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998|回復: 0

[中医世家] 栉风沐雨六十载 岐黄故里谱华章

[複製鏈接]
开元之治 發表於 2012-9-23 00:2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来源: 中医药报
  巍巍秦岭山,滔滔渭河水,在这人文荟萃的三秦大地上,盛开着一朵中医药奇葩——陕西中医学院。
  陕西中医学院的前身是1952年创建于西安的西北中医进修学校,1953年改名为陕西省中医进修学校,1959年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陕西中医学院,1961年由古城西安迁址咸阳,1978年中共中央56号文件确定其为全国8所重点建设的中医院校之一,1981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成为首批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等中医药院校。2004年,学校在连接西安、咸阳的世纪大道旁建成了充分体现中医药传统文化特色的南校区,为进一步发展搭建了一个全新的、更加广阔的平台。作为全国成立较早、西北地区综合实力较强的中医药高等学府,陕西中医学院在辗转迁徙中燃烧激情,在改革创新中绘就蓝图,在科学发展中铸就辉煌,成为西北大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2012年9月25日,陕西中医学院将迎来建校60周年暨本科教育53周年华诞。60年栉风沐雨,上下求索;60年自强不息,弦歌不缀;60年薪火相传,英才辈出;60年躬耕杏林,谱写华章!建校60年来,学校禀承岐黄故里博大精深的医药文化积淀,深得十三朝古都厚重的历史英华,传承秦医缓和、药王孙思邈、医神王焘等古代大医医德医术的遗韵,独享山水秦岭的丰富药物资源,占尽丝绸之路起点欧亚文化交流的千古风流,使中医药文化在三秦大地上薪火相传。经过60年艰苦卓绝的奋斗,学校在教学、科研、医疗、产业各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
  忆往昔岁月峥嵘
  1952年,在新中国成立不久,一批延安时期的老干部、老中医在西安创建了西北中医进修学校。他们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白手起家,人拉肩扛,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建设了简易校舍;在资料极度匮乏的情况下自编教材讲义,在西北地区开创了现代中医药教育的先河;先后举办多期中医进修班、提高班、函授班、西医学习中医班,为国家培养了急需的中医药人才,使陕西省的中医药事业焕发出勃勃生机。
  1959年升格为陕西中医学院后,为了改变校舍狭小、没有附属医院的不利局面,学校于1961年迁至咸阳,并将原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作为直属附属医院。全校职工上下一心,发奋图强,因陋就简,边办学边建设,教学楼、图书馆、实验楼、医史博物馆拔地而起,一个功能齐全的现代中医药高等学府初具规模。正是靠着这种艰苦创业、顽强拼搏的精神,学校在教学、科研、医疗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跻身全国重点建设的8所中医院校之列。
  进入21世纪,学校紧跟高等教育大发展的步伐,审时度势,在资金极度缺乏的条件下,做出建设新校区的重要决策。广大教职工发扬老一辈自立更生、勤俭建校的创业精神,积极分担学校困难,踊跃借资2400多万元,解决了征地资金的燃眉之急。在二期建设中,教职工们又纷纷伸出援助之手,筹款建成学生公寓。广大教职工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爱校如家的精神,在陕西中医学院的发展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艰难坎坷的发展历程中,陕西中医学院人将中华民族的优良品德、孙思邈“大医精诚”的医德医风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有机结合,凝练出“精诚仁朴”的校训,全校师生员工以更新观念、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创业精神,不甘落后、全力争优的拼搏精神,万众一心、精诚团结的协作精神,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敬业精神,虚怀若谷、海纳百川的兼容精神,任劳任怨、淡泊名利的奉献精神,爱校如家、校兴我荣的主人翁精神,生动诠释了“精诚仁朴”的深刻内涵,成为师生员工的共同价值取向和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看今朝成就辉煌
  (一)改革发展绘宏图
  “十一五”期间,学校领导班子深入院系、处、室调查研究,认真听取专家建言献策,进一步理清办学思路,明确提出“质量立校,科技强校,人才兴校”三大战略,大力实施“亿万千百十”和“531”工程,坚持“以育人为根本,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创新能力,努力践行建设西部一流、特色鲜明、和谐文明的教学研究型中医药大学”的办学思路。
  学校在认真总结“十一五”所取得成绩和经验的基础上,立足实际,科学谋划,制订了《陕西中医学院“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内强筋骨、外塑形象”的总体工作思路,全力实施教育教学质量工程、科技创新工程、人才建设工程、大学文化工程、特色强院工程及校园基本建设工程,以实施“六大基础工程”为核心,狠抓内涵建设;以突出“三个面向”为方向,着力提高人才培养水平;以强化改革创新为支点,为教学、科研、医疗的全面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以谋求科学发展为目标,不断提升办学层次,为学校的发展描绘了更加宏伟的蓝图。
  (二)春风化雨育新人
  学校坚持“质量立校”战略,始终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学校的重要使命,切实关注每位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积极探索并创新性地提出以“一结合、二强化、三提高”为特点的中医临床人才培养新模式;本着“前期打通、后期分化、发展个性、因材施教、凸显特色”的思路,全面修订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精品课程升级改造计划,充分发挥各级精品课程的引领示范效应,大力开展视频公开课程和资源共享课程建设;大力推进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案例式和PBL教学,加强师生互动;大力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积极倡导教师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训练学生利用网上教育资源的能力;改革考试评价方式,倡导开展论文写作、答辩、实践操作等多元化考试考核评价模式;构建了以干部听课、专家督导、同行评议、学生评教以及三期教学检查等5种教学信息采集制度和院(系、部)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规范化实验室建设与评估、实践教学基地评估等10项教学工作专项评估为主要内容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学校以实施“教学质量工程”为抓手,大力开展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目前,学校已建成7个国家级和省级特色专业、5个省级名牌专业、2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省级教学团队、12门省级精品课程。“十一五”以来获陕西省优秀教学成果奖8项、陕西省优秀教材奖6部。学校拥有2所直属附属医院、10所非直属附属医院、21所教学医院、27个药学实践教学基地、17个预防医学与精神卫生实习基地,12个人文社科类实习基地,能充分满足各专业的实践教学需要。
  60年来,学校立足陕西、面向西北、辐射全国、开拓海外,为国家培育了7万余名德才兼备的优秀中医药人才。他们有些已成为当代大学生学习的光辉榜样,有些已成为德高望重的国医大师,有些已成为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卫生事业的高级管理人才和优秀的医药企业家。广大校友在各自工作岗位上的杰出表现,是学校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的具体体现。
