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385|回復: 0

[汉语言文学] 清季围绕语言文字的思想论争 (11)

[複製鏈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休竹客 發表於 2012-10-22 18:5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 档案春秋
在四川提学使赵启霖看来,国文的衰落与新学堂的设立和留学政策都有关联,他说:“立国于世界,其政治、学术、风俗、道德所以经数千年递嬗而不可磨灭者,莫不寄于本国之文字。其优美独到之所在,即其精神根本之所在。非是则国无以立。中国以文教立国,政治、学术、风俗、道德见于经传记载、足以匡扶世教、范围事理者,甲于五州,实由国文之优美,迥绝于五洲。”自废科举“广设学堂,采东西各国科学,期于取长补短,宏济时艰。而风会趋新,后生厌[旧],故学校虽逐渐推广,国粹反日就湮微。加以数十年来,负笈出洋之士既多,其间卓绝坚定者不可谓无人;至于浅中弱植之徒,无旧学以培其根柢,而浸淫于彼国之文化,归国以后,辗转灌输,于是吾国文学愈有日即于萎缩之势”(注:《四川提学使赵启霖详请奏设存古学堂文》,《中国近代学制史料》2辑下册,517页。)。这里所谓出洋之士,基本应指留学东洋者,盖留学西洋而较有影响者如严复,正以古文著称,且在抵御东瀛文体方面,与主张保国粹者尚属盟友。
从前引宋恕所言看,他早已注意到清季“痛摈文词”的取向虽有理学先儒开其端,然也受“日本言文一致派泰斗福泽谕吉氏等”之影响;这将造成“古书将无人能读”的结果,则“于海外望国皆先振古学、后发新知之进化历史亦不合”(注:宋恕:《粹化学堂办法》(1905年),《宋恕集》上册,378页。)。宋恕所谓的“海外望国”也包括日本,但“先振古学、后发新知”的进化历史榜样更多是指时人常挂在口中的欧洲“古学复兴”或“文学复古”。既然日本也不过是学西方,则欧洲榜样应该更有说服力也更具“正当性”,而注重本国文字或文学正是欧洲复兴榜样的重要组成部分(注:参见罗志田《中国文艺复兴之梦:从清季的“古学复兴”到民国的“新潮”》,待刊。)。在具体的实践层面,宋恕其实更多主张学习日本,故其未必是有意识地用欧洲榜样来针对日本榜样;但在潜意识层面,这一表述所隐喻者相当意味深长,与国粹学派一面试图效法日本、一面又欲与日本有所区别的整体心态非常接近。
两广总督张人骏于光绪三十四年(约1908年)就日本人起草的《大清新刑律草案》上奏说,“法律者,所以范围天下;必须官民共喻,然后共知遵守。今《草案》悉仿东瀛,名词新异,语复拗折”,其中一些词汇不过是“中国衢巷俚俗之谈”。重要的是,“以特议一代之宪章,乃全袭他人之文法,似非政体所宜”。且此次“更订刑律,期与各国政治跻于大同。今专仿东瀛,实与欧西迥异。非独中国臣民素所未习,凡通商诸国亦无一与之同文;与其效法一国而令各国莫能相通,何如仍用中文而另备译本之为愈”(注:此奏折收入刘锦藻编撰《清朝续文献通考・刑考》卷247(台北新兴书局,1959年影印本,9924页)。)。其后面的论证颇类似宋恕的思虑,但表述则明白有力得多:如果“专仿东瀛”与效法和适应“欧西”相冲突,应该做出何种选择,对很多时人来说是已有答案的问题。
将欧洲“古学复兴”与日本明治维新并论是不少清季士人的习惯,惟在涉及本国语言文字一面,西洋与东洋榜样对中国人而言存在着重大甚至根本的差别:日本语言文字本受外国影响,针对汉字而言,拼音化实更带本土化的含义,再加上当时及后来“脱亚入欧”的倾向都较明显,故“言文一致”应当是进一步的拼音化;而欧洲诸国则不然,“言文一致”意味着疏离于中世纪通行的拉丁文而使用本民族的口头语言为书写文字,体现了更强的独立意识。随着近代尊西趋新大势的强化,起源于传教士的中国文字难这一观念在许多中国士人中间日益普及,且被认为这是造成中国人识字率不高故影响“开智”的主要原因(注:关于传教士的观念参见倪海曙《中国拼音文字运动史简编》(上海时代画报出版社,1948年)观念10-23页(本书承钱文忠先生赐借,特致谢忱)。在这方面政治观念不甚相同的各种新派有共同的自相矛盾,中国识字率当时究竟高或低,现在尚乏详实的研究,但从时人言说看,多数士人接受西方人人识字或基本识字的说法。问题在于,当说到中国政治专制时,趋新士人多认为民众识字少是由于君主“愚民”的结果;而述及文字本身,则又主张是文字艰深造成民众中识字者少。类似论调直到民国仍相当流行,其实两者皆传教士或租界中外人所创造,尊西士人不过逐其流而扬其波。本来中国传统最重读书,甚至发展到“敬惜字纸”的程度;所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是面向所有人的观念,极少见到劝导不读书的官方言论。就算有之,理论上文字难和愚民两者当然可以并行,但专制的愚民者竟然不知文字已难而仍努力诱导民众不识字,虽然可解释为“除智务尽”,然其“愚蠢”似尚过于一般民众(这又与清季新派言说中愚民者通常都超绝常人的形象冲突),又何能愚民?),因而出现了简化中国文字甚至再造中国新文字的主张,后者多与拼音化相关,更甚者则提出废弃中国语文而采用万国新语。
然而,由于“古学复兴”的一个重点本落实在语言文字之上,章太炎等也曾受无政府主义影响的人却不能容忍用“万国新语”取代中文,结果形成一场革命党人内部的争论。争论的主角是吴稚晖和章太炎,其中虽夹杂了一些个人恩怨,但主要还是基本文化观念的冲突。这一争论所涉及的当然不仅是革命党,民间一些致力于读音统一者固相当希望得到政府的支持,清政府那时也在充满内部阻力的情形下尝试推行简体字,甚至出现了废汉文而用拼音化的“通字”之奏折。大体言之,语言文字的改与革是清季最后几年受到朝野共同关注的问题,围绕这一问题的讨论牵涉甚宽,只能另文探讨了。(作者:罗志田)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