(崔福来:《昂昂溪遗址发现陶塑鱼鹰》,《中国文物报》1990年4月19日,第1版),风格与双塔一期的陶器十分相似。在以往的调查中,此类遗存并不多见。吉林镇赉聚宝山(吉林省博物馆:《吉林镇赉县聚宝山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1998年第6期。P39―41、46。图二.1,陶片)、通榆老富大坨子、敖包山(朱永刚、郑钧夫:《通榆县三处史前遗址调查与遗存分类》,《边疆考古研究》第7辑,科学出版社,2008年。P343―345。其中的A类遗存)等地点的调查或清理曾发现过此类遗存。已有迹象表明,以双塔一期为代表的遗存,其主要分布区可能是嫩江中下游地区。
    双塔一期遗存的1例人骨和典型单位出土的5例陶片样品,分别送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加速器质谱实验室和热释光实验室做年代检测。最近的检测结果,IIM10人骨的14C测定年代为公元前9150―8760年(2δ,半衰期为5568年)。分别采自IIG3南北段、IIC1、 IIC2和IIT107②的5例陶片样品的热释光测定年代,最早的为距今10400±600年,最晚的为距今9445±710年。人骨样品的14C测年数据与陶片样品的热释光测年数据比较接近,均在距今10000年前后。表明双塔一期遗存很可能属于嫩江中下游乃至我国东北地区迄今发现的年代最古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双塔一期的地层和遗迹单位中出土了大量的野生动物骨骼、鱼骨及蚌壳,而未见粮食作物遗存。石器中多见刮削器、尖状器、石镞及石叶工具,有少量加工食物的磨盘、磨棒,未见与农业生产有关的石锄、石铲及石刀等。骨器中有大量以野生哺乳动物和鸟类骨骼制作的骨锥、鱼镖、梭形器等手工和渔猎工具。凡此皆说明该文化是以渔猎为主的一种经济类型。而聚落壕沟、灰坑、柱洞、陶片堆积层的发现,则表明该文化的聚落已有定居性质。
    双塔一期遗存的发现,不仅填补了松嫩平原西部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重要缺环及东亚早期陶器在地域分布上的一个空白,也为东北亚地区渔猎型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形成及发展机制研究提供了关键性的资料。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
(《中国文物报》2012年9月14日6版)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