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839|回復: 0

[汉语言文学] 官话和台湾话问句否定词的比较研究(2)

[複製鏈接]
真衣 發表於 2012-11-7 18:1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 东南网
关于词汇中和以及句法压缩的假设,我1986年在有关台湾话的主要句子结构(非疑问句)以及官话历时发展的文章里已论述过。在对官话和台湾话带否定词的疑问句进行句法比较的研究中,我认为我们对官话也可以进行同样的考察。关于这个问题,另一不可忽视的考察是1961年由王士元先生作出的, 他认为, 语言发展中发生的“相竞性变化”(competing changes)是词汇上的渐变, 其变化的结果是不同的词(可能)留存在不同的方言中。


    3.古汉语中的疑问句


    现代汉语疑问句的类型从其古汉语的来源看,基本上有三种:带疑问词的疑问句、带疑问语助词的疑问句和选择疑问句。正如我们所要讨论的,古汉语问句这三种类型中的任何一种都可能具有反诘性。下面是古汉语中带有否定成分的各种疑问句的例子。正如我们所看到的那样,这些例子中正反结构占着优势。


    1、害huàn@⑤害否?归宁父母。 《诗经》
    2、招招舟子,人涉yǎng@⑥否? 《诗经》
    3、太后独有帝,今哭而不悲,君知其解未? 《汉书》
    4、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白居易诗
    5、无父何怙?无母何悖? 《诗经》
    6、能无及此乎? 《左传》
    7、精言之而不明,勿言之而不成,精言乎?勿言乎?《吕氏春秋》
    8、父邪?母邪?天乎?人乎? 《庄子》
    9、敢问天道乎?抑人故也? 《国语》
    10、而不克此,可乎? 《公羊传》
    11、晋为盟主,其或者未之祀也乎? 《左传》
    12、王故尚未之知邪? 《吕氏春秋》
    13、王未之乐也,亦未之不乐也。 《庄子》
    14、倘所谓天道,是邪?非邪? 《史记》
    15、吾未如之何也已矣? 《论语》
    16、汝曷弗告朕? 《书经》
    17、子盍(何不)为我请乎? 《左传》
    18、莫我知也夫? 《论语》
    19、至于莫之是,莫之非而已矣? 《老子》
    20、尔时罔敢易法(定),矧(kuàng@⑦)今天降戾(定)于周邦?
    《书经》
    21、神罔时怨,神罔时恫! 《诗经》


    从古代典籍的古汉语疑问句和其他类似的句子中,我们发现了12个否定词。如果时间允许,在相似的古汉语来源中发现更多的否定成分是完全可能的。句1和句2说明《诗经》中“否”的用法。这里“否”作为否定动词,意思为“不”,并与句1中的“huàn @⑤”(洗)以及句2中的“涉”(横渡)相对应。句1也展示两个结构完全对称、 词义相反的动词构成的短语,其肯定式是“害huàn @⑤”(洗什么东西), 否定式是“害否”(没有洗什么东西)。在句2 中“否”也是一个反义的否定动词,它是和主要动词“涉”相对应的部分。句中的“人涉”表明“其他人横渡”、“yǎng@⑥否”表明“我不涉(横渡)”。


    句3和句4出现的时代稍后,是汉朝和唐朝间的句子。他们在句末使用“未”和“无”,至少表明两点,第一,他们的正反结构仍是古汉语句式(如句1、句2)中“否”的类化;第二,句3中的“未”和句4中的“无”词源相同,并且“未”后来可能先发展为“没”,然后发展为“么”和“吗”(pan,1982 shi 1986)。这些都是官话中主要的疑问语助词。台湾话现在仍有“未”和“无”存在,同时又存在一种“无”的非重读形式“bo”作为古汉语“否”的同质替代物(但它并不意味着和古汉语的“否”相同)。这些类型的句子在我们进行官话和古汉语比较时,促使我们能假设台湾话是汉语发展过程中的过渡阶段。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