  (三)汇聚人才强筋骨
  学校坚持“人才兴校”战略,按照“积极吸引优秀人才、大力培养后备人才、努力稳定现有人才”的思路,实施“百名人才工程”,开展“十大名师”、“十大名医”评选活动,不断优化师资结构,建成了一支整体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敬业精神强、充满活力、适应学校事业发展需要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形成了一批在国内有相当知名度的学术创新团队。拥有西北地区唯一获“国医大师”称号的张学文教授、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针灸传承人郭诚杰教授等一批国内知名专家。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4人,国家级、省级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项目指导老师30人,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省级教学名师、师德标兵、“三五”人才12人,陕西省名老中医、名中医16人。
  学校大力倡导专家治教、民主管理的理念,成立了学术委员会、工会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授委员会等组织,充分发挥专家教授和教职工的聪明才智,调动他们参与学校重大决策和日常管理的积极性,增强了凝聚力和战斗力。一个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良好氛围已经形成。
  (四)科学研究上水平
  学校坚持“科技强校”战略,不断加强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工作,形成了以中医中药为主,结构比较合理,层次比较齐全的重点学科群。现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7个、省级重点学科5个;有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省中医管理局重点专科13个。
  学校重视科学研究工作,科技创新已成为学校发展的重要动力。“十一五”以来,承担了“973”子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科技创新重大专项、陕西省“13115工程”重大项目等613项厅局级以上纵向科研课题,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33项;教师出版论著450部,发表学术论文3793篇。
  学校编辑出版的《陕西中医学院学报》、《现代中医药》是省级优秀刊物,均为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原文收录期刊、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建于1964年的校医史博物馆馆藏文物丰富,学术价值高,是全国最早建设的医史博物馆之一,在教学、科研、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91年升格为陕西医史博物馆。
  (五)服务社会争贡献
  学校2所直属附属医院,特色突出,优势互补,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做出了重要贡献。第一附属医院是国家“七五”期间确定的全国7所重点建设的中医医院之一,是一所中医特色突出的三级甲等医院、“全国示范中医医院”,现有14个国家级和省级重点专科,在西部地区有较大影响。第二附属医院是西北首家中西医结合三级甲等医院,有7个国家级和省级重点专科,其妇产科、心血管内外科、眼科等专科特色鲜明、疗效显著,有较高的知名度,为医学类专业学生提供了良好的临床实践教学基地。
  学校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突出以科研带动产业,以产业支持教学,形成产学研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机制。学校制药厂自主研发的“固肠止泻丸”、“骨痨敌”等药品,年销售收入5000余万元。学校主动进入区域经济建设主战场,发挥科教资源优势,带动全省中医药文化和科技产业的发展,医药产业已成为咸阳市的支柱产业。学校先后与企业合作建立了黄芪、连翘等药材种植基地,改善了当地的农业结构,使之成为陕西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20多项科研成果的成功转让,以及与铜川市、宝鸡市等地方政府的合作,既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实力,又扩大了学校的对外影响,极大地推动了全省中医药文化科技产业的发展。
  (六)英烈风范谱新篇
  1982年6月17日,原中医系79级2班学生邵小利在咸阳市渭滨公园因抢救落水儿童不幸牺牲。中共陕西省委追认邵小利同志为中国共产党党员,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其为革命烈士,卫生部发出向邵小利同志学习的通知。她的献身精神为大学生树立了光辉榜样,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大学生树立人生理想。学校通过开展“邵小利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等系列活动,逐渐形成了“传承延安精神,弘扬英烈风范,造就品学兼优的中医药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特色。
  学校具有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47个学生社团的活动异彩纷呈,为学生搭建了广阔的成长舞台。坚持30多年的“文艺百花奖”汇演、大学生辩论赛、运动会等,已成为学校传统的文体项目,烘托出莘莘学子的青春热情。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服务队多次被评为全国大中专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集体,连续7年被评为陕西省大中专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集体。学校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全国群众体育先进集体”称号,在第十届全国运动会上受到表彰,是我省高校和全国中医药院校中唯一获此殊荣的单位。因校园文化气息浓厚、环境优美,学校成为参与2008年北京奥运圣火在国内传递的中医院校。学校承办的全国中医药院校第九届传统保健体育运动会得到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省市领导及全国中医药院校的高度评价。学校十分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被授予省级“文明校园”称号。
  展未来前程锦绣
  六十载栉风沐雨,六十载春花秋实。回首往昔豪情满怀,展望未来希冀在心。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陕西中医学院全体师生员工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秉承“精诚仁朴”的校训,传承“严谨有为,知行合一”的校风,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继续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兴校、科技强校”的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强依法治校和民主管理,强化内涵建设,增强核心竞争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科技进步的能力,审时度势,同心协力,在创新中强筋壮骨,在改革中深化内涵,在发展中外塑形象,在竞争中提升实力,奋发有为,勇敢迎接挑战,努力为实现“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特色鲜明、和谐文明的中医药大学”的目标而不懈奋斗。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