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618|回復: 0

盗墓的"秘密" 文物走私与古墓诅咒(1)

[複製鏈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休竹客 發表於 2012-10-2 18:0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 人民网
201210210517465.jpg   走私与古墓诅咒


一个国际市场的存在,给作为供应方的中国的古墓盗掘与文物交易提供了全球化土壤。值得注意的变化是,中国正在从一个纯粹的古文物供给国变成一个重要的文物消费国
流失与回流的真相
按照西安“金泉钱币”副总经理王保国的说法,“文物交易的最大特点就是‘神秘性’”。金泉钱币公司是国内重量级文物商王刚的私人作品,据说,全国市面流通70%的古钱币都来自他的个人收藏。尽管古钱币交易是国家已经较为放开的一块文物市场,但对于“金泉钱币”中价值超过千万的五件绝世珍品:武阳三孔布、天盛元宝、大清一百、金代铜钞版和明代金锭,王刚并不愿意向人过多提及它们的来路和故事。王保国解释说,“这是‘行规’”。
依据文物学会统计,文物收藏量在10000单位以上的文物商在全球有3000人左右,正是这些不同国家的重量级古董商在全球控制着一个复杂而紧密的文物交易网络。“大量文物从不同国家的地下挖出,经过四到五道文物贩子倒手,最后到达境外重量级交易商的手中,也只有通过他们才能进入合法化的商业渠道,拍卖、转手、升值,过去循环流通一次一般要耗时三到四年。”许地山说。
每次流通循环的完成就意味着文物的一次大幅度升值,“经营文物是个只输时间不输钱”的生意。以保利集团2002年用2600多万元的价格从海外拍回了圆明园文物牛首、虎首和猴首为例,有圈内人士透露,6年前,这三件文物第一次出现在伦敦一场文物拍卖会上的时候,三个标的底价总和仅为1.5万英镑。而许还山说:“文物作为非法盗墓的历史却在这一次次交易中消失。”
今年1月初,记者向美国索斯比拍卖行索要了一份去年一年的文物拍品目录。其中中国文物拍卖品多达102件,在目录第24页上,是6个西汉裸体陶俑的图片,旁边用文字注明:“此系中国汉代文物,出土地为西安,拍卖底价为每件6000美元~8000美元,拍卖时间是美国时间2002年3月20日。”西安警方告诉记者,2001年底西安白鹿原上一汉代诸侯墓被盗,盗墓者们盗空墓室外层后又侵入寝殿,共盗出271件彩色裸体陶俑,据估计,绝大部分陶俑被盗墓者以每件600元的低价售出。据警方描述的陶俑特征,可以确认,在索斯比拍卖行3月20日将拍卖的6个中国陶俑正是出自于这批“被盗品”。从中国出土到美国“上市”,这6个陶俑只花了不到两个月。
许接着告诉记者,在许多国家,非法出土文物交易都被政府禁止,而对流入境内的他国文物交易却持允许态度,“这等于给盗墓文物创造了一个可供‘漂白’的全球性市场”。虽然业界重新提出联合国1970年公约“由起源地保护文化财产”的原则,希冀杜绝文物“异国买卖,境外交易”的传统,但“‘秘密’几乎成为文物与生俱来的附加值,谁会愿意说出它的来历?”
从2001年开始,世界文物市场出现了新的变动:国际市场上的中国文物重新流回国内的数量骤然剧增。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谢振生做过统计:“在去年一共成交的8796件文物艺术品中,海外回流占了3000多件,里头拍得价格最高的25件文物,总价值达12105.2万元。”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收藏界知名人士对这种“高价购买自己东西”的势头不以为然,他认为,回流旺盛的真正原因是因为近几年国外普遍经济萧条,海外文物市场暂时趋于饱和,一些国际文物交易商在保证足够利润空间情况下,进行选择性地适量放货,“货源就是贮放在他们库房中,那些从各国盗出的地上地下文物”。
流失与回流的真相其实是市场杠杆下盗墓经济的表现。“有一个全球性市场存在,文物交易的链条就永远不会断裂,这就是任何行业都会出现萧条期,而盗墓现象经年不衰归根结底的原因。”许还山说。

        来源:人民网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